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题 1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6010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8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课题 1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信息技术课题 1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信息技术课题 1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信息技术课题 1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信息技术课题 1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信息技术课题 1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信息技术课题 1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信息技术课题 1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信息技术课题 1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信息技术课题 1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信息技术课题 1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信息技术课题 1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信息技术课题 1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信息技术课题 1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信息技术课题 1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信息技术课题 1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信息技术课题 1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信息技术课题 1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信息技术课题 1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信息技术课题 1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课题 1Word格式.docx

《信息技术课题 1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课题 1Word格式.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信息技术课题 1Word格式.docx

从网络查找的资料以及出版的国内外有关书籍资料中可以看出:

国外有关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体系已经比较成熟,但国内却鲜有耳闻。

国内有关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严重脱节,许多学者特别是大学教师们注重的是系统理论的研究,缺少具体实践经验,没有丰富的可行性教学案例。

而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有的是教学实践经验,但缺少理论支撑,也许是因为教师的工作量太大,导致他们没有时间坐下来研究相关理论,系统地总结经验,推广研究成果。

过去,中学信息技术学科对教学评价体系实施的研究较少,学校实施信息技术的考核评价没有统一规范的要求,随意性较大,教学中教师们在没有合适的教育理论指导的“无政府”状态下,不断探索,试图寻找符合信息技术教学规律的考核评价实施方法。

自从新课程标准发布实施以后,在新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下、各级教育科研部门的带领下,教师们的视野扩大了,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研究特别是对学生评价研究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教师们由过去的盲目探索试验到现在有目的的去研究实践,大学同行们的加入给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研究实施带来了质的变化。

对中学信息技术考核评价的研究,目前处在新旧交替时期,这里“新”指的是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的新要求,“旧”指的是旧有考核评价方法,我们要做的工作是:

针对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对学生的考核评价要求,在国内外已有的考核评价方法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实验创新,在新课标和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教育教学中有目的探索实践,探索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体系及其实施方案,在南京将它付诸实施于教学中,以促进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课题的界定

1.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是以教育为对象,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教育活动的发展变化及构成其变化的诸种因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

广义的教育评价是以教育的全部领域为对象,它涉及社会的政治经济,包括对教育体系、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管理等方面的评价。

狭义的教育评价以学生为对象,专指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领域中对学生的发展成长给予价值上的判断。

教育评价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教学评价、课程评价、学校与教育机构评价、教育政策与教育项目评价等方面。

本课题研究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学生评价。

2.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是指对学生个体学习的进展和变化的评价,它包括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

3.学生评价类型

在评价教育理论中,按照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学生评价可以分为定位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1)定位性评价(placementassessment)。

又称安置性评价、预备性评价。

它主要是在特定的教学活动之前,判断学生的前期准备。

它要解决的问题是:

学生是否已掌握了参加预定教学活动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在多大程度上学生已经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学生的兴趣、习惯以及其他个性特征显示何种教学模式最为合适。

(2)形成性评价(formativeassessment),也称为过程性评价。

在学生评价中,形成性评价主要用于不断地反馈学生学习成功或失败的信息。

它特别注重强化学生学习的成功之处,显示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具体的学习错误。

(3)诊断性评价(diagnosticassessment)如果把形成性评价看作是对学生学习错误的初诊的话,诊断性评价就是复诊。

它的重点在于对学生学习中屡犯错误深层原因的调查。

它需要一些精心准备的诊断性测试以及专门化的访谈技术。

(4)总结性评价(summativeassessment)它是对教学目标达到程度的判断,同时也提供了教学目标适当性与教学策略有效性的信息。

按照参与评价的主体进行分类,学生评价可分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自我评价是评价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自己进行评价。

他人评价是指被评价者之外的他人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被评价者进行评价。

按评价的方法分类,学生评价可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

定量评价是用数字将评价的结果表现出来,定性评价则大多是通过语言描述来表现评价的结果。

4.学生评价标准

为评价学生而制定的可执行的标准,评价标准的制定要全面、正确、科学、可靠。

5.评价方式

根据评价标准实施学生评价采取的评价手段、评价形式。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要求

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应围绕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的培养目标评价教与学,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达成。

