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修辞学复习题副本2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2034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8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修辞学复习题副本2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汉语修辞学复习题副本2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汉语修辞学复习题副本2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汉语修辞学复习题副本2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汉语修辞学复习题副本2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汉语修辞学复习题副本2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7页
汉语修辞学复习题副本2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7页
汉语修辞学复习题副本2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7页
汉语修辞学复习题副本2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7页
汉语修辞学复习题副本2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7页
汉语修辞学复习题副本2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7页
汉语修辞学复习题副本2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7页
汉语修辞学复习题副本2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7页
汉语修辞学复习题副本2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7页
汉语修辞学复习题副本2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7页
汉语修辞学复习题副本2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7页
汉语修辞学复习题副本2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7页
汉语修辞学复习题副本2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7页
汉语修辞学复习题副本2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7页
汉语修辞学复习题副本2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7页
亲,该文档总共7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语修辞学复习题副本2DOC.docx

《汉语修辞学复习题副本2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修辞学复习题副本2DOC.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汉语修辞学复习题副本2DOC.docx

汉语修辞学复习题副本2DOC

一、填空题

1、我国修辞学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先秦两汉,古人就已经注意到了修辞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2、西晋陆机的《文赋》是一部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文学理论专著。

其中对修辞的方法、技巧也有较多的论述。

3、1932年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

4、语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个要素。

修辞和语言的三要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5、语言环境对语言表达具有制约作用。

6、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朴实、简洁有力、新鲜活泼、生动形象。

7、句子的格式简称句式。

8、散句是指结构不一致,形式参差的句子。

9、严格的对偶上下两联要具备以下条件:

意义相关,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词类相当,没有重字,平仄,协调。

10、叠用和一般句子比较有以下修辞特点:

整齐一致、集中突出、清晰醒目。

11、反问句的修辞作用,主要表现在比一般句式具有更强烈的语气和感情色彩。

12、先秦两汉在我国修辞学史上可以称作萌芽时期。

13、比喻就是人们平时说的“打比方”。

14、反问句又叫 反诘 句,它是用问句的形式表示 确定的意思。

15、四个音节的语音段落也称 “四字格” ,它两字一顿,整齐匀称,是人们喜闻乐道的一种语言格式。

16、同样的意思既可以用肯定句也可以用否定句。

一般说来,肯定句的语气比较直率明确,否定句的语气比较委婉灵活。

17、顶真就是上文的词语、句子用来作为下文的起头,前后首尾相连,上递下接。

南朝文学家沈约称之谓连珠。

18、1951年《人民日报》连载了吕叔湘、朱德熙的名著  《语法修辞讲话》。

19、现代汉语中,声调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类,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 仄声 。

20.宋代陈骙的《文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论述修辞的著作。

22.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创立了我国第一个科学而完备的修辞学体系。

23.修辞学是研究 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的科学。

24.语言环境包括社会时代、题旨情景、对象、场合、时间和话语的具体环境。

25.长句化短的方法主要有:

抽出修饰语、运用叠用句、合叙改分述。

26.修辞主体的修养主要包括思想品德 、生活积累  和  知识素养。

27.“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

”出自刘勰的《文心雕龙.议对》。

28.唐代文学家韩愈提出“惟陈言之务去”,即强调词语的新鲜活泼,这是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之一。

29.词语锤炼与运用的基本方法有:

精心挑选 、修饰点染 、巧妙配合。

30.成语具有意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 凝固性的特点。

31.借用成语原形,但感情色彩不一样,这种成语活用的方式叫 易色  。

32.成语活用的修辞作用有:

意蕴深厚、文字精炼、生动具体、风趣诙谐、新鲜别致、。

33.对偶从意义看,有正对、反对、和串对三种。

34.现代汉语的主要节奏倾向是  双音节化。

35.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的语音段落是“ 七音节 ”式。

36.四句一组的诗,第一句、第四句一韵,第二句、第三句一韵,中间两句被其他两句所环抱,这种押韵方式叫抱韵 。

37.“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这句运用了双重否定句句式。

38.大体上说来,平声 长而扬 ,仄声 短而抑。

39.韵文中的韵类似音乐中的再现,同一类的乐音在句中重复,可使语流具有一种回环美;平仄安排得当,声调平衡交替,声音显得错落有致,节奏分明,具有抑扬美。

40.运用比喻的要求是贴切、新颖、巧妙。

41.把物当作人来描述的修辞格叫  拟人 ;把人当作物或者把某种物当作其他物来描述的修辞格叫 拟物。

42.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构成的双关叫语义双关;利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条件构成的 双关叫  谐音双关。

