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女性缠足.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74397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4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中国古代女性缠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论中国古代女性缠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论中国古代女性缠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论中国古代女性缠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论中国古代女性缠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论中国古代女性缠足.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论中国古代女性缠足.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论中国古代女性缠足.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论中国古代女性缠足.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论中国古代女性缠足.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中国古代女性缠足.docx

《论中国古代女性缠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中国古代女性缠足.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中国古代女性缠足.docx

论中国古代女性缠足

湖南师范大学

树达学院

《中国古代文化史》结业论文

论文题目:

从缠足到妇女解放运动

专业历史学

年级2010级

学生姓名付伟男

 

2012年6月

摘要:

在中国绵延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代的先辈们用自己的智慧和血汗,为我们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从远古的耒耜到商周的青铜器,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从诸子百家到独尊儒术,从四大发明到万里长城,中国古代文化一直领先着世界潮流,以其极富有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一直作为人类文明的楷模。

但为什么在中国古代社会却出现了一种畸形的文化现象-----女性缠足。

女性缠足是一部血淋淋的历史,其传播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它不论从女性的身体上还是人格尊严上,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直至中国近代才被废止,跨度长达近千年。

下面主要从缠足的产生发展和衰亡,产生的原因及社会背景,不缠足运动和妇女解放及女权运动兴起,女性缠足的当代延续方面来进行论述。

关键词:

三寸金莲性文化妇女地位不缠足运动女权兴起

 

(一)

缠足,俗称三寸金莲,或者裹脚,即用一个较长的布袋有的甚至用夹板将女性的脚踝紧紧裹住,从而使脚上的肌肉和骨头变形弯曲,以迎合当时人们审美的需要,一般女性从4,5岁就开始残酷的裹脚,直到成年骨骼定了型,才把夹板或者布条扯下来,有的人甚至裹到去世。

用过去流行的一句话“小脚一双,眼泪一缸”是其痛苦的真实写照。

但它作为中国的一大封建陋习延续了近千年,那它是从时候发展起来的呢?

据考证,缠足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没有统一的意见,不一一而列。

但主要流行的观点有三种,一个是隋朝说,一是南唐说,最后是宋说。

隋说主要是民间传说,相传隋炀帝东游江都,召集美女拉纤,其中有一个叫吴月娘的,她的父亲为她打造了一把三寸莲花刀贴在脚底,每走一步就在地上印出莲花的样子,隋炀帝大悦,吴月娘由此有机会靠近隋炀帝而刺杀,但刺杀未成,吴月娘便投河自尽,然后隋炀帝下令,不论女子多么漂亮,“……裹足女子一律不选”【1】。

民间为了纪念吴月娘,于是纷纷裹起脚来。

民间传说的可信度有限,也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况且从隋唐出土的文物中,亦不见有女子裹脚的形象出现,即使有,多只是用布裹脚而起护脚功能,不见其三寸金莲状。

特别是到了唐代,民族文化融合程度加深,裹脚的可能性也大为降低,加之唐朝以肥胖为美,试想一个小脚如何承受得起整个身体的重量呢?

最后要说明的是,唐朝妇女的地位虽然不能与男人相比,但相对于宋朝,社会的伦理观念并没对妇女产生严重的束缚,女子可以走出闺阁外出上街,甚至也可以不守寡而改嫁。

因此,缠足起源于隋唐是值得否定的。

南唐说,有史料记载“李后主宫嫔窅(yao)娘,纤丽善舞。

后主作金莲,高六尺,饰以宝物细带缨络,莲中作品瑞莲,令窅娘以帛缠脚,令纤小,屈上作新月状。

素袜舞云中,回旋有凌云之态。

”【2】蒙古统治者可能更好进行民族区分唐镐也有诗“莲中花更好,云里月长新”也因窅娘而作。

也就是说,窅娘缠着脚翩翩起舞更让李煜着迷,甚觉美丽。

于是,事情传开,慢慢地民间也纷纷效仿。

小脚又被称作金莲便源于此。

关于南唐李煜说,其历史的真实性仍值得怀疑,一是仅凭零星几个后人的记载没有广泛性,可信度不高,二是缠足风气的传播和盛行过程也缺乏历史真实性的记载。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楚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就是缠足的起源跟统治者的骄奢淫逸的生活作风有关,应该首先产生并流行于社会上层,也作为高贵身份的象征,以区别于庶民。

