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陕西西安长安一中高三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5221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7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陕西西安长安一中高三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届陕西西安长安一中高三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届陕西西安长安一中高三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届陕西西安长安一中高三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届陕西西安长安一中高三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届陕西西安长安一中高三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届陕西西安长安一中高三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届陕西西安长安一中高三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届陕西西安长安一中高三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届陕西西安长安一中高三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届陕西西安长安一中高三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届陕西西安长安一中高三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届陕西西安长安一中高三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届陕西西安长安一中高三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届陕西西安长安一中高三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届陕西西安长安一中高三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届陕西西安长安一中高三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届陕西西安长安一中高三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届陕西西安长安一中高三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届陕西西安长安一中高三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陕西西安长安一中高三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届陕西西安长安一中高三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陕西西安长安一中高三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陕西西安长安一中高三第七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C.人均水土流失面积D.人均粮食产量

7.与1961年相比,该县2008年雨季地表径流量偏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A.降水量大B.植被破坏严重

C.农业用水量减少D.蒸发量增大

云南西双版纳农垦区和新疆石河子农垦区是我国两个著名的农垦区,前者以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为主,后者以小麦、棉花、瓜果生产为主。

回答第8-9题。

8.关于两垦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双版纳垦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季风水田农业

B.市场是决定西双版纳种植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因素

C.水资源不足制约了石河子垦区农业的发展

D.石河子恳区为保护生态环境今后应实行全面退耕

9.两垦区农业发展中,最易引发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土壤污染、泥石流B.森林减少、旱灾

C.洪涝灾害、沙尘暴D.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

如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一段纬线,M、N分别是X日的晨线、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

该日两点的经度差为90°

,一年中M、N两点有重合于0点的现象.读图回答10—11题。

10.一年中,0点的太阳高度最大值约为

A.23°

B.43°

C.47°

D.57°

11.X日M地的当地日出时间为

A.3时B.6时

C.9时D.11时

 

12.有人将7万元人民币以整存整取的方式存入银行,存期1年,年利率为2.5%,如存期内C.PI平均涨幅为5%。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存款到期后,他的实际收益为

A.1750元B.1750元C.2450元D.—2450元

13.过去一年,中央打出调控房价“组合拳”,效果已初步显现,温家宝总理指出,房价回归的合理区间既要反映开发商的投入,也要反映购房者的收入。

这表明商品房的价格

A.由价值和供求共同决定B.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影响

C.由供给和需求兆同决定D.由供给决定并受需求影响

14.在“微经济时代”,众多小微企业对经济的总体贡献将大大超过少数垄断性企业,个人消费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效应将远远超过政府投资的作用,而当前我国以上两大主体的处境都不容乐观。

这启示我们,在“微经济时代”要

A.摆脱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支配地位B.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C.改善企业经营环境,提高居民个人收入D.改革企业组织形式,转变个人消费观念

15.我国每年用于国防及行政管理的财政支出已经超过7000亿元人民币,正是依靠这笔支出,使得我们能够免赞获得政府提供的国防、司法、治安等公共服务。

国家政府用于国防、司法等方面的财政支出充分反映了财政具有

A.经济稳定的作用B.经济发展的作用C.收入分配的作用D.资源配置的作用

16.某市政府规定,“凡是市政府发布或经市政府同意以部门名义印发的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文件,均需进行解读”。

强调解读文件“要使用人民群众读得懂、听得明的语言”。

这一措施

A.有利于人民群众了解和监督政府工作B.体现了政府审慎用权、民主决策的工作态度

C.能使人民群众直接参与政府决策D.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管理权和监督权

17.2011年2月22日,国家民委召开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经验交流视频会,传达学习贾庆林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总结交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经验,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加强民族团结

①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②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③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④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8.有这样一句歌词:

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在变化难测的国家关系中,识别朋友与豺狼主要看

A.国家制度B.意识形态C.国家利益D.国家性质

19.必须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原因在于

A.优秀文化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开展实践活动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强制性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20.马克思说:

“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比的最美好、最珍贵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

”这段话告诉我们

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②哲学的产生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1.“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这句话告诉我们观察事物要

A.善于区分整体与部分B.善于区分新旧事物

C.善于把握事物的共性D.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22.梅、兰、竹、菊是花中四君子。

粱实秋说“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

菊,凌霜自得,不趋炎热。

合而观之,有一共同点,都是清华其外,淡泊其中,不做媚世之态。

”这表明

A.系统离不开要素B.普通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C.要素离不开系统D.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23.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的重要表现形式,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持。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是与公民意识的基本内涵相符合的。

从哲学上看,大力加强对公民的诚信教育,是因为

A.诚信属于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诚信决定事物发展方向

C.诚信作为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人的进步与发展

D.诚信来自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

24.明末消初学者唐甄在《潜书·

室语》中说:

“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杀一人而取其匹布斗粟,犹谓之贼:

杀天下之人而尽其布粟之富,而反不谓之贼乎?

”与唐甄观点基本一致的是

A.韩非子B.董仲舒C.朱熹D.黄宗羲

25.亚西比德是位富有而义英俊的贵族,他视战争为谋求个人荣誉的机会,因而怂恿公民火会拒绝和平,在一个错误的时机试图征服西西里以获得新的权力。

结果被对手打败,于是他加入了斯巴达军阴谋与雅典反且为仇,但后来他义赢得了雅典民众的支持并在海军中担任指挥官。

当雅典战败时,他逃之天天。

亚西比德的例子反映出雅典

A.公职人员是追求权力的野心家B.直接民主易造成决策的失误

C.对外扩张严重危害需邦发展D.民主政治的本质是贵族专政

26.民国“名记”第一人黄远生认为“盖吾人须知,新旧异同,其要点本不在枪炮工艺以及政法制度等等,若是者犹滴滴之水、青青之叶,非其本源所在。

本源所在,在其思想。

”为解决“本源”问题,近代先进的中国人

A.倡导中体西用冲击“天朝上国”观念B.改革教育制度培养大批近代化人才

C.宣传民主科学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D.借用进化论原理阐明男女平等之理.

27.《法华乡志》记载:

光绪中叶以后,开拓市场,机厂林立,丁男妇女赴厂做工。

男工另有种花园、筑马路、做小工、推小车。

女工另有做花边、结发网、粘纸锭、帮忙工。

生计日多,而专事耕织者日见其少矣。

这说明

A.社会生产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B.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已经丧失

C.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强D.封建伦理纲常被自由思想取代

28.早期维新派人物薛福成认为“西国各学各事之所以能胜人者,……即其用人行政之有议院,工商诸务之有公司,亦台众智以为智,众能以为能,所以鲜有败者。

”这种认识体现

A.薛福成对于议院认识是正确的B.西方成功只依靠众人智能

C.薛福成推崇西方制度D.西学内涵比前人缩小

29.《昨天——中英鸦片战争纪实》中写道:

“如果以为沿海和长江的炮声与白旗,已经在国民中掀起了多么巨人的精神波澜和情绪风涛,那便是属于今人想当然的自作多情。

”由此可见

A.鸦片战争不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后人夸大了鸦片战争的历史影响

C.鸦片战争没有唤起中国人的觉醒D.清军在鸦片战争中进行孤军奋战

30.张德彝是目击法国巴黎公社革命的中国人。

他记述道:

“夫乡勇乏叛,由于德法己和;

盖和局既成,勇必遣撤。

撤而穷无所归,衣食何赖?

