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带式传动机.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72760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40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带式传动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带式传动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带式传动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带式传动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带式传动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带式传动机.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带式传动机.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带式传动机.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带式传动机.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带式传动机.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带式传动机.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带式传动机.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带式传动机.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带式传动机.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带式传动机.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带式传动机.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带式传动机.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带式传动机.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带式传动机.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带式传动机.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带式传动机.doc

《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带式传动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带式传动机.doc(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带式传动机.doc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

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2010年10月18日~11月2日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3

二设计要求………………………………3

三设计步骤………………………………4

1.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5

2.电动机的选择…………………………………………………5

3.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7

4.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7

5.设计V带和带轮………………………………………………9

6.齿轮的设计……………………………………………………12

7.轴的设计计算…………………………………………………22

8.滚动轴承的选择及寿命计算…………………………………28

9.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30

10.连轴器的选择…………………………………………………31

11.减速器箱体及附件……………………………………………32

12.润滑密封设计…………………………………………………36

.四设计小结………………………………38

.五参考资料………………………………39

一.课程设计书

设计课题:

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

工作条件:

(1)每天一班制工作,每年工作300天,使用年限10年,大修期3年;

(2)连续单向回转,工作时有轻微振动,运输带允许速度误差±5%;

(3)室内工作,环境中有粉尘;

(4)生产厂可加工7~8级精度的齿轮;

(5)动力来源为三相交流电;

(6)小批量生产。

原始数据:

运输机工作轴转矩T(N.m)

850

运输带工作速度V(m/s)

1.15

卷筒直径(mm)

380

二.设计要求

(1)传动装置的设计计算;

(2)减速器装配草图设计;

(3)减速器装配图设计;

(4)减速器零件图设计;

(5)减速器三维造型,递交光盘一个。

三.设计步骤

1.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

2.电动机的选择

3.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

4.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5.设计V带和带轮

6.齿轮的设计

7.轴的设计计算

8.滚动轴承的选择及寿命计算

9.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10.连轴器的选择

11.减速器箱体及附件

12.润滑密封设计

1.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

1)传动装置由三相交流电动机、二级减速器、工作机组成。

2)齿轮相对于轴承不对称分布,故沿轴向载荷分布不均匀,

要求轴有较大的刚度。

3)电动机转速较高,传动功率大,将带轮设置在高速级。

传动装置简图:

2.电动机的选择

电动机所需工作功率为:

Pw=Tw*nw/9550=Tw*60*1000V/(πd*9550)=850*60*1000*1.15/(3.14*380*9550)=5.147kw

执行机构的曲柄转速为:

nw=60×1000v/πd=57.83r/min

效率范围:

η1:

带传动:

V带0.95

η2:

圆柱齿轮0.977级

η3:

滚动轴承0.99

η4:

联轴器浮动联轴器0.97~0.99,取0.98

ηw滚筒:

0.99

η=η1*η2*η2*η3*η3*η3*η4*ηw

=0.95*0.97*0.97*0.99*0.99*0.99*0.98*0.99

=0.841

Pd=Pw/η=5.147/0.841=6.1167Kw

又因为额定转速Ped≥Pd=6.1167Kw

取Ped=7.5kw

常用传动比:

V带:

i1=2~4

圆柱齿轮:

i2=3~5

圆锥齿轮:

i3=2~3

i=i1×i2×i2=2~4×3~5×3~5=18~100取i=18~40

N=Nw×i=(18~40)×57.83=1041~2313.2r/min

取N=1500r/min

选Y132M-4电动机Nm=1440r/min

型号

额定功率Ped

满载转速nm

轴径D

轴伸长L

中心高H

 Y132M-4

 7.5KW

 1440r/min

 38mm

 600mm

132mm

3.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

总传动比i=Nm/Nw=iv×i减=i0×i1×i2

i0为带传动传动比;i1为高速齿轮传动比;i2为低速级齿轮传动比;