应通过评价的合理实施,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帮助学生逐步提高信息素养。

1.评价原则

(1)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

(2)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3)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

2.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

(1)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过程;

(2)评价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动态把握、及时引导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3)纸笔测验和上机测验相结合开展总结性评价。

3.评价的组织实施

(1)选用评价方式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评价目标,体现针对性和效益性;

(2)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评价,提高评价效率;

(3)提高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评价的专业技能,加强团队合作

(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为:

课堂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诊断与反思是建构主义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者必须从事自我监控、自我测试、自我检查等活动,以诊断和判断他们在学习中所追求的是否是自己设置的目标。

这种源于建构观的评价应该较少使用强化和行为控制工具,而较多使用学习者的自我分析和元认知工具。

通过诊断和反思进行的建构主义的评价应该是审视建构过程的一面镜子,它所面对的是动态的、持续的、不断呈现的学习过程与学习者的进步。

这一评价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根据学习者的需要和不断变化的情况修改和提炼自己的策略,以便使学习者通过建构主义的学习,获得持续的进步。

(三)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观

多元智能理论的创建人加德纳对智能的定义是:

人在特定情景中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的能力。

他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智能:

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他提出了“智能本位评价”的理念,主张“情景化”评估。

1.评价项目的多元化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种智能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评价要尊重学生智能发展的多样性,尊重学生智能组合的差异和特色。

既然每一个学生均以独特的方式学习,并且人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需要这些智能的协同作用,那么评价学生智能发展就应全面考察其各项智能。

2.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加德纳认为,自我认识反省和人际交往智能是人的智能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这些智能可在实际学习和评价情景中得到培养。

评价主体由一元变为多元后,学生进行自评、互评,班组、教师、家长都参与到评价中来。

学生自评、互评可以提高学生的成长内需、内省意识;

家长参与评价可增进他们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形成最强的家、校教育合力。

这样多渠道、全方位收集信息,使评价更客观、更具说服力,也更能反映学生学习及发展的真实水平。

3.评价内容的情景化

在教学评估中,加德纳反对仅仅依据标准化考试的评估,主张进行与学习过程相一致的情景评估。

评估应成为自然学习环境中的一部分,注重真实性评估,使评估的实施日常化、过程化。

只有在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或模拟情景中施测,才有利于学生各项智能的展露,也才能客观评价学生的真正智能。

4.评价时空的开放性

加德纳主张评估以学生个人为本位,而不是以课堂和书本为中心,评估应该是持续的、动态的,而非间断的、静态的。

所以,对学生学习的评估应该做到课内和课外相结合、阶段性评价和日常行为考查相统一,这样才能敏锐刻画出学生成长的轨迹。

5.评价结果的激励性

加德纳指出,评价的重要功能之一在于为评价双方提供有益的反馈信息,评价不是终结性的反映学习,而是不断强化学习;

评价应是一个增加学生学习信心,强化学习动力及重视学生学有所成的机会。

评价信息可使学生清楚自己的智能类型和发展状况,并促使他们采取有效措施来开发其潜能。

(四)真实性评价

真实性评价(authenticassessment)指的是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评价学生的表现。

真实性评价任务都是学习过程中有意义、有价值的重要经历。

真实性评价强调评价与学习以及课堂教学的整合,以学习或生活中真实的任务为基础,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动态性、发展性和真实性,为教师改进教学与学生发展自我提供支架,促进教学和学习的发展。

真实性评价采用多种途径,在非结构化学习情境中评价学生学习结果(如书面的作品、问题解决、实验、展示、档案袋、教师的观察记录、学生作品集锦、小组合作学习的作品等等),有时也因所采用的具体形式和途径的不同而被称为“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动态性评价”等。

真实性评价的核心就是通过提供给学生与现实生活中相关领域类似的真实性的任务,让每个学生充分应用相关知识、技能、态度及智慧,展现其理解水平和对已有知识的驾驭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目的

在中学信息技术学生评价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实施体系,使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工作在日常教学中能够正常、顺利开展。

