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课内诗词赏析 北师大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6174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9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课内诗词赏析 北师大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课内诗词赏析 北师大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课内诗词赏析 北师大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课内诗词赏析 北师大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课内诗词赏析 北师大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课内诗词赏析 北师大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课内诗词赏析 北师大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课内诗词赏析 北师大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课内诗词赏析 北师大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课内诗词赏析 北师大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课内诗词赏析 北师大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课内诗词赏析 北师大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课内诗词赏析 北师大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课内诗词赏析 北师大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课内诗词赏析 北师大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课内诗词赏析 北师大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课内诗词赏析 北师大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课内诗词赏析 北师大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中考语文课内诗词赏析 北师大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课内诗词赏析 北师大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考语文课内诗词赏析 北师大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课内诗词赏析 北师大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语文课内诗词赏析 北师大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示例一:

①图画的构图美。

(1分)全品中考网

②画面空间阔大,层次非常丰富:

从上到下有天边的“落日”、空中的烽烟、地上的“长河”;

从近到远有烽烟、夕阳、无边的“大漠”。

示例二:

①图画的线条美。

②线条简约,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

广阔的大漠上,纵的是烽烟,横的是黄河,圆的是落日。

示例三:

①图画的色彩美。

②色彩艳丽、丰富:

黄色的“大漠”、浑黄的“长河”、白色的烽烟、红色的“落日”,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

示例四:

①图画的意境美。

②诗句形象生动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

“大漠”背景下,有缓缓升起的烽烟,有波澜不惊的“长河”,有即将西下的“落日”。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诗中表达作者渴望团聚及美好愿望的句子是“”。

(2)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

(一)10.

(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分)

(2)(2分)“涨”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

“涨”字一词,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

1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两句诗是由当前所激发出来的对未来

的憧憬。

16.这首诗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5.离别愁苦(1分)相聚的欢乐(1分)(答“离别”、“相聚”、或“愁苦”、“欢乐”亦可)

16.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

⑴“巴山夜雨秋涨池”“寒雨连江夜入吴”,这两句中诗人写“雨”有什么作用?

⑵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思念亲友的思想感情,但侧重点有所不同,【甲】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表达了的情感;

【乙】诗中“一片冰心在玉壶”表达了的志向。

(4分)

(一)

9.(6分)⑴(2分)渲染气氛,融情于景。

(各1分,意思对即可)

⑵(4分)急切与妻子(亲人)见面坚守高洁、清白的品格(节操)(意思对借款)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6.诗歌首联叙写了诗人一生中经历的哪两件大事?

17.有人认为作为英雄人物的文天祥,在诗中感慨“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显得消极悲观,你是否同意?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5分)

16.(2分)①寒窗苦读,进入仕途;

②峰烟四起,艰苦抗元。

(意思对即可)

17.(3分)不造成分)诗人的惶恐、零丁是当时所处环境的真实体现,但作者并未因此而消沉、退缩,而是呐喊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壮语,震烁古今。

(言之有理即可,2分)10.“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在诗的颈联,诗人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和,地名与处境融合在一起,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境。

11.“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

请说说你的理解。

(一)古诗赏析(4分)

10.形势的险恶(1分);

境况的危苦(1分)。

11.①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②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永垂史册,映照千古。

③这两句诗直抒胸臆,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只要答出其中一点即可,2分)

(1)诗歌中“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两句诗各是一个完整的主谓句子。

诗人将两个陈述的对象摆在一起,要表达什么意思、抒发什么感情?

(2)诗歌尾联采用的抒情方式是什么?

抒发了什么感情?

答:

10.诗歌鉴赏。

(1)(2分)

从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说到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将“国家”与“自身”联系在一起,(1分)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深情。

(2)(2分)

尾联采用的抒情方式是“直抒胸臆”。

(1分)抒发了诗人“以死明志”(或“为国捐躯”、或“举身赴国难”)的坚贞情怀。

(1分)

(1)诗中颔联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试具体分析。

(3分)

(2)诗中尾联句直抒胸臆,请你从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1)比喻;

宋王朝的支离破碎就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被水打的浮萍,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国家和个人的命运和遭遇。

(2)人难免一死,为拯救国家而死,一片丹心永垂于史册,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民族气节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通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三)(3分)

13.D(写夜深霜重之时传来的悲凉哀怨的羌笛之声,更加重了征人的愁思。

13.对上面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上片描写边塞秋色,以一“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突出了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B.“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方面描写迥异域内地的独特景色,表现边塞的悲凉,同时也反映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下面提示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将士们苦中作乐,夜深霜重之时仍在军营中奏乐欢闹的场面。

的时间;

示倒二:

读书要反复深入研读,才能更好地理解文义。

渔家傲

[北宋]范仲淹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请简要分析画线句在这首词中的作用。

【答案】1、时间上是上阙“长烟落日”的延续。

2、借景抒情写出戍边将士们寒夜戍守的艰辛,抒发了他们因功业未立,归期无计又思念家乡的复杂感情

如梦令

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24.词中“绿肥红瘦”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叶茂花残B.红花绿叶相映衬

C.红花绿叶很艳丽D.绿叶红花茂盛

25.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浓睡不消残酒”表明作者一夜未眠,但仍然酒意未消。

B.“知否?

