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习字与书法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75166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习字与书法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上册习字与书法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上册习字与书法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上册习字与书法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上册习字与书法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上册习字与书法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上册习字与书法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上册习字与书法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上册习字与书法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上册习字与书法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上册习字与书法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上册习字与书法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上册习字与书法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上册习字与书法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上册习字与书法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上册习字与书法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上册习字与书法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上册习字与书法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上册习字与书法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上册习字与书法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习字与书法教案.docx

《四年级上册习字与书法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习字与书法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上册习字与书法教案.docx

四年级上册习字与书法教案

 

四年级习字与书法教案(上册)

(2018——2019学年度)

 

杨村十一小

李艳军

 

学期教学目标

1、书法课的教学要有人文性

素质教育要求教学要面对全体,使学生在多方面得到发展,书法教学作为培养特长一面来讲,要让学生了解书法的重要性,晓知并学习古代名人学有所成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艺术之感情和奋发向上的信心,从小养成喜好、爱好艺术的良好习惯,并且既学本领,又学做人。

2、书法教学要有针对性

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图人人都能当小书法家,但求个个参与,书写水平都有所提高。

其中还必得注重发现和培养人才,要注意选拔出类拔萃之优生作为培养对象,给他们机会,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书写技能,真正使他们的特长得到发挥,为他们的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书法教学要有持久性

欲获得某一知识、技能,并非三两日可成,必有时日来保证。

“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寒”,必须具有持久性。

1、学习书法不仅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要磨练学生的耐性。

要天天坚持不懈,如同做事,要有始有终。

平时要求学生每天利用一点时间(三二十分)练习巩固自己所喜爱的书法。

2、开展书法兴趣活动,在活动中比进步,比质量,比速度,比特色,并将学生的书法作业进行展评,以此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方可达到日久功成的目的。

教诲学生:

自古学艺无捷径,更不能如行人走路,三步并两步行。

天赋自来是有,但不学无术,形同废物而无用。

4、书法教学要具有发展性

我们教书法的目标是:

(一)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特长,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个性得到发展。

(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具有观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并能借鉴、引用、学习。

(三)能使整体进步,部分学生有为,并终身受益。

(四)教必有成,学必有果,培养学生自信,展示自己、发挥才能、发表作品。

最终达到学生自认为“天生我才必有用”之目的。

5、书法教学要具有兴趣性

书法本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艺术,下有根上无顶,无人书写水平达到顶峰。

小学阶段的书法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传统的四种格体,初步认识真(楷书)、草、隶、篆,大致区分各体的字形特点,尤其是了解楷书中柳、颜、欧三体,倡导积极尝试、习练爱好之精神,让学生观赏一些书法刊物,开阔眼界、欣赏佳品、品评杰作、学会审美、勤学苦练、效仿名人,以此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平时注意用毛笔示范学生,引导学生在“看、识、品、学、练”五点上下功夫。

经启发诱导,渐渐使学生被书法艺术的美所吸引,情不自禁地步入书法之门。

 

教学进度

第一周:

第一讲第二周:

第二讲第三周:

第三讲第四周:

第四讲

第五周:

国庆节假期第六周:

第五讲第七周:

第六讲第八周:

第七讲

第九周:

第八讲第十周:

第九讲第十一周:

第十讲第十二周:

第十一讲

第十三周:

第十二讲第十四周:

第十三讲第十五周:

第十四讲第十六周:

第十五讲

第十七周:

第十六讲第十八周:

总结

 

第一讲认识书法和文房四宝

一、教学目标:

理解书法的书写工具文房四宝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文房四宝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什么叫做书法?

(1)、“书法”这一名词在我国已运用了三千多年,可以说是一个古老的名词了,从广义上理解,书法就是写字的方法,因为“书”所指的就是写字,而“法”可以理解为方法;而从狭义上说,书法特指用毛笔书写的汉字艺术。

2.认识文房四宝

(1)笔:

(毛笔)

a什么是毛笔?

如何分类?

按笔锋的长短:

长锋笔、中锋笔、短锋笔

按大小:

提斗、楂笔、大楷、中楷、小楷

B欣赏湖笔

(2)墨

出示实物让学生认识。

(3)纸

了解纸的分类,认识宣纸。

(4)砚

播放课件,欣赏各种砚。

3.欣赏(课件展示天津名人书法作品)

六、板书设计:

认识书法和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

七、教学反思:

 

第二讲写字姿势与执笔方法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握笔和写字姿势的重要性,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

2、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和书写姿势。

3、体会正确姿势的优美。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和书写姿势,体会正确姿势的优美。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思考:

文房四宝都有什么?

