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汇编 专题3 近代世界文明 第1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西方文明的兴起A卷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78599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汇编 专题3 近代世界文明 第1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西方文明的兴起A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汇编 专题3 近代世界文明 第1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西方文明的兴起A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汇编 专题3 近代世界文明 第1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西方文明的兴起A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汇编 专题3 近代世界文明 第1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西方文明的兴起A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汇编 专题3 近代世界文明 第1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西方文明的兴起A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汇编 专题3 近代世界文明 第1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西方文明的兴起A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汇编 专题3 近代世界文明 第1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西方文明的兴起A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汇编 专题3 近代世界文明 第1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西方文明的兴起A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汇编 专题3 近代世界文明 第1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西方文明的兴起A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汇编 专题3 近代世界文明 第1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西方文明的兴起A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汇编 专题3 近代世界文明 第1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西方文明的兴起A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汇编 专题3 近代世界文明 第1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西方文明的兴起A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汇编 专题3 近代世界文明 第1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西方文明的兴起A卷Word文档格式.docx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汇编 专题3 近代世界文明 第1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西方文明的兴起A卷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汇编 专题3 近代世界文明 第1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西方文明的兴起A卷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汇编 专题3 近代世界文明 第1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西方文明的兴起A卷Word文档格式.docx

商品内容

盐、火器、五金、酒、布匹

糖、烟草、玉米

奴隶

A.欧洲、美洲、非洲B.亚洲、美洲、非洲

C.亚洲、美洲、欧洲D.欧洲、亚洲、非洲

4.(2015·

山东省滕州五中4月模拟·

19)马丁·

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

“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

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

”其核心主张是世俗权力()

A.必须在教皇的监督下行使B.可以消除世间的一切不平等

C.理应高于罗马教会的权力D.应该配合教会维护社会秩序

5.(2015·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中第三次模拟·

31)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宣称追求同一目的的两场不同的运动,他们所追求的目的一样,而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以致人文主义者和新教徒之间互怀敌意。

由此可见二者()

A.对因行称义持相同态度B.对罗马天主教会持不同态度

C.是世俗领域的趋时更新D.是性质截然不同的运动

6.(2015·

山东省实验中学一模·

17)以下是近代不同时期两国某项指标的统计数字。

据所学知识判断该组数据呈现的是()

A.商船运载能力,单位是吨B.殖民地面积,单位是平方千米

C.手工工场数量,单位是家D.武装部队规模,单位是人

7.(2015·

山东省聊城市模拟二·

22)下列重要文献反映出英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中矛盾的焦点是()

A.如何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B.议会与国王的权力如何分配

C.是否实行立法、财政、司法三权分立D.官员如何选举和任命

8.(2015·

福建省宁德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检·

21)下表是1501年至1550年间西班牙塞维利亚物价指数变化的情况。

这直接反映出当时西班牙(  )

年代

物价指数

1501—1510

76.26

1511—1520

74.90

1521—1530

100

1531—1540

121.19

1541—1550

155.10

A.出现了价格革命B.出现了商业革命

C.开始了工业革命D.发生了经济危机

9.(2015·

山东省日照市二模·

21)它“本属行政机构,但在职能上也属立法机构,是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密切结合和近乎一体的融合。

”这是一位西方宪政学家的结论。

“它”是()

A.英国的内阁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内阁

C.美国的参议院D.19世纪末德国的帝国议会

10.(2015·

江苏省南通市、扬州市、淮安市、泰州市四市第三次调研·

15)马文·

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

“卢梭给旧秩序带来的威胁超过启蒙运动时期其他任何思想家。

他的理论被视为具有真正的革命性,是对国王、教会和贵族权力的直接挑战。

法国大革命期间,他的名字被用来为民主制度申辩。

”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卢梭提出了()

A.防止君主独裁的分权思想B.抨击等级制度的平等观念

C.捍卫人民主权的民主理论D.反对贫富分化的经济主张

11.(2015·

山东省实验中学三诊·

23)“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

”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A.“信仰即可得救”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充满了恐惧”

12.(2015·

27)某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收集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全球化”等相关资料。

你认为他们要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

A.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B.新技术对世界面貌的改变

C.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由分散到整体

二、非选择题

13.(2015·

38)“世界史”的形成,是一个长时间的探索历程。

这个历程既是一部全球从局部孤立走向整体联系的历史,也是传统世界向现代文明的迈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主要记述希波战争希腊人的胜利,但涉及地中海及以外广大地区,这是希腊人已知的世界史。

司马迁所著《史记》,主体是中国,但涉及范围几乎是欧亚大陆的一半,这是中国人已知的世界史。

——吴于廑《世界史·

总序》

(1)根据材料一,概括希罗多德与司马迁“世界史”的共同特点?