”是“卷帘人”在追问。

C.这首词押韵的字是“人”和“旧”。

D.这首词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惜春伤感情绪。

24.(2分)A25.(2分)D

7.“浓睡”在词中的意思是。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雨疏风骤”的意思是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B.“海棠依旧”是此人对“卷帘人”的回答。

C.“绿肥红瘦”描写出雨后海棠花的情景。

D.这首词篇幅短小,有人物,有对话,意味深长。

7、酣睡

8、B

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片中,“”,交代的是季节特征,”是通过描绘日常起居生活来表达内心的哀伤。

(4分)  

2.全词是如何表现作者对故人的思念这份“浓愁”的?

(一)1.“花已尽”“日晚倦梳头”(各2分,共4分)2.作者先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

用形象的比喻(“载不动”的愁),抒发愁之重,重得无法承载。

(两层意思各2分,共4分)

细读李清照的《醉花阴》,任选一个角度,说说画线句的妙处。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6、(3分)以下两个角度回答正确均可。

“修辞手法”角度:

巧妙地将人与菊花(黄花)相比,直抒胸意,写出了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

(要点:

比喻,憔悴面容,愁苦神情每个要点1分)

“表现手法”角度:

一边是萧瑟秋风中的瘦菊,一边是愁容满布的思妇,情景交融,创设出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

情景交融,瘦菊思妇,凄苦境界每个要点1分)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武陵春

9.找出《武陵春》中词人化虚为实,描摹愁思的句子。

10.说说《如梦令》“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

11.这两首词分别是词人南渡前后的作品,它们在情感上有何不同?

(二)(4分)

9.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0.“惊”字既暗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

11.前一首:

愉悦、欢快、热爱生活(1分);

后一首:

悲伤、愁苦、孤单寂寞(1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5.从本诗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写的是初春景象(写两个以上)(2分)

16.这首诗通过描写西湖初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5.参考答案:

从以下词语呵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象:

“水面初平”“争暖树”“啄春泥”“没马蹄”“浅草”“几处”“新燕”“早莺”。

评分标准:

2分,答对1个给1分,答对两个以上计满分。

16.参考答案:

诗人喜悦的感情(或“诗人对西湖早春景色的喜爱、赞美之情”或“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

7.这首诗的作者是,诗中他最迷恋”这一景致。

8.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

7.1分(有错不得分)白居易绿杨阴里白沙堤8.2分,抓住景物特征描写1分,语言流畅优美1分。

示例:

有几处早来的黄莺,争先恐后地飞来向阳的枝头地唱歌啼鸣;

不知是哪家新来的燕子,又在湖边不停地衔泥筑巢。

9.2分意思对即可。

通过描写西湖蓬蓬勃勃的春意,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景色无比赞美和喜爱之情。

1.全诗以为线索,以季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诗中的“钱塘湖”是指。

2.展开联想和想像,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3.从诗中找邮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请概述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1)

(2)

附加题答案

1.行春杭州西湖(各1分)2.示例:

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歌唱;

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

(内容正确2分,语言生动1分)3.

(1)最爱湖东行不足;

(2)对西湖春天美景的迷恋与赞美。

(各2分)

23.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字为线索,同时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

了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24.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从动植物的变化描写季节特征,用词准确而精妙,从中找出一处并进行品析。

23.(2分)行“字”为线索(答“春行”也可),1分;

“早春美景”,1分。

24.(2分)示例:

如“争”生动反映出西湖早春黄莺争鸣活跃的热闹景象,又写出春光给自然带来的活力;

如“几处”照应“早莺”,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准确写出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喜悦之情:

如“乱”“迷”客观真实地再现湖边五颜六色的野花姹紫嫣红,让人眼花缭乱的早春之景等等。

7.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的感情。

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8.“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很有表现力,请说说这两个动词好在何处。

7.答案:

喜爱钱塘湖春天美景爱(最爱)评分:

每空1分,共2分。

8.答案:

“争”和“啄”两个动词,写出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

【双调】寿阳曲

江天暮雪

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

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8.请赏析《江天暮雪》中“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

2分

9.1这两首诗歌描绘的画面有何不同3分

2寄托了两位诗人什么样的共同情感1分

8.把纷飞的雪花比喻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雪乱舞”的景象。

9.1《江天暮雪》描绘动态的“雪乱舞”的自然景象和钓后归去的人物形象;

《江雪》描绘静态的千山无鸟、万径无人的空寂雪景和孤舟垂钓的人物形象。

2都通过孤傲的钓翁寄托了作者清高脱俗的感情。

春雪(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4.第二句中的“惊”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5.三、四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简要赏析。

4.答案:

表达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评分:

共2分。

意思对即可。

5.答案:

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白雪以人的灵性,把初春的景象写得富有情趣。

答对拟人手法得1分,分析正确得1分。

春雪

韩愈

12、诗中“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2.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

【答案】1、(1分)表现了作者突见春色萌芽时惊喜的心情(语意相近即可)

2、(3分)三、四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雪描绘得美好而富有情趣,表现了它带给人的欣喜之感。

白雪等不及春色的姗姗来迟,特意穿树飞花,装点出一派春色,突出了雪通人心的灵性。

(明确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各计1分,简要赏析计1分;

语意相近即可)

敷浅原①见桃花

刘次庄

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

何处飞来双燕子?