你知道怎样握笔姿势吗?

2、讲解写字的姿势《姿势歌》

(1)出示姿势图《姿势歌》;

(2)边讲解边示范;

(3)要领:

头正、身直、臂开、足平

3、执笔姿势

(1)五指执笔法;

分小组练习,同学之间互相检查,及时纠正。

出示几组错误的姿势图,请学生帮助纠正。

评选最佳姿势奖,并为同学作示范。

(2)学习《握笔歌》

边学习边练习。

4、欣赏(课件展示写字姿势及执笔方法)

六、板书设计:

写字姿势与执笔方法

写字姿势要领:

头正、身直、臂开、足平

握笔歌

七、教学反思:

 

第三讲运笔方法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运笔的含义以及方法。

2、掌握正确的运笔方法。

3、体会运笔书写的优美。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正确的运笔方法,体会运笔书写的优美。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说一说正确的握笔姿势,边说边练习。

2、讲解运笔的含义

以指执笔,靠腕的运动,笔锋着纸写出笔画叫运笔。

课件出示不同运笔方法写出的不同笔画。

3、介绍运笔方法

藏锋、露锋、提与按、切笔、转与折、中锋与侧锋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分小组练习,同学之间互相检查,及时纠正。

评选最佳姿运笔,并为同学作示范。

(2)学习中锋运笔诀窍

边学习边练习。

4、欣赏(课件展示不同字的运笔)

六、板书设计:

运笔方法

运笔方法:

藏锋、露锋、提与按、

切笔、转与折、中锋与侧锋

七、教学反思:

 

第四讲横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横的形态,学会横的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

2、比较长横和短横运笔过程的异同。

3、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横的形态,学会横的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说一说运笔的含义和运笔的方法。

课件出示不同的字,学生指出运笔方法。

2、观察横画的特点

(1)出示放大的学生书法作品一幅,提问:

“看到这幅作品你有什么感想?

(2)出示书法作品中的各种“横”

(3)教师介绍:

横画在一个字中起着桥梁的作用,能不能把字写平稳,与横画有着很大的关系。

仔细观察,这些长横和短横的形态各有什么特点?

小组讨论后回答。

3、领悟与书写

长横的写法:

(1)怎样才能把横画写得既平正又生动呢?

我们先来学习长横的写法?

(运笔七个步骤)

(2)思考:

写长横时应该注意哪些特点?

(3)指名回答,归纳特点。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分小组练习,同学之间互相检查,及时纠正。

教师讲凹横、短粗横、左尖横,学生练习。

介绍写横的口诀,继续练习。

4、欣赏(课件展示不同书法作品里的横的书写)

六、板书设计:

第四讲横

长横、凹横、短粗横、左尖横

七、教学反思:

 

第五讲竖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竖的形态,学会竖的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

2、比较悬针竖、垂露竖、腰细竖和腰粗竖的运笔过程的异同。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竖的形态,学会竖的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说一说横的形态及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

2、观察竖画的特点

(1)出示书法作品中的各种“竖”

(2)教师介绍:

竖在一个字中起着支柱作用,因此,要写得平正,不歪,尽量做到垂直,挺拔有力。

有的还把竖画称之为直画。

只有这样写,才能做到不失重心,立地稳固。

仔细观察,这些竖的形态各有什么特点?

3、领悟与书写

竖的写法:

(1)怎样才能把竖画写得既美观又生动呢?

我们先来学习悬针竖和垂露竖的写法?

(运笔七个步骤)

(2)思考:

写竖时应该注意哪些特点?

(3)指名回答,归纳特点。

垂露竖:

起笔略重,向右作点画,顿后提笔向下缓缓行笔。

行至末端用力下顿后回锋收笔。

整个笔画做到直立而不僵,使它有轻重感。

悬针竖:

落笔向右重顿,而后转锋向下均匀行笔。

中间要略慢一些。

待出锋时直下,略快,似悬针一般,锋要尖细。

范写假、雀、峰。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分小组练习,同学之间互相检查,及时纠正。

教师讲腰细竖和腰粗竖,学生练习。

介绍写竖的口诀,继续练习。

4、欣赏(课件展示不同书法作品里的竖的书写)

六、板书设计:

第五讲竖

悬针竖、垂露竖、腰细竖、腰粗竖

七、教学反思:

 

第六讲撇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平撇、斜撇、弯撇和腰粗撇的写法。

2、学习平撇、斜撇、弯撇和腰粗撇在字中与其他笔画的组合特点。

3、继续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学习书法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学会平撇、斜撇、弯撇和腰粗撇的写法,并学会在字中与其他笔画的组合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横、竖的写法。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撇的写法了。

二、学会平撇、斜撇、弯撇和腰粗撇的写法。

1、认识形态。

师板书平撇、斜撇、弯撇和腰粗撇。

比较短它们的形态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学习用笔。

(1)比较平撇、斜撇,找出不同之处。

师小结:

起笔向右下角顿笔行笔向有下方边行边提笔收笔出锋

(2)你觉得它们书写的快慢一样吗?

