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理教案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72688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育心理教案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幼儿教育心理教案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幼儿教育心理教案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幼儿教育心理教案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幼儿教育心理教案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幼儿教育心理教案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幼儿教育心理教案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幼儿教育心理教案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幼儿教育心理教案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幼儿教育心理教案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幼儿教育心理教案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幼儿教育心理教案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幼儿教育心理教案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幼儿教育心理教案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幼儿教育心理教案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幼儿教育心理教案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幼儿教育心理教案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幼儿教育心理教案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幼儿教育心理教案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幼儿教育心理教案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教育心理教案下.docx

《幼儿教育心理教案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育心理教案下.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教育心理教案下.docx

幼儿教育心理教案下

鞍山市现代服务学校

电子教案

时间:

2015——2016下学期

课程名称:

幼儿教育心理学

任课教师:

李威

授课专业:

学前

授课班级:

1701、1702

教材全称

编者

出版社

幼儿教育心理学

姚海林、郭芳芳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幼儿教育心理学

总学时:

48

编写说明

参照校内实际进行

教案内容:

 第七章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

  教学目的

  1、明确"认知、智力、知识、智育"几个关键词的概念。

  2、掌握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

  3、掌握智商的心理依据和有效措施。

  教学重难点

  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及智育的心理依据有效措施。

  教学方法:

讲、论结合

  教学时数:

10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运动技能对幼儿具有什么作用?

  

(二)新课内容(出示预习提纲)

  1、认知的概念?

  2、皮亚杰把儿童认知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3、在幼儿阶段,智育的目标是什么?

  4、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怎样?

  5、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在教学上,怎样才能让学生不至于遗忘?

  6、对幼儿进行智力的培养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7、幼儿注意力缺失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如果幼儿有这方面的表现,你应该给予什么建议,可通过哪些方法治疗?

  (三)讲授过程

  1、认知------是人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活动。

  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言语、创造性问题解决等过程。

  2、皮亚杰把儿童认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

  A、感知运动阶段(0~2岁)

  B、前运算阶段(2~7岁)

  C、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D、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3、在幼儿阶段,智商的目标是:

发展幼儿的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4、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简单来说归纳为三个环节):

(对知识的)领会→巩固→应用

  5、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那么,根据这个规律,防止遗忘的方法是取决于正确的复习。

而复习的方法可通过如下途径:

A、.及时复习,经常复习;B、正确分配学习时间;C、复习方法应多样化;D、反复地阅读和尝试重现相结合。

  6、对幼儿的智力的培养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有效措施有:

A、培养幼儿的求知兴趣

  B、培养幼儿的感知观察力

  C、培养幼儿注意力

  D、培养幼儿忘记力

  E、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7、幼儿注意力缺失的主要表现--注意不稳定、易转移

  方法:

发展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有意性,具体措施如:

  A、学习活动多样,内容丰富;

  B、学习内容的难易要适度;

  C、积极的思维活动能高度地集中注意力,所以提问的方式能调动幼儿思维的积极性,提高注意的有意性;

  D、建构良好的环境,消除分散注意的干扰因素,提高注意的效果。

  本章作业:

预习提纲中的2、5、6、7条

  教学后记:

本章知识点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非常认真、仔细,课堂气氛较好,互动也较多;同时,教师也举了很多实例,例如:

讲到感知觉时,我引用了"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讲到注意时,我提问了"人能否一目十行";讲到思维时,引用了"础润而知雨,月晕而知风"等实例,从而更好的让学生理解。

从学生作业反馈情况来看,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是可以的。

 第八章幼儿社会规范的接受规律与德育

  教学目的

  1、明确"道德规范、品德"几个关键词的概念。

  2、掌握幼儿形成社会规范的的过程。

  3、掌握德育的心理依据和有效措施。

  教学重难点

  社会规范形成的过程及德育的心理依据有效措施。

  教学方法:

讲、论结合

  教学时数:

8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社会规范的接受与品德

•一、社会规范及其意义、作用

•1、社会规范的含义:

•社会规范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为了维护公共利益,维持社会秩序而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衡量行为的社会价值的标准。

如道德规范、法律规范或家庭规范、学校规范等,都是各种类型的社会规范。

•2、社会规范的意义、作用

(1)有助于幼儿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2)有助于幼儿社会化的顺利完成

•(3)有助于幼儿将来人格的构建

二、社会规范的接受与品德

(一)、社会规范的接受的含义:

•社会规范的接受是指个体把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并实际做出相应的行为的过程。

(二)、品德

•1、含义:

•品德是个体依据社会道德规范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

•2、品德含义的理解

(1)品德是以社会道德规范的接受为前提

(2)品德与稳定的规范行为紧密相联

•(3)品德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结构

第二节幼儿应接受的社会规范及应形成的规范行为

•一、幼儿应接受的社会规范

(一)积极、健全的自我意识

(二)尊重家人,待人热情有礼貌

•(三)热爱老师和幼儿园,与同伴友爱互助

•(四)热爱大自然,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二、幼儿应形成的规范行为

(一)与自我相关的规范行为

(二)与人际关系相关的规范行为

•(三)与环境有关的规范行为

第三节幼儿接受社会规范的过程

•一、幼儿社会规范学习的有关理论

•1、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他认为:

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发展过程。

•﹡他律的含义:

指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多半是根据别人设定的外在标准做出的,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

•﹡自律的含义:

指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更多的从行为的动机而不单纯是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的责任,与成人的关系也从权威性过渡到平等性。

•2、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并认为人类道德认知是可以通过教育过程加以培养的。

•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见147页)

•二、幼儿接受社会规范的过程

•1、服从阶段

•﹡幼儿的规范行为具有的特点

(1)盲目、被动性

(2)工具性

•(3)情境性

•2、模仿阶段

•﹡幼儿的模仿行为具有的特点

(1)主动性

(2)模糊性

•(3)次稳定性

第四节德育的心理依据及有效措施

•一、德育的含义:

•德育就是教育者或教育机构对受教育者的品行施予有目的的影响的过程,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品德心理结构。

•二、有效的德育措施:

(一)讲明道理,提出要求

•1、有效的讲解与说服

•2、适时提出具体、合理且一致的行为要求

(二)参与活动,反复实践

•1、家庭实践活动

•2、幼儿园实践活动

•(三)合理应用奖惩,强化规范行为

•(四)营造良好的环境,树立良好的榜样

•(五)培养健康情操,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练习

•一、填空:

•1、社会规范包括道德规范、       或       、       等,都是        的社会规范。

•1、法律规范  家庭规范  学校规范  各种类型

•2、社会规范是成人要求      的依据,也是幼儿规范的准绳。

•2、幼儿言行  自己言行

•3、是非观是幼儿形成        、        的重要前提和主要内容。

•3、道德认识  道德判断

•4、幼儿的最先交往的对象是     ,父母的、、、等,都是幼儿学习的主要内容。

•4、父母  人格  信仰  价值观  行为方式

•5、社会规范应该是        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培养      的必要条件。

•5、幼儿素质教育  健全人格

•6、规范行为的       与       的接受程度是一致的。

•稳定性  社会规范

•7、品德是一个人    和    的简称,人的品德反映了     、,是   的组成部分。

•品行  德性  价值观  人生观  人格

•8、品德是一生都需要锤炼的       ,幼儿期是构建       不可忽视的关键期。

•心理品质  品德结构

•9、培养幼儿的规范行为,应从       做起,在       中进行;以     为主,以     为辅。

•具体的小事  日常生活  塑造  纠偏

•10、讲解要在         中进行,        、         ,这样易于调动幼儿内部的积极性,主动接受       。

•良好的气氛  情景交融  情理交融社会规范

•11、幼儿模仿行为的特点:

      、       、       ;服从行为特点:

         、       、。

•主动性、 模糊性、 次稳定性  盲目性、被动性、工具性

第九章幼儿美感的形成规律与美育

 教学目的

  1、明确"美感、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几个关键词的概念。

  2、掌握幼儿形成美感特点和过程。

  3、掌握美育的心理依据和有效措施。

  教学重难点

  幼儿美感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方法:

讲、论结合

  教学时数:

8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社会规范的形成过程?

  

(二)新课内容(出示预习提纲)

  第一节 美与美感

  一、关于美

  

(一)什么是美

  关于美的实质的探讨目前是美学家们研究探索的一个理论课题。

但一般认为,要揭示美的实质,必须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着眼,美既不是天生自然的属性,又不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而是在人的客观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

美的事物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喜悦,就在于它里面包含了人类的一种最珍贵的特性,这就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的自由创造。

美是人类在实践中自由创造的生动显现。

  

(二)美的特征

  1,形象性

  美的事物和现象是具体的、形象的,是凭着欣赏者的感官可以直接感受到的。

比如,我们说花是美的,指的一定是具体的花,而不是抽象的花,它的美也必须通过具体的花瓣、花蕊、花茎以及花的各种颜色表现出来,使人通过各种感官感知。

  2.感染性

  美能使人愉悦,使人受到感染,受到教育。

任何美的事物,都能激发人的感情,使人们在精神上得到很大的愉悦和满足。

无论是面对艳丽的花朵、明媚的阳光,还是聆听优美的音乐,以及文明的语言和良好的行为,人们都会心情舒畅,为之动情。

  3.社会性

  美是客观的,是不以欣赏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不仅社会美、艺术美是社会的,自然美也是社会的。

