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3814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如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的急性期、严重呼吸衰竭及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等。

轻症心肺功能不全可在心肺监护条件下进行检查,严重高血压患者需降血压处理,或在全麻严密观察下检查,以保证患者安全。

(二)休克、DIC等危重患者、昏迷患者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三)精神失常的患者,检查不能合作者。

如必须进行检查时,可在全麻下进行。

(四)食管、胃、十二指肠穿孔急性期患者。

(五)有出血倾向,血色素低于50g/L者作为相对禁忌证。

(六)急性咽喉部感染、腐蚀性食管炎和胃炎急性期、巨大食管憩室、主动脉瘤及严重颈胸段脊柱畸形等患者。

(七)急性传染性肝炎或胃肠道传染病,一般暂缓检查,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或抗原携带者、AIDS患者应备有特殊的消毒措施。

三、术前准备

(一)器械准备

1.将胃镜与光源、吸引器、注水瓶连接好,注水瓶内装有1/2~2/3容量

的蒸馏水。

检查胃镜的操作部,测试角度控制钮、注气、注水、吸引按钮及光源的运作是否正常(图2-6)。

 

图2-6纤维胃镜构造示意图

2.将胃镜角度旋钮置于自由位置,用拭镜纸沾少许硅蜡将物镜、目镜

擦干净,或用3:

1乙醚乙醇擦拭干净。

3.用乙醇溶液纱布将镜身、弯曲部及前端部擦拭一遍。

弯曲部涂上润

滑霜(可用麻醉霜代替)以利插镜。

4.检查活检钳、细胞刷、清洗刷、照相系统等附件性能是否正常。

5.治疗台上应备有20ml注射器,抽好生理盐水备用,注射器应配好钝

针头,以备检查中注水冲洗,清洁视野用。

6.其他:

消毒口圈、弯盘、纱布及治疗巾等。

盛有4%甲醛的小瓶3只

(放活检组织用)。

7.内镜室应备有监护设备、氧气及急救药品。

(二)患者准备

检查前首先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及送检科室是否与申请单一致,

电脑管理的胃镜室应核对上述相关项目。

1.患者至少空腹6h以上,上午检查者,前1d晚餐后禁食,免早

餐;

下午检查者,清晨可吃清淡半流质,中午禁食,疑有幽门梗阻者禁食时间需适当延长。

重症及体质虚弱者,术前应输液。

检查前应避免吸烟。

2.检查前术者应先了解病史、阅读有关X线片,重危患者应亲自体

格检查。

3.术前应将操作过程向患者作简要介绍,插镜时配合做好吞咽动作。

嘱患者如遇恶心、呕吐应作深呼吸,使患者消除紧张情绪,配合检查。

4.对有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患者,术前应测量血压和作心电图检查,如发现有禁忌证,应暂缓检查。

5.对胃潴留的患者,术前要充分洗胃,做过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的患者,应在检查后2~3d后,再行胃镜检查。

6.检查前应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

(三)术前用药

为清除患者紧张情绪,减少胃液分泌及胃肠蠕动,驱除胃内的泡沫,术前可采用下列药物。

1.祛泡剂检查前20~30min可口服Gascon2~3ml或口服甲基硅油2ml(每100ml甲基硅油内加二氧化硅粉末2.5g)。

能消除胃肠粘膜表面张力,能使泡沫破裂,视野清晰,以免遗漏微小病变,国内已有祛泡剂的麻醉口服液,如1%口服胃镜胶10ml等。

2.镇静剂和解痉剂目前国内在行胃镜检查前多不用镇静剂,但对精神过度紧张者,有心、脑血管疾病者,术前15min可肌肉或静脉注射地西泮5~10mg。

同时合用山莨菪碱10mg肌肉注射,必要时也可用呱替啶50mg肌肉注射。

3.麻醉良好的咽喉部麻醉可减少咽喉部受刺激而引起恶心、呕吐,对完成插镜与观察是十分重要的。

事先应先询问患者有无麻醉药过敏史,如有麻醉药过敏,可不予麻醉。

(1)喷雾法国内常用表面麻醉药物,如2%地卡因(Dicaine),2%利多卡因(Lidocaine)或1%达克罗宁等,于术前15~20min内嘱患者张口发“呀”音,将喷雾器对患者舌根,软腭后缘及咽后壁喷雾1次,观察无过敏反应,再喷第2,第3次,每次可喷雾0.5~1ml左右,每次间隔3~5min。

