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西藏初二期末考试测试试题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82865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55.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西藏初二期末考试测试试题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西藏初二期末考试测试试题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西藏初二期末考试测试试题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西藏初二期末考试测试试题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西藏初二期末考试测试试题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西藏初二期末考试测试试题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西藏初二期末考试测试试题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西藏初二期末考试测试试题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西藏初二期末考试测试试题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西藏初二期末考试测试试题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西藏初二期末考试测试试题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西藏初二期末考试测试试题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西藏初二期末考试测试试题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西藏初二期末考试测试试题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西藏初二期末考试测试试题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西藏初二期末考试测试试题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西藏初二期末考试测试试题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西藏初二期末考试测试试题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西藏初二期末考试测试试题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西藏初二期末考试测试试题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西藏初二期末考试测试试题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初中物理西藏初二期末考试测试试题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西藏初二期末考试测试试题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物理西藏初二期末考试测试试题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镜面发射,漫反射,光的反射定律。

2.下列与声现象知识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B.弹拨的钢尺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C.在城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蝙蝠的视力很差,它通过接收自己发出超声波的回声来探测周围的物体

A、用力越大,锣的声音响度就会越大,不符合题意;

B、弹拨的钢尺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大,不符合题意;

C、在城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D、蝙蝠的视力很差,可以通过发出的超声波进行回声定位,符合题意;

所以选D.

声现象

点评: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防治噪声的途径有:

在声源处减弱;

在人耳处减弱;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4)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3.下列事例中,不是应用大气压的是(  )

A.用吸管吸饮料

B.用抽水机抽水

C.用胶头滴管吸取化学试剂

D.将注射器针管中的药液注入人体内

大气压强是由于空气具有重力和流动性而产生的,由此就能判断出生活中大气压存在和应用的一些现象.

解:

A、用吸管吸饮料时,口腔内气压小于饮料瓶中的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把饮料压入口内,这是有大气压的缘故,不符合题意;

B、通过活塞上移或叶轮转动使抽水机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减小,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上来,不符合题意;

C、用滴管移取溶液,要先把滴管橡胶内的空气挤出,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药液就被压进滴管里.故本项不符合题意;

D、注射时,医生用力将针筒内的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不是大气压的作用,符合题意.

故选D.

大气压强的存在.

本题考查大气压的有关利用;

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要多注意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尽可能的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去试着解释.

4.用力拉弹簧,弹簧就伸长;

用力压弹簧,弹簧就缩短,这个现象说明力产生效果( 

A.跟力的作用点有关

B.跟力的大小有关

C.跟力的方向有关

D.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

【答案】C

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三要素都可以改变物体的作用效果。

用力拉弹簧,弹簧就伸长;

用力压弹簧,弹簧就缩短,这个现象说明力产生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

故选C。

此题考查的是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可以改变力的作用效果。

5.在画力的示意图时,力的作用点一定要画在( 

A.施力物体上

B.受力物体上

C.施力或受力物体都行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B

【解析】在画力的示意图时,力的作用点一定要画在受力物体上,所以选B。

试题点评:

本试题考查的是力的示意图。

6.如图9-4所示,一根条形磁铁,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

下列表示从S极到N极磁性强弱变化情况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 

) 

D

【解析】条形磁体的两端磁性最强,中间的部分最弱,所以图像D是正确的。

思路分析:

了解条形磁体的磁性的分布。

本试题考查学生对磁体的磁性的运用。

7.鼓浪屿因其西南面有海蚀洞受浪潮冲击,声如擂鼓,所以得名。

“擂鼓”一词生动描述了声音的两种特性,分别是( 

A.响度与音色

B.响度与音调

C.乐音与噪声

D.超声与次声

【答案】A

【解析】A、海蚀洞受浪潮冲击发出声音,声如擂鼓,说明声音很大,指响度.像鼓声指音色.符合题意.

B、A中分析声音很大指响度.但由于没有指出鼓声的高低,没有反映声音音调.不符合题意.

C、海蚀洞受到浪潮的冲击是没有规则的,属于噪声.不符合题意.

D、超声和次声人们都无法听到,人们听到的声音如擂鼓,不属于超声或次声.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所测的电压是:

A.灯L2的电压

B.灯L1的电压

C.电源电压

D.灯L1和L2的电压

【解析】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与灯泡L1并联,所以测量的是L1两端的电压。

9.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射箭运动员张娟娟获得女子个人金牌,打破了韩国运动员对该项目的垄断。

她射箭用的弓上的弦,选用的材料具有良好的( 

A.弹性

B.导热性

C.磁性

D.导电性

【解析】略

10.(2008•常州)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问

B.猜想

C.实验

D.得出结论

解决此题要知道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

“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实验环节;

故选C.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科学探究的环节进行分析解答.

