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组卷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77409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62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组卷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初中物理组卷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初中物理组卷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初中物理组卷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初中物理组卷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初中物理组卷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初中物理组卷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初中物理组卷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初中物理组卷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初中物理组卷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初中物理组卷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初中物理组卷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初中物理组卷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初中物理组卷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初中物理组卷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初中物理组卷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初中物理组卷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初中物理组卷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初中物理组卷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初中物理组卷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组卷Word格式.docx

《初中物理组卷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组卷Word格式.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物理组卷Word格式.docx

下沉,1.2×

漂浮,0.90×

5.(2013•自贡)小张看到鸡蛋浮在盐水面上,如图所示,他沿杯璧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在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可能是图中的(  )

6.(2013•株洲)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长方体木块,第一次如甲图所示直立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为F1,此时水对其底部压强为p1;

第二次变为如图乙所示横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为F2,此时水对其底部压强为p2;

则(  )

F1=F2,p1>p2

F1>F2,p1>p2

F1<F2,p1<p2

F1=F2,p1=p2

7.(2013•重庆)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中悬浮着一个小球,则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

三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等

三个容器中,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最大

如果向乙容器中加入盐水,木块受到的浮力变大

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小球受到的浮力不变

8.(2012•湖州)在帮妈妈做家务的时候,小明发现两根相同体积的筷子,甲浮在水面上,乙沉在水底,如图,由此可知甲比乙(  )

所受浮力小

质量大

所受压强大

密度大

9.(2012•杭州)小吴同学为探究力之间的关系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弹簧测力计下端吊着的铝块逐渐浸入台秤上盛有水的烧杯中,直至刚没入水中(不接触容器,无水溢出).在该过程中,下列有关弹簧测力计和台秤示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不变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也不变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增大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增大

10.(2012•朝阳区)如图所示是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均盛满水.然后将一木块漂浮在乙杯的水中;

再将一个完全相同的木块浸没在丙杯的水中,用细线将其系在杯底上.此时它们所受的重力分别用G甲、G乙、G丙表示,则(  )

G甲=G乙=G丙

G丙>G乙=G甲

G丙=G乙>G甲

G甲=G乙>G丙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2013•铁岭)如图所示,小强在30s内用滑轮组将物体A沿水平地面匀速移动6m,已知物体A重为800N,它受到的摩擦力为60N,小强所用拉力为25N,则A的重力做功为 _________ J,拉力的功率为 _________ W,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___ .

12.(2013•海南)如图所示是某一学习小组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装置及实验数据记录表:

斜面的倾斜程度

物块重(N)

斜面高

(m)

沿斜面拉力(N)

斜面长

机械

效率

较缓

10

0.1

5.0

1

20%

较陡

0.3

6.7

45%

最陡

0.5

8.4

60%

(1)沿斜面拉动木块时,为使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应尽量使木块做 _________ 运动.

(2)比较表中“物块重”和“ _________ ”两栏对应的数据,可知斜面是一种 _________ (选填“省力”或“费力”)的简单机械.

(3)本实验研究了 _________ 对斜面机械效率的影响,其影响规律是 _________ .

13.(2013•哈尔滨)如图所示,工人用250N的力F将重为400N的物体lOs内匀速提升2m,在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___ ,拉力的功率为 _________ W.

14.(2013•广安)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将两个相同的钩码提升10cm,若不计绳子与滑轮的摩擦, _________ 装置更省力(选填“甲”或“乙”).甲装置的机械效率 _________ 乙装置的机械效率(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15.(2013•巴中)如图所示,小明用一个动滑轮把一重4N的重物匀速提升10cm,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2.5N,不计绳重及一切摩擦,则动滑轮重 _________ N,这一过程中拉力做功 _________ J,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___ .提升重物的过程中,若以动滑轮为参照物,则重物是 _________ 的(填“运动”或“静止”).

三.解答题(共7小题)

16.(2013•盐城)小华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先在空气中测出圆柱体的重力大小是1.0N,然后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所示,她测得圆柱体受到的浮力F和其底面进入水中的深度h的对应数据如表:

次数

2

3

4

5

6

h/cm

8

12

F/N

0.2

0.4

0.6

(1)第1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_________ N;

(2)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乙中画出F﹣h图线;

(3)当h= _________ cm时,圆柱体刚好全部浸没水中;

(4)如改用浓盐水做实验,在图乙中再画出F﹣h图线.图线上h=6cm点的位置变 _________ (高/低),这样的比较是为了探究 _________ 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17.(2013•雅安)如图甲,底面积为80cm2的圆筒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

底面积为60cm2、高为12cm的实心圆柱形物体A用细线拴好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小王要探究圆柱形物体A逐渐浸人圆筒形容器内的水中时(水没有溢出容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形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使用刻度尺测量h,不计细线重)

(1)小王从圆柱形物体A接触水面至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多组F、h,并将测量的结果填写在实验表格中,依据实验表中数据,在图乙中的方格纸中画出了F与h关系的图象.

