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乘人装置安装施工规范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81192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架空乘人装置安装施工规范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架空乘人装置安装施工规范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架空乘人装置安装施工规范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架空乘人装置安装施工规范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架空乘人装置安装施工规范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架空乘人装置安装施工规范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架空乘人装置安装施工规范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架空乘人装置安装施工规范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架空乘人装置安装施工规范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架空乘人装置安装施工规范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架空乘人装置安装施工规范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架空乘人装置安装施工规范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

《架空乘人装置安装施工规范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架空乘人装置安装施工规范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架空乘人装置安装施工规范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

在斜巷上安装时,两根横梁底面必须在与腰线平行的同一平面内。

若驱动装置为落地安装,则必须按照设计图做好设备基础,基础中心线与乘人装置安装中心线必须一致。

迂回装置一般由三根横梁构成,请根据图纸中尺寸安装。

如果机头、机尾上方空间足够,可以机头上方与横梁平行方向预装两根工字钢(比横梁宽)以便于机头、机尾的吊装,也能方便后续的维修。

2钢丝绳预加张紧力释放扭应力(2块4-8h检查增加)由于猴车钢丝绳属于一种无级绳绞车钢丝绳,一根钢丝绳两端叉接后,在张紧力的作用下,同象捻的钢丝绳会产生很大的扭应力,由于两端叉接钢丝绳扭应力无法消除,钢丝绳在运行中由于扭应力的存在,不停地发生自转,会把固定在钢丝绳的吊椅旋起,在运行中产生刮帮现象,另外由于钢丝绳的自转而与托绳轮产生磨擦旋转力使钢丝绳脱出绳槽。

在有条件的矿可在编绳前对钢丝绳进行必要的扭应力预释放,使钢丝绳安装到设备上运行时不产生自转,将钢丝绳在地面开阔地方一端固定,一端加1.5倍与猴车重载时的张紧力拉动,并让其自由旋转释放扭应力,反复拉动数次,直到钢丝绳在拉力的作用下不产生自转为止,然后下放到井下进行上绳,可减少猴车空运行时间。

3.插接钢丝绳

3.1放绳的方法

放钢丝绳时,必须保证不得让钢丝绳发生扭曲变形,但不能让钢丝绳呈螺旋状扭转,否则,钢丝绳将会在运行时产生自旋现象,并无法消除。

先将整卷钢丝绳平放在能旋转的支架上,然后将绳头固定在上端机头/机尾的横梁上,拉着钢丝绳中部渐渐往下接至下端机尾/机头,整个过程必须通过钢丝绳卷筒的旋转来放绳。

注意事项:

在斜巷往下放绳时,一定要给钢丝绳卷筒加装可告的制动装置,一盘使用木板或枕木直接压制,以防止钢丝绳卷筒旋转过快而使钢丝绳扭曲变形,从而发生架空乘人装置损坏或人身安全伤害。

3.2插接钢丝绳

3.2.1插接前必须用葫芦将钢丝绳预张拉后,确定钢丝绳实际所需长度,预张拉的方法是:

将尾轮置于导轨的最前端,在机头处将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用手拉葫芦固定,再用葫芦收绳至拉紧状态,然后确定钢丝绳的实际需要长度,采用不变径接法,插接长度为钢丝绳直径的1000-1200倍。

不不将钢丝绳预张拉,将会导到尾轮导轨长度不够的后患。

如果受现场条件限制,导轨长度不够长时,采用下述方法将钢丝绳预张紧,可以使钢丝绳在运行过程中基本不会再伸长或伸长量很小;

接绳前将钢丝绳的两端头分别用葫芦拉紧,葫芦的接紧力不超过钢丝绳的破断拉力的六分之一(因钢丝绳的安全系数为6)要达到运行时基本不伸长或伸长量很小,则每次拉紧时间为20小时以上,拉紧天数在二天以上。

注意固定钢丝绳端头的绳卡不能太紧或太松,若太紧则容易损伤钢丝绳,太松则卡不紧。

3.2.2确定钢丝绳的实际长度,将两端各距绳端1000D(D为钢丝绳直径)位置用软铁丝扎住;

将两端接头部分的绳股分开用麻线将各股的钢丝绳头缠住,割掉麻芯,每端各錾掉3股,然后正对交叉;

将两头靠拢拉紧,去掉事先捆扎的铁线箍,以一端留下的3股分别代替另一端被錾断的3股,注意各对应股的捻向不能弄错,两端留下的3股分别向前捻进,同时被暂断的3股分别向后退散,向前捻进时,必须用力将绳股压入股沟内,保持捻距不变,互相捻进的钢丝绳长度称为摩擦长度,保证摩擦长度大于1米,各钢丝股的摩擦长度须保持一致。

