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答案第八至十六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72880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5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理论答案第八至十六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文学理论答案第八至十六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文学理论答案第八至十六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文学理论答案第八至十六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文学理论答案第八至十六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文学理论答案第八至十六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文学理论答案第八至十六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文学理论答案第八至十六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文学理论答案第八至十六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文学理论答案第八至十六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文学理论答案第八至十六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文学理论答案第八至十六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文学理论答案第八至十六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文学理论答案第八至十六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文学理论答案第八至十六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文学理论答案第八至十六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文学理论答案第八至十六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文学理论答案第八至十六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文学理论答案第八至十六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文学理论答案第八至十六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学理论答案第八至十六章.docx

《文学理论答案第八至十六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理论答案第八至十六章.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学理论答案第八至十六章.docx

文学理论答案第八至十六章

第八章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1.艺术真实:

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意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2.艺术概括:

就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

3.情感评价:

是文学的本质属性和文学创造的必然要求,它作为一定的价值取向,内隐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与态度,以及由此诸多因素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和判断。

4.人文关怀:

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

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态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

5.艺术形式:

语言材料及各种艺术手段的有机结合,使艺术内容的组织,生成与呈示,使艺术文本的存在形态,是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方式。

1.怎样理解“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在文学创造中“真、善、美”与“艺术真实”、“情感评价”、“形式创造”是什么关系?

 

作为文学创造的审美追求,“善”(助益社会进步与人生幸福)是其价值结构的核心,不是善的就不可能是“美”的,并且“善”与“美”的存在和呈现都要以“真”为根据和基础。

因此,真善美及其统一便构成了文学创造审美追求的价值结构及内涵。

在文学创造的艺术范畴里,“艺术真实”主要与“真”相关,“情感评价”主要与“善”相关,“形式创造”主要与“美”相关。

2.艺术真实有哪些主要特征?

说明艺术真实区别于生活真实及科学真实的原理。

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

内蕴性、假定性、主观性、诗艺性。

一切现实中存在的和历史上出现过的事物,都是生活真实,包括一些假象。

艺术真实则是以“历史理性”对社会生活内蕴(本质及其必然性)的揭示,作为自己求“真”的审美价值取向,并表现在其创造的假定(虚拟)性的情境之中。

因而,艺术真实乃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体现着主体对生活的能动性认识和把握。

就致力于揭示和把握客体对象的内蕴而言,文学创造与科学活动虽然相通,但是科学活动讲求客观性。

文学创造的认知则具有浓厚的主观性(主体性),即追求建立在人的生命体验与审美感受以及对社会生活给予人文关怀的立场上的真实。

与讲求实证性、精确性的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是作家“诗艺”性创造的产物,因而极富情感的感染力和心灵的震撼力。

3.诠释艺术概括的价值意义并对下面一段话作出评述:

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

(鲁迅语)

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所提供感性形态的假定性情境,是与社会生活的个别性、偶然性相联系的;而它所表现的社会生活的内蕴又是与其普遍性、必然性相联系的,这一内在矛盾在文学创造中是通过艺术概括的手段达到对立统一的,换句话说,艺术概括是创造艺术真实的基本途径。

鲁迅的这段创作谈道出了艺术概括的基本内涵。

可从这一角度予以评述。

4.怎样理解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

情感是基于人的需要、观念等思想意识而对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评价。

文学在创造艺术真实时运用“内在的尺度”,实际已把情感评价融入其中,因此,艺术形象都是理智与情感的统一,情感评价是文学创造的本质属性。

文学创造正是以这一本质属性,在向人们展现真理的同时,也向人们呈示着意义--尚“善”的审美价值追求。

5.阐明情感评价的高尚品格及功利取向与文学尚“善”的审美价值追求之关系;诠释情感评价的诚挚情态及艺术呈示之含义。

首先,唯有抑“恶”扬“善”价值取向的情感评价才具有高尚的品格,而情感评价的高尚品格最终则体现为助益社会人生的功利性。

可见,文学创造情感评价的高尚品格及其功利取向,是其尚“善”的审美价值追求的必然要求和体现。

  

其次,诚挚的内在情态和外在的艺术呈示是文学创造情感评价的实现(存在)方式。

诚挚的情态意味情感评价来自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属真情而非假意。

艺术的呈示是指情感评价寄寓于“境”的创造之中,而不是赤裸裸的直白。

两者体现着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特质。

6.为什么说人文关怀是“善”的终极价值体现?

