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征占可行性报告讲解.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74754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4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地征占可行性报告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林地征占可行性报告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林地征占可行性报告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林地征占可行性报告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林地征占可行性报告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林地征占可行性报告讲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林地征占可行性报告讲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林地征占可行性报告讲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林地征占可行性报告讲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林地征占可行性报告讲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林地征占可行性报告讲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林地征占可行性报告讲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林地征占可行性报告讲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林地征占可行性报告讲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林地征占可行性报告讲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林地征占可行性报告讲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林地征占可行性报告讲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林地征占可行性报告讲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林地征占可行性报告讲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林地征占可行性报告讲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林地征占可行性报告讲解.docx

《林地征占可行性报告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地征占可行性报告讲解.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林地征占可行性报告讲解.docx

林地征占可行性报告讲解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提要

项目名称:

商南县燕子沟文化娱乐中心建设拟使用林地项目

建设单位:

商洛华源实业有限公司

业主性质:

私营企业

法人代表:

贺学华

项目性质:

新建

建设期限:

建设期限2年,2012年7月—2014年6月。

林地使用年限:

长期使用,拟使用年限70年以上。

建设的目标:

在商南县城北部燕子沟建设文化娱乐中心,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味,服务商南民众,为建设“安定和谐”的新商南做出积极贡献。

建设地点:

建设地点位于陕西省商南县城关镇东岗村。

建设内容:

商南县燕子沟文化娱乐中心建成后将成为商南县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市民互动场所,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办公楼、宴会中心、KTV影城、健身会所、水疗会馆等,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在项目区南北两侧配套建设休闲绿地、运动场地,主入口处建设主题广场等。

投资规模及来源:

项目总投资估算额为4919万元,其中土地费用206万元,工程费用4400万元,其他费用221万元,预备费92万元。

所以资金来源于企业自筹。

项目效益:

项目建成后,企业正常年份可实现经营收入2573.1万元,年上缴营业税及其附加141.5万元,企业所得税392.3万元,税后利润为1176.8万元。

项目投资利润率(税后)为13.68%,投资回收期(税后)7.5年(不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

项目实施后,能够促进商南县文化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提升当地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味,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同时,项目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并直接带动当地约130人就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社会稳定。

项目提出过程及前期准备情况:

近年来,随着商南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地提高,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对文化、娱乐生活的追求也与日俱增。

商南县广大人民群众有着热爱文化、体育、游乐等事业的优良传统,在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群众积极开展舞狮子、玩龙灯、看地方戏表演、开展篮球赛等各种文化活动。

但目前商南县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比如KTV、电影院、健身房、水疗会馆这些早已经在大城市普及的文体休闲场所,在商南县的发展还较为缓慢,年轻人对这些娱乐方式的热衷心情得不到满足;缺乏规范、开阔的群众性活动场所,居民的文化体育活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商南县的城市接待水平也有待提高,相对上档次的酒店只有商南宾馆、秦东宾馆、海天金丝峡等少数的几家,并且功能不完善,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商南县在深入实施的“五大带动战略”中,提出城市建设规划总体思路是“东扩南移西延北改”,给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商南县政府规划在县城北部燕子沟建设文化娱乐中心项目,并采取市场化运作,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引进商洛华源实业公司,进行项目建设。

2012年6月,商洛华源实业公司委托陕西省工程咨询中心编制了《商南县燕子沟文化娱乐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0年7月23日,商南县发展改革局以商南发改备案[2012]39号文对《燕子沟文化娱乐中心建设项目》进行了批复,同意备案。

并要求建设单位按程序向国土、城建、水利、林业、安监、电力、交通执法大队等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力争早日动工建设。

由于该项目位于城关镇集体林区,项目建设涉及使用林地,根据国家林业局《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的规定,用地单位申请使用林地,应当提供有相应资质的林业调查设计单位编制的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

为此,2012年7月,商洛华源实业公司委托陕西省林业勘察设计院编制该项目拟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

1.2拟使用林地概况

拟使用林地位置:

