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通过专家论证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82496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通过专家论证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通过专家论证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通过专家论证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通过专家论证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通过专家论证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通过专家论证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通过专家论证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通过专家论证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通过专家论证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通过专家论证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通过专家论证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通过专家论证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通过专家论证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通过专家论证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通过专家论证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通过专家论证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通过专家论证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通过专家论证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通过专家论证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通过专家论证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通过专家论证Word格式.docx

《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通过专家论证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通过专家论证Word格式.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通过专家论证Word格式.docx

一、施工总概述和总施工安排流程............................15

二、旋挖钻孔桩的施工方案....................................

三、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四、冠梁施工工艺..........................错误!

五、土方开挖方案..........................................15

六、锚索施工..............................................17

七、基坑降水方案..........................................20

八、施工监测方案..........................................21

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及措施.....................................22

一、工期分析..............................................22

二、施工进度措施..........................................23

第六章应急措施...............................................24

一、应急处置的原则........................................24

二、施工水电突发事件、紧急情况及风险分析和预防措施........24

三、土方开挖突发事件、紧急情况及风险分析和预防措施........25

四、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错误!

五、突发事件应急准备......................................27

六、应急材料准备..........................................29

第七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32

一、组织措施..............................................32

二、旋挖桩的质量控制......................错误!

第八章安全生产保证措施.......................................33

一、安全生产保证措施......................................33

二、安全生产制度..........................................33

三、安全措施..............................................34

第九章文明施工保证措施.......................................37

一、文明施工措施管理目标..................................37

二、场容场貌、文明建设保障措施............................37

宝星依力土方挖填及基坑支护

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项目概况

宝星依力总部(一期)项目场地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办,西与广深公路相邻,南与洲石路相接,宝星依力总部(一期)项目分为3个地块,分别为02、03与04地块。

02地块面积约16000m,±

0.00标高为19.50m,设二层地下室,负二层地下室底板标高-9.40(10.10);

03地块面积约6300m2,±

0.00标高为20.2m,设三层地下室,负三层地下室底板标高-13.50(6.70);

04地块面积约34000m2,±

0.00标高为20.2m,设三层地下室,负三层地下室底板标高-13.50(6.70)。

场地原始地貌属剥蚀残丘,现为一采石场。

现状地形受采石影响变化极大,总体上北高南低。

北部的02地块多为开山石料加工场与堆场,北侧见有一小鱼塘,地形起伏较大,标高29.00~19.00m。

中南部为现状采石坑,范围较大,涵盖03地块和04地块,坑壁中风化、微风化岩裸露,坡度较陡,采石坑底基本平坦,坑底标高-3.00m,坑底微风化岩直接裸露。

项目02地块位于场地北部,现状地形主要为开山石料堆场和加工厂,场地起伏较大,局部地段标高已底于地下室底板标高,需支护的地段为该地块的西北部,该地段基坑周边的现状地形标高19.00~20.00m,基坑开挖深度为10.6米(地下室底板厚度700mm),基坑底标高8.90m,需支护的地段长度约250米(见1-1、2-2、3-3剖面)。

该项目03、04地块位于场地南部,现状地形主要为采石坑,采石坑坑底标高为-3.00m左右,03、04地块负三层的地下室底板底标高[-14.70(5.50)]低8.5m左右,还需回填8.0左右的土石料。

03、04地块的东侧为原采石坑回填的土料,需进行喷射砼护面支护(见6-6剖面),需支护的地段长度约170m;

03、04地块2

的南侧为已有的采石坑坑壁,坑壁凹凸不平,距离建筑物的外墙较近(局部地段和地下室外墙重叠),为了安全起见,需进行修整和剥掉易掉落的石块后进行主动防护(见5-5剖面),需支护的地段长度约190m;

04地块的西北角(约60m,4-4剖面),现地面标高19.00~20.00m,基坑开挖深度为14米(地下室底板厚度700mm),基坑底标高5.50m。

二、编制依据

(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工程设计图纸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5)《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7)《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22:

2005)

(8)《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79-2009)

(9)《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96:

97)

(10)《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300-2001)

(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三、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1、建筑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根据钻探、坑探揭露及工程地质调查,场地覆盖层为人工填土层(Qml),基岩为青白口系银湖群(Qby)混合质变粒岩。

兹将各地层之野外特征按自上而下的顺序描述如下:

1人工填土层(Qml)

素填土①:

属人工堆填物,堆填时间超过10年。

灰褐、黄褐色,主要由石渣石粉及粘性土组成,局部含少量碎砖、角砾等建筑垃圾,未经分层碾压,但受车辆碾压有一定压实,均匀性局部较差,大多呈稍密状态、局部近期堆土

松散。

此层仅在02地块分布,厚度0.50~4.70m,层底标高15.67~28.08m。

2青白口系银湖群(Qby)混合质变粒岩②:

系中-新元古代的构造岩石地层,与福永片麻岩一起构成深圳地区最古老的岩石基底。

浅肉红色、灰色,风化后呈灰色、灰白、黄褐色,主要成分为石英、斜长石、黑云母等,含少量其它暗色蚀变矿物,中细粒花岗结构,致密块状构造。

受构造及混合岩化作用,节理裂隙发育,局部具绿泥石化等蚀变现象。

按风化程度划分为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微风化四带,本次勘察均有揭露:

(1)全风化混合质变粒岩②1:

灰褐、黄褐色,大部分矿物风化变质为高

岭土,岩体呈坚硬土状,用手易掰碎,遇水易软化崩解,无可塑性。

合金钻具钻进较容易,岩芯呈土柱状。

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33~46击,平均40击。

属于极破碎的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Ⅴ级。

此层仅在02地块西南侧分布,见于钻孔ZK16与ZK37中,钻孔揭露厚度

4.30~4.70m,层底标高11.63~12.42m。

(2)强风化混合质变粒岩②2:

灰褐、黄褐色,部分矿物风化变质,风化

裂隙发育,岩块用手可掰断,合金钻具可钻进,岩芯呈砂状夹碎块状。

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71~117击,平均91.6击。

属于破碎的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Ⅴ级。

此层在02地块分布,见于钻孔ZK5~ZK7、ZK11、ZK12、ZK16~ZK18及ZK37钻孔中,钻孔揭露厚度1.10~10.00m,岩面起伏较大,层底标高5.93~20.06m。

(3)中风化混合质变粒岩②3:

灰褐、肉红等色,部分矿物风化变质,节

理裂隙极发育,裂隙间充填深褐色铁质氧化物或次生蚀变矿物,岩石坚硬,岩块敲击声浊~较脆,用手难折断,金刚石钻具可钻进,岩芯以块状为主,个别短柱状。

岩芯采取率平均为65.6%,岩石质量指标RQD值平均11.3%。

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确定属极破碎~较破碎的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Ⅴ~Ⅳ级。

此层仅在02地块分布,02地块所有钻孔均遇见。

钻孔揭露厚度1.20~12.50m,平均5.62m,岩面起伏较大,最大坡度27°

,坡面多相对产出,相对较稳定;

层底标高2.22~23.90m,平均12.08m。

(4)微风化混合质变粒岩②4:

灰色、浅肉红色,除沿节理偶见铁质浸染

或次生蚀变矿物充填外,未见明显风化迹象,岩体较完整~完整,节理裂隙较发育,金刚石钻具可钻进,岩芯呈短柱状~长柱状。

钻孔岩芯采取率平均为83.7%,岩石质量指标RQD值平均为71.4%。

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确定属较完整~完整的坚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Ⅱ~Ⅰ级。

此层在场地普遍分布,厚度大、未钻穿。

钻孔揭露最大厚度19.42m。

2、地下水

勘察区第四系地层不发育、基岩埋藏浅,地下水按赋存条件划分为上层滞水与基岩裂隙水两类。

上层滞水赋存于场地人工填土、石粉堆孔隙及部分基岩风化带浅层裂隙中,在场地不具有统一水位,时有时无,分布不稳定。

主要受大气降水、鱼塘水渗漏及周边地下水渗流补给,分布范围有限且不稳定、水量贫乏。

勘察时仅02地块北侧个别钻孔遇见、水位波动及变幅大,雨季时多出现,枯水季节多消失,埋深一般在5~8m。

基岩裂隙水赋存于混合质变粒岩节理裂隙内,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其径流规律及涌水量大小受地质构造及节理裂隙控制。

本次勘察钻孔中未遇,现状采石坑深约19m亦未揭露。

在考虑地下水的不利作用、进行抗浮设计时,抗浮设防水位建议取设计室外地坪标高以下2.0m或按1956黄海高程取17.00m。

场地各地层透水性弱,环境类别属II类,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

第二章基坑支护设计概况

一、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本工程周边环境较为复杂,施工周期短,综合地质情况和周边环境以及相关工程经验分段对基坑进行支护。

基坑的分段支护方式如下所示,详细见施工设计图纸。

1、AB段(约58m)1-1剖面

AB段基坑设计深度为约为11.1m,采用锚杆和喷锚支护,锚杆深度为至上而下布置分为三个长度分别为HRB33522钢筋L=9M@2000mm三排、HRB33522钢筋

