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精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78264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延边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精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吉林省延边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精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吉林省延边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精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吉林省延边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精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吉林省延边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精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吉林省延边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精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吉林省延边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精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吉林省延边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精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吉林省延边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精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吉林省延边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精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吉林省延边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精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吉林省延边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精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吉林省延边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精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吉林省延边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精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吉林省延边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精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吉林省延边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精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吉林省延边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精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吉林省延边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精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吉林省延边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精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吉林省延边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精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省延边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精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吉林省延边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精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延边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精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吉林省延边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精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A.永恒主义

B.要素主义

C.结构主义

D.存在主义 

[解析]存在主义教育家认为,作为教育对象的人,从根本上说,也不外是按照他自己的意志而造就他自身。

所以,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在于人的“自我生成”或“自我创造”,或者说,“教育是发展关于自由选择以及对选择的意义和责任的认识的过程。

6.广义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而狭义的德育专指______。

A.政治教育

B.思想教育

C.道德教育 

D.法律教育

[解析]德育可分为狭义和广义。

狭义的德育就专指道德教育,而广义德育包括的范围很广:

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等。

7.著名教育家韩愈在《师说》中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体现出哪种教育思想?

A.启发式教育

B.学思结合

C.教学相长 

D.因材施教

[解析]“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意思是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强,说明了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体现了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

8.无事先做准备,统一的调查表或访谈问卷,而是按一个粗线条的访谈提纲或某一个主要被访者交谈,这种访谈被称为______。

A.结构式访谈

B.突变式访谈

C.无结构式访谈 

D.半结构式访谈

[解析]无须事先制定统一的调查表或访谈问卷,而是按照一个粗线条的访谈提纲或某一个主题和问题方向与被访者交谈,被称为无结构访谈或自由访谈。

9.课程改革的核心是______。

A.以学生发展为本 

B.减轻学生负担为本

C.启发诱导为本

D.以全面发展为本

[解析]“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和出发点。

10.我国教育家杨昌济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志向高远者心地纯洁。

”是指______。

A.医生

B.教师 

C.学生

D.科学家

[解析]这两句话抒发了教育家杨昌济决心以教书育人为天职,培养经国济世之才的激越情怀,故指的是教师。

1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教育基本构成要素中的教育措施?

A.教科书

B.多媒体

C.被教育者 

D.教师

[解析]教育措施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12.下列哪一项不是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A.全民教育

B.教育民主化

C.教育信息化

D.等级化 

[解析]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包括全民教育、教育民主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全球化、教育个体化,不包括教育等级化。

13.教师是学校中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______。

A.半专业人士

B.非专业人士

C.专业人士 

D.公务员

[解析]教师是学校中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他们承担着教书育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4.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______。

A.杜威和安吉尔

B.冯特和铁钦纳

C.罗杰斯和马斯洛 

D.柯勒和考夫卡

[解析]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

15.中枢神经系统是由______组成的。

A.小脑和大脑皮层

B.脊髓和小脑

C.脑干、间脑和脊髓

D.脊髓和脑 

[解析]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最主体部分。

16.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______。

A.感受性 

B.感觉

C.感觉阈限

D.知觉

[解析]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人的感觉的刺激范围。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17.“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种现象反应的心理学规律是______。

A.感觉后像

B.感觉适应 

C.联觉

D.感觉对比

[解析]在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印象仍暂留一段时间的现象,叫做感觉后象。

感觉适应是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不同感受器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从而使感觉发生变化的现象就叫感觉的相互作用,也称为联觉。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种现象反应的心理学规律是感觉适应。

18.一个声音由于同时引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阈限升高的现象叫______。

A.听觉适应

B.听觉疲劳

C.声音掩蔽 

D.听觉对比

[解析]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使听觉阈限升高的现象叫声音掩蔽。

19.室内的家具在不同灯光的照射下,颜色保持相对不变,这体现了______。

A.形状恒常性

B.大小恒常性

C.颜色恒常性 

D.明度恒常性

[解析]颜色恒常性是指当照射物体表面的颜色光发生变化时,人们对该物体表面颜色的知觉仍然保持不变的知觉特性。

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空间知觉的是______。

A.时间知觉 

B.大小知觉

C.形状知觉

D.距离知觉

[解析]空间知觉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距离知觉和方位知觉。

21.认知心理学按照信息保存的长短以及信息的编码、储存和加工方式的不同,把记忆分为______。

A.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和动作记忆

B.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C.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D.形象记忆和语义记忆

[解析]认知心理学按照信息保存的长短以及信息的编码、储存和加工方式的不同,把记忆分为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A项是按照记忆内容的主题划分的。

