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82802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9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文档格式.docx

《第三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文档格式.docx

(板书:

1厘米=10毫米)

2、认识1分米。

(1)、猜测。

后来,孙悟空又把金箍棒变长了,变到10厘米长了,你认为现在的金箍棒有多长?

把它在练习纸画下来。

拿出直尺,验证一下,你刚才猜的怎么样?

同桌互相说说。

(3)班内交流,认识1分米。

谁愿意说说10厘米到底有多长?

(引教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0厘米,认识10厘米就是1分米。

板书:

1分米=10厘米)

(4)巩固对1分米的认识。

同学们想一想或观察一下周围的物体,哪些物体的长度(厚、高、宽)约是1分米呢?

(学生交流)请同学们学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课后拓展案:

1、必做题:

课本第38、39页4题、5题、6题。

2、选做题:

课本第39页7题、8题。

板书设计:

金箍棒的变化

—分米、毫米的认识

分米、厘米、毫米

10毫米=1厘米

10厘米=1分米

10分米=1米

个别辅导:

第二课时练习课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练习课。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巩固对1分米、1毫米长度的体会,并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2、巩固分米、毫米、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能估测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长度,会进行简单的测量,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练习的过程中,体会并掌握记忆长度单位及其他长度的方法。

2、体会并掌握“观察——发现——归纳”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意识到粗心的严重性,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2、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3、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回顾长度单位

同学们,上节课,孙悟空帮助我们学习了一些新的知识。

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你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吗?

它们都用哪些字母表示呢?

板书(毫米厘米分米米)

mmcmdmm

2、用手势比划并交流记忆方法。

这些长度单位都有多长呢?

老师说长度单位,你用手来比划,看谁表示的又快又准。

记得这么准,你是怎么记住的呢?

同学们这种借助身边事物来帮助记忆的方法很好,我们还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记其他的长度,比如

3、相邻两个单位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

师板书(毫米厘米分米米)

mmcmdmm

101010

二、综合练习

1、八戒的日记(单位的选择运用)

师:

听说孙悟空帮助我们学数学,猪八戒也来凑热闹,他呀,还写了一篇日记呢,想看吗?

大家看(电脑显示)自己先读一读。

3月8日星期二晴

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起来,

拿起13毫米长的牙刷刷牙,然后洗脸吃

饭。

接着走了200米远的路来到学

校,坐在5米高的凳子上,拿出15厘米

长的铅笔和5厘米厚的练习本,开始做练

习。

老师发现有的同学一直在笑,为什么笑呢?

他发现八戒日记中好多长度单位用的都不准确,我们帮助八戒改过来,好吗?

(5毫米有多长?

就这么长。

教师随着出示练习本)

改到这里,你想对八戒说点什么吗?

(太粗心、做题不能马马虎虎、要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否则会闹笑话的)

那我们以后可不能像八戒一样。

2、过关测试题

故事连接:

八戒闹了这个笑话之后,很不好意思。

于是,他又去找他的师傅唐僧,虚心学习长度单位的知识。

苦学了10天后,这天师傅给他出了3关测试题。

同学们也能闯过这三关吗?

(1)第一关:

操作关

说一说

测一测

同桌两人合作,对指定的物品先估一估,再量一量,然后把结果记录在准备的表格中。

谁先来汇报你测量的结果?

想一想

(2)第二关:

换算、计算关

换算

从这三个题目,尤其是第6题,体会同一物体的长度,可以有不同的表示方法。

比较计算

这一关由学生独立完成,同位两个换过来,找一名同学读,全对的举手。

错的同学马上改正,做对的同学和同位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学习数学,我们不能只限于会做题,还要善于观察发现,总结规律,用规律指导我们后面的学习。

同学们观察1、2题,有什么特点?

(单位统一)那我们就直接怎样?

再观察3、4题,又有什么特点?

(单位不统一)我们应该怎么办?

(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计算)

你能像刚才那样,总结出第二题有什么规律吗?

生:

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比较。

300分米○300厘米还用转化吗?

数字相同,只比较单位就可以了。

(3)第三关:

应用关

第三关呢,师傅让八戒量一间房子的长和宽,八戒一听,这太简单了,可师傅又说了,不能用尺量。

同学们想一想,让你量这间房子的长和宽,你会怎样量?

