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教知识与能力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77272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教知识与能力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保教知识与能力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保教知识与能力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保教知识与能力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保教知识与能力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保教知识与能力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保教知识与能力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保教知识与能力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保教知识与能力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保教知识与能力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保教知识与能力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保教知识与能力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保教知识与能力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保教知识与能力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保教知识与能力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保教知识与能力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保教知识与能力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保教知识与能力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保教知识与能力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保教知识与能力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保教知识与能力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保教知识与能力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教知识与能力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保教知识与能力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8.3、4岁的幼儿看见玩具小汽车或者小凳子,就开着“车”当司机,嘴里还“嘀嘀……嘟嘟……”“下车了”说个不停。

这体现了无意想象( )的特点。

  A.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B.主题不稳定

  C.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D.内容零散

  9.问儿童“1加1等于几”,儿童可能无法回答,但若问他“1个苹果加1个苹果等于几个苹果”,他就比较容易做出回答,这是儿童( )的体现。

  A.动作思维

  B.形象思维

  C.逻辑思维

  D.发散思维

  10.儿童每天摄入脂肪应占总热能的( )。

  A.10%~15%

  B.15%~20%

  C.20%~25%

  D.25%~30%

  

2015年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练习题

(2)

  1.人们描述幼儿教师是幼儿“生活中的妈妈,学习中的老师,游戏中的伙伴”,这说明幼儿教师的劳动具有(  )的特点。

  A.纯真美好

  B.教育效果长期性

  C.精神生产

  D.多重角色

  2.教师和幼儿双方围绕一个问题或主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意见,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进行相互交流。

该教师运用的是(  )。

  A.讲解法

  B.演示法

  C.示范法

  D.谈话法

  3.在幼儿的发展中最容易观察到的一个敏感期是(  )

  A.行走的敏感期

  B.手的敏感期

  C.语言敏感期

  D.细节敏感期

  4.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5.“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6.导致儿童身心发展差异性的物质性基础是(  )。

  A.遗传差异

  B.教育差异

  C.环境差异

  D.物质差异

  7.幼儿教师的劳动的创造性是由幼儿本身特点和(  )决定的。

  A.教师本身的特点

  B.家长本身的特点

  C.教师教育特点

  D.幼儿教育特点

  8.儿童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说明其处于(  )。

  A.自我认识的发展阶段

  B.自我感觉阶段

  C.自我观察阶段

  D.自我体验阶段

  9.(  )是指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

  A.亲子关系的发展

  B.同伴关系的发展

  C.性别角色的发展

  D.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10.4~7岁的幼儿每分钟要呼吸(  )次。

  A.16~20次

  B.20~25次

  C.25~30次

  D.30~35次

2015年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练习题(3)

  1.婴儿先是用整只手臂和手一起去够物体,以后才会用手指去拿东西,这是服从了(  )。

  A.高低规律

  B.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C.大小规律

  D.首尾规律

  2.“清高孤傲,自命不凡”的性格,最容易在(  )亲子关系的家庭中出现。

  A.民主型

  B.专制型

  C.独断型

  D.放任型

  3.小朋友在活动室内进行活动时,窗外突然飞进一只小鸟,小朋友们都兴奋地去看小鸟。

小朋友这时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

  4.幼儿在结构游戏中,由独自搭建发展为能与同伴联合搭建,主要反映了游戏中幼儿(  )。

  A.运用材料的水平

  B.确定游戏主题的水平

  C.社会性发展的水平

  D.建构形式发展的水平

  5.最初几天新生儿或哭或安静,或四肢划动等,可以称为(  )。

  A.原始的情绪反应

  B.基本的情绪反应

  C.混合的情绪反应

  D.高级的情绪反应

  6.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的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  )。

  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

  C.实质教育论

  D.现代课程论

  7.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是人类关于儿童认识史上的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这时出现了(  )。

  A.个人本位儿童观

  B.家族本位儿童观

  C.社会本位儿童观

  D.自然本位儿童观

  8.幼儿能区分一个人是男性还是女性,说明他已经(  )。

  A.产生了性别行为

  B.具有了性别概念

  C.对性别角色有明确的认识

  D.形成了性别角色习惯

  9.福禄培尔认为儿童有四种本能,包括活动的本能、认识的本能、艺术的本能和(  )。

  A.制作的本能

  B.创造的本能

  C.宗教的本能

  D.运动的本能

10.早期发现营养不良患儿最主要的措施是(  )。

  A.开展生长发育监测

  B.开展健康教育

  C.指导喂养

  D.开展疾病预防

2015年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练习题(4)

  1.(  )首次提出了“教育应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分阶段进行教育。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昆体良

  2.自我意识萌芽最重要的标志是(  )。

  A.会叫“妈妈”

