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检测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74268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检测地理试题.docx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检测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检测地理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检测地理试题.docx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检测地理试题

东台创新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地理(选修)4月份检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2017年,一个核心区域直径已经超过地球大小的太阳活动现象形成于太阳表面(下图中方框内黑点位置)。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此太阳活动出现于太阳表面的( )

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核反应区

2.关于此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出现于太阳外部大气的最外层     B.其数目变化大体以11年为周期

C.其温度比太阳表面温度高几十倍D.可直接诱发地球上出现极光

【答案】1.A2.B

【解析】

试题考查太阳活动

【1题详解】

从图中看,此太阳活动为黑子,出现在光球层,A正确。

【2题详解】

太阳外部大气的最外层是日冕层,此太阳活动出现在光球层;其数目变化大体以11年为周期;其温度比太阳表面温度低,显得暗,才称为黑子;黑子不会直接诱发极光,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并与那里的稀薄大气相互碰撞,会出现美丽的极光。

下图中心点为北极。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甲地时间为

A.8时B.9时C.15时D.16时

4.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则甲地的时间为

A.15时B.9时

C.3时D.12时

【答案】3.B4.C

【解析】

图示为北半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

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经线与晨昏线重合,则OA表示晨线,时刻是6点。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过180°经线,即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图中OA与OB是两条相对的经线。

【3题详解】

图示为北半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

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经线与晨昏线重合,则OA表示晨线,时刻是6点,结合等份判断,甲地地方时为9时,B对。

A、C、D错。

【4题详解】

图示为北半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过180°经线,即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则OB表示180°经线,另一日期分界线OA的时刻是0点。

图中OA与OB是两条相对的经线,即OA的经度是0°,结合等份,甲地地方时为3时,C对。

A、B、D错。

5.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使运动物质质点的水平运动方向

A.在任何地方均发生偏转B.在极地不发生偏转

C.在北半球自低纬向中纬运动时向东偏D.在南半球自高纬向中纬运动时向东偏

【答案】C

【解析】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使运动物质质点的水平运动方向在北半球向右偏,自低纬向中纬运动时向东偏,C对。

在赤道上不发生偏转,A错。

在极地发生偏转,B错。

在南半球向左偏,自高纬向中纬运动时向西偏,D错。

6.下面四幅图均表示A在B的什么方向上,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

A.东南东北西南西北B.西北西北西南东北

C.西南东北西北西北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①图中自转方向可知,该半球为北半球,则A位于B的西北方向;图②中,默认上北下南、左西右东,AB间经度差为5°,因此A位于B的西北方向;据图③中指向标判断A位于B的西南方向;图④中,默认上北下南、左西右东,AB间经度差为10°,因此A位于B的东北方向。

ACD错误,因此正确选项为B。

下图为“某日观测到的同一经线上不同纬度的日出时刻(东十区区时)”。

此时,东十区区时为12时。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A.20°N,30°EB.20°S,150°E

C.20°S,30°ED.20°N,150°E

8.对图中四地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丁地地方时12时日出

B.丙地地方时16时日落

C.乙地昼长20小时

D.甲地夜长12小时

9.此时与东十区日期相同的范围占全球范围的比例是(  )

A.四分之一B.二分之一

C.三分之一D.大于二分之一

【答案】7.B8.C9.D

【解析】

【7题详解】

太阳直射点位于12点经线上,此时,东十区区时为12时,东十区中央经线为150°E,因此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150°E,AC错误;据图判断,70°S日出时间为0点,可知70°S的昼长为24小时,70°S及其以南出现了极昼现象,因此太阳直射20°S,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20°S,150°E)。

B正确,ABD错误。

【8题详解】

读图可知,丁地位于赤道,日出时间为当地地方时6是,A项错误;丙地日出时间为4时,那么上午和下午各8小时,可计算出日落时间为20时,B项错误;乙地日出时间为2时,可计算出日落时间为22时,昼长即为20小时,C项正确;甲地出现极昼,昼长为24小时,D项错误。

故选C。

【9题详解】

要计算全球不同日期的范围,必须找到地表两条日界线所在位置,一条即为180°经线,另一条为0时所在经线。

此时东十区区时即150°E时间为12时,可计算出0时所在经线为30°W,即与东十区日期相同的范围为180°向西至30°W,该区域占全球范围的比例大于二分之一。

故D正确,ABC错误。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0.与①地相比,⑤地随地球自转的速度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

C.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D.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