因之铤而走险,弄兵潢池。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法德当时政体相同B.“乡勇”指国民自卫军

C.作者对原因记述准确D.记述有一定参考价值

31.以下关于表1《英国战争时期的支出和收入(1688-1815年,单位:

英镑)》影响的解读,正确的是

A.财政困难激化国千与议会的矛盾,导致王权削弱

B.战争加剧人民负担,人民起义造成社会政局动荡

C.国家支出的增长刺激市场需求,促进生产发展

D.收支差距暴露财政制度的弊端,推动社会改革深入

32.“1913年俄国农业总产值占国民收入的34.8%,工业和运输业仅占国民收入的19.3%,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达955亿卢布,已占国民收入80%以上。

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

”苏联取得这一成就与下列哪一政策无关

A.新经济政策B.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C.农业集体化改革D.国家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33.从20世纪30年代起,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了一系列改良和调整,增强了自我调节能力。

促成这些改良和调整的因素有

①生产力发展的推动②工人阶级长期的不懈斗争

③对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借鉴吸收④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的改革精神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4.美国历史学家霍华德·

奇恩指出:

“美国政府犯下的大错就是未能采取措施消除那些可能刺激恐怖分子袭击美国的因素,美国想控制石油和世界,却对中东的失业青年袖手旁观,对非洲的贫困冷漠,每年用于帮助世界解决贫困问题的资金还不到美国GDP的千分之一”。

他认为恐怖主义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霸权主义B.强权政治C.贫富差距D.宗教冲突

35.反主流文化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和西欧兴起的一种文化思潮,也是一场大规模的青年造反运动,他们以独特的、非正常的方式反对现存的权力结构和现存社会,反对西方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

70年代中期这一运动逐渐走向衰落,其出现反映了

A.西方资本主义陷入全面危机C.经济繁荣青年一代的颓废与迷茫

B.西方传统文化严重阻碍社会进步D.现代文明发展的矛盾与困境

第II卷(选择题,必做135分,选做25分,共160分)

二、综合题:

(本人题共8个小题,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36.(24分)晋陵蒙三个省级行政区接壤的地区被称为“乌金三角”。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乌金三角”地区区位示意图.

材料二下图是“乌金三角”地区河流某水文站某时段水文监测的情况.

(l)根据材料二,分析“乌金三角”地区雨季的降水特点,并描述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关系.(4分)

(2)这里的“乌金”是指什么?

“乌金三角”地区将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什么生产基地?

试分析“乌金三角”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工业生产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

(12分)

(3)分析“乌金三角”地区在开发建设中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

(8分)

37.(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两岛国部分地区图

材料二图中M、N两地降水资料(单位:

毫米)

(1)简述乙图所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2分)

(2)根据上面图表信息,分析M、N两地降水季节分配的差异,并简述M地降水季节分配的原因。

(6分)

(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两地河流在开发利用上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10分)

(4)甲图所示国家农业现代化侧重生物技术和水利化,农业机械以小型为主,试分析其原因。

(4分)

3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6分)

中国古代有“不患贫,而患不均”的思想.分配领域的种种不公问题导致了我国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2012年3月5日,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

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快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

(1)试从经济生活收入分配角度,就我国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提出合理化建议。

(14分)

(2)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对待“不患贫,而患不均”的思想。

39.阅读材料,回答F列问题。

材料一为了促进经济发展,A市政府对是否引进国外的一家大型化工企业,在网上进行公布,并要求群众发表意见.有群众向政府发来邮件,指出此项目有可能会对本市的水资源及空气造成污染。

政府高度重视此意见,于是召集专家进行分析论证,同时,举办社会听证会,听取大家的意见。

然后对是否引进化工企业在在网上公布草案。

最后市政府结合民众意见和建议,经过慎重考虑,还是放弃引进该项目.

材料二菜省政府在文化改革发展中打破常规,自主试点,打破条块分割,进行资源整合,平衡各方利益,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影响文化发展的突出问题,推动改革在点上突破,在面上展开,向纵深推进。

组建五大文化企业集团,引导已经改制的文化企业加快公司股份制改造,推动数家企业上市融资,形成文化企业龙头领军阵容.实施地方工艺品“海外推广计划”,鼓励引导文化企业进军国际文化市场。

(1)材料一体现A市群众是如何参与民主决策的?

