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8045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学习调节我的情绪

 

岳村镇桥沟小学

执教者:

郑云霞

 

学习调节我的情绪

辅导目标:

1、懂得调控自已的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重要性。

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

尊重他人,关注他人的感受,适时适当地表达个人的情绪。

2、逐步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能够较理智地调控自已的情绪。

3、了解儿童时期易于波动、不稳定的特点,明白情绪需要个人主动调控的道理。

学会情绪调控的一些有效方法。

辅导重点和难点:

学会排解不良情,在自己喜怒哀乐时,不忘关心他人。

辅导准备:

一些反映不同情绪的图片。

辅导过程

一、暖身活动:

(5分钟)

大风吹,小风吹,台风吹:

活动程序:

所有人围成一个圆圈,先由一人站在团体中说:

“大风吹。

”,旁人问:

“吹什么?

”,如果那人说:

“吹穿红衣服的人。

”,那么所有穿红衣服人就必须离开位子重新寻找位子。

没有位子的人就着站到中间继续进行活动。

如果说:

“小风吹。

”就反着进行。

如果说:

“台风吹。

”则所有人都需要离开位子重新寻找。

二、主题活动:

(30—35分钟)

(一)正常的情绪是人们心理活动的反应

导入:

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有些事情会让我们产生高兴或不高兴的情绪,这些情绪正常吗?

它们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影响呢?

大家看图片想一想:

出示图片:

小明和小红的情绪表现。

课堂讨论:

1、小明落选后的不高兴与小红听到要去春游的消息后告别高兴,是正常的情绪吗?

2、他们为什么都被老师批评了呢?

3、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和心理体验吗?

分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最后抽代表汇报。

小结:

正常的情绪是人们心理活动的反应,是合理的;但任何过度(超出正常范围)的情绪,都会给人们带来影响,特别是消极情绪。

(二)情绪是可以调适的

活动:

看关于中国女排与古巴的比赛的录像,讨论:

对同样的事情,为什么中国的观众与古巴的观众有不同的情绪表现呢?

  总结出:

情绪与个人的态度是紧密相连的。

  同样一件事,会因所持的人生态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感受。

要想积极地对待生活,应该改变自己的观念,使自己能够以乐观的态度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

另外,生活的视角也需要调整。

人的眼睛就像是一部摄像机,随时拍摄生活的各个场面,如果不调整“拍摄”的视角,总是悲观地盯着生活中的阴暗面,看不到光明的一面,就会感到烦躁、忧愁、焦虑,许多不良情绪就会产生。

如果你能够关注生活中积极的、美好的一面,你就会从中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从而使你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乐观的生活态度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三)排解不良情绪

(情景):

小明画画非常好,曾获得美术比赛一等奖,他是班级的宣传委员。

一天中午,他正在出版报,很多同学围观,不少同学赞叹,小明听后心里美滋滋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画得更起劲。

这时,小刚过来,对板报提出了一些批评,小明不高兴了,回头生气地看着小刚,小刚还在说,小明扔下粉笔,冲着小刚大声地说:

“你行,我不干了。

”剩下小刚和其他同学尴尬地站在那里。

(提问):

小明的情绪有哪些变化?

我们同学中有无类似的感受?

说明小学生的情绪有什么特点?

总结:

小学生情绪容易冲动,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破涕为笑”之类的表现时常见到。

讨论:

小学生情绪的特点会对我们产生那些不良影响?

  多变的情绪,不能使我们专心做事;这不仅影响自己的精神状态,而且影响人际交往。

甚至有些小学生不能摆脱情绪的干扰,凭着一时的冲动,做出一些违纪、违法的事情。

所以,我们更应该对情绪进行调节。

现在大家想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过不良情绪发生过?

请举例说明.

活动:

1、烦恼大本营

例:

1、和朋友闹矛盾,他误会了我,我非常痛苦;

2、考试成绩不理想,感到伤心;

3、老师表扬别人而自己不如别人,嫉妒他人;

4、父母、老师批评自己,心情烦闷;

5、别人有好朋友,自己没有,感到郁闷;

6、别人在背后说自己坏话,心生怨恨;

7、上课回答问题出错,觉得自己好笨;

(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让他们“倾诉”,同时我们老师可知道他们的真实心理)

2.活动名称:

烦恼大拍卖

师:

一节课时间毕竟有限,这个“倾诉”的环节就先到此结束,如果大家还有什么要跟我说,可以写在本子上。

师;刚才大家的“诉说”,反映的都是自己有不良情绪,而不良情绪会给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许多不利,那我们能否给他们出出什么主意,帮助他们调节自己的情绪?