谈谈你对文学作品中的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之间关系的理解。

就社会生活而言,人和人的价值在各种价值中具有首要的意义,或者说,“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理应是人类一切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因而作为文学创造的审美追求,人文关怀必然成为其尚“善”的价值取向的核心,亦即终极价值。

“真”是“善”的价值根据,“善”是“真”的价值取向,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血肉般联系在一起,文学作品为两种价值的交合。

然而文学创造不存在规范化模式,作家有权让人文关怀在任何一个历史视点上展现,而不应当向他们提出诠释社会发展规律的非艺术要求。

弘扬人文精神是文学创造的高于一切的使命。

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1.现实型文学:

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2.理想型文学:

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3.象征型文学:

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4.诗:

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的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5.剧本:

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6.小说:

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7.散文:

广义的散文既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

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

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8.报告文学:

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1.如何认识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文学的关系?

 

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是从逻辑上对文学类型进行的总体划分,它适合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形态,具有普遍性的意义。

而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文学则是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历史形态。

它们有特定的历史内涵,不能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概念来指称所有历史时期的文学类型。

但二者有密切的关系。

近代文学中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文学思潮、文学运动,使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形态得以独立和充分的发展。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文学成为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的典型形态,它们较完全地体现了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的类型特征。

2.谈谈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

第一,现实型文学重在再现现实,理想型文学重在表现情感,象征型文学则重在寄寓某种意蕴。

这种意蕴或侧重客观,或侧重主观,但都具有某种超出具体现象、个别事物的抽象性、概括性。

从梅特林克的戏剧《青鸟》看象征型文学的寓意性∶通过两个孩子寻找青鸟的故事,象征着人类对幸福的渴望与追求。

剧中青鸟具有几重含义,它既是独一无二的人类幸福的体现者,又包含着大自然的无穷奥秘;它既体现着人类精神上的幸福,又体现着人类物质上的幸福。

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暗示人们,人类的幸福不论经过多少艰难险阻,总能得到。

从这里可以看到象征型文学的寓意性特点。

第二,现实型文学和理想型文学的再现与表现都具有直接性。

再现是通过对生活现象的直接描绘反映现实,表现着重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情感态度,而象征型文学则以暗示的方式间接地传达某种观念、意味。

里尔克的《豹》中明显的体现出象征型文学的暗示性特点。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

缠得这般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

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杆,

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

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

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

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

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

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

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

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

在心中化为乌有。

  

此诗写的是关在巴黎动物园笼子里的豹子的形象,刻画它在"千条的铁栏"、"极小的圈"之中的神态和心境,而其主旨则在于暗示作者心中受到的束缚和压抑,寄寓着诗人失去自由的痛苦情怀。

  我们还可以从杜甫的三首诗的比较来看象征型文学的暗示性。

  杜甫的《恨别》用逼真的生活细节,直接描写了诗人在离乡四千里、战乱五六年的困境中,"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的情态举动。

这是现实型的诗。

他的《梦李白》通过写幻想、梦境来抒发自己对李白的深切怀念之情。

这是理想型的诗。

《孤雁》着力描写一只孤雁的形象∶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这里写的是孤雁,无一字涉及诗人自己。

但这不是真的在写孤雁,而是通过这只不饮不啄、穷飞哀鸣、思寻伙伴的失群孤雁来暗示自己在战乱中颠沛流离、怀念亲朋的情怀。

这是象征型的诗。

 第三,现实型文学和理想型文学的思想内容、情感意义是相对明确的,而象征型文学的审美意蕴则是朦胧、含蓄和多义的。

从罗伯特·弗罗斯特的《没有走的路》中可以看出象征型文学的多义性:

路到渐黄的树林分两股,

我呀,一个人,只能走一股;

伫立林中,我徘徊许久,

极目远瞩前面这条路曲折地湮没到一片灌木。

我却走另一股,同样美丽,

选定这一股也许有道理∶

因为这条路草深人稀;

当然要就其他外貌说,

两条路倒也相差无几。

那一早,落叶下面的两条路

都很清新,还没人行走,

啊,我想把第一股暂时留着;

虽知这条路和旁路相通,

我不会转回再走这一股。

我将带着惋惜的心情,

向我后面的行人倾诉∶

我在树林中遇到两条路,

却选定来往稀少的一股,

结果导致了不同的遭遇。

  这里写的道路的选择象征着生活中的某种选择。

但到底是什么选择呢?

是职业选择呢,还是爱好或伴侣的选择呢?