宋朝说,北宋苏轼在评论舞妓时有诗云:

“凃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云,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穿宫样稳,并立跌困。

纤妙应说难,须从掌上看”【3】南宋有辛弃疾“淡黄弓样鞋儿小。

腰肢只怕风吹倒。

蓦地管弦催。

一团红雪飞。

曲终娇欲诉。

定忆梨园谱。

指日按新声。

主人朝玉京。

”【4】通过这些诗中我们可以定论,在北宋的时候缠足已经开始。

然又据陈东原考“……自五代起始缠足后,北宋徐积《咏蔡家妇》就有‘但知勒四支不知裹两足’之句。

陆放翁《老学庵笔记》云‘宣和末女子鞋底尖以二色合成,名错到底’。

《宋史五行志》‘理宗朝,宫人束脚织值,名快上马’……”【5】得到进一步补充。

暂不论陈东原是如何论述缠足不早于五代之说,在前面已经推论出缠足不可能始于隋唐的结论,而北宋之时缠足已经兴起,于是可以大胆推论在北宋之前隋唐之后,缠足已诞生,只是由于缠足仅限于少数贵族上层,还没有形成大的风气,未能引起史家的足够重视,且因战乱,史料遗缺因而只有通过推理。

对于缠足的确切起源,则有待于史料的进一步挖掘。

虽然缠足在北宋已有明确记载,但其发展和盛行则需要一段过程。

南宋有诗言:

“妇人缠脚,不知起于何时,小儿未四五岁,无罪无辜,而使之受无限之苦。

缠得小来,不知何用?

”【6】对南宋初人张邦基亦有记载:

“妇人之缠足,起于近世,前世书传皆无所自。

”以及在北宋王居正《纺车图》中的妇女也是天足形象。

于是可以推断,缠足之风在北宋初年仍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到了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为了宣言三从四德,封建伦理纲常,把妇女束缚在闺房之内,于是推崇小脚,这之后缠足之风大为兴盛。

在这之前,即使是理学开创者之一的程颐也是反对子女缠足的。

因此缠足对象的范围仍有所局限,“……缠足现象,从流行的地区来看,也多见于城市中;从社会阶层来看,仅局限于贵族和妓女,下层劳动妇女缠足的现象颇为罕见。

……南宋时,小脚已成为首都临安时髦妇女的一种象征……”【7】

元朝建立之后,缠足风气渐胜于南宋,元杂剧中,亦有“小小鞋儿连根秀,缠得帮儿瘦,腰似柳,款款金莲懒抬头”【8】“三月三日曲水边,一步一朵小金莲”【9】“盈盈娇步小金莲”【10】。

而到了明代,妇女缠足已成为社会地位,贵贱等级的重要标志,明清缠足进一步向民间流转,尤其是清朝,缠足则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几乎汉人女子均缠足,“尤其在山西,河北,京津,山东,陕西等地最为流行。

其中尤以山西小脚为最,并有‘从来小脚说山西’之誉”【11】即使在清朝因满人不喜欢汉人习俗,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如颁布剃发令,“在康熙三年,禁止缠足,凡违者均要枷责流徙,十家之长及乡里长官皆要治罪。

……到了康熙七年,缠足又公开合法的流行起来”【12】反映了缠足之风深入社会意识形态骨髓中,甚至满族上层女子也东施效颦起来,直到乾隆皇帝多次下令禁止,才杀住满族女子缠足之风。

之后到了太平天国运动,首先提倡反对缠足,但起效不大。

清末,许多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缠足造成中国妇女的柔弱,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成立了一些天足会。

维新派领袖康有为亦以《戒缠足会檄》来反对缠足。

直到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的清朝,1912年孙中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颁布命令在全国范围内废除缠足,不缠足运动兴起,前期主要局限于城市,后期才开始影响农村。

但由于缠足观念根深蒂固,还是有很多地区和人民继续缠足。

(二)

