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PPT课件PPT资料.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7686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PPT课件PPT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PPT课件PPT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PPT课件PPT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PPT课件PPT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PPT课件PPT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PPT课件PPT资料.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PPT课件PPT资料.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PPT课件PPT资料.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PPT课件PPT资料.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PPT课件PPT资料.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PPT课件PPT资料.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PPT课件PPT资料.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PPT课件PPT资料.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PPT课件PPT资料.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PPT课件PPT资料.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PPT课件PPT资料.ppt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PPT课件PPT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PPT课件PPT资料.ppt(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PPT课件PPT资料.ppt

这些窗花都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以来智慧的结晶,充分表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希望同学们能把我国的民间艺术继续发扬光大。

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我国传统民间艺术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并把我国的民间艺术继续发扬光大。

五、课后反思:

(一)、从课堂引入:

我用直观的剪纸作品引入,由此让学生们了解我国民间艺术有哪些种类。

(师生有互动,用参观法,以直接感知的方法,引入本课)。

(二)、情境创设:

我创设剪“双喜字这样一个情境,是为了激起学生活动兴趣,让他们对课堂感兴趣,都跃跃欲试,渴望自己动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师生也有互动,生生有互动)(三)、探索活动:

仿例制作“蝴蝶”图案(这个环节是对上个知识点的巩固,和延伸这里运用了练习法)(四)、体会设计思路:

学生根据老师讲的几种剪纸折法,自己创作一幅剪纸作品。

(培养了创作能力,让思路独特、有创意的作品就出来了这里运用了发现法、探究法:

以引导探究为主)我把剪纸教学引入课堂,是为了唤起并激发学生对民族剪纸艺术的热爱,继承并发扬民族艺术,让学生从小培养对民族剪纸的了解和兴趣,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进一步提高对形式美的认识和感知、创造美的能力培养。

/3020=90+9=6030=7+83=855=9870=967=65+5=39+8=4+65=24+6=18+507=8060+35=3+374=81520=写出不同的计算过程。

(8分)25+8=25+8=34-6=3、90连续减8,写出每次减得的差。

(8分)90()()()()4、在()填上“”、“”或“”。

(8分)5438()38544326()42266947()694685-30()5+49二、填空(16分,每空1分)。

1、4个一和2个十合起来是()。

100里面有()个十。

3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个位上是8,十位上是5,这个数是()。

3、与4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在22和30这两个数中,()接近27。

4、比100小1的数是(),40比()大1,比()小1。

5、50角=()元,1元6角=()角。

6、找规律填数。

27、29、()、33、()、()画一画(14分)计数器画珠表示。

(6分)百十个百十个451002、50个鸡蛋,8个装一盒,可以装满几盒?

还剩几个?

(2分)3、(6分)画比多4个。

画比少2个.四、解决问题。

(30分)1、三个同学跳绳。

(12分,每小题3分。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总数小红25下28下30下小花21下26下95下小明24下29下小红三次一共跳了多少下?

列式:

小花第三次跳了多少下?

(3)如果小明是第二名,小明三次的总数可能是多少下?

(4)如果小明是第二名,小明第三次可能跳了多少下?

2、一年级有98个同学去旅游。

第一辆车只能坐40人,第二辆车能坐55人。

还有多少人不能上车?

(6分)3、一年级有56人参加游园比赛。

在第一轮比赛中,有28人走了,又来了37人参加第二轮比赛。

现在有多少人参加游园比赛?

(6分)4、一双球鞋的价格是72元,一双布鞋的价格比一双球鞋的价格便宜了48元。

一双布鞋的价格是多少元?

(6分)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答案一、计算(40分)1、291099309080288970476930615536562、25+8=3325+8=3334-6=28532052410301343、81736557=填空(16分,每空1分)1、2410362、583、3941304、9939415、5166、313537画一画(14分)略2、略3、略解决问题。

(30分)

(1)25+28+30=83(下)

(2)95-21-26=48(下)(3)84-94下(4)、3141下2、98-40-55=3(人)3、56-28+37=65(人)4、72-48=24(元)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1、术语和定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向县(市)以下(不含县城城区)的乡镇、村庄、学校、农场、林场等居民及分散住户供水的工程,主要满足农村居民日常生活用水需要;

又称农村供水工程或村镇供水工程,包括集中供水工程和分散供水工程两类。

集中供水率:

某区域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与城市供水管网延伸工程供水人口占该区域农村供水总人口的比例。

供水人口指某区域农村户籍人口或常住人口,取高值,下同。

自来水普及率:

某区域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和城市供水管网延伸工程供水到户(含小区或院子,下同)的农村人口占农村供水总人口的比例。

水质达标率:

分为水样水质达标率与水样覆盖人口水质达标率两种。

水样水质达标率是指水样的所有检测水质指标符合GB5749要求的样本数占总样本数的比例。

水质覆盖人口水质达标率是指水样的所有检测水质指标符合GB5749要求的样本对应工程供水人口数占总样本对应工程供水总人口数的比例。

供水保证率:

农村居民取得充足安全饮用水的可靠程度。

2、基本规定2.1农村饮水安全,指农村居民能及时取得足量够用的生活饮用水,且长期饮用不影响人身健康。

2.2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包括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4项。

2.3农村饮水安全评价4项指标全部达标才能评价为安全;

4项指标中全部基本达标或基本达标以上才能评价为基本安全,只要有1项未达标或未基本达标,就不能评价为安全或基本安全,农村饮水安全指标评价标准和方法见附录A。

2.4对未实现基本达标要求的评价指标,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应督促指导供水单位采取适宜措施,限期达标。

2.5农村供水工程分类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农村供水工程分类表工程类型集中式供水工程分散式供水工程分类标准千吨万人供水工程千吨万人以下供水工程设计供水规模1000m3/d或设计供水人口1万人设计供水规模1000m3/d且20人设计供水人口1万人设计供水人口,20人2.6供水单位应综合采取改造、配套、升级、联网等方式,不断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2.7千吨万人供水工程应连续供水,供水入户,水量充足,水质达标;

千吨万人以下集中式供水工程宜连续供水,供水入户,水量充足,水质达标或基本达标。

3、指标评价3.1水量评价3.1.1评价内容水量,包括居民生活饮用水量、散养畜禽用水量、家庭小作坊生产用水量以及居民点公共用水量等,不包括规模化养殖畜禽,二、三产业及牧区牲畜用水量。

3.1.2评价标准和方法对于年均降水量不低于800mm且年人均水资源量不低于1000m3的地区,水量不低于60L/(人*d)为达标,不低于35L/(人*d)为基本达标;

对于年均降水量不足800mm或年人均水资源量不足1000m3的地区,水量不低于40L/(人*d)为达标,不低于20L/(人*d)为基本达标。

对于集中式供水工程的用水户,水量评价应根据工程实际供水能力与供水人数测算,并结合用水户问询等方式进行。

据一定时间内水窖、水罐等分散式储水设施设备的储水量或能获取的水量与供水人数测算,并结合用水户问询等方式进行。

3.2水质评价3.2.1评价内容水质,指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质量。

水质评价指标应综合根据当地农村供水水源水质特点、污染源分布特征、供水工程规模、人群健康风险的可控性,科学地开展评价。

对于当地人群肠道传染病发病趋势保持平稳、没有突发的地区,微生物指标中的菌落总数和消毒剂指标可不纳入评价指标,集中式供水工程可仅将总大肠菌群列为微生物评价指标,有煮沸饮用习惯的分散式供水工程用水户可不评价微生物指标。

不存在放射性指标污染风险的地区,可不评价放射性指标。

有污染源或近期发现特征污染物的地区,应增加特征污染物指标评价。

3.2.2评价标准和方法对千吨万人供水工程的用水户,宜依据工程运行期出厂水或末稍水水质检测报告进行水质评价,水质检测结果符合GB5749的规定为达标。

对千吨万人以下集中式供水工程的用水户,可依据工程出厂水质检测报告,或采用现场检测等方法进行水质评价,水质检测结果符合GB5749中的农村供水水质宽限规定为达标。

对分散式供水工程的用水户,可采用“望、闻、问、尝”等简便适宜方法进行水质现场评价,饮用水中无肉眼可见杂质,无异色异味、用水户长期饮用无不良反应可评价为基本达标;

也可进行水质检测,结果符合GB5749中的农村供水水质宽限规定为达标。

3.3用水方便程度评价3.3.1评价内容用水方便程度,指用水户获得饮用水的便利程度,通常以供水是否入户以及人力或简易交通工具取水往返时间或距离进行评价。

3.3.2评价标准和方法对于供水入户的用水户,用水方便程度评价为达标;

因用水户个人意愿、风俗习惯,具备入户条件但未入户的评价为达标。

对于供水未入户的用水户,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10min,或取水水平距离不超过400m,垂直距离不超过40m为达标;

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min,或取水水平距离不超过800m,垂直距离不超过80m为基本达标;

