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度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77738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度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度文档格式.doc

《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度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度文档格式.doc(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度文档格式.doc

二、大力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教育,组织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昆虫以及其他传播传染病的或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的危害。

三、承担本单位责任地段传染病预防、控制和疫情管理工作,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医院内感染、实验室感染和致病性微生物的扩散。

四、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发现甲类:

(鼠疫、霍乱)、乙类: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班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人,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认真按法定传染病报告卡片内容要求,一项不漏地填写向报告疫情,疾病控制科在接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炭疽中的肺炭疽的疫情报告时,应立即报告当地疾病控制中心;

乙类传染病于24小时内报疾病控制科,由疾病控制科按时汇总报当地疾病控制中心;

丙类传染病两周内报疾病控制科。

各级医疗保健、监督管理的人员,不得隐瞒、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

五、医疗保健机构发现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控制措施:

(一)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1.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2.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3.对医院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4.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部门协助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二)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三)疾病控制科监督对医院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理。

(四)疾病控制科组织对密切接触者的人员,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

六、医院设立传染病管理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检查本院的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