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借鉴.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1084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借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英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借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英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借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英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借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英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借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英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借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英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借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英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借鉴.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英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借鉴.docx

《英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借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借鉴.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英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借鉴.docx

英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借鉴

英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借鉴

BritishculturalheritageisacoreelementofBritishhistoryandculture.Theseheritagesarenotonlywellprotectedduringtheprocessofmodernizationandurbanization,butalsofullyutilizedastouristattractionorforcreativeindustry.Atpresent,Britishgovernmentalreadyformedaheritageprotectionsystemwhichcontainsvolunteerservice,participationagreement,fundingguaranteeandsupervisionprogram.PublicparticipationhasbecomethemainstrategyofculturalheritageConservation.

英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从罗马文化的兴盛,到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文学、艺术的繁荣,特别是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对世界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至今英国仍保存大量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英国历史的缩影和文化的精华。

对此,英国广大人民倍加珍视和爱护,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中的各类文化遗产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并成为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千千万万的世界各地游客。

在英国公众参与已经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力量,公众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为文化遗产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并从中收益。

1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参与的现状

1.1公众是文化遗产的主要产权人

英国的文化遗产众多,大部分文化遗产的产权人是私人和私人企业,国家所属的文化遗产数量较少,如:

英格兰国家文化遗产管理机构仅管理420处文化遗产。

1983年《国家遗产法案》实施后,一些遗产继承人因无力交付40%的遗产税(现金)而将遗产捐献给国家和各种组织的基金会。

英国各类基金会管理遗产项目较多,例如TheNationalTrust(国民信托基金会)是英国最大的、非官方文化遗产管理机构,1895年成立,至今已经有100多年历史,目前拥有资产达上千处,负责管理英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的自然景观。

《国民信托基金会2014/2015年度报告》统计,国民信托基金会管理超过350个历史悠久的房屋,花园和公园、古老的纪念碑和自然保护区,管理超过247000公顷的土地;基金会拥有英国海岸线775英里,包括森林、海岸线和湿地。

每年接待游客超过2.2亿人。

遗产保护的项目支出从上年的9130万增加到1.03亿英镑。

[1]

1.2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强在英国所有国家博物馆对公众都是免费的,所有的遗产地对中小学校免费开放,英国在中小学教育课程的设置就包含了参观博物馆和文化遗址,让孩子学习历史文化知识,使他们从小就知道自己的国家和城市有哪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早已植入人心。

产权人对于自己所有的建筑纳入列表建筑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有些遗产地根据其特点设置有特色的课程。

如布伦海姆宫(即通常说的丘吉尔庄园)就设有专门的教室,教室墙面贴满了孩子们的绘画作品,公爵每年从中挑选十幅绘画作品,并邀请这些作品的小主人到布伦海姆宫共进下午茶。

能够参加这一项活动被孩子及家长视为一项殊荣。

1.3依托于文化遗产的文化产业、旅游业发展良好英国文化遗产的利用较为显著的是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紧密结合,将其转化为文化旅游资源,不仅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资金保障,也为英国百姓提供了大量休闲及文化娱乐的环境,英国在文化遗产展示利用方面也下足了功夫。

例如1987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Bath古城,人口仅8万,依托于二千多年前的罗马防御城堡建设,产业发展以旅游业为主体。

古城保留着古罗马时期的温泉遗址,城内浴室密布,河流环绕,环境优美,是著名的旅游度假地。

[2]

英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是伦敦目前仅次于金融的第二大产业,其主要依托伦敦众多的博物馆,如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和阿尔贝特博物馆。

英国文化协会联同英国教育部门为了培养创意产业人才,从幼儿园中小学学生抓起,主要培养他们对艺术的欣赏力和爱好,要求他们选学一至两门技艺,包括视觉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门类,选修技艺多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对大学学生,重点培养艺术人才,从中发现创意文化新星。

在大学阶段,企业和公司及早介入创意人才的发掘和打造,并提供创作设计经费,为其进行市场测试推广。

英国文化协会为此设立了创意产业分部,挑选来自不同国家的青年创意家,主要是音乐和平面设计方面的人才,对他们进行重点培养和全球市场推广。

2公众参与体系的架构通过对英国现有的遗产保存与利用状况、志愿者、参与途径、资金来源和监督机制等方面综合分析得出,公众参与是英国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力量,目前,英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体系。

2.1公众参与体系目前英国文化遗产公众参与体系的构成因子主要包含了志愿者、参与途径、资金来源和监督机制四个大类。

2.1.1志愿者

在英国,志愿者是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力量,志愿者包含了专业的和非专业的人员,非专业人员经过培训就可以从事力所能及的有关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

