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试资料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74277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考试资料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育学考试资料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育学考试资料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育学考试资料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育学考试资料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教育学考试资料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教育学考试资料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教育学考试资料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教育学考试资料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教育学考试资料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教育学考试资料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教育学考试资料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教育学考试资料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教育学考试资料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教育学考试资料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教育学考试资料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考试资料1.docx

《教育学考试资料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考试资料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学考试资料1.docx

教育学考试资料1

教育学考试资料1

1>.我国新课改课堂教学的三维是什么?

-新课程课堂教学三维目标指的是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课程与评价.

2>.我国最早的教育教学专著?

学记、

3。

》我国学校产生于什么时候?

春秋时期

4》。

我国科举考试的起源完善是什么时候?

隋朝起源。

唐朝完善、

5》。

班主任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A。

了解和研究学生

B。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

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

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6》。

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谁?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7》。

最早在理论上提出班级受教制的思想家是谁?

-----孔子

8》。

最近发展区、是谁提出的?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

9》。

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和生活本位论?

-----1、社会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

代表人物:

涂尔干(涂尔干为社会本位论的提出者);纳托普;凯兴斯特纳

主张:

(1)教育目的不应从个人本位出发,而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要决定.

(2)个人只是教育的加工原料,发展必需服从社会需要.

(3)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个人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和延续

(4)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发展依赖于社会。

2、个人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在这种理论看来,首先,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地得到完善和最理想的发展,因此,他们否定社会制度的权威,反对社会对个人的约束,强调个人自由权利至高无上,认为按照社会的要求培养出来的人,其本性就会被抹杀掉。

他们主张教育的首要目的不在于谋求国家利益和社会发展,而在于发展人的理性和个性,使人真正成为其人。

其次,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

他们认为,有利于个人发展的教育就一定有利于社会发展,但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教育不一定有利于个人发展,评价教育价值也应当以是否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为标准。

个人本位论的价值取向主要反映在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中。

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法国思想家卢梭、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德国的康德、美国的马斯洛和法国的萨特等。

3、“生活本位论”把教育目的与受教育者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或提出教育要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准备生活说”,或以为教育即是生活本身而提出“教育适应生活说”。

这方面典型的代表是斯宾塞和杜威。

10》。

什么是教育?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

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类型有正规教育、成人教育、技术教育、特殊教育、终身教育等。

12》。

什么是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有机构成的总体及其正常运行所需的种种规范、规则或规定的总和。

它包含有学前教育机构、学校教育机构、业余教育机构、社会教育机构等,还包括各机构间的组织关系、各机构的任务、组织管理等,它的设立主体是国家,是国家教育方针制度化的体现。

教育制度是一个社会赖以传授知识和文化遗产以及影响个人社会活动和智力增长的正式机构和组织的总格局。

是社会制度中的一种,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家庭制度并存于社会结构之中。

12》。

什么是隐形课程?

--------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hiddencurriculum)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隐性课程”一词是由杰克逊(P.W.Jackson)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lifeinclassroom)一书中首先提出的,如果说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formalcurriculum)或官方课程(officecurriculum)的话,那么隐性课程则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

  一般而言,隐性课程具有这样的特点

  一,潜在性

  由于它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所以具有一定的潜在性

  二,持久性

  由于隐性课程往往是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所以对学生能够产生持久的影响。

  三,两面性

  即它既可以发挥积极的影响,也可以发挥消极的印象

13》。

什么是显性课程?

------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指的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学科,或者说是学校课程表内列入的所有有组织的活动。

其显要特征之一就是计划性。

可以说计划性是区分正规课程与非正规课程的主要标志。

列入教学计划的学科,也就是各门学科的知识体系,是文化传播的主体。

学科课程分门别类地把不同领域的人类文化知识系统地组织起来,在学校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课程结构的主体,是培养人才的主要依据

14》。

什么是教育学?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目的培养人才的活动,教育学的研究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现实性、辨证性、科学性。

15》。

什么是教学观?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念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二、教学重结论更重过程;三、教学应关注人的发展。

16》。

教育目的?

