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通关练第三部分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十八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05223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74251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7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通关练第三部分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十八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05223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通关练第三部分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十八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05223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通关练第三部分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十八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05223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通关练第三部分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十八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05223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通关练第三部分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十八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05223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通关练第三部分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十八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05223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通关练第三部分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十八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05223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通关练第三部分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十八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05223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通关练第三部分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十八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05223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通关练第三部分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十八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05223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通关练第三部分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十八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05223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通关练第三部分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十八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05223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通关练第三部分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十八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05223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通关练第三部分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十八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05223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通关练第三部分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十八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05223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通关练第三部分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十八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05223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通关练第三部分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十八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05223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通关练第三部分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十八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05223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通关练第三部分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十八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05223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通关练第三部分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十八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05223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通关练第三部分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十八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052232.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通关练第三部分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十八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05223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通关练第三部分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十八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052232.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通关练第三部分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十八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052232.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通关练第三部分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十八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052232

考点十八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点名片

考点内容

在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基础上分析概括作者对事物所持的看法、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包括肯定与否定、爱与憎、褒与贬等。

考查形式

①全国卷、天津卷等为单选题,②其他省份试卷另有填空题、简答题。

趋势分析

①题型稳定,全国卷、天津卷等仍将采用单选题形式;②部分自主命题试卷仍会综合采用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的形式。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培厚“精神新土层”,迎接“新集体生活”

去年年底,腾讯公布官方数据显示,用户每天在微信平台上平均阅读5.86篇文章。

以每篇1500字计,一个月下来就是一本200多页的书。

这样一本“书”,恐怕难以扭转“中国人不读书”的印象,也不足以涵养丰盈的精神生活。

不仅仅是在中国,美国埃默里大学教授马克·鲍尔莱恩对于“把时间都花在了社交网站”上的年轻人,也忧心忡忡。

为了提醒埋头手机者保留一个“与历史、与艺术、与公民理念相遇”的生命空间,他的书名就叫《最愚蠢的一代》。

作家博尔赫斯说:

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

爱书之人,可能都幻想过这样一座图书馆:

没有容积的限制、跨越时空的区隔,“摊开你的手掌,无限在此收藏”。

网络不就是这样吗?

飞速发展的搜索技术、不断扩大的社交平台,海量的信息、无界的交流,只需在巴掌大的屏幕上敲击几下就尽在掌握。

从丰富性的角度看,互联网绝不该成为文化的沙漠,而应是比博尔赫斯的想象更辉煌的“天堂”。

今天的“新集体生活”更加开放、更加自由、个性更加鲜明。

在网络的土壤中,即便是荒腔走板的歌声,也可能因触动隐秘的心弦而得到共鸣。

只是,这样的个性张扬,虽为文化土层的培育提供了更大空间,却也“既有繁花,亦生稗草”,让互联网文化显得颇为芜杂。

微信公号不乏“揭秘”“爆料”“有染”等吸引眼球的劲爆词汇,更有“30岁以前要明白”“中国人转起来”等或浓或淡的心灵鸡汤……这些内容尽管无伤大雅,却也难免让人担心它们背后日渐贫血的心灵。

面对泥沙俱下的文化洪流,尤其需要澄清自己的文化水源,才能于沙中淘到金。

无论有多么庞大的库存,你能接触到的如果只是你知道或者愿意知道的那一小部分,那与其说是看到了世界,不如说只是验证了自己。

从这个角度看,那些无法深究的八卦、那些不知所云的感悟、那些似是而非的谣传、那些低俗庸俗的段子,不是丰富了你的生活,反而是把你阻隔在了一个伟大的宝库之外。

互联网的丰富,正源于其海纳百川。

网络时代独有的文化,可说是一种“新集体文化”。

知识之海、观念之海,在每个“集体人”的参与中更显无涯。

无数网友的标记、评论和打分,形成了影片、书籍、音乐的“标准”;网站中,许多专业人士分享的知识、经验、见解,形成了对一个问题的多角度考察。

而如博客、微博、朋友圈,离开了成千上万用户的参与更是毫无意义。

互联网,网聚人的力量;新集体文化,同样网聚每个人的文化。

今天的中国人,尚未走出自身“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又一脚踏进信息时代的洪流,与全世界一起走进“旷古未有之大时代”。

