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语文考前适应性试题一.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79865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2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语文考前适应性试题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届高考语文考前适应性试题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届高考语文考前适应性试题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届高考语文考前适应性试题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届高考语文考前适应性试题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届高考语文考前适应性试题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届高考语文考前适应性试题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届高考语文考前适应性试题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届高考语文考前适应性试题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届高考语文考前适应性试题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届高考语文考前适应性试题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届高考语文考前适应性试题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届高考语文考前适应性试题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届高考语文考前适应性试题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届高考语文考前适应性试题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届高考语文考前适应性试题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届高考语文考前适应性试题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届高考语文考前适应性试题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届高考语文考前适应性试题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届高考语文考前适应性试题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语文考前适应性试题一.docx

《届高考语文考前适应性试题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语文考前适应性试题一.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语文考前适应性试题一.docx

届高考语文考前适应性试题一

2019届高考考前适应性试卷

语文

(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模拟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言简意宏、掷地有声的名言,被后儒尊为“横渠四句”,其作者,正是北宋张载。

张载,横渠人,世称横渠先生。

《礼记·礼运》曰:

“人者,天地之心也。

”天地之大德曰生,人心之全德曰仁。

学者之事,最紧要的就是识仁求仁,如此乃是“为天地立心”。

“仁者,人也”(《中庸》),张载创造性地批判和吸收佛学,创立以气论哲学为基础的关学学派,并以此参与奠基理学,这是“为往圣继绝学”,目的也正是“为天地立心”,挺立天地中人的精神,重建国人的心灵世界。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儒者立志,须令天下无一物不得其所,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或少数君子安身立命,有如此气象乃是“为生民立命”。

张载哲学思想最受推崇的是“民胞物与”的博大情怀。

“民胞物与”是张载在《西铭》一文中提出的: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人与我、物与人,同生天地之间,皆秉天地之性,所以,每个人都应当以万民为同胞,以万物为朋友。

《西铭》的价值正在于对人的精神家园即立命之地做了全面而生动的描绘。

宋代理学家普遍认为,尧、舜、文、武、孔、孟所传圣人之道,自孟子之后便学绝道丧了,他们的使命就是努力续接和开拓这个道统。

张载反复强调“学必如圣人而后已”,为学者要以圣人为目标,如此气象乃是“为往圣继绝学”。

继承不是照着讲,而是接着讲。

儒家的创新往往是在创造性的继承中完成的。

后世弘扬横渠之学最为有力的王夫之就明言,张载思想学说中有不少内容是“六经之所未载,圣人之所不言”的。

吕大钧等在老师张载的指导下发起实施的《吕氏乡约》,便是关学“经世致用”精神的表现,也是关学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突出体现。

伦理道德规范是乡规民约的核心,西周就有这种思想了,但一直没有用文字将其系统表现出来,而制度必须成文才可能行之广泛。

《吕氏乡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乡贤领导地方民众主持和起草的乡民公约法则,被后世尊为中国乡约之祖,影响极大,各时代仿照《吕氏乡约》的乡规民约很多,甚至还被传到朝鲜、日本等国。

程子说过:

“王者以道治天下,后世只是以法把持天下。

”这是对历史的针砭,也是对现实的指引。

后来朱熹说得更清楚:

“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

”不仅要重建心灵秩序,还要重建社会政治秩序,以圣人之道引领天下,实现有序、永续发展,如此气象乃是“为万世开太平”。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如果说“为天地立心”是“己立”“己达”,那么,“为生民立命”就是“立人”“达人”,这是空间维度的推扩;“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则是在不忘本来中为中华乃至人类开辟未来,这是时间维度的推扩。

如此一纵一横,方能可大可久。

(摘自肖伟光《读史:

张载及其“横渠四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载在“为往圣继绝学”方面,提出了“仁者,人也”的理念,创造性地批判和吸收佛学,创立了以气论哲学为基础的关学学派,并以此奠基理学。

B.宋代理学家普遍认为,尧、舜、文、武、孔、孟所传圣人之道,自孟子之后便学绝道丧了,后来朱熹说得更清楚:

“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

C.张载的学生吕大钧等在其指导下发起实施的《吕氏乡约》,体现了关学“经世致用”精神,也是关学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突出个例。

D.“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言简意宏,掷地有声,从空间和时间上推扩,道出了儒家的仁者气象、天地情怀和用世抱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明确立论内容,并加以评论和介绍,表达了作者对“横渠四句”的推重,蕴含着对张载的崇敬之情。

B.主体部分依次阐释“横渠四句”的内涵及自己的理解,其中以“为往圣继绝学”为全文重心并辅以程子、朱熹的言论展开论述

C.末段,在照应首段、收束全文的同时,升华了张载的思想,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推崇之情。

D.全文材料丰富,以古经典揭示“心”的内涵,以王夫之之言肯定张载学说的创新,实例《吕氏乡约》则是关学思想精神的体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天地立心,即立全德之人,为世界树立具有崇高思想情怀的人,使人充实灵魂精神。

因为有全德即仁,有了“仁”,天地便有了“心”。

B.张载哲学思想最推崇的是“民胞物与”的博大情怀。

张载在《西铭》一文中解释说: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对人的精神家园即立命之地做了全面而生动的描绘,由此奠定了《西铭》的价值。

C.张载就反复强调“学必如圣人而后己”,这就是“为往圣继绝学”;而其思想学说中有不少又是“六经之所未载,圣人之所不言”的,此可谓“为万世开太平”。

D.伦理道德规范是乡规民约的核心,但必须用文字将其系统表现出来而形成制度才可能广泛施行,《吕氏乡约》在这一点上走在了西周前面。

(二)(安徽省江淮十校2019届高三联考)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日前,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表示,家庭教育不到位,不仅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效果,还会给孩子发展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陈宝生表示,今年要研制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和家庭教育学校指导手册,针对不同学龄段设置课程、开发教材、举办活动,引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无论何时,都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把家长引导和培育成立德树人的一支有生力量”。

陈宝生指出,要加强对家庭教育工作的支持,通过家委会、家长学校、家长课堂、购买服务等形式,形成政府、家庭、学校、社会联动的家庭教育工作体系。

并表示,孩子健康成长,家长是第一责任人,要进一步强化家长尤其是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家长的监护和教育主体责任,引导家长承担好法定的养育和教育责任。

(摘编自《教育部长:

家庭教育要高度重视,今年将研制家庭教育指导手册》)

材料二

当前的教育政策不仅明确了家庭教育作为教育专门性公共事务的属性,更突出了政府部门、学校支持家庭履行教育功能的政策定位。

帮助家长切实转变教育成功的观念,教育不只是为了“上大学”,更不只是为了考上重点大学。

要尊重子女的现实客观差异,科学定位孩子的教育成功标准。

配合学校将子女培养成为合格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同样是成功的教育。

针对家长较少关注子女的心理状况,很少关注子女的爱好或特长发展的严峻现实,帮助家长客观、准确、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他们的孩子,同时也为顺利推进中学阶段的综合素质评价政策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针对部分家长的养育焦虑,要帮助他们深入了解、认真学习有关儿童青少年品行教育、亲子关系的科学知识,掌握家庭教育的特点、规律、方法,提前知晓包括家庭教育政策等在内的,与其子女升学、教育分流密切相关的教育政策内容,做好生涯教育、升学计划与终身学习规划。

(摘编自《完善家庭教育支持政策正当时》,2019年1月23日,《中国教育报》)

材料三:

八年级学生认为家长(图一)、希望家长(图二)和班主任认为家长(图三)最关注的方面

(摘自《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

材料四:

1月29日,湖南省妇联副主席王邵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仍是薄弱环节,存在着工作体制、机制不够完善、责任主体不清、分工不明、公共服务资源较匮乏、专业人才不足、指导服务市场比较混乱等突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只有通过立法进行规范引导和强化保障,使家庭教育工作有法可依。