------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

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

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

17》。

教学观念?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人民群众接受高层次、高质量教育的愿望更加迫切,从而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教师给予了更多的希望。

因此,现代教师要彻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在现代教育活动中应准确地自我定位,明确教师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样化。

要为人师,不做经师;要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育者、学生终身学习的奠基人。

由此可见,现代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不是静止的,而是发展的;不是阶段的,而是连续的。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观念的更新是先导。

从教育发展的社会历史性考察,当今教学观念正经历三种转向,即重视探究、体验和交往,这种转向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野和观点。

18》。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

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

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

教学评价的两个核心环节:

对教师教学工作(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的评价——教师教学评估(课堂、课外)、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即考试与测验。

评价的方法主要有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19》。

泰勒课程编制原理?

(了解)

--------对泰勒原理批评最多的,也许是认为它把课程编制作为一种直线式的过程。

但很有趣的是,尽管一些学者批语泰勒原理,而他们提出的大多数建议却又在遵循泰勒的模式。

甚至有此垸全不赞同泰勒原理的作者也是这样。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泰勒原理确实成了课程领域的一个范式。

泰勒认为课程即学校为了达到其教育目的而设计并指导的学生所有的学习。

课程编制过程可概括为确定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结果这样4个步骤或阶段。

这里,我们一方面似乎可以看到博比特和查特斯以目标为中心的课程编制模式的影子,另一方面也依稀可以看到杜威的目的与手段之关系的影响。

当今,国际上许多课程论工作者都坚定地相信,形成明确的目标,兴驻是所有课程设计中必需的第一个步骤,而且也是所有其它课程设计中必需的第一个步骤,而且也是所有其它课程决策的准则。

但看来人们没有注意到,除了可以从目标入手外,还可以从其它处入手;而且目标也并非一定是判断手段的有效准则。

事实上,自泰勒原理发表后,也有不少课程论工作者试图在泰勒原理的基础上勾勒课程编制产过程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及其关系。

有人试图通过描述一些具体的观念(包括对教育目标的来源、课程组织的类型、评价手段的具体说明等)来修正泰勒模式。

其中,塔巴就把泰勒的4个基本问题作为直线式的步骤,再进一步把它们划分成以下8个步骤:

诊断需要;形成具体的目标;选择内容;组织内容;选择学习经验(活动);组织学习经验(活动);评价;检查平衡性和顺序性。

塔巴的8个环节是泰勒模式的具体化。

其主要特点是:

(1)明确了目的(aims)与目标(objectives)之间的区别。

目的是指一般的意向或意图;目标则指特定的或具体的学习结果(相比之下,泰勒的论述中常有把目的与目标混用的情况)。

制定目标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把一般目的分析成具体目标。

(2)相应地,实现目标的手段棗内容,也需要把一般内容细分为具体的学习经验或活动。

在我们看来,塔巴的第三、四步讲的是课程,第五六步是讲教学。

有人认为,泰勒原理是直线式的,如果评价结构不符合预期目标时,不能实现反馈,以重新编制课程。

例如,惠勒以泰勒模式为基础,将它改成圆周式:

事实上,泰勒是很强调目标与评价之间的关系的。

他认为,目标是评价的准则,目标的界说是评价的初步阶段。

用评价程序来确定学生达到目标的程度,目的在于进一步修改教育计划。

不过,不得不承认,惠勒的图解把泰勒原理中的这层意思更加明确化了。

也有人认为,泰勒对课程的基本问题作直线式排列是错误的,因为他油漆有认识到这些总理都是相互依赖的,泰勒模式不能表明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

例如,两位坦纳就试图用立体的方式来表明泰勒原理。

两位坦纳的模式,旨在强调目标、内容、方法与评价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而这种依赖关系是以教育哲学为基础的。

