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降雨和灌水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2Word格式.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47209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7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降雨和灌水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2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五章--降雨和灌水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2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五章--降雨和灌水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2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五章--降雨和灌水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2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五章--降雨和灌水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2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五章--降雨和灌水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2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五章--降雨和灌水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2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五章--降雨和灌水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2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第五章--降雨和灌水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2Word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第五章--降雨和灌水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2Word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第五章--降雨和灌水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2Word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第五章--降雨和灌水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2Word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第五章--降雨和灌水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2Word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第五章--降雨和灌水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2Word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第五章--降雨和灌水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2Word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第五章--降雨和灌水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2Word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第五章--降雨和灌水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2Word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第五章--降雨和灌水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2Word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第五章--降雨和灌水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2Word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第五章--降雨和灌水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2Word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章--降雨和灌水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2Word格式.doc

《第五章--降雨和灌水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2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降雨和灌水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2Word格式.doc(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五章--降雨和灌水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2Word格式.doc

R(t)——降雨或灌水入渗强度。

(3)当降雨或灌水强度大于土壤入渗强度,地表形成积水,成为压力入渗。

即(一类边界)

(2-5-4)

H(t)——地表积水深度。

当地表积水而没有产生径流时,地表水深为H(t);

若产生地表径流,积水深度H(t)可根据来水强度R(t)、土壤入渗强度i(t)及地表径流量Q(t)求得。

2.下边界条件

(1)地下水埋深较小,以地下水位作边界。

当地下水位变化很小或基本保持不变时,则地下水面处土壤含水率为饱和含水率(地下水面离地面距离为d),故

(2-5-5)

当地下水面随时间而变化时,即地下水埋深d为时间t函数d(t),则地下水面处负压为零,即

(2-5-6)

(2)地下水埋深较大的情况,在计算范围内,下边界土壤剖面含水率保持初始含水率,即

(2-5-7)

在上述条件下,如初始含水率上下一致,,得则

(2-5-8)

k(θi)––––离地表距离d处断面通量。

(3)不透水边界。

下边界为流量等于零的边界,即

(2-5-9)

上述表明,研究入渗时边界条件是较为复杂的,所以,计算方法也较为复杂。

第二节土壤水入渗线性化方程的近似解

在垂直入渗情况下,一维土壤水分运动的基本方程可写作:

(2-5-10)

如降雨或灌水前的初始含水率(在土壤剖面上含水率均匀分布)为θi,则初始条件为

(2-5-11)

在地表有一薄水层时,表层含水率等于饱和含水率θS;

在地下水埋深较大时,计算时段内入渗水不会到达下边界。

为此,下边界土壤含水率不变,等于初始含水率,则边界条件可以写作以下形式:

(2-5-12)

由于式(2-5-10)为非线性方程(因为扩散度D(θ)及水力传导度k(θ)均为待求含水率θ的函数),求解比较困难,为了简化计算,近似地以平均扩散度代替D(θ),并以代替,则式中(2-5-10)可简化为

(2-5-13)

式中(2-5-13)为常系数线性方程,可以用拉普拉斯变换求解。

对式(2-5-13)采用拉普拉斯变换后可得象函数方程:

(2-5-14)

式(2-5-14)的通解为

(2-2-15)

式(2-5-12)经拉氏变换后,得:

(2-2-16)

(2-2-17)

根据边界条件式(2-5-16)、式(2一5-17)确定常数:

代入式(2-5-15),得象函数的表达式为

(2-5-18)

进行逆变换后,得含水率的表达式为

(2-5-19)

补余误差函数可自表1-2-2查得。

式(2-5-19)中可用下式计算:

(2-5-20)

若已知D与θ的关系式,代入式(2-5-20)积分,即可求得。

采用式(2-5-19)求得的土壤剖面上含水率分布如示意图2-5-2所示。

由于地表的入渗强度,为了推求入渗强度,首先根据的象函的表达式求:

(2-5-51)

地表处,z=0,则

(2-5-21’)

在入渗初期,,相当于时,,,则式(2-5-21)可近似写成:

(2-5-21’’)

经逆变换得:

(2-5-22)

入渗初期:

[当D(θ)取平均值D时]

(2-5-23)

入渗时间较久,即当之,相当干时

o

t(min)

i(cm/min)

Ks

图2-5-3入渗率随时间变化图

,代入(2-5-21’)式,则,所以

则入渗时间久时,入渗强度(i→ks)为

(2-2-24)

