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本体结构低压缸及发电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8192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91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轮机本体结构低压缸及发电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汽轮机本体结构低压缸及发电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汽轮机本体结构低压缸及发电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汽轮机本体结构低压缸及发电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汽轮机本体结构低压缸及发电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汽轮机本体结构低压缸及发电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汽轮机本体结构低压缸及发电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汽轮机本体结构低压缸及发电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汽轮机本体结构低压缸及发电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汽轮机本体结构低压缸及发电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汽轮机本体结构低压缸及发电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汽轮机本体结构低压缸及发电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汽轮机本体结构低压缸及发电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汽轮机本体结构低压缸及发电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汽轮机本体结构低压缸及发电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汽轮机本体结构低压缸及发电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汽轮机本体结构低压缸及发电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汽轮机本体结构低压缸及发电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汽轮机本体结构低压缸及发电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汽轮机本体结构低压缸及发电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轮机本体结构低压缸及发电机.docx

《汽轮机本体结构低压缸及发电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轮机本体结构低压缸及发电机.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汽轮机本体结构低压缸及发电机.docx

汽轮机本体结构低压缸及发电机

汽轮机热力系统得工作原理汽水流程:

再热后得蒸汽从机组两侧得两个中压再热主汽调节联合阀及四根

中压导汽管从中部进入分流得中压缸,经过正反各9级反动式压

力级后,从中压缸上部四角得4个排汽口排出,合并成两根连通管,

分别进入I号、II号2个低压缸。

低压缸为双分流结构,蒸汽从中

部流入,经过正反向各7级庚动式压力级后,从2个排汽口向下排

入凝汽器。

排入凝汽器得乏汽在凝汽器内凝结成凝结水,由凝结水

泵升压后经化学精处理装置、汽封冷却器、四台低压加热器,最后

进入除氧器,除氧水由给水泵升压后经三台高压加热器进入锅炉

省煤器,构成热力循环。

汽轮机本体缸体得常规设计

低压汽缸为三层缸结构,能够节省优质钢材,缩短启动时间。

汽机各转子均为无中心孔转子,采用刚性联接,,提高了转子得寿命及启动速度。

#1低压转子得前轴承采用两瓦块可倾瓦轴承,这种轴承不仅有良好得自位性能,而且能承受较大得载荷,运行稳定。

低压转子得另外三个轴承为圆筒轴承,能承受更大得负荷。

三、岱海电厂得设备配置及选型

汽轮机有两个双流得低压缸;通流级数为28级。

低压汽缸为三层缸结构,能够节省优质钢材,缩短启动时间。

汽机各转子均为无中心孔转子,采用刚性联接,提高了转子得寿命及启动速度。

低压缸设有四个径向支持轴承。

#1低压缸得前轴承采用两瓦块可倾瓦轴承,这种轴承不仅有良好得自位性能,而且能承受较大得载荷,运行稳定。

低压转子得另外三个轴承为圆筒轴承,能承受更大得负荷。

汽轮机低压缸有4级抽汽,分别用于向4台低压加热器提供加热汽源。

N600T6、7/538/538汽轮机采用一次中间再热,其优点就是提

高机组得热效率,在同样得初参数条件下,再热机组一般比非再热机组得热效率提高4%左右,而且由于末级蒸汽温度较非再热机组大大降低,因此,对防止汽轮机组低压末级叶片水蚀特别有利。

但就是中间再热式机组得热力系统比较复杂。

N600-16.7/538/538

603、7MW

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四缸、四排汽、

3、194MPa

538°C

11、8kPa(a)

18°C

278、2°C

3000r/min

从汽轮机端向发电机端瞧为顺时针

8级

58级

1+11级,叶片全部由围带固定

2X9级,叶片全部由围带固定

2X2X7级,其中前5级叶片由围带固定;次末级叶片为自由叶片;末级叶片由两道拉筋分组固定,为防水蚀叶片。

905mm

抽汽级数

流量

kg/h

压力

MPa(a)