  B.思维出现

  C.学会评价

  D.掌握代名词“我”

  3.婴儿开始能够区别熟悉的面孔和其他的东西,开始能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微笑,这说明婴儿进入了(  )阶段。

  A.自发性微笑

  B.内源性微笑

  C.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D.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4.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保持一颗(  ),因为它是教师通往每个孩子心灵的桥梁。

  A.童心

  B.真心

  C.爱心

  D.热心

  5.幼儿德育必须从情感教育入手,把重点放在(  )的形成上。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志

  6.“仍然哭泣,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这段描述属分离焦虑的(  )阶段。

  A.反抗

  B.失望

  C.超脱

  D.平复

  7.有经验的幼儿园教师,会在孩子入园时劝那些又哭又闹儿童的家长离开幼儿园,不要在活动室门口张望,主要原因是(  )。

  A.家长离开,老师就可以批评哭闹的孩子

  B.老师不想让家长知道他们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C.老师不喜欢哭闹的孩子

  D.孩子的情绪具有不稳定性,易产生波动

  8.幼儿在认识“方”“万”和“日”“月”等形近字时出现混淆,这是(  )所致。

  A.观察的无序性

  B.观察的目的性不够

  C.观察的跳跃性

  D.观察的细致性不够

  9.涂尔干说:

“教育是成年一代对社会生活尚未成熟的年轻一代所实施的影响。

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政治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

”这种论断正确地指出了(  )。

  A.教育具有社会性

  B.教育是社会复制的工具

  C.教育要促进人的个性化

  D.儿童对成人施加的影响不是教育

  10.婴幼儿由于维生素D或钙缺乏容易引起(  )。

  A.佝偻病

  B.肥胖症

  C.甲状腺肿大

  D.贫血

2015年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练习题(5)

  1.有的幼儿园在课程中将社区的历史、风俗、革命传统等作为乡土教材来利用,使幼儿园教育内容丰富而有特色。

这发挥了(  )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

  A.社区资源

  B.社区环境

  C.社区文化

  D.社区习俗

  2.教师在向儿童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儿童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语言直观

  D.模拟直观

  3.婴儿看见物体时,先是移动肩肘,用整只手臂去接触物体,然后才会用腕和手指去接触并抓取物体。

这是儿童动作发展中的(  )所致。

  A.近远规律

  B.大小规律

  C.首尾规律

  D.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4.幼儿常把没有发生的或期望的事情当做真实的事情,这说明幼儿(  )。

  A.说谎

  B.移情

  C.好奇心强

  D.想象与现实混淆

  5.下列关于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关系,论述错误的是(  )。

  A.科学概念的发展取决于日常概念

  B.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联系

  C.科学概念依赖于日常概念的发展

  D.日常概念是通过科学概念向上生长发展的

  6.能正确辨认熟悉的音乐作品的情绪、性质,感知作品中细节部分,区别不同类型的作品。

这是(  )幼儿音乐欣赏能力发展的特点。

  A.小小班

  B.小班

  C.中班

  D.大班

  7.3岁的幼儿在进行分类活动时,会把人、马分为一类,原因是他们认为人和马都有头、有脚。

这表明该年龄段幼儿认识活动具有(  )的特征。

  A.缺乏有意性

  B.情绪性

  C.直觉行动性

  D.表面性

  8.某教师通过利用良好的班级气氛、亲密的师生关系、有安全感的集体,让儿童深入其中,从而培养儿童关爱、互助等良好品质。

该教师运用了(  )。

  A.直观形象法

  B.参观法

  C.环境体验法

  D.演示法

  9.能显著提高儿童的角色承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水平的学前教育基本方法是(  )。

  A.角色扮演法

  B.语言法

  C.讨论法

  D.移情法

  10.当刺激多次重复出现时,婴儿好像已经认识了它,对它的反应强度减弱,这种现象称作(  )。

  A.记忆的潜伏期

  B.回忆

  C.客体永久性

  D.习惯化

2015年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练习题(6)

  1.小红在两岁时就会背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按加涅学习结果的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

  A.言语信息

  B.态度

  C.动作技能

  D.智慧技能

  2.语言能力是在(  )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A.一日生活

  B.交往

  C.活动

  D.运用

  3.华华边玩魔方边自己小声嘀咕:

“转一下这面试试,再转这面呢?

”这种语言被称为(  )。

  A.角色语言

  B.内部语言

  C.自我中心语言

  D.对话语言

  4.成人习惯于说:

“你如果不多加衣服就会感冒。

”孩子则不能接受这种预见的后果,她看到小布裙子好看,她要穿。

这说明这个小孩的思维还处在(  )阶段。

  A.直观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前概念思维

  D.抽象逻辑思维

  5.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之后,是一月一个样,可是周岁以后发展速度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

  A.发展的连续性

  B.发展的整体性

  C.发展的不平衡性

  D.发展的高速度

  6.幼儿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知觉”活动的是(  )。

  A.“真香!