该项目使用的林地在行政区划上位于陕西省商南县城关镇境内,林地权属为集体,属东岗村所有。

使用林地在空间分布上由一片林地组成,中心地理坐标(中国80坐标系统,下同)东经110°52'49.5″,北纬33°32'26.5″。

海拔高度在500—550米之间。

图1项目使用林地位置图

拟使用林地类型及面积情况:

该项目使用林地3.3653公顷(50.48亩)。

按林地类型划分:

防护林地面积0.7635公顷,灌木林地面积2.6018公顷。

拟使用林地按权属分布情况:

该项目使用林地3.3653公顷,全部为集体林地,林地所有权属城关镇东岗村所有,集体林林权制度改革后,所有林地落实到农户,但目前没有发放林权证,有县人民政府出据的林权证明。

拟使用林地按用途类型情况:

项目使用林地3.3653公顷,全部为文化娱乐中心建设用地,包括主体建筑、绿地和休闲广场。

建设单位使用林地情况:

在外业勘察期间,没有发现建设单位有未经批复先占林地和未经批复采伐林木的情况,建设单位能够积极主动与商南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联系,了解办理使用林地的有关程序,委托有资质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编制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并积极与林地所有者协商有关补偿事宜。

拟使用林地林木采伐情况:

该项目需要进行林木采伐,需要采伐林木蓄积18.9立方米,全部为林分蓄积。

1.3编制依据

1.3.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4月29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2000年1月29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8月29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8年12月27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04年8月28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2年2月12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6年9月30日。

1.3.2行业及地方技术标准、规范、办法、文件

(1)国家林业局《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2号令);

(2)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规范》的通知,林资发(2003)139号;

(3)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写规范》的通知,林资发(2002)237号;

(4)陕西省财政厅、陕西省林业厅关于印发《陕西省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陕财办综(2003)19号;

(5)陕西省林业厅《陕西省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写规范》,陕林字(2005)260号;

(6)陕西省林业厅《陕西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实施办法》,2004年。

1.3.3项目技术文件

(1)《商南县燕沟文化娱乐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陕西省工程咨询中心,2012年6月;

(2)商南县发展改革局《关于燕子沟文化娱乐中心项目备案的通知》,商南发改备案[2012]39号,2012年7月23日;

(3)《商洛市商南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2009年5月。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项目区概况

2.1项目背景

随着商南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地提高,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对文化、娱乐生活的追求也与日俱增。

商南县广大人民群众有着热爱文化、体育、游乐等事业的优良传统,在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群众积极开展舞狮子、玩龙灯、看地方戏表演、开展篮球赛等各种活动。

但目前商南县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比如KTV、电影院、健身房、水疗会馆这些早已经在大城市普及的文体休闲场所,在商南县的发展还较为缓慢,年轻人对这些娱乐方式的热衷心情得不到满足;缺乏规范、开阔的群众性活动场所,居民的文化体育活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商南县的城市接待水平也有待提高,相对上档次的酒店只有商南宾馆、秦东宾馆、海天金丝峡等少数的几家,并且功能不完善,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商南县在深入实施的“五大带动战略”中,提出城市建设规划总体思路是“东扩南移西延北改”,给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商南县政府规划在县城北部燕子沟建设文化娱乐中心项目,并采取市场化运作,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引进商洛华源实业公司,进行项目建设。

2012年6月,商洛华源实业公司委托陕西省工程咨询中心编制了《商南县燕子沟文化娱乐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0年7月23日,商南县发展改革局以商南发改备案2012)39号文对《燕子沟文化娱乐中心建设项目》进行了批复,同意备案。

并要求建设单位按程序向国土、城建、水利、林业、安监、电力、交通执法大队等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力争早日动工建设。

该项目前期准备基本就绪,亟待开工建设,由于该项目位于集体林区,涉及使用林地,根据国家林业局《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的规定,用地单位申请使用林地,应当提供有相应资质的林业调查设计单位编制的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

