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腊八粥作文300字10篇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78266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乡的腊八粥作文300字10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家乡的腊八粥作文300字10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家乡的腊八粥作文300字10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家乡的腊八粥作文300字10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家乡的腊八粥作文300字10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家乡的腊八粥作文300字10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家乡的腊八粥作文300字10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家乡的腊八粥作文300字10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家乡的腊八粥作文300字10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乡的腊八粥作文300字10篇Word文档格式.docx

《家乡的腊八粥作文300字10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乡的腊八粥作文300字10篇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家乡的腊八粥作文300字10篇Word文档格式.docx

有一天放牛归来时,不小心在途中摔断了腿。

老财主很是生气,便把他关在一间屋子里,不给他吃饭。

朱元璋饿得够呛的时候,看到一个老鼠洞,扒开一看,原来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红枣,还有豆。

于是,朱元璋把这些东西煮成一锅,吃起来香甜可口。

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又想起了这件事,便叫御厨用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熬成粥。

因为他吃粥的这天正好是腊月初八,所以就叫腊八粥。

现如今奶奶搬到县城里来了,每年腊八我们都依旧喝上腊八粥。

喝着喝着,感觉吃到的实在不似儿时的腊八粥了。

家乡的腊八粥作文300字2

每当到了一年一度的腊八节,人还在上班,心已经惶惶地回家了。

记不清已经多少年没吃腊八粥了,在外面尝遍了天下美味,腊八节还是想吃妈妈做的腊八粥。

我们家乡的腊八粥,就是将稍微浸过水的玉米,在村口的石碾子上碾成半颗粒状,用簸箕簸出玉米皮,筛去面粉和小颗粒,再配以胡萝卜、菠菜、豆腐、臊子肉、葱、姜、蒜之类佐料,经过一夜的忙碌,一大锅扑鼻的腊八饭香,就在我儿时的睡梦中飘荡起了。

然而,那时加工腊八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全村就那一个石碾子,还要用生产队的毛驴拉。

腊月初五,冒着刺骨的严寒收拾好石碾子,毛驴蒙上眼,一声“驾”,就开始碾腊八豆了。

全村人争先恐后地排好队,一家接一家地加工,晚上还点上煤油灯干。

腊月时光,大人们要做点小本生意挣过年钱。

这排队等候的苦差事,就落到我们这些馋嘴的小孩子身上,大家双手揣在袖子里,哈着热气跺着脚,不时地向前挪动自己的袋子或盆子,人群不时爆发一阵欢笑。

快轮到自己了,赶紧捎话让父母来,那一刻不知有多激动。

初七晚上,妈妈是最忙的。

淘菜、泡豆、切肉、炒豆腐,案板剁得当当响,锅灶上烟熏火燎。

已经钻到被窝的我闻到悠悠的肉香,顿时馋得叫起来了,妈妈夹来一块刚出锅的肉,火急火燎地吃下去,一直香到梦里头。

睡意朦胧间,妈妈端来第一碗美味可口的腊八粥,立刻爬在炕头,一碗又一碗,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直到不能再吃为止。

早饭时间,东家大姐、西家大婶笑语盈盈地端来自家的腊八粥,父母连忙放下碗,说着感激的话儿找碗盆盛,又说说笑笑地送她们出门,迎来送往中洋溢着乡里乡亲间相濡以沫的关爱。

妈妈也将我们家的腊八粥一碗接一碗地端送给街坊邻居。

于是,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中,多了包着头巾、端着腊八粥的大婶大妈。

腊八粥氤氲的热气也温暖了那个天寒地冻的清晨。

一大锅腊八粥要吃好几天,天太冷了也不会坏,早晚吃腊八粥,中午还吃腊八面,父母赶年集回来,生把火也能吃上一顿省事的好饭。

多少年过去了,腊八节家乡人还是喜欢做腊八粥吃。

如今做腊八粥没那么辛苦,街上有卖的腊八豆,都是经过剥皮机精心加工的,口感相当不错,菜肴也相当丰富。

腊八节早上,依然互相端送着热气腾腾的腊八粥,继续着这一传统的人文关怀。

每年的腊八节,妈妈都能吃到各种口味的腊八粥。

为她高兴的同时,也感到自己在外面铸就人生的精彩,却日渐淡出浓浓的乡情、乡韵了。

——好想吃一碗家乡的腊八粥。

家乡的腊八粥作文300字3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风俗,我的家乡杭州自然也不例外。