①由图象乙可知,物体A的重力为 _________ N.

②观察图象乙,可以得出结论:

在物体A没有浸没之前,当h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__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在物体A浸没后,当增大h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__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此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浸入深度 _________ (选填“有关”或“无关”).

③由图象乙可知:

当h等于10cm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 _________ N.

(2)物体A在容器内浸没后与未放入物体A前比较,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增加了 _________ Pa.

18.(2013•湘潭)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个圆柱形物体A,将其放置于空烧杯中,然后逐渐向杯中倒水,整个过程中保持物体A的位置不动,如图甲所示,依次测出烧杯中的深度h和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

(1)物体A重 _________ N;

(2)当烧杯内水深为15cm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_________ N;

(3)水恰好完全浸没物体A时,烧杯中水的深度为 _________ cm;

物体A的高度为 _________ cm;

(4)物体A的密度为多大?

19.(2013•南充)如图所示,体积为V=200cm3的木块在绳子拉力F=0.8N的作用下完全浸没在水中(g=10N/kg,ρ水=1.0×

103kg/m3,绳子重力不计).求:

(1)木块此时受到浮力.

(2)木块的重力.

(3)剪断绳子,木块静止时排开水的体积.

20.(2013•聊城)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实心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容器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其底面始终与水面平行),使其逐渐浸没入水中某一深度处.如图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数据图象.已知ρ水=1.0×

103kg/m3,g=10N/kg.求:

(1)圆柱体的重力.

(2)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3)圆柱体的密度.

(4)圆柱体在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

21.(2013•佛山)水平桌面上放置底面积为80cm2,质量为400g圆筒,筒内装有16cm深的某液体,弹簧测力计悬挂底面积为40cm2、高为8cm的圆柱体,从液面逐渐浸入直到浸没,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圆柱体浸入液体深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圆筒的厚度忽略不计,筒内液体没有溢出)求:

(1)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浮力是多少?

(2)筒内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3)圆柱体浸没时,圆筒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

22.(2011•宁波)为了给立方体工件表面均匀地涂上某种油,需要用竖直向下的力F把漂浮在油面上的工件缓缓地压入油内,如图甲所示.工件的下底面与油面的距离为h,力F与h的大小关系如图乙所示.小科觉得图中CB的延长线BA段是没有意义的,老师告诉他,力F为负值时,表明它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反了.

(1)分析BC段:

随着h的增大,工件所受的浮力大小将 _________ ,油对工件下底面的压强大小将 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若A点的坐标为(﹣a,0),则a= _________ .

从图象分析,a表示了工件一个物理量的值,这个量就是工件的 _________ ;

(3)求C点所对应状态下,工件所受的浮力及油对工件下底面的压强.(不考虑大气压强)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考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浮力.

分析:

(1)根据F浮=ρ液gV排,可判断出两个小球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

(2)根据两个小球的浮沉情况及物体的浮沉条件,可判断出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物体漂浮,则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

物体下沉,则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

解答:

解:

A、根据F浮=ρ液gV排,甲液体中,B排开液体的体积大于A排开液体的体积,所以B受到的浮力较大,A错误;

B、甲液体中,A漂浮,A的密度小于甲液体的密度,B下沉,B的密度大于甲液体的密度,两个小球的体积相同,根据m=ρV,A的质量小于B的质量,B正确;

C、A、B在乙液体中均下沉,则乙液体的密度均小于两个小球的密度,由B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A的密度,所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C正确;

D、A、B、容器的重力相同,甲、乙的体积相同,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所以甲的重力大于乙的重力,因此装甲液体的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大于装乙液体的烧杯对桌面的压力,D错误.

故选BC.

点评:

此题通过分析小球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考查了对阿基米德原理、浮沉条件的应用,同时考查了密度知识的应用,难度较大.

阿基米德原理.菁优网版权所有

压轴题;

信息给予题;

推理法.

首先我们要学会分析图象,知道一个物理量随着另外的一个物理量怎样变化,A图说明浮力随深度增加而减小,B图说明开始浮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后来与深度无关,c图说明浮力先不变再变大,D图说明浮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然后,根据我们所学过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我们知道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入液体体积的大小有关,与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无关.我们一定要注意是“浸没”,当物体从开始浸入水中到完全浸入水中即浸没的过程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在逐渐变大,液体密度不变,所以浮力是变大的.而当物体浸没以后,再向水中下沉的时候,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再发生变化,所以浮力是不变的.