在他们看来,从分析的角度来看,泰勒的4个步骤是符合逻辑的,但在课程编制的现实中,这个过程必须被看作是一种“社会生态学的关系”。

施瓦布则朝着这个方向走得更远。

他认为,任何一种课程原理或模式都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

因为在描述课程编制过程时,通常都要包括若干步骤,或是直线式的,或是按某种逻辑顺序。

但在现实中,课程编制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要素,这些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以致很难表明它们谁影响谁,谁是从哪里派生出来的。

因此,提出从目标到活动这样的模式,是否认了现实世界中许多课程实践工作者的研究工作。

人倾家荡产一观点推衍,必然会提邮要用系统论的方法来设计课程编制共和,在这个系统中,每一个步骤都要考虑到所有其它因素。

所以,施瓦布敦促课程工作者要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寻找课程的解决办法。

他认为课程决策不需要有一种课程理论来指导。

20》。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的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理论是以发生学和发展的观点探讨人类认识的个体心理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认为儿童的认识是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并且知识的成长与智慧的成长是一个同步的过程。

其基本理论要点:

①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跨越也不能颠倒,所有的儿童都遵循这样的发展顺序,具有普遍性,但发展阶段出现的年龄可因儿童的社会环境、文化教育的差别而加速或推迟。

②在儿童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中,都具有独特的认知结构,这些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决定儿童行为的一般特征。

儿童发展到某一阶段就能从事水平相同的各种性质的活动。

③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构造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延伸。

是在新水平上对前一阶段进行改组而形成的新系统。

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强调了儿童认识发展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教育要按照儿童的认知结构(智慧结构)来组织教材,调整教法,这些思想对儿童教育工作的理论与实践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21》。

教师职业特点?

-----教师的职业特点,既带有历史遗传的色彩,又反映时代变迁的影响。

综合二者,当代中国教师的职业特点主要有:

  其一,职业形象的准公共性。

教师虽然不像政治家、演艺人员那样是完全的公共性人物,但也相当多的时候暴露于学生、家长、社区的注视之下,因此必须善于塑造并维护自己的积极形象。

  其二,职业环境的相对封闭性。

  其三,工作绩效的模糊性。

  其四,职业待遇的福利性。

教师的劳动成果不能以经济指标衡量,教师的劳动待遇也带有相当的福利性。

所谓福利性,一指教师的待遇相对不高,一指教师的待遇相对稳定。

  其五,师生关系的隐蔽不平等性。

虽然从法律角度来讲,师生是平等的权利义务主体;从教育的理想追求来看,师生也应该成为平等的对话者。

然而在实际中,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尤其是教师在体力、智力、学识、社会地位等方面的优势,师生关系具有天然的不平等性。

这种不平等性可能是许多人所不敢承认、不愿承认的,但它又是极其隐蔽而顽固地存在着的。

1鲜明的示范性2独特的创造性3长期性和长效性

22》。

新课改的六项具体目标?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23》。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在教育理论上,“人的发展”成为现代教育的指导思想;在教育实践中,“个性化”则成为现代教育的中心。

一、个性与创造性

在反思现行教育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常常“高分低能”,缺乏创造性。

他们甚至象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规格统一的产品,缺乏自己独特的个性。

究其原因,是工业化大生产的模式被引进到教育中,学校正如夸美纽斯所说,成了“智慧的工场”,而学生则成了批量生产、规格统一的标准件,教师则成了机械操作的教书匠。

针对这一问题,现代教育强调注重学生和教师双方作为“人”的特点。

特别是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培养出他们的独特个性。

学生缺乏创新精神与我们长期“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有直接关系。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过分重视知识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创造精神的培育。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上课老师讲知识,下课学生背知识,考试考知识。

我们承认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它是一切能力、创造的基础。

但是我们又必须强调,仅有知识是不够的。

早在许多年前,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就提出了“无活力概念”论。

所谓“无活力概念”就是指教学过程中那些“仅仅被吸收而不予运用、检验或重新组合的概念。

”①他认为在传统教育中充满了这种“无活力概念”,学生接受教育以后,不是在智力上得到了发展,而是越来越压抑。

应该说,怀特海的这些论述直到今天仍对我们的教育实践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夸美纽斯)是不可能的。

