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必备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精品试题解析专题8文言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7803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01 大小:17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试必备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精品试题解析专题8文言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1页
考试必备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精品试题解析专题8文言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1页
考试必备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精品试题解析专题8文言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1页
考试必备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精品试题解析专题8文言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1页
考试必备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精品试题解析专题8文言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1页
考试必备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精品试题解析专题8文言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1页
考试必备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精品试题解析专题8文言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1页
考试必备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精品试题解析专题8文言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1页
考试必备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精品试题解析专题8文言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1页
考试必备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精品试题解析专题8文言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1页
考试必备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精品试题解析专题8文言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1页
考试必备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精品试题解析专题8文言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1页
考试必备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精品试题解析专题8文言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1页
考试必备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精品试题解析专题8文言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1页
考试必备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精品试题解析专题8文言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1页
考试必备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精品试题解析专题8文言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1页
考试必备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精品试题解析专题8文言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1页
考试必备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精品试题解析专题8文言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1页
考试必备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精品试题解析专题8文言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1页
考试必备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精品试题解析专题8文言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1页
亲,该文档总共20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试必备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精品试题解析专题8文言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考试必备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精品试题解析专题8文言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试必备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精品试题解析专题8文言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0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考试必备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精品试题解析专题8文言文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粤西山峻削,柳尤连险,万石离立,斤斧所不厦,颇多巨木。

时上方修太和殿,使者采木且及柳,柳人大恐。

亡何,使者至,公即呼柳民问所产巨木地,令前导,公骑偕使者往视木。

行数里,至绝巘下,山石嶙峋,木森森挺出,下临崖谷,马不能前。

公解鞍,踞地稍憩,徒步邀使者登,使者有难色。

公日:

“上命也,木苟可出,守臣当先以身殉。

”遂短衣持筇,扶两小吏先登,使者强随之,半崖路绝,无置足所。

公仰视木顾使者日:

“何如?

”使者咋舌,大呼亟返,曰:

“是不可取。

”公曰:

“木具在是,赖使者为上言不可取状。

”使者遂还,奏免,柳民欢呼戴上恩德。

公享年八十有一,卒康熙乙未。

公性廉明,故所在有声绩。

为人孝友恬淡,通达时务,习吏事。

始终洁白一节,贤达皆叹仰之。

(有删节)

【注】①逋赋:

拖欠的赋税。

②渠魁:

首领。

③军兴旁午:

军队征敛繁多。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檄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籍:

登记

B*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趣:

通“趋”,前往

C*使者采木且及柳且:

将要

D*公仰视木顾使者日顾:

回头看

答案:

B

考点:

本道试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等级为B(理解)。

解析:

B项趣:

,通假字“促”,催促,督促的意思。

文言实词的理解不仅仅要掌握它的常用义项,更需要娴熟地根据上下文进行甄别。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江皋“所在有声绩”的一组是()

①性敏慧,弱冠举于乡②为完久计,民号之曰“江公堤”

③时刺取其渠魁击杀之,盗遂息④饷应期至,军乃戢

⑤守臣当先以身殉⑥柳民欢呼戴上恩德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⑤⑥D*③⑤⑥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本题基于对文句翻译理解,如果会翻译,那么就容易入手了。

①表现江皋的敏慧;

⑤表现江皋忠于职守;

⑥是柳州人民对皇帝感恩戴德,并不是对江皋。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皋到瑞昌任县令时,当地贫困多盗,百姓长期拖欠赋税,前任县令也因此受到牵累。

江皋慨然承担所拖欠的赋税,让前县令和妻儿离去;

又率先捐出俸禄集资修筑河堤,造福当地百姓。

B*江皋能体谅民情。

他反对发兵剿灭“迫饥寒为盗”的平民,只杀掉了贼寇首领,消除了盗患;

对军中被掠夺而思归的妇女,量远近给资遣还,凡数百人。

C*江皋处理政事冷静果决。

有军人骄横凶悍,渔夺百姓,他严厉惩治,使军队不再扰民;

驻柳州军队因欠饷喧哗军门,他迅速应对,设法应期发给军饷,平息了事端。

D*江皋通晓吏事,做事灵活有谋略。

朝廷修太和殿,派使者来粤西山中采集巨木。

江皋邀使者亲临巨木产地,其地势险要令人咋舌,使者返回后据实奏免,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A

本道试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等级为C级(分析综合)。

江皋慨然承担所拖欠的赋税有误,原文为“公慨然白府”,可见慨然的并非承担赋税,而是对前任县令的遭遇而言。

11*

(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7分)

①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耳。

(3分)

②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

(4分)

