2020年秋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47181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90 大小:77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秋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2020年秋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2020年秋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2020年秋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2020年秋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2020年秋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0页
2020年秋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0页
2020年秋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0页
2020年秋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0页
2020年秋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0页
2020年秋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0页
2020年秋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0页
2020年秋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0页
2020年秋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0页
2020年秋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0页
2020年秋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0页
2020年秋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0页
2020年秋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0页
2020年秋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0页
2020年秋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0页
亲,该文档总共9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20年秋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

《2020年秋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秋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9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20年秋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

身体虽不大,力气可不小,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团结又互助,勇敢又勤劳。

教师引出课题:

看来同学们对蚂蚁并不陌生,这个谜语主要说了蚂蚁的生活习性,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课蚂蚁》。

(板书课题:

1.蚂蚁)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

学生汇报搜集的有关蚂蚁的资料。

1.[PPT3出示]我搜集的资料

教师提出问题:

谁来向大家汇报搜集的有关蚂蚁的资料?

2.[PPT4出示]蚂蚁科普知识。

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蚂蚁的知识。

教师适时评价。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还想学习蚂蚁的哪些知识或者对于蚂蚁自己有哪些疑问。

同学之间可以尝试回答。

学生认真观看教师提供的关于蚂蚁的知识,进一步认识蚂蚁。

活动二:

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每部分长着什么?

(一)[PPT5出示]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

[为了便于学生寻找蚂蚁,教师提前在校园的几个角落撒上糖。

]

1.教师提问:

你能在不伤害蚂蚁的情况下,把小蚂蚁带回教室里观察吗?

学生说自己的办法。

教师示范:

用一段粘有糖水的线把蚂蚁“钓”起来放入容器中。

教师出示温馨提示:

捉蚂蚁时要注意安全,不能用手直接捏蚂蚁。

还可以将馒头、糖块等食物放在蚁巢旁,等蚂蚁爬上去后直接将食物放入容器中,或者用纸、羽毛等物品将蚂蚁赶入容器中。

盛放蚂蚁的容器要透明、透气,还可以放入适量的食物和水。

学生进行观察。

2.教师提出问题:

你们在观察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

哪位同学来说一下?

学生汇报:

蚂蚁很小,跑得很快,很难全面进行观察,师生交流。

3.[PPT6出示]观察工具:

昆虫盒

观察蚂蚁需要用到哪些工具?

怎样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观察?

学生交流,班内汇报。

教师提供观察工具:

昆虫盒。

提醒学生可以从昆虫盒的A、B两个观察口进行观察,这样可以观察得更加全面。

4.[PPT7出示]观察工具:

培养皿和放大镜

培养皿和放大镜。

[PPT8出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教师介绍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使用的时候要用手握住放大镜的手柄,调整远近直至看到清晰的物体为止,不能用手直接去触摸放大镜的镜片。

5.[PPT9出示]观察引导

教师明确观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观察指导:

(1)蚂蚁的身体可以分为几部分?

(2)每部分是什么?

各有什么特点?

(3)把观察到的身体特点记录在观察表里,也可以画下来。

6.[PPT10出示]观察蚂蚁

教师布置观察任务:

1.每个小组选3只蚂蚁,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2.观察蚂蚁的身体特点,记录在观察表中。

[PPT11出示]蚂蚁观察记录表

身体分为哪几部分

每一部分的结构特点

画一画蚂蚁的身体结构

……

小组观察,汇报交流。

7.[PPT12出示]蚂蚁的身体结构图

学生观察交流,班内汇报。

师生根据蚂蚁的身体结构图进行小结:

蚂蚁的身体分为三部分,这是头部,这是胸部,这是腹部。

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二)归纳蚂蚁的共同特征。

1.[PPT13出示]行军蚁、红蚂蚁、蜜罐蚁的图片。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不同蚂蚁,说一说它们的特征。

2.[PPT14出示]活动要求

教师出示要求:

找一找红蚂蚁、行军蚁、蜜罐蚁有哪些不同的和相同的特征,总结出蚂蚁的共同特征。

小组交流讨论,班内汇报。

师生总结蚂蚁的共同特征:

蚂蚁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长有一对触角,胸部长着三对足。

活动三:

归纳昆虫的共同特征

1.[PPT15出示]各种动物图片。

老师搜集了一些动物图片,它们外形各不相同,通过仔细观察,你能找出哪些与蚂蚁的身体结构相同吗?