而且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共同知识只是形成社会认识的媒介,而不是认识的归宿。

日本教育学家铃木详藏曾写到:

“教育既是使人接收所属社会和周围自然的诸种影响的过程,也是将这种影响的总和加以对象化,加以批判和研究,从而从这种影响力中解放自身的过程。

因此,教育是接受也是解放,没有无接受的解放,而不期望解放的单纯接受也将陷入以教育为名的‘统治’中。

”②人不能做知识的奴隶,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财富,才能实现人自身的解放。

从创造的角度来看,面向过程的学习才具有更高价值。

只有重视对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学生才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培育创新精神。

在课程设置上,除学科课程外,还应开设一些活动课程,让学生从直接经验中学习。

这些方面,在我国的教学实践中还有待改进。

未来的社会是多元化的,它所要求的人也是多样化的。

“科技的创造者是人,科技发明的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因而科技发展的原动力是善于理解人与世界的、具有丰富感情和想象力的人。

”①我们也可以说,具有创造精神的人,一定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人,人的创造性是寓于个性之中的。

二、个性与差异性

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承认,每个人的先天素质和后天发展都是存在差异的。

世界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只有在承认个性并注重培养个性的前提下,我们才能正确理解和对待这种差异。

同一个班的学生中,学业成绩参差不齐,这是必然的。

差异性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最终结果。

我国现在通行的“排名次”方法正是不能正确对待这种差异的表现(我们先不讨论考试方法是否科学)。

首先,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不一定就是“差学生”。

每个学生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不一样,有的学生成绩不好,但是他努力了,也确实进步了,这样的学生应该算好学生。

所以,我们衡量一个学生的标准应该看他的发展状况,看他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了。

另外,每人个都有自己独特的长处。

某些学科成绩不好的学生,很可能在其它方面有突出的才能。

教育的任务不是把学生都驱赶上提高成绩的独木桥,而是“在无数的生活道路中,找到一条最能鲜明地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和个性才能的生活道路,”②第二,公开学生的成绩是对学生的不尊重,考试成绩在某种程度上是学生的“隐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处,成人也不例处。

我们成人是否愿意把自己的短处公开展览呢?

多年来,我们总是希望通过“鞭策”来激励学生,可却没想到,“鞭策”的太多、太厉害,学生失去的不仅仅是成绩,最后连自尊也会渐渐麻木以至丧失。

第三,我们应该平等地看待在某些方面发展程度不同的受教育者,“不但不歧视暂时或长远处于‘后进’的人们,而且要承认其有处于后进的权利。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本身就存在着种种差异:

经济、政治、文化。

在这个世界中生存,我们必须学会以一种平等的态度面对与我们自身不同的东西:

可能优于自己,也可能不如自己。

让学生学会这一点,教师应该首先做到这一点。

三、个性与集体

一、   现代教育一再强调关注个性、尊重个人的发展需要和自我价值的开掘,这并不是说我们希望培养出个人主义极端膨胀的人。

相反,在强调培养个性的同时,现代教育也强调个性是在集体中显现、发展的。

日本横滨国立大学市川博教授说:

“在集体中,每一个人要有自己明确的思想和立场,并能在大家面前表达出自己有个性的思想和立场,我们要培养每一个人的这种素质和能力,并培养能包容不同个性的集体。

”③其次,在鼓励学生显现自己个性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学会包容不同的个性,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共同协作解决问题。

在我国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的情况下,这一点尤为重要。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的调查、讨论形式。

这种形式对培养学生的个性和集体协作精神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培养学生在集体中的生存能力,是学会包容和协作。

24》。

现代学校制度的功能转型?