总传动比i=Nm/Nw=1440/57.53=24.9

取V带传动比i0=2.05

减速箱的传动比i减=i/i0=i1×i2=12.15

按浸油深度要求推荐高速级传动比:

一般i1=(1.3~1.5)i2,取i1=1.34*i2。

i1*i2=1.34*i2

i2=3.01,i1=1.34*i2=4.03

4.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1)各轴转速(r/min)

n0=nm=1440r/min

nⅠ=nm/i0=702.44r/min

nⅡ=nⅠ/i1=174.3r/min

nⅢ=nⅡ/i2=57.9r/min

2)各轴输入功率(kW)

P0=Pd=6.117kW

PⅠ=P0×η1=6.117×0.95=5.81kW

PⅡ=PⅠ×η2×η3=5.81×0.97×0.99=5.58kW

PⅢ=PⅡ×η2×η3=5.58×0.97×0.99=5.36kW

PⅣ=PⅢ×η3×η4=5.36×0.99×0.98=5.2kW

η1=ηv=0.95,η2=η齿=0.97,η3=η滚=0.99,η4=η联=0.98;

注意:

滚筒轴负载功率是指其输出功率,即:

Pw=PⅣηw=5.2*0.99=5.15kW

3)各轴输入扭矩(N.m)

T0=9550×Pd/nm=40.57N.m

TⅠ=9550×PⅠ/nⅠ=78.99N.m

TⅡ=9550×PⅡ/nⅡ=305.73N.m

TⅢ=9550×PⅢ/nⅢ=884.08N.m

TⅣ=9550×PⅣ/nⅢ=857.69N.m

运动和动力参数结果如下表

编号

理论转速(r/min)

输入功率(kw)

输入转矩(N·mm)

传动比

效率

电机轴

1440

6.117

40.57

2.05

0.95

高速轴

702.44

5.81

78.99

4.03

0.97

中间轴

174.3

5.58

305.73

3.01

0.97

低速轴Ⅲ

57.9

5.36

884.08

滚筒轴

57.83

5.15

857.69

\

0.99

5.设计V带和带轮

电动机功率P=6.117KW,转速n=1440r/min传动比i0=2.05

1.确定计算功率Pca

由《机械设计》课本表8-7查工作情况系数KA=1.1

Pca=KA×P=1.1×6.117KW=6.73KW

2.选择V带的带型

根据Pca,Nm查图8-11,选A带

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dd和验算带速V

1)初选小带轮的基准直径dd1由表8-6和表8-8,取小带轮的基准直径dd1=100mm

2)验算带速v,按式(8-13)验算带的速度

V=π×n1Dd1/(60*1000)=3.14*100*1440/(60*1000)=7.536m/s

又5m/s

3.计算大带轮的基准直径。

根据式(8-15a),计算大带轮的基准直径dd2

dd2=i0*dd1=2.05*100=205mm

根据表8-8圆整为200mm此时带传动实际传动比i0’=dd2/dd1=2

4.确定V带的中心距a和基准长度Ld

1)0.7(dd2+dd1)a02(dd2+dd1)

210mma0600mm

取a0=500mm

2)由式(8-22)计算带所需的基准长度:

Ld0=2a0+π/2(dd2+dd1)+(dd2+dd1)×(dd2+dd1)/4a0

=2×500+3.14×300/2+100×100/(4*500)