(1)系统研究中学信息技术学生评价理论,为“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实施”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研究新课标下初中学生应具有的信息技术素质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内容与评价要求,形成初中学生信息技术学科评价标准,建立较完整的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体系。

(3)探索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中的评价类型、评价方法、评价手段以及适用范围。

(4)通过研究实验,以学校为单位,建立一套能客观地、发展地、全面地评价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评价平台,其中包括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研究性学习评价、作品评价等。

区县以及市级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随时通过网络进入所辖各校督查学校实施学生评价的情况。

(5)通过课题研究,在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评价的要求,努力提高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确保对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工作正常进行。

(5)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培养一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骨干教师。

六、实验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原则

本实验的自变量因素较多,包括:

学生、教师、学校、市区县教研部门、软、硬件设备、教材、教学指导纲要等,它们决定了学生评价内容、学生评价方法、学生评价标准、学生评价平台等因变量的结果。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取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学校是实验研究单元,学生是实验研究的对象,教师既是实验研究的实施者,又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发展着的个体。

实验研究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程度。

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动员教师积极参与各种实验研究,在实验研究中增长知识和才干。

2.量力性原则

各个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状况不尽相同,参与实验的学校和教师应根据自身与本校的实际组织研究实验。

在进行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体系实施研究的过程中,要尽量争取得到本校领导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充分利用本校的各种信息技术资源,根据本校信息技术教学实际选择实验内容,通过研究,努力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3.实用性原则

研究实验是围绕目前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评价的现状进行的,实验教师研究的内容必须符合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际情况,实验结果必须要有具体的实用和推广价值,通过研究,尽可能的为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评价的实施提供良方妙策。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较多,涉及的面较广,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①文献资料法;

②调查统计法;

③行动研究法。

七、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措施

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2005年省教育厅印发了《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试行)》,2007年省教育厅印发了《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这些文件为我们在初中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指导性文献。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学科,具有工具性与操作实践性的学科特点,本课题主要探讨符合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际的学生评价体系的实施。

(一)收集研究信息,明确研究方向

早在2004年,我市很多教师教学中发现,教学评价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很重要,但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实施起来却很困难。

于是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教研中心组带领自愿参加实验的教师收集研究各种有关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的信息资料,做试探性研究实验,为形成研究方案做准备。

我们在全市范围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对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统计结果是:

平时作业一般是通过一节课教学之后教师对学生上交的作业进行评价,或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作品直接评价,但评价次数不确定。

对期末考试,64%的教师认为可以组织,29%的教师认为可有可无,极少数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

对于采用何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65%的老师认为用等级制比较好,19%的老师认为用评语比较好,11%的老师采用百分制,还有用其他方法的。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教师们已经有所认识与实践,但不能常规化、系统化的加以实施,基本处于随意进行状态:

评价意识模糊、评价主体单一(只是教师)、评价手段落后、评价标准与评价内容不统一。

对“初中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对于教师和学生是否有意义?

”问题的回答,39%的教师认为有必要,能够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35%的教师认为会产生应试教育的不良后果,14%的教师认为可有可无。

极少数认为不需要,纯粹是增加教师的负担。

这表明:

只要不走应试教育的老路,初中信息技术的学生评价还是有意义的。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学历在本科以上的占87%,这说明信息技术教师整体素质比较高。

但是教师相对比较年轻,工作在三年以下的教师占43%。

而且不是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师占了43%。

这表明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必要进一步提高。

在调查的基础上,我们明确了课题研究方向:

①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评价的目的、意义与作用;

②影响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实施的因素;

③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评价要求、评价方法、评价手段;

④集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知识技能评价、作品评价)、总结性评价为一体的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题库及评价平台;

⑤符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要求的总结性评价测试题。

(二)发挥各种优势,教师积极参与

为了让研究具有广泛性,课题组选取了五所不同层次的学校和三个实验区,由专人负责进行实验研究(具体见附录二)。

为了确保实验的正常进行,南京市教研室给各实验区、学校发出通知,希望参与实验的区、学校给予配合,并要求实验学校的所有信息技术教师参与研究。

课题研究中,课题组平均每个月组织开展一次各种形式的相关活动,确保了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具体见附录三)。

