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3824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1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Word格式.docx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Word格式.docx

大多为400㎜--800㎜

大小800㎜

河流流量

农耕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

旱地耕作

水田耕作

主要农产品

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苹果、枣等

水稻、甘蔗、茶叶、柑橘、桑蚕、水产和热带作物等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主要矿产资源

煤、铁、石油等

有色金属矿产(铜、钨、锡、铅锌矿等)

6.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

主要地形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淮喝尔盆地、内蒙古高原

气候特征

严寒

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由东向西递减

显著的自然特征

高寒

干旱

主要河流和湖泊

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河源头

塔里木河等,河流我为内流河

农业特色

河谷农业

灌溉农业、绿洲农业

主要农作物

青稞、豌豆、小麦、油菜等

棉花、小麦、甜菜等

牧场特色

高寒牧场

山地牧场和温带草原牧场

优良畜种

牦牛、藏绵羊等

三河马、三河牛、细毛羊、滩羊等

少数民族

藏族为主

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其他方面

交通不便

矿产资源丰富(石油、煤、稀土矿、矿等)

【重难点突破】

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面积、人口、民族

新疆面积160多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一个以维吾尔族、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

2.自然地理特征

(1)“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征:

新疆境内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从北向南依次为:

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和昆仑山。

(2)干旱为主的气候特征:

主要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新疆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温暖湿润空气不易达到,所以本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

3.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

(1)发展绿洲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

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盆地边缘有绿洲,水源丰富

不利条件:

降水少,蒸发旺盛,水资源匮乏

(2)绿洲特色产品

基于特有的光热条件,棉花、甜菜和多种瓜果成为新疆绿洲的特色农产品。

昼夜温差大,

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的糖分积累,所以新疆的瓜果特别甜。

由于光热资源充足,降水稀少而有稳定的灌溉水源,使新疆成为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

(3)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

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新疆人民为了有效地利用绿洲丰富的水资源,修建了适合当地环境的坎儿井等水利工程。

坎儿井是在当地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古老的引水工程,大体上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人们巧妙地利用山的坡度,使水在自流过程中避免大量蒸发,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体现了新疆人民的聪明才智,符合人地协调发展的方向。

(4)绿洲农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新疆农业在我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农业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严重;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土地荒漠化的盐碱化。

措施:

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环境;

兴修引水渠、灌渠、坎儿井等水利措施;

合理利用水资源,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溉方式;

发展节水农业;

采用天然气、新能源等作为农村生活能源

4.新疆油气资源分布(西气东输)

新疆的油气资源潜力巨大。

勘探结果表明,新疆预测石油、天然气储量约占全国陆地总储量的1/3。

在沙漠广布的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其中天然气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总量的22﹪,主要油气田有克拉依玛、轮台、库车等。

第七章认识区域

第一节东北地区

1.位置:

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通常被人们称为“东三省”。

2.地形:

以平原和山地为主,东部为长白山脉,西部为大兴安岭,北部为小兴安岭,中部是东北平原。

3.气候:

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干燥,夏季短促而温暖多雨。

4.河流:

主要河流有黑龙江、乌苏里江(中俄界河)、松花江、嫩江、辽河、鸭绿江(中朝界河)等。

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形容东北地区的山河分布。

5.资源:

铁、石油、森林(东北林区)

6.土壤:

黑土地

7.农业

A.发展农业的条件

(1)有利条件:

①平原广阔,地势平坦;

②气候雨热同期;

③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④土壤肥沃;

⑤适宜大规模机械化。

(2)不利条件:

①纬度高,热量不足,作物一年一熟;

②春秋季,经常受寒潮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B.盛产作物:

春小麦、玉米、大豆、水稻。

C.农业特征:

机械化水平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D.生态问题及措施

(1)生态问题:

①黑土流失—土层变薄,肥力下降。

②大面积开荒,湿地面积锐减。

(2)治理措施:

①植树造林,注意水土保持;

②加强保护、禁垦、退耕还湿;

③建立自然保护区。

8.工业

A.工业发展条件:

①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②交通便利。

B.工业部门:

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

C.工业特征:

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

D.衰退原因及对策

(1)衰退原因:

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

(2)对策:

①充分利用原有技术力量,加快产业升级的速度,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服务业;

南部依托环渤海经济带进行发展,北部加强与俄罗斯的边境贸易往来,注重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的和谐同步。

第二节长江流域

1.长江沿江地带的范围:

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省攀枝花。

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

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的范围内,是一个典型的“带状”区域。

2.本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1)地形以平原、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较为低平;

(2)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

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四季分明,降水丰沛;

(3)本区河网稠密,湖泊众多,是我国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4)长江水运便利,有“黄金水道”之称

3.长江沿江地带东西地形差异大,具体体现为:

西部以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为主。

针对这种差异,我们应采取不同的利用方式:

上游可以发展水电、旅游等产业,中下游可以发展淡水养殖、航运等产业。

4.长江沿江地带自然资源的上下游分布差异大,具体体现在:

矿产的种类和数量方面都是西部多于东部,水力资源方面是西部多于东部,森林资源方面是西部多于东部,因此从资源优势看,西部资源较为丰富。

5.长江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

沟通沿海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承东启西;

通过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使本区经济技术优势向南北辐射,使我国南北成为一体。

6.长江是沿岸城市得以建立和发展的生命线。

其中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个特大城市,是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7.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全国最大的港口,重要的金融中心,重要的科教中心,拥有浦东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对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8.长江沿岸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

自西向东形成了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

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工业基地;

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工业的重要基地;

以沪宁杭等城市形成的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9.我国长江沿江地带有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重庆、四川攀枝花等钢铁工业基地,构成了“钢铁工业走廊”的雏形。

有上海、南京、武汉以及重庆汽车摩托车基地,构成了“汽车工业走廊”的雏形。

10.长江沿江地带的生态环境问题有:

①由于长江上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垦殖,造成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

②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

③由于长江沿岸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没有同步,使得这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第三节四川盆地

1.位置和范围:

地处我国西南部,位于四川省和重庆市境内,西靠横断山区和青藏高原,南有云贵高原,东有巫山,北有大巴山、秦岭。

四周被山地和高原环绕,盆地内低山丘陵起伏。

3.气候(湿热):

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降水丰富,受冬季风影响小,全年多云雾、少日照、多夜雨。

岷江、嘉陵江、乌江

5.土壤:

紫色土(紫色盆地)

6.农业:

光热充足,降水丰富,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农业发达、物产丰富。

(天府之国)

7.旅游资源:

乐山大佛、峨眉山、九寨沟、重庆大足石刻、黄龙、青城山、都江堰

8.交通:

宝成线、成昆线、成渝线、川黔线、襄渝线

第四节北京

1.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⑴优越的地理位置

北京大致位于40°

N、116°

E,属于暖温带,东南是伸向渤海的平原,与渤海的直线距离仅150千米,南面是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

从西北出居庸关,可进入内蒙古高原,从东北出古北口,可进入东北平原;

四周有四通八达的铁路线,成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⑵自然环境

北京的地势特征为西部和北部高,东部和南部低,西部、北部和东北三面环山,东南部是一片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

永定河、北运河(温榆河)等流经境内。

北京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秋短促,冬夏较长。

⑶城市职能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

2.历史悠久的古城

⑴北京的格局

北京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

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

城内建筑排列成棋盘状,皇宫居于城市的中心,通过中心有一条南北延伸并使城市左右对称的中轴线。

这种“凸”字轴线的城市格局,是我国历代都城规划和建设的代表作。

⑵名胜古迹

悠久的历史为北京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

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些民族瑰宝蕴涵了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深厚的文化气息。

3.建设现代化大都市

⑴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保护和修缮重要的古建筑、园林和特色街区。

⑵兴建地下铁道、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中华世纪坛以及一些高级旅游饭店和住宅小区等现代建筑。

⑶不断扩大城市绿地和城市水网建设。

⑷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规划和建设包括中央商务区、国际传媒大道等在内的重点功能区,以及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

⑸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

第五节陕西省

位于我国内陆腹地。

自南向北划分为三大地形区:

陕南秦巴山地,关中渭河平原,陕北黄土高原。

温带季风气候

4.陕南秦巴山地:

属长江流域,气候潮湿多雨。

汉江谷地是陕西省水稻、油菜的主要产区。

大巴山是四川、陕西和重庆的分界线。

5.关中渭河平原:

渭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地势平坦、灌溉便利、气候温和,是我国小麦和玉米的重要产区。

6.陕北黄土高原:

A、形态: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B、水土流失原因:

①土质疏松;

②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③植被稀少;

④坡度大。

C、产生影响:

土壤肥力下降;

耕地面积减少;

下游河流泥沙增多;

灾害加剧。

D、治理:

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修建挡土坝、建梯田等工程措施相结合;

在陡坡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放牧牲畜的数量等。

第六节台湾省

1.位置和范围

⑴组成:

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

⑵面积、人口:

面积共约36000平方千米,人口2200多万,汉族为主,主要的少数民族有高山族。

⑶位置:

台湾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省中南部。

2.自然环境

⑴地形:

台湾岛多山,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2/3。

其中玉山海拔3952米,是我国东部最高峰。

平原主要分布在台湾西部及东部狭窄的沿海地带。

⑵气候:

台湾岛属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温20℃--22℃,年降水量2200㎜左右,季节分配较均匀。

⑶河流:

岛上河流众多,水量丰富,但由于地形限制,流程较短,最大河流为浊水溪,最大湖泊为日月潭,也是著名旅游胜地。

3.台湾的美称及其原因

美称

原因

海上米仓

西部平原土壤肥沃,水稻种植面积比较大

水果之乡

热带、亚热带、温带的水果都有分布,如香蕉、椰子、菠萝、龙眼、桃等

东方甜岛

台湾南部位于热带,是甘蔗的重要产区,蔗糖产量很大

森林之海

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温暖湿润;