11.当③地为5时时,北京时间是

A.5时B.12时C.17时D.22时

【答案】10.C11.D

【解析】

考查地球自转的速度特点及时间计算。

10题详解】

图中①位于赤道,⑤是30°S,两者相比,⑤地随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C正确。

【11题详解】

③地为5点,⑤所在经线为180°经线,③地为135°W,可以算出北京时间120°E是22时。

D正确。

12.系列电影《加勒比海盗》中有一部叫做《世界

尽头》。

一支探险队经过长期调查后确认,位于太平洋的热带岛国基里巴斯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的尽头”。

从地球的半球划分看,基里巴斯

A.位于南半球,跨东西半球

B.位于东半球,跨南北半球

C.位于西半球,跨南北半球

D.既跨南北半球,又跨东西半球

【答案】C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察世界经纬网定位,难度较小。

从图中看基里巴斯位于赤道附近的太平洋,基里巴斯纬度在赤道两侧,跨南北半球,经度来看应该位于160°E以东,属于西半球。

所以本题C选项正确。

13.不包括地球的天体系统是

A.太阳系B.银河系

C.总星系D.河外星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地月系位于太阳系中,太阳系位于银河系之中,银河系位于总星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是同一个级别的不同天体系统,因此不包括地球的天体系统是河外星系,故选D,ABC错误。

14.下列地理现象中,因地球自转而产生的是

A.广州夏季昼长夜短B.南半球河流右岸多沙滩

C.南海潮汐周期性变化D.南极洲夜空常出现极光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察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及公转地理意义等知识点。

【详解】昼夜长短变化是地球公转引起的,A错误;水平运动的物体南半球向左偏,侵蚀左岸,右岸沉积,右岸多沙滩,B正确;潮汐周期性变化是日月对地球的引力引起的,C错误;南极洲夜空常出现极光是由于太阳抛出的带电粒子冲进两极地区的夜空,导致极光出现,D错误。

故选B。

【点睛】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海洋水面周期性的涨落现象。

在白天的称潮,夜间的称汐,总称“潮汐”,一般每日涨落两次。

15.平时我们肉眼看到的太阳是

A.太阳外部的整个大气层B.太阳内部

C.太阳大气的色球层D.太阳大气的光球层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太阳。

肉眼只能看到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只有在日食时能看到,或借助仪器观测。

16.关于晨昏线(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A.晨昏线(圈)将地球划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

B.晨昏线(圈)上的太阳高度永远为0°

C.晨昏线(圈)在地球表面上由西向东推进

D.晨昏线(圈)任何时候都将地球平分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11、晨昏线运行的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即晨昏线在地球表面上由东向西推进。

故选:

C.

考点:

晨昏线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7.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

18.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答案】17.A18.A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分析,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17题详解】

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的线速度是1670km/h,图示的线速度大约是地球的一半左右,应是中纬度地区;且其线速度的变化自南向北递减,是北半球。

选A正确。

【18题详解】

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a的自转的线速度大于b地,说明a的海拔高。

选C正确。

【点睛】本题组需要重视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影响因素。

从不同纬度看,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越往两极,纬线圈越小,所以线速度也是从赤道向两极减小。

从同一纬度看,海拔的高低会影响转圈的大小,海拔越高,转的圈越大,线速度也越大;海拔越低,转的圈越小,线速度也越小。

读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地球示意图,回答下面问题。

19.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甲地时间为

A.8时B.9时C.15时D.16时

20.如果阴影部分为5月1日,非阴影部分为5月2日,则甲地时间为

A.15时B.9时C.3时D.12时

【答案】19.B20.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察区时计算及日期界线的判断等知识点。

19题详解】

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可知图中昼夜平分,该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地球示意图,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自转,甲地右侧经线为平分白天的12点经线,两条经线相差45°,甲位于12点经线以西,则甲为9点,B正确,ACD错误。

【20题详解】

如果阴影部分为5月1日,非阴影部分为5月2日,则阴影、非阴影之间的界线为日界线,一条即为180°经线,另一条为0时所在经线。

该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地球示意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因此左侧的日界线自西向东日期由5月1日变为5月2日,该日界线为0点经线,甲在0点经线以东45°,时间为3时。

C正确,ABD错误。

【点睛】日界线有2个:

空间日界线(180°经度),时间日界线(0时)。

经过经度180°时,日期要变更;从东经进入西经,减一天;从西经进入东经,加一天。

0时之后是第二天;之前是第一天。

21.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

A.强烈的太阳风B.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C.黑子和耀斑的强烈活动D.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强烈的太阳风、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三种形式,是太阳向外散发能量的形式,AC错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是地球内部的能量来源,B错误;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D正确。

