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语文选修苏教版课后辅导练习七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3769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92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语文选修苏教版课后辅导练习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学年度语文选修苏教版课后辅导练习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学年度语文选修苏教版课后辅导练习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学年度语文选修苏教版课后辅导练习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学年度语文选修苏教版课后辅导练习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学年度语文选修苏教版课后辅导练习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学年度语文选修苏教版课后辅导练习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学年度语文选修苏教版课后辅导练习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学年度语文选修苏教版课后辅导练习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学年度语文选修苏教版课后辅导练习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学年度语文选修苏教版课后辅导练习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学年度语文选修苏教版课后辅导练习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学年度语文选修苏教版课后辅导练习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学年度语文选修苏教版课后辅导练习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学年度语文选修苏教版课后辅导练习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学年度语文选修苏教版课后辅导练习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学年度语文选修苏教版课后辅导练习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学年度语文选修苏教版课后辅导练习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学年度语文选修苏教版课后辅导练习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学年度语文选修苏教版课后辅导练习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语文选修苏教版课后辅导练习七Word文件下载.docx

《学年度语文选修苏教版课后辅导练习七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语文选修苏教版课后辅导练习七Word文件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度语文选修苏教版课后辅导练习七Word文件下载.docx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

君何以知燕王

A、乃设九宾礼于廷

B、大王来何操

C、求人可使报秦者

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第6题【单选题】

与“难为俗人言也”中的“为”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重为乡党所笑

B、为十表,本纪十二

C、故士有画土为牢

D、不足为外人道也

第7题【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线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报任安书》)

B、成王发府,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

(《鲁周公世家》)

C、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高祖本纪》)

D、后二岁,大将军、骠骑将军大击匈奴。

(《李将军列传》)

第8题【单选题】

下列加线字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完璧归赵

B、宁许以负秦曲

C、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D、毕礼而归之

第9题【单选题】

加线词都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①传以示美人及左右②璧有瑕,请指示王

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④决负约不偿城

⑤未尝有坚明约束者⑥明年复攻赵

⑦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⑧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A、③④

B、④⑧

C、⑥⑧

D、③⑥

第10题【单选题】

下列对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右欲刃相如刃:

B、赵王鼓瑟鼓:

击鼓

C、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顾:

回头

D、相如引车避匿引:

调转

第11题【单选题】

下面对第3自然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交代故事发生的原因:

秦欲以城易赵璧。

B、暗示故事的矛盾是:

赵"

予"

璧与"

勿予"

璧。

C、说明"

报秦者"

肩负重任,为蔺相如的出场作铺垫。

D、这里的"

计未定"

,指的是"

求人可使报秦者"

,未得。

第12题【单选题】

选出“所”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项()

A、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B、渔人……为具言所闻。

C、赐我南都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

D、术(袁术)怒攻布(吕布),为布所破。

第13题【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拜送书于庭

B、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C、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D、请奉盆缶秦王

第14题【单选题】

下列对选段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引述古代仁人志士受辱著述而留名的例子,意在自比,表明自己身受腐刑却要不以为辱,反而将它作为著书立说的动力。

B、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宗旨在于探讨“天人之际”,研究历史,借鉴前人,而不拘泥于前人,力求有自己的创见。

C、司马迁说自己“从俗浮沉,与时俯仰”,其实是寓悲愤于自贬,之所以没有“推贤进士”,主要是因为身处闺阁之臣的地位,被流俗看轻。

D、选文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在句式上骈散结合,清晰而动人地表现了作者不甘受辱而终于受辱,想引决而终未引决的生命历程,内蕴深厚,文气雄壮。

第15题【填空题】

“臣愿奉璧往使”的通假字是______通______解释______

第16题【填空题】

本文节选自《______·

______》,作者______字______是______时期伟大的

______家、______家、______家。

《史记》原名《______》,是我国第一部______体

______,全书共______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载了从______到太初四年约______年的历史。

鲁迅先生曾赞誉《史记》为______。

第17题【语言表达】

语言运用题:

某论坛就“网络能否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开展了一场辩论,正方认为“网络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反方认为“网络疏远了人们之间的关系”。

请你分别为正反方各写一段话,证明他们各自的观点。

正方:

反方:

第18题【语言表达】

翻译: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第19题【翻译】

翻译下列各题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

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第20题【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赵王恐,不敢不献。

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相如至,谓秦王曰: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

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

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

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

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

畏弃璧,则莫如弗予。

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

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

“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

夫璧非赵璧乎?

