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5459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案Word格式.docx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案Word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案Word格式.docx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朗读、理解、感悟紧密结合起来,读出真情实感。

3.理解运用

“读句子,想画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读句子,想画面”就是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边读边想,脑海中浮现语句描写的画面,这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也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

本文诗歌第2、4小节分别向我们讲述了雷锋冒着蒙蒙细雨,在泥泞路上送迷路孩子回家的事迹,以及雷锋踏着荆棘、流着汗滴背着年迈大娘的事迹。

这两个小节的描写很有画面感,鲜活的生活场景,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与人物刻画相得益彰,表现了雷锋叔叔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这两个小节围绕诗题“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一问题作出了回答,并且为学习第5小节、进一步体会“雷锋精神”做了铺垫。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关于雷锋的资料。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曾、蒙”等生字,会写“锋、昨”等生字,正确读写“叔叔、足迹”等词语。

2.能通过多种方法猜测“泥泞”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3.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

4.读第1、2小节,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情景导入,指导写字

1.创设情境,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雷锋的图片和相关文字介绍,并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2)导入:

大家知道这首歌曲里唱的是谁吗?

(提示:

雷锋)

2.介绍背景,导入课题。

(1)学生分享课前搜集的有关雷锋的资料。

教师课件出示资料介绍雷锋事迹。

雷锋(1940—1962),原名雷正兴,出生于湖南长沙。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共产主义战士。

雷锋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以其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是指以雷锋的无私奉献精神为基本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雷锋精神”影响了后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2)过渡:

雷锋叔叔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解放军战士,一生中做了无数的好事,虽然年仅22岁就牺牲了,但是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

(板书课题: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3)指名读课题。

(4)教师示范朗读,指导读“哪里”:

带着呼唤的口吻,读出寻找的语气。

板块二 初读诗歌,识记生字

1.初读诗歌,完成任务。

(教师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1)读一读: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诗歌,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画一画:

用圆圈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再多读几遍。

(3)数一数:

诗歌一共有多少节?

给每一节标上序号。

2.识字教学。

(1)教师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曾cé

nɡ 蒙mé

nɡ 泞nì

nɡ 顺shù

n 迈mà

i 踏tà

 荆jīnɡ 棘jí

 瓣bà

n 莹yí

nɡ 觅mì

 需xū 献xià

n

①指名认读。

②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2)教师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①教学“泞”“踏”可以借助形声字的特点:

“泞”,“氵”是形旁,“宁”是声旁,可以组词“泥泞”;

“踏”,“足”是形旁,“沓”是声旁,可以组词“踩踏”。

②引导学生比较发现“蒙”和“莹”都是草字头。

“莹”和“萤”可以进行比较识记,它们读音相同,底部不同,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底部猜一猜:

“莹”可能和玉有关,而“萤”和虫有关。

③教学“瓣”可以结合花瓣的图片进行理解。

④教学“献”可以与同音字“现”通过组词,比较识字,如“献出”“出现”。

⑤教学“顺、需、献”可以采用熟字“加一加”法:

川+页=顺,雨+而=需,南+犬=献。

⑥教师课件出示易错警示。

“曾、蒙、泞、荆、莹”是后鼻音,其中“曾”除了读准后鼻音外,还要注意读准平舌音。

“蒙”的韵母是“enɡ”,不要读成“onɡ”;

“瓣、献”是前鼻音;

“顺”是翘舌音,避免读作平舌音。

⑦在学生认读识记本课生字后,教师再采用开火车、摘苹果、走迷宫、比赛读等多种形式检查学生认读词语的情况。

曾经 蒙蒙 泥泞 顺着 年迈

踏着 荆棘 花瓣 晶莹 寻觅

需要 献出

3.写字教学。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

锋 昨 冒 留 弯 

背 洒 温 暖

(2)引导学生观察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的结构:

其中,“锋、昨、洒、温、暖”是左右结构,“冒、留、弯、背”是上下结构。

(3)引导学生观察汉字构字部件在田字格中摆放位置的比例。

“锋、昨、洒、温、暖”都是左窄右宽;