温度°C

允许得最大汽量kg/h

第二级(至2号高加)

146108

3、5077

312、3

第三级(至3号高加)

68173

1、5699

432、7

第四级(至除氧器)

71389

0、7157

325、0

第四级(至给水泵汽轮机)

63634

0、7157

325、0

第四级(至厂用汽)

第五级(至5号低加)

60284

0、2944

221、0

第五级(至厂用汽)

第六级(至6号低加)

38229

0、1264

133、8

第七级(至7号低加)

60251

0、0681

89、2

第八级(至8号低加)

53123

0、0211

61、2

3)汽轮发电机组临界转速

 

轴段名称

一阶临界转速(r/min)

二阶临界转速(r/min)

设计值(轴系)

设计值(单轴)

设计值(轴系)

设计值(单轴)

高压转子

1880

1840

>4000

>4000

中压转子

1790

1660

>4000

>4000

低压转子

I

1590

1560

>4000

>4000

低压转子

II

1630

1610

>4000

>4000

发电机转

820

750

2300

2200

4)发电机设备

发电机采用引进技术得端盖轴承先进设计,轴承与密封支座都装

在端盖上。

这样可以缩短转轴长度并具有良好得支承刚度,由于轴

承中心线距基座端面较近,使端盖在支承重量与承受机内氢压时

变形最小,以保证可靠得乞密性。

端盖为厚钢板拼焊而成,焊后就要进行焊缝得气密试验与退火处

理,并要进行水压试验。

上、下半端盖得合缝面得密封及端盖与基

座把合面得密封均采用密封槽填充密封胶得结构。

为提高端盖合

缝面连接刚度,端盖合缝面采用双排连接螺钉。

发电机得轴承为分块式可倾瓦轴承,其上半部为圆柱瓦,下半部轴

瓦则为二块纯铜瓦机体得可倾瓦,其抗油膜扰动能力强,具有良好

得运行稳定性。

分瓦块下有瓦托,瓦块与瓦托得支撑点在45度中

心线上作为轴瓦得摆动支点。

轴瓦与其定位销与下半轴承座绝缘,

上半轴瓦与端盖之间也加设轴承绝缘顶块。

本型发电机得励端端盖轴承、油密封及外油扌当盖均为双重绝缘,

并在密封支座与端盖之间增设一个对地绝缘得中间环,这样就加

强了励端转轴对基座端盖得绝缘,又便于在运行过程中对转轴与

轴承与油密封得绝缘电阻进行检测,有利于防止轴电流损伤转轴、

轴承与密封瓦。

四、重点设备

低压缸体

低压缸全部由板件焊接而成,为减小温度梯度而设计成三层缸,汽缸得上半与下半被垂直地分成三部分。

大机组由于蒸汽得容积流量大,排汽真空高,因此,低压缸尺寸很大。

目前,缸体得强度已不就是什么重要问题,而如何保证缸体得足够刚度与合理得排汽通道则就是大机组低压缸得关键问题。

为了改善低压缸得热膨胀,600MW机组低压缸采用三层缸结构,将通流部分设在内缸中,就是体积较小得内缸承受温度变化,而外缸及庞大得排汽缸则均处于排汽低温状态,使其膨胀变形较小,这种结构还有利于设计成径向排汽。

以减小排汽损失,缩短轴向尺寸。

为了减少汽轮机得余速损失,尽可能将末级动叶排出得蒸汽动能转念为压力能,在末级动叶得出口处设置了一种上下对称得扩压导流环,扩压导流环得型线就是按照空气动力学得要求设计得。

在空负荷及初负荷情况下,不希望排汽缸过热,为此,在末级出口处得扩压导流环上,设有一组减温水喷头,设计承载转子得转速达到600rpm以上时自动投入,并在机组负荷15%前连续运行。

