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制度汇编.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2798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管理制度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设备管理制度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设备管理制度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设备管理制度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设备管理制度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设备管理制度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设备管理制度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设备管理制度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设备管理制度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设备管理制度汇编.docx

《设备管理制度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管理制度汇编.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设备管理制度汇编.docx

设备管理制度汇编

 

设备管理制度汇编

 

编制:

设备科

审核:

批准:

日期:

 

设备管理规定

1.设备管理的对象

用于生产的机器、工艺设备、动力设备、起重运输设备、仪器仪表。

2.设备管理的任务

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通过管理、技术、经济、组织措施,逐步实现对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投运、使用、维修、改造、更新和报废全过程进行综合管理,保持设备完好,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以达到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设备综合效能最高的目标。

3.管理内容

3.1设备分级管理

3.1.1依据本公司生产实际,将设备划分为关键设备,重要设备和一般设备,用于生产管理中。

3.1.2.关键设备是指在生产中直接影响生产过程进行并决定生产能力、直接影响产品出厂的设备。

设备技术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一、设备技术资料、技术档案是管好、用好、修好设备的依据,也是反映企业设备技术状况和设备经济效益的体现。

设备技术资料、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工作。

二、设备科在办完设备验收手续移交使用时,必须按照规定逐台统一编号,建立设备卡片和台帐;建立设备档案,要做到随机附件和技术资料齐全;每年进行复查核实,做到帐帐相符,帐、物、卡相符。

三、设备技术档案、设备管理记录包括:

设备的技术档案:

1、主要设备的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和图纸。

2、设备购置、更新改造、设备修理档案、修理项目的论证报告,技术协议和合同。

3、设备使用说明书、维修手册、配件目录、出厂合格证、装箱单等。

4、设备验收记录。

5、设备安装、调试和试运行记录。

6、设备调拨、售出记录。

7、设备事故记录、调查报告、处理结果。

设备的管理记录:

1、设备的运转(运行)记录。

2、设备运转(运行)档案。

3、设备状态监测记录。

4、设备管理检查评比记录。

5、设备管理活动记录。

6、设备维修保养计划及相关记录。

7、非标机械加工计划及相关记录。

建立和及时维护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定期审查汇总设备报表并进行分析,做到及时发现问题。

主要包括:

1、设备基础数据库。

2、设备运转记录数据库。

3、设备维修记录数据库。

4、设备状态监测记录数据库。

5、设备润滑检测及换油数据库。

四、要根据设备技术资料、档案材料的管理要求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要有一名专职或兼职的设备资料员,负责设备技术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2、设备科建立的设备运行档案包括:

(1)动、静设备台帐和静密封点台帐。

(2)主要设备要建立设备技术档案和设备缺陷记录。

(3)锅炉及压力容器档案:

按国家劳动部颁发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检查规程建立。

(5)设备考核指标记录:

包括设备完好率综合指标原始记录。

(6)检修资料:

包括检修规程,重大检修方案、设备检修试验与技术鉴定记录、大检修变更记录、各种检修计划、检修记录和设备检修验收记录等。

(7)主要设备事故记录。

3、设备资料员要经常深入班组,检查核实各项记录,及时纠正资料录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设备封存与报废管理制度

一、设备封存的定义:

因生产任务不足等原因,设备停用半年及以上应进行封存,并按规定办理封存手续,按类分清技术状况并登记造册,封存设备要有明显的标志。

二、设备封存前要进行一次全面维护,并采取防尘、防锈蚀、防潮措施,指定专人保管、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

三、所有封存或其他原因闲置2年以上不用的设备企业应积极进行处理,如有需要可报请有关部门协助处理。

四、机械动力设备及仪器仪表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报废更新:

(1)经多次大修,修后技术性能不能满足使用或工艺要求,无法保证产品质量的;

(2)设备破损不严重,但技术性能落后,效率太低,经济效果差的;

(3)经大修后虽能恢复技术性能,但大修费用超过原值60%;

(4)耗能超过原机标准60%,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安全与健康,进行改造又不经济的。

(5)设备启用超过使用年限,零部件磨损严重、原出厂厂家设备已改型,无配件可配设备,可申请报废。

(6)上级主管部门批示淘汰的设备。

五、各单位报废设备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上交指定地点,上交设备应保持完整无缺。

