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刮痧疗法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7032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探刮痧疗法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探刮痧疗法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探刮痧疗法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初探刮痧疗法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初探刮痧疗法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初探刮痧疗法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初探刮痧疗法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初探刮痧疗法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初探刮痧疗法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初探刮痧疗法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初探刮痧疗法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初探刮痧疗法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初探刮痧疗法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探刮痧疗法Word格式.docx

《初探刮痧疗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探刮痧疗法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探刮痧疗法Word格式.docx

焠法是当痧尚在皮肤表层,以灯照使其发出;

刺法,即是放痧、挑痧,在一定穴道,以刺针放血,将深层痧毒放出(吴庚尧 1998)。

其中,刮痧疗法使用的器具易得、技术简单,大范围的「刮」法,只要知道大概部位,不需要专业的认穴能力,效果又立竿见影,可以有效、迅速的减轻病痛,因此在民间以经验传承、普遍的使用。

  刮痧也是一种家庭疗法。

「家庭疗法是每个人最先接触到的医疗法,是混杂的、由整个家族遗留下来的、经验取胜的。

」(张珣1989)。

各家庭所流传有关刮痧的知识,在操作方法上相去不远,多半仅止于工具(可能使用汤匙、碗、硬币、刮痧板·

)的差别,但在有关于刮痧要刮到什么程度(有红就好、要刮到变紫色·

)、使用刮痧的适当时机(中暑、感冒、发烧、酸痛、有不舒服就可以刮·

)等知识部分则相当分歧,几乎各家庭都有一套说法,并会混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各方面知识(可能是中、西医、生理学,甚至宗教、五行)来理解,自行加以解释、传承。

  这研究无法详尽描述出刮痧疗法在的使用现状和正确的、科学验证过的刮痧医疗效果,只希望藉由对这个主题的研究,能够一窥刮痧疗法的内涵,以小观大,能够更深入的讨论另类疗法相较于主流医疗具有什么样的优势,能够被民众相信使用;

而生物医学、西方科技为主流现在,另类疗法又是如何论述、说明自身疗效,说服民众相信并愿意使用;

还有已经被广泛使用的疗法,其知识体系的不完全可能具有的风险。

二、研究方法

  民间有关刮痧的医疗知识,经过口耳相传和自行解释后,形成多种样貌,很难就民间流传的相关知识进行比较探讨。

因此研究方法主要以三本坊间买得到的刮痧教学书籍所教导的知识内容为基础,比较这三本书对于刮痧疗法的解释和说明,再辅以报章杂志和访谈数据做应证,加以比较探讨。

三本书都是专业人士所著的书籍,相对大众言论,具有说服力和标竿性质,但里面有关刮痧的的治病原理和解释各有一番说法,其中有同有异,有使用西医生理学来解释,也有以中医理论进行说明,因此试图以比较三本书的异同,观察要说明刮痧疗法,作者会使用何种语言?

作者的文字中,刮痧疗法有别于其它疗法的特别或优势之处、刮痧工具的使用有无限制或改变?

  这三本书分别是《简易刮痧拔罐》(吴长新2002)、《简易刮痧自然疗法》(李琳2002)、《养生刮痧》(李家雄2002)。

三本书出版时间相近,书籍性质是家庭医学用书,目的是指导民众如何在自家使用刮痧的方式来保健治病。

《简易刮痧拔罐》、《简易刮痧自然疗法》附有VCD教学录像,方便读者实际操作。

三本书在开头处对刮痧疗法稍作说明和回顾后,其余大半篇幅都在指导患何种病应该刮身体何处,并配合图示,标上穴位名称。

  作者方面,李琳和李家雄是中医师,李琳是中国大陆的中医师,在湖北、武汉行医;

李家雄毕业于中国医药学院中医研究所,现为李家雄中医诊所院长;

吴长新现任中华民国科学气功协会理事长,自幼随叔父行医但无医生资格,致力于推广传统医学,除著书外、报纸上也常出现他写的有关刮痧的健康专栏或举办相关活动的消息,也有出现刮痧意外后,记者访问他的看法的报导。

三名作者出身不同,也影响他们书写笔法和说明时会关注的重点。

  三本书大致上来说,《简易刮痧拔罐》的书写方式较简单易懂,善用比喻引导民众理解,主张应该搭配拔罐方式才能做更有效的治疗,因此另有一半的篇幅介绍拔罐疗法;

