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 第一部分 古代篇 第1讲 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7108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0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 第一部分 古代篇 第1讲 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版 第一部分 古代篇 第1讲 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版 第一部分 古代篇 第1讲 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版 第一部分 古代篇 第1讲 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版 第一部分 古代篇 第1讲 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版 第一部分 古代篇 第1讲 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版 第一部分 古代篇 第1讲 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版 第一部分 古代篇 第1讲 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版 第一部分 古代篇 第1讲 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版 第一部分 古代篇 第1讲 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版 第一部分 古代篇 第1讲 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版 第一部分 古代篇 第1讲 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版 第一部分 古代篇 第1讲 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版 第一部分 古代篇 第1讲 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版 第一部分 古代篇 第1讲 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版 第一部分 古代篇 第1讲 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版 第一部分 古代篇 第1讲 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版 第一部分 古代篇 第1讲 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版 第一部分 古代篇 第1讲 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版 第一部分 古代篇 第1讲 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 第一部分 古代篇 第1讲 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版 第一部分 古代篇 第1讲 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 第一部分 古代篇 第1讲 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 第一部分 古代篇 第1讲 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设置刺史,监察地方;

形成中外朝制度,过于集权导致东汉时期宦官外戚专权,政局长期动荡。

3.选官制度

先秦实行世卿世禄制;

战国、秦、汉初实行军功爵制,汉武帝以后实行察举制。

二、经济上——从粗放经营到精耕细作

1.农业

(1)生产工具:

春秋战国之前,石器和木器是我国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刀耕火种;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标志着我国进入“铁器时代”;

汉朝以后,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继续发展。

(2)经营方式:

中国古代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发展过程。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3)土地制度:

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商周实行土地国有的井田制,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成为土地兼并现象的根源。

(4)租佃关系:

战国时期产生,汉代较普遍。

2.手工业

(1)夏商周时期:

我国的“青铜时代”,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2)春秋战国时期:

冶铁业开始出现,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并存。

(3)汉代:

开始用煤作为冶铁燃料;

西汉丝绸远销欧洲,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东汉杜诗发明了水排,用于鼓风冶铁。

3.商业

(1)原始社会末期:

以物易物的原始商业产生。

(2)商朝:

产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3)周朝:

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工商业被官府垄断。

(4)春秋战国时期:

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

黄金、白银开始用为货币;

都会兴起;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5)秦汉时期:

秦统一货币;

汉代专供贸易的“市”出现,开通海陆丝绸之路。

4.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提出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2)秦汉统治者都执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地位低下,阻碍了商业的发展。

三、文化上——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和科技文化的发展

1.思想

(1)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2)独尊儒术: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科技文化

(1)科技:

西汉造纸术发明,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2)汉字:

商代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

(3)文学:

春秋时期的《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战国时期的《离骚》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汉赋是中国贵族文学的代表。

———————抓点·

知识主题串讲———————   

(对应学生用书第3页)

主题一 政治上:

从周代“天下共主”到秦汉中央集度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1步攻高频考点]

  

[体验——真题诊断]

1.以家国情怀创新考查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

(2016·

全国卷Ⅱ)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

这说明乾隆年间(  )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并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材料所给的时间信息是乾隆年间,内容是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反映了这一时期台湾与大陆关系的密切。

福建到台湾定居者很多,再联系清前期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的史实,可知B项符合题意。

A项是对材料的误解,族谱编修是宗法血缘关系的体现,突出了血脉传承关系,故排除。

C项表述明显错误,排除。

D项与乾隆年间的史实不符,故排除。

]

2.以时空观念迁移考查分封制:

(2014·

全国卷Ⅱ)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导学号:

07604000】

A.河南          B.河北

C.陕西D.山东

C [“雅言”是周王室使用的语言,而西周的统治中心镐京在今陕西省境内,故本题选择C项。

3.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对古文献史料的认识:

(2013·

全国卷Ⅱ)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此否定黄帝的真实性。

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

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

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

07604001】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材料的原意。

《史记》写成之前,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甚至荒诞,而司马迁在遇到传颂黄帝的事迹后,从文献中选择称颂黄帝的事迹列入五帝本纪第一,这说明司马迁认为历史传说有一定的真实性,故选B项。

