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刮痧疗法职校教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855894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刮痧疗法职校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整理刮痧疗法职校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整理刮痧疗法职校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整理刮痧疗法职校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整理刮痧疗法职校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整理刮痧疗法职校教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整理刮痧疗法职校教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整理刮痧疗法职校教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整理刮痧疗法职校教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整理刮痧疗法职校教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整理刮痧疗法职校教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刮痧疗法职校教材.docx

《整理刮痧疗法职校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刮痧疗法职校教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刮痧疗法职校教材.docx

整理刮痧疗法职校教材

第一节 刮痧疗法简介(作用机理、作用、功效)

一、刮痧定义

刮痧疗法,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基础,经络腧穴学说和生物全息诊疗学说为操作依据,利用边缘光滑的工具,如刮痧板、硬币、汤匙等,在身体局部皮肤上进行刮拭,使局部皮肤充血(面部美容刮痧时,不可追求出痧),从而起到改善局部微循环,疏通活络、调和营血、活血化瘀等作用,达到扶正祛邪、保健强身的目的的一种外治法。

二、刮痧的历史发展

刮痧疗法起源于远古时期,据有关考古资料记载,在新石器时代人们用砭石在人体表面进行刺、划、压、刮等操作,于是砭石也就成了最原始的刮痧工具和针灸针具。

《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砭石的具体应用,在《扁鹊传》中有最原始的刮痧病的病历记录。

在元代《仙传外科秘方》中就有阳痧、阴痧的辨证施治论述。

在明代《医学正传》中就有刮痧治疗病更详尽、更具体的记载。

“治痧证,或先用热水蘸搭臂膊而以苎麻刮之,甚者针刺十指出血,或以香油灯照视胸背,有红点处皆烙之”。

在清代郭志邃《痧胀玉衡》中就记载有各种痧证的辨证寒热,表里分痧,痧脉十二经辨,治痧亦看凉热,以及治痧需知,诸如治痧要分经络,治痧要大小便通畅,痧前痧后禁忌,刮痧具体操作等,清代陆乐山的《养生镜》,鲍相敖《验方新编》等著作中都有对刮痧的记载和论述。

刮痧疗法因为简便、安全、实用,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到了医学发达的现代社会还以其独特的疗效在医学领域熠熠生辉。

三、刮痧疗法的治病机理

1、恢复和提高经络的整体调控功能

由于刮拭经络和全息穴区的刺激作用,使肌肉收缩舒张,其张力变化的突然刺激以及肌肉收缩而产生的热能和代谢产物(如乳酸、二氧化碳、递质等)的化学刺激,鼓舞和激发了经气,再经过经脉所特有的能量传导作用,并通过多层次的连接,发挥经络整体性、双向性的良性调控功能。

其调控作用通过经络系统可达到以全身各脏腑器官,使其气机通畅,阴阳气血平衡,功能活动正常。

另外,由于全息穴区与同名脏腑器官之间的内在联系,内脏及各器官组织发生病理改变,其相应的全息穴区会出现敏感、疼痛、结节,刮拭时会有痧的出现。

刮拭的刺激和机体免疫系统清除痧的过程,通过神经、体液和经络的传导作用,使全息穴区相对应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疾病也得到了治疗。

2、宣通气血、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

刮拭后造成毛细血管破裂,血液渗出脉外,由于皮肤的屏障作用,“痧”在皮肤和肌肉之间形成。

含有大量代谢产物的血液渗出后,改变了局部经脉的瘀滞状况,促使气血畅通,而含有丰富营养素和氧气的血液会使凝血机制正常发挥,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恢复正常,配合刮拭后血管的瞬间收缩反应,出“痧”会很快停止。

由于这种治疗方式迅速的改变了局部经络的瘀滞状态,变阴滞为通畅,促进了血液、淋巴液和组织间液的循环,使病变器官组织细胞得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素的供应,改变了缺氧状态,活化了细胞,激发和调节了脏腑的功能活动,恢复了患者自身的愈病能力,对脏腑器官产生了治疗和保健作用。

3、排毒解毒、促进新陈代谢

刮痧可以有效地排除体内毒素,补氧祛瘀,活化细胞,加强新陈代谢。

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完全健康的人,刮拭经络无痧出现;病情较轻,病程较短者,刮出之痧,部位表浅,痧色鲜红;病情重,病程长者,痧色暗红或青紫,出痧部位较深。