每年农历腊月初八,都会迎来一个节日——腊八节。

虽说很多地方都会过腊八节,但过法都不一样。

陕西人会吃腊八面,安徽人会做腊八豆腐……杭州则是煮腊八粥。

提到腊八粥,无论男女老幼都会口水直流。

鲜艳的颜色,诱人的香味,细腻的口感,令人垂涎三尺。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现在杭州人的腊八粥一般用胡桃仁、松子仁、花生、莲子、红枣、桂圆肉、荔枝肉等辅料和糯米一起煮成,食之祈求长命百岁。

老底子的杭州人又称腊八粥为“打斋饭”,以前,僧人用箩筐沿门化斋,挑回寺里。

食之有余,就将饭菜晒干收藏。

到了腊八节的早上熬成粥回报大家。

寺院在每年的这一天,都用米、谷、枣、莲等煮粥供佛。

后来,为了回报感恩信众,也开始在这一天向信众施粥。

杭州人吃寺院里的腊八粥有些年头了,历朝历代,都有寺院施粥的记载。

元代,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追忆南宋临安的繁华时说:

“八日,则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蘑菇、柿、粟之类做粥,谓之腊八。

”这一习俗沿袭至今,如今的腊八节,在灵隐寺、香积寺、净慈寺等地都有免费派粥活动。

腊八节热闹非凡,大街小巷里到处弥漫着腊八粥的香气。

寺庙前更是人头攒动,男女老少们一大早便排起了队,孩子们兴奋异常,有的激动地围着家长转圈,有的踮着脚伸长脖子想尽办法往前望,有的争先恐后地往前挤……老人们则安静地排着队,聊着家长里短。

开始派粥了,“给我来一碗!

”“我也要,我也要!

”……人们忙不迭催促着盛粥的僧人,一时间人声鼎沸。

僧人手起勺落,一份甘甜的腊八粥就端在了手中:

“不要急,人人都有份!

已经取到粥的人迫不及待舀起一勺放进嘴里,淡淡的甘甜弥漫在整个口腔中,一口咬下去,莲子又绵又软,花生轻轻一抿就碎在了舌尖,桂圆肉吸饱水,又悄悄地鼓圆了肚皮……仰脖喝下,这粥甘香滑糯,一口热乎乎的粥顺着喉咙滑落到胃,立即驱走了严寒,全身都变得暖和了。

你看,那位老人满脸陶醉,小口地啜着粥,像在饮用琼浆玉液;

边上的孩子却把小脸都埋到了碗里,呼噜呼噜大口吸溜着;

娇俏的少女则半眯着眼享受回甘;

仍在排队的则使劲抽动着鼻子,嗅着风中飘扬的腊八粥的香气。

人们沉醉在腊八粥的美味之中,一些孩子吃完一碗,仍然意犹未尽,他们再一次冲到了队伍的最前面:

“再给我来一碗。

”“我还要!

”歪歪扭扭的队伍一下子就散了,人们争先恐后地往前挤,生怕被遗漏了。

“大家都有份,别急!

”“别挤,注意安全!

人流换了一批又一批,赠粥活动从早上一直延续到傍晚。

直至暮色降临,锅空碗净,活动才算告一段落。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没有春节那么浓重的年味,却有着浓郁的腊八粥香。

喝下这一碗腊八粥,才算过了腊八节。

家乡的腊八粥作文300字4

腊八节又到了,每逢腊八节都要吃腊八粥,但是今天我却吃到了让我难忘的腊八粥。

在郊区开会的妈妈在不停地忙,终于说在这天来和我们团聚,可是中间却发生了有趣的事。

晚上,妈妈给爸爸发了条短信,内容是“今天晚上我回去看你们,给我做点儿好吃的。

”但是,由于爸爸不认真,读成了“今天晚上我回家看你们,我给你们做点好吃的”看完后,爸爸很奇怪,一般都是爸爸做饭,妈妈怎么想起来做了呢?

因此,我和爸爸一直等,等到九点多的时候,妈妈回来了,妈妈问爸爸:

“晚上做什么好吃的啦?

”爸爸说:

“等你做呢。

”妈妈说:

“我不是让你做嘛?

