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彩云《咏怀古迹》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74382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2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彩云《咏怀古迹》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彩云《咏怀古迹》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彩云《咏怀古迹》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彩云《咏怀古迹》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彩云《咏怀古迹》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高彩云《咏怀古迹》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高彩云《咏怀古迹》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高彩云《咏怀古迹》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高彩云《咏怀古迹》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高彩云《咏怀古迹》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彩云《咏怀古迹》教学设计.docx

《高彩云《咏怀古迹》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彩云《咏怀古迹》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彩云《咏怀古迹》教学设计.docx

高彩云《咏怀古迹》教学设计

案例名称

《咏怀古迹》教学设计

科目

语文

教学对象

高二学生

提供者

高彩云盖州二高中

课时

1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咏怀古迹其三》是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杜甫诗三首》中的一首。

唐代是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本单元选取了杜甫诗作为代表,他的诗歌向我们展示了盛唐背后的悲苦人情。

《咏怀古迹》是杜甫晚年旅居夔州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分别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五人。

本教材选取第三首,借咏王昭君的事迹来抒发昭君怀才不遇的情怀。

它充分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学好此诗,有助于学生了解杜甫其人其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水平。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诗歌写作背景,关注历史人物。

2、掌握诗中搜用技艺和手法,感受诗歌深沉感情。

3、掌握怀古诗借古讽今、借古喻己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诗中昭君形象。

2、赏析名句,体会诗人沉郁顿挫的诗风。

3、体会诗人借历史人物,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诗中昭君形象与诗人相似性。

2、体会昭君在诗中的“怨恨”。

3、感受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乡之情怨愤之情。

教学重点:

吟咏诗歌,感受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感。

教学难点:

赏析借古讽今,借古喻己的写作手法。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学生,学生对杜甫的诗并不陌生,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望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为学生进一步感受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打下基础。

同时,经过高一第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关于如何鉴赏诗词的一些方法。

针对我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一部分学生对诗词鉴赏有一定基础,但大部分学生的认识和理解只停留在表面。

结合课件让学生反复咀嚼体验诗歌,让学生去品味,感悟,体会杜甫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在教学讲解过程中,始终围绕课本进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指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并学以致用。

主要采用启发式、小组讨论式教学、协作探究和课堂练习等方法。

其中启发式教学以教师为主,指导学生对这首词的内容和情感基本掌握。

讨论式教学和协作探究以小组形式进行,在本课学习结束后进行适当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学习环境:

多媒体电教室

教学工具:

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导入新课

播放四大美人的图片

教师:

同学们请说出说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故事,并指出“落雁”指的是谁?

教师: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杜甫关于王昭君的诗歌《咏怀古迹》,体会杜甫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学生观看大屏幕

学生回答“王昭君”

 

通过播放流行歌曲《月满西楼》引入课堂,目的是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情感氛围。

展示这首词

知人论世,了解怀古诗及其特点

 

教师提问关于作者及怀古诗的相关文学常识,解读作者

 

怀古诗分借古讽今,借古喻己两种。

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同时也是对初中语文知识的回顾。

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解决读音

教师进行诵读信息指导

指导:

语速,节奏,重音,感情。

1、听读。

  2、自由读。

学生进行朗读,并进行评价

通过诵读感悟诗词,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品读全诗

●一、品读全诗

同学朗读诗歌,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请在原文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

二、问题探究

提问:

1、这首诗写的是怨恨,为什么开始不写怨恨?

明确:

写景

2、描写怎样的画面?

用原诗的话回答

明确:

群山万壑赴荆门

4、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

作用?

明确:

拟人。

这里用一个“赴”字,就表达出群山奔赴的气势,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壮丽。

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本来是用来烘托生长英雄的地方,诗人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王昭君的不同凡响。

5、颔联营造了什么氛围?

明确:

“紫台”与“青冢”的色彩对照,“朔漠”与“黄昏”的意境渲染,营造出浓浓的悲凉萧瑟的氛围,透出了强烈的悲剧色彩。

6、为什么说昭君出塞的故事是悲剧?

明确:

毛延寿的一颗丧父落泪痣,让昭君做了三年冷宫人。

然后,一纸和亲书,她的美便终老在了单于父子的怀抱。

颈联“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作了交代。

7、昭君的悲剧是谁造成的?

明确:

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造成了昭君抱恨天涯,葬身异域的悲苦命运。

 

学生通读全篇,回答“昭君出塞”,指出主旨“怨”字

 

学生思考、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各小组选取一名代表回答

 

 

学生尝试理解词的情感,找到关键词。

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分享不同观点。

 

重点学习

8、“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句中那两个字点眀了主旨?

明确:

“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

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乐,正是昭君在诉说着她的怨恨!

这两句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既有对她的赞扬,又有对她的同情。

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好像又响起了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三、解决问题、共同探究诗歌主题

1、《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明确:

诗人曾因救忠臣被肃宗贬官(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一片忠诚,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被贬,能不怨恨吗?

但这种怨恨又不能明说。

所以题目为《咏怀古迹(其三)》,同抒不幸,共表怨恨之情。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学生合作探究,解决字词

 

学生合作探究,发表观点

 

学生思考问题,发表观点

 

 

利用写作背景帮助学生加深学生的认识

 

通过两者对比看作者这昭君相似遭遇

 

 

点评

 

1、说出你学习诗歌的感受

明确:

诗歌的主旨虽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寄寓思乡之情,也借昭君遗恨绝域,曲折表达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感慨。

 

学生再度探讨,

 

 

帮助学生整体感知

课堂练习

●四、课堂训练

西施滩      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 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 似有不平声。

西  施     罗  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提问:

两首诗的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时,所用的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两首诗的三、四句作简要赏析。

明确:

崔诗“浣纱春水急, 似有不平声。

” (借景抒情、比喻)

刘诗“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对比、反问)

 

五、总结:

艺术技巧

   1.借古讽今,怀古伤己。

   2.对比鲜明,对仗工稳。

 明确:

这是是一首怀古诗(咏史诗),怀古伤己,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来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

3、整体感知

背诵诗歌,品味语言,领悟情境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两首词的不同

 

学生朗读全词,并进行背诵

 

 

通过比较,加深学生对写作手法的运用

 

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总结

 

布置作业与学习反馈

●七、作业

贾生①唐·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②。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③。

①贾生:

贾谊,西汉著名的政论家,力主改革弊政,提出许多重要政治主张,但却遭谗被贬,一生抑郁不得志。

②宣室:

汉未央宫前殿的正室。

逐臣:

被贬之臣。

贾谊被贬后,汉文帝曾将他召还,问事于宣室。

才调:

才华气格。

③可怜:

可惜,可叹。

苍生:

百姓。

问鬼神:

事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文帝接见贾谊,“问鬼神之本。

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席。

提问:

请问这首诗的艺术手法是什么?

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以书面形式上交

教师针对学生上交的作业予以点评

教学流程图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总结

七、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授情况设计成表格形式。

项目

A(优秀)

B(良好)

C(合格)

D(不及格)

教师课堂效果

教学目标完成情况

教学课堂流程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预习本课情况

课堂参与情况

思想情感的把握

小组学习情况

组内成员合作情况

组内成员探究情况

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也可以针对学生的课堂反应进行评价。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鼓励性话语,眼神来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引导学生克服学习上的一些困难,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良好的授课效果和学习效果。

八、帮助和总结

这节课通过PPT课件的应用,使诗词鉴赏这个学习内容不再枯燥无味,课堂上,教师通过图片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体把握中,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小组讨论,学生互相帮助,互相补充。

在课堂上,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教师设置不同的问题,由浅入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使教学目标基本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