近百年来生活方式的变化,可能比之前上千年更大。

从人类文明进程看,这样的时刻,往往伴随着文化活力的迸发。

灿烂的文化成就,都生长于全新生产生活的土壤。

正是从这样的角度,我们有着怎样的文化素养,不仅仅决定着我们能收获什么。

告别肤浅,告别短促,走出心灵之“宅”,克服精神之“惫”,培厚新集体文化的精神土层,才能给历史真正留下属于我们时代的文化遗产。

(选自《人民日报·人民观点》,有删改)

对本文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去年底,我国国民的阅读量平均每人每日阅读近6篇,一个月电子的阅读量就等于200多页一本书,这大大丰富了国民的精神生活,但并不能就说国民精神境界得到了提高。

B.网络中的搜索技术、社交平台,海量信息与无界交流,都可以随意掌握在人们手中,正可谓“摊开你的手掌,无限在此收藏”,互联网或许可成为人们文化精神中的“天堂”。

C.微信公号为吸引人们的眼球,常用些劲爆的词汇,增添些五花八门的内容,这恰好印证了互联网的丰富多彩与其海纳百川的特点,人们对此无须过分担忧,但都需引起注意。

D.对于当今的中国人来说,在尚未走出自身困境的同时,又踏进纷繁浩瀚的信息时代,这不仅仅是个挑战,更是一个机遇,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可以着力促进文化活力的迸发。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项中“这大大丰富了国民的精神生活”与原文第一段“恐怕难以扭转‘中国人不读书’的印象,也不足以涵养丰盈的精神生活”矛盾。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如果说工业3.0要解决的是生产效率与消费效率之间的矛盾,那么,以“互联网+”为特征的工业4.0则很可能会打破先生产后消费的传统思维,甚至会让生产与消费之间的鸿沟逐步消除。

在工业4.0阶段,传统产业与互联网是“互联网+”,而不再是“+互联网”。

一个“+”位置变化耐人寻味。

过去,无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还是二者深度融合,都是“+互联网”概念,即传统产业是主体,互联网只是工具。

工具的最大特点是被动。

再好的工具,只有被利用才有价值。

工具化是工业3.0阶段互联网的主要特征。

在3.0阶段,互联网作为具有革命性的工具,的确可以扩大和提升信息交流的空间和速度,从而让传统产业不仅生产效率继续有所提高,而且使得消费效率获得极大提升。

特别是网络销售平台的建立,让消费过程变得更加高效、便捷。

如果说以蒸汽机和电气化为代表的工业1.0和2.0所运用的是力学原理,解放的是体力,解决的是产能,那么以信息化为代表的3.0运用的则是数字手段,延伸的是人类的眼睛和耳朵,主要解决的是生产效率和消费效率之间的矛盾。

在这一时期,互联网仍然是工具,因此传统产业的基本形态并没有因互联网的加入而改变。

在工业4.0阶段,互联网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网络,它更是一个物质、能量和信息互相交融的物联网,传递的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它还可以包括物质和能量的信息。

互联网自身的演进导致了它角色的变化。

某种意义上讲,今后的互联网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具,它会上升为矛盾主体,从设计、生产、销售到售后的全流程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

传统产业则可能变为被“+”的对象。

互联网的去工具化从XX、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纷纷主动涉足传统制造业已经初现端倪。

而互联网对传统制造业带来的颠覆在发达国家也已经出现。

美国的某款新能源汽车,由于运用了物联网概念,已经取消了传统的4S店商业模式,不仅销售不需要,甚至保养、维修也不再需要4S店。

因为发达的物联网络已经让生产者能掌握售出汽车的各种数据,甚至轮胎该更换或者哪个零件该出问题,厂家比用户还清楚,可以随时随地上门服务。

率先提出工业4.0概念的德国走得更远。

如今在德国一些城市的街头,停着不少有特殊标识的汽车,只要是会员,就可以用一张卡片把任意一辆车开走,办完事停在路边走人即可,而你驾驶车辆的所有数据会及时传回车厂,相关费用从你的账户扣除。