故选D。

22.当太阳直射在125°E经线上,120°E的地方时是

A.12时B.12时20分C.11时40分D.13时

【答案】C

【解析】

【详解】当太阳直射在125°E经线上,即125°E为12点,120°E位于125°E的西方,经度相差5°,时间相差20分钟,因此120°E的地方时应该是125°E的地方时减去20分钟,即11时40分。

据以上分析可知,C正确,ABD错误。

23.在下列地点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广州B.上海C.北京D.哈尔滨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

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24.读下图,判断地球公转轨道相邻的行星相对位置,①②分别代表的行星是

A.水星、土星B.金星、火星

C.火星、金星D.火星、水星

【答案】C

【解析】

【详解】太阳系八大行星由内向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据此可知地球位于金星、火星之间,图中②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内侧,应该是金星,①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外侧,应该是火星,故选C,ABD错误。

25.在地球表面上,决定太阳直射最北和最南界线的条件是

A.地球的自转运动B.地球的球体形状

C.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D.黄赤交角的大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

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为23°26′,在数值上与地轴的倾角互余。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年回归运动。

黄赤夹角的度数即为回归线的度数。

所以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考点定位】黄赤交角的意义。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是地球自转平面赤道面和公转平面黄道面之间的交角,其度数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不变。

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范围,即南北回归线的纬度,也决定了地球上五带的范围.若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和寒带的范围变大,温带的范围缩小。

26.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A.流星体B.空中飞行的飞机

C.彗星和陨星D.着陆在月球表面的探测车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察天体的概念及其判断等知识点。

【详解】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宇宙中一切物质的存在形式称为天体。

流星体运行在太空中,属于天体,A正确;空中飞行的飞机位于地球大气层中,是地球的组成部分,B错误;陨星是降落到地面的流星体,属于地球的一部分,不属于天体,C错误。

着陆在月球表面的探测车受到月球引力,是作为月球的一部分,不是天体,D错误。

故选A。

【点睛】判断某一物质是不是天体,可以用“三看”来概括:

一是看它是不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星际物质尽管用肉眼看不见,但它是天体;二是看它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天体的某一部分不是天体;三是看它是不是位于地球的大气层中,位于外层空间的是天体,位于地球大气层中的不是天体。

27.下列河岸中,冲刷严重的是(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A.①B.②C.③D.④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

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故图示②岸冲刷严重。

28.关于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正确叙述有

①地球上有水,其它行星上没有水

②地球上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存在

③地球上的温度在100℃以下,利于形成分子

④太阳与地球的距离适中是存在生命物质的重要基础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地球上质量和体积适中,使地球有适合人类呼吸的大气;太阳和地球的日地距离适中和自转周期适宜,使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适合人类的生存。

考点:

该题考查地球存在生命的物质条件。

下图若阴影部分表示7月6日(昨天),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今天)。

完成下面小题。

29.经线ON的经度为

A.120ºEB.60ºWC.60ºED.0º

30.此时北京时间是

A.7月7日8时B.7月7日4时

C.7月7日12时D.7月6日8时

【答案】29.B30.C

【解析】

【29题详解】

若阴影部分表示7月6日(昨天),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今天),则OM、ON为两条日界线,一个是180°经线(向东过180°日期减一天),一个是0时经线(向东过0时日期加一天)。

据图中自转方向可知OM处日期由7月7日变为7月6日,日期减了一天,OM为180°经线;ON处日期由7月6日变为7月7日,日期加了一天,ON为0时经线。

MN之间经度差120°,则ON经度为60ºW。

据以上分析可知,B正确,ACD错误。

【30题详解】

据上题分析,ON经度为60ºW(西四区),ON为0时经线。

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东八区、西四区之间相差12小时,东八区、西四区关于地轴对称,因此此时北京时间为7月7日12时。

据以上分析可知,C正确,ABD错误。

二、综合题(共4题,共40分)

31.读下面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C两点的经纬度:

A_______;C_______。

(2)写出图中B点所在的半球:

B______半球(填东、西);_____半球(填南、北)。

(3)写出D点所在的(低、中、高)纬度地带:

D____纬度,属于五带的____。

(4)A、B、C、D四点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

________、________。

(5)A点位于D点的________方向;B点位于C点的________方向。

【答案】

(1).(135°E、0°)

(2).(110°W、20°S)(3).东(4).北(5).中(6).南温带(7).A(8).C(9).西北(10).东北

【解析】

【分析】

本题考察经纬网的判读及五带的划分等知识点。

【详解】

(1)甲图中A位于赤道,纬度为0°,根据自转方向可知A为东经,为135°E,A的经纬度为(135°E、0°);乙图中纬度数向南增大,C位于南半球,C点位于20°S,乙图中经度数向西增大,C点位于110°W,C的经纬度为(110°W、20°S)。