(2)口含法麻醉液配方1000ml甘油内加2%利多卡因10ml,每次用麻醉液10ml,于检查前5~10min咽喉部含漱后缓缓吞下。

(3)不合作的患者,检查前先用静脉注射丙泊1.5~2mg/kg(Propofol1支200mg/20ml)静脉给药,进行短效静脉麻醉。

四、操作方法

(一)体位

患者取左侧卧位、枕头与肩同高,头下垫一治疗巾,轻度屈膝、头稍后仰,使咽部与食管几乎成一直线,去除活动假牙,轻轻咬住口圈,解开衬衣领扣和腰带。

右手拿弯盘放于治疗巾上,让唾液自然流入弯盘。

有时为了观察需要,如大弯侧病变被粘液湖遮住,可改仰卧位,寻找十二指肠乳头时改俯卧位或仰卧位等。

(二)前视式内镜插入法

1.咽部的通过术者左手持内镜操作部(图2-7),右手握内镜硬性部距前端约20cm处(执笔式或握手式),调节上下弯角钮,使软管部略弯曲,以便使内镜纵轴与食管方向一致,内镜通过舌根后,即可见会厌软骨、声带,食管入口通常呈闭合状态,胃镜缓缓轻柔沿舌背、咽后壁插入食管,也可从一侧梨状窝插入,如遇阻力可嘱患者配合作吞咽动作时再插入。

目前多数内镜可在电视屏幕上观察,有利于内镜在直视下插镜。

咽部全长约12cm。

图2-7左手持纤维胃镜示意图

2.食管贲门的通过内镜插至距门齿约15cm~18cm即食管起始部,可边注气边观察通过食管,距门齿40cm左右可见贲门及其上方一条白色锯齿状分界线-----齿状线,在开启状态下通过贲门进入胃体。

3.胃体的通过进入胃体腔后继续注气,待胃体张开,在胃体上部即可见一弧迹,其右上方为胃底穹隆部,调节弯角钮向左(或向左转动镜身),向下即可使内镜进入胃体。

进入胃体后,向右旋转镜身,使内镜恢复常态,至胃体下部后调节弯角钮向上,使胃镜进入胃窦部。

4.胃窦部的通过钩形胃的胃窦与胃体几乎垂直,此时必须强力调节弯角钮向上、推送胃镜才能进入胃窦。

牛角胃的胃窦与胃体几乎是一直线,则进镜十分容易,进入胃窦后使幽门口保持在视野中央。

5.幽门与十二指肠的通过当幽门口开启胃窦部蠕动正常的情况下,只要内镜对准幽门口,前视式内镜通过幽门口应无困难。

若幽门紧闭胃窦蠕动剧烈,则进入十二指肠球部可能发生困难,嘱患者平静呼吸,尽量使内镜对准幽门口,只要幽门口无病变,在内镜紧贴幽门口的同时,幽门口自然会开启,通过幽门时,术者会有“落空感”。

进入幽门后若无视野,提示胃镜贴紧球部前壁,可稍稍退镜并注气,即可见球腔四壁,欲通过十二指肠上角,可向右旋转镜身(顺时针转向),并调节弯角钮向右及向上,即可越过上角,进入十二指肠降段。

