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学年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112964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8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学年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粤教版学年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粤教版学年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粤教版学年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粤教版学年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粤教版学年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7页
粤教版学年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7页
粤教版学年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7页
粤教版学年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7页
粤教版学年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7页
粤教版学年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7页
粤教版学年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7页
粤教版学年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7页
粤教版学年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7页
粤教版学年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7页
粤教版学年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7页
粤教版学年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7页
粤教版学年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7页
粤教版学年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7页
粤教版学年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7页
亲,该文档总共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粤教版学年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

《粤教版学年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学年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粤教版学年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

粤教版学年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

第一节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及其划分的依据。

2、了解北方地区的省区划分。

3、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对其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有为明显的差异。

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及其划分的依据。

2、了解北方地区种植业的区域差异。

教学难点:

1、北方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与综合治理

2、红壤的形成和改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

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点不同,全国可以分为四大地理单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之一——北方地区。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及其划分的依据。

2、了解北方地区的省区划分。

3、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对其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有较为明显的差异。

三、出示自学提纲:

1、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

(1)熟读图5.1了解中国四大地理分布图。

让学生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及其划分的依据。

(2)读图5.1结合中国地形图完成P3的活动题。

2、了解北方地区的省区划分

(1)读图5.2及《地图册》北方地区政区图,完成P4活动题。

(2)了解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3)了解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粮食作物、主要的矿产资源及工业城市。

四、学生自学、讨论。

五、检查自学讨论结果

(1)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及其划分的依据。

(根据我国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差异,把我国划分为四个地理单元,即: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如课本图5、1所示)

(2)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的年降水量线相一致?

(400毫米降水量线相一致)

(3)了解北方地区的省区划分及其位置范围。

(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称为北方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4)北方地区的特点:

(北方地区气候冬、夏季节差异大,平原面积广,耕地以旱地为主,易于机械化耕作,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

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工业发达,工业城市密集,资源消耗量大。

六、课堂小结。

七、课堂作业

1、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依据是:

根据各地的、和的差异来划分的。

2、我国划分的四大地理单元分别是:

地区、地区、地区和地区。

3、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

4、四大地理单元中,海拔最高的是地区;平原分布最广的是地区;跨经度最广的是地区;纬度最低、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地区。

5、完成地理地图册和地理填充图。

 

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

第一节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肥沃的黑土地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了解干旱的黄土地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肥沃的黑土地和黄土地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有关内容:

1、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划分为哪些?

2、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什么?

3、青藏地区与其它3个地区的分界线是什么?

二、引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

1、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肥沃的黑土地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了解干旱的黄土地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出示自学提纲:

(1)了解肥沃的黑土地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了解干旱的黄土地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完成P6活动题

3、学生讨论、自学

4、检查自学讨论结果:

(1)、北方地区包括的省区、平原和高原:

(有10个省区,高原有:

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平原有:

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2)、了解肥沃的黑土地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东北平原的黑土地肥沃,耕地辽阔,适宜大面积的机械化耕作。

植被

以针叶林为主,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3)、了解干旱的黄土地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黄土高原的土地是黄色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耕地都是以旱地为主,但水源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4)、完成P6活动题

(5)、提出问题:

分析北方地区的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气候主要是以温带季风气候,冬、夏季节差异大,平原面积广大,耕地以旱地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

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工业发达,工业城市密集,我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山西。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作业

1、北方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

2、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是()

A、河北B、山西C、辽宁D、陕西

3、我国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地区是()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D、山东丘陵

五、布置课外作业

完成地理地图册和地理填充图。

 

 

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

第二节南方地区——湿热的红土地

教学目目的:

1、了解南方地区的主要省区。

2、了解自然条件优越的红土地。

3、经济大潮涌动的红土地。

教学重点:

1、了解南方地区的基本概况。

2、了解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

教学难点:

分析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

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北方地区,今天我们学习另一个地理区之一——南方地区。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南方地区的主要省区。

2、了解自然条件优越的红土地。

3、经济大潮涌动的红土地。

三、出示自学提纲:

1、了解南方地区的主要省区划分

(1)了解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2)读图5.8南方地区图,找出各省区的位置。

(3)读图5.8完成P7活动题。

2、自然条件优越的红土地

(1)了解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地形特点。

(2)了解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

(3)了解红土地的特点及对林业的影响。

3、经济大潮涌动的红土地。

(1)了解南方地区水运交通(珠江水系号称“华南大动脉”)。

(2)了解五大经济特区及各位于的省区。

(3)了解南方地区的主要工业城市(读图5.15)。

(4)完成P10活动题。

四、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自学。

4、检查自学讨论结果:

(1)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划分。

(南方地区主要是我国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区域。

东南丘陵的土壤是红壤)

(2)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

(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是我国重要的水稻、茶叶、甘蔗、油菜、柑橘、鲜花等产区,也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区,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3)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地形特点。

(我国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属于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

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

(4)南方地区红土地的特点及对林业的影响。

(见“知识之窗”)

(5)了解南方地区水运交通。

(南方地区是我国人口最多,水陆交通便利,经济活动最活跃,制造业最发达,对外联系最广泛的地区,南方地区的面积占25%、人口占55%、GDP占75%,珠江水系号称“华南大动脉”。

(6)了解五大经济特区及各位于的省区。

(我国有五个经济特区是:

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和海南省。

其中经济特区最多的省区是广东省,主要有深圳、珠海、汕头。

(7)了解南方地区的主要工业城市(读图5.15)

(8)完成P10活动题

五、课堂小结。

六、提出疑问: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共同濒临的海洋是什么?

(黄海)

七、课堂作业

1、我国纬度最低的商品粮基地位于()

A、黑龙江B、海南省C、广东省D、湖南省

2、南方地区产量最大,分布最广泛的水果是()

A、椰子B、苹果C、香蕉D、柑橘

3、经济特区最多的省是()

A、广东省B、福建省C、海南省D、浙江省

4、我国的五个经济特区分别是:

、、、和;其中广东省的经济特区有、和。

5、完成地理地图册和地理填充图。

 

 

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

第三节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

教学目的:

了解秦岭——淮河南北两侧,温度带、干湿地区、河流特征、植被类型、耕作制度、农作物种类及人们的饮食习惯都有明显的区别。

教学重点:

掌握秦岭——淮河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农业、交通、生活习俗等。

教学难点:

秦岭——淮河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农业、交通、生活习俗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

了解秦岭——淮河南北两侧,温度带、干湿地区、河流特征、植被类型、耕作制度、农作物种类及人们的饮食习惯都有明显的区别。

二、导入新课

活动一:

为什么说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

1、出示自学提纲:

(1)细读P11页的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分组讨论:

为什么说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

(2)从图5.20、5.21中或利用已学的知识,找出“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的依据(此依据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和补充)

2、学生讨论、自学

3、检查自学讨论结果

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注意引导分析:

“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的依据。

(总结:

秦岭淮河以北一月平均气温小于0。

C,秦岭淮河以南一月平均气温大于0。

C;秦岭淮河以北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南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北是温暖带和中温带,秦岭淮河以南是亚热带和热带;秦岭淮河以北冬季河流结冰,秦岭淮河以南冬季河流不结冰。

活动二:

秦岭淮河南北的差异

1、学生讨论、自学:

P11页的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联系前面所学的知识,比较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和以南的差异,并完成P12页的填充表格。

2、检查自学讨论结果

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注意引导分析“秦岭——淮河”以北和以南的差异。

(总结:

“秦岭——淮河”是黄河与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具体的差异见P12的“活动”题)

活动三:

角色扮演

全班分成两组,A组代表北方地区,B组代表南方地区。

分组收集相关资料并开展课堂讨论:

(1)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生产、交通和生活习俗等方面比较南方和北方的差异。

(2)为南方与北方地区经济如何发展及其相互合作出谋划策。

总结:

北方能源矿产丰富,可以引进南方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发展经济;南方引进北方的能源矿产,原材料、发展高精尖工业,也可以到北方投资办厂,优势互补。

三、课堂作业

地理填充图P9~P10。

 

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

第四节西北地区——广袤的土地

教学目的:

1、明确西北地区的范围和地形特点。

2、理解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并初步探讨其成因。

3、明确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西北地区自然特征的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四大区域划分界线及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势及地理位置。

今天我们来了解西北地区的特点。

二、新课教学:

1、结合读图5.22和漫画,让学生感受西北地区的广袤及交通方式的进步。

2、读图5.22:

西北地区图,让学生完成活动1、2。

3、阅读“知识之窗”,了解:

河西走廊汉唐以来,成为古“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位于河西走廊西部咽喉的敦煌莫高窟是中国三大石窟之一。

4、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位于我国北部和西北边疆,我国第二级阶梯上。

主要地形有:

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葛尔盆地。

5、提问:

大家已经知道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那么来自海洋的水汽容易到达这里吗?

(很难)——①引导学生查找中国主要东西方向的山脉。

②想一想:

这样的走向对来自海洋的东南湿润气流有何影响?