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学生观察交流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带领学生讨论。

通过集体观察来验证学生的猜测。

2.[PPT16出示]活动记录表。

师生共同总结:

蝴蝶、蜘蛛等几种动物的特征后,教师指导学生将这些特征与蚂蚁的特征进行比较,找出可以与蚂蚁归为一类的动物,并做好记录。

3.[PPT17出示]昆虫的共同特征。

师生小结:

像蚂蚁、蜜蜂、蝴蝶、螳螂这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头部有一对触角;

胸部有三对足的小动物都属于昆虫。

4.教师提问: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属于昆虫吗?

学生举例,其他同学做出评价。

5.[PPT18出示]昆虫资料卡

教师提问:

你知道世界上已知的有多少种昆虫吗?

学生回答。

学生阅读资料卡。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成虫通常有2对翅和6条腿。

一生形态多变,遍布全球是个大家族。

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种。

昆虫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动物,已发现100多万种,比所有其他动物种类加起来都多。

昆虫在生物圈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虫媒花需要得到昆虫的帮助,才能传播花粉。

而蜜蜂采集的蜂蜜,也是人们喜欢的食品之一等。

6.[PPT19、20出示]各种昆虫图片

师:

我们一起走进多姿多彩的昆虫世界,领略它们的风采。

播放昆虫图片。

学生谈感受。

活动四:

制作昆虫模型

1.[PPT21出示]制作昆虫模型图。

教师布置任务:

用橡皮泥根据昆虫的特点制作一个模型。

教师让学生说一说可以怎样制作。

2.[PPT22出示]制作要求。

教师出示制作要求:

(1)选择制作哪种昆虫的模型,小组讨论这种昆虫的外形特点。

(2)选择制作使用的牙签、橡皮泥等所需的材料。

(3)制作模型时要合理分工、正确使用工具、注意安全等。

3.[PPT23出示]作品展示

展示作品,师生评价。

三、拓展活动

1.[PPT24出示]拓展活动要求。

教师提出要求:

请大家课后观察校园里的动物,说一说哪些动物属于昆虫。

并将自己观察的结果写在活动手册中。

2.推荐法布尔的昆虫记》,去书的海洋中了解更多昆虫的种类以及各种昆虫的特征及生活习性。

【板书设计】

蚂蚁

身体分为

头一对触角

昆虫胸三对足

【记录表】

2鱼

知道鱼类的共同特征:

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靠鳍运动。

知道鱼类也属于脊椎动物。

1.在教师指导下,能通过实验,探究鱼鳃和鱼鳍是怎样工作的,了解鱼鳍和鱼鳃的作用。

2.能根据鱼类的共同特征判断某些动物是否属于鱼类。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鱼表现出探究兴趣。

1.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重难点】通过观察,总结鱼类的共同特征。

鱼、食用色素等

一、活动准备

1.[PPT1出示]课题:

2.[PPT2出示]纪录片生命:

鱼》。

教师用纪录片生命:

鱼》导入新课,学生认真观看,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从视频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同学们,鱼是大家常见的一种动物,请说一说你见过哪些鱼?

学生说自己见过的鱼。

[PPT3出示]鱼的图片

教师出示一些鱼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更多的鱼。

学生说一说自己认识的鱼。

3.教师引出课题:

同学们见多识广,这几种鱼都认识,这节课我们就探究关于鱼的知识。

教师板书:

2.鱼

观察鱼有哪些共同特征。

1.[PPT4出示]鲫鱼、草鱼和锦鲤的图片

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特征吗?

预设:

生1:

鱼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巴三部分。

生2:

鱼的身体呈梭子形。

生3:

鱼的身体有鱼鳞。

生:

2.[PPT5出示]了解更多种类的鱼

鱼类的身体形状都很像。

它们的身体都有头、身体和尾三部分。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它们身体都是纺锤形,都是由头、躯干和尾组成。

3.[PPT6出示]鱼身体各部分结构图

学生仔细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鱼身体的不同部位都长有鱼鳍。

它们的身体都有头、躯干、尾三部分。

鱼鳍包括胸鳍、腹鳍、臀鳍、背鳍和尾鳍。

鱼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尾三部分。

4.[PPT7出示]活动手册

学生交流、汇报后,将自己的观察结果填写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中。

5.[PPT8出示]外形比较奇特的鱼图片

出示海鳗、鳐、河豚三种鱼类,引导了解这三种鱼的学生进行简单介绍。

师小结:

虽然有些鱼类外形比较奇特,但他们都属于鱼类,都是脊椎动物。

鱼鳍的作用。

1.[PPT9出示]鱼游动的视频

鱼身体上有不同的鱼鳍,有什么作用呢?