43.根据拈词和拈体的组合关系,拈连可以分为:

主谓拈连和述宾拈连。

44.“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的修辞格为严式回文  。

45.人们如果巧妙地利用语境的某种特殊条件进行修辞活动,就能使语言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46.语境即语言环境。

宏观的语境指特定的社会和时代背景。

47.“她这个人清高自负,对那些衣着豪华、佩金戴银显得美轮美奂的‘贵夫人’,总是看不顺眼。

”句中用得不当的词语是“ 美轮美奂”。

48.上下联意义相承,表示连贯、递进、因果、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句叫串对。

49.“香浮鼻观煎茶熟,喜动眉间炼句成。

”作者是宋代的 陆游。

50.叠音又称 叠字,指相同字(音节)的重叠。

叠音是汉语语音修辞的重要手段。

51.“灵车队,万众心相随。

哭别总理心欲碎,八亿神州泪纷飞。

”这段解说词的押韵方式是  排韵。

52.“家书抵万金”的平仄情况是 平平仄仄平

5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年轻人交友要慎重。

做到既 善交友,又交善友。

54.汉语的句式从结构的角度,可以分成独词句、主谓句、非主谓句等句式。

55.同义词情味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词的附加意义所带的感情色彩、形象色彩和语体风格上。

56.修辞的变异形式大致可分为三个范畴:

逻辑范畴、风格范畴和语法范畴。

57.修辞学就是指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和技巧的一门学科。

58.同义的语言形式是指一些基本意思相仿而在修辞色彩上各有差别的语言形式。

59.语言里的专用词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书面语词汇和口语词汇。

60.修辞的变异形式大致可分为三个范畴,即逻辑范畴、风格范畴和语法范畴。

61.在汉语里,时态的语气词、时间副词和时间词都可以表示跟时间相干的概念。

62.虚词通过修辞、连接和附着三种主要方式,把各类实词、词组或句子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63.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但他们所表现的语气、情味、风格等修辞色彩往往不同,各有其适用的场合。

64.句子的格式简称句式。

65.整句和散句是从结构形式上对句子的一种分类。

66.整句是指结构相同或相近,形式整齐的句子。

67.整句主要有以下几类;对偶、排比、叠用。

68.对偶又称对仗,俗称对子,是指形式上对称均衡,意义上互相关联的两个句子或词组。

69.对偶从意义上可分为三种:

正对、反对、串对/流水对。

70.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句子、词组,可以说它是对偶的扩大和发展。

71.叠用是一些基本结构相同,并有意识地叠用某个或某些词语的句子、词组。

也有的把它与排比合成一类,称排叠。

72.短句是指句子的形体短,词语的数量少,结构比较简单的句子。

长句是指句子的形体长,词语的数量多,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73.短句的主要特点有:

明白易懂、感情色彩多样、实用性强。

74.长句的主要特点有:

信息丰富、气势充畅、脉络分明。

75.叠音的修辞作用有:

(1)语意鲜明突出,

(2)表情细致生动,(3)语音和谐流畅。

76.否定句中先后运用两个否定词的句子是双重否定句。

77.先提出问题,接着再把答案说出来,这种自问自答的句子叫设问句。

78.设问句的主要作用是引起对方注意思考。

79.叠音又称叠字,指相同字(音节)的重叠。

80.口语句的主要特点有:

(一)词语少、结构简单的句子相对较多;

(二)简略的句子相对较多;(三)关联词语相对较少;(四)语气词相对较多。

81.书面语句指主要以文字形式出现的句子,广泛用于各种语体。

82.按照正常顺序组成的句子叫顺装句,改变正常顺序的句子叫倒装句。

83.一般说来每个音节都要有元音作它的组成部分。

84.双音节化是现代汉语的主要节奏倾向。

85.押韵是指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最后一字运用韵母相同或相似的字,以便使得音调和谐优美。

86.押韵的常见方式有:

偶韵,即偶句押韵,隔句押韵。

排韵,即数句押一韵,或“一韵到底”。

87.双声指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叠韵指两个字的韵母或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

88.肯定句和否定句是就句子的语气说的。

89.书面语句有以下特点:

(一)长句子、结构复杂的句子相对比较多;