(阻挡气流)③总结:

深居内陆,距海遥远的地理位置加上东西向山脉对气流的阻挡,使湿润的海洋气流很难到达,荒漠广布,但是在一些山地的迎风坡和山麓地带,由于水分条件较好,分布着大片的天然草场,适于放牧,成为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在一些河流沿岸及有水源灌溉的地方,则出现农业发达的平原或绿洲(补充:

把沙漠地区,水分条件较好,能生长植物的地方,叫绿洲,绿洲分布在盆地边缘)。

6、读图5.25~28,掌握主要知识点,并补充:

①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②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③西北地区被誉不“塞上江南”的是:

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④新疆的地形结构为:

三山夹两盆。

⑤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气候以干旱为主,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

7、引导学生阅读“小知识”,完成活动1、2,补充新疆盛产长绒棉;被誉为我国古代三大工程的是长城、京杭大运河、坎儿井。

8、通过完成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资源,并强调:

①西北地区的矿产资源中石油、天然气最为丰富;②虽然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

1、西北地区包括的高原是;盆地有、。

2、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是;被誉为“塞上江南”的是;新疆的地形结构为。

3、被誉为我国古代三大工程的是、、

4、填充图册P11~P14。

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

第五节青藏地区——高寒的土地

教学目的:

1、通过读图活动认识本区地势的主要特征,简介了地势高对气候、太阳辐射、地表形态、河流、植被及生产活动方式的影响。

2、掌握以“图片+说明”的方式联系介绍了上述各方面的特色景观和开发建设情况。

3、通过本节的两个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概括青藏高原海拔高所产生的影响和以填表活动的形式对我国地大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差异进行了归纳和比较。

教学重点:

对青藏地区自然的差异的总结并突出它的特征,理解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的特征和人地关系,能够举例说明。

教学难点:

难点在于涉及的比较对象和比较方面较多,对综合、概括、归纳能力要求较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单元中的其中三个地理单元,现在,我们继续学习另一个单元——青藏地区。

二、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读图活动认识本区地势的主要特征,继而简介了地势高这一主导因素对气候、太阳辐射、地表形态、河流、植被及生产活动方式的影响。

2、掌握以“图片+说明”的方式联系介绍了上述各方面的特色景观和开发建设情况。

三、出示自学提纲:

细读P18-19页的图5.34和图5.35,完成下列问题:

1、找出本区边缘的主要山脉和区内的主要山脉、柴达木盆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并观察它们的海拔高度。

2、比较青藏地区与前面所学的三个地区,说出本区气温有什么显著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3、想一想,为什么横断山区的等温线曲折?

4、过去青藏高原既没有公路有没有铁路,怎样运送进出高原的物资呢?

5、读图5.41,说出青藏高原的地势对该地区的气候特征、太阳辐射、河流及流向、地表形态、植被、生产和生活方式等产生了什么影响?

四、学生讨论、自学,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然后全班交流。

五、检查自学讨论结果。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5.34和图5.35,回答1、2、3的问题。

2、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畜种。

在高寒低氧的青藏高原上,牦牛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因而被称为“高原之舟”。

3、总结、归纳问题5的内容: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地势很高,使得这里气温低,尤其是夏季是全国的低温中心;降水少,太阳辐射强度大,水汽很难以到达,比较干旱,形成特有的高寒气候。

4、填下表归纳和比较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特征。

 

位置、范围

地形

气候

主要自然植被

温度带

干湿区

北方地区

 

 

 

 

针叶林、

落叶阔叶林

南方地区

 

 

 

 

常绿阔叶林

西北地区

 

 

 

 

草原、荒漠

青藏地区

 

 

高寒气候

高寒草甸、草原

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然后全班交流、老师归纳。

5、师生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六、老师提问:

青藏地区包括哪些省区?

(老师引导学生回答)

七、课堂作业:

1、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被称为“”。

2、青藏地区气温,降水,太阳辐射强度。

是青藏高原主要的交通工具,被称为“高原之舟”。

3、的盐类资源的分布及蕴藏量居全国第一。

4、地热发电站是我国最大的地热发电站。

5、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修建难度最大的高原铁路。

6、大峡谷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峡谷,是印度洋水汽北上的通道。

7、全国盐类资源最多的盆地是盆地。

被称为“日光城”的是。

8、青藏地区主要包括的省区是、、

;主要的自然特征是、。

9、完成地理填充图册和地理练习。

 

第六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

第一节环境独特的地理单元---东北(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东北地区冷湿的自然环境。

2、了解东北地区的资源和经济发展。

教学重点:

1、了解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2、东北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

教学难点:

东北地区的资源和经济发展。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我们在第五章了解了中国的整体概况,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中国的分区地理学习,我们先来学习东北地区。

二、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的

1、了解东北地区冷湿的自然环境

2、了解东北地区的资源和经济发展

三、出示学习指导

(一)、冷湿的自然环境

1、读图6.1和P23活动题了解东北的位置和环境特征

2、通过案例和东北湿地分布图、小知识,了解东北的“冷”和“湿”

3、完成P25—P26活动题,了解冷湿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二)、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1、读图6.5和完成P27活动题,了解东北的土地资源分布概况。

2、读图6.6和图6.7及完成P28活动题,认识东北的森林和耕地状况。

3、了解东北地区丰富的资源。

4、阅读案例了解三江平原变迁的原因。

四、教师巡视,注意发现问题

五、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六、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检查学生对资源方面的了解

七、课堂练习:

1、东北平原北部的土壤肥沃,富含腐殖质,被称为“_________土地”

2、东北的大、小________和________是我国天然的森林宝库。

东北林区的三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历史上曾经有名的“_________”,经过几十年的开垦建设,如今已被人们看成为“___________”。

4、东北位于我国的部,包括的省区有、、

5、我国东北地区的玉米、大豆和甜菜的产量分别占全国的﹪、﹪、﹪。

八、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第六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

第一节环境独特的地理单元---东北(第2课时)

教学目的:

了解东北重新振兴的老工业基地。

教学重点:

了解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

教学难点:

了解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东北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开发及经济发展。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东北的工业的发展。

二、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的

了解东北重新振兴的老工业基地。

三、出示学习指导

重新振兴的老工业基地:

1、读图6.14和P31活动题了解东北地区是一个建立在本地资源基础之上的重工业基地。

2、了解东北地区工业部门的构成和分布。

3、了解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艰巨任务。

4、阅读案例:

了解鲁尔区产业转型,为东北地区工业的发展从中概括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完成P34活动题。

四、教师巡视,注意发现问题

五、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六、教师检查学生对东北的工业了解的情况:

1、东北的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主要的矿产资源有及分布:

(①煤——辽宁省的抚顺、埠新;黑龙江的鹤岗、鸡西。

②钢铁——辽宁省的鞍山、本溪。

③机械——辽宁省的沈阳。

④石油——辽宁省的盘锦市。

⑤化工——大连。

2、汽车——长春;机电——哈尔滨。

我国第一大外贸大港——大连港;我国最大的海港——上海港。

3、石油的分布:

(黑龙江省的大庆油田——我国最大的油田;辽宁省的辽河油田;吉林省的松原油田)

4、读图6、14,完成课本的活动题。

七、课堂练习:

连线题:

①沈阳A、钢铁工业

②鞍山B、机械工业

③大连C、汽车工业

④长春D、化工工业

⑤哈尔滨E、电机制造

八、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1、东北的工业基地是,是我国的基地。

2、我国东北的主要矿产资源有、、、。

3、各工业基地的分布情况:

钢铁——();机械——()

石油——();化工——()

4、我国最大的油田是,此外还有和

油田。

5、我国第一大外贸大港是;我国最大的海港是。

6、地理填充图册和练习册。

第六章认识不同区域

第二节首都北京(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2、了解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

教学重点:

利用资料了解北京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

教学难点:

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保护历史文化特色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东北地区,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我国的首都北京,北京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向往的地方。

二、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2、了解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

三、出示自学指导

(一)、祖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利用资料和课本的图文说明北京是祖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二)、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

1、了解北京建都的历史

2、读图6.26和完成P37活动题,了解北京的位置特点,自然条件。

3、读图6.27至6.33的图片资料,了解北京的文化特色与文化遗产。

4、完成P39活动题,了解北京现代化建设中如何保护文化特色的问题。

四、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五、教师巡视,注意发现问题。

六、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检查学生在自学时对北京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特色保护的理解:

1、祖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它是我国国家机关所在地,它拥有众多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有许多国家级博物馆、剧院等文化设施。

2、读图6.26和完成P37活动题,了解北京的位置特点,自然条件:

(北京位于我国的华北平原的西北部,北临燕山,西临军队上都山和西三,东望渤海,是连接东北、西北和中原的重要枢纽,历来是各族人们交往的要地。

3、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

(北京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是我国的六大古都之一。

其中故宫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宫殿屋宇共有9999间;天坛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享誉国内外。

另外,北京还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颐和园、万里长城、圆明园、明十三陵等。

4、老师提问:

北京属什么气候类型?

气候有什么特点?

属哪种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