《简易刮痧自然疗法》则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作说明,引中医文献回顾刮痧疗法的起源,治疗原则强调中医有关节令、虚实的说法;

《养生刮痧》也有提到中医关于气、穴位理论,不过相较于另两本书,《养生刮痧》用了很多生理学、现代有关人体的概念来做说明解释,除了治病外,也介绍以刮痧来养生美容的方法。

  书的定位是健康教学DIY的书籍,应用的部份占很大比重,相较之下,关于刮痧治病理论的部份则着墨不多,主要是作为使用前的引导说明。

有趣的是,虽然治疗原理并非重点,但三本书的解释方式和引用的医疗模型却有相当出入,在实际操作的教学部份则大同小异。

理论方面差异甚大,但操作使用方法却又相当一致,不同的理论模型可以导致相同结果,是什么原因?

接下来将对三本书进行比较。

三、研究要点

(1)书写者论述刮痧疗法的方式

  这三本书的定位是刮痧教学书籍,三书的作者都是刮痧疗法方面的专家,也都具有中西医方面的基础,读者却是不具有专业医学知识的大众,他们必须以自己的笔法解释一些专业的医学原理,说服大众了解并接受。

以「什么是痧?

」、「为何刮痧可以治病?

」为例,三本书书写时或多或少都对两者做了点解释,让民众了解,他们熟知的刮痧究竟是刮什么,是怎样对身体产生帮助、治好身体的病痛甚至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1、「什么是痧?

  关于什么是「痧」、刮痧产生的红点代表什么,三书有不同的说法。

在《简易刮痧拔罐》里,痧是体内的有毒物质,聚积在身体中,导致病证。

中、西医相关的医学解释各用一句话带过,没有再做更详细的说明。

另外以简单、没有医学基础的民众也能理解的语言解释沙证的起因。

「痧」在西方医学里属于热失调的范围,在传统医学则是「阴阳失衡造成的淤积」,痧也就是淤积于体表或经络内的有毒物质。

更简单的说,就是身体某个脏腑、系统、器官功能失常,以致营养无法正常吸收或新陈代谢物质无法正常排除,而淤积在相关(对应)的脏腑、经脉、反射区等部位,累积而成病(吴长新2002:

16)。

  《简易刮痧自然疗法》则从中国刮痧疗法的起源和发展说起,「痧」指的是沙证、是一种体内的毒素;

刮痧则是治疗沙证的疗法;

刮过后,皮肤发红充血,出现的青紫瘀斑或瘀点,即是「出痧」。

依照时代顺序引用中医原典的句子,说明痧证的症状和治疗方式。

另外也指出在中医里治疗痧证,并不只有刮痧法,会随病邪深浅,采用不同的手法(针法、焠法)进行治疗。

以中医理论做解释。

在用语和理论方面,明显是采用中医体系做说明。

沙证(古"沙"、"痧"通)是指心腹绞痛,高热头痛,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心中烦闷难耐,冷汗出,手足或冷或暖,短时即可致人死命的一种干霍乱病证。

其致病原因是由于感受了山岚气,或因饥饱失时,阴阳暴乱所致(李琳2002:

3)。

即痧证期间,若病邪浅在肌表、气分时,用刮痧疗法;

病邪深在筋肉、血分时,用放痧疗法;

若痧毒深入脏腑体内,致昏迷不醒者,则兼用药物治疗之(李琳2002:

4)。

  《养生刮痧》先说明人体皮肤、血管、皮下组织的结构、何谓「点状出血」还有「淤血」,提到很多生理学上的名词还解释体内细胞的运作,之后才点出刮痧造成的红点、瘀紫其实也是一种出血现象。

采用很多生理学的词汇和构造来进行解说。

人的皮肤有三层血管床·

第一层以微血管为主,即真皮乳头的血管,第二层以静脉为主,即乳头下血管丛,第三层为大静脉,即皮下血管,其中以乳头下静脉丛所占面积最大。

「点状出血」表示从真皮乳头微血管突起的小血管露出血液到表皮内,造成他们变得很小,而且每一点状出血点各自分开,因为血红素接近皮肤表面而呈「红色」。

「淤血」是从乳头下血管丛漏出血液,其范围较大,且不具任何解剖障壁来限制其蔓延,使之呈蓝紫色到蓝色(李家雄2002:

刮痧造成皮表瘀紫,也是一种「出血」现象,从「病理性」出血立场来看「刮痧」,主要是血管在皮表部分,从事「排毒」与「治病」的工作(李家雄2002:

17-18)。

  《简易刮痧自然疗法》以中医做解释,「痧」是一种因为「阴阳暴乱」产生的毒素,需要用焠、刮、刺等方法将毒素放出体外;

《养生刮痧》以不小的篇幅和专业的字词,说明皮肤、血管、红血球等身体构造,然后点出刮痧其实是种出血现象、血管在体表部分「排毒」。

2、「为何刮痧可以治病?