①这些人是为饥寒所迫沦为盗贼的,安抚他们很容易,如果威逼,就会使他们跑到楚地去依靠强盗了。

②(江皋)呵斥他们停下来,审问得到实情,立刻捆绑起来送到大帅那里斩首示众,从此驻军纪律严明*没有谁敢危害百姓了。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

①题“之”“走”“耳”为得分点。

“之”为代词,代指那些盗贼;

“走”译为“跑”,“耳”语气助词,译为“罢了”“了”。

②题“以”“徇”“是”以及省略句的翻译是得分点。

“以”表承接,不译,“徇”译为“示众”,“是”译为“这”,句首为“斥”,动词,缺乏主语,根据上下文判断其主语为江皋,所以应该补全。

(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曲线的部分断句(3分)

君子之于射也,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

(明)王守仁《观德亭记》

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目/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理解)

文言断句应考虑动词的位置,如“持”等,再进行主宾的划分,同时要照顾到文言句式特点,如“者……也”,以及文言的对称性,如“内志正,外体直”,这些都是断句不可忽视的细节。

参考译文:

江公名皋,字在湄,号磊斋,世代居住在桐城的龙眠山下。

江皋天性敏锐聪慧,二十岁的时候被乡里举孝廉,不久,中进士,被任命为瑞昌的县令。

瑞昌隶属九江郡,依山傍水,民众疲惫不堪又频发盗贼,所以拖欠赋税且日积月累。

江公上任的那天,发现前任县令因此被治罪且连累三代人,有一个亲属居然受牵连致死,他的妻子孩子都不能回家,江公感慨于此,于是禀告上级官府,亲自负责民众拖欠的赋税,将前任县令的家眷全部遣送回家。

瑞昌县城靠近一河,河岸崩溃堵塞了以前的水道,江公捐出自己的薪水倡议大家集资修筑堤坝,考虑如何使堤坝坚固长久,当地民众称这个堤坝叫“江公堤”。

当时闽楚有警讯,瑞昌与楚地相邻,土匪利用小路打劫,官吏们建议派兵剿灭他们,江公说:

这些人是为饥寒所迫沦为盗贼的,安抚他们很容易,如果威逼,就会使他们跑到楚地去依靠强盗了。

于是就勒令乡里保长宣读告示明示利害关系,派勇敢的壮丁巡查路况,后来抓获了劫匪首领并处死了他,盗贼于是就平息了。

不久,江公升官做了巩昌的太守。

但是大军进入蜀地,取道巩昌,军队征敛繁多,民众感到疲乏窘困,士兵却更加骄横强悍,有的私自去民间掠夺,也没有人敢呵斥他们。

江公例行公事巡行他所管辖的地区考核下属政绩。

在郊外,看到几个骑兵飞快地经过他的车队,江皋呵斥他们停下来,审问得到实情,立刻捆绑起来送到大帅那里斩首示众,从此驻军纪律严明*没有谁敢危害百姓了。

四年之后,江公出任柳州刺史。

柳州地处偏僻的南方地区,风俗粗犷剽悍。

当时刚刚收复粤西,军队留在柳州镇守,军队中有很多掠夺来的妇女,她们哭泣着想回家。

江公禀告大府(官名),带着军营统帅登记被掠夺来的妇女并到郡上通知此事,请求回家的人根据路程远近派发路费让她们回家,总共资助了数百个人。

第二年,柳州统帅去世,军饷没有办法按时发放,士兵们穿着盔甲在军帐前示威抗议,江公很快就出了军帐,和他们定下一个月后发放军饷,士兵们相信江公,慢慢地就解散了示威活动。

江公立即快马送信到台省紧急发军饷,军饷如期发放,军队才收敛了。

粤西的山很陡峭,柳州更是连山险峻,山石错落,没有办法去砍伐,山上有很多大树。

当时皇帝正在修建太和殿,皇帝派来采伐巨木的使者即将到达柳州,柳州人很惊恐。

不久,使者到了,江公就询问柳州民众柳州哪里产巨木,命令他在前面带路,江公骑马带着使者前往看巨木场地。

行了好几里路,到了绝壁之下,山上石头嶙峋,大树阴森而出,在它的下方就是深谷,马不能前行。

江公解下马鞍,蹲在地上稍微休息了一下,然后邀请使者徒步登山,使者面露难色。

江公说:

这是皇帝的命令,巨木如果可以得到,地方长官理当身先士卒。

于是卷起袖子拄着拐杖,扶着两个小兵先自登山,使者勉强跟随着他,走了数里,到了陡峭的山下,山石嶙峋,树木繁密挺出,下面临近崖谷,马不能向前走。

江公解下马鞍,坐在地上稍微休息,徒步邀请使者登山,使者面有难色。

“这是皇上的命令,木头如果能运出,我应当亲自做示范。

”于是穿着短衣拿着手杖,扶着两个小吏先登,使者勉强跟随,到了半崖道路断绝,没有放脚的地方。

公抬头看着树木回头对使者说:

“怎么样?