”爸爸把短信找出来,仔细读了一遍,说:

“哎呦,我给读反了。

最后,我们以方便面来充当腊八节的腊八粥,这真的是最难忘的腊八粥啊。

家乡的腊八粥作文300字5

每当一入冬我总是既期盼又难熬。

期盼母亲尽快做腊八粥,难熬掰着手指等腊八节这一天的到来。

在这滴水成冰的节气里,天还未见一丝光亮,人们就起床穿着厚重的棉衣外套,开始忙碌,脸上却尽显幸福温暖。

腊八前,大家就开始准备大量的制作材料,有红豆、红枣、蜜枣和糯米、黑米……。

在腊八节前一天,人们将红豆放进大水缸里泡上一夜,浸泡好的红豆肿了一大圈,红红的小脸蛋特别喜庆,包红枣也是有讲究的,要把每个核都取出来,但是枣的外皮不能断,老人们说这代表长长久久的福气永不断。

蒸腊八粥用的蒸笼是稻草做的。

但也有用电器蒸的,只是蒸笼做出来的带有一丝甘甜的清香,而且蒸笼不是一般人都能做的,有经验的人做出来的蒸笼才能确保高温不糊,低温不断气,把腊八粥蒸熟,蒸透,腊八粥的好坏,口感跟蒸笼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忙了一天,终于在晚上,香喷喷、甜滋滋的腊八粥上桌了,七大姑八大姨们,忙活着端菜弄饭,我五六岁的堂弟堂妹们,闹着要,火炉里的火好想听到似的,烧的也越来越起劲了,锅里的饭菜也在争先恐后的咕噜咕噜冒泡泡,小小的房间,顿时弥漫着亲情的香气,饭好了,我的小堂妹一口气吃了两大碗,小小的樱桃嘴里塞满了腊八粥,很是可爱,我们一大家子人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围绕在暖洋洋的火炉旁吃这一天辛勤劳作的果实,心里很是安逸。

望着外面玻璃上的寒霜,在最冷的时候有碗热粥暖心窝,心里燃起了火花。

家乡的腊八粥作文300字6

在我的家乡,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即腊八节,有吃腊八粥的习俗。

腊八粥就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煮成的甜味或咸味粥。

而我们家乡的人却喜欢吃咸味腊八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腊月初八早上,天刚蒙蒙亮,人们就赶快起床熬粥。

粥熬好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不是自己吃饭,而是先将熬好的粥喂给枣树,将枣树树身上砍一些小口子,再虔诚地把粥抹在树痕上,这就算是枣树把饭吃掉了。

人们这样做的原因,据老人们讲,原来我们这个地区的枣树原都不结果,人们都不愿意种枣树。

枣神见人们都不尊敬她,便变成一个老太婆来到人间。

她在离村不远的地方画了一片果园,满园枣树,红枣满枝。

人们摘下一尝,又酸又甜,好吃极了,就纷纷跑到管理枣树的老太婆那里讨教。

老太婆告诉大家,只要每年腊月初八给枣树喂顿米饭,枣树就会结果。

人们按照她说的方法去做,果然棵棵树上都结出了红枣。

这不过是一个传说而已,其实这里面包含着许多科学道理:

在枣树上砍些口子,可以调节枣树的营养增长,阻止养分向地下输送,好集中力量供应地上部分,从而保证了果实的营养需求。

至于把粥抹在树痕上,其实不过是一种保护伤口愈合的土办法罢了。

直到现在,家乡的有些地方还保留有腊月初八让枣树吃米饭的风俗。

当地流传有这样一句民谣:

“腊八枣树吃米饭,枣儿结得干连蛋。

”“干连蛋”,是家乡的土语,意即枣树硕果累累,果稠个大。

家乡的腊八粥作文300字7

过年喝腊八粥在我的家乡是一个古老的传统习俗。

人们喜欢喝腊八粥,既是因为腊八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更是因为腊八粥是一种美味。

在家乡不论贫穷富裕,还是繁忙与否,人们都会熬腊八粥。

每年一进腊月,人们就开始准备熬腊八粥用的材料了。

首先准备的是各种米:

糯米是首选,因为它既糯又香。

黄米也很好,它是我们华北地区的特产,也是中国最古老的粮食作物之一。

两种米比较起来,我更喜欢黄米,因为用这种米熬出来的粥味道更浓。

再加入大米,小米等。

其次是各种豆,主要是红小豆,它既有营养,又色泽鲜艳。

黄豆、绿豆更是应有尽有。

我最喜欢的是红枣,其实红枣早在深秋,就要开始准备了。

刚打下来的红枣要晒干了,直到枣的皮儿皱了为止。

听爷爷说,大红枣晒得越干就会越甜,因为在太阳下一晒,水分都跑走了,只留下糖分在里面。

所以我家每年都是最晚收红枣的户家之一。

晒完后,还要把坏的枣捡出来,枣坏了,就会变苦,很涩的那种。

虽然现在在超市里也开始卖红枣,可以省去不少人力,但是家乡人还是沿用传统的老方法,因为超市里的不仅坏的枣居多,而且也不如自己种的甜。

到了腊八这一天,家乡人就要熬腊八粥了。

把头天煮熟的红枣、花生、大米、小米、绿豆等放在锅里,用文火熬。

熬得黏黏的、软软的,吃起来,不仅细腻,而且口味极佳。

关于腊八粥,有这样一个传说:

在一个贫穷、干旱的地方,那里不知什么原因闹起了瘟疫,在粮草尽绝的最后时刻,一些人把找到的零碎的谷物放到一起熬制成粥,给患病的人们喂下,奇迹发生了,那些患病人的病全好了。

于是人们把这一天也就是腊月八日记下来,每年庆祝。

从而期望明年身体健康,无病无灾。

腊八节熬的腊八粥特别多,每家都熬一大柴锅,要吃十来天,人们不仅吃的是粥,更主要的是那种氛围,那种欢乐,那种文化,那种家乡的味道

家乡的腊八粥作文300字8

今天是农历腊月初八,按照家乡习俗是要喝腊八粥的。

“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诗句,古时人们又把腊八粥称为“佛粥”,相传是为了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舍弃王位、出家苦行修道,每天只吃一麻一米,终于在那年农历腊月初八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直到现在,每到了这一天,村里附近的“金莲”佛寺里也会分发美味可口的“佛粥”给村民,据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当然我们家里也会做一锅香甜的腊八粥。

头天晚上,爷爷早就把糯米、红豆、大枣、花生仁、莲子、黑豆等各种谷物放在清水里浸泡。

光是看看就让人联想到这粥的美味。

清晨一早,爷爷就拿出最大的高压锅将早已浸泡透的各色材料放进里面,加上清水,轻轻搅拌一下,于是那些花花绿绿的谷物在水里翩翩起舞,煞是好看!

爷爷点燃煤气灶,将火调至最大,大约过了半个小时,高压锅冒出腾腾热气,热气里散发着各种谷物混合起来的清香。

爷爷把火调小了,火柔柔的,轻轻地拱托着锅底,爷爷说这样做出来的粥才好吃。

又过了大约半小时,热气似乎比先前少了,但感觉更香甜更粘稠了,锅里也似乎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爷爷高兴地说:

“大功告成了,腊八粥可以吃喽!

一碗糯糯滑滑的、香香甜甜的腊八粥摆在我的面前,一家人围坐在一个大圆桌上,吃起热腾腾的腊八粥,一碗粥下肚,口齿留香,甜甜的感觉沁人心脾,整个人都暖融融的了,冬日的寒冷一扫而光。

家乡的腊八粥作文300字9

前几天我还记着腊八节,我家的小孩儿们和大人们都回家了。

我们都开开心心的回去,爷爷奶奶在家熬腊八粥,可好闻了里面有大米红枣豆子,葡萄干,有花生等等好多东西,家里的人都在等着腊八粥,一群小孩子们在屋里玩儿大人们在说话,玩得特别开心。

喇叭粥好了一家人都跑过来把腊八粥端到桌子上,妈妈都做好了香喷喷的菜,闻一下好香啊。

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在桌子旁边吃饭,我的哥哥吃的可多了。

他已经喝了一碗腊八粥,他还要再喝一碗。

他已经喝了两碗了,一家人看到都哈哈大笑,爸爸们爷爷他们都在喝酒,而妈妈们和小孩子们都在喝腊八粥。

一家人的肚子都变得热乎乎的,热的都出汗了。

腊八节太好了,我喜欢奶奶熬的腊八粥。

家乡的腊八粥作文300字10

回味腊八粥,熬出来的爱

过了腊八节,我还在想着奶奶熬了一锅,有爱的腊八粥呢。

那天我还在睡懒觉,突然我闻见了一股香味,原来是奶奶熬的腊八粥,好了,奶奶熬好了之后呢?

我大口大口的往嘴里塞。

我吃粥的声音被正在睡觉的弟弟吵醒了,弟弟一看腊八粥就抓起一把往脸上抹我觉得弟弟现在特像一只小花猫,我一看,笑得我前仰后翻。

奶奶看了一下,我觉得奶奶熬的粥就像一股甜甜的爱我吃着奶奶熬出的腊八粥,我不仅大哭起来,这就是奶奶对我的爱啊!

奶奶熬出来的是粥是温暖的,这个粥里放着白糖、板栗、饭豆、红豆、大枣、小米和花生吃一口就像吃了一份甜甜的爱。

我觉得八宝粥像一锅“东北大乱炖”,真美味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