这一模式未来很可能颠覆传统汽车的销售模式,很多人今后可以不必再买车;而类似奔驰、宝马这类传统制造企业,也很可能会演变成汽车服务提供商……

据悉格力集团为应对小米手机的挑战,也开始生产手机了。

但是,如果格力还是用传统制造思维去生产智能手机,就可能还会停留在3.0甚至2.0时代。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区别“互联网+”与“互联网”的主要依据,是互联网在解决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中,究竟处于主体地位还是被动地位。

B.在“互联网+”阶段,厂家可通过物联网掌握售出产品的各项数据,根据需要随时随地主动地为用户提供上门服务。

C.在4.0时代,传统产业可能变为“+”的对象,类似奔驰、宝马这类传统制造企业,很可能会演变成汽车服务提供商。

D.反思应对小米手机挑战的过程,格力集团只有停止用传统制造思维去生产智能手机,才能真正步入工业4.0时代。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项,无中生有,原文最后一段说“如果格力还是用传统制造思维去生产智能手机,就可能还会停留在3.0甚至2.0时代”,不能由此推断D项的内容。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学而优则仕”传统之功过说

两千余年来,“学而优则仕”作为以学致仕的信条被读书人奉行不渝。

尤其是隋唐科举制度形成以后,“学而优则仕”的信条与科举制度融为一体,互为里表,成了士子生活的金科玉律。

“学而优则仕”传统在历史演化中对中国社会产生过积极影响。

它确立了学问作为政府取吏的标准。

以学取士将大部分饱读儒家经典的读书人吸引到官员队伍中,保证了政府运作始终处于接受过儒家道德教训的文吏手中。

历代草莽英雄出身的开国皇帝不得不接受叔孙通的名言“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并视为治国要诀,对书生保有相当的尊重。

文吏统治造就了“士”作为无冕之王的优越地位,也促成了“士为四民之首”的观念。

《三国演义》塑造了名士祢衡裸体痛骂曹操而为曹操所宽宥的形象,近代文化名人章太炎以大勋章作扇坠在袁世凯的总统府门前大诟袁氏包藏祸心,而被袁氏所容忍,个中原因固不止一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士子对世道民心的巨大影响,无论是治世英雄,还是乱世奸雄,都不能不有所忌惮。

另一方面,读书人坚守位卑不忘忧国的信条,以天下为己任,希望将平生所学贡献于国家民族,都与学优而仕传统有关。

中国历史上,所谓“贵族”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文化概念,并不是全由血统决定。

对社会各等级的人而言,通过以科举制度为体现的“学优而仕”途径跻身于士大夫阶级之后,可以加入孟子所说的“劳心者”之列,由“治于人”而变为“治人”,从而由“贱”入“贵”,成为“贵族”。

正是由于学优而仕传统为读书人提供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出路,整个中国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划分才不像印度种姓制度那般僵死。

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并没有创造出多少“平等”观念,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信众以信教而为自己争得了平等地成为上帝仆人的权利,而中国的士子们则由学优而仕获得了参与政治的平等权。

“学而优则仕”传统对中国社会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是源于以“仕”为“学”之鹄的这个既定前提。

在“家”“国”一体的宗法专制时代,以“学”而至仕途,最终结局只能是以学问服务于帝王的“家天下”,“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成为士子们的必然归宿。

在帝王“家天下”附庸关系的等级网中,主仆关系的确立意味着对主子的物质和精神的依附,于是,以帝王之是非为是非,成为越两千余年不变的通例。

被“学而优则仕”信念和科举功名诱入帝王彀中的天下的士子们,在主子面前只能“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在“食君俸禄,为君分忧”的附庸伦理支配下,为帝王的“家天下”的长治久安耗尽心力,以便在等于帝王将相家谱的所谓青史上留取功名,博取“忠”“贤”“能”的赞辞。

(删改自《“学而优则仕”传统之功过说》)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即使草莽英雄出身的开国皇帝也明白“守江山治天下”,必须倚靠读书人,尊重士人,文吏治国是他们的统治要诀。