二、双选题

11.如图所示,超声波加湿器是利用超声波振动时具有 

,将水滴击打成为非常小的雾滴,喷洒到空气中增加“湿度”的;

医院里用 

线杀死微生物,达到灭菌的目的。

【答案】能量 

紫外

(1)生活中所用的超声波加湿器,即是通过超声波振动时具有能量,将水滴击打成为非常小的雾滴,喷洒到空气中增加“湿度”的;

(2)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可以看到用紫外线灯来灭菌.

声音的利用,紫外线

12.小青和小山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相机对远处的同学进行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图9中 

甲和乙所示则( 

A.小山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近

B.小青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近

C.小青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山的一样大,小青移动位置后,镜头要往后缩

D.小山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青的一样大,小山移动位置后,镜头要往前伸

【答案】BCD

由图知,小山拍的像比小青拍的像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的像越小,此时的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所以小山拍摄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即小青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近,小山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远;

所以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

有凸透镜成像规律知,小山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青拍的一样大,即像要变大,像距要变大,物距要减小,因此小山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即可,即镜头要往前伸,小青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山的一样大,即像要变小,像距变小,物距增大,小青移动位置后,镜头要往后缩,所以选项CD正确。

选项BCD正确,故选BCD。

凸透镜成像规律应用

13.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1)8nm=_______m;

(2)0.5h=______s;

(3)15m/s=______km/h

【答案】

(1)8×

10-9 

(2)1800 

(3)54

了解常见物理量的进制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在长度的测量中,m和纳米的进制是109,即1nm=10-9m,所以8nm=8×

10-9m;

小时和秒的进制是3600,1小时等于3600秒,所以0.5h=1800s;

在速度的单位中1m/s=3.6km/h,所以15m/s=54km/h.

单位换算

14.半潜船是专门从事运输大型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大型舰船、潜艇等超长超重而又无法分割吊运的超大型设备的船舶.如图甲所示,半潜船把装货甲板潜入水中,使货物能够拖拽到装货甲板上方.然后排出半潜船中的压载水,使船身和货物一起浮出水面,将货物运走.如图乙所示半潜船正在运送故障舰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半潜船是由密度比水小的实心材料制成的

B.建造半潜船时内部一定留有很大体积的空舱

C.装货前甲板处于下潜状态时比装载舰艇后浮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大

D.图乙中半潜船与舰艇的总质量一定大于甲图中半潜船的总质量

【答案】BC

【解析】半潜船是专门从事运输大型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大型舰船、潜艇等超长超重而又无法分割吊运的超大型设备的船舶,制造材料必须是强度高的材料,而强度高的材料其密度一般比水的密度大,比如钢铁、合金等,故A错误。

由题可知,半潜船把货物拖拽到装货甲板上方,使船身和货物一起浮出水面,由于它们的总重很大,需要很大的浮力,为了增大可利用的浮力,建造半潜船时内部一定留有很大体积的空舱,故B正确。

装货前甲板处于下潜状态时比装载舰艇后浮出水面时,半潜船排开水的体积更大,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下潜状态时比装载舰艇后浮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大,故C正确。

甲图中半潜船装有压载水,图乙水舱中的水被全部排出。

由C可知,浮力大小是F浮甲>F浮乙,两图中半潜船均漂浮,根据漂浮条件,浮力等于总重力,所以G甲总>G乙总,因为

,所以m甲总>m乙总,故D错误。

答案为BC。

15.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b物质的密度是1.0×

103kg/m3

C.c物质的密度是a的4倍

D.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解析】A、由图象可知,当三种物质的质量都为1kg时,a物质的体积最大,c物质的体积最小,根据ρ=m/V可知a物质的密度最小,c物质的密度最大,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当b物质的体积为1×

10-3m3时,b物质的质量是1kg,所以b物质的密度是ρb=

=1.0×

103kg/m3,故B正确;

C、由图象可知,当物质的体积为1×

10-3m3时,a物质的质量是0.5kg,c物质的质量是2kg,根据m=ρV得体积相同密度和质量成正比,由此可知c物质的密度是a物质的4倍,故C正确;

D、同种物质密度一定,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当质量增大时,体积也跟着增大,但它们的比值是不变的,所以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都无关,故D错误。

故选BC。

【点睛】根据物理知识对图象的分析,要看清坐标轴表示的物理量,掌握解答此类题的方法。

三、实验题

16.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如右表:

实测物体

物体质量m/kg

重力G/N

物体1

0.5

5.2

物体2

1

9.6

物体3

2

19.4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2)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可知:

物体所受重力G与物体质量m的比值为 

N/kg.

