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47561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1.产业本地化更加明显 13

2.加速投资在华的研究与开发 13

(三)跨国公司并购趋势显现 13

五、我国应采取的对策分析 14

(一)对我国引资政策的分析 14

1.逐步从优惠政策转向竞争政策 14

2.加大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引导力度 15

(二)对国内配套政策的分析 16

1.消除制度障碍,建立完善的竞争机制和竞争环境 16

2.加强基础建设和积极培育本土企业能力 17

参考文献 19

一、引言

国际直接投资不仅充当了全球化的催化剂,而且促进了全球性企业——跨国公司的迅速成长。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呈现出迅猛发展之势,FDI流入、流出总量持续增长,其增长速度超过了同期世界工业生产和国际贸易的增速,成为世界经济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FDI导致国际产业分工方式发生显著变化,并导致新一轮产业转移。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发展中国家,吸引的FDI令世界瞩目,数以百亿计的跨国资本正在涌入中国,如何利用国外资金发展本土经济?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策略变化,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贸易的影响,政府在其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又如何实现政策目标等等,我国面对的挑战和机遇都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重点在宏观的层面上分析如何解决我国在引进外资和发展本土企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及特点

(一)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概况

近2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呈高速增长态势。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简称FDI)均以高于经济增长和贸易增长的速度增长,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2007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额达18333亿美元,较2006年增长29%,流出额达19965亿美元,较2006年增长50.9%。

1993年后中国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战略,国外投资大举进入。

1993年以后,来自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年增幅达20%以上,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有400多家通过直接投资进入中国市场。

截止至2008年,在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已达到8647亿美元。

伴随着1993年后进入中国的外资在绝对数上的增长,为历年实际使用金额(见图1),中国吸引外资占全球FDI流量的比重也在急剧上升。

数据来源根据商务部外资司官方网站

根据《2008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基础设施的挑战》公布数据,2007年世界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国依次为: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西班牙;

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吸收国分别为:

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荷兰、中国,2007年国外对中国直接投资较2006年增加近10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2.3%。

FDI投资来源地以发达国家为主,主要承接国也以发达国家为主。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FDI流入量在发展中国家稳居第一。

(二)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特点

总体上看,中国引进外资以直接投资为主,间接投资为辅;

引进的直接投资以制造业为主,以农业和服务业为辅,但服务业比重有上升趋势;

对制造业又以绿地投资为主,并购模式为辅,但并购案例逐年增加;

来华投资企业以中小型跨国公司为主,但大型跨国公司影响力也逐步显现。

而从世界平均水平来看,最为普遍的国际资本流动是间接投资,直接投资中服务业是主体,投资模式以并购方式居多,大型跨国公司是FDI主导力量。

可见FDI对中国的流入正逐步与世界接轨。

1.跨国公司对第二产业投资仍占主导地位

目前发达国家对外资本转移的主体已经由制造业转向了服务业,服务业对外投资已占到60%以上,但中国目前所承接的外资产业仍以制造业为主导,但所占比例呈现下降趋势(见表1)

表1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产业结构(实际利用外资)单位:

亿美元

年份

2000

2007

总额

比例

总计

407.15

100

835.21

第一产业

6.76

1.66

9.24

1.11

第二产业

295.75

72.64

428.61

51.32

第三产业

104.64

25.70

397.36

47.58

数据来源:

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和《中国统计年鉴2008》

从制造业内部来看,在钢铁、化工、交通设备、办公设备、通讯器材等制成品世界出口位列头几名的发达国家中,其出口额占该产品世界出口额的比重均呈下降趋势,而中国与此相反呈上升趋势,尤其以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占据世界首位。

这表明发达国家正加快将传统制造业中资本与劳动密集型行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中国是首要目标国。