C项是按记忆内容的性质划分的。

22.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叫______。

A.再认 

B.回忆

C.想象

D.保持

[解析]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把它们加以确认的过程称为再认。

23.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发生了错误的回忆或再认的现象称之为______。

A.遗忘 

B.幻觉

C.无意识

D.错觉

[解析]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24.早起看到白茫茫遍地都是雪,就可以判断出昨天晚上下雪了,这体现的是思维的______。

A.概括性

B.抽象性

C.形象性

D.间接性 

[解析]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活动不直接反映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而是借助一定的中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来反映客观事物。

25.根据睡眠过程中脑电波的变化,可以把睡眠分为______。

A.2期

B.3期

C.4期 

D.5期

[解析]人们入睡后所发生的睡眠大多数属于慢波睡眠。

根据人脑电波的特征,一般将此时相区分为1、2、3、4期,相应于睡眠由浅入深的过程。

1期,呈现低振幅脑电波,频率快慢混合,而以4~7次/秒的θ波为主。

此期常出现于睡眠开始和夜间短暂苏醒之后。

2期,也呈现较低振幅脑电波,中间常出现短串的12~14次/秒的睡眠梭形波和一些复合波。

此期是慢波睡眠的主要成分,代表浅睡过程。

3期,常呈现短暂的高振幅脑电波,振幅超过50微伏,频率为1~2次/秒的8波。

4期呈现高振幅脑电波。

此期以8波为主。

其出现时间占总时间的1/2以上,代表深睡状态。

3期与4期仅有量的差别,而无质的不同。

通常认为,4期慢波睡眠具有促进体力及精力恢复的功能。

26.把手表放在耳朵刚刚能听到的地方,集中注意认真听,你会发现,声音听起来一会儿强,一会儿弱,表现出周期性的起伏变化,这是______。

A.注意的周期

B.注意的起伏 

C.注意的集中

D.注意的循环

[解析]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间歇地加强和减弱,叫做注意的起伏。

27.在简单任务的条件下,人的注意力广度大约是______个项目。

A.5~9 

B.3~7

C.4~6

D.7~11

[解析]简单任务下,注意广度大约是7±

2,即5~9个项目,互不关联的外文字母的注意广度大约是4~6个。

28.下面关于动机与工作效率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动机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低

B.动机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 

C.动机强度越高,工作效率越高

D.动机强度越高,工作效率越低

[解析]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之间呈倒U型曲线,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也就是说,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一旦动机强度超过这个水平,对工作效率反而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

29.______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

A.兴趣 

B.爱好

C.态度

D.理想

[解析]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

30.下列关于情绪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

A.适度的紧张和焦虑能促使人积极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B.情绪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C.情绪对有机体从事活动的效率没有影响 

D.情绪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

[解析]情绪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

它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

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任务。

31.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可以把情绪分为______。

1.00)

A.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B.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C.心境、激情和应激

D.愤怒、快乐和悲伤

[解析]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可以把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基本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不学而会的。

快乐、愤怒、悲哀、恐惧为情绪的四种基本形式,又叫原始情绪。

复合情绪由基本情绪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

根据情绪状态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可将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

32.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叫______。

A.知识

B.技能

C.能力 

D.天赋

[解析]能力是指直接影响个体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33.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然后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的能力是______。

A.模仿能力 

B.创造能力

C.一般能力

D.特殊能力

[解析]模仿能力是指仿效他人的言谈举止而做出与之相似的行为的能力。

34.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称为______。

A.能力

B.人格 

C.气质

D.性格

[解析]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及自我调控等方面,其中性格作为人格的主要部分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

35.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把人划分为______四种气质类型。

A.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血液质

B.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C.体液质、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

D.体液质、胆汁质、多血质、血液质

[解析]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即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

每一种液体和一种气质类型相对应。

黄胆汁相对于胆汁质,血液相对于多血质,黏液相对于黏液质,黑胆汁相对于抑郁质。

一个人身上哪种液体占的比例大,他就具有和这种液体相对应的那种气质类型。

36.多血质气质类型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特点是______。

A.强、平衡、灵活 

B.强、不平衡

C.强、平衡、不灵活

D..弱

37.个体在一定情景下由于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叫______。

B.智力

C.学习 

D.技能

智力是在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般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五大要素。

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确保某种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二、复合选择题(总题数:

30,分数:

36.00)

38.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______。

1.20)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目的

D.教育措施 

[解析]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不包括教育目的。

39.属于学生应有的基本权利有______。

A.安全 

B.受尊重 

C.受教育 

D.生存 

[解析]我国宪法与法律规定学生的合法权利有:

生存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安全的权利和人身自由的权利等。

40.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提出了“目标分类法”这种分类方法将学习活动的目标分为______。

A.认知领域 

B.情感领域 

C.技能领域 

D.灵魂领域

[解析]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提出了“目标分类法”,这种分类方法将学习活动的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

4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价值体现在______。

A.促使城乡教师流动

B.促进教育改革的动力 

C.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 

D.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的重要举措

42.虽然当前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倾向集中表现在______。

A.功利主义 

B.知识主义 

C.集体主义

D.爱国主义

43.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是通过教师职业在整个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所占有的地位资源来体现的,它主要包括______。

A.社会作用 

B.政治地位 

C.经济待遇 

D.入党时间

[解析]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主要包括:

社会作用、政治地位、经济待遇、职业权利、从业标准(资格)等。

44.中小学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有很多优势,这些优势主要有______。

A.教师工作于真实教育教学情境 

B.教师最了解教学过程中的困难与需求 

C.教师多毕业于教育学专业

D.教师能准确地从学生的学习中获得教学反馈 

45.德育内容具体规定学生发展的政治方向和应掌握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内容主要包括______。

A.爱国主义教育 

B.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 

C.批判主义教育

D.民主、纪律和法制教育 

[解析]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民主纪律与法制教育、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教育等,不包括批判主义教育。

46.我国中小学校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包括______。

A.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B.发展学生智力和创造才能 

C.培养学生社会主义品德 

D.提供学生教育科学研究的机会

[解析]我国中小学校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包括: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47.当代教学观正在经历着重要的变革,这主要体现在______。

A.从重视学生向重视教师转变

B.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 

C.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 

D.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解析]当代教学观的变革体现在:

(1)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

(2)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

(3)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

(4)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

(5)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6)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48.调查问卷的内容一般应包括______。

A.前言 

B.祝贺

C.主体 

D.结语 

[解析]问卷一般由前言、主体、结语三个部分组成。

49.在中小学校里班主任应该做到______。

A.率先垂范 

B.理解学生 

C.豁达坦率 

D.诚恳待人 

50.在苏格拉底看来,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美德,而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应包括______。

A.智慧 

B.正义 

C.勇敢 

D.节制 

[解析]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美德,教人“怎样做人”。

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就是培养人们具有智慧、正义、勇敢、节制等美德。

51.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包括______。

A.尊师爱生 

B.民主平等 

D.巴结奉承

[解析]理想的师生关系包括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和心理相容。

52.属于教育研究中的实证研究方法的有______。

A.观察 

B.演绎

C.问卷 

D.访谈 

[解析]演绎属于教育科学理论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的实证方法与理论研究方法属于不同的类型的研究方式。

概括说,实证研究方法是形成科学事实的方法,包括观察、问卷、访谈和测量等。

53.行为主义的观点有______。

A.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 

B.主张“环境决定论” 

C.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

D.人的心理包含意识和无意识

[解析]行为主义观点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代表人物华生认为除少数的简单反射外,一切复杂行为都取决于环境,主张行为的环境决定论。

而格式塔心理学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

54.一般情况下______。

A.大脑左半球的形象思维占优势

B.大脑右半球的形象思维占优势 

C.大脑左半球的言语功能占优势 

D.大脑右半球的言语功能占优势

[解析]大脑左半球的言语功能占优势,而大脑右半球的形象思维占优势。

55.暗适应是在黑暗环境中______的过程。

A.感受性不断降低

B.感受性不断升离 

C.感觉阈限不断降落 

D.感觉阈限不断升高

[解析]暗适应是从光亮处进入光暗中,人眼对光的敏感度逐渐增加,约30分钟达到最大限度。

在暗适应时感受性提高,而感觉阈限下降。

56.黄蓝色盲的人______。

A.看不见光谱上的红和绿

B.看不见光谱上的黄和蓝 

C.把光谱上的红和绿看成是不同明度的灰

D.把光谱上的黄和蓝看成是不同明度的灰 

[解析]黄蓝色盲的人能感受红和绿,但不能感受蓝和黄。

把正常色觉者所看到的从蓝绿到(蓝)紫色全都看成绿(或蓝绿),同时对短波光的敏感性极弱。

57.知觉的基本特性主要有______。

A.选择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解析]知觉的基本特性包括选择性、整体性、恒常性、理解性。

58.记忆的内容包括______。

A.感知过的事物 

B.思考过的问题 

C.体验过的情绪 

D.练习过的动作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