材料二史学界大部分学者认为,1500年前后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人类历史由此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2)材料二的观点体现了怎样的视角?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

 

材料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

资料:

张东刚等《世界经济体制下的民国时期经济》

(3)材料三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类商品出口比重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这些变化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

14.(2015·

江苏省启东中学第二学期期初·

38)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社会发展之间关系密切,既是一个时代的表征,也是时代发展的重要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仅用数学便得到如此严格的证明,这使我心中充满又惊又喜的感觉。

……大炮和破击炮轰击时,最大射程(即炮弹发射的最远距离),是在仰角45度时获得的……但是要理解为什么发生这种情况,这比从别人那里得到证据甚至反复实验得到的证据重要的多……通过探索原因而达到对某一效应的理解会使人顿开茅塞,从而使理解和确证其他事实无须再借助实验,目前的例子恰好证明了这一点……

——伽利略《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

材料二近代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反叛和进攻,而科学自身的每一个胜利又都是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

随着各门科学的发展,一种以静观反思代替盲目信仰、以经验事实为依据代替经验古训的怀疑批判的近代理性精神产生了……人们热烈地崇尚以科学为代表的理性,在欧洲大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理性主义思潮,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沈之兴、张幼香主编《西方文化史》

材料三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决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

理性的国家完全破产了。

卢梭的社会契约在恐怖时代获得了实现,对自己的政治能力丧失了信心的市民等级,为了摆脱这种恐怖,起初求助于腐败的督政府,最后则托庇于拿破仑的专制统治。

早先许下的永久和平变成了一场无休止的掠夺战争。

——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并指出这一观点的主要历史价值。

(2)据材料二,近代自然科学形成对欧洲思想领域产生什么影响?

试举例说明新思潮对欧美社会革命的作用。

(3)材料三中,作者对由理性主义指导而建立起来的社会持什么看法?

试举一例文学艺术美术作品佐证这一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怎样认识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社会的关系?

(A卷)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考查学生准确分析材料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难度中等。

【解析】材料的主题是关注现实生活,鼓励追求财富,努力发展经济。

结合选项,C项与材料意思相反,是本题正确答案。

A、B、D三项都是对材料的正确解读。

2.【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

【解析】反对罗马教廷特权与腐败材料无从体现,故A项错误;

伊拉斯谟与马丁路德都主张进行宗教改革,前者强调温和的渐进改革,后者主张激进改革,“我下了一枚鸡蛋,可路德却孵出了一只鸭。

”可知伊拉斯谟对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是嘲讽态度,不赞同其改革主张,故B项正确;

抨击宗教改革泯灭的人性材料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

赞赏宗教改革的民族意识材料无从体现,故D项错误。

3.【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萌芽,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运用能力。

【解析】甲以工业品为主,应在欧洲;

乙以原材料为主,特别是玉米的原产地在美洲;

奴隶大量存在于非洲。

故本题选A。

4.【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宗教改革

【解析】材料中“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

阻碍”说明马丁•路德主张世俗权力应高于教会的权力,这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重要内容,这一主张是世俗封建君主的权力凌驾于教会之上,有助于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故选C。

A、B、D三项与上述题意不符,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核心是“因信称义”。

5.【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运用能力。

【解析】文艺复兴对天主教是持温和宽容的态度,而宗教改革则坚决反对天主教会的垄断,从而出现“人文主义者和新教徒之间互怀敌意”的现象。

但两者在宗教上都主张内心的虔诚信仰即可,A项正确。

B项是表面现象,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D项中两者性质应是相同的。

【举一反三】相同:

1背景:

都是发生在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时代;

2性质:

都是成长中的资产阶级而在思想领域内的反封建斗争;

3影响:

兴起后迅速扩大到整个西欧,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及近代文化繁荣,对资产阶级影响大。

不同:

1文艺复兴是思想运动,宗教改革是一场社会运动;

2文艺复兴是在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宣扬资产阶级世界观,宗教改革是新兴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反封建斗争;

3群众基础不同:

文艺复兴是贵族运动,宗教改革是民众运动;

4结果不同:

文艺复兴把人们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推动人们的探索,促成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宗教改革引发农民战争,确立教随国定原则,是宗教自由逐渐盛行。

6.【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早期殖民扩张

【解析】从表格中时间“1570年”“1670年”“1780年”以及对应的国家“荷兰”“英国”,结合所学知识,16世纪荷兰从西班牙获得独立之后,成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荷兰发展成为17世纪航海和贸易强国。

荷兰的商船数目超过欧洲所有国家商船数目总和,被誉为“海上马车夫”。

17世纪后期,荷兰先后与英国、法国交战,在海上荷兰败于英国(英荷战争),在陆地荷兰败于法国(法荷战争),从而衰落下来。

18世纪英国最终战胜法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故A项符合。

7.【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英国代议民主制的确立

【解析】本题关键是正确解读材料中的图表。

根据图表,所引用的文献,都在说明在处置国家事务是要尊重议会、尊重法律,保证议会的权力,根据所学可知,这些规定都是在限制王权,体现了议会和国王的权力分配中的矛盾,B项正确;

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C项不是矛盾的焦点;

D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

故选:

B。

8.【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根据题干中物价指数并不断上涨的信息可知其表现的是价格革命,故A项正确;