牧区,可用简易交通工具取水往返时间进行评价。

3.4供水保证率评价3.4.1评价内容供水保证率,可用一年中实际供水量符合标准的天数与一年总天数的比值进行评价。

3.4.2评价标准和方法供水工程用水户供水保证率达95%及以上为达标,90%及以上且小于95%为基本达标。

对于千吨万人供水工程的用水户,供水保证率可通过现场查看工程日供水量记录,并结合用水户问询等方式,确认用水量需求得到的满足程度进行评价。

对于千吨万人以下集中式供水工程或分散式供水工程的用水户,供水保证率可通过入户查看、问询工程实际供水情况以及用水户水窖、水罐等储水情况,确认用水量需求得到的满足程度进行评价。

附录A农村饮水安全指标评价标准和方法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方法达标基本达标水量对于年均降水量不低于800mm且年人均水资源量不低于1000m3的地区,水量不低于60L/(人*d);

对于年均降水量不足800mm或年人均水资源量不足1000m3的地区,水量不低于40L/(人*d)为。

对于年均降水量不低于800mm或年人均水资源量不低于1000m3的地区,水量不低于35L/(人*d);

对于年均降水量不足800mm或年人均水资源量不足1000m3的地区,水量不低于20L/(人*d)。

水质千吨万人供水工程的用水户,水质符合GB5749的规定;

千吨万人以下集中式供水工程及分散式供水工程的用水户水质符合GB5749中的农村供水水质宽限。

对于当地人群肠道传染病发病趋势保持平稳、没有突发的地区,在不评价菌落总数和消毒剂指标情况下,千吨万人供水工程的用水户,水质符合GB5749的规定;

千吨万人以下集中式供水工程水质符合GB5749中的农村供水水质宽限;

分散式供水工程的用水户,饮用水中无肉眼可见杂质,无异色异味、用水户长期饮用无不良反应用水方便程度供水入户(含小区或院子)或具备入户条件,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10min,或取水水平距离不超过400m,垂直距离不超过40m为达标;

供水保证率95%90%,且95%注1:

4项指标全部达标才能评价为安全;

4项指标中全部基本达标或基本达标以上才能评价为基本安全。

只要有1项未达标或未基本达标,就不能评价为安全或基本安全。

注2:

以上评价标准和方法为简化表述,详细内容以标准正文为准。

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安全情况统计卡序号乡(镇)行政村贫困户主姓名家庭人数贫困户属性饮水安全评价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总体评价帮扶责任人签字:

村干部签字:

乡镇扶贫负责人签字:

(村委会盖章)(乡镇盖章)说明: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分为安全、基本安全、不安全,上述指标由帮扶责任人根据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有关规定科学、合理评价,四项指标分为达标、基本达标。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历年试题与详解答案汇编广东省鹤山市纪元中学2014年5月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提要编者按:

按照中国物理学会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的建议,由中国物理学会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章程中关于命题原则的规定,结合我国目前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作为今后物理竞赛预赛和决赛命题的依据,它包括理论基础、实验基础、其他方面等部分。

其中理论基础的绝大部分内容和国家教委制订的(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的附录,即1983年教育部发布的高中物理教学纲要(草案)的内容相同。

主要差别有两点:

一是少数地方做了几点增补,二是去掉了教学纲要中的说明部分。

此外,在编排的次序上做了一些变动,内容表述上做了一些简化。

1991年2月20日经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讨论通过并开始试行。

1991年9月11日在南宁由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第10次全体会议正式通过,开始实施。

一、理论基础力学1、运动学参照系。

质点运动的位移和路程,速度,加速度。

相对速度。

矢量和标量。

矢量的合成和分解。

匀速及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图象。

运动的合成。

抛体运动。

圆周运动。

刚体的平动和绕定轴的转动。

2、牛顿运动定律力学中常见的几种力牛顿第一、二、三运动定律。

惯性参照系的概念。

摩擦力。

弹性力。

胡克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

均匀球壳对壳内和壳外质点的引力公式(不要求导出)。

开普勒定律。

行星和人造卫星的运动。

3、物体的平衡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力矩。

刚体的平衡。

重心。

物体平衡的种类。

4、动量冲量。

动量。

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

反冲运动及火箭。

5、机械能功和功率。

动能和动能定理。

重力势能。

引力势能。

质点及均匀球壳壳内和壳外的引力势能公式(不要求导出)。

弹簧的弹性势能。

功能原理。

机械能守恒定律。

碰撞。

6、流体静力学静止流体中的压强。

浮力。

7、振动简揩振动。

振幅。

频率和周期。

位相。

振动的图象。

参考圆。

振动的速度和加速度。

由动力学方程确定简谐振动的频率。

阻尼振动。

受迫振动和共振(定性了解)。

8、波和声横波和纵波。

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波的图象。

波的干涉和衍射(定性)。

声波。

声音的响度、音调和音品。

声音的共鸣。

乐音和噪声。

热学1、分子动理论原子和分子的量级。

分子的热运动。

布朗运动。

温度的微观意义。

分子力。

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的势能。

物体的内能。

2、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

3、气体的性质热力学温标。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普适气体恒量。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微观解释(定性)。