诗中的选择可以是上述任何一种或上述一切,但也可能哪个都不是。

我们不能确定诗人心中想的到底是什么选择,它暗示着多种模糊内容。

 第四,现实型文学侧重从现实中取材,逼真地描绘客观事物,强调感性状貌和细节的真实;理想型文学侧重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间传奇中取材,并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等方法,不求生活的真实,而遵循情感的逻辑;象征型文学则或从现实中取材,或虚构事物形象,但这些形象都经过加工处理,成为概括性、虚拟性很强的假定性形象。

3.运用文学类型理论分析当代文学作品

提示∶可以选择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1)对当代文学作品进行类型划分研究,指出哪些作品是现实型的,哪些是理想型的,哪些是象征型的。

 

(2)对某部作品的类型特征进行分析,如某部作品是象征型的,便对其象征意蕴、暗示手段等进行具体说明。

 (3)在与古代、近代和现代文学类型的比较中,探讨当代文学的类型特点。

4.现代主义文学的类型特征是什么?

现代主义文学不同程度地继承和发展了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的某些因素,是理想型和象征型文学的多向演变形态。

其主要特征是:

 主观性。

现代主义文学反对模仿、再现客观现实,追求个人主观情感不受任何限制的充分表现,强调非理性的、心理化的、梦幻的现实。

 假定性。

它大量运用变形、荒诞、象征等表现手段,突出了虚幻性和假定性。

作品中充满非常态的、极度夸张的变形形象和荒诞的情节、朦胧的象征意蕴。

5.从诗歌的基本特征看其抒情表现的艺术特长。

从诗歌的基本特征可见,它不便于像小说等体裁那样通过较详尽的描写和较长的篇幅去再现客观生活面貌,但它那言简意深的词句、按情感逻辑安排的跳跃性结构和含情蕴意的节奏、韵律,使它更长于直接或含蓄地抒发主观情感。

6.试说明比较散文与报告文学的真实性的区别。

散文与报告文学都要求以真实的生活现象为表现内容,不像小说、戏剧那样可以进行虚构。

但二者的真实性有不同的特点。

报告文学的真实性侧重真实的事件。

其叙事成分、记人成分大大多于抒情与议论。

对真实事件发生过程的形象描述是其突出特征。

散文的真实性更侧重于真实的感受。

无论叙事、写景、记人,都是为了抒发作者对这些事、景、人的真切情感。

作品重在创造一种抒情气氛。

直接的抒情和议论占有极大比重。

7.比较小说与剧本在反映生活方面的异同。

相对于诗、散文等文学体裁,小说与剧本都倾向于对现实生活的再现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但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二者有不同之处。

小说在反映五光十色、丰富多样的社会生活方面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和优势。

它那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等特征,使其可以更广泛全面地描绘社会生活。

剧本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具有集中性和浓缩性。

特定的舞台时空限制,要求剧本用较短的篇幅、较少的人物、较单纯的情节将生活内容概括浓缩地进行反映,并通过集中表现矛盾冲突来增强反映生活、表现情感的效果。

第十章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1.典型:

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他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2.特征化:

作家抓住生活中最富有特征性的东西,加以艺术强化、生发的过程。

3.意境:

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4.意象:

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指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和多义性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1.举例说明文学话语与普通话语的不同。

首先,文学话语与普通话语的不同在于:

文学话语是内指性的,普通话语是外指性的。

普通话语指向语言符号以外的现实世界,它必须符合现实生活逻辑、经得起客观生活的检验,并且必须遵守各种形式逻辑的原则。

文学话语则是指向本文中的艺术世界,它不必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而要求与整个艺术世界氛围相统一。

 其次,文学话语具有心理蕴含性。

语言符号一般有两种功能,即指称功能和表现功能。

普通话语侧重于它的指称功能,而文学话语则把它的表现功能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文学话语中蕴含了作家丰富的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体验,因而比普通话语更富于心理蕴含性。

 第三,文学话语具有阻拒性,又称“陌生化”。

这是俄国形式主义者提出来的,它针对的是“自动化”语言。

所谓“自动化”语言,是指那些过分熟悉的不再能引起人注意的话语。

比如用“弹指间”来表示时间过得快,一开始显得很生动形象,于是人人都用,司空见惯,人们只把它当作一个干巴巴的符号,而不再有新鲜感。

文学话语就是要力避这种语言的“自动化”现象,设法把普通话语加工成陌生的、扭曲的、对人具有阻拒性的话语,这种话语可能不合语法,打破了人们理解的常规,甚至不易被人理解,但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在延长感知时间、增加感知难度的情况下,反而增强了它的审美效果,形成文学话语的一大特色。