(二)整齐的句子相对比较多;(三)具有某些特殊句式;(四)关联词语相对比较多。

90.口语句是指主要以口头形式出现的句子,如日常会话、即兴发言等。

91.语言就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每种语言都有它自身的内部规律,即它的语音、(词汇)、(语法)的系统和规则。

92.修辞与逻辑从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看,两者既有(对应统一)的一面,又有(矛盾对立)的一面。

93.骈立四字格包括骈立的四音节熟语、(成语)和(复合词)。

94.修辞学就是指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和(技巧)的一门学科。

95.同义词用法上的差别,主要不幸在(词性)、构词能力和(语法功能)上。

96.构成警策性语句的方式,最常见的是(判断式)、描述式、(抒情式)三种类型。

97.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句式,跟文章的(思想内容)、文体风格和句子的(上下文)有密切关系。

98.同义的语言形式是指一些基本(意思)相仿而在(修辞色彩)上各有差别的语言形式。

99.语言里的专用词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书面语)词汇和(口语)词汇。

100.修辞既然是一门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和技巧的学科,就必然应以(语言要素本身)为主要研究对象。

101.同义词用法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词性)、构词能力和(语法功能)上。

102.汉语的句式从结构的角度,可以分成独词句、(主谓句)、(非主谓句)等句式。

103.比喻的运用原则是:

第一要(贴切);第二要(注意创新)。

104.西晋陆机的《文赋》,把文章分为十种文体,是一部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文学理论专著。

105.成语是我国民族语言的瑰宝,具有意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凝固性的特点。

106.双关可分为语义、谐音和对象双关三种。

107.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始创者,“辞达”与“言文”的结合是其修辞学说的重要内容。

108.韵是汉语诗歌的基本要素之一。

我国的古典诗歌中,从《诗经》起到后代的诗词没有不押韵的,可谓“无韵不成诗”。

109.借代常见的方式有:

部分代整体、具体代抽象、专称代泛称、特征代本体。

110.现代汉语的叠音主要有两类即:

相同语素或音节的重叠;词的重叠。

111.词语的色彩,一般是指词的口语色彩和书面语色彩。

112.“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所用的修辞手法是借代。

113.对联是一种典型的对偶性句。

排比是对偶的扩大和发展。

114.“气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强调的是修辞主体的“修养”。

115.《从今天起,“下岗”一词下岗了》这则新闻标题的成功之处在于词语的巧妙配合。

二、名词解释

1.修辞:

是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表现手段、方法,提高表达效果的一种活动。

2.双关:

借助于语境的条件,故意让语句表面上说的是一个意思,实际上说的是另一个意思,即所谓言在此而意彼。

后一个意思往往是主要的。

3.设问句:

先提出问题,接着再把答案说出来,这种自问自答的句子叫设问句。

4.叠音:

又称叠字,指相同字(音节)的重叠。

是汉语语音修辞的重要手段。

5.比喻:

是用某一种事物来说明与其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一另一种事物,主要有明喻、暗喻、借喻。

6.语境:

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具体环境,也可以叫言语环境。

具体地说语境就是指我们平时说话或写文章所具有的特定的对象,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一定的题旨,语言本身的具体环境,以及特定的社会、时代背景。

7.夸张:

为了启发听者或读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语来形容事物。

8.仿词:

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的某个语素或词,临时造出新的词语,这种修辞手法叫仿词

9.顶真:

上句结尾的词语做下句的开头,或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

首尾连续两次都用上,使相邻的语句、片断、章节首尾顶接,蝉联而下,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真

10.回文:

回文又叫回环是一种修辞格。

它是利用词语相同或基本相同而顺序不同的语句,来表现两种事物之间的关系。

11.句式:

一个句子必须按照一定的模式来组织,这个模式称为句式

12.反问句:

就是把答案藏在问题里,且答案是唯一的,也是肯定的(自问自答)

13.倒装句:

定义为了强调、突出等语的目的而颠倒原有语序的句式叫做倒装句

14.叠用:

叠用是一些基本结构相同,并有意识地叠用某个或某些词语的句子、词组。

是一种类似排比,但比排比自由的格式。

三、单选题

1.我国修辞学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 B ),古人就已经注意到了修辞现象,提出了自   己的见解。