为此,2012年7月,商洛华源实业公司委托陕西省林业勘察设计院编制该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

我院接受委托后,组织了3名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了勘察,通过查阅资料、社会调查和现地调查相结合的办法,掌握了项目区生态环境、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古树名木的种类、数量和质量等基本情况,查清了项目拟使用林地的数量及其分布情况,并结合工程建设特点和内容,分析了项目建设对森林生态系统现实和潜在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本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及有关专题报告和图件等,提出了使用林地可行性结论。

2.2地理位置

商南县地处秦岭东段南麓,是陕西东南门户,是出豫入陕第一县,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丹江中游地区。

坐标介于东经110°24'-111°01'之间,北纬33°06'-33°44'之间。

北依蟒岭与河南省卢氏县接壤,南障郧西大梁与湖北省郧县、郧西县为邻,东界界牌与河南省西峡县相望,西至冀家湾与本省丹凤县毗连。

南北长72公里,东西宽58公里,国土总面积231487公顷。

距离商洛市108公里,距离西安市、南阳市、十堰市均不到2个小时的路程,是西安市第二生活区。

区域内312国道、沪陕高速、西南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优势明显,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和“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的辐射区。

该项目所在地位于商南县城北部县河左岸,距城区中心距离1.5公里,属城市规划区。

2.3自然概况

2.3.1地形地貌

商南是一块结构复杂,以低山、丘陵为主体的山区县。

全县地势南部和北部较高,东南部和中部较低。

丹江自西向东横贯县中部,将全县分为丹南、丹北两部分。

丹北是蟒岭和流岭山地的延伸部分,岩性以石英片岩、石英岩为主,山势多呈西北、东南走向,山体浑圆,岗恋起伏,西界公路以南地区,河谷开阔。

丹南是新开岭山地,岩性以结晶灰岩、板岩、千枚岩、石英片岩、大理石岩、变砂岩为主,山势西、东走向,山势陡峭,河谷深切,多溶洞山泉。

丹江两岸及其支流,包括县河、滔河、清油河、黑漆河等流域两侧的滩地、山前冲积扇,地势较为平坦开阔,属于河谷川道地貌。

商南境内山峰耸立,谷岭相间,有千米以上高峰411座,最高点玉皇尖海拔2057.9米,最低点梳洗楼丹江河谷海拔216.4米。

全县河谷川原面积占6%,低山丘陵面积占71%,中山面积占23%。

2.3.2气候

商南县地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年日照时数1811.8小时,日照百分率45%,太阳年辐射总量每平方厘米为121.7千卡。

年平均气温13.7℃,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6.0℃,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5℃。

极端最高气温40.5℃(1966年7月19日),极端最低气温-12.1℃(1977年1月30日)。

无霜期245天。

≥10℃积温4406.2℃。

均年降水量803.2毫米。

7月多暴雨,秋季多连阴雨。

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连阴雨、暴雨、冰雹等。

2.3.3土壤

项目区地势垂直高差变化较大,土壤类型多样,主要土壤主要为黄棕壤、黄褐土,土层厚度一般20-40厘米,腐殖质层约5厘米。

土壤结构为团粒状,含沙量较高,透气性较好但保水性较差。

林地质量等级主要为Ⅳ级。

2.3.4森林资源概况

商南县总土地面积231487.0公顷,其中林地面积201077.9公顷,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86.9%;非林地面积30409.1公顷,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13.1%。

全县活立木总蓄积384.18万立方米,森林蓄积363.50万立方米。

森林覆盖率56.1%,林木绿化率71.9%。

全县林地资源中,乔木林面积126986.5公顷,占全县林地面积的63.2%,竹林面积9.4公顷;疏林地面积2097.0公顷,占1.0%;灌木林地面积38613.5公顷,占19.2%;未成林地面积为17723.9公顷,占8.8%;苗圃地面积22.7公顷;宜林地面积为15624.9公顷,占7.8%。