而十五城秦宝也。

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

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

”秦王未必不返璧也。

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

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

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明·

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召有司案图(同“按”,按照)

B、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信约)

C、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失去)

D、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欺骗)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乃使其从者衣褐

B、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

C、且秦强而赵弱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

D、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

结合两组选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蔺相如知道秦王是不可能拿十五座城池和赵国交换和氏璧的,于是派人悄悄地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

对蔺相如的这一做法,王世贞持否定态度。

B、蔺相如让秦王斋戒五日,并且在朝廷上设置九宾之礼,他以为秦王绝不会答应,没想到秦王竟然答应了。

于是蔺相如骑虎难下,只得让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

C、王世贞认为,既然秦王已经“召有司案图”,而且也按蔺相如的要求“斋戒五日”,并“设九宾之礼”,那他应该会把十五座城池送给赵国的。

[来源:

学|科|网]

D、王世贞认为,为了得到一块璧,秦国如果失去十五座城池,那是得不偿失的事;

但如果不失去十五座城池,又会失信于天下。

所以秦王实际上是处于两难的境地。

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②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

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

君子虑福弗及,虑祸百之,君子择人而取,不择人而与,君子实如虚,有如无。

第21题【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刘放,字子弃,涿郡人。

汉广阳顺王子西乡侯宏后也。

历郡纲纪,举孝廉。

遭世大乱,时渔阳王松据其土,放往依之。

太祖克冀州,放说松曰:

“往者董卓作逆,英雄并起,阻兵擅命,人自封殖,惟曹公能拔拯危乱,翼戴天子,奉辞伐罪,所向必克。

以二袁之强,守则淮南冰消,战则官渡大败;

乘胜席卷,将清河朔,威刑既合,大势以见。

速至者渐福,后服者先亡,此乃不俟终日驰骛之时也。

昔黥布弃南面之尊,仗剑归汉,诚识废兴之理,审去就之分也。

将军宜投身委命,厚自结纳。

”松然之。

会太祖讨衰潭于南皮,以书招松,松举雍奴、泉州、安次以附之。

放为松答太祖书,其文甚丽。

太祖既善之,又闻其说,由是遂辟放。

建安十年,与松俱至。

太祖大悦,谓放曰:

“昔班彪依窦融而有河西之功,今一何相似也!

”乃以放参司空军事,历主簿记室,出为郃阳、诩、赞令。

魏国既建,与太原孙资俱为秘书郎。

明帝即位,尤见宠任,同加散骑常侍;

进放爵西乡侯,资乐阳亭侯。

太和末,吴遣将周贺浮海诣辽东,招诱公孙渊。

帝欲邀讨之,朝议多以为不可。

惟资决行策,果大破之。

近爵左乡侯。

放善为书檄,三祖诏命有所招喻,多放所为。

青龙初,孙权与诸葛亮连和,欲惧出为寇。

边候得权书,放乃改易其辞,往往换其本文而傅合之,与征东将军满宠,若欲归化,封以示亮。

亮腾与吴大将步止骘等,骘等以见权。

权惧亮自疑,深自解说。

是岁,俱加侍中、光禄大夫。

景初二年,辽东平定,以参谋之功,各近爵,封本县,放方城侯,资中都侯。

其年,帝寝疾,欲以燕王宇为大将军,及领军将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共辅政。

宇性恭良,陈诚固辞。

帝引见放,入卧内,问曰燕王正尔为放对曰燕王实自知不堪大任故耳帝曰曹爽可代宇不放因赞成之。

又深陈宜速召太尉司马宣王,以纲维皇室。

帝纳其言,即以黄纸授放作诏。

放既出,帝意复变,诏止宣王勿使来。

寻更见放曰:

“我自召太尉,而曹肇等反使吾止之,几败吾事!

”命更为诏,帝独召爽与放惧受诏命,遂免宇、献、肇、朗官。

太尉亦至,登床受诏,然后帝崩,齐王即位。

以放决定大谋,增邑三百,放并前千一百。

嘉平二年,放薨,谥曰敬侯,予正嗣。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问曰燕王/正尔为放/对曰/燕王实自知/不堪大任故耳/帝曰/曹爽可/代宇不放/因赞成之

B、问曰/燕王正尔为/放对曰/燕王实自知不堪大任故耳/帝曰/曹爽可代宇不/放因赞成之

C、问曰/燕王正尔为放/对曰/燕王实自知/不堪大任故耳/帝曰/曹爽可代宇不/放因赞成之

D、问曰燕王/正尔为/放对曰/燕王实自知不堪大任故耳/帝曰/曹爽可/代宇不放/因赞成之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孝廉,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教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值”的意思。

B、天子,古时臣民对于帝王的称呼。

历代帝王一直鼓吹自己是“君权神授”秉承天意治理天下,故称帝王为天子。

C、檄,指檄文,古代文书、文告的一种。

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

现在也指战斗性强的批判和声讨文章。

D、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不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攻克冀州后刘放劝说王松审时度势,并学习黥布放下虚荣,趁早制造曹操以免最后被消灭。