“冒、留、弯、背”都是上宽下窄。

其中“冒”“弯”“背”的上面部分要写得宽而扁,下面部分要写得窄而长,“留”下面的“田”略小于上面部分,整体要写得匀称。

(4)教师课件出示书写指导,引导学生看重点笔画,注意关键笔画的穿插避让,把字写端正。

“锋”左边“钅”要和右边“夆”避让,“夆”上面横撇要穿插到左边的“钅”,“夆”下面第三横要略长。

“冒”上面部分要写得扁而宽,两横不能与左右两边相连。

“留”前三笔的笔顺是:

撇、竖提、点。

第三笔“丶”要写对位置和方向,并注意和右边“丿”画的避让。

“温”右上部分的“日”要写得稍窄,下面的“皿”要写得稍宽,横要略长。

“暖”右边的“爰”要写得稍大,长撇要撇出去,支撑“日”的右下角,最后一笔捺要舒展。

(5)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继续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6)出示本课词语中要求掌握的词语,指名读,交流识记方法,对易读错的词语进行警示。

叔叔 足迹 昨天 

迷路 温暖 爱心

(7)开火车轮读生词。

板块三 抓住动作,想象画面

1.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1)请5名学生,每人读1小节,合作读诗歌。

其余同学思考:

我们到哪里去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呢?

(2)引导学生画出“沿着长长的小溪”“顺着弯弯的小路”等相关语句。

(3)教师领读句子。

2.学习第1小节。

(1)引导学生抓住“长长的小溪”,边读边想象,指导读好第1句话。

(教师课件出示诗歌第1小节第1句话)

句段1:

沿着长长的小溪,/寻找雷锋的足迹。

①引导学生关注关键词“长长的”,体会ABB式词语形容程度较高,表达语气强烈的特点。

②结合沙滩上的“足迹”图片,讲解“足迹”的意思是“脚印”。

③想象大家沿着“长长的小溪”去寻找“雷锋的足迹”的画面,体会虽然寻找的过程不容易,但大家一定要找到雷锋叔叔的决心,并读出感情。

④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

(2)指导朗读第2句话。

(课件出示诗歌第1小节第2句话)

句段2: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①引导学生发现这一句和课题的不同:

比课题多了一个短句“你在哪里”。

②引导学生感受“你在哪里”在句中反复出现两次,表达了大家寻找雷锋叔叔的迫切心情。

③指导读好反复句“你在哪里”:

第一个“你在哪里”后边标的是逗号,朗读时应声音低沉。

第二个“你在哪里”后边标的是问号,朗读时应语气上扬,由急到缓,语调适当延长,读出“急切”之意。

④学生试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3.学习第2小节。

(1)请学生默读第2小节,找一找描写雷锋叔叔的动作的词语。

①学生默读,圈画出“抱着”“冒着”。

②反馈交流。

③引导学生模拟动作“抱着”。

④出示“冒”的古文字,古今对照,利用造字法进行理解识记。

冒:

象形字,上面部分表示头上戴着的帽子,下面的“目”表示人的眼睛。

(2)读句子,想画面,猜测“泥泞”的意思。

①出示“蒙蒙的细雨”图,结合图片讲解“蒙蒙”在这里是指“雨点很细小”。

②引导推测词语的意思:

引导学生关注“蒙蒙的细雨”“路上的脚窝”等细节,联系上下文推测;

也可以根据“泥”的意思以及“泞”字的三点水进行推测。

③指名学生回答,教师相机补充。

(泥泞:

因有烂泥而不好走)

(3)出示“泥泞的小路”图片,引导学生回想自己走在泥泞路上的经历,想象雷锋叔叔抱着孩子走在泥泞路上的情景。

(4)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用“沿着长长的小溪,冒着蒙蒙的细雨,雷锋叔叔……”这样的句式表达自己想象到的画面(课后题3)。

在引导学生充分表达的基础上,教师继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想一想:

雷锋叔叔与这个孩子素不相识,他为什么还要送这个迷路的小孩回家呢?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雷锋叔叔“心中有他人,处处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课件出示参考例句)

沿着长长的小溪,冒着蒙蒙的细雨,雷锋叔叔紧紧抱着迷路的孩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泥泞的小路上。

为了不让孩子淋雨,雷锋叔叔用自己的外套裹着孩子,即使雨水淋透了他的衣服,即使泥巴裹住了他的双脚,他也没有放弃,仍然坚持着把孩子送回了家。

(5)小结:

刚才,我们读诗句,抓住描写雷锋叔叔动作的词语,想象他冒雨送迷路的孩子回家的画面,这就是“抓动作,想画面”的学习方法。

(6)指导朗读回答的诗句。

①老师范读第2小节,注意提示学生:

小溪的话,语速稍慢,娓娓道来。

“瞧”后面的诗句提高音调,读出肯定的语气。

②学生自读体会。

③同桌合作朗读第1、2小节,相互倾听,读出问和答的语气。

④全班展示,教师评价,鼓励读得好的同学。

4.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孩子们在小溪边找到了雷锋的足迹,还有哪些地方有雷锋的足迹呢?

最后能不能找到他?

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对应的字词书写训练。

第二课时

1.能猜测“年迈、晶莹、寻觅”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2.朗读诗歌,能读出问答的语气,感受雷锋叔叔乐于助人的精神。

3.读诗歌第3~5小节,想象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板块一 复习导入,巩固生字

1.对本课的生字词进行听写。

2.学生自行校对和订正,教师巡视,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再次指导和强调。

3.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指名学生进行回答。

4.教学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并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沿着“长长的小溪”去寻找了雷锋叔叔的足迹,“我们”还会去哪里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板块二 指导朗读,想象画面

1.学习第3小节。

(1)抓住“弯弯的小路”,边读边想象,指导读好第1句话。

(教师课件出示诗歌第3小节第1句话)

句段:

顺着弯弯的小路,/寻找雷锋的足迹。

①引导学生关注关键词“弯弯的”,想象着大家顺着“弯弯的小路”去寻找“雷锋的足迹”的画面。

②指导朗读:

联系前文的“长长的小溪”,体会朗读的语气。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

(2)指导学生读好第3小节第2句话: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①联系前文,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再次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深情地呼唤雷锋。

②朗读指导:

联系第1小节第2句话,朗读时,语速先急后缓,后一个“你在哪里”语调稍微上扬,突显寻找雷锋的迫切心情。

③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

2.学习第4小节。

(1)引导学生通过近义词或者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年迈”的意思是“年老”。

(2)指导猜测“荆棘”的意思。

①课件出示“荆棘”的图片,借助图片,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这是一条怎样的小路?

②让学生想象小路荆棘丛生、蜿蜒曲折,行走时十分艰难、必须小心翼翼,否则很容易被荆棘划伤的画面,在情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③明确“荆棘”的意思是“泛指山野丛生的带刺小灌木”。

(3)指导猜测“晶莹”的意思。

①引导学生分别根据“晶”和“莹”猜测词语的意思:

“晶”有三个“日”,代表“亮亮的”;

“莹”可能和玉有关。

由此可以知道“晶莹”的意思是“光亮而透明”。

②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补充说一说“晶莹的(   )”,在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4)指导学生朗读第4小节:

朗读小路说的话时,语速稍慢,仿佛当时的情景就呈现在我们眼前。

朗读“……洒下的汗滴”时,提高音量,突显雷锋的爱心。

(5)想象画面,讲述事迹。

①引导学生想象雷锋叔叔“背着年迈的大娘”时恶劣的环境。

②让学生做一做“背”和“踏”的动作,说一说雷锋叔叔是怎样“背”的,怎样“踏”的。

③体会雷锋叔叔背着“年迈的大娘”走在荆棘丛生的小路上是多么的不容易,并用“顺着弯弯的小路,踏着路上的荆棘,雷锋叔叔……”的句式说一说自己想象到的画面。

(课后第3小题)

④同桌交流,教师指名回答。

⑤教师课件出示参考句段。

顺着弯弯的小路,踏着路上的荆棘,雷锋叔叔背着年迈的大娘,小心翼翼地踏过路上的荆棘。

他弓着背,汗水从他的额头上滴落下来,即使很累,他依然坚持着。

板块三 补充资料,拓展想象

1.学习第5小节。

(1)结合诗歌最后一节“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让学生结合自己课前搜集到的雷锋的故事说一说:

雷锋叔叔还会出现在哪里?