”使者咋舌,大呼立刻回去,说:

“这是不能运出的。

”江公曰:

“木头都在这里,依靠使者对皇上说不能取的的情形。

”使者于是返回,上奏免除采购木头,柳州的百姓欢呼感激皇上的恩德。

江公享年八十一岁,在康熙乙未年去世。

江公生性廉明,故任官的地方都有声绩。

为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生性恬淡,通达时务,熟悉吏事。

自始至终品格高洁坚守一种节操,贤达的人赞叹仰视他。

二、(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张文瓘,字稚圭,贝州武城人。

隋大业末,徙家魏州之昌乐。

幼孤,事母、兄以孝友闻。

贞观初,第明经,补并州参军。

时李勣为长史,尝叹曰:

“稚圭,今之管、萧,吾所不及。

”勣入朝,文瓘与属僚二人皆饯,勣赠二人以佩刀、玉带,而不及文瓘。

文瓘以疑请,勣曰:

“子无为嫌。

若某,冘豫少决,故赠以刀,欲其果于断;

某放诞少检,故赠以带,俾其守约束。

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

”因极推引。

再迁水部员外郎。

时兄文琮为户部侍郎,于制,兄弟不并台阁,出为云阳令。

累授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

乾封二年,迁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遂与勣同为宰相。

俄知左史事。

 

时高宗造蓬莱、上阳、合璧等宫,复征讨四夷,京师养厩马万匹,帑瓘浸虚。

文瓘谏曰:

“王者养民,逸则富以康,劳则怨以叛。

秦、汉广事四夷,造宫室,至二世土崩,武帝末年户口减半。

夫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

人罔常怀,怀于有仁。

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

隋鉴未远,不可不察。

”帝善其言,赐缯锦百段,为减厩马数千。

改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又兼大理卿。

不旬日,断疑狱四百,抵罪者无怨言。

尝有小疾,囚相与斋祷,愿亟视事。

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

后拜侍中,兼太子宾客。

诸囚闻其迁,皆垂泣,其得人心如此。

性严正,未尝回容,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他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

曰:

“已议。

”即皆报可。

(节选自《新唐书·

张文瓘传》)

【注】①戴胄:

唐初大臣,曾任大理寺少卿。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明经第:

考取。

B*子无为嫌嫌:

疑忌。

C*俾其守约束俾:

使

D*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方:

仿效

D

方,比拟,相当。

高考考点:

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

备考提示:

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

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

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

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

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

要把对实词的解释带入到原句原文中,看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所不及公之逮所由使也

B*因极推引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C*逸则富以康醉则更相枕以卧

D*保邦于未危室西连于中闺

A项,与后面的动词构成所字结构,作名词性短语/与介词构成所字结构,表原因;

B项,于是;

C项,表并列/表修饰;

D项,在/到。

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理解。

要把文言虚词翻译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能翻译成同一个词。

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

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

备考需要夯实课本中的基本篇目中重点实虚词的含义。

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选材合理,主要叙述了张文瓘与高宗、李勣之间发生的故事,生动地刻画了张文瓘为官的形象特点。

B*文章描写李勣赠物这一情节,巧妙刻画了张文瓘及同僚的性格特点,体现了作者运用写作技巧的独具匠心。

C*针对高宗造宫室、征四夷的做法,张文瓘在其谏言中,运用举例论证等方法,采用骈散结合的语言,成功说服了高宗。

D*文章描写了囚犯们因张文瓘贬谪移职而难过流泪的细节,从一个侧面表明张文瓘执法公允、深得人心。

不是“贬谪”,而是“后拜侍中,兼太子宾客”,是升官。

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

要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

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

总体把握文意。

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

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

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

有不少选项是对原文中的某一句中的一个词翻译得不对。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他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

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他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

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

或时移疾,他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

若不者,曰:

“往共筹之。

文中句子的理解。

注意句式结构的对仗,注意虚词,注意词语的顶针,落脚在文意的把握上。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7分)

(1)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

(2)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

隋监未远,不可不察。

参考答案:

(1)至于你的才能,没有什么不能干好的,哪里需要用赠物(的方式警策)?