冯骥才在《三寸金莲》里说了这么一句话“小脚里头藏着一部中国历史”,这是一部以封建礼教为根本的泯灭人性的历史,同时这也是一部以男人趣味为导向的,一种变态的传统性文化的历史(“造淫具”李汝珍语)。

在论述缠足产生的具体原因之前先讲一下女性地位的历史变迁。

用马克思的理论来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地位的高低决定了生存地位的高低。

远在旧石器母系氏族时代,人类主要以女性采集野果等植物和男性狩猎的方式来维持生存,但由于生产工具及智力的限制,并且狩猎的风险性,偶然性较大,人类不得不主要依靠女性采集来的食物求生,这时,女性处于主导地位,男性依附于女性。

但随着生产工具的更新,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人类开始了定居和农耕,依靠力量和身体的男性其作用越显突出,女性在经济上的地位逐渐下降,人类步入了以男权为主导的父系氏族时代,到了后来建立了封建宗法制,父亲在家庭中具有绝对权威,标志男性的极权统治开始。

此时,女性没有了独立的经济来源,逐步丧失了财产的所有权和继承权,开始成为男性的附属品。

这就是女性的地位和权力低于男性的根本历史背景。

具体来说,缠足诞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民族意识的原因。

元蒙古人统治时期,缠足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民族区分,而到了清军入关后,清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对男性要求剃发易服(留头不留发),女性则禁止缠足,前者在清统治者的强力压制下得到了有效实现,后者一方面由于传统的力量太大,另一方面则被认为是汉人反抗满人统治的表现。

传统的封建礼教男尊女卑尤其是程朱理学对妇女的限制,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把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伦理纲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发展到高峰,以局限她们的活动范围,把妇女束缚在闺阁之中,强化男女有别意识,防止其抛头露面。

另一方面防范小脚外露容易遭来外来男子的觊觎,以实现其丈夫完全霸占其贞操的目的。

如元代伊世珍的《琅环记》说:

“吾闻圣人立女而使之不轻举也,是以裹其足,故所居不过闺阁之内,欲出则有帏车之载,是以无事于足也。

”又比如《女儿经》中说:

“为什事,裹了足?

不因好看如弓曲;恐她轻走出房门,千缠万裹来拘束。

”最后谈一下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之说,“他们把宗教禁欲主义当成全社会的道德伦理原则,后来又通过刑律,舆论和奖惩措施进一步强化和实施这类原则。

结果把整个社会变成一座大寺院,人人都得恪守其清规戒律……然而非常遗憾,正式那些颁布道德者和维护原则着首先破戒。

二程,朱熹等一面高喊‘灭人欲,存天理’,一面大遂其欲,大灭其理。

”【13】女性是这些伦理纲常的最大受害者!

对比起后面所说的缠足和性文化,这些理学家们更显得虚伪。

病态的审美观赏心理。

对男性而言,“男以强为美,女以弱为美”,小脚宜人,女性因为小脚走路不稳而体现出柔弱,身体的婀娜妩媚,给男人以美感,且通过统治者的爱好及一些文人的诗词对小脚的描述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缠足的发展。

另外,古代人的审美观大致是“年轻纤巧,曲线优美,柔弱无骨,削肩细颈,罩在华美紧身缎子下的肌肤美如凝脂,纤纤玉手……”【14】这在外表上显示出女性的柔声细气,举止舒缓,以表阴柔之美。

到了宋以后,女子的小脚已经成了审美的重要标准,甚至超过了身材和容貌,在那时无聊的世人还以“小,瘦,尖,弯,软,香,正”七个标准来品评小脚,并把小脚的美分为超品,上品,中品,下品等。

到了元代,甚至出现了妓鞋行酒的游戏,公然对小脚进行把玩,赤裸裸地侮辱女性的尊严和人格。

而对女性而言,是否缠足已经成为能否嫁入好的人家的准绳,导致传统母亲也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就给女儿缠足,以半残的代价来投男人所好,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甚是悲哀。

另一方面,从人们的思维定式看,缠足之风约定成俗,人们已经很难摆脱这种固定了的模式的限制,就如马克思所说的“一切意思先辈们的传统会像梦魇一样缠着活人的头脑”。

传统的变态性文化和纲常伦理的交融。

有句俗语是这么说的“东方看脚,西方看腰”,这都体现了东西方男人对女性的把玩意味。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卡尔·斯塔夫·荣格都认为鞋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