  基本上三本书提出的治病理论说法大同小异、相去不远,重点是他们所选择论述方式,如何让不具有专业医学知识的民众也能轻易理解刮痧治病的医学原理。

为何三本都同时运用中、西医的理论来进行解释?

因为套用正统医学的说法会较具有说服力?

还是不中、西医并用就无法说明清楚?

譬如水沟遭脏污阻塞,若只以扫把疏通(刮痧),其结果是「反复通、反复阻塞」所以要天天扫(刮痧),这属于「保健」;

但如于疏通之后,再以铲子将脏污挖除、运走(拔罐等),阻塞便不再发生,这就是「袪除疾病」了(吴长新2002:

15)。

  

  《简易刮痧拔罐》一书中主张欲根治疾病,只使用刮痧不够,还要搭配拔罐疗法,最好可以在刮痧、拔罐的基础上再配合刺络、温炙,「达到『刮、拔、刺、灸』四种手法的『杂合以治』功效」(吴长新2002),才能确实根除病症。

很明显可以看出这里提到的是传统中医的治疗观念。

中医杂合以治的想法,不仅实践在物理治疗方面,也强调饮食和生活习惯必须搭配病情调整,这是中医的重要观念之一。

而同一本书在指导个别病情的治疗方式时,却用了这个说法:

(关于中暑的治疗)·

用刮痧板垂直下压皮肤轻轻的,单方向刮,长度约三-五公分,每次三十-五十下,不但可以舒解脑压减轻头痛,同时使中枢神经畅通,毛细孔张开散发体内的热气而达到退烧、去痧的效果(吴长新2002:

127)。

  脑压、中枢神经、毛细孔,这些又是西方医学的词汇,他用西医生理学的名词描述在皮肤来回刮动,可以减轻体内压力、散出热气,达到退烧的目的。

也就是刮痧的动作之所以具有舒缓的效果,是因为刮动皮肤,可以打开毛孔、散热、减轻体内压力。

这里又几乎没用到中医穴位之类的名词,用西医的概念来解释刮痧具有效果的原因。

  《简易刮痧自然疗法》一开始提出中医理论里,刮痧具有疗效是因为刮动可以刺激血脉、疏通经络,则人体会较舒畅、健康。

刮痧疗法所以能够治疗疾病,是基于中医学的理论思想作指导。

我们知道,人体有脏腑、营卫、经络、腧穴。

脏腑、营卫、经络、腧穴四者连结成为一体,就构成了人体从内及外和从外达内的反应通路,而我们运用刮痧疗法治疗疾病,正是基于人体这四者的关系,把它们连结成为一个从内及外与从外达内的治疗反应通路。

运用刮板刮拭人体一定经穴部位上的皮肤,使之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从而达到疏通经络,通调营卫,和谐脏腑的目的,脏腑协调,营卫通利,经络顺畅,腧穴透达,则人体生命活动正常,人体健康无病(李琳 2002:

5)。

  接着的下一段,使用了不少生理学的名词,说明以现代医学的观点,刮痧是如何对身体产生帮助:

现代医学认为运用刮痧自然疗法,就是通过刮拭手段,对一定的经穴部位或人体某个局部进行一定程序的刺激,使人体神经末梢或感受器产生效应,一方面通过神经反射或神经体液的传递·

对机体各部功能产生协调作用并达到新的平衡;

另一方面由于刮拭面宽,使局部产生热效应,局部的微血管和毛细管扩张,致局部的血容量和血流量增加,有利于受损的细胞活化和死亡,促使代谢产物的交换、排出;

也有利于受损组织的再修复、更新和功能的恢复,重新建立起人体顺应自然生理循环的医疗保健系统(李琳 2002:

  最后,用以下这段结束刮痧疗法的治病原理和治疗作用的部份:

用通俗的话讲,就是用刮痧术刺激皮肤,使皮下充血,毛细孔扩张,使秽浊之气由里出表,体内邪气宣泄,把阻滞经络的病源呈现出体表,使病变器官、细胸得到营养和氧气的补充,使全身血脉畅通,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使汗充血而得到开泄腠理,病邪由汗而解。

周身气血畅通,人体损伤细胞活化,五脏六腑平衡协调,人体恢复健康(李琳,2002:

6)。

  《简易刮痧自然疗法》以不少的篇幅,用了很多西医或中医的专有名词详述了西医和中医对于刮痧治病原理的解释。

不过可以发现,最后一段用最通俗的说法做的总结,里面中医的词汇和西医的词汇都使用了。

看的出来,专门用中医观念或西医观念作说明的段落都不好懂,里头不少专业的字词和知识,对相关领域没有基础概念,即使经过说明,也只能大概懂意思,无法完全明了。

因此最后一段补上通俗的说法,混用中医和西医的词汇,却是三种解释方式最简单易懂的。

  《养生刮痧》比较着重如何使用刮痧的方法帮助养生保健美容,因此对于治病原理方面着墨不多。

一开始,提出刮痧是种类似按摩的治疗手法,另外,也强调刮痧具有的「人情」特质-便利、简单易学,且刮痧时施术和受术者双方具有信任关系,施术者对于力道会较好拿捏收放(李家雄 2002)。

刮痧应视之为「按摩」的加重治疗,透过「手法」与「器具」的运用,加以「活血」、「化瘀」、「行气」、「补血」,其关键性,恰如红花在中药处方中,「少」以养血,「多」可活血,「过多」破血;

刮痧配合适宜的油类、润滑油,更是看之平凡,实有奇效的「人情」保健(李家雄,2002:

14)。

血管内皮细胞和皮下组织,有精湛的构造以作为止血的屏障,当身体生病时,某些反应区的皮下组织会蓄积不洁物或毒素,透过刮痧的「表皮」破坏,而造成出血、瘀紫达到的治疗效果;

反之,健康的身体,一般正常的刮痧,无法破坏这些组织,自然不会瘀紫出血,致于拔罐治疗的瘀紫反应和刮痧是一样的。

(李家雄,2002:

18)。

  上面,《养生刮痧》对治疗效果做了说明。

主要使用西医说法,透过刮痧破坏表皮,清出不洁物和毒素。

《养生刮痧》在治病原因部份写很少,使用西医理论解释,不过在之后,叙述刮痧要注意的重点时,又十分强调中医「补泻」、「时辰」等概念。

  综合三书所言,刮痧可以治病的原因,以中医的说法,是在皮肤刮动、刺激穴位,有助于畅通经脉、舒缓身体不适、促进健康;

且若能搭配针灸、拔罐等疗法,会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以西医来说,刮痧的好处,一是减轻身体内外压力差,身体会感到较舒服;

二是可刺激身体自愈系统,刮除体内不良毒素,刺激组织自行修复、恢复应有功能。

三本书的说法,只要是使用到中西医理论基础,大概都不脱这范围。

3、小结

  从以上可以大致看出,虽然刮痧疗法是起源自中医的疗法,但三本书在叙述「什么是痧?

」时都不仅使用中医的理论,会借用西医生理学的词汇做说明,也会巧妙的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融入西医对人体的了解。

《简易刮痧拔罐》可能因为作者吴长新非医学专业出身,擅用譬喻,叙述方式简单明了,不过在解释治病原理时,也是会同时运用中西医的理论;

另外两位中医师作者,偏重各有不同,却也是同时使用中西医的观念。

  另类医疗普遍使用正统医疗理论来解释另类疗法疗效,以医学理论强调另类疗法治病功效,会让效果较具有说服力和正当性(郑志明 2002)。

刮痧疗法使用正统医疗来解释疗效的原因之一,是使用主流医学理论有助于确立疗法的合法性和说服力。

西医是目前最普遍为众人信服的的医疗方式,而刮痧虽然在民间广大使用却是一种经验医学,奠基于个人的使用经验,缺乏理论基础作支撑;

借用西医的医疗模型为刮痧的疗效做解释,能够帮助刮痧疗法建立理论基础,建立可信度和安全性。

原因之二,适当的混杂不同医疗模型的概念会更有助于理解。

西医在生理学和急症治疗有较强基础,中医则对身体内部的牵一发而动全身、身体与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交互影响,具有长时间累积下的的理论体系;

