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制》教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72813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8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税制》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国税制》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国税制》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国税制》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国税制》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中国税制》教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中国税制》教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中国税制》教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中国税制》教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中国税制》教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中国税制》教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中国税制》教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中国税制》教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中国税制》教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中国税制》教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中国税制》教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中国税制》教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中国税制》教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中国税制》教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中国税制》教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税制》教案.doc

《《中国税制》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税制》教案.doc(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税制》教案.doc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中国税制

授课专业

财政、税务

年级

二、三年级

课程代码

课程类型

必修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

选修课

学科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任选课()

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实践课()

考核方式

考试(√);考查()

课程教学

总学时数

54

学分数

3

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54学时;实验课学时;实践课学时。

教材名称

《中国税制》(第四版)

作者

马海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年4月

指定参考书

《税法》

作者

中国注册

会计师协会

经济科学

出版社

2009年4月

授课教师

刘桓、马海涛、黄桦、杨虹、高萍、樊勇、张广通等

职称

教授、副教授

授课时间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周次

第1周,第1次课

备注

章节名称

第一章税收制度概述第一节税制度的概念

 

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实践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

及要求

本章是《中国税制》课程的基础理论部分。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税收、税制与税法、税收征纳关系与税收法律关系等概念的涵义及联系与区别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

1.税收制度的基本概念(广义和狭义的理解)

2.税收制度与税法的关系

3.税收分配关系与税收法律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30分钟

40分钟

30分钟

教学重点

与难点

1.本次课的重点是税收制度的概念及与税法的关系

2.本次课的难点是税收分配关系与税收法律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讨论、练

习、作业

思考题:

1.什么叫税收制度?

它与税法有何联系与区别?

2.简述税收分配关系与税收法律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手段

课堂讲解,幻灯片,板书,课堂提问等。

本节内容较抽象,在讲解概念时,可多举一些形象生动的例子,便于学生理解。

参考资料

1.北京:

《中国税务》,月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2.北京:

《中国税务报》,日报,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3.北京:

《税务研究》,月刊,中国税务学会会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4.《税收理论研究》,郝如玉等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

5.《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

6.《税法》,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4月。

第2页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周次

第1周,第2次课

备注

章节名称

第一章税收制度概述第二节税收制度的组成要素

 

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实践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

及要求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税收制度组成要素的涵义及各种具体表现形式,为具体税种法律制度的学习打好理论基础。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

1.税收制度的三个基本组成要素:

纳税人,课税对象(包括税目和税基),税率

2.税收制度的其他组成要素:

征税主体,纳税期限,纳税环节,税收优惠,违章处理

60分钟

40分钟

教学重点

与难点

1.本次课的重点是税收制度的三个基本组成要素

2.本次课的难点是课税对象和税率,尤其是两种累进税率的运用方法

 

讨论、练

习、作业

思考题:

1.什么叫税收制度的组成要素?

它在税制构建和改革中有何重要意义?

2.税收制度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什么?

它们有哪些具体表现形式?

3.如何理解税收制度要素间的关系?

练习题:

课堂演算1道累进税率的计算题。

教学手段

课堂讲解,幻灯片,板书,课堂提问等。

在讲解概念时,可多举一些现实生活中形象生动的例子,便于学生理解。

参考资料

1.北京:

《中国税务》,月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2.北京:

《中国税务报》,日报,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3.北京:

《税务研究》,月刊,中国税务学会会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4.《税收理论研究》,郝如玉等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

5.《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

6.《税法》,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4月。

第3页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周次

第2周,第3次课

备注

章节名称

第一章税收制度概述第三节税收制度的分类第四节税制结构

 

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实践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

及要求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使学生熟悉税收制度的基本分类方法;理解和掌握税制结构的概念、不同税制模式的基本特点及制约因素;了解我国税制结构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

1.税收制度的分类

2.税制结构的概念及不同税制模式的特点。

3.影响税制结构的主要因素

4.我国税制结构的现状及改革趋势

30分钟

30分钟

20分钟

20分钟

教学重点

与难点

1.本次课的重点是税收制度的结构及税制模式

2.本次课的难点是税制模式的概念及其制约因素

 

讨论、练

习、作业

思考题:

1.税收制度有哪些基本分类方法?