大家还在哪里寻找到了“雷锋的足迹”?

(2)引导学生通过换近义词的方法猜测“寻觅”的意思:

寻觅→寻找。

(3)引导学生理解“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意思。

①这句话的第一层含义是指雷锋叔叔一生中做了很多好事,帮助过许多人。

②通过补充资料让学生知道“雷锋精神”“活雷锋”的含义。

(课件出示资料)

雷锋叔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感动了大家,毛泽东主席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此后每年的3月5日成为我国的“学雷锋日”。

像这样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精神,我们就称为“雷锋精神”;

能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人,我们就称他为“雷锋”或者“活雷锋”。

③结合课文中的泡泡语,抓住两个“哪里”,继续引导学生拓展想象:

我们还在什么地方遇见了“活雷锋”?

他们在帮助谁?

怎么帮助的?

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的“活雷锋”。

④通过拓展想象,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句话的第二层含义是指“雷锋精神”代代相传,身边像雷锋叔叔一样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活雷锋”无处不在,我们也要学雷锋、做“雷锋”。

(4)朗读指导。

①“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一句中的“四处寻觅”要指导学生读出大家到处寻找的语气,朗读时语气上扬,语调延长,表现大家去了很多地方寻找雷锋,此外还可以通过做动作表现大家四处寻找。

②“啊,终于找到了——”要读出大家好不容易找到了雷锋叔叔的喜悦和激动之情,提示学生破折号在这里起解释说明之意,因此读的时候要稍作停顿,为读好下一句“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做好铺垫。

③“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朗读时,要重读两个“哪里”,表现出“雷锋精神”无处不在;

“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朗读时语速要稍微慢一点,表达对雷锋以及身边的“活雷锋”的赞美之情。

2.积累带“的”字的短语。

(1)过渡:

文中出现的“长长的小溪”“弯弯的小路”等短语,在“小溪”“小路”前面加上修饰词“长长的”“弯弯的”后,感觉描写的事物就更具体、形象了,我们一起来学学这些短语。

(2)教师课件出示带“的”字的短语。

长长的小溪  弯弯的小路

蒙蒙的细雨晶莹的露珠

年迈的大娘温暖的春风

洒下的汗滴路上的荆棘

雷锋的足迹

①教师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这组短语的特点,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并强调“的”字要读得轻而短。

②学生练读。

③教师指名读。

(3)教师:

你们还能说说类似的短语吗?

(4)教师指名回答。

大大的眼睛、蓝蓝的天空、闪闪的星星)

3.教师总结:

本文是一首儿童诗,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带领我们沿着“长长的小溪”“弯弯的小路”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表现出雷锋叔叔是个心中有他人、处处为他人着想、乐于助人的人。

板块四 课文总结,升华情感

1.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课文内容,并利用图示结构指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2.总结:

这首诗通过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让我们明白:

作者寻找雷锋、呼唤雷锋,其实就是在寻找雷锋精神,呼唤我们都要向雷锋学习,做个助人为乐的人。

完成《教材1+1·

优化创新精练》对应训练。

1.多种方法猜测重点词语。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泥泞、年迈、晶莹、寻觅”等词语阻碍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因此,教学时,相机指导学生学习猜词语意思的方法,如通过图片辅助、联系生活体验猜测“泥泞”的意思。

2.变式朗读感受文体特点。

全诗结构相似,音韵流畅,比较适合朗读。

教学时,重点引导学生读好反复句和问答句,可多次采用男女生对读、开火车读、师生合作读、齐读等方式,读出诗歌的内涵。

3.想象画面理解人物形象。

“读句子,想象画面”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周围的环境,想象人物表现,以及拓展想象,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加深理解。

