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污染及环境污染导致不良后果的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4368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环境污染及环境污染导致不良后果的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关于环境污染及环境污染导致不良后果的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关于环境污染及环境污染导致不良后果的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关于环境污染及环境污染导致不良后果的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关于环境污染及环境污染导致不良后果的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关于环境污染及环境污染导致不良后果的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关于环境污染及环境污染导致不良后果的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关于环境污染及环境污染导致不良后果的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关于环境污染及环境污染导致不良后果的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关于环境污染及环境污染导致不良后果的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关于环境污染及环境污染导致不良后果的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关于环境污染及环境污染导致不良后果的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关于环境污染及环境污染导致不良后果的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关于环境污染及环境污染导致不良后果的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关于环境污染及环境污染导致不良后果的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关于环境污染及环境污染导致不良后果的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关于环境污染及环境污染导致不良后果的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关于环境污染及环境污染导致不良后果的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关于环境污染及环境污染导致不良后果的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关于环境污染及环境污染导致不良后果的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环境污染及环境污染导致不良后果的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

《关于环境污染及环境污染导致不良后果的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环境污染及环境污染导致不良后果的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环境污染及环境污染导致不良后果的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

交通污染源:

如汽车、火车、飞机、船舶等排放的废气。

工业污染源:

如发电厂、钢铁厂、水泥厂、氮肥厂、烧碱厂及其它各类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粉尘。

3、大气污染的分类

①气态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氨、氯气等)

②颗粒态污染物(如烟、雾、粉尘)

4、大气污染带来的危害及影响

大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大气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对局部地区和全球气候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从长远的观点看,这种影响将是很严重的。

大气污染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造成的危害与影响,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归结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人体受害有三条途径,即吸入污染空气、表面皮肤接触污染空气和食入含大气污染物的食物,除可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外,还可对心血管系统、肝等产生危害,严重的可夺去人的生命。

②对生物的危害。

动物因吸入污染空气或吃含污染物食物而发病或死亡,大气污染物可使植物抗病力下降、影响生长发育、叶面产生伤斑或枯萎死亡。

③对物品的危害。

如对纺织衣物、皮革、金属制品、建筑材料、文化艺术品等,造成化学性损害和玷污损害。

④造成酸性降雨,对农业、林业、淡水养殖业等产生不利影响。

⑤破坏高空臭氧层,形成臭氧空洞,对人类和生物的生存环境产生危害。

⑥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如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多会导致地球大气增暖,导致全球天气灾害增多,又如烟尘等气溶胶粒子增多,使大气混浊度增加,减弱太阳辐射,影响地球长波辐射,可能导致天气气候异常。

5、大气污染的防治

防治大气污染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个人、集体、国家、乃至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可考虑采取如下几方面措施:

①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多采用无污染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改革能源结构,用低污染能源(如天然气)、对燃料进行预处理(如烧煤前,先进行脱硫)、改进燃烧技术等均可减少排污量。

另外,在污染物未进入大气之前,使用除尘消烟技术、冷凝技术、液体吸收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等消除废气中的部分污染物,可减少进入大气的污染物数量。

②控制排放和充分利用大气自净能力。

气象条件不同,大气对污染物的容量便不同,排入同样数量的污染物,造成的污染物浓度便不同。

对于风力大、通风好、湍流盛、对流强的地区和时段,大气扩散稀释能力强,可接受较多厂矿企业地逆温的地区和时段,大气扩散稀释能力弱,便不能接受较多的污染物,否则会造成严重大气污染。

因此应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段进行排放量的有效控制。

③厂址选择、烟囱设计、城区与工业区规划等要合理,不要排放大户过渡集中,不要造成重复迭加污染,形成局地严重污染事件发生。

④绿化造林,使有更多植物吸收污染物,减轻大气污染程度。

二、水体污染

1、水体污染的定义

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自净能力即水体的环境容量,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及其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功能的现象。

2、水体污染产生的原因

造成水体污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向水体排放未经妥善处理的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

施用化肥、农药及城市地面的污染物被水冲刷而进入水体;

随大气扩散的有毒物质通过重力沉降或降水过程而进入水体等,具体有:

①工业废水

在工业生产中,热交换、产品输送、产品清洗、选矿、除渣、生产反应等过程均会产生大量废水。

产生工业废水的主要企业有初级金属加工、食品加工、纺织、造纸、开矿、冶炼、化学工业等。

(实例:

据1990年调查,我国已有38个国营企业和100多万个乡镇企业,后者设备差,工艺落后,耗水量大,废水排出量也大。

据国家环保局统计,1992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为366.5亿吨。

目前我国长江流域约有工矿企业10万多个,整个流域每年接纳的有害有毒物质有:

有机物200多万吨,汞、铬、镉等重金属0.5万吨,酚和氰3万吨,石油类3.5万吨。

②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是来自家庭、机关、商业和城市公用设施及城市径流的污水。

新鲜的城市污水渐渐陈腐和腐化使溶解氧含量下降,出现厌氧降解反应,产生硫化氢、硫醇、吲哚和粪臭素,使水具有恶臭。

生活污水的成分99%为水,固体杂质不到1%,大多为无毒物质,其中无机盐有氰化物、硫酸盐、磷酸盐、铵盐、亚硝酸盐、硝酸盐和一些重碳酸盐等;

有机物质有纤维素、淀粉、糖类、脂肪、蛋白质和尿素等,另外还有各种洗涤剂和微量金属,如:

锌、铜、铬、锰、镍和铅等;

生活污水中还含有大量的杂菌,主要为大肠菌群。

另外生活污水中氮的磷的含量比较高,主要来源于商业污水、城市地面径流和粪便、洗涤剂等。

③医院污水

一般综合医院、传染病医院、结核病院等排出的污水含有大量的病原体,如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致病原虫、肠道病毒、腺病毒、肝炎病毒、血吸虫卵、钩虫、蛔虫卵等。

这些病原体在外环境中往往可生存较长时间。

因此,医院污水污染水或土壤后,能在较长时间内通过饮水或食物途径传播疾病。

此外,水体中贝类具有浓缩病菌和病毒的能力,故水体污染后,生食水中贝类有很大的危险(如上海甲肝暴发流行)。

④农田水的径流和渗透

我国广大农村,习惯使用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尿液浇灌菜地和农田。

过几十年来,化肥、农药的用量在迅速增加,土壤经施肥或使用农药后,通过雨水或灌溉用水的冲刷及土壤的渗透作用,可使残存的肥料及农药通过农田的径流,而进入地面水和地下水。

农田径流中含有大量有病原体、悬浮物、化肥、农药及分解产物。

农药种类繁多,性质各异,故毒性大小也不相同,有的农药无毒或基本无毒,有的可引起急慢性中毒,有的可能致癌、致突变和致畸形,有的对生殖和免疫机能有不良影响。

⑤废物的堆放,掩埋和倾倒

一些暂时堆放于露天的废物可以因雨水淋湿或刮风等原因被带入水体中,一些废弃物人为倾倒进入水体,一些难于处置的废弃物被人们掩埋在地下深层,但如地下处置工程设置不当或不加任何处理填埋,会影响处置地区周围的地质与环境,使被处置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引起水体污染。

在美国曾发生严重的固体废弃物导致水污染的“洛夫运河事件”。

洛夫运河位于美国尼亚加瀑布的附近,上世纪40年代初期,胡克化学公司倾倒了约2万吨废弃物,后来倾倒废弃场地也废弃了,陆续有人在此居住。

废弃物中有毒物质由地下水通过倒虹吸进入生活饮用水系统,使当地各种疾病尤其是癌症发病率增加,有些婴儿一生下来就是畸形儿。

后来这些掩埋地下的废弃物终因雨水侵蚀而露出地面,人们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在我国锦州也有类似的事件发生,锦州铁合金厂50年代曾堆放铬渣,数年后发现有3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水质均遭到污染,中心地区地下水中含六价铬高达55毫克每升,超过饮用水允许浓度1000多倍,致使7个自然区1800个水井不能饮用。

3、水体污染的分类

化学污染

有机油、染料、合成洗涤剂、卤代烃、酚、羟酸、糖类、无机酸、碱、重金属盐、硝酸盐、磷酸盐、氰化物、硫化物、放射性物质

物理污染

漂浮物泡沫、浮垢、木片、树叶、悬浮物粉砂、砂粒、金属细粒、火山灰、橡胶粒、纸胶屑、固体污染物、细菌尸体、热污染、温排水

生物污染

致病性的藻类、细菌、原生动物、真菌、藻类、病毒、由高营养化引起过渡繁殖、腐烂耗氧

4、水体污染带来的危害及影响

(1)有机物污染的特征是耗氧,有毒物的污染特征表现为生物毒性。

从环境科学角度则可分为病原体、植物营养物质、需氧化质、石油、放射性物质、有毒化学品、酸碱盐类及热能8类。

无机有害物如砂、土等颗粒状的污染物,它们一般和有机颗粒性污染物混合在一起,统称为悬浮物(SS)或悬浮固体,使水变浑浊。

还有酸、碱、无机盐类物质,氮、磷等营养物质。

无机有毒物主要有:

非金属无机毒性物质如氰化物(CN)、砷(As),金属毒性物质如汞(Hg)、铬(Cr)、镉(Cd)、铜(Cu)、镍(Ni)等。

长期饮用被汞、铬、铅及非金属砷污染的水,会使人发生急、慢性中毒或导致机体癌变,危害严重。

(2)有机有害物如生活及食品工业污水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

有机有毒物,多属人工合成的有机物质如农药DDT、六六六等、有机含氯化合物、醛、酮、酚、多氯联苯(PCB)和芳香族氨基化合物、高分子聚合物(塑料、合成橡胶、人造纤维)、染料等。

有机物污染物因须通过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分解和氧化,所以要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使水质变黑发臭,影响甚至窒息水中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影响人体健康,造成水俣病、骨痛病等公害病。

(3)病原体污染物主要是指病毒,病菌,寄生虫等。

危害主要表现为传播疾病:

病菌可引起痢疾、伤寒、霍乱等;

病毒可引起病毒性肝炎、小儿麻痹等;

寄生虫可引起血吸虫病、钩端旋体病等。

(4)含植物营养物质的废水进入天然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耗去水中溶解氧,造成水中鱼类窒息而无法生存、水产资源遭到破坏。

水中氮化合物的增加,对人畜健康带来很大危害,亚硝酸根与人体内血红蛋白反应,生成高铁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输氧能力,使人中毒。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是形成亚硝胺的物质,而亚硝胺是致癌物质,在人体消化系统中可诱发食道癌、胃癌等。

(5)石油污染,指在开发、炼制、储运和使用中,原油或石油制品因泄露、渗透而进入水体。

它的危害在于原油或其他油类在水面形成油膜,隔绝氧气与水体的气体交换,在漫长的氧化分解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水中溶解氧,堵塞鱼类等动物的呼吸器官,黏附在水生植物或浮游生物上导致大量水鸟和水生生物的死亡,甚至引发水面火灾等。

(6)热电厂等的冷却水是热污染的主要来源,直接排入天然水体,可引起水温上升。

水温的上升,会造成水中溶解氧的减少,甚至使溶解氧降至零,还会使水体中某些毒物的毒性升高。

水温的升高对鱼类的影响最大,甚至引起鱼的死亡或水生物种群的改变。

5、水体污染的防治

水污染防治法第3条明确规定,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一,预防为主就是将预防放在防治水污染的主要和优先位置,采取各种预防手段,防止水污染的发生。

由于水污染影响范围大、影响时间长、影响程度强、致病危害大、污染容易治理难、治理成本高代价大,必须对污染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才能将污染和损害减至最低的程度。

第二,防治结合是指预防与治理相结合,既要对污染事先采取预防措施,同时也要对产生的污染积极予以治理。

对水污染只有按照预防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将预防手段和治理措施双管齐下,才能从根本上防治水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

第三,水污染防治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必须进行综合治理,包括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水污染。

具体措施:

①减少耗水量:

当前我国的水资源的利用,一方面感到水资源紧张,另一方面浪费又很严重。

同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许多单位产品耗水量要高得多。

耗水量大,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而且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通过企业的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降低单位产品用水量,一水多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等,都是在实践中被证明了是行之有效的。

②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为了控制水污染的发展,工业企业还必须积极治理水污染,尤其是有毒污染物的排放必须单独处理或预处理。

随着工业布局、城市布局的调整和城市下水道管网的建设与完善,可逐步实现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使城市污水处理与工业废水治理结合起来。

③产业结构调整:

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是有限的,合理的工业布局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自然能力,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起到发展经济,控制污染的作用。

关、停、并、转那些耗水量大、污染重、治污代价高的企业。

也要对耗水大的农业结构进行调整,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要减少水稻种植面积,走节水农业与可持续发展之路。

④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包括农村生活源、农业面源、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的污染。

要解决面源污染比工业污染和大中城市生活污水难度更大,需要通过综合防治和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工程等措施进行控制。

⑤开发新水源:

我国的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节约潜力不小,需要抓好节水工作,减少浪费,达到降低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用水量。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对于缓解山东华北地区严重缺水有重要作用。

修建水库、开采地下水、净化海水等可缓解日益紧张的用水压力,但修建水库、开采地下水时要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⑥加强水资源的规划管理:

水资源规划是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工农业发展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应与其他规划同时进行。

合理开发还必须根据水的供需状况,实行定额用水,并将地表水、地下水和污水资源统一开发利用,防止地表水源枯竭、地下水位下降,切实做到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积极保护、科学管理。

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作用,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化,促进污水管理及其资源化。