如果温度超过79、49,则必须通过增加负荷或改善真空逐步地降低排汽缸得温度。

排汽缸得极限温度为121°C,如果达到这一温度,则应停机并排除故障。

每个排汽缸得最上部设有0880mm得大气安全门,它就是真空系统得安全保护措施。

当凝汽器循环水突然中断时,它能防止缸内蒸汽压力过高,保护排汽缸与凝汽器,大气安全门动作参数为0、门旷0、137Mpao

低压外缸提供向凝汽器排汽得通道。

在外缸得内部装有两个内缸,它将内缸得反作用力矩传递至基础上,并承受所有安装于外缸上部件得结构重量。

此外,低压外缸还必须承受真空负荷,因此需要具有足够得强度与刚度,使其不产生过大得变形,以避免影响动、静部分间得间隙。

#1与#2低压外缸结构基本相同,均为就是碳钢板得大型焊接件。

它们就是汽轮机本体中尺寸最大得部件。

为了减轻其重量,但又必须保证具有足够得真空条件下得刚度,上半采用了大、小弧构成得薄壁拱顶,端壁焊有撑管,下半为端壁与侧壁构成得长方形框式结构,在接近中分面处依赖与沿周边连续架座得以加强,在排汽接口处,沿纵向与横向焊上加强肋与撑管来增强刚性。

由于低压外缸得温度低,运行中得差胀引起得中心变化很小,因此,可采用非中分面得支撑方式,轴承座与外缸制成一体,轴承座与周边架座一起支撐于基础台板上。

低压外缸尺寸庞大,受加工与运输条件之限制,增加了两个垂直中分面,将外缸分成上下半各3块,在制造厂内组装后拆开装运,待至电厂现场后再拼装紧固。

两个低压缸由周边裙式座架与浇入基础得6个预埋固定板定位。

板得位置为:

#1与#2低压缸每端各有一个固定板布置在纵向中心线上,使汽缸横向定位,但允许沿轴向自由膨胀。

#1低压缸得中部两侧各有一个固定板布置在横向中心线上,使#1低压缸轴向定位,且允许汽缸横向自由膨胀,#1低压缸纵向固定板连线与中部横向固定板连线得交点,就成了整个静子部件得膨胀死点,竝沿纵向就是可移动得O低压部分得轴承座就是与压缸连成一体得,这种结构得特点,决定了本机组在运行时需要注意一个特性,就就是低压轴承座得轴承标高,将随着真空变化引起得低压缸变形而有所变化。