据调研,青少年违法犯罪比例逐年上升。

部分家长教而不当,“重智轻德、重知轻能、重养轻教”等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一些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人大自然长”,而另一些家长对孩子一味采取打骂、体罚等方式,严重影响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王邵刚认为,家庭教育既是关乎个人和家庭福祉的私事,需要家庭投入,也是关乎国家命运,具有重要公共利益性的社会公共事务,需要国家提供支持。

她呼吁加速家庭教育立法进程已刻不容缓。

据悉,湖南省妇联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工作,大力整合社会资源。

近年来不仅牵头制定并实施《湖南省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还广纳贤才、创建全省优秀家庭教育人才信息库,在全国率先实施“父母成长计划”,组建志愿宣讲队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开展家庭教育公益讲座。

(摘编自“华声在线”,《王邵刚代表:

呼吁尽快出台家庭教育地方性法规》)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家庭教育最为重要的是家长要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把家长引导和培养成立德树人的有生力量当作家庭教育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B.家庭教育的目标是将孩子培养成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因此家庭教育中的生涯教育、升学计划以及终身学习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C.八年级学生希望家长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或特长,所以家长应多关注孩子兴趣爱好,帮助他们培养健康的特长,在学习之余得到放松。

D.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出现些不正常现象,如不注重眼前教育,只寄希望于未来孩子个人发展,也有家长一味采取打骂、体罚的形式等。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家庭教育是政府、家庭、学校、社会联动的系统工程,家长养育孩子、教育孩子是法定的责任,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是第一责任人。

B.八年级学生认为家长以学习为中心的现象普遍,认为家长最关注的是学习、身体健康等,这说明我们部分家长或许仍存在着重智轻德现象。

C.家长对孩子不同方面的关注程度反映了家长时孩子的期望,而孩子希望家长关注的方面则体现了孩子在成长中的需要、对家长的期待。

D.目前有些家长过度关注孩于学业成绩,而对如何提高孩子学习的主动性等方面关注不足,家长过度追求考试成绩可能效果会适得其反。

6.在家庭教育问题上,有的人认为家庭最为关键,也有人认为政府最为关键,你同意哪个观点?

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由。

(6分)

(三)(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9届高三模拟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陌上花开

胡玲

小镇依山傍水,山青树翠,碧海银沙,如一幅色彩明艳的水墨画镶嵌于天地间。

肖然租住的房子在老街,临海。

这里保持着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风貌,白墙黛瓦、雕梁画栋掩映在绿树红花之中。

古老的商铺鳞次栉比,带着怀旧的气息。

肖然住在二楼,每天一开窗户,便能看到美景,闻到花香,听到鸟鸣。

他楼下是一间叫“陌上花开”的小店,店里卖一些极具本地特色的小物件,绣花布鞋,棉麻衣裙,丝绸围巾,雕花银饰等。

店主是位老太太,慈眉善目,身材苗条,满头银发,浑身散发的典雅气质让人完全忽略了她的年纪和脸上的皱纹。

没有顾客光顾时,老太太就坐在店前的藤椅上,身上裹件暗色花纹的披风,望着路口发呆。

当朝霞染红天边的时候,肖然起床了,匆匆洗漱完毕,背上画夹下楼。

这时,“陌上花开”已经开门了,他向老太太打一声招呼:

“花奶奶早”。

他不知道老太太姓什么,她的店有个“花”字,凭直觉,他觉得老太太年轻时一定美得像花儿,所以就这样称呼她,老太太并不反对。

“小肖早!