  首先美的社会性表现在它对于社会的依赖。

美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是一种社会现象。

美虽然可以离开某个或某些具体的欣赏者的感受而独立存在,但美不能离开社会实践的主体--人,不能离开人类社会。

所以,美只能对人而言,只能为人而存在。

  其次,美的社会性还表现在它的社会功利性上。

社会功利即社会的功效和利益。

人类之听以需要美、追求美,就因为它对自身有用。

当然,美的效用并不只是表现在经济实用上,更重要的还表现在精神上。

例如,一件衣服,虽然首先要考虑它的使用价值,但人们所以讲究色彩、款式,其主要的原因就是要使其在精神上得到愉悦和满足。

  总之,美的社会效用主要体现在人的精神方面。

它能丰富人们的生活,陶冶人们的情操,启发人们的思想,使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品格更加高尚,灵魂更加纯洁,精神更加振奋。

  4.创造性

  美之所以使人感到可爱,美的形象之所以有感染力量,就在于美的形象中蕴含着人的本质,人的最珍贵的特性,这就是自由创造,人的自由创造赋予事物形象以美的生命。

  人类的社会生活,总是在一个除旧迎新、推陈出新的辩证过程中发展的。

那些新的、正确的、进步的事物,适应了社会发展和人们前进的需要,因而是生气勃勃的、富有创造性的和美的特性。

  (三)美的表现形态

  美的表现形态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三种形式。

  1.自然美

  自然美是自然事物的美,如美丽的自然风光,像我国雄伟的泰山、奇特的黄山、秀丽的峨嵋山等,还有众多的奇花异草、奇珍异兽等,它们都具有独特的自然美的感性特征。

自然美是以自然物的某些属性如色彩、形状、质感等感性形式作用于人,所以自然美重在形式。

  自然美分为两大类:

一种是经过人类劳动加工的自然景物,如耕种的由野、园林等;另一种是未经加工的自然景物,如天空、大海、山川、原始森林等。

人对各种自然美的感受,是通过人在实践活动中,直接接触自然物的各种形态、色彩、音响、气味等而获得的。

  2.社会美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

社会美表现在作为实践主体的先进人物身上,还表现在劳动产品上,即表现在经过劳动加工,改变了自然原有的感性形式的劳动产品上。

如园林、建筑等。

  社会美重在内容,即人的品质、性格方面的美。

如音乐家贝多芬,虽然他的外貌有缺陷,但他那惊人的艺术乐章却表现了他美的心灵,外观并没有影响贝多芬成为历史上人们崇尚、赞美的人物。

  3.艺术美

  艺术是通过塑造典型形象反映现实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艺术的种类众多,有绘画、,工艺、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电影等。

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的美,是美的较高级的形态,是艺术家自觉运用美的规律所创造的。

在艺术创造中包含主观与客观两种因素,客观因素指生活内容是创造的基础;主观因素是艺术家的审美理想、思想感情,是创造的主导,二者结合产生具体艺术作品,便创造了艺术美。

  二、美感

  

(一)什么是美感

  美感是人们在对客观事物的审美过程中产生的具体感受、体验、认识和评价。

它是内在的心理通过外在形式表现出来,是人类所独有的、高级的情感生活方式。

  

(二)美感的特性

  1.个人直觉性

  美感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具有个人的直觉性,它往往不依赖理性的分析就能对对象作出直观把握。

例如,听一支歌曲,也许并没有听清歌词,但悦耳的旋律却早已令人心醉;读一首诗,也许还没有考虑到它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但那充满激情的语言,早已把人带进特定的意境,欣赏者不自觉地被唤起了美感,获得了美的享受。

  2.社会功利性

  美感作为个人直觉感受是无功利的,但就社会而言,在个人的无功利之中,却潜藏着社会的功利性。

对自然美的欣赏,美感的个人非功利性的特点最为鲜明,而对于社会美、艺术美的观赏,美感的社会功利性特点就直接表现为对精神生活的满足。

  3.愉悦性

  如果说,个人直觉是美感在呈现形式上的特点,社会的功利性是美感内容的内在根源,那么,贯穿于美感过程始终的动情性,则反映着主体对于对象的态度,表现了美感的强烈主观倾向。