让我们看视频,注意鱼游动时鱼鳍的变化。

鱼的鳍一直在不停地摆动。

2.[PPT10出示]感知鱼鳍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同学们发现了鱼的鳍一直在不停地摆动,这是为什么?

学生进行猜测。

它是在用鳍游泳。

鳍就像我们游泳时的手一样。

鱼鳍摆动时鱼才会游动或停止。

3.[PPT11出示]鱼游动的动态图,观察鱼是怎样游动的。

请同学们认真观看游动的鱼,看一看,鱼游动时各部位的鳍是怎样的?

前进时哪些鳍在动?

拐弯时哪些鳍在动?

学生仔细观察,全班进行交流。

[PPT12出示]资料卡

教师出示资料卡:

胸鳍的主要功用是使身体前进和控制方向或行进中刹车。

腹鳍相当于陆生动物的后肢,具有协助背鳍、臀鳍维持鱼体平衡和辅助鱼体升降拐弯的作用,背鳍主要对鱼体起平衡的作用。

但也有些体形长的鱼类,背鳍和臀鳍可以协助身体运动,并推动机体急速前进。

臀鳍基本功能是维持身体平衡,防止倾斜摇摆,还可以协调游泳。

尾鳍为鱼类和其它部分脊椎动物正中鳍的一种,位于尾端。

尾鳍的摆动可以提供动力和控制方向。

鱼游动时鱼鳍在不停地摆动,不同的鳍作用也不同。

鱼鳃的作用。

1.[PPT13出示]鱼呼吸的动态图

我们发现不仅仅是鱼鳍在不停地摆动,鳃盖也一张一合的,这是为什么?

学生猜测。

为了呼吸。

在喝水。

我觉得水是从嘴里进去,从鳃盖出来的。

同学们说的很好,我们怎样来验证这位同学的发现是否正确呢?

2.[PPT14出示]学生观察鱼的活动情境图片。

我们可以用水彩笔里的墨水。

不行,有毒,得用无毒的墨水。

是的,为了不对鱼造成伤害,我们要用食用色素来进行验证。

实验方法:

把鱼放在一个水槽里,在一个小烧杯里放上清水,用率色食用色素把清水调成绿色液体,用滴灌吸取少量绿色液体,滴到鱼嘴前方,观察绿色液体从鱼的哪个部位流出来。

3.[PPT15出示]注意事项

教师出示注意事项:

(1)在鱼嘴前方挤出食用色素调制水,不要太多,否则扩散过大,影响观察效果。

(2)教师出示胶头滴管实物,演示使用方法,吸取一些绿色食用色素调制的水,在鱼嘴前挤出。

(3)小组合作探究,一边操作一边观察绿色水的流动路径。

学生开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我发现绿色水是从鱼的嘴进入,鳃盖处流出。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它不是在喝水。

那鳃盖一张一合作用是什么?

是为了呼吸。

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鳃盖是鱼鳃的一部分,内部还有其他结构,帮助鱼完成呼吸作用,鳃盖一张一合让水流动起来,鱼就能从新鲜的水中获得氧气了。

4.[PPT16出示]课堂小结

我们通过以上三个探究活动知道了像鲫鱼、草鱼这样的动物属于鱼类。

鱼类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靠鳍运动。

它们属于鱼类吗?

1.[PPT17出示]章鱼、甲鱼、海马、鲸和鲨鱼的图片。

有很多动物它们也叫“鱼”,但是它们都属于鱼类吗?

章鱼属于鱼吗?

章鱼不是鱼,它身上没有鳞。

它没有鳍。

同学们说的非常好,章鱼身体表面没有鳞片,不是用鳃呼吸,没有鳍。

下面我们就依据鱼类的共同特征来判断甲鱼、海马、鲸、鲨鱼是不是属于鱼类。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哪个小组来汇报?

甲鱼不属于鱼,是爬行动物。

海马属于鱼,它用鳃呼吸,用鳍游动,身体表面有鳞片。

鲸不属于鱼,是哺乳动物。

鲨鱼属于鱼。

同学们判断非常准确,大家的科学知识非常丰富。

我们发现鲸不是用鳃呼吸而是用肺呼吸,由此推出鲸不属于鱼类,就是在推理。

我们还可以依据鱼类的共同特征来判断其他的动物是不是属于鱼类,还有一些动物的图片,同学们来判断这些动物是否属于鱼?