=1476mm

查表8-2,选Ld=1400mm,带的修正系数KL=0.98

3)按式(8-23)计算实际中心距a

a=a0+(Ld-Ld0)/2

=500+(1476-1440)/2

=538mm

amin=a-0.015Ld=517mm

amax=a+0.03Ld=542mm

所以中心距变化范围517~542mm

5.验算小带轮上的包角α1

α1=180°-(dd2-dd1)×57.3°/a

=180°-(200-100)×57.3°/538

=169°90°

满足要求

7计算带的根数

1)计算单根V带的额定功率Pr

N1=1440r/min,dd1=100mm

查表8-4a得,P0=1.32KW

查表8-4b得,△P0=0.17KW

查表8-5得,Ka=0.976

查表8-2得,KL=0.961于是

Pr=(P0+△P0)*Kα*KL=(1.32+0.17)*0.961*0.976=1.4KW

2)计算V带的根数z

z=Pca/Pr=6.73/1.4=4.8

取Z=5

7.计算单根V带的初拉力的最小值(F0)min

由表8-3,得A型带的单位长度质量q=0.10Kg/m,所以

(F0)min=500×(2.5-Ka)×Pca/Ka/Z/V+qv

=147.3N

应使实际初拉力F0>(F0)min

(9)Fp=2×Z×(F0)min×sin(α1/2)

=1463.2N

带轮结构均采用腹板式

6.齿轮的设计

(一)高速级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输入功率PⅠ=5.81KW,小齿轮转速nⅠ=702.44r/min齿数比u=4.03,工作寿命10年(每年工作300天),一班制

1.选定高速级齿轮的类型,精度等级,材料

(1)选用斜齿圆柱齿轮;

(2)由于工作平稳,速度不高,选用7级精度;

(3)材料选择:

由表10-1选择小齿轮材料为45(调质),硬度为240HBS,大齿轮材料为45钢(正火)硬度为200HBS,二者材料硬度差为40HBS;

(4)选小齿轮齿数为Z1=24,大齿轮齿数为Z2=4.03*24=96.72取Z2=97;

5)选取螺旋角。

初选螺旋角β=15°

2.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由计算公式(10-21)进行计算,即

d1t≥

1)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

(1)试选Kt=1.6

(2)由图10-30,选取区域系数ZH=2.425

(3)由图10-26,查的εa1=0.765εa2=0.87

εa=εa1+εa2=1.65

(4)计算小齿轮传递的转矩

T1=78900N.mm

(5)由表10-7选取齿宽系数φd=1

(6)由表10-6,查的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Ze=189.8Mpa1/2

(7)由图10-21d,按齿面硬度查的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бHlim1=570Mpa,由图10-21c,按齿面硬度查的大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бHlim2=322Mpa

(8)计算应力循环次数

N1=60njLh=60×702.44×1×(1×10×300×8)=1.011×109

N2=N1/u=2.5×108

(9)由图10-19,查的接触疲劳寿命系数KHN1=0.95,KHN2=0.92

(10)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

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S=1,由式(10-12),得

[бH]1=бHlim1KHN1/S=600×0.95=570Mpa

[бH]2=бHlim2KHN2/S=350×0.92=322Mpa

[бH]=([бH]1+[бH]2)/2=(570+322)/2=446Mpa

2)计算

(1)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d1t,由公式得

d1t≥=58.81mm

(2)计算圆周速度

V=πd1tn1/60000=π×58.81×702.44/60/1000=2.16m/s

(3)计算齿宽b及模数mnt

B=φdd1t=1×58.81=58.81mm

mnt=d1tcosβ/Z1=(58.81×cos15°)/24=2.367mm

h=2.25mnt=5.326mmb/h=11.04

(4)计算纵向重合度εβ

εβ=0.318φdZ1tanβ=0.318×1×24×tan15=2.045

(5)计算载荷系数K

KA=1,根据V=2.16m/s,7级精度,由图10-8,查的动载荷系数Kv=1.08;

由表10-4,查的KHβ=1.420;

由图10-13,查得KFβ=1.35;

由表10-3,查得KHα=KFα=1.2

K=KAKvKHαKHβ=1×1.08×1.2×1.42=1.84

(6)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得的分度圆直径,由式(10-10a)得

d=d1t=58.81×=61.61mm

(7)mn=d1cosβ/Z1=2.479mm

3.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由式10-17,得

mn

1)确定计算参数

(1)计算载荷系数

K=KαKvKFαKFβ=1×1.08×1.2×1.35=1.7496

(2)根据纵向重合度=2.045,由图10-28,得螺旋线影响系数Yβ=0.875

(3)计算当量齿数

Zv1=Z1/cos3β=24/cos315°=26.63

Zv2=Z2/cos3β=97/cos315°=107.63

(4)查表10-5取齿形系数,应力校正系数

YFa1=2.65Ysa1=1.58YFa2=2.188Ysa2=1.787

(5)由图10-20c查得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бFE1=500Mpa;