即美感是在感性直观中所产生的精神愉悦。

例如,节奏感是审美对象和感觉器官共有的规律,人体中的呼吸、循环、运动等器官本身的有规律的起伏流转就是节奏。

如果审美对象的节奏符合人体生理的自然节奏,人就感到比较和谐和愉快,否则,就感到"失调",感到不愉快。

所以,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绘画、建筑、书法、诗歌以及山水园林都非常讲究节奏感,就是为了符合欣赏者的生理节奏并由此产生的美感。

  4.多样性

  在审美过程中,审美者本身的经验、阅历、情感以及当时的心境,都突破了审美对象的限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丰富和深化着审美对象的内涵,充分施展了审美者的创造才能。

如想象愈活跃,情感体验就愈强烈,认识就愈深刻,从而审美感受也就愈丰富。

例如,看著名小说《红楼梦》,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心境下,对其中的人物--林黛玉形象的理解是不同的。

俗话说:

一百个人心中就有一百个林黛玉。

  总之,以上几个方面的特点反映了美感活动的特殊性,它们从不同方面展示了美感本质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同时,这几个特点在美感活动中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是相互融合、相互交错在一起的。

  第二节 幼儿应形成的基本美感

  幼儿应形成的基本美感也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

  一、自然美感

  自然美是幼儿形成美感的丰富源泉。

在这方面主要让幼儿形成这样一些美感:

通过对大自然的感受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主动关心自然环境及事物,对自然环境有好奇心、认识兴趣和求知欲,喜欢并主动观察、探索周围常见的事物、现象,并从中体会到愉快,体会到大自然的美与奇妙,热爱大自然。

  二、社会美感

  社会生活是幼儿形成美感不可缺少的内容。

幼儿阶段要形成的社会美感主要有:

  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以简单、恰当的方式主动表达感激和爱心;关心他人的情绪情感,在需要时能主动帮助、安慰他人;尊重劳动者,感受到劳动的沸腾景象;认识并喜欢周围的环境,喜欢家乡及祖国的风景名胜;认识并尊重国旗、国徽,会唱国歌。

在交往中,主动使用礼貌和文明用语,学会分享和谦让;主动遵守公共秩序,爱惜公物,保持环境整洁;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诚实、勇敢、合作、爱劳动的品质;能够比较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三、艺术美感

  艺术活动是开启幼儿智慧的钥匙。

艺术活动的情感性、愉悦性、形象性、想象性、活动性都符合幼儿的思维水平和认识特点。

因此,每个幼儿都有参与艺术活动的愿望。

在艺术活动中,幼儿的各种感官得到积极协调的活动,促进了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艺术作品浸透了作者的强烈感情,能给幼儿以强烈的感染。

动人的艺术形象,又有益于培养幼儿概括生活的能力,从而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艺术美是幼儿形成美感的主要内容。

  通过艺术教育,要培养幼儿对音乐、美术等艺术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在艺术活动中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引导幼儿感受并欣赏艺术作品及周围环境中的美;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培养幼儿艺术表现和创造的初步能力;培养幼儿艺术活动的良好习惯。

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

  

(一)音乐

  1.歌唱活动

  使幼儿能感知、理解歌曲中歌词和曲调所表现的内容、情感和意义,并知道如何进行创造性的歌唱表现;能体验并努力追求参与各种歌唱活动的快乐,在集体歌唱活动中能与他人声音和谐,并达到情感默契;能正确再现歌曲的歌词和曲调,正确地运用声音表情、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表情与他人交往。

  2.韵律活动

  使幼儿能感知、理解韵律动作所表现的内容、情感和意义,理解音乐、道具使用在韵律动作表现活动中的作用,知道如何运用各种创造性造型动作进行表现;能体验并努力追求做出与音乐相协调的韵律动作,喜欢探索和运用道具及空间知识,并在与他人合作的动作表演活动中获得交往、合作的快乐;能自如地运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进行再现性和创造性表现,并在合作的韵律活动中自然地运用动作、表情与他人交往、合作。

  3.乐器演奏

  使幼儿能辨别各种常见打击乐器的音色,掌握一些常见的节奏型。

在集体奏乐活动中,理解指挥手势的含义,知道如何与指挥者相配合。

喜欢探索乐器的演奏方法和音色变化的关系,能够运用已掌握的节奏型进行创造性的表现。

能够注意并努力追求集体奏乐活动中的声音和谐和情感默契,以及与音乐相协调的演奏。

能够比较熟练的运用乐器进行再现性和创造性表现,奏出和谐、美好、有表现力的音响,在集体奏乐活动中,能使自己的演奏与集体相协调,与音乐相协调。

  4.欣赏

  能够形成一些初步的音乐舞蹈概念,知道如何从音乐、舞蹈活动中获取各种艺术的经验。

对各种不同的音乐、舞蹈的形式、内容有广泛的爱好,喜欢与他人分享倾听、观赏及谈论音乐舞蹈表演的快乐。

能够运用文学语言、美术造型、动作表演等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段来表达自己对音乐、舞蹈作品的理解认识、想象和情感体验。