2015年,全英国志愿者达到23.4万名,TheNationalTtrust的会员达424万人,他的志愿者就有5万人。

文化遗产保护民间组织――各类文化遗产基金会运行良好,他们是英国文化遗产保护和宣传利用的主力军,在环境与历史文

化遗产中的保护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

2.1.2公众参与途径

专业技术人员、各阶层人士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深入地参与具体的遗产保护之中,如做技术顾问、义务宣传员,为参观者免费讲座;各地方也可以成立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协会,非专业人士可以经过培训,参加力所能及的义务劳动,各文化遗产点可以根据需要提供技术和人员支持。

[3]

以国民信托基金会为例,国民信托基金会的会员是英国规模最大的,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在1895年1月注册,创建五十周年之际,其会员仅为7千余人,1970年迅速增加到22万人,此后几乎每十年增长一倍,国民信托基金会网站公布《国民信托基金会2014/2015年度报告》统计会员人数达到424万人,会员数量达到英国人口的6.5%以上。

2.1.3资金来源英国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来源有多种方式,如政府专项资金,民间费用主要是国民信托组织及各种形式的个人基金会和团体基金会的会员费及运营收益、减免税收、百姓捐赠等,发行遗产彩票也为遗产保护提供重要资金。

每个遗产基金会都有不同形式的会员,这些会员有的是交付会员费,有的是遗产捐赠者。

英国彩票基金会成立于1994年,目的是提高公众对文物保护事业的关注,募集保护资金,使其成为公众生活的一部分。

英国遗产彩票基金会是英国彩票基金会下属的一个基金会,是仅有

的业务遍布英国各地的遗产组织。

该基金会认为他们与国家文物机构是伙伴关系,它是政府顾及不到项目的替补。

遗产彩票每周进行两次抽奖,吸引着数百万的英国市民,无形之中,彩民通过购买彩票。

将彩票金额中的50%给中奖者,其他有费用包含经营机构的费用、发行彩票的超市费用。

在每1英镑的彩票金额中,

有4.67个便士用作自然及文化遗产经费(1英镑等于100便士)。

该基金会资助的项目包括文物、艺术品和体育事业,这三项各占三分之一。

一个项目可以取得国家XX局的经费、也可以得

到英国遗产彩票基金会的资助,对于一个项目来说,国家XX局

的资助也许是长期的。

申请资助的项目只能得到所需资金的50%,

同时需要得到董事会和地方咨询委员会的认可。

从1994年至2015年的二十年,英国彩票基金共投入了71

亿英镑,资助了4万多个文化遗产项目,涉及有形和无形遗产的方方面面,其中遗产彩票基金会运营后,数以百万计的人关注遗产保护,参观遗产的人数增加了50%,超过3000人在接受遗产技能培训后开展工作,超过17000个历史建筑和古迹被修缮,投资1.25亿英镑用于资助165个项目共修缮了105座个人船只,修复了700多座公园,资助750社区考古项目帮助人们调查他们的当地遗产,花费1050万英镑保护70辆铁路机车和有轨电车,同时对受到威胁的物种和栖息地进行保护的项目有2300多个,主要用于人们对物种的认知、提高保护意识。

2015年,英国遗产彩票基金会的保护资金投入达到4.3亿英镑。

[4]

大英博物馆的大主厅修建项目就是该基金的资助项目,该大厅由原来的露天库房修建而成,它现在成为博物馆的中心,使用率非常高,据统计博物馆2008年访问者人数剧增到600万人。

2.1.4监督机制

监督机制包含了经费使用、保护工程的验收和立法保护等环节。

首先,经费的申请和使用都有严格的程序。

英国彩票基金会每5年制定一个发展计划,确定投资方向和投资项目,征询国家XX局和地方保护委员会的意见,该计划要上报国会。

他们同时要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将资金投入到公益事业,保护方向从过去保护稀有的遗产演变至今也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社会文化。

所申请项目的资金使用,全部需要申请审查,以确保资金使用到位。

其次,项目实施过程监督。

行业协会对文化遗产,特别是古建保护工作实施必要的监督与严格的指导。

例如在苏格兰如果私人或企业要在保护建筑周边新建建筑,规划部门是否批准,要得到IHBC部门的专业评估报

告才行。

再次是立法保护。

1937年,《国民信托法》被修订,增加国民信托接受财产赠与和遗赠可以免税的条款,这一条款使得国民信托能够无偿地继承他人难以继承的财产,既解决了原有继承人的遗产继承问