  B.“我要吃!

  C.“这是什么?

  D.“这儿有个苹果。

  7.幼儿能知道“我”和他人的区别是(  )。

  A.产生自我意识的表现

  B.辨别能力发展的表现

  C.思维真正产生的表现

  D.智力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8.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可以划分为倾听、表述、(  )和早期阅读四个方面。

  A.社会性

  B.游戏

  C.谈话

  D.欣赏文学作品

  9.学会安静地听同伴说话,不随便插嘴是对(  )年龄段的要求。

  10.某儿童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灵活、善交际、兴趣广泛而不稳定,由此可推断他的气质基本属于(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参考答案

(1):

  1.D【解析】陶行知提倡“生活教育”;

陈鹤琴倡导“活教育”;

张宗麟是我国第一位男性幼儿教师;

张雪门也是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他与陈鹤琴有“南陈北张”之称。

  专家点拨在我国幼儿教育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一批影响较大的教育家,包括陈鹤琴、陶行知、张雪门等,他们对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考生应牢记以下知识点:

陈鹤琴于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创立了“活教育”理论,提出“整个教学法”。

陶行知除了提倡“生活教育”,还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创立了用艺友制培养师资的方法。

张雪门主张实施“幼稚园行为课程”。

  2.B【解析】在生活中,幼儿能够对熟悉的事物进行区分和总结,这是对生活情景的概括。

  3.C【解析】新生儿的视听协调是新生儿听觉与目光固定以及眼球的协调能力。

  4.B【解析】整个教学法是陈鹤琴先生提倡的,他反对分科教学,主张综合的单元教学。

  5.C【解析】环境决定论认为,真正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绝对影响作用的力量,是儿童生活环境和后天所获得的教育引导,即儿童所处的环境。

  6.D【解析】自言自语是从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的一种过渡,成人应正确面对。

  7.D【解析】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强调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强调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现代教育中的活动性原则就源自他的这一思想。

  8.A【解析】无意想象无预定目的,是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幼儿的想象没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专家点拨秘幼儿无意想象的特点有:

(1)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内容零散;

(3)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题目中的四个选项都是无意想象的特点,因此考生只有深入理解每一特点,才能选出正确答案。

其中,“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的主要表现是幼儿的想象没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联系题干,便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9.B【解析】形象思维是凭借头脑中的具体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学龄前儿童利用具体形象来进行思维。

  10.D【解析】儿童每天摄人脂肪应占总热能的25%~30%。

参考答案

(2):

  1.D【解析】题干中对幼儿教师的描述,说明幼儿教师的劳动具有多重性的特点。

  2.D【解析】谈话法是由教师和幼儿双方围

绕一个问题或主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意见,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进行相互交流。

  专家点拨该题的A项有一些迷惑性。

讲解法和谈话法都是以语言表述为主的方法,但是讲解法主要是教师的单方面讲述,如讲故事。

谈话法主要是教师与幼儿的相互交流。

  3.A【解析】行走的敏感期是在幼儿的发展中最容易观察到的一个敏感期。

  4.B【解析】教育者只有在关键期内施以相应的教育,才能最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发展,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在每一阶段都有所不同,具有不均衡性。

  专家点拨在考试中,儿童身心的发展特点可以以各种题型出现。

儿童身心的发展特点包括:

(1)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2)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3)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4)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5.C【解析】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顽强毅力和坚持精神,这句话反映的就是道德意志。

  6.A【解析】遗传是个体发展的基础,因此导致儿童身心发展差异性的物质性基础是遗传差异。

  7.D【解析】幼儿本身特点和幼儿教育特点决定了幼儿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8.A【解析】儿童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说明其处于自我认识的发展阶段,这是自我意识的第一个阶段。

  9.A【解析】狭义的亲子关系是指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

  10.B【解析】4~7岁的幼儿每分钟要呼吸20~25次。

参考答案(3):

  1.B【解析】从整只手臂到用手指,这是动作发展的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2.D【解析】放任型亲子关系容易使幼儿形成好吃懒做、蛮横胡闹、自私自利、清高孤傲、自命不凡、意志薄弱、缺乏独立性等不良品质。