跨国公司向中国直接投资方式主要以绿地投资为主。

全球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是跨国并购,占70~80%,2008年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更是指出跨国并购是推动07年外国直接投资增长创记录的主要因素(比2000年创记录水平增长21%,交易金额达到16370亿美元),而中国则以新建企业的绿地投资方式为主,占约85%左右,但近年跨国公司并购国内企业案例也有明显增加。

发达国家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一个重要方式是OEM(OriginalEquipmentManufacturer).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OEM代工基地。

如家电行业,很多世界著名厂商将部分或全部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像GE,LG,松下,西门子,东芝,飞利浦,三星等世界著名产业在中国均有OEM关联生产,而中国家电企业也有90%在做OEM。

D本土化是重要新特征但核心技术尚未流入中国

从子造业来看,跨国公司在中国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投资比重明显高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外资又以劳动密集型环节为主。

国际产业正向我国只在也内部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电子通讯设备行业加速转移。

跨国公司在中国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投资比重占投资制造业比重约70%。

为适应中国市场的特点和提高竞争力,近年来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数目快速增加。

2000年数目为100多家,而现今已经超过600家,累计投入研发金额约4亿美元。

主要分布在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等行业。

研发中心主要设立在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科研力量比较集中的大城市。

跨国公司R&

D(研究与开发)的本土化是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一个重要的新特征。

但从2004年具有规模的工业企业增加值对比,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的增加值率最低,为25.2%,比国有及国家控股企业低7.83%。

从行业结构上看,外商投资工业企业高度集中的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增加值率比比国有及国家控股企业低6%,电子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低2.14%。

而这两个行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本应该附加值高。

这点说明了其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等高附加值环节都未流入在华产业。

3.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区位选择不平衡

跨国公司向中国转移产业的主要区域是东部和沿海地区,中部和西部所占比重较小,截止至2005年底,中国三个地区实际使用外资所占比重分别为84.85%、8.87%、4.37%(见表2)

表2截止至2005年底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单位:

项目数

比重(%)

合同外资

实际使用

552960

12856.73

6345.06

东部地区

457944

82.82

11174.76

86.92

5383.71

84.85

中部地区

59947

10.84

1003.07

7.80

562.96

8.87

西部地区

35051

6.34

678.90

5.28

277.58

4.38

有关部门

18

0.00

——

120.81

1.90

资料来源:

商务部外资司官方网站

FDI的区位选择的本质原因是利益预期,我国不同地域间在投资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条件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进入中国的FDI在区域选择上基本集中在东部,而东部又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和胶东半岛为主。

外资流入区域选择呈现严重不对称的原因主要有一下三个。

第一,东部沿海地区在对外经济联系上有自然条件的便利,包括与主要投资来源地的地域距离优势、来料和产成品运输成本优势。

第二,中国主要外资来源地具有某些特殊性质。

港澳台和东南亚华人在华投资是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资本在区位选择上更倾向于在投资者的祖居地域和投资者亚文化相近地域。

第三,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实行向沿海地域倾斜的外资政策。

4.港澳台等华人地区仍是对华直接投资主要来源地

近年来,亚洲“四小龙”、日本、欧盟、美国对中国大陆的直接投资金额和投资企业数量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一方面表明他们是国际产业向中国转移的重要来源地,另一方面也表明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对东亚区域内各国及地区的贸易结合度和经济联系已经相当密切。

美国虽然不属于东亚地区内国家,但却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近年来不断加大向中国转移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办公设备及通讯器材制造业。

欧盟整体对中国的直接投资规模仅次于东亚地区。

表3显示了进入中国的FDI的来源地分布情况。

表32008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情况(流量)单位:

万美元

国别/地区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

2008年

2007年

增幅(%)

2008年比重(%)

2007年比重(%)

比重增减(%)