为了提高实验教师的研究水平,课题组向参与研究的教师们做《如何撰写研究计划》、《如何研究报告》、《如何写论文》、《评价指标的定义及计算》等专题报告,在实验的过程中及时指导教师做好评价研究工作。

课题组动员南京市所有对本课题感兴趣的信息技术教师参加课题的研究活动,把课题研究活动与市区教研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动员全市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参与实验研究,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上公开课、举办讲座、撰写论文和教学案例等活动,为了提高教师组织评价的能力,在2006-2007学年、2007-2008学年两个学年度,我们有目的、有计划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试卷评比活动(见附录四)。

评比前,我们在全市教研活动中做了《如何出好信息技术试卷》、《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结性评价命题研究情况介绍》、《初中信息技术试卷的命制及评价》等讲座,评比后我们在全市教研活动中请骨干教师点评优秀试卷,请获奖教师作反思交流,使广大教师在活动中都有所收获和提高(具体见《试卷、试题集》)。

(三)探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学生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学科,也是一门工具性学科。

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社会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首先是在高中,接着是在初中、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

那么,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是否需要像其他学科一样对学生的学习做出评价?

这是教师们在组织教学中经常遇到并感到困惑的问题。

我们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总结教育实践,达成共识:

要确保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必须有目的、有计划的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而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需要一套完整的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体系。

如何评价?

信息技术操作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使教师们在教学中实施学生评价遇到难题。

我们发动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学习研究国内外信息技术学生评价经验,探索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学生评价的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评价要求、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

我们从2004年开始,在每学期期末,请骨干教师出两套初中信息技术(初一、初二)期末考试样卷,南京市教研室通过各区县下发到学校并负责监督,由各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对学生进行期末考核,使初中信息技术每个学期的总结性评价逐步走向正规(具体见《试卷、试题集》)。

课题研究期间,我们每学期都在教研活动时开设与评价有关的研究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全市教师共同探索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的方法和手段。

(具体见《教案集》)

在研究经费缺乏的情况下,我们尝试通过试用智博考试系统、自己开发评价平台、推广教师自主研制过程性评价软件、利用已有评价小软件等方式为教师实施学生评价提供可能的工具。

(具体见《学生评价平台研究》)

(四)研究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标准

研究制定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标准是实施评价的一个重要和首要环节,它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具有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

课题组专门成立了由7名骨干教师组成的评价小组,根据新课标对初中学生信息素养的要求、《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及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实际,研究制定了初中信息技术评价标准,其中包括:

具体的评价内容、多元的评价目标和评价方式,并通过教学实践总结经验,为教师实施学生评价提出具体的教学建议。

(具体请见《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评价标准(建议稿)》)

与语文、数学、英语课程一样,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现代基础工具课程,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信息技术知识更新快,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常随着教材的变化而经常改变。

因此,评价组根据我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实际情况而不是变化着的教材来确定初中学生信息技术评价内容。

同时,我们还寻求信息技术评价内容中静态不变的一面。

由于信息技术知识更新快、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在学生今后学习工作中,初中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可能已被淘汰,若想他们能随时熟练正确的使用信息技术这个工具,信息技术评价内容的选取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使用信息技术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是评价内容中始终不能变的。

这也是素质教育对初中信息技术评价内容的要求。

另外,初中信息技术评价内容力求与小学、高中信息技术评价内容衔接,避免课时资源的浪费,提高教育效率。

(五)研究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的实施

评价标准需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具体落实。

参加实验的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在信息技术课堂实施评价研究。

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决定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技术的知识、能力以独特的方式呈现:

实际操作、作品应用、研究论文、因特网上的表现、合作学习、交流协商、自主解决问题等,因此,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需要信息技术学科特有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手段。

1.研究评价方法

评价标准是以教学的形式加以实施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评价标准的实施效果,而评价方法的选取是影响评价效果的主要因素。

我们在实验学校以教学模块为基本研究单位,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评价的定位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等进行了一系列全面的研究。

在实验中,要求实验教师研究各种评价方法的适用范围,探讨信息技术软硬件设备评价平台、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