(三)观察法

插镜时进行初步观察,通常在退镜过程中按十二指肠、幽门、胃窦、胃角切迹、胃体、胃底、贲门及食道逆行顺序进行观察。

1.十二指肠降段为环形皱襞,十二指肠球部应调节弯角钮向左注气观察前壁,向上观察小弯,向右观察后壁,球部下方即为大弯可在幽门口观察。

2.胃窦以幽门为中心,调节弯角钮上、下、左、右分别观察胃窦的小弯、大弯、前壁和后壁的胃窦粘膜,如小弯无法全部窥视,可将内镜沿大弯侧作反转观察。

在观察胃窦时,应注意观察幽门启闭运动,及有无十二指肠液反流等。

3.胃角是胃内观察的难点,它是由小弯转折而成,在胃窦部可用低位反转法,即尽量使弯角钮向上推进胃镜,即可见两个腔,上方为胃体腔(可见镜身)下方为胃窦腔(可见幽门口),交界的弧迹即为胃角切迹,视野左侧为前壁,右侧为后壁,胃角处为小弯,对侧为大弯。

前后壁间距成人约5cm左右,当胃镜退至胃体中下部时,可对胃角作正面观察,可见一桥拱状切迹,即为胃角。

4.胃体类似隧道,下方大弯侧粘膜皱襞较粗,纵向行走如脑回状;

上方小弯为胃角沿续部,左右分别为胃体前后壁。

因胃体较大,可3等分,分别称为胃体上、中、下部。

由于后壁与镜轴呈切线关系,易于遗漏病变,如疑有病变时,调节弯角钮向右作仔细观察。

5.胃底贲门部在左侧卧位时,胃底与胃体上部交界处位于胃内最低部位,此处有胃液贮留称为粘液湖,要观察胃底(穹隆部)须作反转观察。

(1)低位反转法在胃窦反转观察胃角后,继续推进胃镜,镜面即转向胃体腔,远远可见胃镜,提拉胃镜,使镜面接近贲门处,即可观察胃底及贲门。

(2)高位倒转法当胃镜退至胃体上部时,转动镜身向右,同时调节弯角钮向上,继续推进胃镜,此时胃镜紧贴在贲门口处反转,调整弯角钮,仔细观察贲门,在反转观察时,胃镜下方为小弯,上方为大弯,左侧为后壁,右侧为前壁与正常相反,但反转过程中往往有内镜旋转,故四周方向会有改变应予注意。

6.食管贲门观察结束胃观察后,应吸尽胃内气体(减少患者的术后腹胀),将胃镜退至食管下方正面观察贲门口,并注意启闭运动情况,食管全长约25cm左右,分上、中、下三段,食管中段有左心房压迹,可见搏动,由于食管为一直行管道,因而食管壁定位与胃及十二指肠稍有不同,视野上方为右侧壁,下方左侧壁,左、右侧仍分别为前、后壁。

(四)活检及细胞学检查

1.直视下活检检查应在观察摄影完毕后进行,以免影响观察和摄影,助手于活检前准备好盛有4%甲醛的小瓶,小滤纸片,检查活检钳开启是否完好。

然后用右手拇指套入指环中,示指和中指夹持滑杆,滑杆向下,钳瓣开放,滑杆向上,关闭钳瓣,助手站在术者左侧或右后侧,在钳瓣闭合状态下将钳头递给术者。

术者左手持内镜操纵部,右手接过钳头,由器械插口缓慢地插入活检钳,通过器械出口处后,在前、斜视式胃镜钳头即进入视野内,一般钳头伸出2cm左右作活检最为适宜,方向应与目标组织垂直,通常炎性病变需钳取组织2~3块,溃疡与肿瘤病变需钳取组织4~6块,第一块组织活检的命中率应最高,勿钳取无组织的坏死组织,一般应夹取病灶边缘粘膜组织。

将钳取组织粘于小滤纸片后,放入事先准备盛有4%甲醛的小瓶中,并标记所取部位。

2.细胞刷检将器械插口的活检阀门换上细胞刷阀门(橡皮垫孔较大,能通过细胞刷),将细胞刷经器械管道伸至病灶,在病灶处轻轻刷拭,范围可略大一些,刷拭时不断转动细胞刷弹簧钢丝,使刷子各面都能沾上细胞,刷拭不能用力过大,以免擦伤胃粘膜,引起出血等并发症。