(3)分析表中试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天平和弹簧测力计;

9.9;

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它的质量成正比

(1)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需要测量质量和重力,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天平和弹簧测力计.

(2)平均值为:

(3)从表中的数据分析,物体受到的重力跟质量的比值除去误差的因素保持不变,所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探究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

掌握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根据实验要求,会选择实验器材.

四、填空题

17.声音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演奏弦乐时,手指在弦上的位置不断变化,这是为了改变琴声的 

【答案】 

波 

, 

音调 

根据声音传播的基础知识可知声音的传播形式;

利用决定弦乐器琴弦发声的音调高低决定因素即可知道这样操作的目的.由声音传播的基础知识可知,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的.

琴声音调的高低是由琴弦的材质、长度、横截面积、松紧度来决定的.在材质、横截面积、松紧度一定的情况下,改变其长度,可以改变琴声的音调高低.

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

对琴弦发声音调的高低的决定因素,还可以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来进行细化的考查.考查时,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18.电动机是把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的机器,它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答案】电 

机械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解析】电动机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它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电动机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它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本试题考查的是电动机的原理。

19.一般照明电路的电压为  V,只有    

V的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

将8节干电池串联起来组成一个电池组,此电池组的总电压是________V,给3只相同的灯泡串联而成的电路供电,每只灯泡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______V。

【答案】220、不高于36、12、4

【解析】一般照明电路的电压为220V,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

将8节干电池串联起来组成一个电池组,此电池组的总电压是12V,给3只相同的灯泡串联而成的电路供电,每只灯泡两端的电压为4V。

20.“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 

特征来辨别的.“引吭高歌”中的“高”指的是声音 

大.

【答案】音色;

响度

【解析】解:

(1)不同的人说话主要依据音色来判断;

(2)“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大的意思,生活中人们把高低和大小说混了,所以这里是指响度大.

故答案为:

音色;

响度.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或大小,由振幅和听者与声源的距离决定,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

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来区分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

21.红外线是一种看不见的光,通过红外线的照射,可以使物体温度 

发霉的衣服拿到阳光下晒晒,有利于身体的健康,这是利用 

可以杀菌的性质。

【答案】升高;

紫外线

红外线是红光以外的光,我们看不见的,通过红外线的照射,可以使物体温度升高,应用在红外线遥感技术,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遥控等。

紫外线是紫光以外的光,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能够使荧光物质发光。

发霉的衣服拿到阳光下晒晒,有利于身体的健康,这是利用紫外线可以杀菌的性质。

红外线和紫外线

五、计算题

22.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9时05分;

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9时35分.

求:

(1)轿车从A地到B地用多少小时?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

【答案】0.5h 

100km/h 

0.7h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计算题;

应用题;

信息给予题;

长度、时间、速度.

(1)从车内的钟表显示可得此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

(2)由图可得轿车从A地到B地的路程,再利用v=

求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3)已知B地到南宁的路程和汽车的速度,利用公式t=

得到需要的时间.

(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

t=30min=0.5h;

答:

轿车从A地到B地用时0.5h;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路程:

S1=120km﹣70km=50km,

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v=

=

=100km/h.

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100km/h.

(3)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的时间为t2=

=0.7h.

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的时间为0.7h.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及其变形的掌握和运用,能通过图象得出需要信息是本题的关键.

23.瑞瑞同学勤学好问,善于观察和思考.寒假期间,他乘如图所示的火车去北京时,观察到所乘坐的火车共有16节车厢(包括火车头),上车后又请教了乘务员阿姨,知道每节车厢长15m.在行驶途中,他又测出了自己通过路边10根电线杆(每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为50m)的时间为15s.求:

(1)火车的速度.

(2)当火车以这样的速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时,他又测出了自己通过大桥的时间为50s.则大桥的长度是多少?

此火车全部通过大桥的时间是多少?

