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在移动筹码分布中怎样辨别主力成本.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3060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9.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在移动筹码分布中怎样辨别主力成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完整版在移动筹码分布中怎样辨别主力成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完整版在移动筹码分布中怎样辨别主力成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完整版在移动筹码分布中怎样辨别主力成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完整版在移动筹码分布中怎样辨别主力成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完整版在移动筹码分布中怎样辨别主力成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完整版在移动筹码分布中怎样辨别主力成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完整版在移动筹码分布中怎样辨别主力成本.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完整版在移动筹码分布中怎样辨别主力成本.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完整版在移动筹码分布中怎样辨别主力成本.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完整版在移动筹码分布中怎样辨别主力成本.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完整版在移动筹码分布中怎样辨别主力成本.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完整版在移动筹码分布中怎样辨别主力成本.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完整版在移动筹码分布中怎样辨别主力成本.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完整版在移动筹码分布中怎样辨别主力成本.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完整版在移动筹码分布中怎样辨别主力成本.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完整版在移动筹码分布中怎样辨别主力成本.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完整版在移动筹码分布中怎样辨别主力成本.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完整版在移动筹码分布中怎样辨别主力成本.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完整版在移动筹码分布中怎样辨别主力成本.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在移动筹码分布中怎样辨别主力成本.docx

《完整版在移动筹码分布中怎样辨别主力成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在移动筹码分布中怎样辨别主力成本.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版在移动筹码分布中怎样辨别主力成本.docx

完整版在移动筹码分布中怎样辨别主力成本

在移动筹码分布中怎样辨别主力成本时间:

2007-10-517:

53一个股票上涨幅度的大小跟很多因素有关系,不过最直接的还是主力必须有大量持仓,另外就是必须有行情的配合。

在有些股票上也存在一些其它情况,比如上市公司基本面短期发生恶化,但是主力能够预测到未来公司的基本面会发生转变,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基本的利好。