项目所在的城关镇总面积16195.6公顷,林地面积为13607.9公顷,活立木总蓄积31.20万立方米。

森林覆盖率64.2%。

在林地中,有林地9974.1公顷,疏林地133.1公顷,灌木林地1255.4公顷,未成林造林地1261.6公顷,宜林地面积962.5公顷(以上数据来源于《商洛市商南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2009年)。

2.3.5野生动物资源

商南县地处秦岭东南麓土石山区,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气候,境内野生动物区系复杂,野生动物种类较多。

据资料记载达278种之多,其中兽类主要有:

金钱豹、青羊、林麝、大灵猫、水獭、狐狸、鬃羊、猪獾、果子狸、野猪、猞猁、青鹿、麂、剌猥、大灵猫、野兔、狗獾、狼等;鸟类主要有:

长尾雉、金鸡、草鹭、大白鹭、白琵鹭、绿翅鸭、花脸鸭、绿头鸭、松雀鹰、燕隼、灰鹤等100余种。

天然鱼类有100余种,包括了汉江鲤鱼、大鲵、甲鱼等珍贵品种。

项目区地处秦岭低山区,区内以植被以栎类林和天然灌木林为主,间或分布有油松、侧柏、等人工林纯林,林相较差,森林覆盖率较低,因此动物种类相对较少,常见的兽类主要有野猪、草兔等3种,鸟类主要有麻雀、环颈雉、喜鹊等12种,两栖爬行类动物有2种。

2.3.6野生植物资源

商南县植物种类繁多,有植物218科2000余种。

木本植物有712种,其中乔木316种,灌木314种,藤本82种。

按区系划分可分为亚热带阔叶常绿、针叶林以及暖温带落叶阔叶、针叶林。

阔叶常绿乔木树种(组)主要有香樟、大叶楠、桢楠、山楠、石楠、乌冈栎、铁橡树、青橿、小青冈、尖叶栎、岩栎、油桐、柑橘、棕榈等。

落叶阔叶乔木树种(组)主要有栎类、杨类、榆树、楸树、核桃、栓皮栎、漆树、柿树、泡桐、板栗、臭椿、桑等。

针叶林树种(组)主要有油松、马尾松、华山松、杉木、柏类等。

根据地貌和植被分布特征,全县可划分为三个植被带,北部中山松、栎林带,树种(组)以油松、华山松、栎类为主,纯林少,以油松、栎类混交为主;中部低山丘陵油桐、刺槐和松类林带,优势树种(组)有马尾松、杉木、油松、栎类、刺槐、侧柏、油桐、漆树、桑、茶、果树等;南部中山松、栎带,优势树种(组)有马尾松、杉木、栎类、油桐、棕榈、乌柏等。

珍贵树种有:

七叶树、珙桐、鹅掌楸、连香树、枫香树、黄杨、水青树、红豆杉、银杏等。

灌木树种有黄栌、马桑、卫矛、胡颓子、胡枝子、山荆子、悬钩子、木姜子、忍冬等。

草本植物有禾草、菊科类、莎草、白茅、蕨类植物等。

项目工程区地处集体林区,植被以天然栎类林和灌木林为主,间或分布有油松、侧柏等,植被种类较少。

使用林地范围及周边500米范围内主要乔木树种有油松、侧柏、刺槐、杨树、辽东栎、盐肤木、阔杂,除辽东栎、刺槐、阔杂呈小块状分布外,其他树种为零星分布。

灌木树种有马桑、牛筋条、胡枝子、黄栌、忍冬、蔷薇等。

草本植物有禾草、菊科类、莎草、蕨类、白茅等。

2.3.7矿产资源

商南县境内矿藏丰富,目前已探明矿产资源32种,其中金属矿12种,非金属矿20种。

主要矿藏有铬、镁橄榄石、金红石、钾钠长石、水晶、铜、铁等,其中镁橄榄石、金红石、钾钠长石、水晶蕴藏丰富,品质优良,开采价值较高。

2.3.8景观风貌及旅游资源

商南县地处秦岭东南麓,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气候,具有明显的喀斯特地貌特征。

境内沟壑纵横,林木葱茏,山泉清澈,自然环境优越,旅游景点众多,尤其以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而闻名省内外。

