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小精灵》教案三篇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78431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小精灵》教案三篇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小精灵》教案三篇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小精灵》教案三篇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小精灵》教案三篇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小精灵》教案三篇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小精灵》教案三篇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小精灵》教案三篇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小精灵》教案三篇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小精灵》教案三篇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小精灵》教案三篇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小精灵》教案三篇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小精灵》教案三篇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小精灵》教案三篇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小精灵》教案三篇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小精灵》教案三篇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小精灵》教案三篇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小精灵》教案三篇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小精灵》教案三篇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小精灵》教案三篇Word下载.docx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小精灵》教案三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小精灵》教案三篇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小精灵》教案三篇Word下载.docx

你知道哪里描绘了青蛙活泼的跳动,哪里描写了茫茫的夜色,还有狂风、云雾,你都感受到了吗?

请你再听一次乐曲,当你听到你认为是描写了一定事物的音乐时,用动作来表现。

”复听时,让学生听音乐随意做动作,然后,让学生把感受到的音乐用语言描绘成一个简短的故事。

  3.提示学生哪两段音乐相近似?

然后让学生在空格里填画上颜色。

  4.让学生欣赏童声合唱曲《花蛤蟆》,以扩展学生的视野。

  四.聆听《野蜂飞舞》

  1.要示学生能安静地聆听管弦乐《野蜂飞舞》。

结合课本两面想像野蜂急促地上下飞舞的形象。

  2.还能够启发学生自己画一画图形谱,还能够随着音乐模仿野蜂飞舞的动作体会音乐表现野蜂飞舞忽上忽下、声音时强时弱的特点。

  3.能够讲一讲《萨丹王的故事》,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五.表演《小蜻蜓》

  1.用模唱的方法学会歌曲《小蜻蜓》。

  2.指导学生演唱歌曲时,唱得柔和、抒情。

注意唱足每个音的时值,更好地体现歌曲的抒情性。

  3.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小蜻蜓飞来飞去捕蚊忙的情景,从而让学生懂得爱护蜻蜓,保护益虫的道理。

  4.提示学生说出小蜻蜓的身体特征,学会歌曲后,参考动作或自编动作,并选择编创好的动作,全体同学一齐做。

使学生有信心在今后的更善于动脑编创,激发学生的编创热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歌曲《小蜻蜓》,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二、引导学生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模仿力和创造力。

  四、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表现抒情优美的音乐情绪,用不同的速度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想象,对学生实行保护益虫的思想教育。

体验歌曲,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和歌曲思想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跟随《口哨与小狗》和《拉勾勾》剪辑而成的音乐律动进教室。

  让学生掌握二拍子的基础上,感受三拍子的韵律,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简介小蜻蜓

  用谜语引出“小蜻蜓”

  细细身体长又长,

  身后背着四面旗,

  斗大眼睛照前方,

  专除害虫有助益。

  激发学生兴趣,了解相关小蜻蜓的知识,初步渗透保护益虫教育。

  三、感受音高身体语言

  3、师弹旋律

  A、

  B、

  当弹到这两条旋律的时候,学生身体模仿蜻蜓往低处飞

  2、师弹旋律

  当弹到这两条旋律时,学生用身体模仿蜻蜓往高处飞。

  三、学唱歌曲《小蜻蜓》

  1、观看媒体:

哪只蜻蜓飞舞的动作最适合这段音乐?

  4、通过大屏幕随三拍子音乐模仿小蜻蜓飞舞、捉虫。

  5、启发学生用手势为歌曲旋律伴奏,并根据学生动作分组实行合作。

鼓励学生创作不同的身体节奏。

  4、跟老师朗读歌词。

  5、师:

你认为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朗读?

  生回答。

  6、师:

你觉得该用什么样的心情来朗读?

  7、同听唱法教学,学生轻轻跟唱歌曲,并徒手在空中飞感知乐句。

  8、师扮演小蜻蜓,做出捕蚊的动作,生扮演草丛,全体演唱歌曲。

  9、请学生自己组成小组分别扮演蜻蜓、草丛,全体表演唱。

  六、情境表演

  1、出示三张图片,请学生观察,小蜻蜓在干什么?