所以主力就会在市场不看好的时候,在低位利用利空消息等来打压吸筹,在吸取够一定的筹码以后,一个是等待行情的来临,另外一个是等待上市公司基本面的转变。

不过股价是在基本面即将发生转变前就开始上涨的,等到基本面发生转变的时候主力已经把股价拉升到一定的高位。

在市场主力在利用基本面上一般会在低位利用利空来吸取筹码,在高位利用利好来出货。

这种涨幅比较大的个股在低位或者启动之初,特别是主力的筹码已经吸足,行情又来临之后,就会启动。

在这个启动初期如何把握和判断这类股票,主力掌握筹码的多少,这是判断一只股票上涨幅度高低的重要因素。

如果主力手中拿有大量的筹码,控盘程度就要高,那股价上涨幅度上也可能会出现比较大的涨幅。

关于主力吸货的多少,简单的判断方法是看在高位套牢的散户筹码是否已经在低位割肉。

另外在低位是否出现振荡的吸货走势,如果在低位股价出现了来回上下振荡走势,并且在振荡的过程也出现了高位筹码向低为逐步转移的特征,这是一个简单的主力吸筹的现象。

在高位套牢筹码逐步下移的过程,主力在低位的振荡由于下跌的停止和在吸货振荡中的短线上涨,也会吸引一些散户投资者买进。

这就存在一个主力在底部区域内持有多少筹码的情况出现。

如果主力没有拿到足够的筹码或者不是太多,也可能行情已经来临或利好消息就要马上出台,在这个时候主力也会利用行情和消息拉高股价。

虽然股价会出现上涨,但是上涨的幅度就有可能不会出现翻倍,也许只有30%到50%左右的幅度。

如果主力可以达到大量控制筹码的程度,在股价的拉升幅度上就要相对高一些。

如果能在底部可以从股票的K线走势特征中分析和判断出主力的控盘程度大小,那就可以很大程度上把握主力后期股价上涨幅度的大小。

在下图是一只股票的历史走势图,可以看到在图中股价出现了很大的涨幅,简单的看可以看到在底部出现了一定的振荡。

可以看到在A方框内的前半部分,股价振荡过程中,对应的成交量也出现了一定的放大现象。

在这里还要说明一点是,在一个股票上主力开始进住吸货时,是在什么时候是最容易吸取筹码。

有一点那肯定是市场活跃的时候,买卖成交比较活跃时,主力才可以从中很快的吸取到筹码。

反过来如果市场成交很清淡,没有人买卖那主力也就很难在其中吸取筹码。

成交活跃的过程一般是在行情来临时和行情上涨过程中出现。

因为行情的出现,在个股上涨上就出现一定的分化,上涨时间有早有迟,上涨幅度有大有小。

那些持有上涨比较迟个股的投资者就会有一个比价心理,怎么自己持有的股票涨的如此慢,在这种比价心理的影响下,也会出现持有上涨较慢个股的投资者会卖出自己的股票,去追逐那些自己认为涨势较好的个股。

也正是这种比价心理,所以主力真正吸取筹码的时候,会在行情来临时利用这种比价心理,压制股价的上涨,使投资者卖出手中的股票,主力也就可以从中拿到筹码。

在市场每波行情中出现的一些上涨幅度比较高的个股中,都可以看到有很多这种情况出现。

在行情来临个股出现大的上涨时,其实仔细观察才发现主力是在上波行情中吸取的筹码,这次行情主力直接开始拉升没有吸货阶段,这种情况一般都是一些做中长线的庄家主力。

在下图中可以看到在股价上涨的阶段M区间,这个阶段是99年的5.19行情,当时的科技网络股等都在短期内出现翻倍的上涨,行情属于一种井喷式的行情。

市场上连续涨停的个股不在少数。

但是可以看图中的个股却是一个上下振荡的走势,稍微有一些上涨就会出现下跌,这在投资者的心理上是很难接受的,投资者都希望股价也跟市场的热点板块一样连续上涨,但是股价出现短线上涨后的下跌就使投资者会对该股票丧失信心,那也就会卖出换股。

在5.19行情结束后股价随大盘出现回落,在主力利用行情吸筹后,不会马上拉升股价,而是随行情的结束而使股价回调。

在这个过程中主力也会少量的吸取筹码,但在股价的下跌幅度上主力会有一定的护盘动作,一般不会使股价跌破主力的吸筹区,也就是前期振荡吸筹区的最低价。

在图中可以看到在行情下跌中股价下跌到A振荡吸筹箱体的下沿L点时,股价便出现了止跌。

随后行情的来临,股价出现上涨,在K区域内股价连续上涨把股价拉升到了主力成本位上方,也就是筹码密集峰B上沿。

然后在C区域内放量突破筹码密集峰高点,股价就正式进入了拉升获利空间阶段。

拉升股价后,在高位F点出现了高位振荡放量的现象,这也是高位主力出货的特征。

一般主力经过大幅度拉升股价后,由于主力的持仓量较大,在出货上也就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会在高位用一些时间来出货,在出到一定的程度后或者行情将要结束时主力会采取再次放量对敲拉高股价的方法来出剩余的筹码,给市场制造一种股价再次上涨的假象。

可以看图中E点的情况,股价出现上涨,成交量也在H点出现放大,由于主力在高位已经出了一部分的筹码,所以在这次放量上成交量并不会大过前期高点放大的成交量。

在一些上涨幅度比较大的个股上特别是一些行情中的龙头板块,在高位放量以后出现高位横盘特征,一旦再次出现放量并且大盘指数上涨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幅度以后,这时候应该尽快离开这种股票,以免出现长期被套的情况。