B.中国历史上的“贵族”阶层,对社会各等级的人是开放的,读书人通过读书改变自身命运,社会也在流动中保持了活力。

C.面对狂傲不羁的名士,那些历史上的英雄和奸雄都相当容忍,有所忌惮,原因就在于“士”阶层有着无冕之王的优越地位。

D.在科举制度已废除百年的今天,“逢进必考,择优录取”成为国家选聘公务员的严格规定,可以看作“学优而仕”传统具有巨大合理性的体现。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原因就在于……”说法不准确,原文第二段后面是“个中原因固不止一端”,说明历史上英雄和奸雄容忍名士的原因还有很多。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骨髓,作为一种方法论,它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每一个元素和成分之中,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

每个置身于中国文化视野中的社会成员,无论你愿不愿意,承不承认,你都无法摆脱那与生俱来的中庸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

因此,正确地认识中庸之道,并加以合理地应用,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无可回避的文化责任。

中庸思想起源很早。

《尚书》中就已经记载了很多关于古代圣王执中、行中的例子。

在《尚书·大禹谟》中,有被宋儒称为“十六字心传”的那一著名的箴言: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尚书·洪范》记载中就有中道的思想:

“无偏无颇,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由此,我们可以把《尚书》中强调“执中”的政治智慧看作是中庸之道的思想源头。

“中庸”一词,语出《论语·雍也》。

孔子说: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

”意思是,中庸乃至高的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够做得到了。

孔子这样推许的“中庸”,其含义到底是什么?

朱熹解释说: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

”这样,中庸一词的含义是:

中,是一种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庸,则是说这样做是不可更易的常理。

另一种解释来自汉代的郑玄。

他注解说:

“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

庸,用也。

”意思是,中庸,就是中道之运用。

参照许慎《说文解字》的说法,“中,内也;上下通也”“庸,用也”,则“中庸”的本义就是中道的运用,郑玄的解释更符合中庸的本意。

不管怎样,中道本身便是极高极难的标准。

这一点,也可以通过孔子的其他言论来参证,如“过犹不及”,意思就是凡事都要尽可能追求最为恰当合理的处置,不能过,也不能不及。

打个比方,比如勇敢,过了就是鲁莽,不及就是懦弱,只有恰如其分的勇敢,才符合勇敢概念本身。

事实上,中庸本来是一种道德修养境界,但是孔子把它普泛化了,在这种普泛化的过程中,中庸也自然而然地转换为一种方法论了。

一件事我们可以尽可能追求最优解,但是每件事都要追求最优解,实在是太难了。

这样一个最优解,怎样才能做到呢?

孔子的教导是,“吾有知乎哉?

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

“叩其两端”或“执其两端”,就是指从情的两种极端的状态入手,认真推敲研究,寻求和两种极端完全不同的最优解。

这种“叩其两端”的处理方式,也着实不容易。

为什么孔夫子要悬置这样一个大家都很难做到,却又不得不努力去做的高标准?

缘由大约有三。

其一,儒家以祖述尧舜,倡明先王之道为己任。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很容易把先王之道理想化。

中道的思想作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圣王的成功秘诀,被儒家抬高到理想化的程度,更是情理之中的事。

其二,儒家的中庸之道是古代农业社会大环境下的产物。

在农业社会中,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单一性,以及由单一性而必然存在的重复性,乃是儒家倡导凡事追求最优解思想的社会背景。

其三,农业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慢节奏也为儒家凡事追求最优解的理想化方案提供了时间上的可能性。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正确认识并合理应用中庸之道,既体现人们的智慧,又反映人们的文化责任感。

B.中庸之道作为一种方法论,已经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

C.中庸之道是古代农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根本原因是当时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单一性。

D.儒家凡事追求最优解的理想化方案,长此以往便促成了农业社会生产生活的慢节奏。

答案 A

解析 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

B项错误在于句末应该加上“之一”;C项错误在于“根本原因”,属于无中生有;D项错误在于因果关系颠倒。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有两大支柱,一是儒家,二是道家。