2.[PPT18出示]泥鳅和娃娃鱼的图片

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不属于鱼类。

泥鳅属于鱼类,它有鱼鳍,用鳃呼吸。

同学们的判断非常准确,已经掌握了推理的方法。

告诉大家一个小知识,泥鳅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底栖鱼类,它不仅可以用鳃呼吸,而且水中缺氧时,它也可以用肺呼吸。

3.[PPT19出示]教师指导学生将自己的观察结果填写到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中,并适时纠正学生错误的判断。

4.总结

三.拓展活动

[PPT20出示]拓展活动要求。

今天我们探究了鱼类的共同特征,还学会了推理的方法。

课下我们养几条小鱼,继续观察鳍对小鱼运动的作用,思考鳍是怎样帮助鱼接触和适应环境的。

2.鱼

鱼类的共同特征:

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用鱼鳃呼吸,靠鱼鳍运动。

3鸟

1.知道像鹦鹉、啄木鸟、猫头鹰这样的动物属于鸟类。

2.知道鸟类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

1.在教师引导下,能细致观察鸟的外形,总结出鸟类的共同特征。

2.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鸟类的共同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鸟类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记录单

一、教师出示谜语,引入课题

1.[PPT1出示]课题鸟》

2.[PPT2出示]谜语

“千里飞翔爱热闹,常在晴空打呼哨,光送信来不送报,见谁都把姑姑叫”。

学生猜谜语。

教师出示谜底——鸽子。

3.[PPT3出示]播放各种鸟的视频。

学生观看。

师提出问题:

根据课前我们搜集的鸟的图片以及视频资料,说一说自己都认识了哪些鸟?

这些鸟都有什么特点。

4.[PPT4出示]小组交流、讨论。

5.师生小结:

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种的鸟,它们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也有着共同的特征。

板书课题:

二、观察鸟,找一找鸟的共同特征。

(一)观察鸟的外形特点

1.[PPT5出示]鹦鹉、啄木鸟和猫头鹰的图片。

教师提出问题:

同学们找一找这三种鸟的外形有什么共同特征?

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对鸟进行观察?

它们的身体有什么特点?

羽毛有什么特点?

小组进行观察讨论并记录。

2.[PPT6出示]三种鸟的特点。

体表被覆羽毛,鸟的体形是流线型的,羽毛轻且排列紧密,都有两个爪子,都有嘴等。

(二)观察鸟的喙。

1.[PPT7、8出示]鸟的喙及放大图。

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鹦鹉、啄木鸟和猫头鹰体表被覆羽毛,身体呈流线型,有爪子,有嘴。

鸟都有嘴,它的嘴和人的一样吗?

这是鸟的哪一部分?

教师明确:

这是鸟的喙。

不同的鸟长着不同形状的喙,有弯勾状的,有扁铲状的,有鞋钉状的等。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各种鸟喙的不同特点。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为什么鸟类会有不同的喙?

学生猜测:

各种鸟吃的食物不一样,所以鸟喙也就不一样。

师生总结:

鸟喙与鸟的食性密切相关。

不同的鸟有不同的喙,不同的鸟喙适合吃不同的食物。

短而直的喙是食虫鸟;

强壮而直的喙,末端有弯曲的钩,主要以鸟类和动物为食;

长而直的喙主要以鱼和虾为食;

强而坚的喙以昆虫为食;

扁平的喙大多是杂食。

2.[PPT9出示]不同鸟的喙

教师出示一些鸟的喙,引导学生分析鸟喙的特点,并说说这些鸟适合吃什么类型的食物。

(三)观察鸟的羽毛特点。

1.[PPT10出示]鸟的羽毛图片

鸟的体表被覆羽毛,羽毛有什么特点呢?

鸟的羽毛比较光滑,中间有一根羽轴。

鸟最里面有绒毛,摸上去很柔软。

鸟的羽毛可以防水。

学生分组观察鸟的羽毛。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学生展示。

2.[PPT11出示]鸟羽毛的特点

鸟的羽毛排列整齐,比较光滑、柔软、非常轻,适宜飞行等。

师生总结鸟类的共同特征:

鸟类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

鸟是怎么繁殖的?

1.[PPT12出示]鸟的图片

我们了解了鸟类的外形特征,鸟类是怎样繁殖的?