刷拭毕,轻轻抽拉细胞刷至器械出口处,随镜一起退出,伸出刷头,在玻片中央自上而下、从左向右涂片。

若刷片上血迹较多,可用棉花签吸取后再行涂片。

涂片时应同时转动刷头方向,一般涂片4~6张,干后立即放于固定液中固定(固定液为含96%乙醇和乙醚各一半),送病理检查。

五、术后处理

术后2h可进温凉流质或半流质,术后注意有无腹痛、腹胀及大便颜色是否正常。

六、并发症及其处理

(一)一般并发症

1.可发生喉炎及支气管痉挛一般于休息吸氧可好转,

2.颞下颌关节脱臼令患者头靠墙壁,术者两拇指包裹纱布按住患者两侧下臼齿,余四指放于两侧下颌角,用力向下压后,将下颌向后上方送,即可复位。

3.咽喉部感染、脓肿可用抗生素治疗。

4.腮腺肿胀可能是唾液向腮腺导管逆反流所致感染,应予口腔清洁,饭后洗刷牙,一般能很快消退。

5.食管贲门粘膜撕裂应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及粘膜保护剂。

6.消化道出血是由于术者操作损伤,或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及活动性溃疡作活检所致,应予避免,如发生大量出血应用质子泵抑制剂,补液观察,必要时输血。

(二)严重并发症

1.心脏意外发生率低,但一旦发生后果严重,如心跳骤停,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常是由于插镜刺激迷走神经及低氧血症所致,一旦发生应立即停止检查,积极抢救。

2.食管、胃、肠穿孔多由于操作粗暴,盲目插镜,活检钳深入过深,如发生食管穿孔,患者立即出现胸背上部剧烈疼痛,纵膈、颈部皮下气肿,X线摄片可明确诊断,见纵膈气肿或膈下游离气体,应急诊手术修补治疗。

3.感染可发生吸入性肺炎。

为防止乙型、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要求患者在胃镜前检测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标志,如阳性者使用专门胃镜检查,并对内镜活检钳和管道充分清洁、消毒。

4.一过性低氧血症是由于内镜压迫呼吸道引起通气障碍,或因病人紧张憋气所致,停止检查,吸氧治疗,一般都能好转。

七、临床意义

(一)反流性食管炎(refluxEsophagitis)

内镜下观察有无食管粘膜破损,如糜烂、溃疡、出血点、出血斑,覆盖白苔的溃疡呈融合性、非融合性病变,粘膜结节状增生,及Barrett食管和食管狭窄。

反流性食管炎常采用1994年第10届世界胃肠病会议推荐的洛杉矶四级分类法。

A级病灶局限于食管粘膜皱襞,直径<

0.5cm。

B级病灶仍局限于食管粘膜皱襞,相互不融合,但直径>

C级病灶在粘膜顶部相融合,但不环绕整个食管壁。

D级病灶相互融合,且范围>

75%的食管壁。

(二)食管静脉曲张(esophagealvarices)

门脉高压时、食管下段及胃底部的奇静脉可发生静脉曲张,内镜下根据

食管静脉曲张的部位、形态、色泽、曲张程度与形态,有无红色征描写之。

食管下段距门齿32~40cm,中段距门齿23~32cm,上段距门齿15~23cm,食管粘膜的静脉呈青白色,或青蓝色,静脉曲张程度可呈线状,串珠状或结节状,伴有红色征,是易于出血的征象,如有曲张静脉出血可呈渗血或喷射性出血,均应具体分别描述之。

孤立性食管静脉曲张,原因不明,多见于老年人,曲张的静脉多位于食

管上、中段,静脉曲张长度<

1cm,呈青紫色无红色征。

(三)食管癌(carcinomaofesophagus)