1.从阶级性向生产性的转型

2.从一次教育性终生教育的转型

3.从限制人到培育人的转型

25》。

教育先行

--------就是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使教育在适应现存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适当超前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的发展,其中一是教育投资增长速度应当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二是在人才培养上要兼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近期与远期的需要,目标、内容等方面适应超前。

26》。

当代课改的发展趋势

当代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方面:

(1)课程政策的发展趋势:

为了应对变化中的技术、经济、政治、国际国内环境等方面的挑战,大多数国家的课程政策都强调社会协同、经济振兴和个人发展方面的目标;开发既确保核心内容的学习,又为选修学科提供更多机会的课程框架;确认了整体主义的课程取向,强调心智、情感、心理和精神向度的平衡,也强调了儿童中心的、活动本位的教学方式的重要性,促进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并鼓励自我导向学习;课程开发征求多方意见,对课程实施问题的决策制定倾向于下移到地方和学校一级。

(2)课程结构的发展趋势:

课程结构从内容本位转向内容本位与能力本位的多样化结合;调整课程结构,吸纳新出现的课程领域;小学和初中阶段诸学科的连续性日益增加。

(3)课程实施的发展趋势:

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正在被“相互适应取向”和“课程创生取向”所超越;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其职业生涯的有机组成成分;在课程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增加,多媒体的作用日益明显;政府下达的课程要求弹性日益增大;许多国家优先强调增强教师和学校从事持续进行的“校本评定”的能力。

(4)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

“目标取向的评价”正在被“过程取向的评价”和“主体取向的评价”所超越;许多国家主张运用多种策略对所推行的课程体系进行多角度评价;对学生的发展评价是课程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强调课程的人性化

二、力求课程的生活化

三、注重课程的整合化

四、采行课程的弹性化

27》。

教育对社会、个人生命意义和价值

28》。

六种不同的课程定义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交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29》。

孔子的教学主张---------------------有教无类

30》。

新型教师的基本素养

   教师的基本素养有二个方面:

一、基础性素养,叶澜教授讲到教师的基础性素养由价值——动力系统,文化素养系统和实践创生的思维能力所构成的三维结构,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以往教师仅是现有知识与文化的传递者的保守形象,建构当代教师富有内在发胀需求与创造活力的新形象。

它包括,第一,个人较之取向和发展的内动力,集中表现在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心和自我发展的内在追求等方面。

“事业心”就是要我们教师对自己工作的时代意义要有深刻认识,要将自己的事业发展与职业生命融通;“责任心”是教师对事业已形成稳定的道德与心态并在行动上的表现,完整的责任心,不仅是承诺的兑现还是对行为的效益和后果的负责。

“爱心”热爱自己的工作或所教的学科;还表现在对自己工作环境和合作伙伴的友好;最为集中的表现是真爱自己的学生,愿意为学生付出自己的智慧和精力;同时珍爱自己的职业尊严和盛誉,从中获得满足。

“自我发展”对自己潜能的开发和发展的追求,用自己的努力来充实自己的生命,用每日的进步来证明自己的成功。

第二,宽厚、扎实的文化底蕴。

文化素养是我们每位教师必备的基础性素养。

宽厚、扎实的文化底蕴则是人精神生活的丰富、学习、创造和发展能力的养成所必须的。

文化底蕴的养成不是一劳永逸的,也不是通过阶段性努力就能完成的,而是要在不断地修身、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丰富和完善。

第三,时间创生的思维能力。

我们要敏于探究、善于策划、强于反思重建、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与帮助他人反思,提升重建能力的。

很多教师表现出反思意思和能力的不足。

然而,这对我们教师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新型教师基本素养的重要构成。

二、教师专业素养,它包括,第一,学科专业素养,至少熟练掌握承担教学的学科知识体系与结构,学科发展的历史与趋势;熟悉相关学科的知识范围、性质与相关程度;了解学科知识与人类多种实践的多重关系,要能满足培养学生创造意向和能力的要求。

第二,教育专业素养,教师要学习和研究当代教育学理论的发胀,不断更新和提高自己的教育学理论的发展,更要将自己的教育、教学时间作为教育研究的根基。

以上就是“新基础教育”追求的新型教师的的基本素养,它涉及到的范围很广,有人生价值、认识框架、知识结构、思维能力与思维方法,直至教师专业行为逻辑、习惯系统与生存方式,是基于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