过程:

分组竞赛。

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己见,且言之有理

预设目的:

1、让学生理解我们儿童时期情绪的主要特点:

学生情绪容易冲动,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2、讲解在有不良情绪后的一些常用的调节方法:

心理放松法(如深呼吸,笑乐放松法,肌肉放松法等)、注意力转移法、合理发泄法、理智控制法、升华法、心理换位法、自我激励瑜自我暗示等。

3、明白情绪是可以调节的,是可以控制的。

(四)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

创设情境,分析交流(课件展示)

教师提问:

他们的情绪表达合适吗?

为什么?

小组讨论:

1、在你伤心难过时,有没有人安慰过你?

2、你是否也很善解人意,照顾过别人的情绪?

3、在我们表达自己情绪时,怎样照顾别人的情绪,做一个善解人意的人?

三、活动总结:

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关于情绪调节的话题,从活动中同学们知道了情绪是人们心理活动的反应,不正常的情绪会给自己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希望大家学会运用我们掌握的方法去排解这些不良的情绪,只有这样你的生活才会永远充满阳光。

课后延伸:

我们都经历了5.12地震,在那天我们都感受到了当灾难来临时的恐慌,想一想我们该如何克服呢?

辅导建议:

1、正确认识地震等自然灾难。

2、学会调节这种恐慌情绪。

情景:

昨天晚上12点,本来已经躺在床上睡着了。

突然对门的人在大叫着“地震了··".心里一惊一下就醒了。

站在窗口看着外面,到处是黑压压的人和手机上闪闪的光。

心里开始有种发凉的感觉,手指有点颤抖了。

一种本能让我觉得很害怕,很难受。

他们说今天的天空也不对,灰蒙蒙的给人一种不好的预感。

随着大家我也朝着天空看看,也许出于心里的害怕。

今天的天空看来真的有点怪异,好像真的有一种要爆发的感觉。

其实没有感觉到任何地震的迹象,但是心里确是很害怕,很害怕。

恨不得马上就想走到楼下。

心里不停地泛着嘀咕,地震真的要了吗?

我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

我们该如何克服这种恐慌情绪呢?

讲解方法:

第一步:

把能引起你紧张、恐惧的各种场面,按由轻到重依次列成表(越具体、细节越好),分别抄到不同的卡片上,把最不令你恐惧的场面放在最前面,把最令你恐惧的放在最后面,卡片按顺序依次排列好。

第二步:

进行松弛训练。

方法为坐在一个舒服的座位上,有规律地深呼吸,让全身放松。

进入松弛状态后,拿出上述系列卡片的第一张,想像上面的情景,想像得越逼真、越鲜明越好。

第三步:

如果你觉得有点不安、紧张和害怕,就停下来莫再想像,做深呼吸使自己再度松弛下来。

完全松弛后,重新想像刚才失败的情景。

若不安和紧张再次发生,就再停止后放松,如此反复,直至卡片上的情景不会再使你不安和紧张为止。

第四步:

按同样方法继续下一个更使你恐惧的场面(下一张卡片)。

注意,每进入下一张卡片的想像,都要以你在想像上一张卡片时不再感到不安和紧张为标准,否则,不得进入下一个阶段。

第五步:

当你想像最令你恐惧的场面也不感到脸红时,便可再按由轻至重的顺序进行现场锻炼,若在现场出现不安和紧张,亦同样让自己做深呼吸放松来对抗,直至不再恐惧、紧张为止。

学生按上述方法进行练习,直到感觉心情舒畅为止。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自信心是学习成功的前提》

 

岳村镇桥沟小学

执教者:

郑云霞

 

《自信心是学习成功的前提》

辅导目标:

通过此课内容教学,使学生明确自信心是心理状态表现形式之一。

有自信心、顽强毅力、发奋图强,从而乐学。

辅导重点:

使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辅导难点:

理解怪圈的内涵。

辅导过程:

一、活动课设计

1.教师导言:

学习过程是受人的心理支配的。

自信心是心理状态表现形式之一,属于心理素质范畴。

有了学习的自信心,就有了学习的毅力,就能产生学习兴趣,就具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能力应付增强,学习成绩就能获佳。

2.教师画出怪圈图示:

a我数学不行,我总是这样;b今晚不管怎样,我要完成这些题;c我想多考虑考虑,也许能答出来;d我真的还不行;e为什么呢?

f因为。

3.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自由研讨)。

(1)上圈图示说明怎样的心理状态?