可以说病情越重,病程越长,痧色越重,部位越深。

4、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刮拭时经络各部位所出现的“痧”,在皮肤与肌肉之间成为异物,这些异物被淋巴细胞及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分解吸收。

经常刮痧可以使淋巴细胞活力增强,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和组织创伤的修复能力,从而加强了机体的免疫功能。

四、刮痧疗法的作用

1、治疗作用

由气滞血瘀,经络气血不畅造成的各种痛症,如头痛,各种神经痛,骨质增生导致的颈椎、腰椎、膝关节痛,风湿病,肩周炎,胃肠痉挛性疼痛,施以刮痧即可解除局部经络气血瘀滞状态,变阻滞为通畅,迅速缓解疼痛。

对于经络气血偏盛、偏衰或气血逆乱、运行失常而导致的脏腑功能失调引发的各种内、外、妇、儿科病症,如高血压、中风后遗症、心悸、哮喘、食欲不振、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痔疮、神经衰弱、月经不调、小儿生长缓慢等症,对相关经络穴位运用或泻、或补之不同的刮拭手法,调整经络气血运行,排除体内毒素,加强新陈代谢,使阴阳气血平衡,恢复经络的良性整体调控作用,使人体呼吸、消化、循环、神经、内分泌等系统恢复正常机能,会起到明显的治疗作用。

2、保健作用

第一,未病先防。

第二,已病防变。

3、诊断作用

经络全息刮痧法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协助诊断:

第一,循经诊断和全息诊断。

“不通则痛,通则不痛”这是病变诊断的依据之一。

凡出现刮痛、敏感或局部可触及结节等现象,说明此经脉或全息穴区的气血有不同程度的瘀阻,除外局部病变,即可判断相应经络或脏腑器官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细胞缺氧现象。

第二,据“痧”断病。

据痧断病就是根据出痧的颜色、形态及出痧部位来诊断疾病。

若痧色鲜红,痧粒分散,说明邪气轻浅,病程较短;若痧色暗红或青黑,痧粒集中或密集成团,说明病情重,病程长;若在深部出现包块状或结节状青黑色痧,说明经脉或全息穴区缺氧现象严重,病程较长,有的病变部位涉及脏腑。

如痧出在皮肤表面,说明病情轻浅,邪气在表;出痧的部位深在皮下,或在肌肉筋脉之中,说明病邪在肌肉关节或脏腑。

在骨骼凸起部位出现密集成团的青黑色瘀点或瘀斑,多为该处有骨质增生。

根据背部膀胱经上五脏六腑之俞穴和相应经脉出痧状况,判断经络脏腑之病变。

如胃俞出现包块样痧时,即可判断病邪在胃经或胃。

另外,如治疗后痧色变浅,痧形状缩小或消失,说明治疗有效,病情向愈。

反之,说明病变严重,刮痧未能控制住病情。

五、刮痧疗法的适应症

1、内科病症:

感受风寒、暑湿之邪引起的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呕吐、腹泻以及高温中暑等,急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哮喘、心脑血管疾病、急慢性胃炎、肠炎、便秘、腹泻、高血压、眩晕、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胆囊炎、肝炎、水肿,各种神经痛、脏腑痉挛性疼痛等,诸如:

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胆绞痛、胃肠痉挛等病症。

2、外科病症:

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各种外科病症,如急性扭伤,感受风寒湿邪导致的各种软组织疼痛,各种骨关节疾病,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落枕,慢性腰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腰椎、膝关节骨质增生,痔疮等病症。

3、儿科病症:

营养不良、食欲不振、生长发育迟缓、小儿感冒发热、腹泻等病症。

4、五官科病症:

牙痛、鼻炎、鼻窦炎、咽喉肿痛、视力减退、弱视、青少年假性近视、急性结膜炎、耳聋、耳鸣等病症。

5、妇科病症:

痛经、闭经、月经不调、乳腺增生、产后病等。

6、其他各科病症:

皮肤搔痒症、荨麻疹、痤疮、湿疹、失眠、多梦、癫痫、精神分裂症、肢体震颤、麻痹等病症。

7、保健:

预防疾病、强身健体、减肥、美容等。

六、常见病症的刮痧疗法

1、中暑:

督脉从颈部正中线往下刮到腰椎。

膀胱经从枕骨下方两侧发际凹陷处往胸椎与肩胛骨中线刮到腰部。

2、眼睛疲劳:

以刮痧板由内眼角顺眉棱骨沿眉毛刮动,也就是由眉毛头的鱼头穴经中段的鱼腰穴,刮到眉毛的鱼尾,其次轻闭眼睛,在眼皮上轻刮,不可用力,以免眼珠伤害。

3、紧张:

以刮痧板沿耳后粗筋 (即胸锁乳突肌)刮至肩部朝单方向刮动,特别加强大椎穴和肩井穴。

4、火气大:

主要刮肝经、心经、胃经的循行部位及其上之穴位。

5、失眠:

刮头顶的百会穴(由前向后)、神门、涌泉穴等效果显著。

 

第二节 刮痧疗法操作程序及规范

一、程序

刮痧板酒精消毒→涂抹刮痧油于局部皮肤→选择正确的刮拭方法进行刮痧

二、规范

1、刮拭方法

刮拭方法

操 作 规 范

适宜部位

面刮法

用手持刮痧板,刮拭时用刮板的1/3边缘接触皮肤,刮板向刮拭的方向倾斜30~60度,以45度角应用最为广泛,利用腕力多次向同一方向刮拭,有一定的刮拭长度。

适用于身体比较平坦部位的经络、穴位。

角刮法

用刮痧板角部在穴位上自上而下刮拭,刮痧板与刮拭皮肤呈45度角倾斜。

多用于肩部肩贞穴、胸部中府、云门穴。

点按法

用刮板角与穴位呈90度角垂直,由轻到重,逐渐加力。

片刻后猛然抬起,使肌肉复原,多次重复,手法连贯。

适用于无骨骼的软组织处和骨骼凹陷部位,如人中、膝眼。

拍打法

用刮板一端的平面拍打体表部位的经穴。

多用于四肢特别是肘窝和膝窝进行。

按揉法

用刮板角部20度倾斜按压在穴位上,作柔和的旋转运动,刮板角平面始络不离开所接触的皮肤,速度较慢,按揉力度应深透至皮下组织或肌肉。

常用于对脏腑有强壮作用的穴位,如合谷、足三里、内关穴以及后颈背腰部全息穴区中痛点治疗。

厉刮法

用刮板角部与穴区呈90度垂直,刮板始终不离皮肤,并施以一定的压力作短距离(约1寸长)前后或左右摩擦。

适用头部全息穴区。

疏理经气法

按经络走向,用刮板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循经刮拭,平稳和缓,连续不断。

一次刮拭面宜长,一般从肘膝关节部位刮至指趾尖。

2、持板方法

用手握住刮板,刮板的底边横靠在手掌心部位,大拇指及另外四个手指呈弯曲状,分别放在刮板两侧。

3、刮拭要领

(1)按压力——持久,速度均匀、平稳

刮痧时除向刮拭方向用力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对肌肤向下的按力。

刮板作用力透及的深度应达到皮下组织或肌肉,刮痧时最忌不使用按压力,仅在皮肤表面摩擦,这种刮法,不但没有治疗效果,还易形成表皮水肿。

(2)点、面、线相结合

点,即点穴位;面,即指刮痧治疗时刮板边缘接触皮肤的部分,约有1寸宽;线,即指经脉。

(3)刮拭长度

在刮拭经络时,应有一定的刮拭长度,约市尺的4至5寸,如需要治疗的经脉较长,可分段刮拭,重点穴位的刮拭除凹陷部位外,也应有一定长度,一般以穴位为中心。

4、刮拭方向、顺序

(1)头部

不涂刮痧润滑剂,为增强刮拭效果可使用刮板薄面边缘或刮板角部刮拭,每个部位刮30次左右,刮至头皮有发热感为宜。

太阳穴:

太阳穴用刮板角部从前向后或从上向下刮拭。

头部两侧:

刮板竖放在头维穴至下鬓角处,沿耳上发际向下方刮至后发际处。

头顶部:

头顶部以百会穴为界,向前额发际处或从前额发际处向百会穴处,由左至右诊次刮拭。

后头部:

后头部从百会穴向下刮至后颈部发际处,从左至右依次刮拭。

风池穴处可用刮板角部刮拭,头部也可采取以百会穴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刮拭。

全息穴区:

额顶带从前向后或从后向前刮拭。

顶枕带及枕下旁带从上向下刮拭。

顶颞前斜带或顶颞后斜带及顶后斜带从上向下刮拭,额中带、额旁带呈上下刮拭,保健上下或左在刮拭均可,全息穴区的刮拭采用厉刮法。

(2)面部:

参考《面部美容刮痧法》。

(3)背部

背部由上向下刮拭。

一般先刮后背正中线的督脉,再刮两侧的膀胱经和夹脊穴。

肩部应从颈部分别向两侧肩峰处刮拭。

用全息刮痧法时,先对穴区内督脉及两侧膀胱经附近的敏感压痛点采用局部按揉法,再从上向下刮拭穴区内的经脉。

(4)胸部

胸部正中线任脉天突穴至膻中穴,用刮板角部自上向下刮拭。

胸部两侧以身体前正中线任脉为界,分别向左右(先左后右)用刮板整个边缘由内向外沿肋骨走向刮拭,注意隔过乳头部位。

中府穴处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

(5)腹部

腹部由上向下刮拭,可用刮板的整个边缘或1/3边缘,自左侧依次向右侧刮。

有内脏下重者,应由下向上刮拭。

(6)四肢

四肢由近端向远端刮拭,下肢静脉曲张及下肢浮肿者,应从肢体末端向近端刮拭,关节骨骼凸起部位应顺势减轻力度。

(7)整体刮拭的顺序

任何病症,宜先刮拭颈项部,再刮其它患处,一般原则是自上向下,先头部、背、腰部及胸、腹部可根据病情决定刮拭的先后顺序。

每个部位一般先刮阳经,再刮阴经,先刮拭身体左侧,再刮拭身体右侧。

 

第三节 刮痧疗法服务程序

 

对于不同的评价单元,可根据评价的需要和单元特征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

1、当技师接到上岗通知后,应立即起身,穿戴整齐,佩带好工号牌,在3分钟内携带好刮痧板和刮痧油到相应按摩室门口,轻轻敲门进入,随即将门关上,并面带微笑地说:

“您好!

很乐意为您服务!

(三)安全评价的内容和分类2、确认宾客要做刮痧疗法后,委婉询问宾客哪里不舒服及有无不适宜刮痧的病症(禁忌症),如有则向宾客解释清楚,委婉拒绝或推荐其他适宜项目。

取出刮痧板用消毒棉花消毒后,再针对宾客不同部位不同疾病,帮助宾客摆好正确体位,采用不同的刮拭方法进行刮拭,在此期间,应注意掌握好适当的力度,关注宾客冷暖及有无不适反应,如有则应采取相关措施。

耐心解释宾客提出的问题,观察接待员的服务(茶水、毛巾等)是否到位,如没到位,及时通知接待员补上。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与管理体系、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和技术导则的应用3、刮痧疗法后,应扶宾客起身,将鞋子、衣服拿到宾客跟前,再告知宾客:

“已刮完痧,欢迎您多提意见”。

并提醒宾客携带好自己的物品,最后将门轻轻带上,将刮痧所用用具、用品带出按摩室放回原处,到相应楼层领班处填写结算卡。

4、在整个过程中,应当多做一些其它项目的推荐工作,努力做到多用一些礼貌用语,多做一些服务工作,多体现一些对宾客的关心。

 

2.早期介入原则;

 

D.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二)安全评价的基本原则第四节 刮痧疗法注意事项(禁忌症)

(3)公众对规划实施所产生的环境影响的意见;

2.量化环境影响后果1、做刮痧疗法时应避风,注意保暖,室温较低时应尽量减少暴露部位,夏季高温时不可在电扇处或有对流风处刮痧。

2、做完刮痧后饮热水一杯。

(3)介绍评价对象的选址、总图布置、水文情况、地质条件、工业园区规划、生产规模、工艺流程、功能分布、主要设施、设备、装置、主要原材料、产品(中间产品)、经济技术指标、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人流、物流等概况。

3、刮痧后一般约3小时左右方可洗浴。

4、不可片面追求出痧。

第五章 环境影响评价与安全预评价5、在刮痧过程中要善于察颜观色,经常询问受术者的感觉,及时发现晕刮先兆。

(1)晕刮的症状:

发生晕刮时,轻者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出冷汗、心慌、四肢发凉,重者血压下降,神志昏迷。

(2)晕刮的治疗:

应立即停止原来的治疗刮痧。

抚慰受术者勿紧张,帮助其平卧,注意保暖,饮温开水或糖水。

马上拿起刮板用角部点按人中穴,力量宜轻,避免重力点按后局部水肿。

对百会穴和涌泉穴施以泻刮法,受术者病情好转后,继续刮内关、足三里。

采取以上措施后,晕刮可立即缓解。

6、刮痧时应正确选择位:

应选择便于刮痧者操作,既能充分暴露所刮的部位,又能使受术者感到舒适,有利于刮拭部位,肌肉放松,可以持久配合的体位。

7、初次刮痧时,应先向顾客介绍刮痧的一般常识,对精神紧张、疼痛敏感者更应作好解释安抚工作,以便取得顾客的积极配合。

8、空腹、过度疲劳、过度紧张、熬夜后不宜用治疗刮痧法。

9、根据受术者体质选取用适当的刮拭手法。

对体质虚弱、出汗、吐泻过多、失血过多等虚证,宜用补刮手法。

10、治疗刮痧部位宜少而精,掌握好刮痧时间,不超过25分钟。

当夏季室湿过高时,受术者出汗过多,加之刮痧时汗孔开泄,体力消耗,易出现疲劳,因此更应严格控制刮拭时间。

11、刮痧板应边缘光滑,边角钝圆,刮痧前应仔细检查其边缘有无裂纹及粗糙处,以免伤及皮肤。

12、刮痧板在刮痧后应用卫生纸擦拭干净后,再泡入消毒液中消毒后,擦干备用。

13、水牛角刮痧板如长时间置于潮湿之地或浸泡在水里,或长时间暴露在干燥的空气中,均会发生裂纹,影响使用寿命,因此,刮痧板在不使用时应妥善保存。

14、禁忌症

(1)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和血栓性静脉炎的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菌、过敏性柴油癜症等禁刮。

(2)肌断、骨折、脱位、发热受术者禁刮。

(3)患有活动性结核病、梅毒、淋病、艾滋病、法定传染受术者禁刮。

(4)表皮破损处和疮疡、痈疽、癌变的局部以及烧伤、烫伤等开放性外伤禁刮。

(5)急性软组织损伤、局部肿胀严重者慎刮。

(6)妇女月经期慎刮,妊娠期禁刮。

(7)患有严重心、脑、肺、肾、肝疾病受术者、高血压受术者禁刮或其它严重疾病经不起刮痧的或诊断不明的较严重疾病受术者禁刮。

(8)需外科手术的人慎刮。

(9)糖尿病受术者,下肢静脉曲张局部及下肢浮肿者慎刮。

15、施用刮痧疗法,应根据病情积极配合其它治疗方法,如针灸、推拿、药物等,以增疗效。

16、刮痧时要顺一个方向刮,不要来回刮;当刮痧油被皮肤吸收后,应及时蘸取、补充。

17、刮痧后的正常情况

(1)刮痧治疗,由于病情不同,治疗局部可出现不同颜色、不同形态的痧。

皮肤表面的痧有鲜红色、暗红色、紫色及青黑色。

痧的形态有散在、密集或斑状或结块状,湿邪重者皮肤表面可见小疱样痧。

皮肤下面深层部位的痧多为大小不一的包块状或结节状。

深层痧表面皮肤隐约可见青紫色。

刮痧治疗时,出痧局部皮肤有明显发热的感觉。

(2)刮痧治疗半小时左右,皮肤表面的痧逐渐融合成片。

深部包块样痧慢慢消失,并逐渐由深部向体表扩散。

在12小时左右,包块样痧表面皮肤逐渐呈青紫色或青黑色。

深部结节状痧消退缓慢,皮肤表面12小时左右亦逐渐呈青紫色或青黑色。

(3)刮痧后24至48小时内,出痧表面的皮肤在触摸时有疼痛感,出痧严重者局部皮肤表面微微发热。

(4)刮出的痧一般5~7天即可消退,痧消退的时间与出痧部位、痧的颜色和深浅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