学生分组观察讨论后小结。

  小蜻蜓自由飞舞的图片

  小蜻蜓高兴游戏的图片

  小蜻蜓辛勤捕蚊的图片

  2、启发学生从音乐的力度、速度、声音的连贯去表现三幅图片,并实行演唱。

  3、把图片和音乐结合,让学生根据音乐速度的不同,表现不同形象的萤火虫。

  4、情境表演,学生头戴小蜻蜓头饰,化妆成萤火虫,随音乐实行表演。

  七、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通过演唱《小青蛙找家》感受乐曲所表现的动物,并通过演唱和自由身体的动作表现自己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心情。

  二、通过简单的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节奏创编,让学生体会了解,同样的音乐能够用不同的节奏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培养学生的创新水平。

  三、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及一系列情境变化,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引导学生在情境变幻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

  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小青蛙找家》

  二、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节奏创编及多声部的节奏练习

通过创设一系列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己有感而发,使学生喜于创作、乐于创作。

让学生初步了解音乐创作手法:

“重组法”和“加减法”。

同时体验不同的节奏表现的不同音乐情绪。

  1、播放两种不同情绪的音乐《小青蛙找家》和《摇篮曲》

  2、带领学生律动,模仿小青蛙进教室。

  二、小青蛙去郊游

  1、律动教学

  新课导入:

宝贝们!

天亮了!

快起床了!

大家看!

小鸟在枝头唱歌了,花公鸡在对我们说:

“小青蛙能够起床锻练身体了!

  A、弹奏1=C2/4

  听音乐,看图谱自由模仿各种生活中的动作。

  2、学唱歌曲

  启发谈话:

今天,青蛙妈妈要带大家到郊外去玩一玩,但我有一个小小要求,请大家边走边唱我们自己小青蛙的歌,行吗?

  A、师范唱歌曲《小青蛙找家》

  有感情地念歌词,同时在“跳跳”处加上“拍手”动作,在“呱呱”处加上青蛙叫的动作。

  B、师弹奏《小青蛙变奏曲》

  听琴声边唱边表演,同时在歌的最后一句做一个造型。

  3、启发学生有感情、有表情地表演唱。

  三、小青蛙玩耍

  1、创作前奏音乐

  师:

哇!

小青蛙的歌声太动听了!

妈妈都快陶醉了。

哎!

唱这么久我们也该歇歇了!

  歇哪儿呢?

  出现美丽的大草坪、池塘画面,诱发学生实行音乐创作,创作前奏音乐。

这么美丽的地方你们想在这儿干什么呢?

  3、请学生哼唱下面的旋律,同时选择表现自己高兴、兴奋心情的音乐。

  1=C2/4

  C、

  D、

  E、

  提醒学生注意对比,找出共同点与不同点。

  2、填写歌词

  弹奏C段旋律

  启发性谈话:

现在我来提个建议,我们能不能一边唱自己的歌一边来做游戏呢?

  师弹奏音乐

  学生分组讨论创编歌词。

  学生边听音乐边表演。

  四、寻找小青蛙

小朋友们真能干!

咦刚才我还看见小青蛙笨笨还跟大家在一起玩耍了!

可现在它怎么不见了?

它上哪儿去了?

大家帮忙找一找,好吗?

  1、创编各种节奏

  师组织归类,实行多声部的节奏训练

  2、多声部的节奏练习

  提醒学生“找人”应该把大家的声音统一同时发出才传得远

  3、展开想象自由创作

  师弹奏不同的旋律,让学生再体验分辨不同的音乐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

  五、小青蛙回家

小青蛙们都到齐了,天也快黑了,让我们唱着自己的歌回家吧!

  播放《小青蛙找家》的音乐,学生听着音乐走出教室。

  八、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一、通过聆听《小青蛙》、《野蜂飞舞》,演唱《小青蛙找家》、《小蜻蜓》,感受民族乐器、西洋乐器所表现的动物,并通过演唱和身体的动作表现自己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心情。

  二、能按节奏编创歌谣。

  三、聆听《野蜂飞舞》,想像音乐中所表现的野蜂飞舞的形象,能用线条、动作、声音等表现自己听后的印象。

  一、复习歌曲《小青蛙找家》和《小蜻蜓》

  二、按节奏创编歌词

  三、聆听《野蜂飞舞》

聆听《野蜂飞舞》

按节奏创编歌词

  1、学生听着《小蜻蜓》的音乐进教学

  2、听音乐做律动

  二、复习歌曲《小蜻蜓》和《小青蛙找家》

  1、师:

上节课我们学了歌曲《小蜻蜓》和《小青蛙找家》,小朋友你们喜欢小蜻蜓和小青蛙吗?