题,也使大量珍贵的遗产(土地、建筑、历史文物等)得以有效保护。

1946年,为纪念二战死难者,英国政府利用战争剩余物资筹备建立了国民土地基金,通过该基金,众多乡村大型建筑被转移到国民信托的名义之下。

1968年,国民信托开始加强地方组织的管理权限。

1970年,国民信托公司(NationalTrustEnterprise)成立,国民信托通过该公司能够进行有限的商品销售活动。

1990年后,国民信托的环保活动开始扩展到英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如东欧乃至亚洲。

国民信托分别对这些管理的文化遗产给予了有针对性的保护、维护和修缮,使之免遭破坏。

2.2文化遗产保护中公众参与体系的特点

2.2.1志愿者因人而因、各尽所能在英国的遗产保护中,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为遗产保护提供支持。

非专业人士,在英国基金会员可以优惠参观基金会名下的各类遗产项目和享用各类设施,间接为遗产保护提供资金支持;市民也可以参加各类义务工作;普通市民也可以将个人产权的遗产捐赠给基金会,或者成立自己的遗产基金会,通过运营收入为遗产保护提供资金。

民间组织有的是为一种类型或一个文化遗产而设置,有的则是为保护文化遗产而设的行业协会。

如苏格兰的历史建筑物保护协会,在苏格兰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协会目前会员有2000多名,会员的技能涉及到所有文物技能,三分之一会员为广泛知识和技能的政府官员,三分之一会员为建筑设计行业的人士,三分之一会员为考古历史学家,协助政府制订文化遗产行业标准等方面的工作。

IHBC根据ICOMOS1996年颁布的指导标准为专业成员提供指导和培训。

并根据具体项目安排专业团队。

2.2.2公众是遗产保护的受益者英国文化遗产的绝大多数都向公众进行定期开放,而各类基金会会员都能够以优惠的价格参观到各种历史文化遗产。

在2008,年英格兰70%的人至少参观了一处文化遗产,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志愿者就达47.6万人。

国民信托基金以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为中心,遍布世界各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甚至建立了分支机构或者合作伙伴,这些组织的会员享受与英国本地国民信托会员的同等待遇。

2.3监督机制为遗产保护提供安全保障完善的监督机制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安全保障,例如在苏格兰IHBC(苏格兰文化遗产协会),根据ICOMOS1996年颁布的指导标准为专业成员提供指导和培训,并根据具体项目安排专业团队。

在苏格兰如果私人或企业要在保护建筑周边新建建筑,规划部门须依据IHBC部门的专业评估报告才能批准。

3借鉴

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公众强有力的支持和募集足够的保护资金是保护文化遗产的根本,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3.1提供公众参与的多种途径政府在确保文化遗产安全的前提下,发挥文化遗产的综合价值进行合理利用,可以尝试允许民间机构对某个文化遗产进行维护、运营管理,待条件成熟再加以推广。

也可以实行会员制,收取会费,享受会员待遇,以提高会员对一项文化遗产的多次关注。

但须制定相应的法规对这些民间机构监督检查,以确保文化遗产的安全性。

可以将中小学生参观文化遗产设置为规定性课程内容,确定各年级学生应参观本城市或本地区的主要文化遗产,要求在学生毕业之时对本地区的文化遗产、城市历史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专业技术人员、各阶层人士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深入地参与具体的遗产保护之中,如做技术顾问、义务宣传员,为参观者免费讲座;各地方也可以成立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协会,非专业人士可以参加义务劳动,各文化遗产点可以根据需要提供技术和人员支持。

[5]

3.2鼓励多渠道募集文化遗产保护资金。

在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是以国家、省市的政府为主导,文化遗产的保护经费也都是计划投资[6],遗产日常维护的大部分资金主要来自门票收入。

由于中国文化遗产众多,国家和地方的资金补助非常有限,因此,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长期存在资金匮乏的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尝试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筹集和利用方式来弥补保护资金的不足。

因此建议,文化遗产保护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同时,鼓励境内外机构和个人的资金投入,也接受个人和其它组织的捐赠。

中国的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已经成熟,建议在适当时机发行遗产彩票,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撑,同时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度。

3.3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近些年,中国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不断高涨,其广度和深度正在不断加大,许多地方政府也都在积极探索,那么,如何给公众提供可参与的途径、发挥公众参与的综合优势,在各类社会组织、个人参与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等方面都需要及时出台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以保证文化遗产本体的安全及其周边的环境完整性,保证公众参与遗产保护资金的正确使用,都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督管理,才能使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健康可持续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