将后退和捻进的两端各股头各留下75D,多余的錾掉,将各接头处的股索头插入钢丝绳的中心时,应将接头处要插入钢丝绳中的股索分别从钢丝绳中穿过,让两股绳压住要插入绳芯中的股索;

将要插入钢丝绳中的股索头调直,并将錾下的绳芯纤维缠在上面,以填补钢丝绳中心的缝隙,但缠上纤维后,其直径不能太精,否则股索插入后,会造成钢丝绳股间缝隙过大,插头容易从缝隙中冒出来,缠上纤维后,股索直径可按下式计算。

股索直径=钢丝绳直径*0.36

4.驱动装置与迂回装置安装

4.1驱动装置的安装

4.1.1将驱动装置底板减速机输出轴位置画上中心线。

在安装时,将底板上的中心线与横梁中心线对齐。

4.1.2核对减速机、电机、工作制动器型号是否与图纸要求相符。

4.1.3安装减速机、电机、工作制动器,保证安装要求。

4.2迂回装置的安装

4.2.1安装导轨:

先确认迂回轮架上两对滚轮的最大间距,再将一根导轨固定在横梁上,固定位置为导轨内侧表面到安装中心线的距离等滚轮间的最大间距的一半加上约2mm的滑动间隙(取两端和中间多点测定),将另一根导轨安放在横梁上离中心线的距离比另一根运一点,以不妨碍吊装迂回轮为准且不固定。

4.2.2两侧导轨安装的中心线直线度不大于1/1000,两中心线相对于架空乘人装置中心线的平行度不大于0.5/1000,两中心线的高度差为3mm

4.3.3利用原巷道上方预布的梁,并挂好吊装用的手拉葫芦两套,将迂回轮装置吊起,移动另一根未固定的导轨,将滚轮放入导轨内,调整好间隙后,再将两根导轨与横梁用螺栓紧固。

迂回轮装置中的滚轮在轨道内滚动灵活。

4.3.4安装张紧小车、滑轮组和重锤及单滑轮。

4.3.4.1安装前必须将减速机内加满润滑油;

详细见减速机说明书。

4.3.4.2按图示要求安装好滑轮组、单滑轮。

张紧钢丝绳头与张紧小车卷筒固定可靠,卷筒定位插销必须插牢。

5.托绳轮/压绳轮、钢丝绳、重锤安装

5.1托绳轮/压绳轮的安装(开机精调轮)

5.1.1先将托绳轮/压绳轮与吊架装配好;

5.1.2安装托轮与吊架组件时,应将横梁上的安装中心线标记至托轮轮衬中心线的距离为钢丝绳间距的一半,并使托绳轮轮槽圆周面与横梁垂直;

5.1.3对于不符合安装要求的横梁(如横梁不水平,不与安装中心线垂直),则在安装托轮吊架组件时,应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旋转吊架或改制吊架等),保证托轮的位置正确,托轮固定后,两端面必须在竖起平面内,并确保安装后的钢丝绳在托轮轮槽中心。

5.1.4?

压绳轮(变坡点除外)轮槽表面只接触钢丝绳即可,不需要压紧钢丝绳,钢丝绳通过托压时,钢丝绳必须从托压轮轮衬轮槽中心线通过。

直线段钢丝绳从头至尾必须为直线,不能有人为弯曲变坡现象;

将钢丝绳架上后,空运行24小时后,再检查各托绳轮是否位于轮槽中心,再将托绳轮下调至合适位置。

5.1.5变坡点托压轮,必须调整各轮,使钢丝绳通过变坡点成弧线,而不能

为折线

5.1.6变坡点与驱动轮出绳处的有效距离不小于6m。

5.1.7各轮安装精度

5.1.7.1安装后在同侧的所有托绳轮和压绳轮,其钢丝绳与托轮和压轮槽中

心线应重合,并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其偏差不大于2mm;

5.1.7.2安装后在内侧的所有托绳轮和压绳轮,各轮槽顶面高差不应大于

2mm;

5.1.7.3所有托压轮轴均需保证处于水平状态。

否则会造成钢丝绳向轮体内侧或外侧掉落而损坏架空乘人装置或发生人身安全伤害。

5.2安装转弯装置

5.2.1依据转弯装置横梁安装图检查转弯装置横梁的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要

求,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必须整改;

5.2.2在横梁上做好安装中心线的标记;

5.2.3安装吊架及转弯轮固定板;

5.2.4安装转弯轮及双压绳轮;