哦,那你们知道小蜻蜓和小青蛙都是益虫吗?

是的,它们都是吃害虫的,我们要保护它们。

  2、学生唱歌曲一遍,唱的不对的地方师加以指导。

  3、律动

  第一遍律动,自由表演。

  音乐停后动作造型。

  第二遍律动,发现美的和与众不同的动作。

  4、鼓励动作美的和动作与其他人不一样的同学,请他们做一做,大家学一学。

  5、第三遍律动,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创造思维。

  6、复习歌曲《小青蛙找家》

  三、欣赏、感受并表现乐曲《野蜂飞舞》

  1、导入

“小蜻蜓这群小精灵慢悠悠地飞着,特别温柔可亲,现在,又有一群小精灵朋友朝我们飞来了,你们听,它们是谁?

  2、初听一小段,反馈。

  生:

苍蝇、蚊子、蝗蜂、蜜蜂------

  3、了解作曲家原本作曲的意图------

  4、继续听,感受野蜂形象

你们感受到了吗?

嗯,感受到了。

  5、讨论、感受野蜂飞舞的形象。

小野蜂飞起来和小蜻蜓飞起来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小野蜂飞得快,小蜻蜓飞得慢;

小野蜂飞起来像是很着急的样子,小蜻蜓不着急的------

是呀,小野蜂飞得那么快,那么急,成群结队地一会儿飞上,一会儿飞下,它们是要干什么去呀?

天要下雨了,它们肚子饿了,去找粮食;

它们的一位朋友失踪了,它们去找朋友------

  6、用画线条的方式表现野蜂飞舞的路线。

  

(1)、边听音乐边用手势表示

用你的手指头先画一画,小野蜂上下飞舞的路线。

  

(2)、边听音乐边在自己的教科书上画下。

除了刚才画的路线,还能想出另外的路线吗?

请大家打开课本,在课本上尽情地画一画。

  7、用身体动作表现野蜂飞舞

现在,老师很想感受一下一大群野蜂着急地飞来飞去的样子是怎样的,你们愿意满足老师吗?

愿意(很高兴,兴奋地答应)

  四、通过《野蜂飞舞》《小蜻蜓》两首乐曲速度、情绪的对比,进一步明确它们所表现的音乐形象的不同

  1、再次看看、听听、唱唱、演演《小蜻蜓》

这群小野蜂精灵,飞起来那么快,那么猛,东窜西窜,真是有点吓人,再看看那群小蜻蜓精灵,觉得可爱多了,也更容易亲近了。

  2、听着音乐,飞离教学。

  五、课堂小结:

  

  一、教学内容:

  1、表演唱歌曲《小青蛙找家》

  2、聆听《小青蛙》

  3、聆听《野蜂飞舞》

  4、表演《小蜻蜓》

  二、教学总目标:

  1、通过聆听《小青蛙》、《野蜂飞舞》,表演唱《小青蛙找家》、《小蜻蜓》,感受民族乐器、西洋乐器所表现的动物。

并通过演唱和身体的动作表现自己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心情。

2、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模范小青蛙的动作准确地与音乐开始和结束。

  3、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小蜻蜓》,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表现优美抒情的音乐情绪。

  4、能按节奏创编歌词。

  5、聆听《野蜂飞舞》,想象音乐中所表现的野蜂飞舞的形象,能用线条动作声音等表现自己听后的印象。

  三、教材分析:

  1、二胡齐奏《小青蛙》

  由徐仪作曲,乐曲取材于山东菏泽地区的一首民间儿歌《花蛤蟆》。

它由三个乐句构成,句间句尾都插入了蛤蟆的叫声。

四、五度跳进的旋律型,“XXX”的节奏型和句尾的蛤蟆叫构成了这个句的基本轮廓把儿童们争着数蛤蟆的形象表现出来。

基本采用了《花蛤蟆》第一句的材料加以器乐化发展成为16小节的两个乐句。

它主要描绘一群可爱的小青蛙在绿色的田野里尽情地唱歌跳舞,生动而活泼,乐曲地二部分也是单三部曲式结构,它以紧张而快速的二胡拨弦把人们带入夜色茫茫地田野。

这时,天上下起了蒙蒙细雨,不过,小青蛙们却仍在愉快地玩耍。

雨下越大小青蛙并没有被暴风雨所吓倒他们时而游入水中,时而蹦入田埂,玩的可起劲了……雨过天晴,渐地云雾散开,一声鸣叫,划破长空。

大地苏醒小青蛙们又唱又跳把喜悦的歌声传遍四方。

随乐曲渐弱,小青蛙远去,单依然在唱歌,欢舞……

  2、管弦乐《野蜂飞舞》

  《野蜂飞舞》是俄国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于1900年创作。

原歌

  剧《萨丹王的故事》中的一首管弦乐幕间曲。

歌剧的脚本取材于俄国诗人普希金(1799—1837)同名童话诗。

歌剧故事写的是:

萨丹王出征在外,皇后生下王子。

但王后的姐姐出于嫉妒,给沙皇写信污蔑皇后生的是怪胎。

萨丹王听信谗言,下令将皇后和王子装入木桶投进大海。

后木桶被海水冲上荒岛,母子死里逃生。

王子长大后无意中从鹰爪下救出了魔法变成天鹅的公主。

公主为了报答王子,协助王子变成一只野蜂,跟随商船飞跃大海,回到皇宫去报仇。

在船主的协助下,王子最终实现了目标,战胜了恶人,使萨丹王终于醒悟,接回了皇后。

全家团聚,王子和公主结为终生伴侣。

本首乐曲表现王子变成野蜂急切的想飞到宫中归心似箭的心情。

  音乐具有无穷的体裁特征,连续16分音符的半音级进的滑行音调,形象地模仿了野蜂飞舞嗡嗡叫声,曲调忽高忽低,音量时强时弱,既表现了野蜂盘旋飞舞,又表现了王子归心似箭的心情。

  3、歌曲《小青蛙找家》

  《小青蛙找家》是一首通俗简练,富有儿童情趣的歌曲,有四个乐句构成,一段体,2/4拍,五声宫调式。

歌曲以明快活泼的旋律做前奏,描写了小青蛙在东奔西跑找自己的家,也为歌曲主题出现做了铺垫。

歌中“跳跳”“呱呱”的独白,刻画了小青蛙跳跳叫叫的焦急心态。

最后一句旋律平稳流畅,似乎表现了小青蛙历尽艰辛终于回到了家的愉快、喜悦的心情。

歌词浅显易懂,旋律欢快流畅,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泼、幼稚可爱的形象。

  4、歌曲《小蜻蜓》

  《小蜻蜓》是一首抒情优美的儿童歌曲,3/4拍,五声F宫调式,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以舒展的节奏,流畅起伏的旋律,诉说了小蜻蜓飞来飞去

  四、教学重点:

  五、教学难点:

  六、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演唱并表演《小青蛙找家》;

  2、歌词创编。

  教学目标:

  1、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准确地与音乐一起开始和结束。

  2、通过演唱和身体的动作表现自己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心情。

  3、能随音乐创编歌词。

  教学重难点:

演唱歌曲时能够较好的表现出情绪。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琴、场景布置、蓓蕾评价牌、动物卡片

  课时数:

1课时

  课型:

新授

  一、情境导入

  1、师: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

来,闭上眼睛。

(多媒体演示动物王国的场景)

  2、师:

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地方?

对,这儿就是快乐的“动物王国”,小动物们生活在这里,可幸福了。

你们听,谁来了?

  (多媒体播放音乐,让学生根据音乐说出动物的名字,并模仿动作)

  3、(多媒体演示青蛙)

咦,小青蛙怎么这么着急的跑出来了?

原来他有一件高兴的事情想早点告诉小朋友。

你们听!

  (多媒体演示《小青蛙与暴风雨作斗争》)

小青蛙们靠着自己的勇敢和本领,终于战胜了暴风雨,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4、师:

不过,在与暴风雨作斗争时,有几只小青蛙迷路了,还没回到家。

这可怎么办哪?

大家都很关心小青蛙。

别着急,老师帮小青蛙编了一首歌,只要大家都会唱了,小青蛙们听到了,就能找到家了。

  (多媒体演示歌曲动画)

  二、学习歌曲

你们看到了谁?

(……)

  那么这几只小青蛙在做什么呢?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完整的歌词)

小朋友们都说的很好,我们再来听一听这首《小青蛙找家》吧!

(出示课题)

让我们来跟着音乐一起说。

  (师生共同随音乐朗读一遍歌词)

真好,下面我们来个比赛。

  (分组说“跳跳、呱呱”)

  3、师:

我们和小青蛙一起轻轻地唱一唱吧。

(师生共同轻声唱歌)

  教师指导演唱两处歌词的感情,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情感来表现,表现好的发给头饰。

小朋友们都学得很好。

让我们拍着手和小青蛙再唱一遍吧!