(2)请你运用辩证法有关知识,说明该省是如何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

40.(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数众多的来宾并不是以真正的使节资格到中国来的。

他们来是为了赚钱,带来礼物并希望皇帝赏赐。

为了不失伟大君王的尊严,这些赏赐远远超过他所收到的礼物的价值。

他们把收到的钱用来购置中国商品,然后拿到他们本国出卖,获取大利。

而且他们一登上中国的土地,他们的开支就都公款报销。

看来中国人想照顾这些使节,或者不如说这些商人,其惟一目的就是要控制邻国,因此他们向皇上进贡什么样的礼物倒似乎是无所谓的……然而这些蛮夷从老远带来这样一些琐细的东西却使国家为他们路上的开支花费了一大笔钱,好像中国人重视的倒不是这些自称使节的低下地位,而是炫耀他们君主的伟大。

一一利玛窦、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

材料二窃为夷情之强悍,萌于嘉庆年间,追江宁换约,鸱张弥甚,至本年入京城,要挟狂悼,夷祸之烈之极矣。

……自换约以后,该夷……纷纷南驶,而所请尚执条约为据.该夷并不利我土地人民,犹可以信义笼络,驯服其性,自图振兴…..

臣等就今日之势论之:

发、捻交乘,心腹之害也;

俄国壤地相接,有蚕食上国之志,肘腋忧也:

英国志在通商,暴虐无人理,不为限制,则无以自立,肢体之患也。

故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

惟有隐消其鸷戾之气,而未遽张以挞伐之成。

倘天心悔祸,贱匪渐平,则……必能有所补救。

若就目前之计,按照条约不使稍有侵越,外敦信睦,而隐示羁縻,数年间即系偶有要求,尚不遽为大害。

——奕诉等《请设总理衙门等事酌情拟章程六条折》(1861年1月)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中国处理外交事务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13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清政府外交策略发生了哪些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41.(12分)19世纪,中、英两个女人的沧桑时代,截然相反的治国之路。

慈禧太后与维多利亚女王,一位是东方帝国的太后,一位是“日不落帝国”的女王,这两位当时世界上最有权势的女人,却在踏进十九世纪的门槛时遭逢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维多利亚女王AlexandrinaVictoria(1819年5月24日-1901年1月22日)。

1836年,年仅18岁的维多利亚继位,在位64年,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

她从丈夫那里学到“阴谋、收买、强权、先下手为强、武力侵占”等谋略。

1857年,一场设计巧妙的阴谋使英国获得了苏伊士运河的控股权;

第二年,在大荚帝国沿海殖民地的版图中又增加了印度一一帝国王冠上的一颗明珠……形成了“日不落帝国”.雏多利亚在位期间,英国在经济、科学、文学、艺术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史称“维多利亚时代”。

材料二:

慈禧太后EmpressDowagerCixi(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17岁被选秀入宫,27岁垂帘听政,执政48年.三度垂帘听政,两决皇储、乾纲独断、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的“老佛爷”。

慈禧太后重用李鸿章等汉臣开办洋务运动,庚子后“新政”废科举、倡新式教育,禁止妇女缠足等。

慈禧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变动的格局,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等,治理国家的难度要远超历代的帝王。

慈禧皇太后的选择,一直是以妇人之短见议和与接受耻辱,多次恶化了近代中国的前途,

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两个女人时代的看法。

[选做部分]

请考生在地理、历史的选做部分(第42题的A、B、C和43题的A、B、C、D)中任选一题做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做答时先涂好做答的题号。