L=6M@2000mm一排、HRB33522钢筋L=3M@2000mmAB两排。

挂φ6.5@200×

200的钢筋网护面,喷C20细石砼100厚。

设计坡度1/0.3和1/0.5两个坡面,坡度可根据现场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下各设一条明沟排水。

2、BC段(约96m)2-2剖面

BC段基坑设计深度为11.1m。

采用锚杆和喷锚支护,锚杆深度为至上而下布置上为HRB33522钢筋L=3M@2000mm五排,挂φ6.5@200×

设计坡度1/0.3坡面,坡度可根据现场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

3、CD段(约100m)3-3剖面

CD段基坑设计深度为11.1m。

采用锚杆和喷锚支护,锚杆深度为至上而下布置分为两个长度分别为HRB33522钢筋L=9M@2000mm四排、HRB33522钢筋L=6M@2000mm三排。

设计坡度分为两个坡面为:

1/0.5和1/0.75两个坡面,坡度可根据现场条件进行适当的。

上下各设一条明沟排水调整。

4、DE段(约60m)4-4剖面

DE段基坑设计深度为14.5m。

采用锚杆和喷锚支护,锚杆深度为至上而下布置分为两个长度分别为HRB33522钢筋L=9M@2000mm五排、HRB33522钢筋L=6M@2000mm四排。

5、主动防护段(约190m)5-5剖面

主动防护段基坑设计深度为23m。

因为侧壁岩石扰动比较严重需打凿部分松动岩石块再采用2条16钢绳锚杆入岩3m,SO/2.2/50格栅网、DO/08/150钢绳网将整个侧面封闭。

设计放坡长度5.5~6.5m,坡度可根据现场条件进行适当的。

6、回填土方自然放坡段(约170m)6-6剖面

回填土方自然放坡段基坑设计深度为21.5m。

采用采用锚杆和喷锚支护,锚杆深度为至上而下平均分布为HRB33522钢筋L=2M短钉@2500mm、挂φ6.5@200×

设计放坡长度30m,坡度可根据现场条件进行适当的。

7、FG段(约50)7-7剖面

GH段基坑设计深度为3.4m。

采用放坡支护1/0.75面层喷C20细石砼100厚。

设计放坡长度2.55m,坡度可根据现场条件进行适当的。

二、基坑地下水治理

1、在基坑底修筑排水沟,尺寸300×

300,按3%坡度流向集水井中,排水沟采用M7.5水泥砂浆,MU10红砖砌筑,M10水泥砂浆抹面,抹面厚度≥10mm。

2、根据基坑内实际情况,布置一定数量的集水井,每50米设置一个,当水量大时适当增加。

尺寸1040×

1040×

950mm,用1:

2水泥砂浆、MU10红砖砌筑,M10水泥砂浆抹面,抹面厚度≥20mm。

3、距坑边1m范围内,地面喷射厚100的素砼,以作防水。

同时做好坡顶和坡脚的排水工作。

截水沟采用M7.5水泥砂浆,MU10红砖砌筑,M10水泥砂浆抹面,抹面厚度≥20mm。

4、6-6剖面设置泄水孔,泄水孔间距见防护大样图。

5、如下雨导致基坑内的水量较大,利用事先贮备的抽水泵24小时专人负责抽水,并注意天气预报情况。

6、基坑侧壁有透水点,可采用水玻璃浆液堵塞或采用排水管排泄。

第三章施工部署

一、项目班组组织和管理

1、施工管理机构

根据工程的特点,为了确保优质、高效、如期地完成工程,将组建强有力的项目管理班子,以项目经理为核心,对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进行整体部署和综合管理。

二、施工管理目标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难点,具体工程量,以及业主进度计划的要求,本公司要配备好各种资源,采用可靠的技术措施,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协调、监控,确保进度计划如期实现,我公司将充分发挥优势,利用成熟施工工艺和技术优势,科学地组织交叉流水作业,精心施工,严格履行合同,以一流的项目管理、一流的工程质量、一流的文明施工、一流的效率、一流的服务、确保实现如下目标:

1、质量管理目标

质量标准:

工程质量要求一次验收合格,并且严格按照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进行本工程的质量管理,按照设计图纸和国家现行有关施工规范、规程进行施工,按照有关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其它有关标准进行评定,按照有关验收规范进行验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资料收集,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在工程施工中,坚决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以风险控制为管理核心,以《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努力创建一流安全文明施工现场,实现以下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a)杜绝发生一般事故等级以上的伤亡事故;

b)不发生一般及以上施工机械设备损坏事故;

c)不发生火灾事故;

d)不发生负主要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

e)不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和重大坍塌事故;

f)不发生违章作业事故;