这种股票在经过大幅度的炒作后,股价一般会有一个两到三年的休整期,在这个修整期股价最少也会下跌到行情发动股价上涨的初期。

所以如果不及时卖出,那被套的幅度会很深,承受的损失也就会很大。

在每波行情中龙头板块出现翻倍上涨后,在高位一定要舍得卖出,不能有侥幸心理,特别是在最后一次放量上涨阶段。

还有在结束上涨阶段后,趋势转变为下跌阶段,也仍然是卖出的时候,过多的留恋只能使亏损不断加大。

因为主力已经出逃,股价已经失去了护盘的主人,所以股价也就会在没人控制的情形下出现缓慢的下跌回落。

在这类股票的发展变化中有一点可以看到,其中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在底部行情来临时出现的上涨,也是图中K区域。

在这种上涨过程中可以看到有一个特点是穿越了筹码密集峰B,这个穿越筹码密集峰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主力做多的意愿。

但在穿越筹码密集区的筹码比例上和穿越过程中成交大小上,存在着一定的不同之处。

比如穿越的比例,如果上涨只穿越了筹码的很小一部分,那么这也不能代表主力的控盘程度大。

另外一点是穿越过程中的成交量大小,如果在穿越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成交量越大,说明主力前期掌控的筹码越少。

在穿越筹码的过程中表现出的成交量越小也就表示主力掌握的筹码越多。

不过首先有一点要说明的是,既然能够穿越筹码密集峰就说明主力有一定的控盘能力,首先穿越筹码的比例大小,穿越的比例越大说明主力控盘的程度越大,穿越大比例的筹码过程中表现出的成交量越小则主力的控盘程度更大。

在上面图中主力使股价上涨穿越筹码密集峰B点的情况放大图形后可以看到其中的特点所在。

下图为K区域的放大图。

放大后的情况可以看到在穿越筹码密集峰时是一个连续涨停的情况,由于当时该股为ST所以上涨幅度的涨停都以5%的涨停价位完成。

在穿越筹码密集峰的过程中一共出现了5个涨停板,这五个涨停板的换手分别为0.34%、0.82%、1.05%、0.41%、0.52%。

这几个交易日的换手率都是一种缩量的状态,无量穿越说明主力所掌握的筹码程度是很大的。

在第五个涨停后出现了一个开盘高开后涨停又打开的情况,并且出现了6%的换受率。

在高开涨停后的价位是前一波行情最高点,主力的控盘程度达到多高也不可能100%的控盘,市场上存在的散户流通盘还是有的。

在经历了被套后,如今解套后,也就会出现一定的解套抛盘。

另外一个是在短线经过连续5个涨停板的上涨,也会使市场出现一定的跟风盘。

股价从底部B点开始上涨到穿越大量筹码后的A点,在B点的位置时市场的套牢盘为99.5%,在经过六个交易日的上涨后股价达到A价位的时候套牢盘为13.8%,这六个交易日穿越的筹码为85.7%,也就是说在六个交易日内给市场上持有该股的85.7%投资者解套,换手率加起来一共六个交易日为9.35%,就使85.7%的人从亏损到获利。

如果这些套牢盘为散户所有,那么主力是否只用如此小的成交量就可以给市场解套,答案是不可能的。

如果散户持有大量的筹码,在逐步解套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大量的卖盘,也就不会出现连续缩量涨停的情况。

这种连续缩量上涨代表主力持有大量的筹码,而不是散户投资者。

这种现象的出现只是行情已经来临主力为了把股价拉回自己的成本位,所以会采用连续拉升手法。

另外一点也是行情的来临主力不希望在底部让散户有时间来买进便宜的筹码。

通过这种短线拉升股价,也会使价位得到一定的提高,经过上涨后散户也就存在一定的短线恐高心理,再加上是连续涨停,买进机会不是很多。

这种方法主力是可以在尽量不让散户的影响下使股价回归主力的成本位。

筹码分布

筹码分析即成本分析.基于流通盘是固定的.无论流通筹码在盘中这样分布.累计量必然等于总流通盘。

可以说在也没有什么指标能象筹码分布这样能把主力的一切行为表达的如此清晰了!