为什么?

师小结:

平撇劲健挺拔——行笔快而有力,笔势短促;斜撇舒展飘逸——行笔缓慢舒展,笔势开张。

(3)学习弯撇和腰粗撇,找出不同。

3、师投影示范平撇、斜撇弯撇和腰粗撇的写法。

4、学生练习。

三、学习平撇、斜撇弯撇和腰粗撇在字中与其他笔画的组合特点。

1、学习例字“仰”与“拢”的写法。

(1)投影显示“仰”字,字中有什么撇?

竖与撇是怎样组合的?

(2)投影显示“拢”字,字中有什么撇?

斜撇往左舒展了,为了使左右匀称,竖弯钩要往右舒展;斜撇穿过横的偏左部分;平撇写在竖弯钩偏上方。

出示病字进行比较。

(4)师示范。

学生练习。

描红一个,临写两个。

四、欣赏(课件展示不同书法作品里的竖的书写)

五、板书设计:

第六讲撇

平撇、斜撇、弯撇、腰粗撇

六、教学反思:

 

第七讲捺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捺的形态,学会捺的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

2、比较直捺、尖头捺、长捺和反捺的运笔过程的异同。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捺的形态,学会捺的写法,掌握直捺、尖头捺、长捺和反捺的过程的用笔。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说一说撇的形态及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

2、观察捺画的特点

(1)出示书法作品中的各种“捺”

(2)教师介绍:

捺,是毛笔字中较难写的笔画,在写捺时,既要区分它们的斜度,又要注意在行笔中做到“一波三折”,注意直捺、尖头捺、长捺都要写得长,出锋要做到自然和稍慢。

仔细观察,这些竖的形态各有什么特点?

3、领悟与书写

捺的写法:

(1)怎样才能把捺画写得既美观又生动呢?

我们来学习直捺、尖头捺、长捺和反捺的写法?

(2)思考:

写捺时应该注意哪些特点?

(3)指名回答,归纳特点。

直捺:

藏锋手笔,先轻后重,至捺脚初,铺满毫再向右边提边露锋收笔。

尖头捺:

回锋落笔,较轻灵。

星币、收笔如直捺。

收笔向右平收。

长捺:

起笔、行笔、收笔如直捺,只是形态较长而平。

一般在字的底部。

反捺:

又称右长点。

如果把它反过来就是短捺,起笔轻,斜右下按笔,外捻笔杆,回锋收笔。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分小组练习,同学之间互相检查,及时纠正。

介绍写捺的口诀,继续练习。

4、欣赏(课件展示不同书法作品里的捺的书写)

六、板书设计:

第七讲捺

直捺、尖头捺、长捺、反捺

七、教学反思:

 

第八讲点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点的形态,学会点的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

2、比较竖点、垂点、侧点和提点的运笔过程的异同。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点的形态,学会点的写法,掌握竖点、垂点、侧点和提点的过程的用笔。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说一说捺的形态及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

2、观察点画的特点

(1)出示书法作品中的各种“点”

(2)教师介绍:

写点的时候要注意点的角度和位置,要比较,分析它们的不同形态和变化,同时还要仔细观察在不同字中各点的形态,且要区别对待它们的书写方法。

仔细观察,这些点的形态各有什么特点?

3、领悟与书写

点的写法:

(1)怎样才能把点画写得既美观又生动呢?

我们来学习竖点、垂点、侧点和提点的写法?

(2)思考:

写点时应该注意哪些特点?

(3)指名回答,归纳特点。

竖点:

藏锋起笔,再稍稍外捻笔杆,调正笔锋,顺势向下收笔,如写短竖。

垂点:

露锋起笔,先轻后重,顺势提锋向右下顿笔,外捻笔杆,回锋收笔。

侧点:

先露锋起笔,侧顿,待外部轮廓圆满后再外捻笔杆,从左侧回锋收笔。

提点:

起笔斜落稍顿,再用手腕的力量自左下向右上推笔,露锋收笔。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分小组练习,同学之间互相检查,及时纠正。

介绍写点的口诀,继续练习。

4、欣赏(课件展示不同书法作品里点的书写)

六、板书设计:

第八讲点

竖点、垂点、侧点、提点

七、教学反思:

 

第九讲折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折的形态,学会折的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

2、比较横折、矮竖折和高竖折的运笔过程的异同。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折的形态,学会折的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观察:

1、老师板书“折”学生观察并指名说说折是一个独立的笔画吗?