2.[PPT13出示]鸡繁殖过程的图片

鸡的繁殖过程是怎样的?

学生小组讨论鸡的繁殖过程,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适时评价。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观察鸡卵是如何变成雏鸡的。

母鸡通过卵孵化出雏鸡,这种繁殖方式是卵生。

3.师生交流:

鹦鹉的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

啄木鸟的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

猫头鹰的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

[PPT14出示]师生共同归纳鸟的共同特征:

像鹦鹉、啄木鸟、猫头鹰这样的动物属于鸟类。

鸟类的共同特征:

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

[PPT15出示]活动手册。

教师指导学生填写活动手册,知道鸟类的共同特征。

它们属于鸟类吗?

1.[PPT16出示]出示鹅、蝙蝠、企鹅、鸵鸟的图片。

谈话:

我们知道了鸟类的共同特征,就可以判断一些动物是否属于鸟类了。

教师出示鹅、蝙蝠、企鹅、鸵鸟的图片,指导学生观察这几种动物的外形特点。

学生交流讨论。

2.[PPT17出示]出示鹅、企鹅、鸵鸟的图片。

鹅、企鹅和鸵鸟身体有羽毛,有喙,卵生都属于鸟。

3.[PPT18出示]出示蝙蝠的图片。

蝙蝠属于鸟类吗?

小组内交流,形成统一的认识,汇报交流结果。

教师适时评价,讲解:

蝙蝠有翅膀,有喙,但是没有羽毛,繁殖方式是胎生,不属于鸟。

鹅、企鹅、鸵鸟属于鸟类,蝙蝠不属于鸟类。

4.[PPT19出示]活动手册。

教师指导学生将自己的观察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PPT20出示]拓展活动

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与鸟类和谐相处,树立珍爱生命,保护鸟类的意识。

同学们课下搜集资料,以“保护鸟类”为主题做一张手抄报。

了解两个问题:

一是鸟与人类有什么关系。

(观赏、经济资源、入药、食用、科研等);

二是为了保护鸟,我们可以怎样做。

(像同某些不良行为作斗争;

做到不随意打鸟,看到别人打鸟要坚决制止;

不掏鸟蛋,毁鸟巢,抓雏鸟,让鸟类顺利繁育后代;

设法为鸟类创造营巢或居留的条件;

严寒的冬季,鸟类觅食困难,这时可以选择安静避风的地方,设置饲养台,在台上放上谷粒等食物,帮助鸟类度过寒冬)。

鸟类的共同特征:

鹅、企鹅、鸵鸟属于鸟类。

蝙蝠体表没有羽毛,胎生,不属于鸟类。

4哺乳动物

1.知道像猫、兔这样的动物属于哺乳动物。

2.知道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

3.认识特殊的哺乳动物。

1.能在教师指导下描述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2.能根据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区分出哺乳动物。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哺乳动物表现出探究兴趣。

2.主动与他人合作,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重难点】总结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猫、兔的图片

一、导入新课

1.[PPT1出示]课题:

哺乳动物。

2.[PPT2出示]问题:

猫、兔、狗是我们常见的动物。

你了解它们吗?

学生根据经验汇报自己的了解。

3.[PPT3出示]这是我搜集的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猫和兔的图片。

4.师生交流,揭示课题,板书:

二、活动过程

观察猫和兔,说说它们的共同特征。

1.[PPT4出示]猫和兔的图片。

我们要观察猫和兔,你认为应该怎样观察?

师生交流:

要观察它们的皮毛、外形、外貌等。

教师让学生思考在观察时还要注意哪些事项:

要注意安全、做好分工、及时记录等。

2.[PPT5出示]观察猫和兔的情景图。

学生活动交流、记录。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猫和兔的外部特征:

身体分头、躯干、四肢、尾等几部分,都有毛。

3.[PPT6出示]观察记录表

教师课件出示三种记录表,让学生小组讨论选择哪种表格记录,并说一说选择的理由是什么。

表A

 

特征

备注

猫和兔的共同特征

表B

特征 

表C

身体

表面

生殖

幼崽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学生汇报自己小组的选择:

表A和表B内容比较详细,便于记录;

表C需要认真观察并描述,且没有具体观察项目,要求较高。

4.[PPT7出示]小猫的图片

你知道小猫是怎样出生的吗?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汇报。

5.[PPT8出示]猫胎生、哺乳的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图片观察。

学生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