一坨一坨的量

用步量

这位同学和八戒想到一块儿了。

大家看:

八戒一步的长度大约是8分米,有一间房子,房子的长八戒走了10步,宽走了5步,你能知道这间房子的长和宽大约各有多长吗?

学生读完后教师电脑演示。

独立完成、订正。

五、课堂小测试

1、填一填

1千米=()米

1米=()分米

38米+54米=()米

1米-6分米=()分米

50毫米-4厘米=()厘米

8千米=()米+()米

2、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或数

小明身高138(),他的大拇指宽约(),手腕一圈长约12()

小兔子身长4(),尾巴长约7()。

一只七星瓢虫的长度大约是5()。

从沙河到莱州的长度大约是25(),坐客车大约半个小时能到达。

学校教学楼高约()米。

3、想一想,你完成了会更聪明?

50分米长的绳子,剪成10分米长的小段,需要剪几次?

一米长的绳子,剪成1分米长的小段,几次可以剪完?

如果剪成1厘米长的小段,要剪多少次?

你发现了什么?

六、拓展知识: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接触了这么多的长度单位,都来自生活,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长度单位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世界之窗”来欣赏一下世界之最吧。

(结合自主练习第11题,电脑演示配有图片、音乐的世界之最)

信息窗2比本领

第1课时——千米的认识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千米慨念的建立。

教具学具:

米尺、多媒体及课件一套。

课前活动:

量出到l00米的实践活动,量出1米的距离,走一走有多少步,从新贾桥沿方塔街走到华联,再到娱乐中心,沿操场走1圈(200米),看看用了多少时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前几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在操场上进行了测量。

下面请同学们边看屏幕,边想:

我们是用哪个长度单位测量100米的?

(米)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计量长度的单位?

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

米分米厘米毫米

1米等于多少分米?

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

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谁能比划一下1米的长度?

一起比划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3.说出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1)测量铅笔的长度。

(厘米)

(2)测量硬币的厚度。

(毫米)

(3)测量课桌的高。

(分米)

(4)测量教室的长。

师:

如果要测量常熟到苏州的距离,可以选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个单位来测量呢?

用米测量太麻烦了。

常熟到苏州的距离比较远,而米这个单位较短。

那用什么单位呢?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长度单位家族里的新朋友:

千米(板书课题:

千米的认识)。

学习千米的认识,你们最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

提出学习目标:

1.千米的实际长度,并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2.千米的应用。

二、认识1千米的实际长度

那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1.师:

老师手里拿的米尺是1米长,用这把米尺连续量几次是1000米?

(板书:

1000米)

1000米用我们今天所学的千米作单位就是1千米。

1千米)

用米尺量1000次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2.请看屏幕:

上次我们量出了100米的长度,几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板书:

10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3.(屏幕显示)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200米,沿操场(一圈200米)走()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沿操场(一圈200米)走5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想一想:

我们沿操场走一圆大约用了几分钟?

(3分钟)

那么沿这操场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约要几分钟?

(15分钟)。

走15分钟的路程,长约1千米。

小结:

1千米=1000米

1千米等于1000米,听起来不容易区分,语文课上朗读讲究抑扬顿挫,谁能巧用停顿,把千米和米区分开来,使人一听就明白。

l(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

指导读:

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

千米也称公里,在上面的板书上添上(公里),有时也用Km表示。

5.我们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千米和米之间怎样换算呢?

下面请同学们自学71页例1和例2,重点看一看是怎么想的。

完成71页做一做1,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三、千米的应用

现在我们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那千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

(屏幕显示)请看老师星期天在常熟到苏州的路上拍摄的一些镜头,请你仔细观察,哪些地方有"

千米"

?

1.公路边的里程碑

2.指路标志

3.限速标志

4.摩托车的速度表

随着学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别出示图片。

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

练习:

72页2把每小时行的路程和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线连起来。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千米的认识,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了解了千米的用途。

现在请你估计一下,从校门口出发到什么地方大约是4千米?

谁能用比较科学的办法证实?

生:

利用摩托车的里程表测量、走一走是否15分钟。

还可以这样证实:

(结合屏幕)

(1)量出1米的距离,走一走,有多少步?