”花奶奶正在擦拭柜台。

肖然哼着小曲儿,走到街边的一家老字号早餐店,吃一碗辣得吐舌头的面条,或者吃一个香酥脆软的烧饼,就赶往海边,开始一天的工作。

小镇历史悠久,风景如画,是有名的旅游胜地,来海边看风景的人不计其数,找肖然画像的人也不少,特别是那些身着泳装、身材火辣的美女。

对肖然而言,给她们画像,简直就是一种享受,所以,肖然从不觉得辛苦和枯燥。

晚上,肖然披着晩霞回来,躺在床上数当天的收入。

除去房租、伙食开销,还能余下一些。

他很满足于目前的生活,行云流水般逍遥自在,无拘无束。

他想一辈子待在这个美丽的小镇,直到地老天荒。

有天,肖然回来得早,看见花奶奶坐在店前的玉兰树下喝茶,他也坐下。

花奶奶给他倒了一杯菊花茶,两人闲聊起来。

“花奶奶,您这店名挺雅致,‘陌上花开’,我记得以前在书上看过一段历史,说越王和夫人戴氏十分恩爱,戴氏回娘家小住,越王给她写了一封信,信中有‘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说春色正好,戴氏可在娘家多住几日,好好赏美景,不必急着归来。

戴氏接到信,当即感动落泪。

花奶奶优雅地抿一口青花瓷杯里的茶水,说:

“在我看来,越王思念戴氏,他希望戴氏尽快回来,他真正的意思是‘陌上花开,请速速归来’,只不过,古人比较含蓄,没有说得那么直接。

我想,戴氏看到信,恨不得生出翅膀马上飞到夫君身边。

肖然一笑,并不作答。

这天,肖然下楼,看到几个身穿白色海军服的战士,正在和花奶奶聊着什么。

从肖然住到这里,就经常看到海军战士来找花奶奶,并不觉得稀奇。

画到中午,见日头太毒,肖然停下手中画笔,躺在礁石旁的阴凉处歇息。

海涛阵阵,海鸟鸣叫,他惬意地睡着了。

不知睡了多久,肖然醒来,看到不远处有个身影,他定睛一看,竟是花奶奶。

花奶奶坐在海边,长长的披肩随风飘舞,如雪的银发在阳光下闪耀着。

她点燃一堆冥纸,不一会儿,黄色的冥纸在熊熊燃烧中变成飞灰。

肖然好奇地走到花奶奶跟前,看到花奶奶眼里有晶莹的泪珠。

“花奶奶,你在做什么?

”他满腹疑问。

花奶奶并不理会肖然。

她望着海水,喃喃地说:

“我知道,你的灵魂还在海水里。

陌上花开,请君速速归来!

回来吧,快回来吧,跟我一起回去吧!

原来,花奶奶的丈夫是一名海军军官,他所在的部队驻扎在小镇旁边的海域,为了能与他时常见面,花奶奶从大城市来到小镇,在镇上开了“陌上花开”,每次短暂的相聚后,丈夫会奔向属于他的大海。

每次离别,花奶奶会跟他说,陌上花开,请君速速归来。

12年前,花奶奶的丈夫和官兵在海上进行训练时,由于机械故障失事,艇上70名官兵全部遇难。

花奶奶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因为打捞队没有找到她丈夫的尸体,她总觉得丈夫还活着,她每天守着“陌上花开”,总觉得有一天,丈夫会突然出现在她面前。

直到今天,几个海军小伙子来看望花奶奶,告诉她,有渔民在打捞时发现了一具骨架,最初大家也不敢确认这是花奶奶的丈夫,最后发现骨架的左手无名指上戴着一枚戒指,上有四个字“陌上花开”,这枚戒指是结婚20周年时,花奶奶亲自请人给丈夫定做的。

肖然搀扶着花奶奶回到“陌上花开”。

花奶奶说:

“明天,我就带着他的骨灰回他的老家去,这个店我准备盘出去,小肖,你今后有什么打算?

“我也准备回去了!

”肖然叹了口气,说:

“我也想家了。

三年前,肖然忍受不了大城市的喧嚣,忍受不了圈中没完没了的应酬,更忍受不了妻子的唠叨和孩子的哭声,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独自离开了家乡。

回去好!

陌上花开,请君速速归!