它们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什么?

2.什么是税制结构?

税制模式有哪些基本类型?

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制约税制模式形成及发展演变的制约因素有哪些?

3.我国税制结构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幻灯片,板书,课堂提问。

在讲解概念时,可采用一些图表数据,便于学生理解。

参考资料

1.北京:

《中国税务》,月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2.北京:

《中国税务报》,日报,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3.北京:

《税务研究》,月刊,中国税务学会会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4.《税收理论研究》,郝如玉等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

5.《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

6.《税法》,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4月。

第4页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周次

第3周,第4次课

备注

章节名称

第二章增值税第一节增值税概述第二节增值税的征收范围

 

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实践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

及要求

增值税是我国的第一大税源,在税制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在与传统流转税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增值税的概念、类型、特点、意义和发展历史,熟悉增值税征收范围的一般规定和特殊规定。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

1.增值税的概念

2.增值税的产生和发展

3.增值税的类型

4.增值税的特点和意义

5.增值税的征收范围

15分钟

10分钟

20分钟

15分钟

40分钟

教学重点

与难点

1.本次课的重点是增值额的概念、类型、特点、意义和征收范围的规定

2.本次课的难点是对增值额、重复征税、中性税收和消费型增值税、视同销售、混合销售及兼营销售等概念涵义的理解

 

讨论、练

习、作业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增值额和重复征税的概念?

2.生产型、收入型和消费型增值税在筹集财政收入、避免重复征税和支持投资的力度上有何差异?

3.规范的增值税有哪些特点和作用?

4.我国现行增值税制度对征税范围是如何规定的?

教学手段

课堂讲解,幻灯片,板书及课堂提问等。

可适当介绍我国增值税转型的背景情况。

参考资料

1.北京:

《中国税务》,月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2.北京:

《中国税务报》,日报,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3.北京:

《税务研究》,月刊,中国税务学会会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4.《税收理论研究》,郝如玉等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

5.《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

6.《税法》,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4月。

第5页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周次

第3周,第5次课

备注

章节名称

第二章增值税第三节增值税的纳税人第四节税率和征收率第五节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销项税额的计算)

 

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实践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

及要求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使学生熟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标准;熟悉增值税税率和征收率的规定;理解和掌握增值税计税销售额的确定及销项税额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

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标准

2.适用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税率:

17%、13%和出口货物零税率;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的3%的征收率。

3.增值税计税销售额核算的一般规定及特殊规定。

4.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计算方法

15分钟

15分钟

50分钟

20分钟

教学重点

与难点

1.本次课的重点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标准;增值税计税销售额的确定和销项税额的计算方法。

2.本次课的难点是视同销售、混合销售、兼营销售等特殊销售方式计税销售额的确定。

 

讨论、练

习、作业

思考题:

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是如何划分的?

2.增值税的税率和征收率是怎样规定的?

3.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在税收制度及其管理上有何差异?

4.视同销售、混合销售和兼营销售等特殊销售方式计税销售额是如何确定的?

教学手段

课堂讲解,幻灯片,板书及课堂提问等。

在介绍税法规定的同时,可多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以加深学生对有关规定的理解。

参考资料

1.北京:

《中国税务》,月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2.北京:

《中国税务报》,日报,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3.北京:

《税务研究》,月刊,中国税务学会会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4.《税收理论研究》,郝如玉等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

5.《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

6.《税法》,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4月。

第6页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周次

第4周,第6次课

备注

章节名称

第二章增值税第五节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进项税额的抵扣范围和抵扣方法;应纳税额的计算)

 

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实践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

及要求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范围和抵扣方法;熟练掌握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

1.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范围和抵扣方法

2.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销项税额-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

40分钟

60分钟

教学重点

与难点

1.本次课的重点是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范围及抵扣方法的确定;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2.本次课的难点是进项税额的抵扣范围和抵扣方法

 

讨论、练

习、作业

思考题:

1.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范围和抵扣方法是如何规定的?