当物体从开始浸入水中到完全浸入水中即浸没的过程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在逐渐变大,液体密度不变,因为F浮=ρ液V排g,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变大;

而当物体浸没以后,再向水中下沉的时候,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再发生变化,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由此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先变大后不变.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能确定物体浸没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是本题的关键.

摩擦力的方向;

力的概念;

重力的方向;

浮力的利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其他综合题.

(1)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不一定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2)重力的方向永远是竖直向下的;

(3)两个物体不一定相互接触才能产生力的作用,如磁力;

(4)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向上的浮力.

A、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当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时,摩擦力是物体前进的动力;

当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时,摩擦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故A错误;

B、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正确;

C、两个物体并不一定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力的作用,例如磁铁吸引铁钉时并不一定要相互接触,故C错误;

D、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液体对其上下表面也会存在压力差,产生向上的浮力作用,故D错误.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有摩擦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力的定义、浮力的产生等,基础性题目.

浮沉的应用.

首先根据两种情况判断出物块在酒精中的状态.求出物块的体积与物块排开水的体积比较,便可得出结论.根据ρ=

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若物体在水中漂浮或悬浮,浮力等于重力,64g<76g,所以物体在酒精中一定下沉;

若物体在水中下沉,则在酒精中一定下沉;

由题意知,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F浮酒精=m排酒精g=64×

10﹣3kg×

10N/kg=0.64N

根据F浮酒精=ρ酒精gV排酒精

得V物=V排酒精=

=

=0.8×

10﹣4m3

排开水的体积V排水=

=7.6×

10﹣5m3

因为排开水的体积小于排开酒精的体积,所以在水中漂浮.

因为漂浮,所以物体的重力等于浮力(排开水的重力),则

m物=m排水=76g=0.076kg

ρ物=

=0.95×

103kg/m3.

此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密度公式的掌握及其变形公式的应用,判断出物体在酒精中的状态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应属于难题.

浮力大小的计算;

压轴题.

鸡蛋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逐步加入清水,盐水的密度减小,当鸡蛋密度与盐水密度相同时,鸡蛋悬浮,浮力还等于鸡蛋的重力,随着清水的逐渐加入,盐水的密度逐渐减小,鸡蛋逐渐下降,当完全浸没后鸡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浮力公式可知鸡蛋所受浮力逐渐减小.

鸡蛋漂浮和悬浮时所受浮力不变,等于鸡蛋的重力,鸡蛋完全浸没后随着盐水密度减小,但鸡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公式F浮=ρgV排可知鸡蛋所受浮力逐渐减小,但不会减小到0,故A错误;

而B答案是浮力开始不变,再逐渐增大,故B错误;

鸡蛋所受浮力从漂浮到刚在盐水中悬浮的过程中,浮力是不变的,故C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浮力公式的应用和物体的沉浮条件,关键知道物体漂浮或悬浮时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时物体会下沉,影响浮力的因素有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本题考查的是液体密度对物体所受浮力的影响.

液体的压强的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

压强、液体的压强.

同一个木块,放法不同,但都是漂浮,根据漂浮条件判断木块受到水的浮力的大小关系;

由图可知,木块直立浮在水面上浸入水中的深度比横浮在水面上的深度大.然后根据p=ρgh判断水对木块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

∵木块漂浮,

∴F浮=G木,

∵木块放法不同,但自重不变,

∴木块受到水的浮力不变,即F1=F2,

∵木块直立浮在水面上,底部距离水面的深度比横浮在水面上的深度大.

∴由p=ρgh,可知,水对其底部压强:

p1>p2.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液体压强公式和漂浮条件的掌握和运用,利用好漂浮条件是本题的关键.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菁优网版权所有

压强、液体的压强;

(1)三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根据p=ρgh可知其对容器底的压强,再利用F=pS比较三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2)物体漂浮或悬浮,受到的浮力都等于物体重.

(3)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下沉;

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上浮(漂浮);

当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处于悬浮状态.

(1)∵三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

∴由p=ρgh可知,容器底的压强相等,

∵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

∴由p=

可得,F=pS,

三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等;

故A正确,B错误;

(2)∵木块漂浮在乙容器中,

∴向乙容器中加入盐水,液体密度增大,木块仍然漂浮在液面上,那么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

∵木块的重力没变,

∴木块受到的浮力不变.故C错误.

(3)∵小球悬浮在丙容器中,

∴ρ球=ρ水,

∴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则液体密度减小,

∴小球将下沉,即小球受到的浮力变小.故D错误.

综上分析,只有选项A正确.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液体压强公式、物体浮沉条件的掌握和运用,本题关键:

一是知道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漂浮,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时物体悬浮,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下沉;

二是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是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

密度公式的应用;

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应用题.

A、由题知,甲浮在水面上,排开水的小于筷子的体积;

乙沉在水底,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筷子的体积;

而筷子的体积相同,可知甲乙筷子排开水的体积的大小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