(1)30m/s

(2)1740m,58s

(1)s=50×

(10-1)=450m 

v=s/t=450m/15s=30m/s

(2)s’=vt’=30m/s×

50=1500m 

s’’=1500m+16×

15m=1740m

t’’=s’’/v=1740/30m/s=58s

要算速度需要知道路程和时间,题中已经给出了火车行驶的时间是15s,路程可通过10根电线杆和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来确定.自己通过大桥,走的路程是桥长,知道通过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桥长;

火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走的路程是桥长+车身长,利用速度公式求火车全部通过大桥的时间.

(1)火车15s行驶的路程是10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即s=50m×

9=450m,

火车的速度:

V="

s"

/t="

450m/"

15s=30m/s;

(2)①自己通过大桥的时间t=50s,

火车行驶的路程为大桥的长度,则L桥=vt=30m/s×

50s=1500m,

②火车全部通过大桥行驶的路程:

s′=1500m+16×

15m=1740m,

火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

t′=s′/v="

1740m/"

30m/s=58s

24.小明在学校运动会100m赛跑中以20s的成绩获得第三名,求他的赛跑速度?

【答案】小明的赛跑速度是5m/s

已知小明跑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根据公式V=

可求小明的赛跑速度.

小明在比赛中通过路程s=100m,时间t=20s,

运动速度为v=

=5m/s.

小明的赛跑速度是5m/s.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关键是公式的应用,难点是知道总里程和总时间.

25.小明同学利用超声波发生器向他的前方峭壁发出超声波后经过3.2秒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求小明离峭壁有多少米远.用这种方法能否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为什么?

【答案】小明离峭壁有544m;

用这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1)知道超声波从从超声波发生器到峭壁再返回的时间,可以求出超声波从超声波发生器到峭壁用的时间,又知道声速,利用速度公式求小明离峭壁的距离;

(2)超声波属于声波,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月球表面是没有空气的.

(1)超声波从超声波发生器到峭壁用的时间:

t=

×

3.2s=1.6s,

小明离峭壁的距离:

s=vt=340m/s×

1.6s=544m;

(2)月球周围没有空气,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超声波不能到达月球,更不能利用声波的反射测出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小明离峭壁有544m;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本题关键:

一是求出超声波单趟(从超声波发生器到峭壁)用的时间,二是知道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六、简答题

26.如图所示,一次偶然的机会,靠近正在发声的喇叭旁边的玻璃杯破碎了,请你猜想玻璃杯的破碎跟哪些因素有关.

【答案】玻璃杯的破碎跟音调(频率)、响度(能量)及玻璃杯振动频率有关

【解析】玻璃杯破碎是喇叭的振动频率和玻璃杯的频率相同(或相近)引起了共振现象,共振的振幅较大,引起玻璃杯的破碎.

七、综合题

27.请阅读下列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致冷设备的工作原理

液体汽化时有致冷作用,致冷设备就是根据这种作用制成的.

①常用的致冷设备主要由压气机、冷凝器和蒸发器三部分组成(如图)②其中的工作物质是容易由气态变成液态和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物质,常用的有氨及氟氯烷等.③压气机产生大约10标准大气压的压强,把气态氨压入冷凝器的管里,这时氨变成了液体.④氨在液化时放出的热量被流动的冷水吸收并带走.⑤冷凝器的管里的液态氨通过节流阀缓慢地进入蒸发器的管里.⑥由于压气机不断地从蒸发器的管里吸走气体,这个管里的压强就比较低,于是液态氨在蒸发器的管里迅速汽化.⑦在汽化中从管外的食盐水里吸取热量,使食盐水的温度降低.⑧生成的氨气又被压气机抽走,压入冷凝器,这样氨可以循环使用.⑨温度降低后的食盐水可作为致冷剂用来制冰,冷却食品或降低夏季房间里的气温.⑩在用于降低房间里的气温时,通常不用食盐水而是直接使空气从蒸发器管子的周围流过而得到冷却,再把冷却后的空气送到房间里去.

(1)致冷设备主要由__、__和__三部分组成.

(2)句②中,“工作物质”的特性是__.

(3)本装置是用__的方法使氨液化的.

(4)冷凝器中的管做成图中的形状,其目的是__.

压气机 

冷凝器 

蒸发器 

沸点低 

压缩体积 

增大了散热面积

【解析】解答:

(1)常用的致冷设备主要由压气机、冷凝器和蒸发器三部分组成;

(2)冷凝剂要求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所以应具有的主要物理性质是沸点低;

(3)致冷设备中的“气态的制冷剂”液化的方法是压缩体积;

(4)冷凝器中的管做成弯曲的形状,增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可以加快热量的传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