  专家点拨亲子关系通常分成民主型、专制型、放任型和忽视型四种,考生要掌握每一种亲子关系类型的特点。

  3.B【解析】幼儿对小鸟的这种注意不需要意志努力,是无意注意。

  4.C【解析】幼儿从独自游戏发展为能与其他幼儿进行合作游戏,说明其社会性有所发展。

  5.A【解析】新生儿出生后,立即可以产生情绪表现,题干中所描述的可以称为原始的情绪反应。

  6.C【解析】实质教育论是欧洲18~19世纪对立于形式教育论而出现的一种教育学说。

它认为普通教育应以获得有价值的知识为主要任务,而学习知识本身就包含着能力的培养,能力无须加以特别训练。

  7.A【解析】个人本位儿童观提倡教育教学以儿童为中心,要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确定教育目标,制订教学计划。

这一儿童观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

专家点拨作答该题可以采取分析法。

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提出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倡导个性解放,因此可以推出,此时的儿童观应为个人本位儿童观。

  8.B【解析】幼儿能区分一个人是男性还是女性,说明他已经具有了性别概念。

  9.C【解析】福禄培尔认为儿童具有活动的本能、认识的本能、艺术的本能和宗教的本能。

  10.A【解析】早期发现营养不良患儿最主要的措施是开展生长发育监测。

 参考答案(4):

  1.A【解析】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主张应该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分阶段进行教育,他首次提出了“教育应该遵循自然”的观点。

专家点拨著名教育家及其教育学思想是历年考试的重要考点,出题频率非常高,可以以各种题型出现,考生要重点掌握。

  2.D【解析】2岁半到3岁间,婴儿开始逐渐使用“我”来取代自称名字,掌握代名词“我”,这是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幼儿终于能把作为主体的自己和周围的客体分别出来,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自我认识。

  3.D【解析】从3个半月尤其是4个月开始,随着婴儿处理刺激内容能力的增强,他们开始能够区别熟悉的面孔和其他东西,开始能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微笑,出现了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微笑。

  4.C【解析】爱心是教师通往每个孩子心灵的桥梁,教师有一颗爱心,才能与幼儿进行良好的沟通并实施有效的管理。

  5.C【解析】幼儿德育的重点是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即促进道德行为的形成。

  6.B【解析】在人类成长过程中,都会体验到“分离焦虑”,主要表现为婴幼儿与亲人分离时产生的焦虑反应。

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反抗阶段——号啕大哭,又踢又闹;

失望阶段一仍然哭泣,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

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能接受母亲有规律地离开,并相信母亲能按时出现。

  7.D【解析】幼儿的情绪具有不稳定性,易产生波动。

入幼儿园时,如果孩子哭闹,家长最好离开。

  8.D【解析】幼儿的观察一般是笼统的。

看得不细致是幼儿观察力的特点和突出问题。

  9.A【解析】题干中涂尔干的这段话反映了教育具有社会性。

  10.A【解析】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或钙缺乏引起的全身性疾病的简称,是幼儿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

其主要特征为正在生长的骨骺端软骨板不能正常钙化而致骨骼病变,主要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

参考答案(5):

  1.C【解析】社区文化对幼儿园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无形地影响着幼儿园的教育,优秀的社区文化更是幼儿园教育的宝贵资源。

  专家点拨历史、风俗、革命传统属于文化范畴,所以本题选择C项。

另外,考生还应对其他选项也作了解。

  2.B【解析】模象直观是通过各种实物的模拟形象而进行的,包括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录像带等。

  3.A【解析】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明显表现在发展方向、顺序和速度上。

幼儿的方向顺序是按所谓的首尾方向(从头到脚)和近远方向(从中轴到边缘)来逐渐发育的。

幼儿动作发展的近远规律就是指动作的发展先从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肩和腿部的动作,最后是手的精细动作。

  专家点拨考试大纲中提出,考生要“掌握幼儿身体发育、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该考点通常以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4.D【解析】幼儿初期,幼儿常将想象的内容与现实混淆起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把渴望得到的东西说成已经得到的;

(2)把希望发生的事当做已经发生的事来描述;

(3)在参加游戏或欣赏文艺作品时,往往身临其境,与角色产生同样的情绪反应。

  专家点拨幼儿常把想象与现实混淆是个常见命题,考查的形式可有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

想象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考生要掌握幼儿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以及各类想象的具体发展。

  5.A【解析】日常概念的发展取决于科学概念,它是通过科学概念向上生长发展的,同时,科学概念也要依赖于日常概念的发展,为其进一步向下延伸发展开拓道路。

  6.D【解析】大班幼儿能正确辨认熟悉的音乐作品的情绪、性质,感知作品中的细节部分,区别不同类型的作品,如分辨进行曲和舞曲。

  7.D【解析】3岁左右幼儿,在认识事物时还不能根据本质的特征去分析,他们的认识活动具有表面性。

  8.C【解析】环境体验法是教师通过利用良好的班级气氛、亲密的师生关系、有安全感的平等发展的集体,让儿童深入其中,从而培养儿童关爱、互助等良好品质。

  9.A【解析】角色扮演有利于培养幼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