因而。

为确保运行稳定,保持良好得振动品质,排汽真空度应保持在规定得范围内。

在#1低压缸与中压缸之间设置有H形定中心梁。

在两个低压缸之间设置有推拉杆,它们将各缸沿轴向得膨胀联系在一起。

吊去外缸上半,即可检修低压缸得内部,在外缸下半内腔側壁上焊有人梯,便于人员进入进行安装检修。

外缸上半有4个人孔,每端各两个,可在不开缸得情况下进入缸内部检查。

两个排大气隔膜阀位于外缸上半得顶部。

正常运行时,阀得盖板被大气压紧,当凝汽器真空被破坏而超压时,蒸汽能冲开盖板,撕裂铅制隔膜向大气排放,保护低压缸安全。

低压外缸内装有#1内缸、#2内缸、进汽导流环、隔板套与排汽导流环。

外缸端壁中心孔处装有端汽封。

在上半缸汽封法兰面以上得端壁处设有窗口,以供现场作转子动平衡时,安装平衡螺塞用。

端壁上有孔,用以安装转子端部行程计(#2低压缸上),在机组初次启动或大修后,用来确定低压转子与汽缸得相对位置。

在外缸下半中段得左侧设有凸台与通孔,以供安装#1内缸金属温度热电偶用。

在外缸下半端部左側壁面设有排汽温度测点,而排汽压力得测点每端部有4个,左、右均有,压力信号测点探头深入至排汽口。

轴承得进、排油管与顶轴油系统设置在同一侧,而测量油温与轴承温度得接点则设置于机组得另一側。

#1低压内缸与进汽部分构成低压缸得高温区。

在其外壁用螺栓固定有低压缸隔热罩,以减少这部分得缸壁温差及热损耗。

在内缸中间装有进汽导流环,它构成了进汽通道并保护转子免受汽流直接冲刷。

在内缸两侧各装有隔板套与隔板,两側因抽汽点不同而不对称。

调阀端隔板套装有两级隔板,即第3~4级隔板,而第5级隔板亦直接装于内缸上。

#1内缸为碳钢焊接结构,除两端半环为锻件外,其余均为钢板。

在側板之间焊有撑杆,形成进汽与抽汽得腔室,以此来保证结构得刚性。

#1内缸进汽部分经连通管接头与低压进汽管相连接。

其截面由腰圆形逐渐变为圆形。

#1内缸进汽口与#2内缸得对中,连通管接头与外缸得对中,均借助于垂直方向得L型垫片配合,并利用垫片于安装时加以调整。

连接管接头穿过#2内缸与外缸处均采用不锈钢薄板焊接成得n形胀缩节连接,它能补偿相互间得胀差。

#1低压缸下半部得两抽汽口为对角布置,分别为低压2级后与4级后抽汽用,抽汽都导向低加。

抽汽经#2内缸引出,因两内缸温度不同而存在差胀,故连接处采用弾性密封环,以允许存在相对偏移。

弹性密封环上部设置有引导套筒,以便于安装。

#1内缸上、下两半在中分面用螺栓紧固。

在上半外圆两侧设有窗口,供拧紧内部中分面螺栓之用,装配后用盖板封死。

#'1内缸支撑于#2内缸下半得中分面上,并于进汽中心线上横向位置上设置定位销,于内缸得底部进汽中心线垂直位置上设偏心套筒定位销,在现场总装时调整后焊死,内缸顶部顶部则籍助于进汽口处4个凸肩及8个L型垫片来配合定位。

内缸下半底部设有进汽腔室疏水用得节流管塞,籍助压差用它来排放积水。

#1内缸下部两侧得端壁盖板,安装及检修时都要密切注意其密封垫片有否损坏,以防止蒸汽漏出。

#2低压内缸为碳钢焊接构件。

除半环为锻件外,其余均为钢板,侧板之间形成抽汽腔室,并用肋板加强。

#2内缸两端得环上装有两级隔板(第6级与第7级),#2低压内缸上半顶部有腰圆形窗户,与#1低压内缸进汽口相匹配。

下半底部有8个抽汽口。

近中心线成对角线布置得两孔就是#1内缸引出得第2级后与第4级后抽汽得抽汽口。

第5级后有两抽汽口,亦为对角布置,它们直接由#2内缸引出,供给水加热用。

#2内缸两端固定有排汽导流环。

它与外缸得锥形端壁结合,形成排汽阔压通道。

籍助于其阔压作用,可充分利用末级叶片得排汽速度,将速度能转换成压力能,从而提高汽轮机得效率。

排汽降温用喷水装置固定于排汽导流环出口得外缘上,在启动时,当转速达到600r/min时,自动投入喷水,直至机组带上15%负荷。

低压缸末几级处于湿蒸汽区,在次末级动叶顶部装有蜂窝式汽封,用以减少漏汽并排除次末级动叶甩出得水分,在末级隔板近汽側外缘有去湿勾,以收集动叶出口甩出得水滴,在排汽导流环得固定面上设有去湿槽道,用以排走末级静叶出口出得水分,从而减少末级动叶进口边得侵蚀。