理想气体的内能。

理想气体的等容、等压、等温和绝热过程(不要求用微积分运算)。

4、液体的性质流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表面张力系数。

浸润现象和毛细现象(定性)。

5、固体的性质晶体和非晶体。

空间点阵。

固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6、物态变化熔解和凝固。

熔点。

熔解热。

蒸发和凝结。

饱和汽压。

沸腾和沸点。

汽化热。

临界温度。

固体的升华。

空气的湿度和湿度计。

露点。

7、热传递的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8、热膨胀热膨胀和膨胀系数。

电学1、静电场库仑定律。

电荷守恒定律。

电场强度。

电场线。

点电荷的场强,场强叠加原理。

均匀带电球壳壳内的场强和壳外的场强公式(不要求导出)。

匀强电场。

电场中的导体。

静电屏蔽。

电势和电势差。

等势面。

点电荷电场的电势公式(不要求导出)。

电势叠加原理。

均匀带电球壳壳内和壳外的电势公式(不要求导出)。

电容。

电容器的连接。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不要求导出)。

电容器充电后的电能。

电介质的极化。

介电常数。

2、恒定电流欧姆定律。

电阻率和温度的关系。

电功和电功率。

电阻的串、并联。

电动势。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一段含源电路的欧姆定律。

电流表。

电压表。

欧姆表。

惠斯通电桥,补偿电路。

3、物质的导电性金属中的电流。

欧姆定律的微观解释。

液体中的电流。

法拉第电解定律。

气体中的电流。

被激放电和自激放电(定性)。

真空中的电流。

示波器。

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型半导体和型半导体。

晶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三极管的放大作用(不要求机理)。

超导现象。

4、磁场电流的磁场。

磁感应强度。

磁感线。

匀强磁场。

安培力。

洛仑兹力。

电子荷质比的测定。

质谱仪。

回旋加速器。

5、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楞次定律。

自感系数。

互感和变压器。

6、交流电交流发电机原理。

交流电的最大值和有效值。

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电路。

整流和滤波。

三相交流电及其连接法。

感应电动机原理。

7、电磁振荡和电磁波电磁振荡。

振荡电路及振荡频率。

电磁场和电磁波。

电磁波的波速,赫兹实验。

电磁波的发射和调制。

电磁波的接收、调谐,检波。

光学1、几何光学光的直进、反射、折射。

全反射。

光的色散。

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

平面镜成像。

球面镜成像公式及作图法。

薄透镜成像公式及作图法。

眼睛。

放大镜。

显微镜。

望远镜。

2、波动光学光的干涉和衍射(定性)光谱和光谱分析。

电磁波谱。

3、光的本性光的学说的历史发展。

光电效应。

爱因斯坦方程。

波粒二象性。

原子和原子核1、原子结构卢瑟福实验。

原子的核式结构。

玻尔模型。

用玻尔模型解释氢光谱。

玻尔模型的局限性。

原子的受激辐射。

激光。

2、原子核原子核的量级。

天然放射现象。

放射线的探测。

质子的发现。

中子的发现。

原子核的组成。

核反应方程。

质能方程。

裂变和聚变。

基本粒子。

数学基础1、中学阶段全部初等数学(包括解析几何)。

2、矢量的合成和分解。

极限、无限大和无限小的初步概念。

3、不要求用微积分进行推导或运算。

二、实验基础1、要求掌握国家教委制订的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的全部学生实验。

2、要求能正确地使用(有的包括选用)下列仪器和用具:

米尺。

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

天平。

停表。

温度计。

量热器。

万用电表。

电池。

电阻箱。

变阻器。

电容器。

变压器。

电键。

二极管。

光具座(包括平面镜、球面镜、棱镜、透镜等光学元件在内)。

3、有些没有见过的仪器。

要求能按给定的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仪器。

例如:

电桥、电势差计、示波器、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等。

4、除了国家教委制订的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学生实验外,还可安排其它的实验来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但这些实验所涉及到的原理和方法不应超过本提要第一部分(理论基础),而所用仪器就在上述第2、3指出的范围内。

5、对数据处理,除计算外,还要求会用作图法。

关于误差只要求:

直读示数时的有效数字和误差;

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不做严格的要求);

主要系统误差来源的分析。

三、其它方面物理竞赛的内容有一部分要扩及到课外获得的知识。

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物理知识在各方面的应用。

对自然界、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现象的解释。

2、近代物理的一些重大成果和现代的一些重大信息。

3、一些有重要贡献的物理学家的姓名和他们的主要贡献。

参考资料:

1、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办公室主编的历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参考资料。

2、人民教育出版社主编的高级中学课本(试用)物理(甲种本)。

第30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卷与答案本卷共16题,满分2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有的小题有多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束单色光从真空射入时,在玻璃表面处发生折射现象,这与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有关B.白纸上有两个非常靠近的小黑斑,实际上是分开的,没有重叠部分.但通过某一显微镜所成的象却是两个连在一起的没有分开的光斑,这与光的衍射现象有关C.雨后虹的形成与光的全反射现象有关D.老年人眼睛常变为远视眼,这时近处物体通过眼睛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瞳孔与视网膜之间),故看不清图中A、B是两块金属板,分别与高压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相连.一个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点电荷自贴近A板处静止释放(不计重力作用).已知当A、B两板平行、两板的面积很大且两板间的距离较小时,它刚到达B板时的速度为u0,在下列情况下以u表示点电荷刚到达B板时的速度A.若A、B两板不平行,则u0,表示其方向水平向前,反之,则水平向后因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以及机械能守恒,故有(5)(6)解

(1)、(5)、(6)三式可得摆线位于竖直位置时木块速度的大小(7)(8)(7)式对应于子弹刚射人摆球但木块尚未运动时木块的速度,它也是摆球在以后相对木块往复运动过程中摆线每次由后向前经过竖直位置时木块的速度;

而题中要求的木块的最大速率为(8)式,它也是摆球在以后相对木块的往复运动过程中摆线每次由前向后经过竖直位置时木块的速度=3*romaniii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每当摆线处于竖直位置时,小球便位于最低处当子弹刚射人摆球时,摆球位于最低处,设这时摆球的速度为u,由(l)式得(9)方向水平向前当摆球第一次回到最低处时,木块速度最大,设这时摆球的速度为u,由(l)、(5)、(6)三式和(8)式可得(10)其方向向后当摆球第二次回到最低处时,由(7)式木块速度减至0,设这时摆球的速度为u,由(l)、(5)、(6)式可得u(11)方向向前,开始重复初始的运动评分标准:

本题20分第i小题8分

(1)式1分,

(2)、(3)式各3分,(4)式l分第=2*romanii小题7分(5)、(6)式各3分,(8)式l分第=3*romaniii小题5分(9)式l分,(10)式3.分,(11)式l分15参考解答:

先设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xy平面向里,且无边界考察从粒子源发出的速率为v、方向与x轴夹角为的粒子,在磁场的洛仑兹力作用下粒子做圆周运动,圆轨道经过坐标原点O,且与速度方向相切,若圆轨道的半径为R,有

(1)得

(2)圆轨道的圆心O在过坐标原点O与速度方向垂直的直线上,至原点的距离为R,如图1所示通过圆心O作平行于y轴的直线与圆轨道交于P点,粒子运动到P点时其速度方向恰好是沿x轴正方向,故P点就在磁场区域的边界上对于不同人射方向的粒子,对应的P点的位置不同,所有这些P点的连线就是所求磁场区域的边界线P点的坐标为xRsin(3)y一R+Rcos(4)这就是磁场区域边界的参数方程,消去参数,得x2+(y+R)2=R2(5)由

(2)、(5)式得(6)这是半径为R圆心O的坐标为(0,一R)的圆,作为题所要求的磁场区域的边界线,应是如图2所示的半个圆周,故磁场区域的边界线的方程为(7)若磁场方向垂直于xy面向外,则磁场的边界线为如图3示的半圆,磁场区域的边界线的方程为x2+(yR)2=R2(8)或(9)证明同前评分标准:

本题20分(l)或

(2)式2分,(3)、(4)式各4分,(7)式3分,图(图2)2分(只要半圆的位置正确就给2分),(9)式3分,图(图3)2分(只要半圆的位置正确就给2分)16参考解答:

以t=0时刻船A所在的位置为坐标原点O,作如图1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