操作中的使用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有效的识别主力建仓和派发的全过程.象放电影一样把主力的一举一动展现在大家面前.

2.能有效的判断该股票的行情性质和行情趋势.在不理解一只股票的筹码分布之前就说主力怎么怎么了.什么主力在洗盘了.什么在吸筹了.都是很无根据的.

3.能提供有效的支撑和阻力位:

总的来说.筹码分布是寻找中长线牛股的利器.对断弦线客可能没有太大的帮助.但筹码分布在股市的运用将开辟技术分析一片新天地!

每个月的月末都要把两市的股票筹码图翻一遍.以便及时发现一只底部筹码集中的股票.这种股票并不是天天有的.有的需要几个月.一年.几年.一旦发现涨幅将是惊人的!

一幅普通的股票筹码图.想这种筹码分布图现阶段在沪深股市占了很的一部分.

首先要强调:

筹码分析理论是形态分析的根本基础,只有透彻地掌握了筹码分析理论,才可能准确地进行形态分析。

一切抛开筹码分析,单纯谈形态,尤其是数根k线组合的言论,都是不可靠的。

进行庄家分析,更应掌握筹码分析理论的精髓,因为做庄的,都进行仔细的筹码分析,并按它操作。

例子就举不胜举了。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筹码分布”这个名词。

我不知道用这个词的人如何解释,也不知道看的人如何理解。

过去我也常用这个词,现在觉得用“筹码结构”更贴切一些。

筹码分析理论,就是根据筹码流动的特点,对大盘或个股的历史成交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其筹码结构,然后根据这个筹码结构来预测以后的走势。

筹码分析理论的自然规律基础,是筹码流动的特点。

筹码流动的特点,也是心理学的内容。

简单说,就是单位时间内的卖出比例与持有时间和盈亏比例的关系。

这是一个双变量函数。

由于我根本无法知道每日卖出的真实数量(因庄家对敲),或散户的操作情况,所以根本不可能给出这个函数的精确表达算式。

目前我只知道,亏损比例越大,持有时间越长,则卖出的比例越大;而亏损比例越小,持有时间越短,则卖出的比例越小。

大概是一个负幂关系。

获利方面,卖出比例与持有时间无关,获利0-%20%,卖出比例先上升后下降,过了20%,基本和获利幅度无关。

换句话说,获利的筹码,卖出比例近似为一个恒定的值。

整体上讲,获利筹码的卖出比例要明显高于亏损筹码。

简单描述这个规律,就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所以,我之所以用“筹码结构”,而不用“筹码分布”,是因为这个结构既包括时间分布,也包括空间分布。

筹码结构是一个散点图,每一个点代表一个筹码单位。

如果横轴为时间,纵轴为盈亏幅度,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多数的点都集中在处于第四象限的由左下到右上的一条曲线上,类似主序星的排列。

以上可以看出,筹码分析主要是研究卖盘,而不是买盘。

买盘另有其规律。

但是卖盘的变化更为稳定,而买盘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要大得多。

因此筹码分析理论也有一定的限度,就是当买盘突然暴增(一般是针对一个股票,或一个板块),则根本不必考虑卖盘,大涨便是。

我们还经常使用一个名词,就是“密集区”。

密集区就是前期大量筹码的套牢位置。

密集区虽然在形态分析中很有效,但是它只是简单地运用了筹码分析理论,知道了密集区,如果不进行进一步的筹码流动研究,就无法了解此密集区的压力,以及是否已经被彻底化解。

筹码分析理论,其实就是那一个公式。

这就象一层窗户纸,捅破之前你就只能凭空(有时是根据自己的愿望)猜想庄家的动作,捅破之后,就可以客观地评价一个股票的筹码结构能否支持它上涨或下跌。

将筹码分析理论应用于庄家分析,除了要从庄家那一面去理解筹码结构对做盘的意义,还要把庄家的所有筹码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这样才能理解走势的道理。