内缸下半底部没有疏水用节流管塞,籍助压差排放积水。

#2内缸上、下两半在中分面用螺栓紧固,在上半外圆两侧设有窗户,供拧紧内部中分面螺栓之用,待装配后用盖板封死。

#2内缸籍助下半中分面法兰两侧之凸边支撑于外缸之凸台上,中间加有不锈钢调整垫片,沿进汽中心线横向位置为L型槽配合定位,顶部进汽口亦为桦槽配合定位,并设有调

整垫片,在内缸底部垂直中心位置设有偏心套筒定位销,在现场总装时调整后焊死,低压内、外缸对中。

1

//

低压缸

鈕I

2、低压转子

两个低压转子都就是双流对称结构。

虽然抽汽点不对称,但仍保证了通流部分得推力基本平衡。

两根低压转子各支撑与二径向轴承上,跨距为5740毫米。

装叶片得#1转子重量为65、5吨,#2转子重量为67、7吨。

两低压转子都为双流7级,前5级为鼓式,末两级采用盘式,这有效得减少了转子得重量。

在轮缘上制有側装纵树形叶根槽。

其结构及安装方法与中压转子相同。

低压末两级叶根槽为圆弧形,它保证叶片根部截面型线边缘不超出叶根范围,便于叶片安装。

各级之间装有隔板汽封,前5级叶顶部装有围带式汽封。

在第6级即次末级叶顶装有先进得蜂窝式汽封。

此外,在转子盘两端轴肩处装有前、后汽封,可防止大气漏入排汽腔室。

所有汽封均为平齿,转子上为相应得光滑柱面。

末二级之隔板具有板体,板体插入转子末二级转盘间,其内側装汽封,大大减少了漏汽面积。

在低压转子末级轮盘得外侧有凸肩,用以转子端部位移行程计得测量平面,在机组初始启动或大修后,供确定低压转子与汽缸得相对位移之用。

凸肩以下得斜面上有平衡塞孔,供现场动平衡用。

低压转子两端得联轴器与转子制成一体。

zz//

zzzz

J■

1

K\\\\\\\

llllikl

llll'N

/

/

/

/

IIIUHLiiir

£d

iii.fj

lll-Li

厂/////

a

1t

I

Q

o

Q

a

低压叶片通流图

 

3、隔板套

1)隔板得设计与特点

本机组得静叶片就是由带整体叶根与围带得型钢毛坯加工而成得,将叶根与围带一起焊接完后就形成一块隔板,此隔板在水平中分面被分成两半,经改进,静叶全部采用扭曲叶片以实现控制涡流型设计。

汽轮机各级隔板固定于隔板套上(低压有得固定于内缸上),隔板套再固定于汽缸上。

为了提供给水回热用蒸汽,汽缸需设置多级抽汽口,隔板套将汽缸分成相应得抽汽腔室。

采用隔板套结构能使汽缸得形状简单,以便于制造,并可提高其通用化程度。

此外,还可减少汽轮机起停与负荷变化时得温差与热应力。

其缺点就是加大了汽缸得径向尺寸且相应增大了中分面法兰得尺寸。

隔板套上装有多级隔板,因而承受了很大得压差。

2)低压隔板

低压缸隔板套除与相应内缸或外缸凹凸肩配合轴向定位外,也用支撐键支托于汽缸水平中分面上,由上、下垫片来保证其中心得高、低位置,并在隔板套得顶部与底部设有定位销,以确定中心得左右位置。

隔板套都为上、下半结构,中分面用长螺栓连接。

隔板套除了安装各级隔板外,还装有颈向汽封,它与动叶围带相配,以减少蒸汽沿叶片顶部得泄漏。

低压隔板套为碳钢铸件,在其与内缸凸肩得支撑面上均镶有13%得Cr不锈钢密封环,如用碳钢结合面则可能出现因锈蚀而咬死得现象。

7、

1)

汽轮机滑销系统滑销系统作用

汽轮机在启停机工况变化过程中,机组各部分将产生相应得膨胀及收缩。

如果机组得各部件不能自由得胀缩,不仅会在部件内产生极大得热应力,而且还会改变机组动静部分得相对位置。

这些都将威胁到机组得安全。

为此设置了滑销系统,其目得就是使机组各部件在温度变化时所产生得膨胀、收缩能合理地进行,滑销系统得设计就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机组得安全运行。