一般认为,儒家比较强调伦理学,重视道德修养;道家则强调智慧的觉悟和解脱。

两者的不同,可以用三个简单观念来加以分辨。

第一,儒家的思考方式是以人类为中心,所以肯定我们要尊重及帮助别人,让人类社会可以永续发展。

儒家采取的路线是从政治上改革。

道家认为以人为中心去思考问题,必定徒劳无功,必须改变思维模式,超越人类本位。

而超越人类本位,首先必须顺其自然,尽量避免人为的造作,因为人为的造作越多,麻烦越多。

譬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定出真、善、美的标准以后,就会有不真、不善、不美出现;反之,如果还没有标准,每个人都可以开心自在,不用刻意做好事,因为没有所谓的好事可做;不用担心有没有面子,因为所要做的只是活着而已。

所以,人世间的一切都是相对的,道家的思想是要我们设法排除人类本位的想法,敞开眼界与心胸,从整个宇宙来看一切。

只有不受时间与空间的拘束,心灵才可能自由逍遥。

第二,儒家以“天”为至高存在,凸显历史背景;道家以“道”为至高存在,展现宇宙视野。

任何一派哲学对于宇宙的真相或本体都必须有所论断。

中国的传统思想是以“天”作为宇宙的最后根源。

古人称帝王为“天子”,更是充分证明“天”在古人心目中是至高主宰。

儒家承前启后,继承了这一观念,把“天”当作最高存在。

孔子两次遇到困境,都把“天”抬出来,如说:

“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道家则不同,道家以“道”代替“天”,“天”则被降格为和“地”并称,“天地”并称指的主要是自然界,自然界本身保持一种均衡状态,问题也远比人类社会少。

然而,自然界虽然自给自足,毕竟不是最后的根源。

道家认为宇宙最后的根源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孕育万物,是一切的起始与归宿;“道”存在于万物之中,却又超越万物。

道家由“道”取代“天”的地位,很多西方学者据此认为,这是中国古代最具革命性的思想。

第三,儒家期盼“天人合德”,从向善到择善再到至善;道家则希望“与道合一”。

“天人合德”的“德”是善的德行,亦即人要行善,要不断地修养德行。

“与道合一”则代表人要成为有道者或行道者,觉悟了“道”,人的生命境界整个就不一样了。

过去认为,有三种人学习道家会比较有心得。

一是年长的人,二是失意的人,三是非常聪明的人。

从秦汉到唐宋,中国历代的文人,许多都喜欢道家,他们的作品所用的语汇,他们的生命所展现出的情调,与崇尚儒家的文人截然不同。

像苏东坡在《前赤壁赋》提到的:

“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

”这显然是道家对大自然的欣赏,可以说是敞开心灵与自然沟通,不像儒家主要界定在人的社会中。

但是,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也不能没有儒家作为指引,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从家庭出发,然后进入社会,因而必须设法实践人与人之间适当的关系。

如果离开儒家,可能会面临不知如何安顿自己,以及不知如何与人相处的问题。

况且,如果大家都走道家的路,这个社会要交给谁来担当呢?

由此观之,儒家和道家在社会的功用上,是有点分工合作的意味。

(节选自傅佩荣《国学的天空》,有删改)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的传统思想是以“天”作为宇宙的最后根源,“天”在古人的心目中就是至高主宰。

B.面对乱世,儒家采取的路线是从政治上改革,儒家有勇于担当的精神,这比道家强。

C.中国历代文人都喜欢道家,他们的生命所展现出的情调,与崇尚儒家的文人截然不同。

D.人活在世上,不能没有儒家作为指引,否则,会面临不知如何安顿自己等诸多问题。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项,“面对乱世,儒家采取……”说法属于无中生有;C项,“中国历代文人都喜欢道家”说法范围扩大,原文倒数第二段是“许多都喜欢道家”;D项,“会面临不知如何安顿自己等诸多问题”说法错误,原文最后一段是“可能会面临……”,该项把可能性说成肯定了。

[3年高考真题集训]

一、[2016·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

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

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

“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两大变化:

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生作用。

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

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

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

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较大的冲击。

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

《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吉凶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一个商王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

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代开始进行。

D.1917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

答案 D

解析 “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错。

原文第二段末尾:

“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B.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判。

C.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学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的记载,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D.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使它在解释字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答案 B

解析 由原文倒数第二段开头“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