在内容不一的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记录黄帝,很难说是准确、真实、可信的,所以排除A、D两项;

材料中并未体现历史文献记录与口头传说相印证的过程,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

4.以家国情怀创新考查“家国同构”现象:

全国卷Ⅰ)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

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信息。

题干材料并没有涉及宗教,排除A项;

材料没有强调皇权至上,并且皇权至上与祭天、祭祖先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排除C项;

仅从题干材料无法得出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的结论,排除D项。

[品悟——知识深化]

1.早期政治制度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关系

(1)早期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具体包括:

①中国早期的“公共权力”到周朝的“天下共主”再到秦朝的“个人独裁专权”趋势。

②商朝的“内外服制度”到西周的“分封制”再到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③商朝的“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到西周的“礼乐制度”再到秦朝“焚书坑儒”为代表的思想控制。

(2)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在吸收前朝制度精华的基础上创立的,发展完善了前代制度,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创新。

2.秦汉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创新

时期

中央体制

地方体制

选官体制

西周

家国一体,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分封制:

地方具有较强独立性

世卿世禄制,中央官员的职权分工不明确

秦朝

首次建立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体制

创立郡县制,用封建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推行军功爵制度,秦朝以吏为师

西汉

首创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由郡国并行到推恩令,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

首创察举制,有利于人才选拔,但也存在一定问题

[运用——针对训练]

1.春秋时期,文武不分家。

封君们平时担任民政长官,战时充任军队统帅。

而战国时期军队就多由职业军官统率,名将如白起、李牧、赵奢,都专职打仗而不问政治。

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职业军队取代了兵农合一的民兵

B.军事指挥学发展到专业化水平

C.分封制的崩溃和郡县制的兴起

D.儒家的教育忽视军事

C [府兵制为兵农合一,职业军队并未取代民兵,故A项错误;

此时军事指挥学与行政长官和军事长官相分离无直接关联,故B项错误;

分封制崩溃后,封君的统治力量削弱,取而代之的是直接听命于中央的郡县制,职业军官服务于中央,故C项正确;

材料未提及儒家军事思想,故D项错误。

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

“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

”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D [题干的意思是秦朝用废封建、行郡县的办法来作为制度,是最大的公。

秦始皇时期百姓仍是皇帝的属民,排除A项。

B项与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相矛盾,故排除。

制度法令的统一不能体现天下为公,排除C项。

D项体现了共同管理天下,故选D项。

[第2步补教材盲点]

     

1.以历史解释探究考查汉承秦制问题:

全国卷Ⅲ)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

“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B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把握汉代对秦代政治制度的继承关系。

材料中的“文书”泛指古代的国家档案文献,文书传承着历朝的典章制度和政治经验。

材料表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重视秦朝的文书,意味着继承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即汉承秦制,故B项符合题意。

汉初推行被称为“黄老之学”的道家思想,故排除A项。

汉初充分发挥文书功能,以便继承前代的政治制度,故排除C项。

材料并没有体现官吏是否熟知秦朝的典章制度,故排除D项。

[品悟——知识补缺]

汉承秦制

汉代在总体框架上继承了秦朝制度,又对秦制做了某些调整和变化。

主要表现为:

1.承袭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在此基础上,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皇帝名号、礼仪等制度。

2.承袭了秦朝以丞相为核心的中央官制。

西汉建立后至汉武帝以前的中央行政体制,基本上没有突破秦代模式。

汉武帝时出现了由皇帝的侍从、秘书组成的内朝,丞相职权逐渐转移到尚书令手中。

3.承袭了秦朝的监察制度。

秦朝在中央设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的监察事务;

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

汉武帝时期,废除了监郡御史,把全国分十三州部,每州设刺史,负责监察。

刺史级别不高,但巡查时代表中央,可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刺史的设置,使皇权监控从中央波及地方。

4.承袭了秦朝的郡县制。

汉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度,同时又兼有封国制,但仍以郡县制为主。

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最终解决了王国问题。

东汉时期,监察区的州,变成了郡以上的地方政权,郡县二级制演变为州郡县三级制。

5.承袭了秦朝的赋役、兵制、选官制度,加强对意识形态的控制等。

1.(2017·

黄冈质检)秦代“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官员选任方面完全是熟悉文史法律的“文吏”。