题干信息与商业革命无关,故B项错误;

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后期,故C项错误;

题干信息与经济危机无关,故D项错误。

9.【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英国的政治制度

【解析】

(1)内阁有立法提案权。

国会通过的各种法案绝大部分由内阁提出,由内阁解释。

内阁控制着议会下院开会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立法程序。

(2)内阁由下院多数党产生,下院多数党议员中的重要人物多是内阁成员,他们实际上构成了下院的领导核心。

(3)内阁有宣布提前大选的权利,可以在他认为有利的时机提前大选。

每个议员不一定能保证自己在下次大选中是否能当选,所以投票时得三思而行,避免得罪执政党。

要明确责任内阁制的运作方式。

10.【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卢梭启蒙思想,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运用能力。

【解析】卢梭提出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学说,主张国家主权属于人民,政府是人民同管理者签订的契约,如果统治者实行暴政,人民则可以以暴力革命的方式将其推翻。

这种思想否定了君权神授,“是对国王、教会和贵族权力的直接挑战”。

故本题选C。

A项是孟德斯鸠的观点;

等级制度、贫富分化与材料主题无关,B、D项错误。

11.【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启蒙思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材料信息的解读与知识迁移能力。

依据材料“经验证”,“一步推演”可以看出,要运用你自己的理智出发现真理。

故选C。

A为宗教改革思想,强调信仰;

B“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个人的感觉;

D认为世界不可知,三选项都是错误的。

12.【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整合分析能力。

【解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全球化”综合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项正确。

【举一反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①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②殖民扩张与掠夺,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③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随着新的交通工具(如火车、轮船)的出现,世界各地联系更加紧密,19世纪中后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如汽车、飞机、电话、电报)出现,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⑤20世纪90年代以来,交通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也推动着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贸易的自由化。

13.【答案】

(1)特点:

以本国(地区、文明)为中心;

都是局部世界(已知世界)。

(2)视角:

现代化史观。

依据:

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文艺复兴宣扬了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世界观,宗教改革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3)变化:

原料出口比重增加;

手工制品出口比重减少;

及其产品出口比重增加。

关系:

中国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

中国手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的进一步冲击;

中国近代工业在外来技术的影响和海外市场的刺激下进一步发展。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古代东西方历史、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

(1)根据材料一“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主要记述希波战争希腊人的胜利,但涉及地中海及以外广大地区,这是希腊人已知的世界史。

司马迁所著《史记》,主体是中国,但涉及范围几乎是亚欧大陆的一半,这是中国人已知的世界史。

”即可对比出希罗多德与司马迁的“世界史”的共同特点。

(2)第一问,根据材料一“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主要记述希波战争希腊人的胜利,但涉及地中海及以外广大地区,这是希腊人已知的世界史。

第二小问,依据世界史近代发展的史实来分析,重大的史实主要有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重大事件,依据这些事件的影响来论证题干的结论。

(3)第一小问考查表格理解能力。

直接描述各类商品分别的比重变化即可。

第二小问考查中国逐步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相关概念。

按第一小问中的三条分别阐述。

原料增长说明成为原料产地;

手工制品下降说明手工业受冲击;

机器产品增长说明民族资本、民族工业受外资刺激产生并初步发展。

14.【答案】

(1)观点:

近代科学研究的方法应是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

历史价值:

推动了经典力学的发展,也推动了数学的发展。

(2)影响:

批判封建神学,形成理性主义思潮(启蒙运动)。

举例:

法国大革命;

北美独立战争。

(3)看法:

作者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自由引导人民》。

理由:

言之有理即可(其他例子,言之有理亦可)。

(4)认识:

科学技术史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文学艺术源于现实,反映了社会生活。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世界近代以来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发展及其社会生活的关系。

包括伽利略的成就、牛顿的经典力学、启蒙运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浪漫主义文学等等。

【解析】第

(1)问从材料“仅用数学便得到如此严格的证明”“这比从别人那里得到证据甚至反复实验得到的证据重要的多”可以概括出材料一的主要观点。

结合所学知识,这一观点的主要历史价值是推动了经典力学的发展,也推动了数学的发展。

(2)问注意从材料“近代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反叛和进攻”“人们热烈地崇尚以科学为代表的理性,在欧洲大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理性主义思潮,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可以得出近代自然科学形成对欧洲思想领域产生的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举例:

法国大革命推翻了专制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北美殖民地在启蒙思想鼓舞下获得独立,建立共和国。

第(3)问从材料“理性的国家完全破产了。

卢梭的社会契约在恐怖时代获得了实现,对自己的政治能力丧失了信心的市民等级,为了摆脱这种恐怖,起初求助于腐败的督政府,最后则托庇于拿破仑的专制统治”可以看出作者对由理性主义指导建立起来的社会的看法。

结合所学知识,这种情绪反映在文学艺术创作领域里,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美术作品。

如《西风颂》《悲惨世界》《自由引导人们》。

第(4)问根据材料的描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们应该认识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社会的关系:

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文学艺术来源于现实,反映了社会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