2.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和进口货物的应纳税额是如何计算的?

教学手段

课堂讲解,幻灯片,板书及课堂提问等。

在课堂上演算2-3道应纳税额的计算题,并布置作业,由学生课后完成。

参考资料

1.北京:

《中国税务》,月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2.北京:

《中国税务报》,日报,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3.北京:

《税务研究》,月刊,中国税务学会会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4.《税收理论研究》,郝如玉等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

5.《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

6.《税法》,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4月。

第7页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周次

第5周,第7次课

备注

章节名称

第二章增值税第六节出口货物的退(免)税第七节税收优惠

 

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实践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

及要求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使学生熟悉增值税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范围、退税率及退税额的计算方法;了解增值税优惠项目的内容、特点及起征点的规定。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

1.增值税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规定。

2.增值税的税收优惠和起征点的规定。

60分钟

40分钟

教学重点

与难点

1.本次课的重点是增值税出口退税的计算方法。

2.本次课的难点是免抵退税法的适用范围和应退税额的计算方法。

 

讨论、练

习、作业

思考题:

1.为什么要实行出口退税?

2.免抵退税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应退税额是如何计算的?

3.增值税为什么要规定税收优惠和起征点?

它与税收中性原则是否有冲突?

教学手段

课堂讲解,幻灯片,板书及计算题演示。

参考资料

1.北京:

《中国税务》,月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2.北京:

《中国税务报》,日报,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3.北京:

《税务研究》,月刊,中国税务学会会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4.《税收理论研究》,郝如玉等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

5.《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

6.《税法》,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4月。

第8页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周次

第5周,第8次课

备注

章节名称

第二章增值税第八节征收管理第九节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和管理

 

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实践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

及要求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使学生熟悉增值税申报缴纳及专用发票使用和管理的有关规定。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

1.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和申报缴纳的规定。

4.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和管理规定。

50分钟

50分钟

教学重点

与难点

1.本次课的重点是增值税申报缴纳和专用发票使用和管理的有关规定。

2.本次课的难点是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确定。

 

讨论、练

习、作业

思考题:

1.增值税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2.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和管理有何重要意义?

教学手段

课堂讲解,幻灯片,板书。

参考资料

1.北京:

《中国税务》,月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2.北京:

《中国税务报》,日报,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3.北京:

《税务研究》,月刊,中国税务学会会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4.《税收理论研究》,郝如玉等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

5.《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

6.《税法》,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4月。

第9页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周次

第6周,第9次课

备注

章节名称

第三章消费税第一节消费税概述第二节消费税的征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目税率

 

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实践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

及要求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使学生熟悉消费税的概念、特色和作用;理解和掌握消费税征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目税率的基本规定。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

1.消费税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2.消费税改革的历史沿革

3.消费税的征税对象和纳税人

4.消费税的税目税率

15分钟

15分钟

30分钟

40分钟

教学重点

与难点

1.本次课的重点是消费税的特点和作用;消费税的征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目、税率的规定。

2.本次课的难点是消费税的税目税率。

 

讨论、练

习、作业

思考题:

1.什么是消费税?

消费税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2.消费税的征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目税率是如何规定的?