6.安装钢丝绳及张紧钢丝绳。

6.1插接好钢丝绳

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置

故障现象

原因

处置方案

电机温度过高》

70C

1.电机风扇叶片损坏

2.电机外壳与风扇旧积尘太厚,散热不好

3.过载运行

1.更换散热风扇

2.经常清扫电机外壳与风扇罩

3.检查过载原因,使电机在正常负载下运行

轮边制动器的推进器温度冋》

推进器电机烧坏

更换推进器电机

轮边制动器锁不紧

1•推动器不工作

2•制动器闸块磨损厉害

1.更换推进器

2.更换制动器闸块

减速机过热

1•超负荷运行

2•润滑油过少或过多

3•润滑油型号或牌号不对

4•没封过度摩擦

1.调整至适当负荷或选大机型

2.依指示加入适当润滑油

3.油排出后加入正确的润滑油

4.在油封处滴数滴润滑油

减速机漏油

1•油封损伤

2•油量过多

3•油堵松脱

1.更换油封

2.加入适量润滑油

3.拧紧油堵

掉绳

1.托绳轮和压绳轮中心不在钢丝绳的运行轨迹上,即架空乘人装置中心不对。

2.托绳轮的轴安装不水平,造成轮倾斜。

3.压轮不够

4.防掉绳装置不够

5・钢丝绳空转时对钢丝绳扭应力释放不充分

6.驱动轮衬块磨损厉害,造成飞车或打滑而掉绳

7.主机启动和运行时不平稳

8.乘人不按规定乘坐

9.驱动轮和迂回轮不水平

10・钢丝绳张紧不够而坡度大

1.重新校核安装中心线,调检托轮装置

2.调整托轮轴水平

3.适当增加压绳轮

4.适当适加防掉绳装置

5.拆除吊椅和抱索器后,再空转72小时。

6.更换轮衬

7.1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稳定

7.2检查电机和减速机是否正常

8.加强乘人管理

9.调整不平度

10.张紧钢丝绳

钢丝绳断丝

1.钢丝绳使用时间太长

2・线路负荷太大

1.及时更换钢丝绳

2.控制乘人间距,调整线路负荷

抱索器打滑

1.抱索器抱爪磨损严重,抱索力不够

2.抱索器损坏

1.1更换抱索器弹性顶杆

1.2在抱爪内点两个焊点,增加与钢丝绳的抱索力

2.更换抱索器

打滑(欠速)

1.张紧力太小,钢丝绳与驱动轮之间打滑

2.驱动轮衬块磨损厉害,摩擦力不够

3.超负荷运行

4.钢丝绳表面油脂太多

1.加大钢丝绳张紧力

2.更换驱动轮衬块

3.按设计负荷运行(乘人间距)

4.用水泥灰去油

飞车(过速)

1.驱动轮衬块磨损超过原厚的三分之二,摩擦力不够

2.钢丝绳张紧力不够

1.更换驱动轮衬块

2.加在钢丝绳张紧力

处置方法

过速(飞车)保护动作

1.装有感应磁块的托轮衬磨损

1.更换轮衬

2•速度传感器接线端子上的电容断开

3•人为地增加了感应磁钢片

4•速度传感器损坏

2•接好电容或更换冋型号电容

3•正常数量为10块,将多余的取消

4•更换同型号传感器

欠速(打滑)保护运作

1•感应磁块脱落

2•装有感应磁块的托轮过紧,转动不灵活,与钢丝绳之间打滑

3•速度传感器的接线脱落

1•将数量补足10块

2•更换托轮

3•重新连接电缆

4•更换速度传感器

机头越位

机尾越位

1•吊椅坐人越位

2•越位开发触动后不复位

3•连接导线扎断后短路

1•人员下车后按故障复位

2•更换越位开关

3•重新连接导线

重锤下限保护

1•重锤触及下限位开关

2.限位开关触动后不回位

1•利用张紧绞车将重锤往上拉

2•更换限位开关

各保护开关在检修时人为动作后不起保护作用

1•该保护开关的触头损坏

2•连接导线断开

1•更换同型号的保护开关

2•重新连接导线

不能启动

1.按启动按钮前未按开车预警或已超过

30S

2•程控/脱机选择开关和连续/断续/检修选择开关未在相应的档位

3•“急停/禁启”开关按下

1•按下开车预警且在30S内按启动按钮

2•在“程控”“连续”时只有“连续启动”有效,“程控”“断续”时只有“间断启动”有效,“程控”“检修”时只有“间断启动”有效,“脱

机”时只有“连续神面貌启动”有效。

1•钢梁安装2.钢丝绳预加张紧力释放扭应力3.尾轮定位及钢丝绳张紧4.

托绳轮调整5.机械防脱绳装置和机械捕绳装置的安装6.电气部件安装

测量器具:

1.水平度坡度测量多功能坡度测量仪

2.钢丝绳扭力释放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