由图10-20b查得大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бFE2=380Mpa;

(6)由图10-18取弯曲疲劳寿命系数KFN1=0.88KFN2=0.90

(7)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S=1.4

[бF]1=KFN1бFE1/S=0.88×500/1.4=314.29Mpa

[бF]2=KFN2бFE2/S=0.90×380/1.4=244.3Mpa

(9)计算YFaYsa1/[бF]并加以比较

YFa2Ysa1/[бF]1=2.65×1.58/314.29=0.013322

YFa2Ysa2/[бF]2=0.01601

大齿轮的数值大

2)设计计算

mn=1.56mm

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mn大于由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取mn=2mm,已可以满足弯曲疲劳强度,但为了同时满足接触疲劳强度,需按接触疲劳强度算得的分度圆直径d1=61.61mm来计算应有的齿数,于是由

Z1=d1cosβ/mn=61.61×cos15°/2=29.8

取Z1=30

Z2=uZ1=30×4.02=120

此时u=Z2/Z1=120/30=4在误差范围内

4.几何尺寸计算

1)计算中心距

a=(Z1+Z2)mn/2cosβ=(30+120)×2/2/cos15°=155.29mm

圆整为155mm

2)按圆整后的中心距修正螺旋角β

β=arccos(Z1+Z2)mn/2a=arccos[(120+30)×2/2/155]=14.59°

3)d1=Z1mn/cosβ=30×2/cos14.59o=61.99mm

d2=Z2mn/cosβ=120×2/cos14.59o=247.997mm

4)计算齿轮宽度

b=φdd1=1×62.002=62.002mm

圆整后取B2=60mm,B1=65mm

(二)低速级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输入功率PⅠ=5.58KW,小齿轮转速nⅡ=174.3r/min齿数比u=3.01,工作寿命10年(每年工作300天),一班制

1选定低速级齿轮的类型,精度等级,材料

(1)选用斜齿圆柱齿轮;

(2)由于工作平稳,速度不高,选用7级精度;

(3)材料选择:

由表10-1选择小齿轮材料为45(调质),硬度为240HBS,大齿轮材料为45钢(正火)硬度为200HBS,二者材料硬度差为40HBS;

(4)选小齿轮齿数为Z1=30,大齿轮齿数为Z2=30*3.01=90.3

取Z2=90;

5)选取螺旋角。

初选螺旋角β=15°

3.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由计算公式(10-21)进行计算,即

d1t≥

2)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

(4)试选Kt=1.6

(5)由图10-30,选取区域系数ZH=2.425

(6)由图10-26,查的εa1=0.79εa2=0.86

εa=εa1+εa2=1.65

(4)计算小齿轮传递的转矩

T1=305730N.mm

(5)由表10-7选取齿宽系数φd=1

(6)由表10-6,查的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Ze=189.8Mpa1/2

(7)由图10-21d,按齿面硬度查的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бHlim1=600Mpa,由图10-21c,按齿面硬度查的大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бHlim2=350Mpa

(8)计算应力循环次数

N1=60njLh=60×174.3×1×(1×10×300×8)=0.25×109

N2=N1/u=0.83×108

(9)由图10-19,查的接触疲劳寿命系数KHN1=0.95,KHN2=0.98

(10)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

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S=1,由式(10-12),得

[бH]1=бHlim1KHN1/S=600×0.95=570Mpa

[бH]2=бHlim2KHN2/S=350×0.98=343Mpa

[бH]=([бH]1+[бH]2)/2=(570+343)/2=456.5Mpa

2)计算

(1)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d1t,由公式得

d1t≥=92.95mm

(2)计算圆周速度

V=πd1tn1/60000=π×92.95×174.3/60/1000=0.848m/s

(3)计算齿宽b及模数mnt

B=φdd1t=1×92.95=92.95mm

mnt=d1tcosβ/Z1=(92.95×cos15°)/30=2.993mm

h=2.25mnt=6.734mmb/h=13.804

(4)计算纵向重合度εβ

εβ=0.318φdZ1tanβ=0.318×1×30×tan15=1.783

(5)计算载荷系数K

KA=1,根据V=0.848m/s,7级精度,由图10-8,查的动载荷系数Kv=1.04;