(1米有2步)

(2)算一算,1千米有多少步?

(1000米有2000步)

1千米,我们大约走2000步。

我们可以从校门口出发数出200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与你刚才的估计是否相符?

五、巩固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汽车每小时行40米。

电线杆高6千米。

小李身高135厘米。

飞机每小时飞行1800千米。

教室黑板长3分米。

一支铅笔长2千米。

2.72页3、4。

3.综合练习。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7个官兵方阵和25个车辆方阵共长2______。

(千米)

1万多名官兵过检阅区时每步都走75______(厘米),踢腿高度都是30______。

你知道阅兵式上的官兵为什么走得这么整齐吗?

在阅兵村,他们平均每天要走3亿___(千米)整个训练过程,他们平均每人走了10000多_______(千米)

辛勤的汗水、刻苦的训练换来了祖国的荣誉。

|

六、今天我们学习了千米的认识,同学们学得很好。

学校组织同学秋游,现在想请小朋友们帮助设计一条路线,要求:

1.从学校出发到游玩的最后一处景点之间的路程不超过10千米;

2.游玩的景点要尽可能多。

四人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一组设计得最好。

(图略)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千米=1000米。

通过学生练习长度单位的使用,进一步加深千米的感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解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1、自主练习第1题。

(1)同桌交流。

(2)教师说长度,学生用手势表示。

要求:

速度要快而且要准确。

2、自主练习第2题。

(先猜单位再量一量)

量一量1元钱硬币的厚度是( 

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度是 

( 

量一量课桌的高度是( 

3、自主练习的第4题。

(重点引教学生联系生活去辨析)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理由。

通过设计趣味性和操作性的练习,让学生在手势游戏的比划中培养学生的

空间观念,在猜测、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1、填空练习:

(1)计量比较短的长度时用的单位是( 

(2)计量比较长的长度时用的单位是( 

(3)3千米=( 

)米 

7厘米=( 

)毫米

1米 

=( 

)分米 

1分米=( 

)厘米

2、手势比划练习(本题要点:

学生能正确用手表示长度单位,加深理解)

师快速变换长度单位,学生快速用手比划其长度。

(注意纠正学生长度不规范的手势)

让学生在快速用手势表示单位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的直观认识,准确建立表象。

3、填写长度单位 

(重点引教学生联系生活去辨析)

刚才,同学们能用手来表示其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的估计能力,看谁能准确填写上长度单位。

一棵树高7 

) 

汽车每小时的速度是100( 

一把小刀长6( 

课桌高70( 

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物体,加强学生估测能力,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1、做自主练习中的第5题。

(重点指教学生量的方法)

(1)先让学生估一估,再测量。

(2)班内交流。

2、做自主练习第6题 

(重点让学生理解算理)

(1)引入

同学们刚才的表现真不错,下面我们来个长度单位换算的小游戏,好吗?

(教师

把第6小题变成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进行换算。

如:

1分米-3厘米=( 

)厘米,可以变长一分米的粉笔,去掉3厘米,还剩多少厘米……)

(2)学生抢答,并说清算理。

3、做自主练习第7题

(1)学生独立填写。

(学生说出填写理由)

4、自主练习第8题

(1)先让学生读一读,再谈谈自己的感受。

(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知道的知识。

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综合应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

能力。

三、实践测量。

同学们知道了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下面我们就用我们

手中学具来量实物,看谁量得又快又准。

1、量一量手中铅笔的长度。

2、量一量手指的长度。

3、量一量文具盒的厚度。

先让学生独立测量,班内交流时说一说测量方法。

让学生在动手测量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自我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高兴吗?