2、语文课上学过带有折的字,举一些例字,并组成词?

今天我们学习折的写法。

二、新授课:

1、板书折,思考:

折的种类及用笔方法?

教师同时示范板书。

2、教师讲解折的写法。

指名读一读三种折的写法要领,师在黑板示范。

3、学生临摹练习

4、读一读“写折的口诀”

5、指导“日、田、山、北”字的写法。

学生读后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6、试练习:

在本上练习并自评,找出自己书写的最满意的一个捺,给大家展示,说说好在哪?

(教师适当辅助点评)

7、我在你们的书中找了几个带有折的字(拿出样张看看),认识吗?

谁来读读,并说说是哪钟折。

8、找找我们刚学的折在这些字的第几笔出现,描一描。

(再次体会折的写法)

9、师生共同讲评。

10、欣赏(课件展示不同书法作品里折的书写)

六、板书设计:

第九讲点折

横折矮竖折高竖折

七、教学反思:

 

第十讲提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提的形态,学会提的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

2、比较平提、斜提、撇提的运笔过程的异同。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提的形态,学会提的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说一说点折的形态及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

2、观察提的特点

(1)出示书法作品中的各种“提”

(2)教师介绍:

写提的时候要注意提的角度和位置,要比较,分析它们的不同形态和变化,同时还要仔细观察在不同字中各提的形态,且要区别对待它们的书写方法。

仔细观察,这些提的形态各有什么特点?

3、领悟与书写

提的写法:

(1)怎样才能把提画写得既美观又生动呢?

我们来学习平提、斜提、撇提的写法?

(2)思考:

写提时应该注意哪些特点?

(3)指名回答,归纳特点。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分小组练习,同学之间互相检查,及时纠正。

介绍写提的口诀,继续练习。

4、欣赏(课件展示不同书法作品里提的书写)

六、板书设计:

第十讲提

平提、斜提、撇提

七、教学反思:

 

第十一讲竖钩弯钩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竖钩、弯钩的形态,学会竖钩、弯钩的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

2、比较竖钩、弯钩的运笔过程的异同。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竖钩、弯钩的形态,学会竖钩、弯钩的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说一说提的形态及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

2、观察竖钩、弯钩的特点

(1)出示书法作品中的各种“竖钩、弯钩”

(2)教师介绍:

写提的时候要注意竖钩、弯钩的角度和位置,要比较,分析它们的不同形态和变化,同时还要仔细观察在不同字中各竖钩、弯钩的形态,且要区别对待它们的书写方法。

仔细观察,这些竖钩、弯钩的形态各有什么特点?

3、领悟与书写

竖钩、弯钩的写法:

(1)怎样才能把竖钩、弯钩画写得既美观又生动呢?

我们来学习竖钩、弯钩的写法?

(2)思考:

写竖钩、弯钩时应该注意哪些特点?

(3)指名回答,归纳特点。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分小组练习,同学之间互相检查,及时纠正。

介绍钩的口诀,继续练习。

4、欣赏(课件展示不同书法作品里竖钩、弯钩的书写)

六、板书设计:

第十一讲竖钩、弯钩

竖钩、弯钩

写钩的口诀

七、教学反思:

 

第十二讲斜钩卧钩横折钩竖弯钩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斜钩、卧钩、横折钩、竖弯钩的形态,学会斜钩、卧钩、横折钩、竖弯钩的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

2、比较斜钩、卧钩、横折钩、竖弯钩的运笔过程的异同。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斜钩、卧钩、横折钩、竖弯钩的形态,学会斜钩、卧钩、横折钩、竖弯钩的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说一说钩的形态及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

2、观察斜钩、卧钩、横折钩、竖弯钩的特点

(1)出示书法作品中的各种“斜钩、卧钩、横折钩、竖弯钩”

(2)教师介绍:

写提的时候要注意斜钩、卧钩、横折钩、竖弯钩的角度和位置,要比较,分析它们的不同形态和变化,同时还要仔细观察在不同字中斜钩、卧钩、横折钩、竖弯钩的形态,且要区别对待它们的书写方法。

仔细观察,这些斜钩、卧钩、横折钩、竖弯钩的形态各有什么特点?

3、领悟与书写

斜钩、卧钩、横折钩、竖弯钩的写法:

(1)怎样才能把斜钩、卧钩、横折钩、竖弯钩画写得既美观又生动呢?

我们来学习斜钩、卧钩、横折钩、竖弯钩的写法?