快乐练习

训练31

乌龟与水井

一只乌龟在陆地上散步,路过一口水井,想到井边喝水。

水井提醒乌龟说喂伙计请离得远一点掉到我这儿是很危险的

  乌笑着说:

“什么样的江河湖海我没到过,不怕你这小小的一口水井。

  水井对乌龟说:

“我这儿的环境与那儿不同。

  “什么相同不相同,还不都是水,我下去给你看看。

”说着,乌龟“扑通”一声跳下了井。

  乌龟跳到了井里,一会儿就明白过来,他再也无法爬上来了。

一、给文章第一小节加上标点符号。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1、一只乌龟在陆地上散(sà

nsǎn)步。

2、这人很懒散(sà

nsǎn),成天就是看电视、睡觉,大家都不喜欢他。

三、照样子,填上恰当的数量词。

例:

一(只)乌龟

一()水井一()表扬一()道理

一()柳树一()乌云一()飞机

四、这篇短文共有()个自然段。

五、“我这儿的环境与那儿不同。

”这句话中,“这儿”指,“那儿”指___________。

六、这则寓言的意思是:

(用“√”表示)

(1)水井能关心帮助乌龟。

()

(2)不区别情况,不听人劝告,是没有好结果的。

(3)骄傲自大是不对的。

训练32

小花猫找汗

小花猫看见人会出汗,觉得奇怪:

“咦,我怎么没汗呢?

”它去问老牛。

老牛指着自己汗淋淋的鼻子说:

“汗?

在鼻子上。

”小花猫摸摸鼻子,没汗!

 

小花猫再去问小马。

小马在凉快的地方打滚。

它指着自己的身体说:

在身上。

”小花猫舔舔全身,没汗!

小花猫又去问小狗。

小狗正吐着舌头乘凉。

它说:

在舌头上。

”小花猫看不清自己舌头上有没有汗。

小花猫去找小猪帮忙看舌头。

小猪笑了:

“你又不是狗,汗怎么会在舌头上?

”小猪把脚掌翻开,又叫小花猫把脚掌翻开。

哈!

两个都笑了:

“原来,我们的汗藏在这里!

一、短文共有节。

二、照样子写词语。

汗淋淋(ABB)

越下越大(ABAC)

清清楚楚(AABB)

三、读短文,连线。

老牛的汗脚掌

小马的汗舌头

小狗的汗脚掌

小猪的汗身上

小猫的汗鼻子

四、在文中找出恰当的动词填在下面括号里。

( 

)鼻子 

)脚掌( 

)舌头 

)全身

五、小花猫遇到问题会思考,会去寻找答案。

你曾遇到这样的问题吗?

怎样去解决呢?

训练33

责任

赵莹

今天该我在校门口值日,责任是记录迟到的同学名字。

8点整,上课的铃声敲响了,同学们进入教室,开始了早读。

大约过了10多分钟,我班同学小刚才急匆匆地赶来,他迟到了。

记不记他的名字呢?

如果记了,我们班就得不到纪律红旗了,同学们也要责怪我。

不记吧,又没有尽到责任。

怎么办呢?

我的心里矛盾着。

还是应该记下小刚的名字!

这是我的责任,我想同学们会理解和支持我的。

想到这里,我在值日本上工整地写上了小刚的名字。

走进教室,我对同学们说:

“小刚同学今天迟到了,我记下了他的名字。

我班这次可能得不到纪律红旗了,希望大家吸取教训,我们下次共同争取。

“小明同学做得对!

不论大事小事,责任重如山!

我们应从小养成负责任的好习惯!

”想不到,班主任老师就站在我的背后。

一、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退出——()结束——()夸奖——()

反对——()潦草——()早到——()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

1、还是应(yì

ngyīng)该记下小刚的名字!

2、小刚同学做得(dedé

)对!

3、不论大事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