唱得真好,现在你们都是小青蛙了,咱们一起来表演,想怎么唱就怎么唱。

真好听!

刚才老师发现有几只小青蛙已经做好准备了。

来!

戴头饰的小青蛙待会儿和老师一起表演,好吗?

  三、编创歌曲。

听到小青蛙美妙的歌声,小动物们都来了。

  (多媒体演示)

他们也想有一首自己的歌,你们能帮他们编一首这样的歌吗?

有一只小鸟已经飞到了老师的身边,所以我给他编了一首《小黄鸟找家》。

听!

  (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

其他的小动物们早已来到了你们身边。

请你们轻轻地把他们请出来吧。

  (请组长举起头饰,教师介绍哪里是动物的家)

小朋友们,现在请你们听着音乐,轻轻地送小动物回家吧。

  (听音乐让学生轻轻地坐到动物小组)

你们真棒!

现在就你们为小动物们编歌吧。

看哪个小组的小朋友们最团结、最聪明,编出的歌曲听。

  (学生分组编创,教师巡回指导)

时间到了,小朋友们都编好了吗?

  (请各小组以各种形式表演、汇报)

你们觉得他们演的怎样,轻轻商量一下,要不要为他们举起我们的蓓蕾呢?

  四、小结

今天,我们不但帮小青蛙找到了家,还协助动物王国的很多小动物都编出了好听的歌。

现在就让咱们唱着动听的歌,带着小动物们一起,回到咱们的班级,咱们在学校的家吧。

  (学生随着音乐,唱着自编的歌,带着小动物们离开教室

  1、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准确地与音乐一起开始和结束。

  2、大胆积极地参与表演,创编歌谣。

  教学上限:

  1、大胆积极地参与表演,创编歌谣。

  2、参与、创编

  教学下限:

  1、学会演唱歌曲《小青蛙找家》

  2、感受歌曲的活泼,并能随音乐表演。

  节奏乐器、纸工青蛙

  一、听《小蜻蜓》歌曲随歌曲律动进教室。

  1、表演小蜻蜓感受歌曲的优美进入情景。

  二、导入

  1、告诉学生今天有位小客人来我们这里做客,展示青蛙卡通动画形象及叫声,请学生和小青蛙问声好!

(出示节奏)

  XXXX│XX│XXXX│XX‖

  欢迎小青蛙呱欢迎小青蛙呱

  按节奏念欢迎词。

(加上拍手)

  2、小青蛙看见朋友们那么热情它想念一首儿歌:

  XX|XX|XX|XX|XXX|

  跳跳呱呱跳跳呱呱跳跳跳

  XXX|XXX|XXX|

  呱呱呱跳跳跳呱呱呱

  请学生模仿读歌谣。

并能够边做动作边念。

(注意节奏)

  3、你能编一编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歌谣吗?

如:

“跑跑、喵喵”等。

  三、学唱歌曲

  1、故事导入:

有几只可爱的小青蛙,贪玩迷了路,心里很着急,一路上边跳边叫着,真想快点回家去,最后他们找到家了吗?

让我们一起听听小青蛙的故事。

(聆听歌曲范唱1)

  2、今天小青蛙想请你们帮忙,请小朋友们赶快学会这首歌唱唱一唱,你们的歌声能协助小青蛙妈妈听见,让小青蛙找到自己的家。

  3、听歌曲,学生拍手。

(范唱2)

  4、展示歌词,学习按节奏读歌词。

  5、启发学生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伴奏2)

  6、模仿青蛙的动作表演,启发学生自编动作表演。

  四、游戏

  学生分组,自由组合,一组学生围成圆圈,扮演“小青蛙的家”,另一组扮演“迷路的小青蛙”,还有的扮演回家路上的景物如小草、小桥等。

音乐开始,“小青蛙”按节奏自由地做青蛙的动作,“家”的学生用节奏乐器敲节奏。

唱到最后一句“小青蛙回到了家”时,“小青蛙”跳到一个学生面前,“家”的学生和“小青蛙”交换位置。

音乐起,游戏又开始。

  五、编创歌曲。

(教师范唱伴奏1)师:

请你们也给他们编一首歌吧。

(学生分组编创,教师巡回指导)

  3、各小组以各种形式表演、汇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