滑销系统布置

本机组得滑销系统主要由纵销、横销、立销、猫爪等组成。

机组两只落地轴承座得底部与轴承座台板之间沿机组中心线各有两个纵销,在每个轴承座底部得前后各一个。

滑销系统图

在每个低压外缸前后两端之中心线上,各有一块横向定位板,引导低压外缸作轴向膨胀而使中心保持不变。

在#1低压缸得进汽中心线两侧,各有一块轴向定位板,作为静子部分得“死点”。

即在运行时,#1低压缸得前端向调阀端膨胀,借助于定中心梁推动中压缸、

中轴承座、高压缸、前轴承座共同向调阀端膨胀。

而#1低压缸得后端向电机端膨胀,并借助于推拉装置,推动#2低压缸向电机端膨胀。

低压缸得横向、轴向定位板均固定于基础中,就是预埋件。

在低压缸轴承座底板得凹槽上装有L形垫片°安装时进行修配,以保证有适当得膨胀间隙(如图-50机组热胀情况)。

每个低压缸都由与外缸下半一体并向外伸出得连续支座支托,支座搁置于独立之台板上,台板浇灌于基础中。

支座由六个预埋在基础中固定板来定位:

#1与#2低压外缸得每端共设置4块横向定位板,以限制两个低压外缸得横向位置,但允许其轴向自由膨胀。

另在#1低压外缸进汽中心线两侧装有两块轴向定位板,以限制轴向位置,但允许其作横向自由膨胀。

横向、轴向定位板各自连线得交点就就是本机组静子热膨胀得死点。

定位板均与水泥基础浇灌在一起,有很好得刚性,从而保证了低压缸得横向与轴向定位。

(如图-52锚固板(定位板))

转子部件得支托与定位:

高压转子、中压转子、#1低压转子、中间轴、#2低压转子、发电机转子、励磁机转子之间均用法兰式刚性联轴器(除发电机、励磁机外,都采用与轴为一体得整体法兰)。

整个轴系用11个轴承支撑,其轴向位置由汽轮机推力轴承定位。

推力轴承置于中轴承座内,它就是汽轮机发电机轴系得相对

轴向定位点。

因静子部件膨胀与收缩时,中轴承座也相应作轴向移动,所以推力轴承也即转子得定位点亦随之移动。

颈向轴承承载相应转子得重量,且按轴系标高及联轴器得找中数据,在垂直方向上,将轴系调整成如“链垂线”。

在一定得部位尚有规定得错位,其目得就是保证热态时轴系成为光滑得连续曲线,联轴器只传递扭距,而无附加弯距,以保证轴系具有良好得振动特性。

8、轴承与轴承座

1)轴承设计特点

汽轮发电机组各轴承得型式确保不出现油膜振荡。

各轴承得设计失稳转速为额定转速125%以上,具有良好得抗干扰能力。

主轴承就是水平中分面得,不需吊转子就能够在水平、垂直方向进行调整,同时就是自对中心型得。

运行条件下,各轴承得回油温度不超过659。

轴承设计金属温度不超过90°C,但乌金材料允许在11O'C以

下长期运行。

轴承座上设置测量大轴弯曲,轴向位移、膨胀与胀差得监测装置。

在轴承座得适当位置上,装设测量轴X-Y两个方向得相对振动及轴承座得绝对振动得装置。

动压油膜润滑原理:

轴瓦得孔径较轴颈大些,静止时,轴颈位于轴瓦下部直接与轴瓦内表面接触,在轴瓦与轴颈之间形成了楔形间隙。

当转子开始转动时,轴颈与轴瓦之间会出现直接摩擦。

但就是,随着轴颈得转动,润滑油由于粘性而附着在轴得表面上,被带入轴颈与轴瓦之间得楔形间隙中。

随着转速得升高,被带入得油量增多,由于楔形间隙中油流得出口面积不断减少,所以油压不断升高,当这个压力增大到足以平衡转子对轴瓦得全部作用力时,轴颈被油膜托起,悬浮在油膜上转动,从而避免了金属直接摩擦,建立了液体摩擦。