”“林语堂在《吴吾国吾民》中说‘缠足却为中国人在性的理想上最高度的诡秘’”【15】有些人把小脚含在口里,也隐藏着对性的原始嗅觉和刺激,再借用林语堂的话来说,缠足是中国人性幻想的一种欺瞒手段。

另一方面,缠足给性的满足也提供了方便之门。

在近代有个叫张竞生的写了一本研究女性裹脚的书《采菲录》,在这里面他是这么描述的“因为三寸金莲难于行走,走动时着力处全在臀部,运动久了,两条大腿就发达,大腿发达了,生殖系统也随着而发达。

”而另一个研究金莲的台湾专家,张慧生认为“裹小脚的女人下半身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这使她的大腿的皮肤和肌肉还有阴道的肌肤变得更紧。

这样走路的结果是,有着‘三寸金莲’的女人的臀部变大并对男人有性的诱惑力”。

后来人的也研究得出,因为缠足,使足的形状成为畸形,当足部接触地面时,全身的重量集中于踵部。

也就是说,缠足后的女子是用踵部走路的,因此,每走一部,就会牵动腰髋部,长此以往,使妇女的腰髋部发达,影响骨盆,那么,对妇女的性以及生育都有影响。

再则,在中国传统纲常文化“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维模式之下,男人不得不以生育一个儿子作为嗣子,延续宗族血脉,缠足之性文化在自觉不自觉的历史状态下与纲常伦理相结合,进一步巩固了缠足在男性心目中的地位,缠足得到稳固发展,以致化为顽疾深埋于中国传统文化之髓中,难以拔除其根。

这样,妇女的地位就完全沦为男权主义指导下的男人的性对象和传宗接代的工具,其独立人格完丧失殆尽。

中国传统妇女缠足的原因是复杂的,有封建伦理的压力,有男权主义的强制,也有民族性和传统性的力量驱使。

不管怎么,缠足对中国传统妇女而言始终是抹不去的梦魇。

(三)

关于反对缠足的呼声,古已有之,但由于它已成为社会顽疾实难根除,直至清末民初,不缠足运动兴起之后,缠足之风才有所收敛。

宋人车若水曾在《脚气集》里说“妇人.......无罪无辜,而使之受无限之苦,缠得小束,不知何用?

”这可以算是反对缠足的最早记载。

到了满清入关,统治者也是禁止缠足的,不论是顺治还是康熙都曾多次下过禁令,有诏曰“其女若妇有抗旨缠足者,其父若夫杖八十,流三千里”。

康熙三年重申禁令,将杖数减为四十。

【16】但因积习已深,地方官也未严格执行,缠足禁令在清代空为具文罢了。

清朝后期最先开始不缠足的要算太平天国和教会活动了。

洪秀全曾受过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宣扬天下男女皆兄弟姐妹,不应该有性别歧视,这种想法变构成了太平天国放足政策,也成为其他许多解放妇女措施的思想基础。

如《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分男,妇,予女子同等分田之权,甚至创立女子科举,使女子经经常之管道与男子同享任官之权”【17】虽然《天朝田亩制度》具有一些理想性,但其实施程度存在问题,清末的不缠足运动的起源可能不是从此开始,只能说对后世还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真正开始不缠足运动要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人们深深感到亡国灭种的危机,救亡图存思想盛行,要强国强种,以革除缠足为起点,兴女学以提高妇女的知识水平。

较早的有郑观应为代表“至妇女裹足,合地球五大洲万国九万余里,仅有中国而已”“苟易裹足之功,改而就学,罄十年之力,率以读书,则天下女子才力聪明,岂果出男子下哉?