(2)思考:

写斜钩、卧钩、横折钩、竖弯钩时应该注意哪些特点?

(3)指名回答,归纳特点。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分小组练习,同学之间互相检查,及时纠正。

复习钩的口诀,继续练习。

4、欣赏(课件展示不同书法作品里斜钩、卧钩、横折钩、竖弯钩的书写)

六、板书设计:

第十二讲斜钩、卧钩、横折钩、竖弯钩

斜钩、卧钩、横折钩、竖弯钩

七、教学反思:

 

第十三讲横钩矮横折钩高横折钩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横钩、矮横折钩、高横折钩的形态,学会横钩、矮横折钩、高横折钩的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

2、比较横钩、矮横折钩、高横折钩的运笔过程的异同。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横钩、矮横折钩、高横折钩的形态,学会横钩、矮横折钩、高横折钩的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说一说钩的形态及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

2、观察横钩、矮横折钩、高横折钩的特点

(1)出示书法作品中的各种“横钩、矮横折钩、高横折钩”

(2)教师介绍:

写提的时候要注意横钩、矮横折钩、高横折钩的角度和位置,要比较,分析它们的不同形态和变化,同时还要仔细观察在不同字中横钩、矮横折钩、高横折钩的形态,且要区别对待它们的书写方法。

仔细观察,这些横钩、矮横折钩、高横折钩的形态各有什么特点?

3、领悟与书写

横钩、矮横折钩、高横折钩的写法:

(1)怎样才能把横钩、矮横折钩、高横折钩画写得既美观又生动呢?

我们来学习横钩、矮横折钩、高横折钩的写法?

(2)思考:

写横钩、矮横折钩、高横折钩时应该注意哪些特点?

(3)指名回答,归纳特点。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分小组练习,同学之间互相检查,及时纠正。

复习钩的口诀,继续练习。

4、欣赏(课件展示不同书法作品里横钩、矮横折钩、高横折钩的书写)

六、板书设计:

第十三讲横钩、矮横折钩、高横折钩

横钩、矮横折钩、高横折钩

七、教学反思:

 

第十四讲竖提撇点横撇弯钩竖弯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竖提、撇点、横撇弯钩、竖弯的形态,学会竖提、撇点、横撇弯钩、竖弯的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

2、比较竖提、撇点、横撇弯钩、竖弯的运笔过程的异同。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竖提、撇点、横撇弯钩、竖弯的形态,学会竖提、撇点、横撇弯钩、竖弯的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说一说钩的形态及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

2、观察竖提、撇点、横撇弯钩、竖弯的特点

(1)出示书法作品中的各种“竖提、撇点、横撇弯钩、竖弯”

(2)教师介绍:

写提的时候要注意竖提、撇点、横撇弯钩、竖弯的角度和位置,要比较,分析它们的不同形态和变化,同时还要仔细观察在不同字中竖提、撇点、横撇弯钩、竖弯的形态,且要区别对待它们的书写方法。

仔细观察,这些竖提、撇点、横撇弯钩、竖弯的形态各有什么特点?

3、领悟与书写

竖提、撇点、横撇弯钩、竖弯的写法:

(1)怎样才能把竖提、撇点、横撇弯钩、竖弯画写得既美观又生动呢?

我们来学习竖提、撇点、横撇弯钩、竖弯的写法?

(2)思考:

写竖提、撇点、横撇弯钩、竖弯时应该注意哪些特点?

(3)指名回答,归纳特点。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分小组练习,同学之间互相检查,及时纠正。

4、欣赏(课件展示不同书法作品里竖提、撇点、横撇弯钩、竖弯的书写)

六、板书设计:

第十四讲竖提、撇点、横撇弯钩、竖弯

竖提、撇点、横撇弯钩、竖弯

七、教学反思:

 

第十五讲短横撇长横撇横折折撇提撇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短横撇、长横撇、横折折撇、提撇的形态,学会短横撇、长横撇、横折折撇、提撇的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

2、比较短横撇、长横撇、横折折撇、提撇的运笔过程的异同。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短横撇、长横撇、横折折撇、提撇的形态,学会短横撇、长横撇、横折折撇、提撇的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说一说提、点、钩的形态及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

2、观察短横撇、长横撇、横折折撇、提撇的特点

(1)出示书法作品中的各种“短横撇、长横撇、横折折撇、提撇”

(2)教师介绍:

写提的时候要注意短横撇、长横撇、横折折撇、提撇的角度和位置,要比较,分析它们的不同形态和变化,同时还要仔细观察在不同字中短横撇、长横撇、横折折撇、提撇的形态,且要区别对待它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