但阻拒性话语不能使用得过滥、过多,要用得恰到好处。

(回答此题重在分析例证,可参考童庆炳著《文学活动的美学阐释》,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92~203页)

2.试述文学形象有哪些特征。

文学形象的特点主要有:

  第一,文学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举例时可列举两例,一类是写实型的,主要谈作者对生活原型的加工提炼,以证明貌似客观,实有主观因素;一类是抒情或者象征型的,必须从荒诞的外貌中,举出这个形象的客观依据,以证明貌似主观化的形象,实有客观根据。

 第二,文学形象是假定与真实的统一。

文学形象,一方面是假定的,不是生活本身,有的甚至与生活本身的逻辑也不一致;另一方面,它又来自生活,能使人联想起生活,使人感到比真实的生活还真。

这就是文学形象假定性与真实性相统一的特征。

这中间虚拟性和假定性是文学形象的前提性条件。

那么,怎样使它与真实性统一起来呢?

这就要假定得合情合理。

所谓“合理”,是指文学形象真实性的客观规定性。

也就是指生活的本质和规律,不管读者面对着多么荒诞虚妄的文学形象,他都可以用自己生活中体验到的“理”加以衡量,如读者觉得合理,就是真实,否则就是不真实。

当然,“合理”,有时也意味着合乎理想,凡是合乎读者理想的形象,读者也会认可。

如《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和情节。

所谓“合情”,是指文学形象必须反映人们的真实感受和真挚感情。

而合理与合情相比,“合情”的因素往往比合理更有能动性:

一是可以把看来不真实的细节升华为艺术真实,如李白写道: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二是当客观真理与主观情感发生矛盾时,艺术的原则是牵理就情,如《牡丹亭》中写到人能死而复生。

总之,文学形象是在“合情合理”的尺度上实现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

  第三,文学形象是一般和个别的统一。

文学形象总是具有“以少总多”,“万取一收”的艺术效果,又称文学形象的概括性。

  第四,文学形象是确定与不确定的统一。

由于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它的形象不是直观的而是想象的,它形成可感的艺术形象主要靠读者的想象来完成。

因此,作品首先要为这种想象提供一种限制性要素,使想象在一定范围,按一定的性质和方向去发展,这就形成了文学形象确定性的一面;同时,在上述前提条件的制导下,文学作品还必须为读者的想象提供一种可发挥性要素,这就形成了文学形象的不确定的一面。

文学形象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也就在这个基础统一起来。

 3.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是什么?

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

文学典型有两大审美特征:

鲜明的特征性和富于艺术魅力。

鲜明的特征性主要指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其鲜明性来自两个层面:

其一是具有一种别人不具备惟他才有的、能贯穿其全部活动和统摄其整个生命的总特征;其二是表现和形成总特征的局部特征,如特征性的人物语言、特征性的生活细节、特征性的场景等等。

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其实就是人物性格所显示的生命魅力。

这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

一方面是生命所呈现的斑斓色彩,即性格侧面的丰富与多彩。

另一方面是典型人物所显示的“灵魂的深度”,这是艺术魅力的内在实质,即一个典型所寄托的人性深度、历史真实的深度、作家的人格深度和理想的深度。

从这里辐射出无穷艺术魅力,每-点都有它深刻的道理。

 关于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回答时有三个要点:

其一,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

所谓环境,就是那种形成人物性格、“并促使他们行动”的客观条件,人物性格往往是环绕着他的典型环境的产物,典型环境不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基础,而且还逼迫着人物的行动,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其二,典型人物在环境面前也并非永远处于被动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对环境发生反作用。

其三,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又是一个互相依存的关系,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同“环境”也是一个相对性范畴,例如,对于贾宝玉来说,包括林黛玉在内的所以人物都属于他所生存的环境;而环绕林黛玉的环境,亦应自贾宝玉始。

(理解回答这一问题,重在揭示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辩证关系。

4.举例说明文学意境的特征。

文学意境有三个特征:

其一,情景交融。

南宋范希文首先发现了意境的这一特征,他说:

“情景相融而莫分也。

”意思是说意境中有两大元素。

情和景是交融在一起分不开的。

清代思想家王夫之也说过“景中生情,情中含景”。

这是意境的表现方法特征。

其二,虚实相生。

是说意境一般是由虚境和实境构成,实境是指逼真存在的景、形、境,虚境则是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

虚境是实境的升华,它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在意境结构中处于灵魂和统帅的地位;但虚境不能凭空产生,还必须靠实境的具体描绘来体现,虚境是艺术表达的重心。