汉初,训练有素的文吏仍然占据着政治机构的主导地位。

武、宣之时,文吏依然掌握着国家政权的主要命脉,而儒生已经从文化方面向整个社会开始渗透,文吏和儒生形成了对峙局面。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07604002】

A.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贵族政治到文人政治

D.黄老之术到霸王道杂之

A [“汉初,训练有素的文吏仍然占据着政治机构的主导地位”表明汉承秦制,“武、宣之时,文吏依然掌握着国家政权的主要命脉,而儒生已经从文化方面向整个社会开始渗透,文吏和儒生形成了对峙局面”表明情况已经有所变化,故A项正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能解释“武、宣之时,文吏依然掌握着国家政权的主要命脉”这个现象,故B项错误;

贵族政治到文人政治的转变发生在秦朝,故C项错误;

汉代治国思想是从黄老之术到独尊儒术,故D项错误。

 

2.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汉代外戚干政:

(2015·

全国卷Ⅰ)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

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07604003】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C [材料中说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年幼,执政大臣也从他们中选择,反映了母族亲属(外戚)在两汉时期的地位极高。

由于皇帝年幼,很容易被外戚所控制,导致汉代经常出现外戚干政,故选C项。

3.以历史解释探究考查汉代吏治问题:

全国卷Ⅱ)汉宣帝曾称:

“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

”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

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A [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对地方进行垂直管理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

材料体现了汉宣帝高度重视郡太守的作用,而郡太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所以A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郡太守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没有提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故排除B项;

材料强调的是汉宣帝的观念而非汉代地方行政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故排除C项;

D项内容在材料中未提及。

汉朝政治的特点

“汉承秦制”,汉朝基本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但是,也有自己独特一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政治制度或者政治环境。

(1)布衣将相:

是指西汉开国诸臣授官将相的,绝大多数“起自布衣”,这些人大都没有贵族头衔,称之为“布衣将相”。

这既是对秦末农民起义结果的承认,也是削弱贵族势力的必然产物。

(2)重视母族亲属关系:

汉代皇室的母族势力受到了充分的重视,西汉出现了吕后暴政和窦太后的专权,东汉出现了外戚干政的局面,这些都是母族势力强大的表现。

(3)儒士受到重用:

汉初,重视黄老之学,但是,并不排挤儒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士受到了重用,几乎垄断了汉代官僚体系。

(4)地方势力强大:

汉初,王国是中央集权的主要威胁。

王国问题解决后,豪强地主逐渐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主要力量,最终导致了东汉的灭亡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

2.汉代皇帝秘书处有六尚:

尚衣、尚事、尚冠、尚席、尚浴、尚书;

丞相秘书处有东曹、西曹、户曹、法曹、尉曹、兵曹、金曹、仓曹等十三曹。

由此可见(  )

A.汉代中央官僚体制成熟

B.秦汉以后皇权专制趋势

C.相权已凌驾于皇权之上

D.当时国家事权在丞相府

D [中央官僚体制的成熟是在隋唐时期,故A项错误;

材料仅表明了汉代的皇帝和丞相秘书处设置情况,无法推测出秦汉以后皇权专制趋势的发展,故B项错误;

相权凌驾于皇权之上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

根据材料“宰相秘书处有东曹、西曹、户曹、法曹、尉曹、兵曹、金曹、仓曹等十三曹”可以看出当时汉朝的主要职能部门大部分都是在丞相秘书处之内,故D项正确。

3.“太子年幼继位,年轻的太后临朝,不得不重用她娘家父兄来协助处理政事,外戚骄横擅权,无视幼主。

及至皇帝成年,结纳在自己身边的心腹宦官,发动政变,除掉外戚。

皇帝亲政后,自然重用夺权有功的宦官,于是又演成宦官专权的局面。

这种外戚、宦官的交替专权,成为东汉后期封建政权的一个特点。

”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

A.外戚、宦官权力过大   B.君主的权力受到制约

C.君权至上的结果D.中央集权所致

C [外戚、宦官权力过大是材料的现象,不是根源,故A项错误;