为了有效地控制水污染,在管理上应从浓度管理逐步过渡到总量控制管理。

三、土壤污染

1、土壤污染的定义

当污染物进入土壤并堆集到必然程度,引起的土壤质量恶化,并进而造成农作物中某些指标赶过国家标准的征象,称为土壤污染。

(通俗来说就是凡是妨碍土壤正常功能,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还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物质,都叫做土壤污染物。

2、土壤污染产生的原因

近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广、种类多,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

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铜、汞、铬、镉、镍、铅等)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

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3,4-苯并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及厩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

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

3、土壤污染的分类

①农药污染;

②白色污染

4、土壤污染带来的危害及影响

受到污染的土壤,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改变,如土壤板结、肥力降低、土壤被毒化等,还可以通过雨水淋溶,污染物从土壤传入地下水或地表水,造成水质的污染和恶化。

受污染土壤上生长的生物,吸收、积累和富集土壤污染物后,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可造成对人的影响和危害。

 

土壤污染有很大的危害,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说明:

第一,土壤污染物在环境中经挥发、雨水冲刷等扩散过程,进一步污染大气、水环境,造成区域性的环境质量下降。

第二,对植物的影响。

土壤中污染物超过植物的承受限度,会引起植物的吸收和代谢失调,一些污染物在植物体内残留,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引起植物变异。

对于农业生产来讲,会使农作物减产,农产品质量下降。

第三,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在被污染土壤中生长的作物吸收和积累了大量有毒物质(植物残毒),这些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最终影响人体健康(如汞、镉、铅、六六六、DDT等)。

另外,病原体污染,包括寄生虫、传染性细菌和致病病毒等,可以把疾病直接传染给人,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为严重。

土壤被放射性物质污染后,通过放射性衰变,能产生α、β、γ射线。

这些射线能穿透人体组织,使机体的一些组织细胞死亡,使受害者头昏、乏力、白细胞减少或增多、发生癌变等。

5、土壤污染的防治

(1)加强对于工业废气、废水、废渣等的治理和综合利用,防止向土壤任意排放含各种污染物质的废物。

(2)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积极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3)对粪便、垃圾和生活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

(4)慎重推广污水灌溉,对灌溉农田的污水要严格进行监测和控制,最好使用处理后的污水灌田。

土壤由于自身的特性,或接纳一定的污染,具有缓和和减少污染的自净能力。

但土壤不易流动,自净能力十分有限,所以,保护土壤不受污染十分重要。

四、噪音污染

1、噪音污染的定义

噪声是发生体做无规则时发出的声音,声音由物体振动引起,以波的形式在一定的介质(如固体、液体、气体)中进行传播。

通常所说的噪声污染是指人为造成的。

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

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

2、噪音污染产生的原因

(1)交通噪声:

包括机动车辆、船舶、地铁、火车、飞机等发出的噪声。

由于机动车辆数目的迅速增加,使得交通噪声成为城市的主要噪声来源。

(2)工业噪声:

工厂的各种设备产生的噪声。

工业噪声的声级一般较高,对工人及周围居民带来较大的影响。

(3)建筑噪声:

主要来源于建筑机械发出的噪声。

建筑噪声的特点是强度较大,且多发生在人口密集地区,因此严重影响居民的休息与生活。

(4)社会噪声:

包括人们的社会活动和家用电器、音响设备发出的噪声。

这些设备的噪声级虽然不高,但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使人们在休息时得不到安静,尤为让人烦恼,极易引起邻里纠纷。

(5)家庭生活噪声污染等

3、噪音污染的分类

噪声污染按声源的机械特点可分为:

气体扰动产生的噪声、固体振动产生的噪声、液体撞击产生的噪声以及电磁作用产生的电磁噪声。

噪声按声音的频率可分为:

<400Hz的低频噪声、400~1000Hz的中频噪声及>1000Hz的高频噪声。

噪声按时间变化的属性可分为:

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起伏噪声、间歇噪声以及脉冲噪声等。

噪声有自然现象引起的(见自然界噪声),有人为造成的。

故也分为自然噪声和人造噪声。

4、噪音污染来的危害及影响

噪声对听力的损伤——噪声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是听力损伤。

人们在进入强噪声环境时,暴露一段时间,会感到双耳难受,甚至会出现头痛等感觉。

离开噪声环境到安静的场所休息一段时间,听力就会逐渐恢复正常。

这种现象叫做暂时性听阈偏移,又称听觉疲劳。

但是,如果人们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听觉疲劳不能得到及时恢复,且内耳器官会发生器质性病变,即形成永久性听阈偏移,又称噪声性耳聋。