庄家是绝对不会这样算帐的:

5元买的6元卖了,挣一元,7元买的8元卖了,挣一元,9元买的目前套到6元,等解套。

静态或动态中,用Ctrl+U可叠加移动筹码分布”。

用Shift+或Shift+向上或向下移动光标查看筹码集中的价格区域。

该指标通过对股票成交换手的动态分析和研究,透视出股票成本转换的全过程并形象的标明股票不同时间段不同价位持仓筹码的分布量和变化情况。

可以选择任意交易日作为测试成本分布的基准点,形象直观的透视出相对于这个测试点阿股票的筹码分布状况。

此外,通过不断的移动改变测试基准点,动态的透视出各价位持仓量的增减变化,从而全面的透视成本转换的全过程。

移动筹码原理分析:

股票交易都是通过买卖双方在某个价位进行买卖成交而实现的。

随着股票的上涨或下跌,在不同的价格区域产生着不同的成交量,这些成交量在不同的价位的分布量,形成了股票不同价位的持仓成本。

对持仓成本的分析和研究,是成本分析的首要任务。

股票的流通盘是固定的,100万流通盘就有100万流通筹码,无论流通筹码在股票中怎样分布,其累计量必然等于流通盘。

股票的持仓成本就是流通盘中不同的价位有多少股票数量。

对股票进行持仓成本分析具有及其重要的实战意义。

(1)能有效的判断股票的行情性质和行情趋势;

(2)能有效的判断成交密集区的筹码分布和变化;

(3)能有效的识别专家建仓和派发的全过程;

(4)能有效的判断行情发展中重要的支撑位和阻力位。

总之,成本分析作为一种崭新的技术分析方法,在股市实战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一轮行情发展都是由成本转换开始的,又因成本转换而结束。

什么是成本转换呢?

形象的说,成本转换就是筹码搬家,是指持仓筹码由一个价位向另一个价位搬运的过程,它不仅仅是股价的转换,更重要的是持仓筹码数量的转换。

股票的走势在表象上体现了股价的变化,而其内在的本质却体现了持仓成本的转换。

要理解这一点,就必须对一轮行情进行过程分析。

可以说,一轮行情的跌宕起伏是与庄家的行为密不可分的。

庄家行为最本质的体现是对做庄股票持仓成本的控制。

如同商品交易,从低价位买进,在高价位卖出,才会产生利润。

庄家的行为与商品交易有相同之处,但决不是简单的类似,它比商品交易的低买高卖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它是庄家行为和市场行为的高度体现。

一轮行情主要由三个阶段构成:

吸筹阶段、拉升阶段和派发阶段。

吸筹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低位大量买进股票。

吸筹是否充分,庄家持仓量的多少对其做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其一,持仓量决定了其利润量,筹码越多,利润实现量越大;其二,持仓量决定了其控盘程度,吸筹筹码越多,市场筹码越少,庄家对股票的控制能力越强。

同时,在吸筹阶段也常伴随着洗盘过程,迫使跟风客出局和上一轮行情高位套牢者不断的割肉,庄家才能在低位吸筹承接。

其实,庄家吸筹的过程就是一个筹码换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庄家为买方,股民为卖方。

