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国学经典背诵篇目讲解学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79635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国学经典背诵篇目讲解学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中国学经典背诵篇目讲解学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中国学经典背诵篇目讲解学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中国学经典背诵篇目讲解学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中国学经典背诵篇目讲解学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初中国学经典背诵篇目讲解学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初中国学经典背诵篇目讲解学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初中国学经典背诵篇目讲解学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初中国学经典背诵篇目讲解学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初中国学经典背诵篇目讲解学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国学经典背诵篇目讲解学习.docx

《初中国学经典背诵篇目讲解学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国学经典背诵篇目讲解学习.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国学经典背诵篇目讲解学习.docx

初中国学经典背诵篇目讲解学习

 

初中国学经典背诵篇目

初中国学经典背诵篇目

七年级上学期

1.满江红

【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山羊坡·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3.大风歌

【汉】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4.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南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5.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

【南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6.卜算子·咏梅

【南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7.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8.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七年级下册篇目

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3.长相思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4.竹竿

【春秋】许穆夫人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

            岂不尔思?

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

         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诗经·国风·卫风》

【题解】卫女许穆夫人远嫁许国,欲归不能,以诗抒发思父母、念故园之情。

【注释】

籊籊:

tìtì,修长貌。

岂不尔思?

远莫致之:

哪能不想你,路远不能到达那儿。

   

泉源:

水名。

《一统志》记云,“泉源水在淇县南,一名阳河,即古肥泉也”。

今名太和泉。

   

瑳:

cuō,玉色洁。

傩:

nuó,婀娜。

   

滺滺:

yōuyōu,河水荡漾之状。

桧:

guì,即桧柏。

言:

语助。

写:

泻、泄、卸。

 【译文】

钓鱼竹竿细又长,用它垂钓淇河上。

难道我会不思乡,路远无法归故乡。

泉源汩汩流左边,淇河荡荡流右边。

姑娘长大要出嫁,父母兄弟离得远。

淇河荡荡流右边,泉源汩汩(gūgū水流声)流左边。

 嫣然一笑皓齿露,身佩美玉赛天仙。

淇河悠悠日夜流,桧木桨儿柏木舟。

驾车出游四处逛,藉以消遣解乡愁。

5.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养生主

【先秦】庄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

“善哉!

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卻,道大窾,因其固然。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

“善哉!

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八年级上册背诵篇目

1.兰亭集序

【东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2.师说

【唐】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3.劝学(节选)

【先秦】荀子

  君子曰:

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本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

“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如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

诗曰:

“尸鸠在桑,其子七兮。

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故君子结于一也。

4.前赤壁赋

【宋】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嫋嫋,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何为其然也?

”客曰: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

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八年级下册背诵篇目

1.蜀道难

【唐】李白

噫吁戏,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始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谗(“谗”换山旁)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兀豕],冰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常咨嗟!

 

2.唐雎不辱使命

【先秦】战国策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安陵君曰: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对曰:

“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

“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先生坐!

何至于此!

寡人谕矣: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武帝求茂才异等诏

【两汉】刘彻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②,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

夫泛驾之马③,跅弛之士④,亦在御之而已。

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⑤。

4.《五柳先生传》

【东晋】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着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

黔娄之妻有言: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