”【18】

严复在《原强》中也亦曾说“......而沿习至深害效最著者,莫若吸食鸦片,好缠足二事”。

反对缠足已经成为当时不少知识分子的共同感受了。

到了后来,各地不缠足会纷纷兴起。

从资料上看,清季反缠足组织,最早的算是由教会牧师光照在1875年(光绪元年)厦门所创的“戒缠足会”,在宣言基督教的同时,也善劝信徒革除陋俗,到了戒缠足会成立的第三年,入会者共八十余家。

【19】慢慢地不缠足会越来越多,不仅有戒缠足会(1875),不裹足会(1883),天足会(1895),还有粤中不缠足会(1895),龙山不缠足会(1896),澳门不缠足会(1897),广州不缠足会(1897),不缠足会(1897),福州戒缠足会(1897),湖南不缠足会(1897),杭州放足会(1903)等等。

从创始人和组成成员来看,不缠足会基本上包括几类人:

在华外人,尤其是与基督教教会有关的外人;维新派知识分子(以康梁为代表),地方士绅及地方官员;革命党及其支持者。

就不缠足组织的地区分布而言,首先值得注意的是两个最主要的不缠足会,即外人创办的天足会(1895),和维新派在1897创办的不缠足会,总会皆设在上海,显示不缠足运动与整个中国近代化自沿海区域,尤其是通商大阜,到了后来不缠足会改革运动讲其方向转向风气闭塞地区。

【20】总的来说,这是一场以城市官宦和士绅阶层为主的运动,对广大农村地区的影响力有限,但随着不缠足会发展得广度和深度,必然会对农村进行渗透。

清末不缠足运动的性质与意义。

一方面其倡导者主要由西方传教士或与教会有关的人本着教义或者人道主义,以及中国少数官绅与知识分子在受到西方刺激,有感于亡国灭种的危机,力图救亡图存的产物,要求放足。

另一方面,不缠足运动是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产物。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论是商人还是从事实业救国的官绅阶层,都要求发展经济,办工厂搞实业,这就需要大量劳动力,而缠足对从事劳动是很大的阻碍,必然要求解放妇女,引入生产。

当然,也有少数接受了西方思想的知识分子,提倡男女平等,维护妇女的基本人权,倡导妇女解放,尊重妇女人格尊严等。

但从大体来看,清末的不缠足运动发起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妇女的福祉,而是迫于外来压力民族危机,把对身体和知识进行解放的妇女看出强国强种的工具。

”【21】而到了辛亥革命后,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并认为缠足是把妇女视为玩物,丧失人格的表现,各省各地区陆续颁布禁止缠足的条例,但对某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其影响力仍然有限,即使有法令的颁布,其实施程度和力度在传统思想的阻力下难以施展,到了新中国成立,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下达《关于禁止妇女缠足的命令》,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年轻女子缠足现象基本绝迹裹脚的时代已经结束,妇女们已经可以走出家门自由从事各种生产生活了。

总的来说,不缠足运动对中国妇女的解放起着先锋作用,也是中国近代女权运动的先声,尽管最初并不是真正为了妇女的权力考虑,但客观上放了足,解放了思想,妇女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权力。

 

注:

【1】XX百科(缠足)

【2】元末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五)引《道山新闻》

【3】苏轼《菩萨蛮·咏足》

【4】辛弃疾《菩萨蛮》

【5】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127页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年3月第一版

【6】车若水《脚气集》

【7】梁宁森《中国古代缠足略说》西安联合大学学报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第一期第七卷

【8】商挺·潘妃曲(张月中王钢《全元曲》中州古籍出版社)

【9】张可久·寒儿冷(张月中王钢《全元曲》中州古籍出版社)

【10】张可久·水仙子(张月中王钢《全元曲》中州古籍出版社)

【11】梁宁森《中国古代缠足略说》西安联合大学学报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第一期第七卷

【12】梁宁森《中国古代缠足略说》西安联合大学学报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第一期第七卷

【13】 郑思礼《千年不解之结·性文化》163页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

【14】文洁华《美学与性别冲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5】张宁《三寸金莲·关于妇女缠足》四川美术学院400053

【16】李贞德梁其姿《妇女与社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报社2004年第一版377页

【17】李贞德梁其姿《妇女与社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报社2004年第一版380页

【18】郑观应《盛世危言》

【19】李贞德梁其姿《妇女与社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报社2004年第一版392页

【20】李贞德梁其姿《妇女与社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报社2004年第一版406页

【21】李贞德梁其姿《妇女与社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报社2004年第一版420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