3.消费税与资源税、增值税、燃油税有何关系

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幻灯片,板书。

适当介绍消费税和燃油税改革的背景情况。

参考资料

1.北京:

《中国税务》,月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2.北京:

《中国税务报》,日报,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3.北京:

《税务研究》,月刊,中国税务学会会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4.《税收理论研究》,郝如玉等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

5.《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

6.《税法》,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4月。

第10页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第8页

周次

第7周,第10次课

备注

章节名称

第三章消费税第三节消费税税基和应纳税额的计算第四节消费税的征收管理

 

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实践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

及要求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使学生熟练掌握消费税税基的确定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熟悉消费税的征收管理规定。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

1.消费税税基的核算

2.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3.出口货物消费税的退(免)税

4.消费税的征收管理

30分钟

40分钟

20分钟

10分钟

教学重点

与难点

1.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均是消费税的税基核算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讨论、练

习、作业

思考题:

1.消费税的税基是如何核算的?

2.消费税的应纳税额有哪几种计算方法?

3.出口货物消费税的退(免)税有哪些具体规定?

练习题:

课堂演示1-2道消费税的计算题,其余计算题由学生在课后完成。

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幻灯片,板书。

参考资料

1.北京:

《中国税务》,月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2.北京:

《中国税务报》,日报,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3.北京:

《税务研究》,月刊,中国税务学会会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4.《税收理论研究》,郝如玉等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

5.《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

6.《税法》,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4月。

第11页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周次

第7周,第11次课

备注

章节名称

第四章营业税第一节营业税概述第二节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和纳税人第三节营业税的税率

 

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实践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

及要求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使学生熟悉营业税的概念、特点和作用;熟悉营业税征税范围、纳税人和税率等要素的规定。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

1.营业税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2.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和纳税人

3.营业税的税率

20分钟

60分钟

20分钟

教学重点

与难点

1.本次课的重点是营业税的概念、特点和作用;营业税的征税范围、纳税人和税率的规定。

2.本次课的难点是营业税征税范围的划分及与增值税、消费税的关系。

 

讨论、练

习、作业

思考题:

1.营业税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2.营业税的征税范围、纳税人和税率是如何规定的?

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幻灯片,板书和提问。

适当介绍我国营业税的改革趋势。

参考资料

1.北京:

《中国税务》,月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2.北京:

《中国税务报》,日报,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3.北京:

《税务研究》,月刊,中国税务学会会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4.《税收理论研究》,郝如玉等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

5.《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

6.《税法》,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4月。

第12页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周次

第8周,第12次课

备注

章节名称

第四章营业税第四节营业税的税基第五节营业税应纳税额的计算第六节营业税的税收优惠第七节营业税的征收管理

 

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实践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

及要求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使学生能理解和掌握营业税税基的核算方法;熟练掌握营业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了解营业税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的有关规定。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

1.营业税税基的核算方法

2.营业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3.营业税的税收优惠

4.营业税的征收管理

40分钟

30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均是营业税税基的核算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讨论、练

习、作业

思考题:

1.营业税的税基是如何核算的?

2.营业税的应纳税额有哪几种计算方法?

3.营业税的优惠政策有哪些?

4.营业税的征收管理有哪些具体规定?

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幻灯片,板书和提问。

可适当展开介绍我国营业税的改革趋势。

参考资料

1.北京:

《中国税务》,月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2.北京:

《中国税务报》,日报,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3.北京:

《税务研究》,月刊,中国税务学会会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4.《税收理论研究》,郝如玉等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

5.《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

6.《税法》,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4月。

第13页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周次

第9周,第13次课

备注

章节名称

第五章关税第一节关税概述第二节关税的征税对象和纳税人第三节关税税则、税目和税率

 

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实践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

及要求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使学生熟悉关税的概念、特点、作用;了解我国关税政策的发展演变;熟悉关税的征税对象、纳税人、税则和税目税率的具体规定。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

1.关税的概念、分类、特点和作用。

2.我国关税政策的基本内容

3.关税征税对象、纳税人和税则、税目、税率的基本规定。

40分钟

20分钟

40分钟

教学重点

与难点

1.本次课的重点是关税的分类;关税税则和税目税率的规定。

2.本次课的难点是关税税则的概念和税目税率的规定。

 

讨论、练习、作业

思考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