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一体化教室建设方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78445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学一体化教室建设方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工学一体化教室建设方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工学一体化教室建设方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工学一体化教室建设方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工学一体化教室建设方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工学一体化教室建设方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工学一体化教室建设方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学一体化教室建设方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工学一体化教室建设方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学一体化教室建设方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学一体化教室建设方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及观念,完全抛却教室黑板传授技能的教学理念,应用在生产中学习提高的教学方式,辅以理论学习的模式,充分发挥“理论来自于实践”的思想,使同学们在生产第一线积累人生中最宝贵的第一桶金。

“工学一体化教室”建设的方案如下:

一、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要能使此次建设的生产设备正常的运转起来,这就需要大批的一线操作手,如车工、铣工、焊工等,即将现有的专业课教师培养成为什么样的操作手的问题,车间生产要素中的劳动者应按其职能的不同划分为:

行政、设计、一线操作手、辅助员工四大类。

其中,行政组员主要起领导、协调员工进行正常生产及教学的职责,必须具备优越的内部领导和外部协调能力。

设计组员工主要应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设计,指导车间怎样生产、生产怎样的零部件以满足市场需求。

一线操作手即直接参与生产操作的员工,此类员工应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且精于某种机械加工方法,独立承担起某一工序的操作。

此类员工应根据生产工具的不同细分工种,如普车车工、数车车工,普铣铣工、数铣铣工等。

辅助员工也是工作比较繁杂的一类员工,此类员工的存在是为了保证生产过程之外的一切环节能够顺利进行。

应根据劳动对象的不同分为:

电工、钳工、运输工、包装工、仓管等。

如果要将现有专业课教师分配到上述生产要素中去参与一线生产的话,应先将教师根据其专业素质的高低、身体条件的区别,研究层次的不同进行划分。

最初阶段应淡化车间生产体系,以保证各设备能正常运转为目的,首先让设备转起来,这就要将教师安插到特定的机械加工设备中去,根据生产设备的难易程度,由一个或几个教师承担一种或一类设备的生产任务,保证其正常运转的同时还必须学会这部分设备的维修工作,起步阶段困难重重,人手更是紧缺,所以使教师具有“一专多长”的特点非常有必要。

根据生产方式的不同分为四部分:

车床类、铣床类、焊接类和其它设备类。

针对不同的生产工具进行特殊培养,使得专业教师在特定生产方式下得到更大的突破。

教师的培养任务应在一切程序启动之前进行,以满足计划进度。

教师培养目标:

1.加强对专业带头人的培养,从敬业精神、专业学识水平、创新能力、教学实践技能、教研科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来选拔、培养和考核专业带头人。

安排专业带头人到国内知名高校和大型企业学习考察,吸收先进的专业建设理念。

并积极吸纳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加入专业带头人队伍,不断寻求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将其转化为现实的专业建设创造力。

2.加快骨干教师队伍培养,有计划地安排骨干教师到企业现场接受顶岗锻炼,提高骨干教师对专业领域前沿知识和技术应用水平的了解和掌握,为骨干教师从事课程改革与建设,开展产学研工作创造条件。

3.制订本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完善其知识、能力标准评价体系,建立使教师持续跟踪行业技术水平的激励机制。

4.加大兼职教师聘任力度,为落实工学结合课程改革提供师资保障。

依据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发展要求,打造一支校企高度融合、工学紧密结合的专兼职师资团队,发挥他们在专业建设方向引领、课程体系构建、核心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一体化教室的构建

(一)、一体化教室构建的原则

1.教学性原则。

一体化教室的构建必须突出教学目标,以教学为主要目的,只是通过实际工作任务来完成教学。

学生不能仅做简单工作,要参与有挑战性的工作,可以将学生分成层次,高年级的有经验的学生指导低年级的初学者做简单工作。

2.与专业结合原则。

一体化教室的建立必须符合专业的发展方向,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学生受益面广。

3.长期性原则。

工作室要有稳定的工作、研究方向,要长期坚持运行,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逐渐形成特色、形成亮点,逐步取得标志性成果。

4.实用性原则。

采用工学结合的模式,一边进行生产一边使学生通过实习操作学会技能,生产实习两不误。

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方式构建教室。

同时还要有合适的师资力量来承担指导工作。

(二)、一体化教室的构建模式

一体化教室的构建可以依托相关的研究所或企业,也可以在校内相关的实训室的基础上改建而来,按照一体化教室所承担的主要工作任务分为三种模式。

1.生产型。

以承担对外加工、生产业务为主,如我校的数控加工设备可主要承担对外加工、工艺工装设计制造、技术培训、高精度、高难度零件的加工任务。

生产型一体化教室要突出教学观念,在任务的选取中以是否符合学生的特点、是否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主要目标。

2.科研型。

以承担研究课题为主,主要是学生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

此类型的工作室主要依靠较强的师资队伍来支撑,能有足够的课题为保障。

3.竞赛型。

以参加技能比赛、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比赛为主。

技能竞赛代表一个学校教学的最高水平,目前高职的竞赛层出不穷,组织学生参加比赛也是高职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体化教室是承担竞赛的最好载体,它能对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训练,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

此类型的工作室主要做好连续性,在没有竞赛任务的时候也要开展工作,为下一届竞赛做好准备。

(三)、一体化教室的构成

1.教学区。

承担传统的教室功能,教师传授知识或学生讲述工作方案、展示个人工作成果的区域,配备有桌椅、黑板、讲台、讲桌、多媒体投影设备等。

2.讨论区。

供学生讨论的区域,一般为圆形布置,学生围座在一起讨论方案或制定计划,教师也可以参与学生的讨论并进行指导。

3.演示区。

教师操作演示、学生汇报表演的区域,根据项目的功能配备相应的工作台和设备。

4.工作区。

可在生产车间中进行,学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的区域,每一个工作岗位上都要有相应的常用设备,对于贵重的设备和不常用的设备可以单独放置,供大家一起使用。

但在学生进行生产操作的过程中,都要有教师参与,对其进行生产和安全指导。

(四)、一体化工作室构建的步骤

1.可行性研究。

一体化教室主要针对的专业为哪门课程服务,要达到什么目标,一体教室建成后能否发挥作用,能否正常运转,能否可持续发展,能否创造出效益。

2.功能分析。

一体化教室要具备哪些功能,完成什么教学、科研、生产任务。

3.方案设计。

一体化教室空间的划分及布置方案,并做出预算及进度计划。

4.方案论证及审批。

组织校内外专家对以上问题进行论证,同时还要考虑是否与学校、专业的发展规划相适应。

通过专家的论证后经过领导审批后实施。

5.实施。

按照计划要求,有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6.验收。

一体化教室构建完毕后,试运行一段时间后验收,重点考察是否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能否满足使用要求,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等。

(五)、一体化工作室建设的评价

一体化工作室建设的评价主要考察以下四方面:

能实现预定的各项目标;

使用方便;

运行费用低;

利用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