在双方都有所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其实会很习惯的将两种知识混合使用来帮助了解和治疗疾病;

因此台湾社会不仅民众会采用复合式的求医,在解释医疗效果和病症方面,也是会采用复合式的说法,并不全然用西医理论或中医理论。

因此,刮痧疗法在说明时会大量运用西医理论,是对于目前主流的医学价值观的一种策略性考虑(有西医理论背书会较容易取信于人),也是不得不的考虑,因为民众对于西医的理论较有概念,使用西医理论也是为了方便和民众的沟通。

  另外一点,《养生刮痧》提到的人情特质,是刮痧疗法不同于其它医疗,很特殊的一点。

可以决定要刮还是不刮,要美观还是要效用,医疗的行为是可以由施术者和受术者相互协商的,双方并无权力高低关系,不同于医生给药,其中具有专业的独断性存在,病人无从置喙。

刮痧时,双方能够看情况做调整和商讨,刮痧疗法是建立在「信任」与「人情」的基础上,而并非有无医疗专业知识上,即使完全不具医疗知识,只要信任施术者,愿意让他帮你刮痧,就达到医疗成立的条件。

(2)刮痧疗法的使用器具

  三本书对于刮痧工具方面都没有特别的要求,只强调工具需平滑、不要太尖锐,且刮痧时最好以水或油之类的液体帮助润滑。

书中提到还有市面上能够找到的相关商品不少,就刮痧工具来说,除了家庭内随手可得的汤匙、碗、钱币等日用品,较常见的是以牛角制成的刮痧板,其它像是陶瓷、石头、竹碳、鸭腱藤、菩提子·

等,也都可成为刮痧板的材料。

刮痧膏则除了水和米酒之外,也可使用家中常备的万金油、凡士林、乳液等,也可以购买中药调配的刮痧膏使用。

但三本书未提到使用特制的刮痧板或家里的日用品会对疗效产生不同有影响,淡专用的刮痧膏会多具有活血化瘀的功能。

一般来说,专业用的刮痧膏因掺有中药草,较具有活血、化瘀、消炎等功效。

但基本上来说,不论加入何种药物的刮痧油、刮痧膏均为辅助之用,因为刮痧膏最主要是润滑作用,因此像白花油、驱风油、面霜、润肤液等都是很好的刮痧润滑剂。

(吴长新 2002:

32-33)

在古代,人们治疗痧证,运用了多种工具,诸如苎麻、棉纱线团、麻线等等,蘸上水、香油、桐油、芫荽酒之类,进行治病活动·

过去在农村、山区、及边远地方,老百姓们常常用瓷碗、瓷调羹或姜盐等,蘸上水或香油,治疗急性霍乱或突然中暑等疾病,疗效独特,是一种非常经济实效的治病疗法。

(李琳2002:

4)

自古以来,陶器、瓷器、铜器·

,各种生活常见的物品都曾被用来刮痧,近来,各种刮痧器及刮痧油皆蜂涌而起,见仁见智各有所长,不论是玉器、玛瑙、筷子、铜槌、汤匙、牛角·

,只要方便、顺手,他就是最好的刮痧板;

同样地,刮痧油的选择也不例外,只要不伤害人的皮肤,一般保健油、美容油脂膏、食用油等都可以用来刮痧,情急时,水也是可以用来救急或保健。

(李家雄2002:

23-24)

  有关使用的器具方面,三本书有相当一致的说法:

刮痧器具要光滑、刮痧膏是辅助,能达到润滑效果即可。

刮痧疗法的医疗器具要求相当简单,许多日常随手可得的物品就能满足条件,且从古至今,即使科技方面有如此大的改变,使用器具仍是数百年如一日,并未因为现代的高科技有所改变。

  「简单」是刮痧疗法的一大特色,因为工具简单、方法简单(来回刮动即可)、效果迅速明显,所以成为台湾的家庭疗法之一。

相同的治病原理、来源,但针灸无法在民间家庭自行使用,因为针灸需会找寻穴位,在使用上自然形成门坎,没有经过学习就无法使用。

相较之下,刮痧疗法工具便利、使用方法简单,只需知道穴位的大概位置,在大范围的刮动即可,没有技术问题,普通人也能很简单的使用。

  也因为刮痧疗法的治病原理单纯,刮开毛细孔平衡体内外的压力,即使科技不断的在进步,改变的也只有刮痧板的材质,或是依据人体工学发展出更适合的刮痧片形状,千古以来的瓷碗、瓷器并没被取代,因为他们所具有的便利性即是最大的优势,且治病效果不打折。