花奶奶望着肖然,笑了起来,笑出了一脸泪花。

(选自《天池》“小小说”)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情节简单,但构思精巧,多处设伏。

花奶奶为小店起名“陌上花开”及“望着路口发呆”等描述,都暗示花奶奶是个有故事的人。

B.花奶奶与肖然皆到小镇生活,只不过花奶奶是为了在离丈夫最近的地方守候,而肖然却是为了摆脱都市生活。

C.小说极力渲染肖然在小镇生活的惬意,足见作者比较欣赏肖然这种有一技之长,就可以为了自由不顾一切的生活态度。

D.小说结尾花奶奶“笑出了一脸泪花”,这是欣慰的笑。

她坚守十二年,终于等到了丈夫的消息,同时,她为肖然的决定感到高兴。

8.小说以“陌上花开”为题,有什么作用?

(6分)

9.这篇小说主人公,有人说是花奶奶,有人说是肖然,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6分)

二、(山西省2019届高三考前适应考)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黄霸字次公,淮阳阳夏人也。

少学律令,喜为吏。

以廉称,察孙河东均输长,复察廉为河南太守丞。

霸为人明察内敏又习文法然温良有让足知善御众为丞处议当于法太守甚任之吏民爱敬焉会宣帝即位,在民间时知百姓苦吏急也,闻霸持法平,召以为廷尉正。

上擢霸为扬州刺史。

时,上垂意于治,数下恩泽诏书,吏不奉宣。

太守霸为选择良吏,分部宣布诏令,令民咸知上意,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

然后为条教,置父老师帅伍长,班行之于民间,劝以为善防奸之意,及务耕桑,节用殖财,种树畜养,去食谷马。

米盐靡密,初若烦碎,然霸精力能行之。

霸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

征守京兆尹,秩二千石。

坐发民治驰道不先闻,又发骑士诣北军马不适士,劾乏军兴,连贬秩。

有诏归颍川太守官,以八百石居治如其前。

前后八年,郡中愈治。

天子下诏称扬曰:

“颍川太守霸,宣布诏令,百姓向化,孝子弟弟贞妇顺孙日以众多,田者让畔,道不拾遗。

养视鳏寡,赡助贫穷,狱或八年亡重罪囚,吏民向于教化,兴于行谊,可谓贤人君子矣。

”后数月,征霸为太子太傅,迁御史大夫。

五凤三年,代丙吉为丞相,封建成侯,食邑六百户。

为相五岁,甘露三年薨,谥曰定侯。

(节选自《汉书·循吏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霸为人明察/内敏又习文法/然温良有让/足知善御众/为丞/处议当/于法太守甚任之/吏民爱敬焉/

B.霸为人明察内敏/又习文法/然温良/有让足知/善御众/为丞/处议当于法/太守甚任之/吏民爰敬焉/

C.霸为人明察内敏/又习文法/然温良有让/足知/善御众/为丞/处议当于法/太守甚任之/吏民爱敬焉/

D.霸为人明察内敏/又习文法/然温良有让/足知/善御众/为丞/处议当于法/太守甚任之吏/民爱敬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含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察廉:

指举孝廉,是汉朝一种选官制度,被举人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

B.鳏寡:

鳏,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寡,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

泛指老弱无依无靠者。

C.伍长:

古代以五家为伍,设伍长一人,军队中五人为一伍,设伍长,“队伍”一词源于此。

D.侯:

古代五等爵位之一。

爵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如张良被封留侯,黄霸被封定侯。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霸少有大志,捐官出仕。

他少年时就努力攻读法律之学,曾经两次捐官,初入仕途虽有挫折,但仍不放弃,最终封侯拜相。

B.黄霸廉洁奉公,执法公平。

无论是管理钱粮,还是处理疑案,都能公平持正,受到官吏百姓的称赞,得到汉宣帝的赏识。

C.黄霸文治有方,政绩卓著。

他选拔良吏,宣传诏令,劝民向善,勤事农桑,种树畜养等,政绩非常突出,号为天下第一。

D.黄霸任劳任怨,勤政爱民。

他被贬颖川,俸禄由二千石直接降到八百石,依然勤于政事,治下的鳏寡贫穷者都能得到照顾。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会宣帝即位,在民间时知百姓苦吏急也,闻霸持法平,召以为廷尉正。

(5分)

(2)百姓向化,孝子弟弟贞妇顺孙日以众多,田者让畔,道不拾遗。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题小松