B、刘放擅长起草书信檄文,皇帝诏书中有关招抚的谕旨,大多是刘放所写,刘放因此得到皇帝信任而不断被加官进爵,直至被封为方城侯。

C、刘放曾经篡改孙权的书信,并设计把书信传给了诸葛亮,以致孙权担心诸葛亮怀疑自己,因而不得不反复加以解释。

D、魏明帝卧病不起,刘放极力推荐太尉司马宣王来维护皇室,最终得到明帝许可。

明帝死后,刘放因此功劳而被再次加封。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黥布弃南面之尊,仗剑归汉,诚识废兴之理,审去就之分也。

②放为松答太祖书,其文甚丽。

第22题【文言文阅读】

吕蒙正字圣功,河南人。

祖梦奇,户部侍郎。

蒙正太平兴国二年擢进士第一,授将作临丞,通判升州。

未几,擢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

上谓之曰:

“凡士未达,见当世之务戾于理者,则怏怏于心;

及列于位,当尽其所蕴,虽言未必尽中,亦当俾协于道。

李昉罢相,蒙正拜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平章事。

蒙正质厚宽简,有重望,以正道自持。

遇事敢言,每论时政,有未允者,必固称不可,上嘉其无隐。

赵普开国元老,蒙正后进,历官一纪,遂同相位,普甚推许之。

俄丁内艰,起复。

先是,卢多逊为相,其子雍起家即授水部员外郎,后遂以为常。

至是,蒙正奏曰:

“臣忝甲科及第,释褐止授九品京官。

况天下才能,不沾寸禄者多矣。

今臣男始离襁褓,乞以臣释褐时官补之。

”自是宰相子止授九品京官,遂为定制。

至道初,以右仆射出判河南府兼西京留守。

真宗即位,进左仆射。

六年,授太子太师,封蔡国公,又封许。

景德二年春,表请归洛。

陛辞日,肩舆至东园门,命二子掖以升殿因言远人请和弭兵省财古今上策惟愿陛下以百姓为念上嘉纳之。

上谓蒙正曰:

“卿诸子孰可用?

”对曰:

“诸子皆不足用。

有侄夷简,任颖州推官,宰相才也。

”夷简由是见知于上。

富言者,蒙正客也。

一日白曰:

“儿子十许岁,欲令入书院。

”蒙正许之。

及见,惊曰:

“此儿他日名位与吾相似,而勋业远过于吾。

”令与诸子同学,供给甚厚。

言之子,即弼也。

后弼两入相,亦以司徒致仕。

其知人类如此。

许国之命甫下而卒,年六十八。

赠中书令,谥曰文穆。

(节选自《宋史·

列传第二十四》)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命二子掖以升殿/因言/远人请和弭兵/省财古今上策/惟愿陛下以百姓为念/上嘉纳之

B、命二子掖以升/殿因言远人/请和弭兵省财古今上策/惟愿陛下以百姓为念上/嘉纳之

C、命二子掖以升殿/因言/远人请和/弭兵省财/古今上策/惟愿陛下以百姓为念/上嘉纳之

D、命二子掖以升/殿因言远/人请和弭兵/省财古今上策/惟愿陛下以百姓为念/上嘉纳之

A、户部为古官署,掌管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财政事宜。

B、岁星(木星)绕太阳一周大约需要十年,所以古代称十年为“一纪”。

C、“陛辞”是指朝官退休时离开朝廷,上殿辞别皇帝。

D、“谥”即谥号,是古代皇帝、贵族、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蒙正为人厚道正直。

他遇事敢出来讲话,每次讨论时政,只要有不公允的,他一定坚持反对意见,皇帝赞许他能无所隐瞒。

B、吕蒙正为官铁面无私。

前任宰相之子刚出仕就授官水部员外郎,吕蒙正做了宰相后,上奏反对,使卢多逊之子的官位止授九品京官,并被当作例制。

C、吕蒙正任人唯贤。

当皇上问他的两个儿子哪个可以重用时,他回答自己的几个儿子都不足任用,并且推荐了有相才的吕夷简。

D、吕蒙正关心国政。

退休之际,他到朝廷辞别之时,还不忘向皇帝进言,殷殷寄语。

皇帝非常高兴地采纳了他的建议。

①凡士未达,见当世之务戾于理者,则怏怏于心。

②臣忝甲科及第,释褐止授九品京官。

第23题【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

“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宣言曰:

“我见相如,必辱之。

”相如闻,不肯与会。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

“公之视廉将军熟与秦王?

”曰:

“不若也。

”相如曰: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

①且相如素贱人贱人:

______

②不欲与廉颇争列争列:

③臣等不肖,请辞去不肖:

④宣言曰:

”宣言:

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①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②徒见欺

B、①相如引车避匿②引赵使者蔺相如

C、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D、①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②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用法与“且庸人尚羞之”中“羞”字相同的一项是()

B、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C、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左右欲刃相如

对“所以”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②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③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④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⑤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⑥夫仁义辨智,非所以持国也

A、①②④/③⑤⑥

B、①③⑤/②④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②⑤⑥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第24题【默写】

______,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______。

(《雨霖铃》)

第25题【默写】

故木受绳则直,______。

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