自式(2-5-23)、式(2-5-24)得入渗速度在时间上的变化过程如图(2-5-3)所示。

第三节Green-Ampt模型的入渗解

Green-Ampt模型[50]是1911年提出的一种简化的入渗模型,它是建立在毛管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入渗模型。

假定土壤是由一束直径不相同的毛管组成,水在土壤入渗过程中,湿润锋面几乎是水平锋面,且在锋面上各点的吸力水头均为Sm。

锋面后面的土壤含水率为均一的,如图(2-5-4)所示。

所以k(θ)也为常数,这种模型又称活塞模型。

根据达西定律:

(2-5-25)

H——地面以上水层厚度;

Sm——锋面处土壤负压;

z一锋面推进距离。

式(2-5-25)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流入土体的水量。

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应等于土体内增加的水量,即

(2-5-26)

式(2-5-26)积分:

所以

(2-5-27)

式(2-5-27)为z~t关系式,原则上可以求得任何时刻t时入渗锋面所达到的位置,当然也就不难求得该时刻的累计入渗量:

(2-5-28)

H→0时,式(2-5-27)可写作:

(2-2-27’)

或由式(2-5-26),当t很小时,该式的H+Sm+z项中z略去,所以。

此时

积分得(2-2-27’’)

t时入渗总量

(2-5-29)

式(2-5-27’’)表明,入渗初期,入渗深度z与成正比。

将I对t求导,得:

(2-5-30)

当t大时,式(2-5-26)中Z>

>

H+Sm,因此,则由式(2-5-25)可知:

(2-5-31)

即入渗强度近似等于土壤饱和渗透系数。

第四节水平入渗条件下的Philip解法

水平入渗条件下的Philip解[51]是一种半解析法,即前半部用解析法,利用博茨曼(Boltzmann)变换,将偏微分方程转换为常微分方程;

后半部采用迭代计算,求解常微分方程。

由于求解过程中未作过分简化,求得结果较为严密。

一、水平入渗的常微分方程推求

水平入渗的基本方程

(2-5-32)

将式(2-5-32)中基本方程改写为以坐标x(θ,t)为变量的方程,根据第二章中方程(2-2-17),在水平入渗时应为

(2-5-33)

采用Boltzmann变换,引入变量从λ(θ),且令

(2-5-34)

则(2-5-35)

故(2-5-36)

(2-5-37)

将式(2-5-36)、式(2-5-37)代入式(2-5-33)得:

经整理后得微分方程

(2-5-38)

由边界条件已知:

为了求得λ~θ的关系式,将式(2-5-38)常微分方程自θi至θ积分得:

(2-5-39)

式(2-5-39)为λ~θ关系式,若已知D(θ)关系式代入上式即可求得λ~θ关系式,因,即可由λ~θ求得θ(x,t),从而求得剖面上任何时间,任何距离的含水率分布。

若能实测λ(θ),则代入上式可求得D(θ)关系曲线。

二、迭代计算法

在D(θ)已知时,式(2-5-39)为λ~θ关系式,它的关系曲线如图2-5-5所示,Philip的送代法是将θ0→θi等份成n份,步长为Δθ=(θ0-θi)/n,若等分点按顺序其含水率为θ1,θ2,…,θn-1,θn。

相应各等分点相应λ值为λ1,λ2,…λn,两个相邻等分点中点的含水率为θ1/2,θ1+1/2,…,θ(n-2)+1/2,其相应扩散率值为D1/2,D1+1/2,…D(n-2)+1/2,任一点含水率θr,可用下式计算

(2-5-40)

Dr+1/2取平均值,定义

(2-5-41)

写出θ1/2,θ1+1/2,…θ(n-2)+1/2各点的式(3-5-39):

(2-5-42)

令(2-5-43)

当r=0时,(2-5-44)

式(2-5-43)表示λ~θ关系曲线所包含的面积。

式(2-5-44)表示θ=θr+1/2时,θr+1/2~θn之间λ~θ曲线所包含面积的近似值。

由图可知面积为

(2-5-45)

δr+1—––为λ~θ的曲线与λr,λr+1/2之间所包含面积减去矩形面积后的一小块面积。

由式(2-5一43)及式(2-5-45)得:

当Δθ取得足够小时,则δr+1可以忽略,所以

(2-5-45’)

则式(2一5一42)可以改写为

(2-5-46)

由图形可知:

Δr––––矩形面积与λ~θ曲线与λr-1/2、λr之间包含的面积之差。

上式可写为

(2-5-47)

当Δθ足够小时,同样,(Δr-δr)可忽略。

(2-5-48)

根据式(2-5-47),我们可以得到:

(2-5-49)

根据式(2-5-46)和式(2-5-49),若已知J1/2及D(θ)则可交替使用此二式,求得λ1,λ2…λr…,λn-1。

因此,为了求得λ~θ关系值必须首先求得J1/2及D~θ关系曲线。

由上述可知J1/2代表了λ~θ曲线所包含面积的近似值,由式(2-5-49)可知:

若将面积看作一系列的长为(θ一θn),高为dλ的水平方向的矩形,则

(2-5-50)

λ––––θ和D(θ)的函数。

对于初始值J1/2,我们可将D(θ)考虑为在整个含水率变化范围内的平均值,由式(2-5-50)可知:

若用加权平均值来代替上式中D值,以D’表示:

(2-5-51)

——的加权因子。

其中等号右端系数2是为使等式衡等,D’=D’(若将D’代替D(θ)即可算得该系数)。

将式(2-5-51)写成有限差的形式:

(2-5-52)

因D’为常数,直接利用入渗问题线性化解,以代人得:

(2-5-53)

将式(2-5-53)代入式(2-5-50)得:

(2-5-54)

式(2-5-54)为的初始近似值第一次迭代值,因此可写作。

将α=λ/2(D’)1/2代人上式,且令积分上限为β0=β→∞以n·

Δθ代替(θ0-θn)则式(2-5-54)可写作:

(2-5-55)

为了求解式(2-5-55)积分式,利用erfcα=1-erfα,则

已知

得(2-5-56)

当时,,所以式(2-5-56)为

(2-5-57)

将式(2-5-57)代入式(2-5-55)得:

(2-5-58)

有了J1/2就可以由式(2一5-56)和式(2-5-49)重复交替计算求得λ~θ关系曲线,但由于J1/2是估算值,存在偏差,求得的λ~θ曲线必然也有偏差,为了使迭代计算尽快收敛,采用两种不同方法计算Jn-1/2,不断地修正J1/2,以使两种方法求得的Jn-1/2值足够的接近,以便得到一个比较精确的λ~θ曲线。

第一种方法采用

(2-5-59)[即式(2-5-49)]

第二种方法采用

(2-5-59)[即式(2-5-49)

JS式中,由于θ变化于θn,θn-1之间,若Δθ取得足够小,则D可以看作为一常量Dn-1/2:

(2-5-61)

式(2-5-61)表明,在θn和θn-1范围内将D视作常量,当Δθ取得足够小时,不会引起明显误差。

上述问题可为求解半无限长水平土柱的入渗问题,即

(2-5-62)

根据土壤水入渗的线性化方程的近似解法,式(2-5-62)定解问题的解为

(2-5-63)

式中A(y)定义为

(2-5-64)

其中(2-5-65)

A(y)的函数表见表(2-5-1)。

对y较大时,A(y)可以渐近级数表示:

(2-5-66)

λn-1由式(2-5-59)求得,对某一个λ~θ曲线λn-1及Dn-1/2为常量,所以,A(y)也为常数,可采用式(2-5-64)计算,根据y求A(y)。

首先,已知

(2-5-67)

式中的β为虚拟变量,可以改写为

(2-5-68)

由式(2-5-68)求得erfc(y),代入式(2-5-64)即可求得A(y)、A(y)~y已列于表(2-5-1)中,所以根据某Dn-1/2,λn-1求得y,查表2-5-1求得。

将式(2-5-63)代人式(2-5-60)得:

(2-5-69)

当Δθ足够小时,且假定J1/2是正确的,则JFn-1/2与JSn-1/2应该是相等的,但由于计算中采用了近似值两者误差为;

,若在所要求精度范围内即可,否则进行第二、第三、……,更多次的选代。

由与(J1/2)1;

可以得到一个更接近于实际的初始值(J1/2)2。

重复上述过程进行第二个循环的计算。

(J1/2)2一般可写作:

迭代P次后:

(2-5-71)

N––––式(2-5-70)两边相等(或误差在所要求的精确度范围内)时送代次数。

为了加速收敛,J1/2还有另一改进公式:

(2-5-71)

由于在其他著作中采用了与上述不同符号,这里介绍一下用其他符号表示的Philip的迭代公式。

Philip定义Ir+1/2为

(2-5-72)