3)机组轴承结构特点

#1低压转子得前轴承采用两瓦块(下半)可倾瓦轴承。

轴承外面得垫块为球面,轴承通过这些垫块调整中心,这种轴承不仅有良好得自位性能,而且能承受较大得载荷,运行稳定。

低压转子得另外三个轴承为圆筒轴承,能承受更大得负荷。

2>#5轴承(#1低压缸前轴承)

#5轴承

上半为圆柱形,下半为两块可倾瓦。

这种轴承稳定性比较好,轴承体上半部分为焊接结构,其下半部分有润滑油通道,润滑油通过垫块得通孔进入经轴承体下半通道及轴承体上半通由另一侧排出,下半两块可倾瓦均装有顶轴油孔与热电偶以测量轴承瓦块合金温度。

#6、#7、#8号轴承(1号低压缸后轴承,2号低压缸前后轴承)均为径向圆柱形轴承,润滑油通过轴承座与垫块之间通孔进入轴承,沿通道进入上半轴承体得进油槽,可靠地供油润滑。

进油槽并不延伸到轴承两端,部分润滑油经过轴承两端周向油槽得下部回油孔泄

到轴承座内。

轴承下半体装有热电偶测量轴承瓦块合金温度。

#6、#7、#8轴承

#9、#10轴承(发电机轴承)与#5轴承相似,上半为圆柱形,下半为

两块可倾瓦。

轴瓦与其定位销与下半轴承座绝缘,上半轴瓦与端盖之间也加设轴承绝缘顶块。

在冷态时上半轴瓦与绝缘顶块间留有

0、125〜0、38mm间隙,为轴瓦热态膨胀留有余地,下瓦得两块可

倾瓦均设有共启动用得对地绝缘得高压进油管及顶轴油楔,以降低盘车启动功率与防止在低速盘车启动时在轴颈处造成条状痕迹。

为防止轴电流,除轴瓦对端盖绝缘外,密封支座与端盖之间,都设有绝缘,外油挡盖上得油封环用超高分子聚乙烯制成,可避免在轴上磨出沟槽,同时亦具有绝缘性能。

发电机励端轴承、油密封及外油挡均具有双层式绝缘结构。

#9、#10轴承

密封瓦:

本发电机采用采用西屋引进技术双环双流式油密封系统

得先进设计。

其作用就是通过轴颈与环式密封瓦氢气侧与空气侧

之间得油流阻止了氢气得外溢。

双流即密封瓦得氢气侧与空气侧

各有独立得油路。

当两路密封油经过密封支座上各自得油道、进

入双流密封瓦中各自得油槽,平衡控制着氢侧进油系统使氢侧油

压与空侧油压维持均衡,于就是两路密封油就互不相上,各自从轴

颈表面分别流向氢侧与空侧,充分发挥了密封氢气得作用。

环式密

封瓦采用青铜合金瓦体,以利于消除端部漏磁得影响。

双环就是将

密封瓦一分为二,每个瓦得厚度减少了很多,瓦环与轴颈径向间隙

为0、28〜0、33mmo在轴颈上可以更加随意浮动,从而减少了对

轴颈得扰动。

另一方面由于油压大于氢压,使氢側得瓦环更加贴近

支座油槽得内壁,从而进一步减少氢側得回油量,固可适当放大瓦

在支座内得轴向间隙。

双环得正常轴向间隙为0.31〜0、38mm,

而单环只有0、19〜0、23rnni,因侧减少了碰磨轴颈得机会,有助于

安全运行。

6

-1-J

轴颈尺寸

轴瓦

轴瓦受

失稳转

设计轴

mm

形式

力面积

直径X宽度

cn?

MPa

r/min

度°C

对数

衰减

轴瓦

轴颈尺寸

mm

直径X宽

轴瓦形式

轴瓦受力面积cn?

比压MPa

失稳转速

r/min

设计轴瓦温度°C

对数衰减率

1

279、4X

279、4

可倾瓦

781

1、

08

>4500

90

0、58

2

330、2X

330、2

可倾瓦

1090

0、

77

>4500

90

0、58

3

330、2X

330、2

可倾瓦

1090

0、

92

>4500

90

0、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