(2)我愿意去安抚他们,不要使(他们)因劳累而产生怨愤。

隋朝的教训离今天不远,(我们)不能不省察。

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文言文翻译要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

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

审视句子特点,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

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

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

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

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

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

三、(年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到9题。

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有可言而不可行者。

有易为而难成者,有难成而易败者。

此四策者,圣人之所独见而留意也。

誳①寸而伸尺,圣人为之;

小枉而大直,君子行之。

周公有杀弟之累,齐桓有争国之名;

然而周公以义补缺,桓公以功灭丑,而皆为贤。

今以人之小过,掩其大美,则天下无圣王贤相矣。

故目中有疵,不害于视,不可灼也;

喉中有病,无害于息,不可凿也。

河上②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之为易也;

水激兴波,高下相临,差以寻常,犹之为平。

昔者,曹子为鲁将兵,三战不胜,亡地千里。

使曹子计不顾后,足不旋踵,刎颈于陈中,则终身为破军擒将矣。

然而曹子不羞其败,耻死而无功。

柯之盟,揄三尺之刃,造桓公之胸,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勇闻于天下,功立于鲁国。

管仲辅公子纠而不能遂,不可谓智;

遁逃奔走,不使其难,不可谓勇;

束缚桎梏,不讳其耻,不可谓贞。

当此三行者,布衣弗友,人君弗臣。

然而管仲免于累绁之中,立齐国之政,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使管仲出死捐躯,不顾后图,岂有此霸功哉!

今人君之论其臣也,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其小善,则失贤之数也。

故人有厚德,无问其小节;

而有大誉,无疵其小故,夫牛蹄之涔③,不能生鳝鳢鲔,而蜂房不容鹄卵;

小形不足以包大体也。

(取材于《淮南子•汜论训》)

注释:

①誳:

弯曲。

②河上:

黄河边,这里指黄河边的平地。

③涔:

积水。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难成而易败者败:

毁坏

B*河上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之为易也易:

平坦

C*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反:

返回,这里指收回

D*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小善略:

简略

试题分析:

“略”是“简要”的意思。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要将选项答案带入到语境中加以分析。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圣人之所独见而留意也

B*昔者,曹子为鲁将兵则终身为破军擒将矣

C*使曹子计不顾后使管仲出死捐躯

D*布衣弗友,人君弗臣今人君论其臣也

C

A项,转折,却/顺承,就,B项,介词,给,替/动词,做;

D项,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以及词类的活用。

8*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目中有疵,不害于视,(则)不可灼也

B*喉中有病,(苟)无害于息,不可凿也

C*水激兴波,高下相临,差以寻常,(而)犹之为平

D*遁逃奔走,(然)不使其难,不可谓勇

然应为却,表示转折关系。

勾连前后句,可以确定。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世间之事是极为复杂多样的,古代圣贤对此有独到的见解并十分关注。

B*代价与成功总是成正比,这在周公、齐桓和曹子身上都得到了印证。

C*管仲虽称不上智、勇、贞,但他仍为齐国的霸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D*评价人物要着眼于大处和长远,而不能仅看一时的成败和小的污点。

在曹子身上得到印证错。

10*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

(5分)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今人之为学者既反是矣然圣贤所以敬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深思而问辨之

(取材于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今人之为学者//既反是矣/然圣贤所以敬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深思而问辨之

单斜线为必断句处,双斜线处为可断可不断处。

充分掌握文言文行文的基本特点以及具有标志性的虚词的用法。

【考点精析】

第一部分文言实词与文言虚词

知识点一关于文言实词的基本知识

1*《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2*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有本字而不用,借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

例如: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同“早”)(《鸿门宴》)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同“背”)(《鸿门宴》)

识别通假字的方法:

(1)字义分析法。

通假字与被通假字(“本字”)在字义上一般没有关系。

如果用A来解释,A字的字意与句子的意思有矛盾,而换成本字B来解释,句子通顺,那么我们就可以考虑“A”通“B”。

①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

(《报任安书》)

②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过秦论》)

分析:

①句中“责”根据前文有“偿”,理解为“责任”是不通的,而理解为“债”可通,故可以断定其通“债”。

②句中“景”理解为“景物”“情景”“景色”均说不通,故可以考虑这是一个通假字。

“景”通“影”,作状语。

(2)字音分析法。

A与B原则上都是同音字或音近字。

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

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

例中的“知”与“智”、“颁”与“斑”,都是同音字或音近字。

(3)字形分析法。

有的通假字与本字有共同的声符,或是本字的声符,或是通假字的声符。

①将军身被坚执锐。

(《陈涉世家》)

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

③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

①“被”与“披”,共同的声符是“皮”。

②“具”通“俱”,通假字“具”是本字“俱”的声符。

③“材”通“才”,本字“才”是通假字“材”的声符。

3*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指单音节词古今词义不同,又指双音节词的古今词义不同,尤其是后者,容易造成用今义解释古义,它也是高考常考的热点。

以《逍遥游》为例:

词语

古义

例句

今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