所以,其他以I为参数的各式中均比J为参数的多除一个Δθ。

即(2-5-73)

迭代计算步骤:

(1)确定θ0至θn的分段数n,步长Δθ=(θ0-θn)。

(2)以计算平均扩散度。

(3)根据公式J1/2=2n·

Δθ(D’/π)1/2计计算第一次送代初值(J1/2)1,并由公式(2-5-46)计算λ1,由(J1/2)1和λ1即可计算(J1+1/2),再代入公式(2-5-49)求λ2,依次类推,最后求得。

(4)由以上计算同时可求得λn-1和Dn-1/2,代入公式(2-5-60)计算。

(5)计算误差Δ1=-,若Δ1满足要求,以上计算结束,否则要进行第二、三、…次的送代,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6)进行多次送代时,重复以上

(2)~(5)步骤,直至迭代误差Δ很小,且λ1,λ2,…、不再随J1/2改变时为止。

若计算结果不理想,可能是选用Δθ不合适,则可重新选用Δθ值,重复以上步骤进行迭代计算。

(7)计算出λ~θ关系曲线后,因,故,对于给定的时间t,由λ可计算x值,即得θ~x关系曲线。

也即求得了θ在剖面上的分布。

Philip水平入渗解的理论可用于水平土柱法测定土壤水扩散度。

土壤水分在较长的(理论上说是半无限边界)均质土柱中发生水平运动时,一维土壤水平运动方程如式(2-5-32)所示,经Boltzmann变换可得[如前述方程(2-5-39)]:

(2-5-39)

λ(θ)—––x,t的函数。

当水平土柱首端供水,根据观测水分运移资料,即可绘出λ~θ曲线,(),为由初始含水率θi至θx之间λ~θ曲线所包含的面积,如图2-5-5所示。

为在λ~θ曲线上对应含水率θx点的斜率。

因此,通过水平土柱试验即可求得土壤水扩散度D值。

第五节垂直入渗条件下的Philip解法

一维垂直入渗基本方程写成z(θ,t)为函数时为

(2-5-74)

对一类边界定解条件为

(2-5-75)

Philip级数解的形式[52]

(2-5-76)

相应边界条件为

(2-5-77)

(2-5-78)

若求得式(2-5-77)中系数ηi(θ)值,则可求得在一定θ时的位置z。

以下我们以待定系数法求解ηi(θ)。

式(2-5-74)可改写为

(2-5-79)

将z的解式(2-5-76)分别代入以上各项:

(2-5-80)

将式(2-5-80)代入式(2-5-79)归并后得:

(2-5-81)

式中前四项系数η1,η2,η3,η4分别为

(2-5-82)

由于式(2-5-8l)左端等于零,所以η1=η2=η3=η4…=0

η1=0,即

全式除以得

式(2-5-83)表明,η1(θ)即为λ(θ)为水平入渗时解。

同理,以η2=0求得:

(2-5-84)

η3=0得:

(2-5-85)

η4=0得:

(2-5-86)

根据以上各式,若已知η1(θ)则可逐步求得外η2(θ),η3(θ),…,即可求得方程(2-5-74)的解。

由于收敛较快,求得前四项就足够精确了。

上述η1(θ),η2(θ),η3(θ),η4(θ)都较复杂,η1(θ)即为水平入渗时的λ,为了求解这些值并不容易,为此Philip采用了递推公式求解。

以下以求得η2为例说明求解方法。

为了求解系数,我们可以写出与式(2-5-39)类似的近似系数一般方程,则

(2-5-87)

α,β—均为θ的已知函数。

式(2-5-87)左边可以写作式(2-5-88),如图2-5-6所示。

(2-5-88)

式(2一5-88)中右端第二个积分为

由图2-5-6可知,该积分近似等于,其中h为四边形BCDE的平均高度。

Δθ取得足够小时,DE可以看作为一直线,在梯形DFAC中h可以下式表示:

(2-5-89)

(2-5-90)

式(2-5-87)中,若θ=θr+1/2,则方程为

(2-5-91)

αr+1/2为θr+1<

θ<

θr范围内平均值,且以来近似(df/dθ)r+1/2(其负号表示θ值增加的方向与f值增加方向相反),代入式(2-5-91)得:

(2-5-92)

将式(2-5-89)、式(2-5-91)代入式(2-5-88),经整理后得

令(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