A、商周时期       B、先秦两汉       C、魏晋时期       D、南北朝时期

2.“辞达而已矣。

”和“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的作者是(A)。

A孔子B.孟子C.庄子D.老子

3.我国第一部专门论述修辞的著作是(D)。

A、《文赋》       B、《文心雕龙》     C、《史通》        D、《文则》

4.我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是以(C  )的出版为标志的。

A、《现代汉语修辞学》 B、《语法修辞讲话》 C、《修辞学发凡》  D、《修辞概要》

5.“姓‘钱’不爱‘钱’的钱钟书。

”这一文章标题是利用了语言环境中的( C )因素来进行修辞的。

 

  A、情境          B、场合           C、对象           D、上下文

6.下列爱护草坪的说法中,比较有艺术性的是( D )。

 

 A、严禁践踏,违者重罚           B、请勿践踏草坪    C、请爱护草坪            D、足下留青

7.“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

”是强调文辞要(A  )。

 

 A、准确朴实       B、简洁有力       B、新鲜活泼       D、生动形象

8.文艺作品中,作家常常以多彩之笔,略加( B ),便能使描摹的人物更加细致传神,使思想感情的表达更加丰富饱满。

  

  A、精心挑选      B、修饰点染       C、巧妙配合       D、叙述描写

9.“让英雄流血不流泪。

”这个新闻标题运用的词语修辞方法是( B )。

  

 A、相同词语的配合         B、含有相同语素词语的配合    C、意义相同词语的配合       D、意义相近词语的配合

10.“西部招商切忌‘叶公好龙’。

”这个文章标题中成语的运用,使语言表达(A)。

 A、意蕴深厚       B、新鲜别致       C、文字精炼       D、风趣诙谐

11.一则新闻报道《商家开始度日如年》,说的是元旦尚未到来,已出现消费高峰,商家高兴地说:

这样的日子天天像过年。

这则新闻的标题运用了成语活用方式中的(A)。

  A、别指          B、易字           C、易色           D、谐音

12.从修辞角度看,下列词语运用不当的句子是( B )。

 A、他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赢得了一阵阵掌声。

    B、公安战士早就设下了陷阱,量他们也跑不了。

 C、您的光临,使寒舍蓬荜生辉。

 D、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他们两位来参加我们的晚会。

1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属于( B )。

  

 A、正对、宽对     B、串对、严对     C、反对、严对     D、串对、宽对

14.从修辞学的角度看,下列各句对长句和短句的理解正确的是(D  )。

 

 A、长句的表达效果优于短句。

 B、复句比单句长,所以复句是长句,单句是短句。

 C、长句多用于口语,短句多用于书面语言。

    D、句子的短和长是相对的,它们最大的区别是结构简单还是复杂。

15.下面各句,意思相近,句式不同,但语气最强烈的一句是(D  )。

 A、今天天气很好。

    B、今天天气不错。

      C、难道今天不是好天气吗?

        D、今天不能不说是个好天气。

16.“人家杭州龙井还没有开园,北京怎么满街都是龙井?

”这个反问句表示(D)。

 

 A、愤怒           B、感叹           C、责难           D、讽刺

17.下面对“书面语句”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A、整齐的句子相对口语句较多  B、关联词语相对口语句较少 C、语气词相对口语句较多     D、简略的句子相对口语句较多

18.下列句子后括号中的话是对倒装句修辞效果的说明。

不正确的是(D )。

 

 A、怎么啦,你?

(谓语前置,突出谓语,加强了疑问的语气,表示惊讶)

 B、还不睡?

几点了,都!

(状语后置,强调时间已经很晚了)

 C、繁漪 哦,十八年了,在这个家里,你看,妈老了吧?

(补语移前,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D、老北京见面常说:

吃了吗您?

(主语后置,用以强调主语)

19.现代汉语的主要节奏倾向是(B )。

 

 A、单音节化       B、双音节化       C、三音节化       D、四音节化

20.下列对语音段落和语法结构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A、四字音节的语法结构关系和语音停顿是完全一致的,没有例外。

 B、一般的句子中,存在着语法结构关系和语音顿歇不一致的地方。

 C、句子不可能完全是两字一顿,也存在着一字一顿,三字一顿乃至更多音节一顿的情况。

 D、句子中每一个“顿歇”,每一个节拍的时值大体相当,只是音节松紧的程度不一样。

21.“一石击起千层浪”的语音段落是(  C)。

 

 A、“2+2+1+2”式  B、“4+1+2”式     C、“2+2+2+1”式   D、“4+3”式

22.诗人贺敬之《回延安》开头: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这几节诗的押韵方式是(A  )。

A、随韵          B、抱韵           C、交韵           D、排韵

2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的平仄规律是( D )。

A、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平    B、仄仄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  C、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D、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24.“窈窕、参差、慢慢、纷纷”这些词语分别属于(  B)。

  

A.双声、叠韵、词的重叠、叠音词  B.叠韵、双声、词的重叠、叠音词

C.双声、叠韵、叠音词、词的重叠D.双声、词的重叠、叠韵、叠音词

25.在中国最早提出修辞格概念的是(C  )。

 

A、孔子           B、刘勰           C、唐钺          D、陈望道

26.“沙漠之舟——骆驼。

”这句运用的修辞格是(B)。

 

 A、明喻          B、暗喻           C、借喻          D、借代

27.下面哪一句用了比喻?