9239544

7476789

23.58

亚洲十国/地区

5540994

4138335

33.89

59.97

55.35

4.62

香港

4103640

2770342

48.13

44.41

37.05

7.36

印度尼西亚

16725

13441

24.43

0.18

日本

365235

358922

1.76

3.95

4.8

-0.85

澳门

58161

63700

-8.7

0.63

0.85

-0.22

马来西亚

24696

39725

-37.83

0.27

0.53

-0.26

菲律宾

12687

19532

-35.05

0.14

0.26

-0.12

新加坡

443529

318457

39.27

4.26

0.54

韩国

313532

367831

-14.76

3.39

4.92

-1.53

泰国

12921

8948

44.4

0.12

0.02

台湾省

189868

177437

7.01

2.05

2.37

-0.32

欧盟主要国家

499451

383838

30.12

5.41

5.13

0.28

美国

294434

261623

12.54

3.19

3.5

-0.31

加拿大

54328

39658

36.99

0.59

0.06

部分自由港

2314227

2262560

2.28

25.05

30.26

-5.21

其他

536110

390775

37.19

5.8

5.23

0.57

从表3中可以看出,来自港澳台和东南亚的华人投资占外资比重相当大,1992年以前这类投资在外资中占主导地位。

从历年中国官方公布的外资来源地数据来看,此后随着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对华投资快速增长,来自华人经济体的投资占外资总额的比重虽然仍居首位,但呈逐步下降趋势。

华人经济体的产业转移主要是劳动密集型领域,如食品、纺织、服装、机械电子终端组装等,而美日欧发达经济体对华产业转移主要集中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领域,二者差别显著。

这种不同区位来源投资的产业结构差异对国内产业升级、对外贸易结构、就业走向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影响因素

(一)FDI的区位选择优先性

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的顺序通常是沿着移入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路径由上向下转移,即先进入经济发展水平与FDI输出国差异不太大的国家,这这些国家有较好的产业承接能力和基础设施。

随着进入这些国家投资增多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得各种成本相继上升,比较优势渐弱,使得下一个发展层次的国家成本优势突出出来,FDI将向其移动。

当今世界各国的发展水平可以划分一下四个层次:

(1)发达国家;

(2)新兴工业化国家;

(3)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

(4)最不发达国家。

(2)(3)(4)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三个层次。

FDI转移的主要顺序是从

(1)经由

(2)到(3)为止。

由于(4)的国家基础设施和产业承接能力与其他国家相去甚远,至今仍是国际直接投资的盲点,也是最不发达国家经济状况不断恶化的原因。

对于产业层级较高的国家来说,随着边际产业的转移,其国内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高,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和升级。

产业转移的推动主体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国际产业转移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进行资本配置和公司内分工的一种实现机制。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比较优势明显,投资环境和市场成长性都较好的国家和地区。

表42002年发展中经济体各主要区域FDI流入量及比重单位:

发展中国家

非洲

拉美和加勒比

南亚

东南亚

西亚

中国

总量

171.0

14.6

57.8

7.1

18.1

5.5

52.7

8.5

33.8

4.2

10.6

3.2

30.8

表52007年发展中经济体各主要区域FDI流入量及比重单位:

499.7

53.0

126.3

30.6

60.5

71.5

83.5

1.6

25.3

6.1

12.1

14.3

16.7

数据来源:

联合国贸易发展委员会《2008世界投资报告》

由表4和表5可以看出2002年中国和拉美地区投资总额就占到整个发展中国家的一半以上,那些基础条件不足、缺乏熟练劳动力、投资环境欠佳的国家和地区被排出在FDI转移潮流之外。

由这2个表对比可见,对发展中国家投资总额有大幅度增长,但对华直接投资比例却下降很多,而中国近些年来经济迅猛发展,由此可见,对华投资的比较优势渐弱,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继而扩大承接了FDI流入量。

这2个数据表也正好说明非洲是最不发达国家主要集中区域。

(二)降低成本和占领市场是在华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

要素成本是产业转移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投资类型,各种要素的重要程度和所占成本比重各有不同。