42.地理部分

A.【旅游地理】

材料一丹霞山位于湘,赣、粤三省交界处的仁化县境内,距广东省韶关市45公里。

试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国红石公园”。

方圆290平方公里的红色山群“色如渥丹,灿若明霞”,故称丹霞山。

丹霞山由红色沙砾岩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地质学上以丹霞山为名,将同类地貌命名为“丹霞地貌”,丹霞山使之成为世界上同类特殊地貌的命名地和同类风景名山的典型代表。

材料二丹霞山位置图和地貌图

(l)丹霞山以赤壁丹崖为特色,试分析其形成机理。

(2)2009年黄金周期间,丹霞山共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同比增长87%;

共接待旅游团队445个,同比增长137%,特别是韶关市外旅行社直接组团到景区的数量大幅增加。

游客来源主要来自哪里?

为什么?

B.【自然灾害与防治】

(10分)读堰塞湖形成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推测图中堰塞湖形成的原因。

(2)堰塞湖形成后,可能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应该采取怎样的应急措施?

C.【环境保护】

(10分)下图为人口增长与环境容量、资(能)源消耗的历史与现状示意图。

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1)随着人口增长和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的发展,环境中资源、能源消耗以及污染物排放急剧上升,将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请你列出三条严重的环境问题。

(2)根据示意图反映的历史与现状,请你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

43.历史部分

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分)

材料一昔彼得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政而遂霸大地。

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的强盛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务理尤说,取而用之,尤易措手。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

材料二1682-1725年在位的彼得一世,采纳西欧模式,对俄国进行彻底改革.1697-1698年,他率团往德、荷、英考察,学习其政府管理模式和军事技术,大理招募外国专家为俄国服务,对军事,行政体制和生活方式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强制剪须割袍即是其改革的戏剧性一幕。

在当时的俄国,大多数贵族饱食终日,往往懒洋洋地抱着长袍,留着被视为“上帝赐予的装饰品”的大胡须,无所事事.彼得下令:

除神职人员外,一律禁止留须,他甚至亲自将贵族的胡子剪掉,还在宴会上亲自剪短贵族的旧式长袍,规定只穿西欧式的短袍。

改革引起包括其子阿历史赛在内的一些人的反对,……他通过各种方法急切地把一种新的文化强加于俄罗斯,从而为他的帝国确定了未来性质……,由于他的努力,俄国显然摆脱了孤立的状态……,此后,俄国的历史成为欧洲史的一部分,并愈益成为世界史的一部分。

——摘编自(关)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根据指出康有为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彼得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

(9分)

B.【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法(1832年6月7日)

1.鉴于国会众议院的选举议员办法历来弊端百出,亟宜采取有效措施以矫正之;

宜剥夺许多微不足道的选区产生议员之权利,将该项权利授予人口稠密、资源富饶之大城市;

宜增加州郡之代表名额;

宜扩充有权参加议员选举之人数,使陛下臣民中许多从未参预其事者得享受此项19.凡成年男性未被褫夺法律行为能力,并根据普通法或衡平法执有任何依租簿而获得的土地或产业之产权,或依除自由产权外的任何其他租佃方式而获得,不论享用谊项权利限于其本人终身,或另一人终身,或任何其他诸人终身,或为任一较大的产业代管;

其净年值除缴纳该项土地之一切租税及费用外,不少于十镑者,即有权参加选举其本区代表,代表该项土地或租地所在的州郡,或隶属谊州郡之某一区某部分,或某一范围,参加下届国会.

——《世界史资料丛刊》初集,《1815-1870年的英国》

材料二1.凡年满二十一岁之男子,精神健全,目前不在因犯罪而坐牢之列者,都有选举权。

2.秘密投票。

3.国会议员不应有财产的资格限制。

4.议员支薪。

5选区平均分配。

6.国会每年改选。

——《人民宪章》(伦敦工人协会1838年制订)

(1)对比材料一、二,指出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民宪章》形成的原因。

(7分)

C.【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1917年二,三月间,日本分别同英、法、俄、意达成秘密协议:

日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