食管癌是消化道最常见肿瘤之一,最常见为鳞状细胞癌,少见为腺癌及

未分化癌,肿瘤仅侵犯粘膜和粘膜下层者称为表浅型食管癌,侵及固有肌层者为进展型食管癌,因早期食管癌通常病灶较小,仅有小的隆起或糜烂及浅溃疡形成,少数仅有色泽改变,为了发现早期病变,可作碘染色,因正常食管鳞状细胞内含有糖原,遇碘后呈棕褐色,癌细胞则不变色。

碘染色的方法是在发现可疑病灶后,由活检钳孔内插入喷雾导管喷洒复方碘液3~5ml,剂量随病灶面积而定,立即观察显色反应,可提高活检肿瘤组织的检出率,食管癌内镜检查应描写部位、范围及隆起、平坦、凹陷的形态,进展型食管癌内镜通常分为五型:

1.隆起型以增生、结节、坏死性病灶为主。

2.溃疡型以溃疡为主,四周浸润小于溃疡面积。

3.溃疡浸润型溃疡周围浸润面积大于溃疡面积。

4.弥漫浸润型食管壁隆起,病变与坏死型溃疡交替出现,常致食管腔狭窄。

5.无法分类上述形态特征均不显著,但病理活检阳性。

(四)食管憩室(diverticulumoesophageal)

指食管壁局部呈囊状膨出,可发生在食管上段(Zenker憩室)、中段及下段。

憩室与食管腔有明显间隔,可食管部分膨出,憩室与食管分隔和分界不明显,应分别描述部位、形态。

(五)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

由于贲门痉挛,久之形成巨食管症,内镜下食管下端为粘膜皱襞聚集成玫瑰花结,内镜无法通过或通过困难,食管腔巨大,可伴不同程度炎症改变。

(六)食管裂孔疝(hiatushernia)

1.滑脱型食管裂孔疝可见齿状线上移,距门齿距离<

40cm,食管胃连接部远端的胃粘膜为疝囊,囊的下方为膈肌所致狭窄环,食管粘膜常伴有反流性食管炎的变化。

2.食管旁疝食管胃连接部位置正常,因胃底部大弯侧突入胸腔,在反转法观察时,可见到胃底粘膜的疝囊。

(七)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Mallory-weisssyndrome)

是由于饮酒等因素使胃内压升高,剧烈呕吐而致食管、胃粘膜撕裂,常呈纵形裂痕,可由渗血或血凝块覆盖,病程较久者,可呈白苔覆盖。

(八)慢性胃炎(chronicgastritis)

1.慢性浅表性胃炎内镜下见充血性斑点状红斑,散在出血点及小糜烂,粘膜水肿附有粘液。

2.慢性萎缩性胃炎粘膜变薄、粘膜下血管透见,可见红色小颗粒状增生和白色扁平隆起(卵圆石型),可能伴肠腺化生,常需行活检病理证实。

3.肥厚性胃炎胃粘膜粗大且有炎症改变,胃粘膜巨皱襞症,又称Menetrier病,是胃粘膜上皮良性增生所致,粘膜皱襞粗厚呈脑回状,表面有糜烂或溃疡,是胃肠道失蛋白症的病因之一,较少见。

4.慢性糜烂性胃炎又称疣状胃炎,痘疹样胃炎、多见于胃窦部,内镜下特征为脐样凹陷型隆起,凹陷处可为出血斑或白苔,隆起为慢性炎症所致,凹陷处为糜烂,可沿纵轴或横轴排列,通常<

5mm,(图2-8)

图2-8慢性胃炎糜烂出血型

(九)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acuteGastricMucosalLesion)

通常是由影响胃粘膜屏障的物质(乙醇、阿司匹林、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以及应激等因素所致,是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之一,内镜表现可弥漫性出血点、出血斑(红色或黑斑)多发性糜烂及浅表性溃疡等。

(十)胃溃疡(gastriculcer)