由于虚境要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这就形成了意境的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

其三,韵味无穷。

所谓“韵味”,是指意境中所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效果。

由于意境结构的多层次和文学本文意蕴的多侧面,其中包含有情、理、意、韵、趣、味等多种因素,共同形成了意境的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

不但有象中象,韵中韵、味中味,而且还有层出不穷的“象外之象”、“味外之味”和“韵外之韵”,让你咀嚼不尽。

意境的这三种基本特征集中地表达了我国抒情文学的审美理想,从而使它具有与典型、意象不同的相对独立性,成为二者不可代替的人类审美理想的表现形态之一。

5.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其一,意象的本质特征是哲理性。

中国古代把意象看成是表达“至理”的手段,20世纪现代派文学艺术也把表达哲理和观念看作是意象创造的目的和最高审美理想。

这就决定了意象从本质上讲,就是“表意之象”。

反之,也就不能称之为意象,更不能称为审美意象了。

其二,意象的表现手法特征,往往在于象征性。

这里所说的象征是一种狭义的象征。

也就是说,意象实际上已成为某种“意义”的载体。

这种形象“并不直接就它本身来看,而是就它所暗示的一种较广泛、较普遍的意义来看”(黑格尔语)。

于是象征也成了判定一个形象是否意象的尺度。

其三,意象的形象特征往往具有荒诞性。

中外文论都已揭示了意象往往是一种有悖常规的形象,它的外在形态的荒诞奇怪和内在事理的有悖常理构成了“荒诞”的双重内涵。

意象一般都是通过形象上的“愈出愈奇”和事理上的“不可思议”引起人们的思考。

即使有的意象不具有外在的荒诞性,也必然含有某种内在的荒诞性,如《等待戈多》等。

所以,“荒诞”是审美意象很普遍的特征。

其四,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是意象的思维特征。

这一点不论在创作中还是在鉴赏中都表现得很充分。

在创作时,物象的选择和形象的设计,都是在严格的抽象思维的制约下进行的。

用艾略特的话来说即为思想寻找“客观对应物”。

在鉴赏时则表现为要从意象“一点一点地去猜”(马拉美语)。

由此形成了意象第五个特征,即鉴赏的特征的求解性与多义性。

其鉴赏的过程乃是审美求解的过程,即从意象特征出发,“猜”出它的立意来,从具象到抽象。

为此,法国现代戏剧家布莱希特提出了“反共鸣”原则,这是在对典型、意境的鉴赏中所没有的现象。

由于意象的意义是靠“象”来呈现的,作者的意思并没有直接说出,全靠接受者去求解、去猜想,于是接受者的结论必然众说纷纭,有时竟与原意南辕北辙,这就出现了意象的多义性特征,这种现象虽说人们在欣赏意境、典型时也有所存在,但在意象更突出。

所以中国汉代董仲舒提出的“诗无达诂”的说法,主要便是针对象征意象而言的。

这一特点在西方现代派文学艺术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6.审美意象与意象主义的意象观的区别。

目前,人们误解最深就是西方意象主义的意象观,以为这就是所谓“意象”,其实在我们看来,那不过是一种“泛化意象”,是一种翻译上的错误。

这正是本书要努力区分的,即审美意象与普通艺术形象的区别。

  西方在1912-1917年间,产生了意象主义(imagism)诗歌运动,是由在伦敦的英美作家发起的,其领袖人物是美国诗人艾兹拉·庞德(EzraPound,l885-1973)。

庞德醉心于中国古代文化,在把中国古代文学介绍给西方的工作上,做过不小的贡献。

庞德称中国古诗之于西方新诗,犹如古希腊之于文艺复兴,认为中国古典诗歌(其实主要是李白和陶潜的作品)是意象派应该学习的典范。

他的诗歌主张深受中国意境诗的影响,有点类似于我国唐代的苦吟派。

庞德认为诗人与其卷帙浩繁,著作等身,不如一生中只创造一个“意象”。

这个“意象”,实际是指那种有高度蕴含性的、凝练的文学形象。

因此,他本人也是苦吟派的典范。

他的《地铁车站》的创作就是一例。

为了表达他在地铁车站出口处看到的“一张接一张的美丽的面孔”所引起的审美感触,他写了一首长达30行的长诗。

经过一年半的思考和几度删改,最后还剩下这样两行: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地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这首诗显然是高度凝练的。

初看上去像不完整的片语,细嚼下去便觉它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