(  D)  

 A、“老虎团”的士兵嗷叫着冲了过来。

    B、流连期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C、陈秉正老人的手像小姑娘的手那样灵巧。

    D、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

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

28.下列各句中运用“借代”修辞方式的句子是(A  )。

A、散文这枝花,现在自然也和“文学树”上各个枝丫的花一样,都在盛开。

 B、那壮丽而奇妙的景色呀,犹如蓝天碧海之间的日出。

C、请顺便给我父亲带去十包“西湖”,一斤“龙井”。

 D、几棵老枣树,佝偻着腰,站在院墙外。

29.“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诗中运用的修辞格是( B)

A、比喻           B、拟人           C、拟物           D、对偶

30.下列各句中运用“拈连”修辞格的句子是(  D)。

A、青蛙唱着恋歌,嫩蒲的香味散在春晚的暖气里。

 B、心潮像海浪一样翻滚。

C、我喜欢还来不及,怎么会跟他生气呢?

 D、线儿缝在军衣上,情意缝进我心里。

31.文章“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语出自(A)。

A.《文心雕龙》B.《文则》C.《文选》D.《文赋》

32.我国最早提出“修辞格”这一名称的学者是(C)。

A.孔子B.刘勰C.唐铖D.陈望道

33.“孟蓓气得看瞪对面的辛小亮。

谁让她天生一副笑模样呢,像生气,又像笑。

”其中的“像……像……”属于(D)。

A.明喻B.暗喻C.表比较D.表不确定

34.“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属于比拟中的(C)。

A.无生命事物拟人化B.有生命事物人化C.把人拟作物D.反一物拟作另一物

35.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睛。

”中的“道是睛无却有睛”属于(B)。

A.语义双关B.谐音双关C.对象双关D.风景描写

36.“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属于( A)。

A.正对、严对B.正对、宽对C.反对、严对D.反对、宽对

37.“国破山河在”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D )。

A.平起平收B.平起仄收C.仄起平收D.仄起仄收

38.“玲珑、苗条、星星、看看”这些词语分别属于(C)。

A.双声、叠韵、词的重叠、叠音词B.叠韵、双声、词的重叠、叠音词

C.双声、叠韵、叠音词、词的重叠D.双声、词的重叠、叠韵、叠音词

39.针对某些调查组在茶叶上市时节以调查为名到茶农处“吃喝带”的现象,某报刊以“茶农怕来‘调茶组’”为标题写了一篇报道。

这一标题是利用语境因素中的( B )来提高表达效果的。

A、题旨情趣    B、话语的具体环境    C、时间           D、场合

40.台湾作家李乐薇的一篇散文《我的空中楼阁》写了他建在山上的小屋。

这里“空中楼阁”的选用,使成语修辞(   D   )。

   A、意蕴深厚       B、风趣诙谐       C、文字精炼       D、新鲜别致

41.《国际歌》“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中的“毒蛇猛兽”是喻体,其本体是( A )。

A、资本家         B、地主           C、帝国主义       D、贪官污吏

42.下列各句属于叠用的是( C)。

A、“白描”却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

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己。

(鲁迅《作文秘诀》)

B、……智慧得到启迪,灵魂变得高尚,襟怀更加宽广。

(姜卿《心存善良》)

C、群鼠已经扑上来了,有的撕鞋袜,有的啃脚趾,有的缘裤上蹿,咬腿肚子咬膝盖。

(刘征《鼠辈的变异》)

D、……更有甚者,干脆拉帮结伙,结党营私,搞阴谋诡计,夺官拉权。

(蒋元明《要做事,不要做官》)

43.“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悲哀,为子君,为自己。

”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D)。

A、偏正复句分句倒装,强调了表条件的分句。

B、偏正复句分句倒装,使假设复句的偏句和正句之间意义联系更紧密。

C、偏正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