胃溃疡在内镜下应描写解剖部位,如贲门、胃底、胃体、胃角(图2-9)、胃窦部和幽门部及大、小弯及前、后壁,描写溃疡的形态(圆形、类圆形和线状溃疡)及数目和大小(可用测量器实测)。

溃疡根据白苔和周围炎症程度常分3个病期:

图2-9胃角溃疡

1.活动期可见厚白苔,周围粘膜红肿,可有、无粘膜纠集。

2.愈合期浅白苔或白苔几乎消失,再生上皮进入溃疡处,周围粘膜皱襞集中更为显著。

3.疤痕期白苔消失,被再生上皮覆盖,周围粘膜纠集显著,故又称红色疤痕期。

红色再生上皮消失,粘膜皱襞纠集减轻,称为白色疤痕期。

胃溃疡由于疤痕收缩,可引起胃角变形,胃窦小弯缩短。

(十一)胃癌(carcinomaofstomach)

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内镜下表现分以下几种:

1.早期胃癌指肿瘤仅侵及粘膜或粘膜下层者,内镜下可分为隆起型(隆起超过5mm以上);

平坦型(表面隆起型、表面平坦型、表面凹陷型);

凹陷型相当于浅溃疡型。

2.进展期胃癌(图2-10)又分为4型

图2-10胃癌

(1)息肉型隆起病灶与周围粘膜分解清楚,表面可有糜烂。

(2)溃疡型病灶呈较大溃疡,周围粘膜隆起形成环堤,周围粘膜浸润不明显。

(3)溃疡浸润型癌溃疡周围浸润显著,范围超过溃疡,环堤粘膜部分有破损。

(4)弥漫浸润型溃疡与隆起交替出现,分界不清,呈弥漫浸润状态。

为了正确判断胃癌侵犯胃壁深度,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可作超声胃镜,有一定帮助。

(十二)胃良性肿瘤

1.胃息肉内镜下观察呈丘状、半球状、球状隆起、有蒂或无蒂。

应分别描写部位、大小、形态(图2-11)。

图2-11胃息肉

2.粘膜下肿瘤内镜下特点可呈丘状、半球形或球形隆起,基底宽大,境界不如息肉明确,表面可光滑,可有糜烂或溃疡形成,可见到桥形皱襞。

病理检查有时能确定是平滑肌瘤、神经纤维瘤、脂肪瘤、异位胰腺等。

(十三)手术后胃

1.贲门切除术后应注意检查食管胃吻合口情况,其它部位解剖结构均正常,注意有无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炎,吻合口狭窄,若为肿瘤患者应注意有无肿瘤复发。

2.胃大部切除术后毕氏Ⅰ式手术,行胃次全切除,胃-十二指肠端端吻合术,应注意残胃、吻合口及十二指肠粘膜情况。

毕氏Ⅱ式手术,行胃次全切除术后,胃-空肠端侧吻合,吻合口远端为空肠粘膜,其嵴突部位为空肠鞍部,两侧分别为空肠输入襻与输出襻,应分别注意残胃,吻合口及空肠情况。

(十四)十二指肠球炎

内镜下见粘膜充血、水肿、粗糙、脆性增加,且有瘀点或瘀斑、糜烂、粗大皱襞及结节。

(十五)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ulcer)

是最常见的消化性溃疡(图2-12),内镜下应观察部位、大小及数目。

距幽门3cm以内称为十二指肠球部,应观察前壁、后壁、大弯和小弯,十二指肠上角以下溃疡称为十二指肠球后溃疡。

溃疡形态可圆形、类圆形、不规则形、线形和霜斑样,其溃疡分期同胃溃疡。

图2-12十二指肠球溃疡

(十六)十二指肠肿瘤

1.十二指肠良性肿瘤内镜下观察呈半球形。

2.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内镜下可呈息肉型、溃疡型、溃疡浸润型,可见乳头肿大,红肿糜烂,失去正常形态,呈菜花样,表面糜烂或溃疡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