境内有被誉为“峡谷奇观,生态王国”的金丝大峡谷,有水面宽阔气势磅礴的丹江,有风景秀丽林海茫茫的玉皇山省级森林公园,上苍坊森林公园,莲花岩瀑布,任家沟生态休闲园,泉茗生态观光园等一批著名景点。

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人文积淀,形成了众多人文景观,新石器时期村落遗址、秦楚分解墙遗址、古老的历史建筑、古石刻、闯王寨等都散发着幽幽古香、承载着厚重的历史。

特别以最近几年开发的商南金丝大峡谷森林公园为最优。

该公园位于陕西省商南县东南部新开岭腹地,距县城60公里。

园内风光秀丽,风格独特,风景如画,具有窄、长、秀、奇、险、幽的特点,集峰、石、洞、林、禽、兽、泉、潭、瀑等自然景观于一体,步移景异,景象万千。

被誉为“峡谷奇观,生态王国”。

金丝峡景区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生态中国贡献奖、中国王牌景区和中国最美十大峡谷等20多项殊荣。

金丝大峡谷森林公园以雄伟险峻的山体和茂密的森林为基础,以优美绚丽的水景为特色,以幽深曲折的峡谷为主体,以分明独特的山地气候和内涵殊深的道教文化为补充,是游人文化观光、科普教育、消夏避暑、休闲度假、森林旅游、科学考察、探险寻幽的理想去处。

任家沟生态休闲园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2.4社会经济情况

全县辖16个乡镇164个村3个社区,总人口23.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94万人。

有耕地35.61万亩,人均1.5亩。

2010年完成生产总值29.61亿元,完成地方固定资产投资33.76亿元,财政总收入2.3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81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4653元(数据来源于2011年商南县政府工作报告)。

商南县资源丰富。

盛产花生、茶叶、芝麻、油桐、板栗、生漆、猕猴桃、核桃等农林特产,是我国油桐、生漆基地县之一。

金丝峡、商南茶两大品牌享誉省内外。

商南县道路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境内交通便利,通讯便捷。

境内有G40沪陕高速,312国道,西南铁路,丹江水道横贯东西,商郧路、黄郭路、商卢路纵横南北,“三横三纵”的道路网络基本形成。

全县实现了乡乡通路、村村通路。

西北电网覆盖全县,村村通电。

程控电话、全球移动通讯和有线电视遍布城乡。

基础教育师资力量雄厚,全县有小学、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共185所,有职教职工2327名。

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全县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2人。

电视通村率达到100.0%,人口覆盖率达100.0%。

第三章项目拟使用林地现状调查情况

根据我院与商洛华源实业有限公司签订的编制《商南县燕子沟文化娱乐中心建设项目拟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协议书要求,2012年7月7日—8日,我院组织了3名技术人员,在商南县林业局林政科、设计队及建设单位有关人员配合下,对该项目拟使用林地的范围、地类、权属、林种、优势树种、组成树种、林木株数、蓄积、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进行了面调查,共区划调查林地小班3个,调查面积3.3653公顷(50.48亩);设置标准地2块,野生动物调查样线1条。

并按照有关规范、标准和《协议书》的要求,于2012年8月完成了可行性报告编制,为项目建设单位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提供了该项目使用林地各种基础数据。

3.1区划方法

本次区划调查深度采用森林采伐更新作业设计调查(简称三类调查)深度,技术标准主要执行《陕西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实施方案》、《陕西省森林采伐更新造林调查设计细则》中的技术标准。

区划时,在确定的使用林地范围内,采用现地实测定位、卫星定位系统(GPS)定位和对坡目视定位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全面区划,将各块林地分地类勾绘在1:

10000的地形图上,以工程区为单位,对各个地块由北到南,由左到右按顺序进行编号,调查区划时充分利用了项目区近期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图进行地类边界区划,保证了区划精度。