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练习,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素材,创设学生喜欢的游戏情境和动手测量的活动,让学生在比一比,量一量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直观认识,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学会了吗。

本课内容是学生掌握了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等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践活动。

教材提供了一系列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测量和搜集数据的实践活动,通过课上交流以获得有关测量方面的知识;

本课又为学生提供了现场测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学习数学的乐趣。

1、通过活动,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并通过实际的测量,锻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创新发展的能力。

2、通过比赛,提高学生对测量的兴趣。

同时,在测量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分工意识,在活动中渗透初步的统计知识。

教学准备

学具:

各种测量工具(大卷尺、小卷尺、米尺、皮尺、直尺)

课前将附件1作业汇报表,分4组发给每位学生,课前进行调查测量,完成表格。

(小组成员调查同一项目)

学生活动形式:

每5人为一小组。

一、回顾整理,复习旧知

1、谈话: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许多长度单位了,想一想都有那一些?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设计意图]本课是安排在第三单元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的后面,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厘米和米的知识,所以本节课是对以前学过的所有的长度单元一个综合的回顾与应用。

板书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便于学生感知他们之间的关系。

2、用手势比划出长度单位的长度

(1)比划出1毫米大约有多长?

全班一起比划出1毫米

你是怎样记住的?

1分米呢?

1米怎么比划?

(2)你能不能比划出1千米多长?

学生比划不出来

质疑:

为什么你比划不出来?

提问:

你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学生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1个长度单位大约有多长,只靠眼睛看、耳朵听是无法记牢的,学生必须亲身去感受、去体验,才能在脑中形成长度的表象,这为学生进行准确的目测和估测奠定基础。

3、回顾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

提问:

这些长度单位之间还存在什么关系?

你还记得吗?

生回顾

师板书(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1010101000

[设计意图]这三部分内容是我们课堂上已经学过的知识,本节课将其回顾、整理,强化基础知识,为下面的活动提供知识储备。

二、交流汇报,课前作业

1、小组内讨论

(1)师介绍课前作业项目

测量或调查项目(附件表1)

(2)谈话:

全班分小组,小组内每一同学都对同一项目进行了测量或调查

(3)小组内交流:

①交流内容:

测量结果、选用的长度单位和测量工具,

②谈谈自己在测量中的收获

2、全班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选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在全班范围内汇报讨论结果。

3、讨论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

(1)谈话:

观察这四张表格,仔细看看各自选用的长度单位,你发现了什么?

(2)师小结:

在测量物体时,要灵活的选用长度,量较长、较高的物体,可用较大的单位米甚至千米,量较小的物品时,可用厘米或毫米做单位。

4、讨论如何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

(1)课件出示:

小朋友用直尺量手腕一周长,“我的手腕一周大约长4厘米”

(2)提问:

你同意这个小朋友的看法吗?

“你想对小朋友说什么?

(3)师小结: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根据物体的实际情况(如:

长度、形状),选用合适的工具,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测量更方便,准确。

[设计意图]在交流之间,学生已经选用了工具及单位,但这时是无意识的去选用:

选用长度单位,学生平时比较习惯用“cm”一遇到测量首先想到用“cm”做单位,通过本环节的设计,然学生意识到各种长度单位在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应灵活选择;

选择测量工具,一开始选用时,没有系统的概念,只是能测量出结果,通过本环节,学生的思考上了一个台阶,选择工具时,学生已经有意识去思考选择它的原因。

课件出示有关长度的小知识(教师课前搜集一些动物身长、建筑的高度等小知识,制作成幻灯片)

[设计意图]拓展知识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基于课本知识,去了解更多更丰富的课外知识,开放了学习内容,也开放了学习途径、方法。

三、合作探究,现场测量

1、教师介绍活动要求,小组抓阄决定测量活动

(1)揭示课题:

动手量一量

(2)课件出示:

五项活动及各种测量工具的图片介绍

(3)小组抓阄决定本组的活动并领取相应的表格(附件2)

[设计意图]抓阄一方面为了增加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与兴趣,另一方面体现出公平性.

2、小组合作完成测量活动

(1)小组讨论:

选用哪个工具完成任务;

如何分工完成任务。

(2)小组分工,合作活动

3、小组汇报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活动虽然和课前的活动同是测量,然而本环节让学生有意识的选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选用不同单位表示他的长度。

而课前的测量都是无意识的选用。

这一环节是承接上一环节,是对上一环节意识到要选择合适的单位及工具的实践应用。

同时每一组两个活动任务的安排是有意识的,每一组的活动一般需要选择不同测量工具和单位,通过更换工具及单位,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选择合适的工具,测量的更方便、更准确。

四、全课小结

实践活动奇妙的动物世界

课本45页奇妙的动物世界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调查动物有关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体会长度单位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不同方式获取信息的过程,获得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