六、因生产要求需长期停用的设备或技术改造替换下来的设备,不符合报废条件的,申请设备封存。

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

一、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具有相应培训资质的单位进行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二、设备操作人员在独立使用设备前,必须对其进行设备的结构、性能、技术规范、维护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等技术理论教育及实际操作技能培训。

经考试合格发给设备操作证,方可持证独立操作。

三、设备使用和维护必须实行包机制,要做到台台设备、条条管线、个个阀门、块块仪表有人负责。

四、设备操作人员对所使用的设备,要做到“四懂”、“三会”。

“四懂”即:

懂性能、懂用途、懂结构、懂原理。

“三会”即:

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五、设备操作人员具体应做好下列工作:

(1)、严格遵守设备操作、使用和维护规程。

做到启动前认真准备,启动中反复检查,运行中搞好调整,停车后妥善处理。

认真执行操作指标,保证不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设备。

必须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

定时消除脏、松、缺、乱、漏等缺陷,认真填写《设备运转记录》、《岗位巡回检查记录》和《设备维护记录》等。

(2)、认真执行设备润滑制度,搞好设备润滑,坚持做到“五定”、“三过滤”,并做好记录。

(3)、及时做好设备的切换工作。

对备用设备每天定时盘车180度,做到随时可以开动投用。

做好防冻、清洁和防腐工作,对本岗封存、闲置的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

(4)、保持本岗位及分担区的设备、管道、仪表盘的油漆保温完整,地面清洁。

加强对静密封点管理,消除跑、冒、滴、漏,降低装置泄漏率,搞好环境卫生,做到文明生产。

(5)、操作人员发现有不正常情况,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反映,在紧急情况下,按有关规程采取果断措施或立即停车,并上报或通知班长及有关岗位。

不弄清原因,不排除故障不得盲目开车。

设备检、维修管理制度

一、设备检、维修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是保证全公司正常生产的重要措施,按计划和检修规程实施检修是公司设备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设备检修要严格遵守检修规程,尽量缩短检修时间,做到优质、高效、安全、文明检修。

二、设备修理一般分为大修理、项目修理和小修:

1、大修:

设备的大修理是计划修理工作中工作量最大的一种修理。

在大修时,要对被修理设备进行全部解体,修理基准件,修复或更换全部磨损件,同时修理、修整电气部分以及外表翻新,从而全面消除设备修理前存在的缺陷,恢复设备原有的精度、性能和效率。

2、项目修理:

根据设备的技术状态,对设备精度、功能达不到工艺要求的某些项目按需要进行针对性修理。

修理时一般要部分解体、修复或更换磨损机件。

3、小修:

设备的小修理是按定期维修规定的内容或针对日常点检和定期检查发现的问题,部分拆卸零部件进行检查、修整、更换或修复少量磨损件;同时通过检查、调整、紧固机件等技术手段,恢复设备使用性能。

三、设备科根据设备的实际技术状况编制检修计划,检修计划提出时,应同时提出配件、备品、材料、工器具计划。

四、装置的运行周期和停工检修工期由公司统一安排。

五、设备科根据公司批准的年度检维修计划,每月编制、上报本单位具体的设备维修计划,视生产实际情况组织实施,并登记《设备检维修费用台帐》,随《设备技术月报》上报。

六、设备修理工作应严格遵守修理规程,加强修理现场的管理,做到“两不见天,三不落地”。

执行修理技术标准,缩短修理周期。

七、检修施工规定

1、装置停工检修前,检修工作要达到“六落实”。

即:

计划项目落实,图纸资料落实,物资落实,施工力量落实,施工机具落实,质量安全措施落实。

2、在检修前一天将所需材料、配件运到检修现场。

3、检修施工队伍由各单位推荐,并报公司生产运行部进行审批。

4、各单位要成立检修组织机构。

八、检修工程质量的检查验收,由设备科对隐蔽项目或中间关键工序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进行,否则不许继续施工。

九、检修设备前,检修维修人员必须签办好检修工作票;开工前维修人员和生产操作人员要确认安全措施(包括切断电源、关好出入口阀门、泄压、吹扫等)。

十、设备检修要有检修记录。

大修要有齐全的交工资料,包括:

检修方案、检修记录、验收记录、试车和技术鉴定等。

主要设备验收记录要由设备、施工和使用部门三方签字。

设备的备品备件管理制度

为加强备品备件管理,应建立健全备品备件管理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理顺备品配件全过程管理中的各环节的关系和责任,以保证备品配件的及时供应并降低库存。

一、配件到货后,由物资供应部门组织有关专业管理部门人员验收入库。

二、备品备件的定额管理是备品备件工作的基础,它包括消耗定额和储备定额。

储备定额的编制要以消耗定额为依据,必须认真做好,按既能保证设备的正常生产、维修使用,满足设备安、稳、长、满、优运行的实际需要,又不造成超储和积压的原则,编制备品备件的消耗定额和储备定额。

并每年修改补充一次,新增设备的配件消耗、储备定额也要在调整定额时补充进去。

三、备品备件库存管理:

备件库的管理要正规化、科学化、要制订严格的验收入库、保管、发放的规章制度以及备品备件入库的验收手续,入库备件要有产品合格证,对材质要求比较严格的备件要有材质化验分析单,库存备件要定期进行抽检和复检、以确保备件质量。

四、对存放时间过长又无合格证的备件,需经技术鉴定后方可发放,对淘汰设备的备件、质量低劣以及年久锈蚀严重的备件,应及时认真处理。

五、在做好配件管理的同时,要做到配件的正确使用、正确安装、正确维护和保养,对关键配件的非正常损坏根据“四不放过”的原则,查清原因,写出分析报告,妥善处理。

六、积极采用先进的修理工艺开展配件的修复工作,配件的修复要做到经济上合算,质量上有保证。

压力容器管理规定

1.部门职责

1.1压力容器的主管部门,要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各上级部门制定的法规,做好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1.2负责编制压力容器年度检验计划,安排落实好压力容器的年检工作。

1.3负责压力容器检修、竣工验收及试车工作。

1.4监督、检查压力容器的运行、维护和安全装置校验情况。

1.5负责压力容器的登记、办证,建档及技术资料的管理和统计上报工作。

1.6参加压力容器事故调查分析,并按规定上报。

2生产车间职责

2.1生产车间是压力容器的使用部门,负责压力容器的使用、维修、检查、检验等具体工作。

2.2必须对每台容器进行登记,编号,建立设备档案。

档案应包括:

登记卡片、检修记录、检查记录、理化检验报等。

2.3应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容器的技术性能,制定容器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安全操作规程或工艺操作规程中应包括:

a、容器的操作工艺指标(含最高工作压力,最高或最低工作温度)。

b、容器的操作方法(含开停车的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c、容器运行中,应重点检查的项目和部位,以及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和防止措施。

d、容器停用时的封存和保养方法。

2.4不得任意修改原设计所规定的工艺条件,严禁超温、超压运行。

4.5压力容器发生下列异常现象之一时,操作人员有权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或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a、容器工作压力,介质温度或壁温超过许用值,采取各种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b.容器的主要受压元件,发生裂缝、鼓包、变形、泄漏等缺陷,危及安全。

c.安全附件失效。

d.接管、紧固件损坏,难以保证安全运行。

e.发生火灾且直接威胁到容器安全运行。

f.压力容器与管道发生严重振动,危及安全运行。

4.6.压力容器内部有压力时,不得对主要受压元件进行任何修理和紧固工作。

3.容器的检验

3.1.必须按《规程》规定,定期对容器进行检查、检验。

3.2.有关人员进内检查应采用电源电压不超过36V的低压防爆灯,容器外部必须有人监护。

检查仪器和修理工具的电压超过36V时,必须采用绝缘良好的软线和有可靠的接地。

3.4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容器不准使用:

a.停止使用一年以上未重新检验、试压的。

b.由外单位拆卸调入或自行选找未经技术鉴定的。

c.改变或修理容器主体结构而影响强度的。

d.更换容器衬里的。

e.设备安全状况不清的。

3.4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要保持齐全、灵敏、可靠。

其附件包括:

安全阀,爆破片、压力表、液面计、温度计及切断阀等。

安全附件的安装、维护、定期校验、完好标准等技术要求。

按照《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七章规定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