只有在低位充分完成了筹码换手,吸筹阶段才会结束,发动上攻行情的条件才趋于成熟。

庄家的吸筹区域就是其持有股票的成本区域。

拉升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使股价脱离庄家吸筹成本区,打开利润空间。

在此过程中,庄家用部分筹码打压做盘,同时又承接抛压筹码,但其大部分筹码仍旧按兵不动的锁定在吸筹区域,等待拉高获利卖出。

在拉升过程中,部分股民纷纷追涨,同时部分股民获利吐出。

对于坐庄技巧较好的庄家,如有大势配合,庄家只需要点上一把火,拉升工作主要是由股民自行完成的,其间,庄家主要利用控盘能力调控拉升节奏。

在拉升阶段,成交异常活跃,筹码加速转手,各价位的成本分布大小不一。

派发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卖出持仓筹码,实现坐庄利润。

股价经过拉升脱离成本区达到庄家的盈利区域,庄家高位出货的可能性不断的增大。

随着高位换手的充分,拉升前的低位筹码被上移至高位。

而当低位筹码搬家工作完成之时,庄家出货工作也宣告完成,一轮下跌行情也随之降临。

在一轮行情的流程中要充分重视两个概念:

低位充分换手和高位充分换手。

低位充分换手是吸筹阶段完成的标志;高位充分换手是派发阶段完成的标志。

它们是拉升和派发的充分必要条件。

所谓充分换手就是在一定的价格区域成交高度密集,使分散在各价位上的筹码充分集中在一个主要的价格区域。

总之,任何一轮行情都是由高位换手到低位换手,再由低位换手到高位换手。

这种成本转换的过程不仅是利润实现的过程,也是割肉亏损的过程,从而形成了股票走势的全部历史。

如何有效的测定现阶段持仓成本的分布状况,是进行成本分析的关键所在。

这里我们特别讲解一种独特点指标:

移动筹码分布。

该指标通过对股票成交换手的动态分析和研究,透视出股票成本转换的全过程并形象的标明股票不同时间段不同价位持仓筹码的分布量和变化情况。

可以选择任意交易日作为测试成本分布的基准点,形象直观的透视出相对于这个测试点股票的筹码分布状况。

此外,通过不断的移动改变测试基准点,动态的透视出各价位持仓量的增减变化,从而全面的透视成本转换的全过程。

移动筹码分布的独特之处在于强大的透视性,它可以形象而直观的显示股票的成本结构,并将每一个阶段的持仓成本分布变化毫无保留的展示在我们的面前。

股价走势循环周期的四个阶段:

A阶段:

无穷成本均线由向下到走平;俗称筑底阶段;

B阶段:

无穷成本均线由走平到向上;俗称拉升阶段,可称为上升阶段;

C阶段:

无穷成本均线由向上到走平;俗称作头(顶)阶段;

D阶段:

无穷成本均线由走平到向下;俗称派发阶段,可称作下降阶

段;

对应筹码分布的特征:

A阶段:

筹码由分散到集中,发散度下降。

B阶段:

筹码由集中到分散,发散度上升。

C阶段:

筹码由分散到集中,发散度下降。

D阶段:

筹码由集中到分散,发散度上升。

股市里的终极真理:

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下跌,需求大于供给价格上涨。

而供求又最终对应于资金和筹码。

至于其它什么基本面、消息、信心、技术等等,都只是间接地影响或反映股市的这一本质。

股价运动的本质等于成交量背后的筹码运动状态。

筹码供求力量的两方:

资金和筹码.

在股市里的意义是明显不同的。

对于资金,倾向于有行情就有资金这种说法。

也就是说,有行情才是关键,这是中国股市中长期走势的主线。

筹码,则是股市利益主体博弈的媒介,抓住了筹码这一关键,才有可能从本质上把握住股票的价格走势。

因此,从博弈角度看,筹码,才是股市博弈的核心。

筹码论其实是一种还原:

将所有的影响股市里供求的因素,全部还原成筹码,以及筹码背后所反映的力量、利益、争夺、控制集中、分散、转移、等等。

所以我认为股市研究的核心应该是市场成本!

