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9170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7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政治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政治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政治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政治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政治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8页
政治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8页
政治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8页
政治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8页
政治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8页
政治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8页
政治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8页
政治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8页
政治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8页
政治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8页
政治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8页
政治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8页
政治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8页
政治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8页
政治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

《政治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政治经济学文档格式.docx

②分配和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对生产、消费有重要影响;

③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

诸方面的经济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它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生产关系有两种基本类型:

一种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一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

  5.社会基本矛盾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政治经济学必须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研究生产关系。

  生产力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的构成包括人和物两大要素。

人的要素是劳动者,物的要素即生产资料,其中,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也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生产方式。

  6.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

生产关系必须而且只能适应生产力的状况而变化。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时,推动生产力发展,不适应时,阻碍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7.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也是矛盾统一体。

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

建立在经济基础上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构成这个社会的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性质的经济基础,就有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有反作用,适应新的经济基础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

相反则反。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在于揭示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经济运动的客观经济规律。

  8.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体现着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

其客观性表现为:

①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②任何经济规律的作用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③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须尊重经济规律。

  9.经济规律的特点:

①自然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而绝大多数经济规律会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②自然规律可以离开人们的活动独立存在,经济规律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

③自然规律无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中,经济规律的发现和利用,直接或间接涉及各个阶级的切身利益。

  经济规律的类型:

①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②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③某个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

  10.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方法。

还要运用科学的抽象法,坚持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

经常采用归纳和演绎法、中介方法等。

  1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政治经济学阶级性是指该理论体系反映一定阶级的意志和要求,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

科学性是指这门科学从实际出发,正确揭示了经济活动的本质规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二者的统一。

  1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制度性、社会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经济制度。

研究生产关系的出发点,不是孤立的个人,而是一定历史条件所规定的社会物质资料生产,也就是说,政治经济学具有社会性。

研究政治经济学不能脱离现实社会,必须以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去研究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的经济规律。

  13.学习政治经济学原理的重要意义:

①是学习其他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

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最深刻、最详尽地证明和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树立社会主义必胜信念提供思想武器,树立科学世界观;

③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依据。

第一章 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经济体制的演化

1.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基本矛盾。

(2)基本矛盾运动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使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必然要求突破旧的生产关系,建立起新的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变革的客观要求,又导致上层建筑的变革。

新的上层建筑的建立,保证了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从而促进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束缚中解放出来。

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动力,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推动上层建筑的变化,使整个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2.经济制度变革的过程及特征。

  至今,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公社制度、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等五种不同社会经济制度。

  原始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

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原始公有制以及平均分配制度。

  奴隶制生产关系的主要特征是:

奴隶主在占有生产资料的同时,还直接占有生产者——奴隶。

  封建经济制度的主要特征:

封建主占有基本生产资料——土地和不完全占有生产者(农奴或农民),封建制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农民对土地所有者的人身依附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通过资本原始积累建立起来,并通过一定限度的调整,推动生产社会化和生产力的发展,表明它还有相当的生产力。

同时不自觉地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着物质条件。

  3.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经济形式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经济活动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不断进行的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人类劳动联系具有不同的经济形式。

与自然分工相适应的是自然经济,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是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经济形式。

  4.自然经济及其基本特征

  自然经济即自给自足经济。

是指为满足生产者个人及其家庭或经济单位的直接消费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特征:

①自然经济是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形式。

生产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生产力的发展受自然条件极大制约。

②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封闭型经济。

③自然经济是直接的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形式。

产品无需交换由经济单位共同享用。

  5.商品经济及其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1)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2)条件:

①社会分工,它是商品经济存在的前提,是一切商品生产的一般基础。

②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这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

(3)这两个条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

所以,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

  6.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商品经济作为多个社会共存的经济形式,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阶段:

简单商品经济又称小商品经济,它是商品经济的初始形式,是以生产资料的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小规模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发达商品经济又称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充分发展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发达阶段的商品经济始于资本主义社会。

  7.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⑴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⑵商品经济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特征有三:

①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化生产为物质基础的经济形式。

②商品经济是以等价交换原则为基础的交换经济,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一切资料的获得,实现价值都要通过市场实现。

③商品经济是通过市场竞争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式。

  8.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如何理解按一定比例配置资源是人类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