3、环境管理目标

严格执行深圳相关的环境保护条例,坚决杜绝一切不必要的环境破坏。

以保护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为核心,开展环保施工。

4、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现场按照“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国家、地方政府、建筑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

做到施工组织周密有序,区域功能齐全,现场整洁,道路平坦,排水畅通,机械设备完好,技术资料完整,工艺美观,物料堆放有序,安全防护设施标准化,作业行为规范化,实现达标要求,创一流文明施工现场。

5、工程成本控制目标

本公司要树立工程的全局观念,通过优秀的人才、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工艺、科学的策划和布署,有效地组织、管理、协调和控制,使工程成本和造价得到最为有效地控制;

本公司及其它相关方共同努力,提出行之有效的合理化建议和施工方案,加强“过程”、“程序”和“环节”控制,追求“过程精品”。

三、施工准备工作

1、召开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交底会议,强调施工质量的重要性增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技术要求。

2、对各种材料和设备进场进行事先检查,对所需要的设备、机械、工具进行调试、保养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运转。

四、施工机械配备和劳动力组织

1、土方开挖施工机械配备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配备表

2、基坑边坡支护施工机械配备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配备表

3、土石方开挖施工劳动力配备

4、基坑支护施工劳动力配备

5、主要材料、构件用量计划

该项目位于市区,材料运输方便,我方将主要材料实行按需采购,统一存放,按计划使用,做到既满足使用,又尽量减少库存。

五、施工临时用水管线敷设

本工程用水包括施工用水、施工机械用水、施工现场生活用水、消防用水等方面组成。

施工用水中除基坑坡面面层喷射混凝土外的所有混凝土均采用商品混凝土,故施工用水量不大。

可以从采石场从的水源接驳点采用DN50供水管接至基坑施工现场。

六、临时施工用电方案

1、电源进线,确定配电总用电量

施工临时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施工现场总用电量是施工动力用电和照明用两部分之和。

施工临时用电采用三相五线,TN-S系统,施工现场总用电量是施工动力用电和照明用两部分之和采用75平方。

2、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2.1制定安全用电责任制,做好施工用电安全技术交底。

2.2按TN-S系统设计要求设置保护接零系统,实施三相五线制,杜绝疏漏。

所有接零地处必须保证可靠的电气连接。

保护线PE必须采用绿/黄双色线。

严格与相线,工作零线相区别,严禁混用。

2.3设置总配电室,门向外开,配锁,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2.3.1各级配电箱、开关箱应有防雨措施,加门锁,并有专人负责。

安装位置周围不得有杂物,便于操作。

2.3.2配电装置的上端距天棚不小于0.5m。

2.3.3配电(箱)(盘)正面的操作通道宽度,单列布置不小于1.5m,双列布置不小于2m。

2.4配电屏(盘)后的维修通道宽度不小不于0.8m(个别地点有建筑物结构凸出的部分,则此点通道宽度可不小于0.6m)。

2.5配电箱、开关箱在使用过程中的操作顺序。

送电操作:

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用电设备。

停电操作:

用电设备→开关箱→分配电箱→总配电箱。

2.6各种电器应安装在绝缘电器安装板上。

电器及熔断器的熔丝规格必须与电流量相一致。

2.7各级配电箱必须固定设置,配电箱,开关箱应统一编号,喷上电气标志与施工单位名称。

箱底距地面不小于1.3m。

2.8配电箱或配电线路维修时,应悬挂停电标志牌,停送电必须由专业电工负责。

2.9设备与开关电箱间距不大于3m,与配电箱间距不大于30m。

各级开关箱应装漏电保护器,单机所使用的漏电保护开关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特别潮湿场所,以及振动器、潜水泵及各种手持电动工具应选用15mA漏电动作电流的防溅型产品。

2.10作防雷接地电气设备,必须同时作重复接地,同一台电气设备的重复接地与防雷接地可使用并联于基础防雷接地网,所有接地电阻值≤4Ω。

2.11保护零线的截面应不小于工作零线的截面,同时必须满足机械强度要求,保护零线不得装设开关或熔断器。

2.12与电气设备相连接的保护零线应为截面不小于2.5mm2的绝缘多股铜线,保护零线的统一标志为绿/黄双色。

在任何情况下不准使用绿/黄双色线作负荷线。

2.13正常情况时,下列电气设备不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应作保护接零:

2.13.1电机、变压器、电器、照明器具,手持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

2.13.2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件;

2.13.3配电屏(箱)与控制屏的金属框架;

2.13.4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需设一组重复接地装置;

2.14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箱处作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线路的中间处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

2.15总配电箱,应装设隔离开关和分路隔离开关,总熔断器和分路熔断器(或总自动开关与分路自动开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