若人突然暴露于极其强烈的噪声环境中,听觉器官会发生急剧外伤,引起鼓膜破裂出血,迷路出血,螺旋器从基底膜急性剥离,可能使人耳完全失去听力,即出现暴震性耳聋。

有研究表明,噪声污染是引起老年性耳聋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听力的损伤也与生活的环境及从事的职业有关,如农村老年性耳聋发病率较城市为低,纺织厂工人、锻工及铁匠与同龄人相比听力损伤更多。

噪声能诱发多种疾病——因为噪声通过听觉器官作用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以致影响到全身各个器官,故噪声除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外,还会给人体其它系统带来危害。

由于噪声的作用,会产生头痛、脑胀、耳鸣、失眠、全身疲乏无力以及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

长期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与低噪声环境下的情况相比,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要高2~3倍。

可见噪声会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

噪声也可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使肠胃病和溃疡病发病率升高。

此外,噪声对视觉器官、内分泌机能及胎儿的正常发育等方面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在高噪声中工作和生活的人们,一般健康水平逐年下降,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诱发一些疾病,但也和个人的体质因素有关,不可一概而论。

噪声对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干扰——噪声对人的睡眠影响极大,人即使在睡眠中,听觉也要承受噪声的刺激。

噪声会导致多梦、易惊醒、睡眠质量下降等,突然的噪声对睡眠的影响更为突出。

噪声会干扰人的谈话、工作和学习。

实验表明,当人受到突然而至的噪声一次干扰,就要丧失4秒钟的思想集中。

据统计,噪声会使劳动生产率降低10~50%,随着噪声的增加,差错率上升。

由此可见,噪声会分散人的注意力,导致反应迟钝,容易疲劳,工作效率下降,差错率上升。

噪声还会掩蔽安全信号,如报警信号和车辆行驶信号等,以致造成事故。

噪声对动物的影响——噪声能对动物的听觉器官、视觉器官、内脏器官及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病理性变化。

噪声对动物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可使动物失去行为控制能力,出现烦躁不安、失去常态等现象,强噪声会引起动物死亡。

鸟类在噪声中会出现羽毛脱落,影响产卵率等。

噪声对动物行为的影响和声致痉挛——实验证明,动物在噪声场中会失去行为控制能力,不但烦躁不安而且失却常态。

如在165分贝噪声场中,大白鼠会疯狂窜跳、互相撕咬和抽搐,然后就僵直地躺倒。

声致痉挛是声刺激在动物体(特别是啮齿类动物体)上诱发的一种生理-肌肉的失调现象,是声音引起的生理性癫痫。

它与人类的癫痫和可能伴随发生的各种病征有类似之处。

噪声对动物听觉和视觉的影响——豚鼠暴露在150~160分贝的强噪声场中,它的耳廓对声音的反射能力便会下降甚至消失,强噪声场中反射能力的衰减值约为50分贝。

在噪声暴露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噪声声压级增高,耳廓反射能力明显减小或消失,而听力损失程度也越严重。

实验表明,暴露在150分贝噪声下的豚鼠耳廓反射能力经过24小时以后基本恢复,这是暂时性的阈移;

而暴露在156分贝或162分贝噪声场中的豚鼠的耳廓反射能力的下降和消失很难恢复,这可能是一种永久性的损伤。

对在强噪声场中暴露后的豚鼠的中耳进行解剖表明,豚鼠的中耳和卵圆窗膜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的可以观察到鼓膜轻度出血和裂缝状损伤。

在更强噪声的作用下,豚鼠鼓膜甚至会穿孔和出现槌骨柄损伤。

动物暴露在150分贝以上的低频噪声场中,会引起眼部振动,造成视觉模糊。

噪声引起动物的病变——豚鼠在强噪声场中体温会升高,心电图和脑电图明显异常。

心电图有类似心律衰竭现象。

在强噪声场中脏器严重损伤的豚鼠在死亡前记录的脑电图表现为波律变慢,波幅趋于低平。

经强噪声作用后,豚鼠外观正常,皮下和四肢并无异常状况,但通过解剖检查却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内脏器官都受到损伤。

两肺各叶均有大面积瘀血、出血和瘀血性水肿。

在胃底和胃部有大片瘀斑,严重的呈弥漫性出血甚至胃粘膜破裂,更严重的则是胃部大面积破裂。

盲肠有斑片状或弥漫性瘀血和出血,整段盲肠呈紫褐色。

其他脏器也有不同程度的瘀血和出血现象。

噪声引起动物死亡——大量实验表明,强噪声场能引起动物死亡。

噪声声压级越高,使动物死亡的时间越短。

例如,170分贝噪声大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