(缺乏学习自信心)

(2)针对自己实际,画出与上图类似的怪圈。

(学生会广阔思维,画出具我的有特点的类似图示)

(3)认真想一想,所谓怪圈怪在哪里?

如何解决?

(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习自信心)

(4)教师小结:

我们在学习上都程度不同的存在着怪圈图示情形。

这个怪圈是一种恶性循环,怪圈并不怪,它有深刻的涵义。

怪在我们原来没有很好的认识它的实质--缺乏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这是所表现的是自信心不强。

只要你们打破其中一环,并注入积极的内容和因素,是增强学习自信心的重要方法。

我们的传授课将解决这个问题。

二、传授课设计

导言:

我们已经在活动课的实践上认识了自信心对学习的影响的重要性。

在理论上又如何理解、认识、解决呢?

我们现在就学习研讨之。

1.什么是自信心?

(先让学生界定)

[所谓自信心,就是充分相信自已,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智慧,相信一般人能做的事,自己也一定能做到]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情况,适时加以界定说明。

2.自信心的作用。

[迸发勇气和毅力、克服困难和障碍、挖掘自身的潜力、实现学习目的、任务]

3.教师例举缺乏学习自信心实例。

学生结合自己实际再举例。

4.怎样才能树立起学习自信心呢?

例1: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张广厚学习数学情况。

学生讨论认识哲理。

[不能用考试成绩高低来评价自己,要保持必胜信念,发奋努力,改变现状。

]

例2:

一学习较差生学会小提琴。

学生讨论认识哲理。

[发掘自己的其它特长。

]

例3:

某学生学习数学课(扣回怪圈)。

教师总结:

我们通过活动课及传授课的认识和学习,明确了自信心对学习影响的重要性。

在学习中应结合自己学习实际,增强自信心,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可以在学习上或某方面得到发展,获得成才,取得成功。

课后思考:

心理状态表现形式的其它要素(内容)是什么?

如何调节、预防和调整?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从心灵走向心灵》

 

岳村镇桥沟小学

执教者:

郑云霞

 

《从心灵走向心灵》

辅导目标:

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交往的作用,交往发展的阶段。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认识交往的新特点及友谊的特征。

辅导重难点:

认识交往发展的前三个阶段及学生阶段友谊的特点

辅导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学生集体活动”、“去医院看病”、“上街购物”、“促膝谈心”、“共同学习”、“听报告”灯片教学,认识交往是人类生活主要组成部分。

(幻灯教学)

二、讲授新课

1.通过学习交往的作用,总结出交往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手段,交往也是人身心发展的主要途径。

(1)获取友谊(举马克思、恩格斯友谊的故事)。

(2)提高素质(回忆自己成长的过程)。

(3)稳定情绪(进出问题:

你为一件事烦恼怎么办)(讲读讨论)。

2.通过启发帮助学生总结交往发展的阶段。

(1)同性群友期

(2)同性密友期(3)异性群友期

(4)异性密友期

3.通过“小品”、“观看录相”引导学生总结出友谊的特征。

(小品表演)

(1)稳定性(学生自编小品演出,闹意见后和好)。

(2)亲密性(可看录象片《年轮》节选)。

(3)矛盾性(引导学生看书或讨论)(录相教学)。

4.学生交往的新特点。

需要迫切性;观念开放性;行为自主性;范围广泛性;手段多样性。

(通过讲课、阅读、举例、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我们需要交往,我们需要友谊,友谊是从心灵走向心灵的交往,让我们大家都在友谊的陪伴下走过自己美丽的季节。

(启发教学)

板书设计:

1.交往的作用。

(1)获取友谊。

(2)提高素质。

(3)稳定情绪。

2.交往发展的阶段。

同性群友期;同性密友期;异性群友期。

3.友谊的特征

稳定性;亲密性;矛盾性。

4.交往的新特点

迫切性;自主性;开放性;广泛性;多样性。

友谊是从心灵走向心灵的交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