中国与他国相比之下属于劳动密集型投资和技术密集性投资。

服装和纺织行业就是在华投资的代表行业,中国在该行业供给充裕,有相对低廉的劳动力,相对较高的劳动技术。

据海关统计数据,纺织行业是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主要创造者。

2006年,我国纺织业贸易顺差1292亿美元,占贸易总顺差的71%。

该数据也足以验证中国纺织行业的劳动力成本和质量是相对较高的。

而中国建设有大量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其中北京中关村就是典型代表。

中国技术的可获性和技术人才的供给与其他周边发展中国家相比较均有较大优势。

以中国港台地区为主的华人经济圈资本向大陆的产业转移中对要素成本的考虑在其投资决策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据一项对象刚在内地投资企业的调查(李小建,1996,1999)发现,83.6%的港资企业在内地投资的第一动机是降低成本,%14.6的企业以开拓市场作为第一位动机。

这些投资者认为可以降低成本的因素包括:

地理上接近香港、劳动力价格低廉素质较好、运输条件良好、政策优惠、人际关系等。

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对华投资的区位决策中第一考虑的是占领市场占47%,第二考虑的是政府政策占16%,第三位是原料市场和劳动力素质占13%,第四是基础设施占9%,第五是政府的行政效率占2%(王洛林,2000)

(三)中国产业集群的逐渐完善

史密斯等(Smith&

Florida,1994)将产业集群定义为由于经济活动和相关生产设施的区域几种而形成的正外部性、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艾利森等(Ellison&

Glaeser,1997)认为,产业集群会形成产业特定的溢出效应和自然优势。

形成较完备的产业集群的国家和地区会提高外来投资的利润预期,进而吸引外来投资。

世界各地具有某些优势产业的国家和地区几乎都是建立在完善的产业集群基础上,既有设计和开发能力,友友配套能力,形成整体竞争力。

如瑞士的钟表行业,意大利的皮各行业,德国的工业设备制造业,日本和韩国的电子产品等。

日本的达能打印机和复印机先是在广东东莞进行来料加工生产,之后又有很多配套企业跟进,最后总装厂也迁移到这里。

该企业在东莞的生产成本比日本本土低约1/3,市场竞争力大增。

由于东莞形成了较为齐全的打印机和复印机配套能力,兼低成本的吸引力,随后竞争对手佳能、理光等日本企业也相继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东莞,形成了一个近似产品的产业集群。

类似在中国逐渐形成的产业集群会进一步吸引跨国公司在华投资。

(四)中国的市场规模及成长性对跨国公司的吸引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目标国的市场。

从市场角度考虑投资的区位选择,涉及三个主要因素:

市场切近度、市场规模和市场成长性。

毛蕴诗(2005)在对国外跨国公司进行的问卷调查中,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动因的第一位是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和高成长性,低生产成本排在第五位。

王洛林(2000)也证实了这一结论。

以汽车产业为例,近年来发达国家汽车产业的外相转移在发达经济体之外最大的转移目的地是中国,这种转移的牵引力是中国市场的规模和高度成长性。

2005年中国汽车累计产销分别为570.77万辆和575.82万辆,其中合资企业占主体,但中国出口的汽车不足产量的3%。

2005年世界汽车产品出口总值超过9500亿美元,占世界货物贸易总量的10%,而中国汽车产品出后仅占世界汽车出口量的1.1%。

这与其他汽车主要出口国相比差距很大。

这显然不是以成本为导向而是以市场为导向的。

(五)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消除了在华投资的顾虑

政治制度、政治稳定性、政策连续性、社会秩序、文化环境等都是跨国公司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参考因素。

政治稳定性决定了投资的大环境,稳定的政治环境可以减少海外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减少海外投资的预期风险。

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政局稳定,一直积极的改善投资环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提出了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确定了全面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赋予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政策,其中一点提出了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中国这些年经济的强劲走势也反证了政治的稳定性。

这些都为外国资本进入中国消除了顾虑。

文化因素对跨国公司区位选择决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果跨国公司母国与东道国的文化差异比较大,则外来投资者与东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