而且台湾山地面积大,森林资源丰富,其中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东南盐库

西海岸沙滩广布,晴天多,日照充足,是我国重要的海盐产区

4.台湾的出口导向型经济

(1)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的经济一直以农业和农产品的加工为主,主要出口蔗糖、菠萝、稻米、樟脑等。

60年代以后,台湾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重点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新竹科学园号称“台湾硅谷”。

(2)台湾工业分布特点:

台湾工业主要分布在台北、台中、高雄等位于台湾西部平原的沿海城市。

(3)城市:

台北---人口最多的城市,台湾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高雄---台湾最大的海港、第2大城市。

一、台湾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1.从地缘关系上看,台湾省西部与大陆福建省隔海相望,距离很近。

台湾原来就是祖国大陆的一部分,约在几百万年前,由于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了台湾海峡,台湾才与大陆分离,形成岛屿。

2.从血缘关系来看,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了97﹪,主要来自于祖国大陆的广东和福建两省。

3.从行政规划、文化渊源来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历朝历代的“王土”;

台湾和福建省的许多居民都共同信奉妈祖。

二、台湾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的沿海城市的原因

台湾工业主要分布在台北、台中、高雄等位于台湾西部平原的沿海城市

1.从地形上来看,这几个城市都位于平原,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又发达,这为城市的形成、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2.从开发历史来看,西部与祖国大陆隔海相望,相距较近,是大陆移民首先到达、最早开发的地区

3.由于西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移民又先到达,因此西部开发历史悠久,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这也促进了城市和工业的发展

4.这几个城市多为沿海城市,交通便利,尤其是海运便利,高雄是台湾最大的港口,为台湾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提供很大便利。

总之,工业的分布、城市的分布是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这些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三、黄土高原

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的厚度超过100米。

其范围:

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地跨陕西、山西、宁夏、甘肃。

2.黄土高原景观按侵蚀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应是:

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

3.黄土高原的各种成因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4.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1)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2)水土流失带来的后果:

①流失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②沟谷增多、扩大、加深,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③向黄河下游输送了大量泥沙,使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

5.我国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有:

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华北平原北部及东南丘陵等地区。

这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植被少,地表裸露

②在季风区中,降水集中、多暴雨

③地形以高原、盆地和丘陵为主,坡度大

6.生态建设措施:

(1)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相结合

①在坡脚建挡土坝、护坡等用工程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②在陡坡地实行生物工程,种草、灌木和山杏;

③在缓坡建梯田、种山杏和优质牧草。

(2)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7.解决人多地少矛盾的措施:

①加强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②把生态环境脆弱区的人口迁移到其它地方去,建立移民新村;

③政府部门要大力宣传,向农民提供粮食和补贴,使他们响应退耕号召,积极进行生态建设;

④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高收入。

第八章珠江三角洲

第一节珠江三角洲

一、珠江三角洲

1.地理位置:

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2.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

(1)区位因素:

优越的地理位置,毗邻港澳,有天然良港,对外交通便利。

(2)人文因素:

是全国著名侨乡,有利于招商引资。

(3)政策因素:

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施了“对外开放,优先发展”(设特区,全开放;

先富带后富)的策略。

3.主要工业部门:

对劳动力要求较多的加工制造企业,如纺织和服装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玩具制造业等。

4.主要贸易渠道:

主要通过港澳贸易渠道,出口至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

5.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的合作模式:

“前店后厂”,港澳扮演“店”的角色。

珠江三角洲扮演“厂”的角色。

6.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建立

7.城镇的发展:

(1)表现:

非农业人口的增长和城镇数量及规模的扩张。

(2)人口增长:

外来人口的增加。

(3)土地利用景观:

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和农业用地交错分布。

第二节香港、澳门

1.概述

香港

澳门

位置

珠江口东侧,邻广东深圳

珠江口西侧,邻广东珠海

组成

由香港岛、九龙、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

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

面积

1098平方千米

约25.4平方千米

人口

698.5万人(2008年)

55.2万(2008年)

回归时间

1997年7月1日

1999年12月20日

经济特点

①第三产业发达

②对外贸易是本区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国际贸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

③旅游业发达,被誉为“购物者的天堂”和“东方明珠”

④与祖国内地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②博彩旅游业是支柱产业

2.香港人多地狭,其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

“上天”----建设高层建筑;

“下海”----填海造陆。

3.“一国两制”:

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一、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20世纪70年代以来,香港经济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一个以加工业为基础、对外贸易为主导、以多种经营为特点的现代化国际工商业城市。

香港是世界上重要的金融、贸易、交通、旅游、信息和通讯中心。

香港是仅次于纽约、伦敦的世界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是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

香港对外贸易包括进口、港制产品出口和转口贸易三大部分。

香港是亚太地区的交通、旅游中心之一。

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博彩旅游业。

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共利。

祖国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而香港则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