一时衔在画梁②西。

注释①敷浅原:

古地名,在今江西境内。

②画梁:

彩绘屋梁。

7.有人评价本诗“避俗避熟”、自出心裁,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8.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7.答案:

示例一,立意新颖,跳出借落花写惜春或伤春之情的窠臼,通过写飞花的活泼灵动和美好际遇来抒写情志,不落俗套。

示例二,构思独辟蹊径,别出心裁,将桃花飘落与燕子衔花联系起来,写飞花的经历曲折有致。

示例三,发现独到,捕捉飞燕衔花的细小情景,并从中发现其审美价值,独具慧眼。

评分:

答对一种示例即得2分。

8.答案:

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执着追求。

情感、志趣各占1分,共2分。

意思对即可

春山夜月

  唐#8226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23.1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

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掬水”句,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

“弄花”句,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写山花香气溢满衣衫。

诗句表现了诗人可爱的童心和游玩的兴致。

3分,三个要点各1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8.分析颔联中“垂”“涌”二字的好处。

9.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10.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8、答案示例“垂”和“涌”赋予景物以强烈的动感,突出了舟中观景的典型特征,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3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要点①比喻、设问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③对比、反衬

2分,答出一点即可。

10.答案示例怀才不遇的苦闷,飘泊无依的感伤。

6.对下面诗歌理解不当的一项是(C)(3分)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诗歌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

B.诗歌的前四句从哲理的高度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后六句写诗人从对自然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C.晋宋隐逸之风盛行,作者陶渊明便是晋宋隐士的代表之一。

诗中反映了诗人超脱尘世,隐居山野的隐士生活,突出了其“境”与“心”皆“静”的特点。

D.“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指的是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之“情”。

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2分)全品中考网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仆么?

1.示例一:

“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任选一词,言之成理即可。

2分)

2.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意思对即可。

2分)全品中考网

(1)“悠然”一词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2)对《饮酒》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诗首句交代诗人隐居之地乃是众人聚居之地。

  B.“心远地自偏”写出诗人不染世俗之事的原因。

  C.“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D.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情、境、理浑然融合。

(1)表现诗人隐居时的安逸闲适的心境。

(2)C

阅读杜甫的《不见》一诗,完成第7题。

(6分)

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

世人①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②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

①世人:

指统治集团中的人。

②匡山:

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7.⑴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的诗句有:

,。

(1分)

⑵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

(3分)

⑶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分)

7.

(1)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或“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1分)

(2)“佯狂”“飘零”等表现了李白的怀才不遇、疏狂自放;

“独怜才”“诗千首”等表现了他的才华横溢。

(3分,答到“怀才不遇”或“疏狂自放”得1分;

答到“才华横溢”得1分;

结合具体词句解答得1分)

(3)①对好友的挂念;

②对李白怀才不遇、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

③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2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中的“割”字突出了泰山怎样的形象?

(2)这首诗最后一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6.

(1)高大巍峨

(2)不畏艰难,勇于攀高的豪气壮志。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才匕篇,兼怀子由。

明月儿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多。

天上官闭,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高处不胜寒。

鱼生元竟色j勉座上且。

转朱阁,低绩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国?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婢娟。

7.请就词中加线句子的内容质疑(只提一个疑问,不作答)。

8.简析“转朱阁,低椅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7.示例一:

是在月宫(天上)起舞,还是在人间起舞?

“何似在人间”是说天上好,还是人间好?

“清影”是月亮的影子,还是人的影子?

8.“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

“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放眠的情景。

早梅

唐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注:

“销”同“消”。

(1)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三字,有人说不恰当,不符合梅花呈朵状的形态特征。

试谈谈你的看法。

(2)“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两句语言质朴,但包含着不尽的意蕴。

请作简要赏析。

(1)“白玉条”句是恰当的,因为这样更能体现梅花开得旺盛,压满枝头,同时,也能说明诗人当时的立足点是在远处,和颔联相呼应。

(2)这两句是写诗人的观察发现。

远望寒梅,似雪非雪,迷离恍惚;

定睛细看,溪畔桥边,寒梅近水,迎风怒放。

诗人的感受和发现既凸现了探索寻觅的惊喜,也烘托出早梅似玉如雪、凌寒独放的风姿。

凉州词

王之涣全品中考网

黄河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