在熊市中现金为主,而在牛市中筹码的为王,股票获利无非是将手中的现金在低位转化成股票,再将股票在高位兑换为现金的过程,这是从另一角度上看,就是筹码的运动,主流资金就是筹码的搬运工,而筹码的成本就是关键,成本分析将成为技术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

主要功能与目的

1.判断成交密集区的筹码分布和变化。

2.判断行情发展中的重要阻力位与支撑位。

3.通过分析市场的变化,制定相应的操作策略。

筹码是股票博弈的核心,在牛市中筹码为王就是这个道理,谁掌握更多的筹码谁就将在未来的博弈中争取到主动权,谈到筹码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一、筹码的成本

第三节筹码分析技巧

股票的价格波动本质上是由供求关系所决定的,这一点和有形商品一样。

假如持股者看好后市不愿卖出则供不应求股价上涨,反之则股价下跌。

事实上,一只股票的上涨必然经历了一个筹码分散——集中——更集中的过程,相应地在股价运行上的特点是横向震荡——缓慢上升——加速上升。

当然人们最希望在开始加速上扬的一瞬间买入,立即享受快速拉升的喜悦。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经常事与愿违,无法准确地把握这个最佳买点,本书则解决了如何确认这个最佳点的难题。

解决这个难题的切入点就是筹码分析。

筹码分析是通过公开或加密信息统计主力资金对一只股票的控制程度,从而判断该股的主力持仓成本以及是否会产生快速拉升行情。

即使没有专业软件支持,利用公开信息我们也可以进行筹码分析。

例如0710天兴仪表,1999年年报揭示股东户数为2.5万人,人均持股约1200股,股价为9元;2000年中报股东户数减少到1.6万人,人均持股2000股,股价为15元;2000年末股东户数仅剩下4000人,人均持股高达8000股,股价3最高达到32元。

再如0686锦州六陆,2000年中报股东户数3.2万人,人均持股1300股,股价10元;2000年年报股东户数2.3万人,人均持股上升到2000股,股价15元;到了2001年5六月股价即上升到20元以上。

以上两例都是在大势下跌中逆市完成上扬行情的。

可见透过筹码分析,我们就能找出真正的中线黑马股。

这里我们给出处于拉升行情的筹码分布参数:

以6000万流通盘为例(不同规模的流通盘可按比例估算),人均持股3000——4000股,表明由主力资金介入,有希望产生中线拉升行情,上涨幅度为50%-100%。

低于此数则认为筹码分散,只能产生短线行情或随大盘波动;高于此数则可能继续上升也可能大幅下挫,须谨防高位套牢,不可轻易介入。

通常所说的庄家利用一定的题材介入一只股票,一般吸筹阶耗时长达3-6个月,控盘程度达到30%-50%;缓慢上升或横盘洗筹阶段为1-3个月,控盘程度达到60%—90%;快速拉升则一般在一个月左右,随后往往产生出货行情,有的高位横盘出货,有的则直接跳水出货。

普通投资者在题材、传闻、技术图形等层层迷雾背后很难看清事实真相,多数成为庄家手中的猎物。

当然有了本书的操盘理念,我们就可以永远地告别亏损和套牢,真正享受财富增殖的乐趣了。

需要指出的是筹码相对集中是中线拉升的必要条件,并非充分条件,换句话说,筹码相对集中后也不排除由于种种原因主力放弃拉升的可能。

因此,此法必须和本书其他分析法则同时使用,以防止钻进牛角尖。

第二节中线黑马的技术指标特征根据技术图表分析去进行买卖股票,就有如在海里冲浪一样,你不必了解波浪起落的原因,就能成为一名冲浪高手,你只要能感觉到波浪涌动以及掌握乘浪时机就够了。

关于技术分析至今仍有许多争论,一些经济学家坚持认为股价运动是一种漫步随机行为技术分析是一种类似于占星术现代迷信。

然而随着技术分析成功预测了近年来股市的重要顶部和地部,我们不得不相信技术走势实际上包含了全部信息,重要的是一定要破译技术图表中揭示的市场真实语言。

实际上,普通投资者完全不可能了解股市内幕和全面真实的上市公司背景。

只有技术图表是客观展示在所有投资者面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