虽有外戚、宦官专权,但他们的权力并不是来自于制度和职位,而是来自皇帝的支持和信任,是皇权的延伸,君主的权力并没有受到制约,故B项错误;

外戚和宦官是皇帝的亲信,之所以能交替专权,关键在于他们代表的是皇帝的权威,是君权至上的结果,故C项正确;

材料不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D项错误。

4.以历史解释探究考查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012·

全国卷)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

这表明当时(  )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田宅逾制”说明当时存在土地兼并现象,兼并土地的往往是地方豪强大族,因此政府通过抑制豪强来缓解土地兼并,故选C项。

豪强大族只是汉代地方上的一股强大势力,中国古代封建政权的经济支柱是农业,排除A项;

汉代豪强大族不仅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而且往往在政治上也拥有很大的权力,排除B项;

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不仅有经济手段,还有政治手段、思想手段等,题干中“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就属于政治手段,排除D项。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政治上

(1)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颁布“推恩令”,另外打击豪强地主势力,将他们迁往关中,就近监视。

(2)改革官制,加强皇权:

设立“中朝制”借此削弱相权;

设置十三州部刺史,借此抑制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官吏的控制;

建立侍从军和禁卫军,加强皇帝保卫和军事防御;

实行察举制,用考察加举荐的方式选拔官员。

2.经济上

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均输平准、盐铁专卖,“算缗”“告缗”等经济政策,打击私营工商业者;

同时加强对土地制度的管理。

3.文化上

(1)独尊儒术,文化专制:

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主,杂以阴阳五行及法家某些思想,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了理论根据,逐步确立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2)兴办太学:

扩大儒学教育。

4.元鼎四年(前113年),武帝接受大农丞(九卿属官)桑弘羊建议,废除各郡国的铸币权,将五铢钱的铸造权收归中央统一管理,建立皇家铸币厂。

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  )

07604004】

A.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B.掠夺富商大贾的钱财

C.强化市场的统一管理

D.用内臣削弱外朝相权

A [材料中强调“铸造权收归中央统一管理”是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的体现,故A项正确;

材料中强调废除各郡国的铸币权,而不是掠夺富商大贾的钱财,故B项错误;

材料中体现强化对货币的管理不能等同于对市场的统一管理,而且加强货币的管理是手段,是为其政治目的服务的,故C项错误;

(九卿属官)桑弘羊属于外朝官员,故D项错误。

主题二 经济上:

古代中国经济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小农经济”的内涵和外延:

全国卷Ⅰ)《吕氏春秋·

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

“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战国时期的相关史实分析问题。

战国时期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在有限的土地上,农民会努力改进耕作技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农业收益的增加,会进一步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C项正确。

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是农业收益增加的原因之一,故排除A项。

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B项说法错误,排除。

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大土地所有者通过多种形式尤其是土地兼并,来不断扩大地产,故排除D项。

小农经济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

(1)分散性:

是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

(2)稳定性: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自给自足。

(3)封闭性:

个体之间很少有交往和合作。

(4)脆弱性:

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特别是王朝政策的影响。

(5)落后性:

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2.影响

(1)政治上:

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基础。

(2)经济上:

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

(3)文化上:

有利于中华文明的稳定和延续。

下图为汉代画像砖的拓片,它反映了(  )

A.小国寡民的生活图景  B.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

C.农民生活的殷实富足D.棉纺织技术日渐成熟

B [秦汉以来中国建立的是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而不是小国寡民,材料呈现的不是国,而是家庭生活生产状态,故A项错误;

春秋战国以来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模式,与材料相符,故B项正确;

小农经济的典型特征是自给自足,达不到殷实富足的程度,故C项错误;

棉花的传入是在宋末元初,汉代并不存在棉花,故D项错误。

1.以历史解释探究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2017·

全国卷Ⅲ)《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

这反映了当时(  )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C [C项正确:

从材料中的信息可以看出:

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凭借其努力和智慧成为郡、县、乡里程度不同的富人,多得不可胜数。

这反映了西汉前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A项错误:

材料中的信息并未体现人们对“义利”观念的看法。

B项错误:

材料中的信息并未体现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D项错误:

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地方豪强势力对郡县的控制。

2.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汉代的庄园经济:

全国卷Ⅰ)右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07604005】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