(2)据甲图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可以断出甲图为北半球,B点位于北半球,B点位于180°经线以西135°位置,即B点的经度为45°E,位于东半球。

(3)D点位于50°S,中纬度是30°-60°之间,也是温带的范围,D点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五带中的温带。

(4)A、B、C、D四点中,A位于赤道,C位于20°S,B位于30°N,D位于50°S,由太阳直射

范围是南北回归线及其之间的地区,因此只有A、C由太阳直射现象。

(5)A点在北半球,D在南半球,A点经度为135°E,D点经度为120°W,因此A点位于D点的西北方向;B点在北半球,C点在南半球,B点经度为45°E,C点经度为110°W,因此B点位于C点的东北方向。

【点睛】东半球范围:

20°W~0°~160°E,西半球范围:

160°E~180°~20°W。

32.读下图分析回答。

(1)分析A--F六处地球自转线速度规律,线速度最大处是__________,线速度最小处是__________。

(2)自A向B水平运动的物体先向__________偏,越过赤道后再向__________偏。

(3)C、E两地所在国家一年之内每天举行升国旗仪式(要求与旭日同升)。

10月1日到12月22日这段时期C、E两国每天升旗时间最早的是____。

5月1日到6月22日这段时期C、E两国每天升旗时间最早的是_____。

(4)地球上的居民设计住宅区要求门窗朝向以多接受阳光为标准。

E处住宅门窗应朝向______,A处住宅门窗应朝向______。

【答案】

(1).D

(2).F(3).西(4).东(5).C(6).E(7).南(8).北

【解析】

【详解】

(1)地球自转线速度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A--F六处线速度最大处是D,因为D位于赤道;线速度最小处是F,因为F纬度最高。

(2)自A向B水平运动的物体,A到赤道之间位于南半球,先向左(西)偏。

赤道到B之间位于北半球,向右(东)偏。

(3)10月1日到12月22日这段时期,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全球昼长越向南昼越长,日出时间越早,升旗时间越早,C、E两国C国昼长大于E国,因此C、E两国每天升旗时间最早的是C。

5月1日到6月22日这段时期,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全球昼长越向北昼越长,日出时间越早,升旗时间越早,C、E两国E国昼长大于C国,因此C、E两国每天升旗时间最早的是E。

(4)E处位于北半球,南面向阳,住宅门窗应朝向南;A处位于南半球,北面向阳,住宅门窗应朝向北方。

33.读“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天是_____月_____日的太阳照射图,此时我国的节气是____。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3)A地的地方时是_______时,昼长为________小时。

(4)B在A的______方向,A、B两地的时差是________小时。

(5)A、B两地能否同时看到日出?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6月

(2).22日(3).夏至(4).(150°E,23°26’N)(5).0(6).24(7).东南(8).6(9).能两点同在晨线上

【解析】

【详解】

(1)据图分析,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则可知该日为6月22日,此时我国的节气是夏至。

(2)6月22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23°26′N,根据图中0°经线的位置,相邻两条经线之间相差30°,可以推断处该图最右侧经线度数位150°E,该线即为12点经线,因此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150°E,23°26’N)。

(3)据图中信息判断,B点位于晨线与赤道点交点,地方时为6点,A地与B地相差90°,A在西方,A地地方时为0点,此时A地出现极昼,昼长为24小时。

(4)据图AB点位置可以看出B在A的南方、东方,因此B在A的东南方向,A、B两地经度差为90°,时差是6小时。

(5)此时A、B两地同在晨线上,因此可以同时看到日出,只是同时看到日出时,两地的地方时不相同。

34.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八大行星中,地球是____(填字母),左邻右舍分别是_____和______。

(2)图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其中心天体是___,小行星带位于____和____之间。

(3)八大行星运动特征

相似性表现在:

______、_______和_______。

(4)图中的天体系统中包含有地球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

(1).C

(2).金星(3).火星(4).太阳(5).火星(6).木星(7).同向性(8).共面性(9).近圆性(10).地月系(11).太阳系

【解析】

【详解】

(1)八大行星自内向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代表地球的字母是C。

左邻右舍分别是金星(B)和火星(D)。

(2)图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太阳系,其中心天体是太阳。

根据八大行星自内向外依次排列顺序,结合图可知小行星带火星和木星之间。

(3)八大行星运动特征的相似性表现在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共面性(约在同一水平面)、近圆性(公转轨道近似圆形)。

(4)图中的天体系统有两级,一是地月系,二是太阳系,因此图中包含有地球的是地月系和太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