李商隐

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

挑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

一年几变枯荣事,百尺方资①柱石功。

为谢西园②车马客,定悲摇落尽成空。

【注】①方资:

正可用来。

②西园:

即西晋石崇的园林别墅金谷园,当时达官贵人们经常游聚于此。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孤秀”表现了小松虽然孤独,遭受冷落,却能以其细叶轻阴独秀青葱,展示出自己独具魅力的形象。

B.小松要长到百尺,成为栋梁之材,就必须具有耐得住寂寞,经历许多次的枯荣变化,经受炎暑风霜的精神。

C.运用对比衬托是这首诗的特色。

与桃李之盛对比来表现小松的“孤秀”,以霜雪严寒来衬托小松的坚强挺拔。

D.全篇虽未着一“松”字,却在字里行间处处凸显出小松的形象,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出了小松的品格和精神。

15.诗歌中,“桃李”和“西园车马客”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诗人对他们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6分)

(1)《诗经·氓》中女子倾诉自己天天从早到晚不停地劳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为政》中“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学”与“思”不能偏废,二者必须结合起来。

(3)韩愈的《师说》一文中称赞圣人,说虽然他们超出众人很多,“_______”,表现得虚心而好学;同时批评当时的普通人,尽管远不如圣人,“_________”。

第Ⅱ卷表达题

三、(湖南省娄底市2019届高三模拟考)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衣着形象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在表现,也是一种内在修养体现在肢体语言上的身份信息。

(),看出你是否认真对待自己,正确对待生活。

比如,你买了一套高档次的服装穿在身上,而脚上的皮鞋却脏兮兮的不去擦亮,那么你的鞋子与衣服就不在一个档次上,高档次的衣服不仅让你的皮鞋降低了你的档次,也让你花了高档次的钱而未享受到高档次的精神自信,这就是生活细节释放在人身上的一种职业与身份的外在符号。

生活的随意与不讲究并非孪生兄弟,前者属于不______,体现生活质朴的本真。

而后者就属于生活态度的粗糙与颓废。

在一样的环境条件下,如果你的人生态度没有向上的进取心,没有把工作学习和生活当成人生积累的过程,那么你就会邋邋遢遢地______,让人总觉得你就是窝窝嚢嚢地散发着俗气。

如果一个人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谈吐,时刻不忘提醒自己要保持一种较好的外在形象,那么你给人提供的身份符号就是高雅的形象,让人______。

人的身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在人群里维持一种______的处世态度,保持一种为人豁达儒雅的形象。

一种没有明显生活特征的精神面貌,才是人生收放自如的身份符号,做人不要人为地给自己画像。

1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高档次的衣服使你的皮鞋降低了你的档次,也让你花了高档次的钱而未享受到高档次的精神自信,这就是生活细节体现在人身上的一种职业与身份。

B.高档次的衣服不仅让你的皮鞋降低了你的档次,也让你花了高档次的钱而未享受到高档次的精神自信,这就是生活细节表现在人身上的一种职业与身份的外在符号。

C.高档次的衣服因为你的皮鞋降低了你的档次,也让你花了高档次的钱而未享受到高档次的精神自信,这就是生活细节释放在人身上的一种职业与身份。

D.高档次的衣服因为你的皮鞋而降低了你的档次,也让你花了高档次的钱而未享受到高档次的精神自信,这就是生活细节表现在人身上的一种职业与身份的外在符号。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你对生活的态度就如同衣服,是一种形象符号

B.你对衣服形象的态度,是一种形象符号

C.衣着形象如同一种形象符号,可以看出你对生活的态度

D.衣着形象可以看出你对生活的态度,看出你的形象符号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虚张声势不拘形迹心旷神怡不骄不躁

B.矫揉造作不拘小节赏心悦目不卑不亢

C.虚张声势不拘小节赏心悦目不骄不躁

D.矫揉造作不拘形迹心旷神怡不卑不亢

20.下面是我校老师绘制的一张思维导图,描绘了“整本书思维导图式笔记的作用”,请把此图撰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