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帷幕灌浆试验报告分解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79154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帷幕灌浆试验报告分解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0帷幕灌浆试验报告分解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0帷幕灌浆试验报告分解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0帷幕灌浆试验报告分解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0帷幕灌浆试验报告分解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10帷幕灌浆试验报告分解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10帷幕灌浆试验报告分解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10帷幕灌浆试验报告分解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10帷幕灌浆试验报告分解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10帷幕灌浆试验报告分解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帷幕灌浆试验报告分解Word下载.docx

《10帷幕灌浆试验报告分解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帷幕灌浆试验报告分解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0帷幕灌浆试验报告分解Word下载.docx

根据设计要求,灌浆采用孔口封闭灌浆法施工,钻孔时也进行分段钻进灌浆,第一段钻孔从廊道底板(高程为169.0m)至基岩面(高程为165.0m)以下2.0m处,孔深为6.0m,第二段钻进2.0m,第三段钻进3.0m,第四段钻进5.0m,第五段钻进5.0~6.9.0m,第六段钻进2.0~3.0m。

6、试验孔(先导孔)已钻取岩芯,岩芯获取率大于90%,并进行地质素描。

3.3抬动观测孔施工

为施工方便,拟选取三序灌浆孔中第17-Ⅲ-7、ZW-Ⅲ-10、ZW-Ⅲ-19号孔兼作为抬动观测孔,先进行钻孔施工,孔底深入基岩2.0m,孔径按灌浆孔设计要求选定。

钻孔完后向孔内下入φ1″铁管,然后向其与孔壁的间隙填入粉细砂,应填至距孔口,铁管高出砼面0.3m,将千分表固定混凝土面上,用一4.0cm厚角铁将铁管与千分表联接,在试验孔进行压水试验和灌浆时,观测了砼均无抬动变化。

3.4钻孔冲洗与压水试验

1、钻孔冲洗

帷幕灌浆试验孔均进行冲洗,采用导管通入大流量水流,从孔底向孔外冲洗的方法进行冲洗,然后进行裂隙冲洗。

(1)冲洗压力:

冲洗水压采用80%的灌浆压力,压力超过1MPa,则采用1MPa。

(2)裂隙冲洗至回水澄清后10min结束,且总的时间为30min,孔内残存的沉积物厚度无超过20cm。

2、压水试验

(1)试验孔(先导孔)采用自上而下分段钻孔采用单点法进行压水试验,在裂隙冲洗之后进行。

当灌浆压力大于或等于1MPa时,压水试验压力取1MPa;

当灌浆压力小于1MPa大于等于0.3MPa时,压水试验压力取0.3MPa。

压水试验压入流量标准:

在稳定的压力下,每3~5min测读一次压入流量,连续四次读数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终值的10%,或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1L/min时,即可结束,取最终值作为计算值。

压水试验成果按下式计算:

透水率(Lu)

压入流量(L/min)

作用于试验段内的水压力(MPa)

试验段长度(m)

3.5制浆

1、制浆材料称量

制浆时按照规定的浆液配比计量,称量误差应小于5%,水泥等固体材料采用重量称量法。

2、浆液搅拌

纵向围堰帷幕灌浆施工使用高速搅拌机拌各制比级浆液,高速搅拌机搅拌转速为1200r/min(r为转动一周),搅拌时间不少于30S,搅拌均匀后,测定浆液密度和粘滞度等参数,并作好记录。

水泥浆液在使用前应过筛,从开始制备至用完的时间均小于4h,浆液温度均保持在5~40℃。

1、灌浆材料

水泥:

灌浆材料采用“腾辉”牌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为42.5Mpa,已对每到一批的水泥进行了抽样检查,其细度、化学成份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均符合国家规定。

水:

灌浆用水符合《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89)的要求,拌和用水温度无高于40℃。

水中固体颗粒含量或其他杂质大于规范要求时,已采取沉淀措施或其他处理措施加以净化,达到规范要求的标准。

2、灌浆

灌浆采用孔口封闭灌浆法施工,射浆管距孔底不大于0.5m。

灌浆第一段(基岩以下2.0m)单独先行灌浆并待凝72h,其它各灌浆段一般不待凝。

特殊情况如遇大耗浆量等情况,灌浆无法结束时,则要待凝、闭浆,其待凝时间一般为8h。

3、灌浆压力

基础帷幕灌浆压力如下表1:

表1建基面以下深度与灌浆压力表

段次

建基面以下深度(m)

灌浆压力(Mpa)

1

0~2

0.5

2

2~4

0.7

3

4~7

1.0

4

7~12

1.4

以下各段

>

12

2.0

灌浆应尽快达到规定压力,但当注入率较大时则采取分级升压。

5、浆液水灰比和灌浆变换标准

灌浆浆液均遵循逐级变浓的原则,水灰比拟采用5:

1、3:

1、2:

1、1:

1、0.8:

1、0.6:

1、0.5:

1(重量比)等七个比级。

初灌水灰比为5:

1。

各种水灰比浆液加水加灰量见下表2:

表2各种水灰比浆液加水加灰量

比级

比重

150L浆液

100L浆液

50L浆液

加水量(L)

加水泥量(kg)

5:

1.128

141.0

28.2

94.0

18.8

47

9.4

3:

1.203

135.3

45.1

90.2

30.1

15.0

2:

1.292

129.2

64.6

86.1

43.1

21.5

1:

1.512

113.4

75.6

37.8

0.8:

1.603

106.9

133.6

71.3

89.1

35.6

44.5

0.6:

1.74

99.05

158.0

66.05

100.85

33.0

52.65

0.5:

1.824

91.2

182.4

60.8

121.6

30.4

备注:

外加剂的用量为水泥重量的3~10%。

6、浆液变化原则

(1)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时,或注入率不变而压力持续升高时,不得改变水灰比。

(2)浆液水灰比的变换原则,均逐级变换,当某级浆液注入量已达300L以上或灌浆时间已达1h,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改变或改变不明显时,则改浓一级水灰比。

(3)遇到大耗浆的孔段,当注入率大于30L/min时,而灌浆压力又低于设计压力,水灰比大于1:

1时,则根据具体情况越级变浓。

7、特别情况处理

(1)冒浆、串浆孔段处理

在灌浆过程中,注意观察灌浆孔周围是否有冒浆、串浆现象。

有冒浆现象时,对冒浆部位进行封堵或嵌缝,并降低灌浆压力,如降压无效,再将浆液逐渐变浓;

如再无效,可视冒浆量与注入率而定。

当冒浆量接近注入量时,再灌30min即可结束待凝,如冒浆量小于注入量的2/3时,则继续灌注至结束,并采取表面封堵措施。

发现相邻孔串浆时,把孔深较浅的孔堵住,灌注较深的孔,待其结束后,再对被串孔进行扫孔灌浆。

(2)孔口涌水处理

孔口有涌水的灌浆孔,在灌浆前应测记涌水压力和涌水量,根据涌水情况可选用下列措施进行综合处理:

①提高灌浆压力;

②进行纯压式灌浆;

③灌注浓浆;

④闭浆。

(3)灌浆段注入量大,灌浆难于结束时,采用下列措施处理:

①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灌浆;

②浆液中掺加速凝剂。

经过以上处理后,仍应对该段进行扫孔,并重新灌浆,直至结束。

8、灌浆结束标准和封孔

帷幕灌浆各灌浆段的结束条件为:

在规定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0.4L/min时,继续灌注60min。

灌浆结束后,泵入水灰比为0.5:

1的浓浆置换尽孔内稀浆,用“全孔灌浆封孔法”封孔。

4灌浆试验成果

纵向围堰18#~28#块帷幕灌浆生产性试验,于2007年4月22日完成,本次试验共完成3个共15个段次的帷幕灌浆孔,灌浆试验孔各段注灰率及灌浆前后压水试验透水率见下表3、表4。

表3试验孔(先导孔)注灰率统计表单位:

Kg/m

孔号

第一段0~2m

第二段2~4m

第三段4~7m

第四段7~12

第五段12~19m

平均

ZW-Ⅰ-4

2269.58

329.46

472.37

516.26

189.54

755.44

ZW-Ⅰ-8

387.72

451.59

337.71

67.54

76.3

264.2

ZW-Ⅰ-12

4754.17

60.65

582.17

180.15

17.72

662.8

 

表4试验孔(先导孔)灌前灌后压水试验透水率对照表单位:

Lu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灌前

灌后

89.23

43

53.55

43.6

22.51

12.7

11.09

7.6

11.88

3.75

37.65

22.13

59.3

39.95

45.38

35.9

10.1

7.11

4.58

5.52

0.08

24.97

20.76

37.13

10.04

0.16

14.61

2.08

6.53

0.2

2.22

0.68

14.10

0.904

4.1试验成果分析

1、地质描述

从《试验孔(先导孔)岩芯柱状图》可以看出,纵围18#~28#块存在一下地质缺陷:

(1)砼和基岩结合不紧密;

(2)建基面下岩体均呈平行层理发育;

建基面下0~11.7m岩体存在局部破碎带、其中2.7~6.3m砂岩可见两条陡倾角裂隙发育,该裂隙被水泥结石充填,厚度0.5~1.0mm;

建基面下0.5m、7m、13m处,可见软弱夹泥层,厚度约10cm。

2、单位注入量分析

(1)因第一段都有承压水涌出,表明0~2m局部破碎和存在软弱夹层,以及2.7~6.3m处陡倾角裂隙发育,且砼与基岩接触不紧密,造成注入率大,最高达4757.14kg/m。

(2)由于2.7~6.3m处陡倾角裂隙被第一段的水泥浆充填,使试验孔ZW-Ⅰ-12的第二段的注入率急剧下降,仅60.65kg/m。

(3)因建基面下0~11.7m岩体存在局部破碎带,所以试验孔的二~四段注入率偏大,最高达582.17kg/m。

3、透水率分析

根据表4可列出灌前和灌后透水率的平均比值,见下表5:

表5灌前和灌后平均透水率的比值

灌前平均透水率

灌后平均透水率

灌前与灌后之比

1.2

15.6

从表4、表5灌前灌后的各段压水试验透水率可以看出,灌浆效果非常明显。

4.2结论

1、本次灌浆试验有严格的施工技术及规范要求,证明具体施工时有法可以、有章可循;

2、从灌前灌后压水试验透水率对比看,符合灌浆规律,效果明显。

3、选用的各灌浆参数可行。

5建议

从表3、表4可以看出:

1、选用的第一段灌浆压力可以适当调小;

2、各灌浆孔的第一段待凝时间可缩短至24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