新科技并没有介入多加改良,因为一,不可能有比家里常备用品更低的价钱和便利性,没有市场,且二,没有必要,现有的物品就能完美的达成疗效。

(3)刮痧疗法的风险

  刮痧疗法广泛的在民间使用,技术简单不需检定认可,平常家庭可以自行使用的疗法。

可刮痧不慎,造成民众意外受伤的事却也时有所闻(刮痧导致颈动脉剥离、骨膜发炎、细菌感染·

),因为是家庭内靠经验传承的知识,藏有很多错误、未经证实的观念,且刮痧工具取得容易,使用简单,也让这错误的观念可以轻易的被实行。

刮痧疗法在施行时具有潜在的危险性,民众却多半不自知。

根据卫生署的公告,刮痧不列入医疗管理,但民间普遍认定刮痧的疗效并使用。

目前因刮痧出的意外,多半是在家庭内自行使用发生,像是因刮痧力道过大或次数过频繁,造成颈动脉受伤;

刮痧工具未消毒、身体有伤口会造成的感染。

便利、可以自疗是刮痧疗法的优势,但大众具有的知识不完全,却也使它成为一大隐藏风险。

  可能也是察觉这危险性,现在报纸、媒体介绍刮痧疗法,都会强调刮痧施力不可过大、过红是血管破裂的概念,渐渐导正民众祖传的错误知识。

这三本书对于刮痧时的力度、应当注意的事项,都有说明并强调。

刮痧、拔罐对于个人健康、袪病强身,乃是非常简易、有效的民间疗法。

但大多数人因不了解原理,不懂正确方法,而猛力乱刮,刮的人皮破血流、乌黑青紫,使劲乱拔,拔的人水泡连连、哀号哭泣,这都是「秘传、失传」以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留下的因果报后遗症,所以在正确的传统疗法里,被称为「碰运气疗法」。

(吴长新2002 8)

刮痧乃是依据易与力学原理,「垂直皮肤、下压,单方向出力,慢、轻而渐加力」的具体手法,跳脱了「削甘蔗、刮猪皮、炒菜」等的快速、蛮力,只在皮表造成微血管破裂的民间错误方法(吴长新2002:

9)。

有两点一定要注意的:

一、很多疾病会引起发烧,尤其是感染,不能冒然以轻度中暑、夏季热、成长热等视之,稍有怀疑或犹豫,一定要经过医生诊断确定,才可以施治。

二、施术时,对于神经、血管、肌肉骨节一定要有基本的认识,才能决定施力大小、时间长短及刮痧范围,以免伤及肌肉、神经,造成难以挽回的肌肉萎缩、神经麻痹,不可不慎。

若有受伤,除了找专科医生理疗之外,可透过游泳、球类等运动来复健。

(李家雄 2002:

22-23)。

刮痧不一定要刮的「瘀紫」、「疼痛不堪」才有效,应该以「舒适」为大前提,不得已才在可以忍受的疼痛范围内继续治疗;

至于严重的急症,仍以刮出瘀紫为佳,进行中同时也要顾虑到「瘀紫」是否会让患者不方便或不愉悦,因此选择部位是非常重要的,至于刮痧时间和间隔时间因人而异。

散播性血管内凝血病变或肝脏疾病,常伴见后天性凝血作用异常,引发重大出血后遗症。

总之,皮下常出血瘀紫的患者,一定要延医治疗,不可视之为具有刮痧、瘀紫的效果(李家雄 2002:

  以上的提醒也点出目前民间使用刮痧时一些具隐藏风险的认知,如:

刮痧要很大力、要刮出整片紫红才有效;

常大力刮痧会对身体会造成伤害、血管破裂、组织坏死硬化;

正确的刮痧会出现红点和瘀紫,但若刮到整片紫红很可能已经造成内出血、肌肉损伤。

这是目前医界对刮痧疗法最常提出的警告,民间最容易出现的伤害原因。

  另类疗法在很多时候不被正统医学承认的原因,一大因素是理论不完整、不够周全,导致不少因错误使用造成的意外后果。

刮痧的确具有一定疗效,但经验传承中,遗漏很多该有的相关知识(对经络、肌肉系统的基本了解)、自行增加自己的解释(越红越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