  

(1)任何社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生产要素都是经济活动不可缺少的,同时数量又是有限的。

资源总是具有稀缺性,投入到某种产品生产的资源增加,就意味着投入到其他产品生产的资源减少,这就有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以保持社会经济均衡和快速发展。

  

(2)充分利用有限生产要素,避免人、物、财的闲置浪费,是任何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问题,共同要求。

  9.社会化大生产中配置资源的两种不同方式。

  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社会经济资源合理有效配置,可以通过市场和计划两种方式。

人们把以市场为主要手段配置资源的方式称为市场经济,把以计划为主要手段配置资源的方式称为计划经济。

  10.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无论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都不具有特定社会经济制度的属性,属于经济体制范畴,反映的是经济运行方式。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西方国家经历了自由市场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两个阶段。

在自由市场经济阶段,以“看不见的手”推动社会发展,由市场自发配置资源,现代市场经济又辅之宏观调控。

  11.市场配置的长处与不足。

  长处表现在:

①调节资源在社会各部门合理分配,引导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将资源配置到效率高的环节中去。

②发挥竞争机制作用,改进技术,提高效率,进而推动整个生产力发展。

③实行优胜劣汰,给微观经济主体以压力和动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和开拓进取的活力。

  不足表现在:

①容易造成经济总量失衡。

单个分散的市场主体只从微观局部利益出发对市场信号作出反应,实现供给总量平衡和经济结构调整需要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往往要付出巨大代价,更难以避免资源浪费。

②市场规律的作用会引起贫富差距扩大,甚至出现两极分化,容易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长。

③市场对于解决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问题显得无能为力。

  12.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1)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形态中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关系,决定社会形态的根本性质,是区分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

经济体制是一定社会形态中经济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是对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概括。

(2)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经济体制总是同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

  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基础,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的特点;

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经济体制反映社会经济制度的要求。

  然而,经济体制本身不具有社会经济制度的属性,属于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不是社会经济制度性质的标志。

不同经济制度的国家,可以实行类似的经济体制,相同经济制度的国家,可实行不同经济体制。

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

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具有的效用,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或价值的实体。

价值是商品特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2.交换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通过交换让渡给他人才能进入消费,因此,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能进行交换,不是商品。

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用于交换时具有了交换价值。

  3.怎样理解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1)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表现在:

二者相互依赖、互为条件,不可分割。

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中,缺一就不成为商品。

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

一种物品尽管有使用价值,如果不是劳动产品;

物品有使用价值,也是劳动产品,但不是为了交换;

物品如无用,即使付出了劳动,这些都不是商品。

  

(2)使用价值和价值对立表现:

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并不是为了取得使用价值,而是为了取得价值,商品生产者只有将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给商品消费者,才能获取商品的价值。

商品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是为了消费,他所需要的是使用价值,要获取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商品的价值。

这就是二因素的矛盾所在。

  总之,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同时占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3)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商品的内在矛盾,必须通过市场交换才能解决。

交换成功了生产者让渡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实现了价值,消费者支付了商品的价值获得了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内在矛盾得到解决。

交换不成功,矛盾得不到解决,生产者会陷入困境。

  4.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

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而是不以任何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的条件。

  抽象劳动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

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实体。

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抽象劳动对于生产任何商品的劳动来说都是相同的,只存在量的差别。

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5.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辩证关系。

  

(1)统一性:

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商品生产者在从事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2)矛盾性:

有四方面表现:

  ①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有用效果来看的劳动,而抽象劳动是抽去了劳动的有用性的一般人类劳动。

②具体劳动在质上不同,量上无法比较。

抽象劳动在质上是相同的,只存在量的差别。

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是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的永恒范畴;

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经济特有的历史范畴。

④具体劳动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但它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

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它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

  6.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①劳动二重性学说是建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坚实基础。

古典政治经济学已经提出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由于不了解劳动的二重性,无法真正解决价值形成问题。

劳动二重性使劳动价值论建立在科学基础上。

  ②它是剩余价值理论建立的重要基础。

  ③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及其他一系列理论建立的理论基础。

从劳动价值论出发,在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基础上,创立了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累等理论。

  7.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私人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商品生产者独立进行生产,生产完全是私人的事情。

社会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社会性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