  总之,音乐教育是让幼儿在既美好又有趣的音乐活动中,对音乐作品进行学习、创作、表达和欣赏,以此获得身体、精神、个性、社会性的良好发展。

  

(二)美术

  幼儿的美术活动主要包括绘画、手工(泥工、纸工、自制玩具)、美术欣赏等,其中绘画是基本内容。

幼儿在美术方面应形成的美感主要从审美心理层次和不同教育内容来体现,具体如下:

  1.审美心理层次

  

(1)审美的感知。

观察和感受自然万物中的生命形象及其从静止到运动变化的内在生长驱动力,体验大自然的无限变化和运动;感受形状的大小、色彩的明暗在视觉判断上产生的对称感、平衡感;感受线条、色彩、形状的疏密、曲直、明暗所产生的节奏感;感受色调的统一和变化,空间的远近距离、姿态的动、静所产生的和谐感;欣赏艺术作品中形象的象征性、夸张性和体验作品的意蕴。

  

(2)审美的情感。

对美术这一视觉艺术产生兴趣,并有积极投入的态度;能体验作品的线条、形状、颜色、质地;能产生与作品主题相一致的感觉和情绪,并表达这种感觉;喜欢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品。

  (3)审美的创造。

能使用线条、形状表现力度感、空间感、节奏感、和谐感;能使用主观色彩,表现自己的感情和幻想;能使用象征性图式符号,加以组合变化,设计和表现有一定的独特性;能根据自然、社会中事物的发展、运动和变化,在作品中表现出生命的象征和意味;能根据一定的秩序和变化规律,发展构思、构图能力;能综合运用多种媒介和工具创作。

  2.幼儿美术内容

  

(1)绘画。

掌握线条和形状的基本变化(如:

直线、折线、曲线和各种几何形体的变化),色彩的基本变化规律(如:

基本色、间色等的冷暖、鲜浊变化等)以及一定的构思、构图能力等。

  

(2)手工。

掌握各种媒介物、材料的性质和使用,平面和立体形象的塑造,结构的变化等。

  (3)欣赏。

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产生与作品相一致的感觉与情绪,体验作品美的形式等。

  (三)文学

  根据有关研究表明,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活动中的主要心理功能有审美感知、审美理解、

  审美情感、审美想象及审美创造的意志行为几方面。

所以幼儿应形成文学方面的美感如下:

  1.文学审美感知

  能感受鲜明生动、奇特幽默的文学形象;感受故事类作品情节的连贯和完整(开端一高潮一结局);感受作品真、善、美的意蕴;感受文学艺术语言在声音上的美感特色;感受诗歌、故事、散文、寓言等多种体裁的风格美。

  2.文学审美理解

  能在熟悉的作品中识别、找出令自己喜欢的音、词或短语;能识别明显的夸张、拟人和隐喻;能对熟悉的作品,如故事、诗歌分类;能比较生活原型和作品形象的区别;能形象地解释作品中关键词语的意思;能理解和预测作品的完整形象及其发展;能对作品的形象进行情感匹配;能对作品的主题进行形象的理解和评价。

  3.文学审美情感

  能对文学活动有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和持续的兴趣;个体的情绪能被作品的情感所感染,产生共鸣;能感受、识别作品中常见的情感、情绪模式;感受音色、语气、语调、语流节奏所表现的情感内容;能发现作品的有趣之处,产生愉悦感;能向现实生活中迁移文学情感,产生对周围情感态度的敏感性和同情心。

  4.文学审美创造

  能够运用、说出丰富的、形象的、具有隐喻功能的语词;能够运用、说出语言优美、句式均衡的语句;能够运用、说出富有美感的、连贯的一段话来表达所做、所见和所想的事物;能够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诵或仿编诗歌;能够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再造生动的文学形象;喜欢围绕原作品开展想象,进行扩编、续编和创编;也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胆地创造出有情有意的文学形象;能够按照情节发展,用有感情的声音、语言、形体和表情进行戏剧表演;乐于克服创造中所遇到的困难。

'

  幼儿艺术能力的发展存在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教师应特别关注这一点。

  第三节 幼儿美感发展的基本特点

  幼儿的审美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由成人的教育影响和幼儿本身的认识能力提高所决定的。

在幼儿时期,美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但年龄小的幼儿往往就事物的单个属性去体验美,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