3.2小班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权属调查、立地条件调查、植被调查等。

权属调查:

以林地所有单位提供的林业部门发放的林权证为依据,未发放林权证的林地由乡镇林业站及相邻单位人员现场确定。

立地因子调查:

主要调查土壤,坡度、坡位、坡向、海拔高度等。

植被调查:

乔木林主要调查起源、林种、优势树种(组)、面积、龄组等;灌木林地主要调查灌木和草本种类、高度、盖度。

3.3蓄积量调查

拟使用林地面积较小的小班蓄积量采用每木检尺进行实测。

面积较大的林分蓄积调查,采用在调查区域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置标准地的方法进行调查。

标准地面积至少占调查总面积的10%。

通过对标准地内的林木分别树种进行每木检尺,林木起测直径为5厘米(灌木树种和藤本植物不检尺),然后根据每木检尺记录结果套查秦岭林区东部分树种一元材积表,来计算每个标准地各个组成树种的蓄积量及每公顷蓄积量。

每个林分类型通过多个标准地计算出的平均每公顷蓄积量来推算调查区(小班)的林分蓄积量,最后汇总计算出项目区蓄积量。

同时调查标准地内优势树种平均胸径、平均高、平均林龄、林组及标准地立地因子。

蓄积量单位为立方米,保留1位小数。

3.4面积量算

面积量算时充分利用了现代空间信息技术,主要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将地形图、工程总平面图、外业调查手图,通过空间配准后进行叠加处理,使所有的图形资料处于同一个投影带上的同一坐标位置,勾绘出图斑界线,然后通过计算机拓扑技术自动求算每个小班面积(面积求算采用高斯3度带投影,中央经线111度),面积求算在理论上没有误差,之后按统计单位,分地类进行汇总,得到项目区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

3.5其他项目调查

3.5.1野生动物调查

野生动物资源调查采用现地样带(线)调查法、访问调查法及查阅以往资料法等进行。

样带(线)法:

在进行林地调查过程中,结合行走路线布设野生动物调查样带(线),记录调查过程遇见的野生动物种类及其活动痕迹。

访问调查法:

在调查中访问当地居民、林业站职工,了解项目区及周边地区野生动物种类、数量及分布规律。

查阅以往资料法:

查阅过往野生动物调查资料,主要参考(1998年-2000年)项目所在地区陆生脊椎野生动物普查的成果、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资料等。

3.5.2野生植物调查

野生植物调查采用现地调查及参阅资料法。

项目区域的野生植物资源情况,主要参考项目区所在地林业区划、县志中林业志部分、秦岭植物志、及当地有关野生植物专项调查成果资料。

工程区的野生植物采取现地调查方法进行。

3.5.3古树名木资源调查

采用复核调查和补充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按照《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等有关标准,利用项目区林业部门的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建档成果资料,确定项目区域是否存在已经建档的古树名木资源,然后在项目区进行现地调查和访问调查,如在调查中发现档案中遗漏的古树名木,按古树名木资源调查的有关要求进行补充完善。

3.6内业资料整理及图件编绘

在室内对外业调查的资料进行全面检查,确认资料齐全无误后,进入报表统计、图件编绘和编写可行性报告阶段。

图件采用ARC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编绘,面积求算采用坐标解析法(投影方式:

高斯3度带投影,中央经线111度)。

以建设单位提供的用地范围为依据,采用1:

10000地形图为底图,以现地调查因子为依据编绘成使用林地现状图、总平面布置图等。

使用林地现状图在1:

10000地形图基础上自动绘制1:

5000,在图面上勾绘出地类界线,小班自动注记,有林地注记(小班号-面积/地类-林种),其他林地注记(小班号-面积/地类)。

以2007年11月27日接收的法国spot5高分辨率卫星数据为基础,经过一系列处理后成为正射影像图,以此为底图制作出1:

10000项目区卫星遥感影像图。

3.7调查结果

3.7.1拟使用林地现状

(1)拟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