  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得到社会承认,转化为社会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

  8.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从三方面分析: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和影响着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归根到底都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私有制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劳动交换是商品经济的本质。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商品交换的必然性,并导致了简单商品经济的产生。

  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矛盾进一步发展为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简单商品经济逐步发展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直接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或者私人劳动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社会劳动,决定着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的地位,以及盈亏的程度,从而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经济利益甚至在贫富两极分化中的命运。

  9.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价值量是由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的量来决定的。

衡量劳动量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形成商品的个别价值,同一种商品有多种个别劳动时间。

而商品的价值量不能取决于个别劳动时间,只能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形成的商品社会价值。

  10.怎样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及关系。

  

(1)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正常生产条件是指一定时期某一部门多数生产者的生产技术条件,主要是生产工具。

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取决于多数生产者水平。

商品价值量取决于同一生产部门内部竞争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社会总劳动中按一定比例用来生产社会需要的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就是根据社会需要按比例分别用于各个生产部门的劳动时间。

这是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商品生产者竞争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只能用它能够支配的劳动时间的必要量来生产各个部门的商品总量。

  (3)两种含义的区别,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涉及价值决定,即同一生产部门某种商品的劳动消耗,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不同生产部门生产规模讲的,涉及各种商品的需求总量,决定某种商品总量的价值量。

联系。

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

第二种含义决定第一种价值量实现程度,就是说,如果某种商品供给大于需求,第一种含义的价值量不能完全实现。

  11.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1)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胜任的劳动。

  

(2)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计量的。

任何经济社会都存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复杂劳动在同一劳动时间内可以创造多倍于简单劳动的价值量。

  12.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商品使用价值的劳动效率。

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

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数量;

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产品量/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生产数量就会增加,生产单位商品耗费的时间会减少,单位商品包含的价值量降低。

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13.决定和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主要因素

  ①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②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

  ③生产过程的社会组织形式,包括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等状况;

  ④生产资料的数量是否充分,质量和效能如何,直接决定劳动生产率;

  ⑤自然条件,包括对自然资源和自然力的利用。

  1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①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不相同,只能形成个别价值,因此,生产者都要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降低个别价值。

  ②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进行,实行等价交换。

如果不实行等价交换,劳动消耗就得不到补偿,导致缩减生产。

  15.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的支配作用是通过价格运动表现的,商品价格的确定是以商品价值为基础的。

但并不意味着每一次交换都是等价交换。

因为交换过程还要受商品供给与需求关系的影响,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就降到价值以下;

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涨到价值以上。

所以,商品供求关系的不平衡,使得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

  16.价值规律的作用。

  ①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社会总劳动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使社会资源配置趋于合理。

  ②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促使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

 

第三章 货币与信用

1.价值形式及相关概念

  价值形式是指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即交换价值。

  价值形式的表现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即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简单地表现在与它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

  公式表示为:

1只绵羊=2把石斧

  绵羊处于主动地位,通过交换它的价值在石斧上相对表现出来,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处在相对价值形式。

石斧处于被动地位,用它自身的使用价值去表现绵羊的价值。

石斧叫做个别等价物,处于等价形式上。

  等价形式有三个特点:

①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②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③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可见,绵羊是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只代表使用价值,价值是通过另外一个商品表现的。

石斧是处在等价形式上的商品,只当作价值,它的使用价值成了表现另外一个商品价值的材料。

  第二,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即一种商品的价值经常地表现在与它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

实际是许多个简单价值表现的总和。

  第三,一般价值形式:

即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

  第四,货币形式:

当某种商品(主要是金和银)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这种商品就成为货币,这种形式就是货币形式。

  2.货币的产生及本质。

本质: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货币是怎样产生的?

  

(1)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不是从来就有的,是商品交换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2)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四个阶段,产生了货币。

(3)金银之所以能够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在于它的天然属性,最适合充当货币材料。

  3.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

就是以一定量的货币来衡量和表现商品的价值。

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商品价格。

货币之所以能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是商品,具有价值。

  为了衡量和表现各种不同商品的价值量,货币本身必须要确定一个计量单位。

这个货币单位可以分为若干等份。

这种包含一定贵金属重量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叫做价格标准。

如:

我国人民币的元、角、分。

  二、流通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