由表10-4,查的KHβ=1.429;

由图10-13,查得KFβ=1.425;

由表10-3,查得KHα=KFα=1.2

K=KAKvKHαKHβ=1×1.04×1.2×1.429=1.783

(6)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得的分度圆直径,由式(10-10a)得

d=d1t=92.95×=96.37mm

(7)mn=d1cosβ/Z1=5.76mm

3.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由式10-17,得

mn

3)确定计算参数

(2)计算载荷系数

K=Kα*Kv*KFα*KFβ=1×1.04×1.2×1.425=1.7784

(2)根据纵向重合度=2.556,由图10-28,得螺旋线影响系数Yβ=0.875

(3)计算当量齿数

Zv1=Z1/cos3β=30/cos315°=33.288

Zv2=Z2/cos3β=90/cos315°=99.865

(4)查表10-5取齿形系数,应力校正系数

YFa1=2.52Ysa1=1.625YFa2=2.2Ysa2=1.78

(5)由图10-20c查得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бFE1=500Mpa;

由图10-20b查得大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бFE2=380Mpa;

(6)由图10-18取弯曲疲劳寿命系数KFN1=0.95KFN2=0.96

(7)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S=1.4

[бF]1=KFN1бFE1/S=0.95×500/1.4=339.3Mpa

[бF]2=KFN2бFE2/S=0.96×380/1.4=260.57Mpa

(9)计算YFaYsa1/[бF]并加以比较

YFa2Ysa1/[бF]1=2.52×1.625/339.3=0.012069

YFa2Ysa2/[бF]2=0.015029

大齿轮的数值大

4)设计计算

mn=2.079mm

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mn大于由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取mn=2.5mm,已可以满足弯曲疲劳强度,但为了同时满足接触疲劳强度,需按接触疲劳强度算得的分度圆直径d1=96.37mm来计算应有的齿数,于是由

Z1=d1cosβ/mn=96.37×cos15°/2.5=37.2

取Z1=37

Z2=uZ1=37×3.01=111.37取Z2=111

此时u=Z2/Z1=111/37=3在误差范围内

4.几何尺寸计算

2)计算中心距

a=(Z1+Z2)mn/2cosβ=(37+111)×2.5/2/cos15°=191.5mm

圆整为190mm

2)按圆整后的中心距修正螺旋角β

β=arccos(Z1+Z2)mn/2a=arccos[(37+111)×2.5/2/190]=14.21°

3)d1=Z1mn/cosβ=37×2.5/cos14.21o=95.42mm

d2=Z2mn/cosβ=111×2.5/cos14.21o=286.26mm

4)计算齿轮宽度

b=φdd1=1×95.42=95.42mm

圆整后取B2=95mm,B1=100mm

7.轴的设计计算

高速轴:

1)求输出轴上的功率P=5.81kw,转速n=702.44r/min,转矩T=78.99N.m

2)作用在齿轮上的力

已知高速级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为d=61.999mmFt==2548.06N

Fr=Ft

Fa=Ft*tanβ=663.23N

3)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选取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

根据课本表15—3,取

=22.3mm

又轴上有单个键槽,轴径增加百分之5,取d=35mm,电动机轴的直径为38mm,整体具有一定的协调性。

4)轴的结构设计

(1)端盖端面距离带轮端面30mm;

(2)初步选取轴承

因轴承同时受有径向力和轴向力的作用,故选用角接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